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道德与法治(少年有梦)
《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单元思考与行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统编版

《第一单元少年有梦单元思考与行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教材分析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围绕梦想这一主题展开。
本单元思考与行动部分旨在引导学生对单元内容进行深入反思和实践,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梦想的理解与追求。
教材通过回顾单元知识点,设置思考问题和行动任务,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同时,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和民族的梦想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
他们对梦想充满憧憬和向往,但往往缺乏对梦想的深入思考和具体规划。
同时,学生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正确的引导和鼓励。
此外,七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与各种活动,这为开展单元思考与行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回顾第一单元“少年有梦”的知识点,加深对梦想的含义、重要性、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实现梦想的途径和方法的理解。
(2)了解个人梦想与国家和民族梦想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思考问题和完成行动任务,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2)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学会制定和执行梦想计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梦想的追求和热爱,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和民族的梦想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对第一单元知识点的回顾和总结。
(2)引导学生制定和执行梦想计划。
(3)培养学生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和民族梦想相结合的意识。
2.教学难点(1)如何帮助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梦想。
(2)如何引导学生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和民族的梦想有机结合。
教学法1.教法(1)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单元内容进行深入反思。
(2)任务驱动法:设置行动任务,驱动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索。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大单元教学备课参考(2024秋)

七年级道法上册《少年有梦》大单元教学备课参考一、大单元教学依据(一)课标依据1.核心素养本单元主要聚焦学生政治认同、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核心素养培育。
政治认同: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健全人格: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是编织少年梦想的重要依据;学习成就梦想,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学会合作,能够让我们主动适应社会环境,发现机遇和挑战,确立符合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的健康生活目标,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适应社会和新环境的能力。
责任意识;从规划自我发展开始,把个人梦想和时代紧密结合,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自觉承担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学段目标少年有梦从清晰客观的自我认识开始,不断自我反思和完善,保持乐观态度,学会合作,树立团队意识;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善于倾听他人意见,自我改进;认识到成就梦想需要努力学习、善于学习,理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把少年梦和中国梦紧密结合。
3.学业质量能够结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制订个人生涯发展规划,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通过第一单元的知识学习和任务探究,明确自己三年中学生活和未来发展的目标、路径,这也是未来三年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的原点。
(二)学情依据1.期待与忐忑中学是全新人生阶段的开始,七年级新生内心活动极其丰富且复杂多变。
首先,他们对新学校、新同学、新老师和新课程充满好奇,希望发现新生活与以往生活的不同。
其次,他们有新的目标和信念,期待新的开始,希望给老师、同伴和家人展示全新的、更好的自己。
最后,他们需要适应新环境,面对更多的未知,会产生忐忑、紧张甚至恐惧等复杂情绪。
2.经验和不足首先,在梦想规划上,每个学生都有对未来的憧憬,这是梦想规划的基础。
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

难点完善自我,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会合作,树立团队意识。
五、单元
整体教学
思路
(一)设计思路:
(二)单元实施:
子任务一:开启初中生活
内容安排课时
设置
达成评价任务活动当堂
检测
奏响中学序曲1了解我们对初中生活
充满期待,理解初中生
活是成长的礼物,掌握
怎样正确应对初中生
活。
通过创设情境、案例分析
等手段,理解初中生活是
成长的礼物,掌握怎样正
确应对初中生活。
组织学
生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
培养学生珍惜初中生活
的情感。
课堂学
历案效
果检测
部分
规划初中生活1了解规划的含义,理解
为什么要规划初中生
活,掌握如何规划初中
生活。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
了解规划的含义,理解为
什么要规划初中生活。
通
过分组讨论、交流合作、
教师引导等方式让学生
在参与中逐步解决问题
和困惑,有所收获和感
悟。
课堂学
历案效
果检测
部分
炼
提
单元大概念:少年有梦
分解
子任务三:
梦想始于足下
子任务二:
正确认识自我
子任务一:
开启初中生活
核心素养总目标阶段目标重难点。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同步说课稿《第1课 少年有梦》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同步说课稿《第1课少年有梦》一. 教材分析《少年有梦》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内容紧紧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让学生认识梦想的重要性,明确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实现梦想的勇气和决心。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和反思,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梦想丰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同时,他们面临着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挑战,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梦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反思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合作,提高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追求梦想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梦想的重要性,明确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2.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激发学生努力实现梦想的勇气和决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分享、反思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案例分析法:精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歌曲《青春梦想》,引导学生思考少年的梦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分享马云、杨澜等成功人士的成长故事,让学生了解梦想的重要性和实现梦想的艰辛。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少年有梦(教学设计)

