第6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讲解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课件

质量检测
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管 道进行质量检测,确保
管道内部无缺陷。
验收资料
收集并整理施工过程中 的技术资料、质量检验 报告等,形成完整的验
收资料。
05
雨水排水系统运行与管 理
运行管理要点
定期检查与维护
数据监测与记录
对雨水排水系统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管道 、水泵等设施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处理 潜在问题。
06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
用于制造更耐腐蚀、高强度的管 材,提高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
新型涂料
用于管道内壁,防止污垢附着, 降低堵塞风险。
纳米技术
在管道材料中加入纳米粒子,提 高材料的抗紫外线、抗菌等性能
。
系统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
智能传感器
实时监测管道内的水流状况、水位高度等数据, 实现远程监控。
处理问题。
安全措施
制定并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配备安全设施,加强安全教育
,确保施工安全。
环境保护
合理利用施工材料,减少资源 消耗;控制施工噪音、粉尘和
废水的排放,保护环境。
验收标准与方法
外观检查
检查管道安装是否平直 、接口是否严密、检查 井和出水口是否符合设
计要求。
闭水试验
对安装完毕的管道进行 闭水试验,检查管道是
管道安装
按照图纸要求,进行雨水管道 、检查井、出水口的安装,确 保接口严密、流水通畅。
路面恢复
回填完成后,恢复道路路面, 确保与原有路面平齐。
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
01
02
03
04
材料检验
对进场的管材、水泥、砂石等 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PPT课件

a.溢流口:设在天沟顶端,比天沟上檐低50-100mm。
b.检查井:适用于敞开式内排水系统。
c.检查口井:适用于密闭式内排水系统。
d.排气井:设在埋地管起端检查井与排出管间, 水流与溢流墙碰撞消能降速,气水分离。
12
13
6.1.3雨水排出系统的选用 选择原则:
1.迅速、及时地将屋面雨水排至室外。 2.尽量减少和避免非正常排水(溢流、冒水)。 3.安全、经济
1.普通外排水系统
(1)根据屋面坡度和建筑物立面要求,布置立管,立管间距 8-12m。
(2)计算每根立管的汇水面积。
(3)求每根立管的泄水量;
(4)按照堰流式斗雨水系统查附录6.4确定立管管径。
42
2.天沟外排水
校核天沟的泄流能力,检验暴雨重现期P或计算天沟长度等
(1)天沟布置:确定分水线、每条分水线的面积
40
6.溢流口计算
功能:雨水系统事故时排水和超量雨水排除。 最不利考虑,溢流口的排水能力不应小于50年重现期
3
Q mb 2g h2
Q 溢流口服务面积内的最大降雨量,L/s b 溢流口宽度,m h 溢流孔口高度,m m - 流量系数,取值385 g 重力加速度,9.81
41
6.3.3设计计算步骤
DN100 DN150 DN200
虹吸式
6
12
25
87式 单斗
8
16
32
52
87式 多斗
6
12
26
40
堰流斗
见厂家
雨水斗排泄雨水面积
F
3600 h5
ψQ
附表6-6
32
2.天沟流量(明渠均匀流公式)
v
建筑排水系统

建筑排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是指在建筑物内部或周围设置的用于排除污水和雨水的设施和管道系统。
它在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生活质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常见类型以及维护管理等相关内容。
一、设计原理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水原理:建筑排水系统通过设置下水道和排水管道,利用重力作用将污水引导到污水处理设施或城市下水道系统,实现排除污水的目的。
2. 分流原理:建筑排水系统会将污水和雨水进行分流处理,避免污水和雨水混合引起的环境问题,同时减轻城市下水道系统的负荷。
3. 排水原理:建筑排水系统通过设置斜坡、管道直径和通气装置等措施,使污水和雨水在管道中能够自然流动,保证排水的顺利进行。
二、常见类型建筑排水系统根据排水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污水排水系统:污水排水系统是将室内产生的污水从建筑物引导至下水道系统或污水处理设施的系统。
它由下水道、污水管道、污水处理设备等组成。
2. 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是将建筑物周围的雨水收集和排除的系统。
它包括雨水管道、雨水口、排水渠等设施,可以保证建筑物周围不积水,确保室内外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3. 综合排水系统:综合排水系统是将污水和雨水进行集中处理和排放的系统。
