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心理学考研312必考题:实验设计

合集下载

心理学考研312必考题:实验设计

心理学考研312必考题:实验设计

2018心理学考研312必考题:实验设计临近考试,越来越多的同学再问:在做实验题目时,有什么套路?尤其是不太会的时候,或不能确定题目方向的时候。

文都比邻心理学教研组老师总结出来的这个模板,从2013年起就帮助到同学们了。

详细如下:在笔试中,大家要根据命题者的出题意图,灵活作答!命题人的意图,灵活,灵活,灵活作答!千万不要死盯着下面的模板。

答题时,先答出最主要的得分点:实验类型和被试分配,然后进行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的操作和控制,实验程序的撰写及其结果预期。

切记:先答完题目!时间充裕了,再完善实验设计的细节等。

而研究目标和假设,是方便思考,突破答题思路。

关键点来了!下面的思考框架是需要大家准备的。

研究目的考察XXXX(主要写自变量,可以是自变量A和自变量B)对XXXX(因变量Y)的影响。

研究假设(经过查阅文献并整理分析后,发现)XXXX(自变量A)越高、则XXX (因变量Y)越好。

研究方法和设计实验类型采用2(A因素:高/低两个水平)×2(B因素:高/低两个水平)×3(C因素:积极/中性/消极三个水平)的多因素混合设计,其中A和B使用被试间设计,C使用被试内设计。

(这里面要说清楚:可以单因素设计搞定的,不要多因素;万一把自己绕进去了,就划不来了。

当然,确信自己有能力且考场有时间,则可以写得稍微难一些,展示一下自己的研究功底)自变量、因变量和额外变量的操作和控制①自变量A如何进行操作。

②自变量B如何进行操作。

③因变量Y如何进行观测。

④可能产生的额外变量如何进行控制。

⑤(下面这些是套话,大家根据自己研究设计的需要,自行选取)分别从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等方面匹配4组被试,控制被试方面的误差;使用相同的指导语指导进行实验以保证程序操作的标准化,控制主试方面的误差;随机呈现学习和目标词汇的顺序,词汇的呈现位置固定在屏幕中央,控制实验设计方面的误差;保证实验室的温度、光照等恒定适宜,控制环境方面的误差;筛去极端值并用协方差分析控制数据处理方面的误差。

研究生考试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12)试卷及解答参考

研究生考试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12)试卷及解答参考

研究生考试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12)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1、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实验法B、观察法C、文献法D、梦境分析法2、以下哪个理论认为心理现象是可以客观测量的?A、结构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3、在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心理防御机制?A、压抑B、否认C、投射D、同化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神经电生理技术5、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学研究中的变量?()A. 独立变量B. 因变量C. 控制变量D. 自变量6、以下哪种心理现象属于知觉的范畴?()A. 记忆B. 思维C. 情感D. 感觉7、以下哪个理论认为心理学应该关注个体的行为而不是意识?A. 构造主义B. 行为主义C. 精神分析D. 认知心理学8、在心理测量学中,信度指的是:A.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B. 测量结果的客观性C.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D. 测量结果的可比性9、在心理学研究中,实验组和控制组的主要目的是:A. 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B. 排除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C. 确保实验结果的普遍性D. 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10、心理学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组成部分?A. 无条件刺激(US)B. 有条件刺激(CS)C. 无条件反应(UR)D. 有条件反应(CR)E. 强化(SR)11、在心理测量学中,信度是指:A. 测量的一致性B. 测量的准确性C. 测量的难度D. 测量的速度12、根据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梦的象征性意义主要源于:A. 潜意识B. 前意识C. 有意识思维D. 现实生活经历13、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验法主要特点是:A. 对变量进行操纵B. 系统地观察和记录C. 通过统计方法分析数据D. 以上都是14、以下哪一项不是心理测量学中的信度:A. 重测信度B. 分半信度C. 同质信度D. 稳定信度15、在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以下哪一项是无关刺激:A. 声音B. 电击C. 食物D. 耳塞16、题干:在心理学研究中,以下哪种方法最适合用来观察和记录儿童的行为发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行为观察法D. 案例研究法17、题干:以下哪项不属于心理学中的认知过程?A. 记忆B. 注意C. 情绪D. 思维18、题干:在心理测量学中,以下哪种统计量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A. 平均数B. 标准差C. 中位数D. 算术平均数19、以下哪项不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功能?A. 减轻心理压力B. 增强自信心C. 保护自尊心D. 促进心理成长 20、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以下哪个阶段遗忘速度最快?A. 5分钟B. 30分钟C. 1小时D. 24小时21、在心理学中,以下哪项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内在的心理状态直接决定的?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心理动力学D. 社会学习理论22、以下哪个理论认为,动机是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它通过驱使个体产生能量并维持行为的过程来调节个体的行为?A. 行为主义动机理论B. 人本主义动机理论C. 认知动机理论D. 需求层次理论23、在心理学研究中,以下哪种方法最常用于探究个体差异?A. 实验法B. 调查法C. 实证研究法D. 案例研究法24、以下哪个理论认为,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受到先前的经验和期望的影响?A. 认知失调理论B. 认知失调理论C. 认知失调理论D. 认知失调理论25、以下哪种心理现象不属于认知过程?()A. 注意B. 记忆C. 情感D. 思维26、在实验心理学中,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最常用的实验设计是()。