课题 1.2少年有梦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七年级核心素养目标1.健全人格目标:知道有梦就有希望,努力就有改变,并能为实现梦想付出自己的努力。
2.责任意识目标:懂得拥有梦想的重要性,知道梦想的追求离不开个人、国家发展的需要,对自己负责,为国贡献。
3.道德修养目标:正确认识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培养实现梦想的品质与辩证思维能力。
重点梦想的重要性;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
难点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课前小调查:你的梦想是什么?分享、交流新课导入,初步掌握学生对梦想的基本态度。
一、有梦想就有希望1.活动一:分享梦想成长的不同时期梦想是什么?梦想发生什么变化?思考、分享讲授新课●幼儿园时期●小学时期●中学时期2.知识小结(1)梦想的重要性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希望。
(个人生活)。
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但是人类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人类社会)3.活动二:瑞恩的梦想思考:(1)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的梦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什么?(2)你从他的故事中获得怎样的启发?4.知识小结(2)少年梦想的特点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阅读、思考、分享引导学生分析自己不同时期的梦想,并感受其中的变化,知道梦想的树立对于个人、人类发展的意义。
借助瑞恩的故事,将少年梦想的特点贯穿,更容易让学生明白,梦想的树立不仅需要考虑个人,还需要考虑国家、社会的需要。
讲授新课二、努力就有改变1.活动三:观看视频《航天点亮梦想》小组讨论:从中国人航天圆梦的历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吗?2.知识小结(3)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努力,需要方法观看、讨论、回答借助视频材料回顾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成果,结合现实思考追梦路上需要努力,通过辩证思考有时努力并不能马上实现梦想,更要坚持,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实现梦想的理解。
(人教版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知识清单)

七上1单元《少年有梦》重要必背知识清单第1课《开启初中生活》1、初中阶段对我们的重要性?(P4①②③)【重要知识点】①初中阶段为我们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②初中阶段对我们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③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2、面对初中生活的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怎样做?P5【重要知识点】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
3、如何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初中生活?P6-8①②③【重要知识点】①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
②做好初中生活规划,还应当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③我们更应当持之以恒,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第2课《正确认识自己》1、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意义)?P10A【重要知识点】A.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的禀赋和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
2、怎样正确认识自己(途径)?P10-11①②③【重要知识点】①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
②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③在生活实践中认识自己。
3、他人评价的意义A、如何对待B??P10【重要知识点】●A意义: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B正确态度:我们要客观冷静分析地对待他人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
4、如何做更好的自己?P12-15①-⑥【重要知识点】①我们要尊重和接受个体的差异,并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发展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②学会欣赏自己。
欣赏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③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全部。
④不断完善自己。
⑤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
⑥做更好的自己,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第3课《梦想始于当下》1、为什么要有梦想(作用)?P17①②③【重要知识点】①.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政治)1.2少年有梦

我喜欢画画,
我想成为一
名漫画 家……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政治)1.2少年 有梦
梦想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 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有了这样的梦想, 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政治)1.2少年 有梦
阅读感悟
《青春》
塞缪尔·厄尔曼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
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
追求,梦想就会成为现实,奋斗就会变成壮举,生命就会创造
奇迹。
——罗伯·舒乐
你有自己的梦想吗?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政治)1.2少年 有梦
学习目标
1.了解梦想的含义和重要性。 2.认识少年的梦想的特点。 3.知道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4.理解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要求。 5.少年要编织梦想,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政治)1.2少年 有梦
2.什么是努力?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韧和失败 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 追求。
3.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1)努力,需要立志。指向是人生的航标。
2)努力,需要坚持。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 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政治)1.2少年 有梦
实验结果
第一间房子的猴子为争夺食物,结果一死一伤;第三间房 子的猴子虽做了努力,但食物太高,够不着,被活活饿死;只 有第二间房子的两只猴子是一只猴子托起另一只猴子跳起取食。 这样,每天都能取得够吃的食物,很好的活了下来。
来,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政治)1.2少年 有梦
新课讲解
一.有梦就有希望
1.少年为什么需要梦想?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第二课少年有梦