它将污水和雨水进行分流,并通过合适的处理方式进行净化,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维护管理良好的维护管理对于建筑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以下是建筑排水系统的常见维护管理措施:1. 定期检查:定期对建筑排水系统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漏水、堵塞、腐蚀等问题,并及时修复。
2. 清洁排水口:保持排水口的畅通,定期清理积聚在排水口内的杂物和污泥,避免堵塞。
3. 注意排水材料选择:在建设和维护过程中选择优质的排水材料,确保其耐久性和可靠性。
4. 防止过载:合理设计和使用建筑排水系统,避免过载情况的出现,防止因为超负荷而导致的系统损坏。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第三部分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6.4 压力流(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
6.4.2 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6)估算单位长度的水头损失即水力坡度i,i=H/LA ;
(7)根据管段流量和水力坡度,查压力流雨水排水系统水力
计算图确定管径,水流速度应不小于1m/s;
(8) 检查系统的高度和立管管径的关系应满足设计要求;如不 满足,需调整系统布置,增加立管,减小管径。
管段计算所得压力值应基本平衡,否则应调整管径 重新计算。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6.4 压力流(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
6.4.2 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2.计算公式 (1)沿程水头损失
h
f
l d
v2 2g
1 2 lg( 2.51 )
3.7d Re
管内流速不大于3m/s, 管道水头损失可采用海曾—威廉公式计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6.4 压力流(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
6.4.2 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3.水力计算方法 (1)计算汇水面积
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图,计算排水屋面的水平投影面积和 汇水面积。 (2)计算总的降雨量
确认当地气象资料如降雨强度和重现期。 (3)布置雨水斗
选择压力流雨水斗的规格和额定流量,计算各汇水面积 需要雨水斗的数量。
6.4 压力流(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
2.悬吊管水气流动状态 降雨末期,雨量减少,雨水斗淹没泄流的斗前水位降低
到某一定值,雨水斗开始有空气掺入,排水管内的真空被破 坏,排水系统从虹吸流工况转向重力流。
在降雨的全过程中,悬吊管内的压力和水流状态会随着 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
《雨水排水系统》课件

《雨水排水系统》PPT课 件
雨水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内 雨水集中引发的各种问题,还可以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简介
什么是雨水排水系 统
雨水排水系统是指在城市和 建筑物建设中,通过科学设 计和布置排水管道、设施, 把雨水有效地收集、利用或 排放到指定区域以达到保护 环境、减少雨水灾害、节约 自来水等目的的系统。
2
雨水排放的意义
雨水排放可以避免雨水在城市内的积水,减少雨水灾害的发生,是城市排水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雨水排放的影响
雨水排放的不当会影响城市内的环境和水体质量,甚至会引发水污染和洪涝灾害。
备注
雨水排水系统的重要 性
雨水排水系统是城市建设中不 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城市环 境和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 和意义。
作用与意义
雨水排水系统的建设可以有 效地解决城市内雨水集中引 发的各种问题,同时实现资 源的循环利用,减轻了城市 对自然环境的消耗。
构成要素
雨水排水系统主要由雨水收 集、雨水利用和雨水排放三 大要素构成,各个环节相互 配合,实现雨水资源利用的 最大化。
雨水收集
雨水收集方式
可以通过屋顶采集、地表集水、 引导渗漏和蓄水等形式实现雨水 的收集。
雨水收集设施
雨水收集设施包括屋顶水槽、水 文墙、雨水集成系统和雨桶等, 能够帮助收集和储存雨水。
பைடு நூலகம்
雨水收集的意义
雨水收集可以在城市内解决一部 分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并促进水 资源的循环利用。
雨水利用
雨水利用方式
雨水利用主要包括灌溉、饮 用水、景观用水、日常生活 用水等,可以满足城市多个 方面的需要。