2007-2018年心理学考研(312、347)历年真题大题总汇

2007-2018年心理学考研(312、347)历年真题大题总汇

的名字读出来,但是嘟嘟很害怕动物(如牛、羊、猪等),所以你如果发现了动物的图片,就
把它们藏起来”
请根据实验任务的描述,回答下面的问题:(2014) (1)该实验中前瞻性记忆的任务是什么?衡量的指标是什么?
8
(2)该实验属于哪种类型的前瞻性记忆实验? 8 艾宾浩斯以自己为被试,采用机械重复的记忆方法,对遗忘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据此 回答一下问题:(2013) (1)实验使用的材料是什么? (2)测量记忆保持量的指标是什么? (3)用简单图画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4)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9 简述反应时的影响因素。(2010) 10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研究方案,回答下列问题:(2010)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5周 第6周 第7周 第8周 第9周 观测 1 观测 2 观测 3 观测 4 实验处理 观测 5 观测 6 观测 7 观测 8 (1)这是什么类型的设计? (2)该类型设计有何缺点? 11 某研究者假设:海马与复杂思维加工有关,于简单思维无关。该研究者随机选出 20 只 白鼠平均分成两组,切除它们的海马,让第一组学习简单迷宫,第二组学习复杂迷宫。第一组 经过 10 次学习就出现完全正确的情况,第二组在学习 30 次后才出现完全正确的情况。研究者 据此认为最初的假设成立。请找出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完善原有的实验设计。(2007)
(1)结合鲍姆瑞德的观点,阐述不同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
影响。
(2)用亲子互相作用模型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青少年发展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解释, 并分析其与鲍姆瑞德观点之间的差异。(2015)
5 试述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并举例说明如何应用该原理来培养和塑造儿童的良 好行为。(2013)
教养方式结果儿童时期青少年时期权威型较高的认知和社会能力较高的自尊较好的社会技能较强的道德亲社会关注和较高的学业成就专制型一般的认知和社会能力一般的学业表现和社会技能比纵容型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更为顺从纵容型较低的认知和社会能力较低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学业成就比权威型和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社会行为问题1结合鲍姆瑞德的观点阐述不同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2018年心理学统考312真题分析(勤思考研版)

2018年心理学统考312真题分析(勤思考研版)

2018年心理学统考312真题分析(勤思考研版)号外号外!对心理学统考312感兴趣的小伙伴看过来!最新一年心理学统考312真题解析新鲜出炉!一份最新的复习方向指南与复习建议!看勤思教研老师如何指点迷津,看勤思讲义如何完美对应!你手里的讲义,知道有多重要了吗?!先简单一句话概括一下今年的真题情况:题目都很基础,只要背诵记忆的都可以拿到分值,但是也存在部分的题目需要自己学会扩展和延伸。