习近平总书记: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 我们都是追梦人。 无论对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梦 想都是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
同学们,步入中学,我们将开启 一段新的人生旅程,让我们在这 段旅程中敢于追梦,相信有梦就 有希望,努力就会改变!
补充:中国梦的含义、基本内涵、实现途径分别是什么?
(1)含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 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2)基本内涵: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3)实现途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努力就有改变
现实常常会 把梦想打败。
请你来辨析关于“梦想与现实”的以上几种观点
(1)“从小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奋斗,梦想才能实现”是正确的。 实现梦想要有实际行动,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努力是梦想与现实
之间的桥梁。 (2)“梦想与现实是平行线,永远无法相交”是错误的。
实现的看。少到年了理有想梦与,现实不的应差止距,于没心有动认识,到更经在过努于力行奋动斗,。梦不想是可以 (3)“懈梦地想即追使梦实、现不圆了梦,才也能能引改领变方向生”活的,观点改是变正我确的们。自
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桥梁!
努力的含义: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 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4、怎样通过努力来实现梦想?
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努力是梦 想与现实间的桥梁。 ②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 从头再来的勇气, 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 懈追求。
2021年 感动中国人物
梦想的力量
我们人类自古从未停止造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目少年有梦
导学案
教学目标:懂得拥有梦想的重要性,知道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梦想;正确认识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知道徐丽带来改变,努力会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掌握实现梦想的方法。
教学重点:有梦就有希望
教学难点:努力就有梦想
一、预习导航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根据预习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课本基础知识,进行知识梳理,勾画出重点知识。
1.编织___________________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梦想是__________________ ,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_________ ,就有希望。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______________ 紧密相连;与时代的______________紧密相连,与_________ 密不可分。
3.少年有梦,不应止于_________ ,更在于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二、合作探究
【使用说明】结合课本内容和探究题,与合作伙伴在小组内或跨组讨论、展示交流自学成果、解决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组长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
高效完成任务。
1.教材第八页,运用你的经验,讨论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2.阅读课本第10页有关瑞恩的材料,回答:
⑴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的梦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什么?
⑵你从他的故事中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3.阅读教材第11页到12页有关莱特兄弟的相关材料,
回答:
⑴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但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吗?
⑵从莱特兄弟圆梦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3、随堂练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要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理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
少年要有梦是因为()
~ 1 / 3 ~
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主要生命主题,有梦想,就有希望②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③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④有了梦想就一定能实现人生目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关于梦想与现实的关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②没有汗水的浇灌,就不能享受梦想之花盛开的幸
福③把梦想变为现实,需要我们具有持久等待的毅力④没有行动的梦想,只能是空
想,把努力丢掉,梦想永远不会在现实中开出鲜艳的花朵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④
3.材料一从1972年立志要开创中国玉米的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时,他便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玉米地里。
时代楷模李登海说,刚创建农科队时,只有一头牛和 1.2亩土地,8个成员。
为了高产攻关,肥料缺乏便挖农家厕所,打炕洞、拆破屋,农村几大苦全吃遍了。
一年又一年,李登海整天跟着玉米转,他的作息只有“玉米时间”,没有“北京时间”。
太阳一出来就要下地,为了抢农时白天黑夜连轴转,在40度度高温地里进行人工授粉,一天忙到只能吃一顿饭。
材料二“时代楷模”育种专家李登海的追梦感受和追梦历程。
追梦心语:一个育种人,也要像一粒种子,只有扎根于这个时代的土壤,才能拥有永不停歇的创新脚步。
追梦历程:从亩产一两百千克到1500多千克,李登海屡
次刷新我国的玉米单产量。
他“拱”了43年的玉米地,育出的紧凑型杂交玉米高产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约12亿多亩,为国家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200多亿元。
⑴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 2 / 3 ~
⑵你从材料二的“追梦心语”中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