雨水利用设施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6.3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返回本书总目录
5.径流系数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6.3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3.2 系统计算原理与参数
返回本书总目录
1.雨水斗泄流量
重力流状态下,雨水斗的排水状况是自由堰流,通过雨水斗
的泄流量与雨水斗进水口直径和斗前水深有关,可按环形溢
流堰公式计算:
6.3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3.3 设计计算步骤
返回本书总目录
2.天沟外排水 天沟布置 即确定天沟的分水线及每条天沟的汇水面积;按照屋面的
构造一般应在伸缩缝或沉降缝作为天沟分水线,单坡的排泄长 度不宜大于 50m。天沟较长时,坡度不能太大,但最小坡度不 得小于0.003。
确定天沟断面 天沟形状:矩形、梯形、半圆形、三角形等。 天沟尺寸:根据排水量、天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每一条天沟
管径 I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75mm
3.07 3.77 4.35 4.86 5.33 5.75
100mm 150mm 200mm 250mm
6.63 8.12 9.38 10.49 11.49 12.41
19.55 23.94 27.65 30.91 33.86 36.57
211(110.85lgP) q
(t8)0.70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6.3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3.1 屋面雨水设计流量计算
屋面雨水排水管道的设计降雨历时可按5min计算, 居住小区的雨水管道设计降雨历时应按下式计算:
t t1M2t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定义、作用、设计原则和建设考虑,以及雨水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1. 定义建筑雨水排水系统是为了有效而安全地处理建筑物屋面、道路和其他硬表面上的雨水而设计的一系列设施。
它包括收集、输送、储存、过滤和处理雨水的设备和管道网络。
2. 作用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防止水浸和水灾:通过排除建筑物周围积水,减少水灾的风险,保护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 资源回收和维护生态平衡:将雨水收集和利用,可以解决城市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减轻对自来水的依赖。
同时,雨水排水系统也可以过滤和处理雨水,保护水源和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3. 设计原则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结构合理: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地形情况,合理规划雨水收集和排放的设备和管道,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高效节水: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和利用设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自来水的使用。
例如,利用屋顶的雨水储存和灌溉系统,实现植物的生长和绿化。
- 环保可持续:采用环保的材料和技术,减少建筑雨水排放对水质和环境的污染。
同时,雨水的收集和利用也可以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建设考虑在建设建筑雨水排水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设备选择: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行性,选择合适的雨水排水设备和器具。
例如,合适的雨水收集罐、过滤器和分水器等。
- 管道布局: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排水需求,设计合理的管道布局和斜度,确保雨水快速排出,避免堵塞和积水。
- 操作和维护:建筑雨水排水系统需要定期维护和清洁,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操作人员需要进行相关培训,了解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 法规和标准: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质量和安全。
5. 可持续发展雨水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筑雨水排水系统设计的重要方向之一。
第6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二、屋面雨水系统的组成
1.外排水 .