看不懂?!跟着我来往下走!一、试卷结构题型科目(道) 单选(65×2)130分多选(10×3)30分简答题(5×10)50分综合题(3×30)90分总分300分心理学导论19 4 2 1 100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2 2 1 1 70分实验心理学17 1 1 47分心理统计与测量17 3 1 1 83分总分130分30分50分90分300分二、参考书单考纲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心理学导论《普通心理学》(第4版)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社会心理学》(第3版)侯玉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第2版)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心理统计与测量《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张厚粲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心理与教育测量》(第3版)郑日昌吴九君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补充说明:虽然某些科目的教材版本已经更新至新版,但是大家不要掉以轻心,旧版考过的知识点还是重复会考。

所以除了书上有这7本教材之外,还需要再加一本《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另外随着近些年自命题院校招生数量增多,对心理学研究生招生生源质量的要求提高,进入心理学研究生的门槛也是逐步提高。

同学们除了需要掌握好大纲范围内给定的参考书,一定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可以每个学科扩展学习1-2本教材。

研究生考试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12)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研究生考试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12)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12)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1、下列关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 观察法不需要实验设计B. 实验法可以控制所有变量C. 调查法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D. 实验法一定涉及真实被试2、在心理学实验中,以下哪项是控制无关变量的有效方法?A. 双盲实验B. 单一变量实验C. 真实被试D. 反向因果关系3、以下哪个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由内部生理需要所驱动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4、在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认知过程?A. 知觉B. 记忆C. 想象D. 思维5、关于情绪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情绪是由生理反应引起的B. 情绪可以影响人的决策和行为C. 情绪没有生物学基础D. 情绪与个体的认知和经验有关6、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常用的评估工具?A. 心理测试B. 观察法C. 访谈法D. 案例分析7、关于认知过程的理解,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多选)A. 认知过程涉及到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过程。

B. 认知过程只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有关,与其他身体部位无关。

C. 认知过程中,人们会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和处理信息。

D. 认知过程是一个被动的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过程。

8、关于情绪的表述,以下哪些观点是正确的?(多选)A. 情绪是基本的心理过程之一,与人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

B. 情绪只能通过面部表情、言语和动作来表达。

C. 情绪对人的行为和决策没有显著影响。

D. 情绪可以影响人的认知过程和判断决策。

9、以下哪些说法正确描述了大脑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多选)A. 大脑主要由左脑和右脑两个半球组成。

B. 左脑主要负责语言、逻辑和分析等功能。

C. 右脑主要负责空间感知、艺术感知等功能。

D. 大脑的基本结构包括灰质和白质,其中灰质主要负责信息处理和控制。

2018年真题考研312

2018年真题考研312

2018一、单项选择题1.神经冲动的传导形式有()A.化学传导和声传导B.电传导和光传导C.化学传导和电传导D.光传导和热传导2.根据鲁利亚的观点,由边缘系统与脑干网状结构等组成的机能系统是()A.平衡系统B.调节系统C.动力系统D.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系统3.人们在加工和处理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时效率会更高,该现象被称为()A.自我图式B.自我意识C.自我确认D.自我参照效应4.当个体在弱光条件下直接观察物体时,往往看不清楚,但稍微移动一下物体,使其成像在视网膜边缘,则会看得清楚些。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视网膜边缘棒体细胞更多B.视网膜边缘椎体细胞更多C.视网膜中央窝对弱光最敏感D.视网膜边缘对强光最敏感5.在阳光照射下,个体对波长为 560nm 的黄绿色光最敏感,而在黄昏时,对波长为 505nm 的蓝绿色光最敏感,这种现象被称为()A.马赫带现象B.普肯耶现象C.闪光融合现象D.视觉掩蔽现象6.下列关于感觉和知觉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A.知觉以感觉为基础B.知觉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累加C.知觉与感觉都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反映D.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7.学生很容易在作业本上看到教师用红笔写下的评语。