1)普通(檐沟)外排水(见附图 ) )普通(檐沟) 见附图1) 组成:檐沟、 组成:檐沟、水落管 管径: 管径:75mm、100mm。 、 。 间距:民用建筑为8~ 间距:民用建筑为 ~12m; ; 工业建筑为18~ 工业建筑为 ~24m。 。 适用:普通住宅、一般公共建筑、小型单跨厂房。 适用:普通住宅、一般公共建筑、小型单跨厂房。 2)天沟外排水 (见附图 ) ) 见附图2) 组成:天沟、 组成:天沟、雨水斗和排水立管 流程: 流程:雨水→屋面→天沟→雨水斗→立管→地面 或管道 天沟长度: 天沟长度:<50m,i= 0.003~0.006 , ~ 适用: 长度<100m的多跨工业厂房 适用: 长度 的多跨工业厂房
一、雨量计算
2. 设计重现期
建筑雨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见下表: 建筑雨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见下表:
各种汇水区域的设计重现期 汇水区域名称 屋面 室外场地 一般性建筑 重要公共建筑 居住小区 车站、码头、 车站、码头、机场的基地 设计重现期(a) 设计重现期( ) ≥2~ ≥2~5 ≥10 ≥1~3 ~ ≥2~5 ~
附图1 附图 普通外排水系统
附图2 附图 天沟布置示意图
1-14 附图 内排水
附图5 附图 雨水斗
附图6 附图 雨水斗前水流状态
附图7 附图 泄流量与各参数间的关系
附图8 附图 单斗系统管内压力分布示意图
Q=
πd2
4
µ 2 g ( H + P)
式中:Q ——雨水斗泄流量,m 3/s µ ——出水口流量系数,取0.95; d ——进水口直径,m; H —斗前水面至雨水斗出水口处的高度,m; P ——斗排水管中的负压,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工业厂房、库房、公共建筑的大型屋面雨水排水宜按满管压
力流设计。
6.3.2 设计雨水量计算
(1)设计暴雨强度q的确定 (2)汇水面积F 所示采用。 设计暴雨强度应按当地或相邻地区 暴雨强度公式计算确定,具体见室外排水工程设计手册。 屋面的汇水面积较小,一般以m2计算。
6.3.3 普通外排水设计计算
6.3.4 天沟外排水设计计算 6.3.5 内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6.3.6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6.1.1 外排水雨水系统
1.檐沟外排水 2.天沟外排水
图6-1 檐沟外排水
图6-2 天沟外排水 a) 平面图 b) 剖面图
6.1.2 内排水雨水系统
1.内排水系统的组成 2.内排水系统的分类 3.内排水系统的布置与敷设
6.2.1 单斗雨水排水系统
1.雨水斗水气流动状态 2.悬吊管的水气流动状态 3.立管的水气流动状态
4.排出管的水气流动状态
5.埋地管的水气流动状态
图6-5 雨水泄流量与 各参数的关系曲线
图6-6 单斗雨水系统 压力变化曲线
6.2.2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
1)一根立管连接两个雨水斗时,宜设两根悬吊管对称布置。 2)一根立管连接四个雨水斗时,宜设两根悬吊管,对称布置, 每根悬吊管设两个雨水斗,近斗口径减小一级,近立管雨水斗
2.内排水系统的分类
1)按每根立管连接的雨水斗数量,可分为单斗雨水排水系统和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 2)按雨水排水系统是否与大气相通,内排水系统可分为密闭系
统和敞开系统。
3)按雨水管中水流的设计流态,可分为压力流(虹吸式)雨水系 统、重力伴有压流雨水系统和重力无压流雨水系统。
图6-3 内排水系统
3.内排水系统的布置与敷设
雨水排水系统的选择主要应根据各雨水排水系统的特点以及该
1)优先考虑外排水,但应先征得建筑师的同意。 2)屋面集水优先考虑天沟形式,雨水斗应设置在天沟内。 3)虹吸式压力流系统适用于大型屋面的库房、工业厂房、公共建 筑等。 4)室内不允许冒水的建筑,应选择密闭系统或外排水系统。 5)87型雨水斗系统和虹吸式压力流系统应选择密闭系统。 6)寒冷地区应尽量采用内排水系统 7)单斗与多斗系统比较,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单斗系统。
(3) 雨水径流系数 各种屋面、地面的雨水径流系数可按表6-3
表6-1 各种汇水区域的设计重现期
汇水区域名称
室外场地 小区 车站、码头、机场的基地 下沉式广场、地下车库坡道 出入口 屋面 一般性建筑屋面
设计重现期P/a
1~3 2~5 5~20 2~5
重要公共建筑屋面
≥10
表6-2 工业建筑雨水设计重现期
1.选择原则
1)屋面雨水系统最基本的原则:迅速、及时地将屋面雨水排至 室外。 2)尽量减少和避免非正常排水。
3)应本着安全、经济的原则选择排水系统。
2.雨水排水系统的特点和选择
(1)雨水排水系统的安全性 (2)雨水排水系统的经济性 (3)各种雨水排水系统的适用特点 建筑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确定。 除考虑安全、经济因素外,
工业企业特点
1.生产工艺因素 生产和机械设备不会因水受损失 生产可能因水受影响,但机械设备不会因 水受损害 生产不会因水受影响,机械设备可能因水 受损害 生产和机械设备均可能因水受损害
P/a
0.5 1.0 1.5 2.0
表6-2 工业建筑雨水设计重现期
工业企业特点
2.土建因素 房屋最低层地板标高低于室外地面标高 天窗玻璃位于天沟之上低于10cm
P/a
0.5 0.5
屋顶各个方面被房屋高出部分紧紧地包围着, 0.5 妨碍雨水流动
表6-3 各种屋面、地面的雨水径流系数
屋面、地面种类
屋面 混凝土和沥青路面 块石路面 级配碎石路面 干砖及碎石路面 非铺砌地面 公园绿地
ψ
0.9~1.0 0.9 0.6 0.45 0.40 0.30 0.15
表6-4 雨水排水立管最大设计泄流量
气占去一部分容积,所以雨水排出管设计时,要留有一定的余
地。 (6)埋地管 埋地管敷设在室内地下,承接立管的雨水并将其排 常见的附属构筑物有检查井、检查口和排气井, 至室外雨水管道。 (7)附属构筑物 用于雨水系统的检修、清扫和排气。
图6-4 排气井
6.1.4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选择
1.选择原则 2.雨水排水系统的特点和选择
应尽量靠近立管,以增大系统泄水量,同时两个雨水斗的间距
不宜过大。 3)一根悬吊管上的雨水斗不宜超过两个。
图6-7 多斗系统各斗流量值 (L/s)及压力曲线
6.2.3 压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1.雨水斗水气流动状态 2.悬吊管水气流动状态 3.立管的水气流动状态
图6-8 压力流雨水斗
6.3.1 建筑屋面雨水管道设计流态选择
管径/mm
最大设计泄 流量/(L/s)
75
9
100
19
125
29
150
中架空布置的横向管道,悬吊管一般沿梁或屋架下弦布置,其 管径不得小于雨水斗连接管,如沿屋架悬吊时,其管径不得大 于300mm。
(4)立管 (5)排出管
雨水立管接纳雨水斗或悬吊管的雨水,与排出管连接。 排出管是立管与检查井间的一段有较大坡度的横向
管道,考虑到降雨过程中常常有超过重现期的雨量,或水流掺
第6章
6.1 屋面雨水排除方式 6.1.1 外排水雨水系统 6.1.2 内排水雨水系统
6.1.3 混合式雨水排水系统
6.1.4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选择 6.2 雨水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物理现象
6.2.1 单斗雨水排水系统
6.2.2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 6.2.3 压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第6章
6.3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计算 6.3.1 建筑屋面雨水管道设计流态选择 6.3.2 设计雨水量计算
(1)雨水斗 雨水斗是一种专用装置,设置在屋面雨水与天沟进 入雨水管道的入口处,雨水斗有整流格栅装置,主要作用是能 迅速排除屋面雨水;对进水具有整流、导流作用,避免形成过
大的漩涡,稳定雨水 (3)悬吊管 连接管是连接雨水斗和悬吊管的一段竖向短管。 悬吊管连接雨水斗和排水立管,是雨水内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