这体现的知觉特性是()A.知觉整体性B.知觉理解性C.知觉恒常性D.知觉选择性8.一个学生在解题时,被其他同学谈论的奇闻轶事所吸引,这种注意是()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随意前注意9.在睡眠的第二阶段中间或出现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是()A.α波B.β波C.Δ波D.纺锤波10.根据系列位置效应,个体按顺序学习一个由30个词组成的词表后,回忆正确率较低的部分是()A.开始B.结尾C.中间D.开始和结尾11.一位老人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当他走到村头小桥时,触景生情,想起了童年往事,这个例子主要说明的是()A.痕迹衰退对于回忆的影响B.倒摄抑制对于回忆的影响C.提取线索对于回忆的影响D.动机性遗忘对于回忆的影响12.在布鲁纳的概念形成研究中,个体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以后每次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属性,检验该属性与未知概念的关系,进而形成概念,这种概念形成的策略是()A.保守性聚焦B.冒险性聚焦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13.儿童观看“喜洋洋和灰太狼”动画片后,头脑中浮现的“灰太狼”形象是()A.幻想B.表象C.图式D.创造想象14.有两所幼儿园可供家长选择,一所幼儿园离家远,但设施条件很好,另一所幼儿园离家近,但设施条件一般。

【Selected】2018年心理学考研真题(统考312)答案与解析.doc

【Selected】2018年心理学考研真题(统考312)答案与解析.doc

2017年心理学考研真题(统考312)答案与解析2017年心理学考研已经结束,应众多学员的要求,勤思教研室的老师解析了心理学考研真题以及自主命题院校的真题,仅供学员参考和2018年考研的学生做一个参考!一、心理学考研真题(统考312)选择题(一)单顶选择题(1-65)22、向幼儿讲述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告沂幼儿东郭先生让狼藏进了自己的书袋.后来猎人赶来了。

这时候向儿童提问“猎人知不知道书袋里藏有狼”,这一问题考察的是()A.空间认识B.道德判断C.自我观念D.心理理论【勤思解析】D,心理理论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心理状态与外在行为的认知能力(即对自己或他人的信念、愿望和意图的理解能力)。

一般认为,对心理状态的成熟认识是建立在“信念-愿望系统”之上,4岁左右开始形成,其成功标志是成功完成“错误信念任务”的任务,6岁以后儿童才能正确理解“二级错误信念任务”。

本题中“猎人知不知道书袋里藏有狼”,即为“二级错误信念任务”。

23、根据塞尔曼对观点采择的研究,儿童能从中立的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想法与行为,这属于()A.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B.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C.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D.相互观点采择【勤思解析】D,自我中心观点采择阶段,3-6岁,不能认识到自己观点与他人的不同;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6-8岁,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原因;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阶段,8-10岁,能考虑他人观点,但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相互观点采择阶段,10-12岁,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从中立的第三者角度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想法和行为,需要儿童能够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因此属于相互观点采择阶段。

24、认为儿童的侵犯行为是通过替代强化而获得的理论是()A.生态系统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C.知觉学习理论D.条件反射学说【勤思解析】B,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重点研究了社会学习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性别角色的获得及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作用。

2018年考研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8年考研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8年考研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在“交通信号灯亮度对汽车驾驶员辨别信号灯所需时间的影响”的实验中,信号灯亮度和驾驶员辨别时间分别是( )A.自变量、因变量B.因变量、自变量C.自变量、控制变量D.因变量、控制变量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交通信号灯亮度对汽车驾驶员辨别信号灯所需时间的影响,从题中可知信号灯亮度是自变量,驾驶员辨别时间是因变量。

故本题选A。

2.在记忆研究中,为了防止复述产生作用,通常采用的控制方法是( ) A.Donders减因素法B.Ebbinghaus节省法C.Steinberg加因素法D.Peterson—Peterson分心法正确答案:D解析:在彼得森等(Peterson—Peterson,1959)所做的典型实验中,每次给被试听觉呈现3个辅音字母,如H、L、M。

为了阻止复述,在呈现字母之后,立即听觉呈现一个三位数,如268,要求被试在规定的时间内(1至18秒)迅速地做减3逆运算,并说出每次运算的结果,即要报告265、262、259……一直到规定的保持时间结束。

这种呈现刺激和回忆之间插入干扰作业以阻止复述的方法得到广泛应用,被称为Peterson—Peterson法。

故本题选D。

3.最早使用实验方法对注意选择性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彻里(E.C.Cherry)。

他的经典实验是( )A.视觉搜索实验B.双耳分听实验C.三耳人实验D.四耳人实验正确答案:B解析:彻里(Cherry,1958)是最早研究选择性注意的,追随作业理论来源于他的双耳分听实验。

彻里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一个耳朵听到的材料,并检查被试从另一只耳朵获得的信息。

结果表明: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受到注意,因而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处理;而非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没有受到注意,没有被人们接受。

故本题选B。

4.为考察汉字字频(高频、低频)与声旁规则性(规则、不规则)对汉字阅读的影响,研究者将50名被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名,一组既阅读高频一规则字,也阅读高频一不规则字;另一组既阅读低频一规则字,也阅读低频一不规则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心理学考研312必考题:实验设计
临近考试,越来越多的同学再问:在做实验题目时,有什么套路?尤其是不太会的时候,或不能确定题目方向的时候。

文都比邻心理学教研组老师总结出来的这个模板,从20PP年起就帮助到同学们了。

详细如下:
在笔试中,大家要根据命题者的出题意图,灵活作答!命题人的意图,灵活,灵活,灵活作答!千万不要死盯着下面的模板。

答题时,先答出最主要的得分点:实验类型和被试分配,然后进行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的操作和控制,实验程序的撰写及其结果预期。

切记:先答完题目!时间充裕了,再完善实验设计的细节等。

而研究
目标和假设,是方便思考,突破答题思路。

关键点来了!下面的思考框架是需要大家准备的。

研究目的
考察GGGG主要写自变量,可以是自变量A和自变量B)对GGGG因变量P)的影响。

研究假设
(经过查阅文献并整理分析后,发现)GGGG自变量A)越高、则GGG (因变量P)越好。

研究方法和设计
实验类型
采用2 (A因素:高/低两个水平)X 2 (B因素:高/低两个水平)X 3 (C因素:积极/中性/消极三个水平)的多因素混合设计,其中A和B使用被试间设计,C 使用被试内设计。

(这里面要说清楚:可以单因素设计搞定的,不要多因素;万一把自己绕进去了,就划不来了。

当然,确信自己有能力且考场有时间,则可以写得稍微难一些,展示一下自己的研究功底)
自变量、因变量和额外变量的操作和控制
①自变量A如何进行操作。

②自变量B如何进行操作。

③因变量P如何进行观测。

④可能产生的额外变量如何进行控制。

⑤(下面这些是套话,大家根据自己研究设计的需要,自行选取)分别从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等方面匹配4组被试,控制被试方面的误差;使用相同的指导语指导进行实验以保证程序操作的标准化,控制主试方面的误差;随机呈现学习和目标词汇的顺序,词汇的呈现位置固定在屏幕中央,控制实验设计方面的误差;保证实验室
的温度、光照等恒定适宜,控
制环境方面的误差;筛去极端值并用协方差分析控制数据处理方面的误差。

被试选取
从某校随机选取18-23岁之间的大学生600名,男女各半,矫正视力正常,右利手。

被试分组
研究材料和工具
(实验涉及到的问卷、程序等)
实验程序
(填写知情同意书、如何进行实验的步骤等)
数据处理
使用EGcel2016和SPSS19.0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主要用到描述统计和三因素混合测量方差分析(MANOVA。

结果预期
GGGG自变量A)越高、则GG Q因变量P)越好。

(回应研究假设)进一步改进(根据需要填写,这一步是可以省略的。


上面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设计。

还是这句话:根据命题人的意图,
灵活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