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审核入库管理规定
物资入库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物资管理,确保物资入库工作规范、高效、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物资入库管理。
第三条物资入库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二)规范操作、严格把关、确保质量;(三)信息化管理、实时监控、提高效率;(四)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第二章物资入库流程第四条物资入库前,需进行以下准备工作:(一)制定物资入库计划,明确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总价等信息;(二)对入库物资进行验收,确保物资符合合同要求、质量标准;(三)办理相关手续,如采购合同、入库单、检验报告等;(四)准备入库场地,确保物资入库安全、有序。
第五条物资入库流程:(一)物资验收1. 物资到货后,由物资管理部门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
2. 验收内容包括:物资数量、规格、型号、质量、包装、标识等。
3. 验收过程中,如发现物资不符合合同要求、质量标准,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处理。
(二)办理入库手续1. 验收合格后,由物资管理部门填写入库单,并将入库单及相关手续提交给财务部门。
2. 财务部门审核入库单及相关手续,确认无误后,办理入库手续。
(三)物资入库1. 物资入库前,需对入库场地进行清理、消毒,确保入库环境整洁、安全。
2. 物资入库时,由物资管理部门组织人员进行入库,并做好记录。
3. 物资入库后,应及时进行清点、核对,确保物资数量、规格、型号等信息准确无误。
(四)信息化管理1. 物资入库信息应及时录入公司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物资信息共享。
2. 系统应具备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便于管理人员实时掌握物资入库情况。
第三章物资入库管理职责第六条物资管理部门职责:(一)负责物资入库计划的制定、审核、实施;(二)负责物资验收、入库、出库等环节的管理;(三)负责物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维护、更新;(四)负责物资入库管理制度的制定、修订、实施。
供应商审核入库管理规定

受控号:供应商审核入库管理规定拟制:V1.1李海燕肖艳红审核:杨晓/宁批准:蒋松编号: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文档修订第一章概述1.1目的1、确保采购产品、外包服务和外协加工符合产品要求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录入ERP客商档案管理系统的供应商评价、审核的基本流程和规范制度;2、确保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价格、生产能力、交货期和产品信誉,建立待入库供应商需提供调查资料和必要资质的相关要求,为太极各BG运营支持中心在选择供应商时提供依据与指导;3、确保对合格供方实施动态管理,根据供应商的业绩和质量保证能力的变化进行定期审核、评价并限定入库有效时间范围,建立入库供应商有效期的设置规则,推进公司供应商管理入库制度的有效执行。
1.2适用范围《供应商审核入库管理规定》适用于太极各事业集团(以下简称BG、全资及控股公司、分子公司及分支机构。
1.3术语安全产品:包含压力容器、消防器材、仪器、仪表、电梯、车辆、电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产品。
第二章采购、外包供应商入库审核规定2.1软件企业2.1.1营业执照副本:必须标识有效的年检信息或提供年报截图,采购或外包的内容必须在其经营范围之内;2.1.2相关资质:需提供软件著作权证书或软件产品证书或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软件企业证书等;2.1.3建议提供相关业绩;2.1.4建议提供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CMM证书。
2.2代理商2.2.1营业执照副本:必须标识有效的年检信息或提供年报截图,采购或外包的内容必须在其经营范围之内;2.2.2代理证书:必须为有效期限内的代理销售许可证。
如果代理的是非知名厂商产品,应有第三方产品检测报告、强电产品必须提供3C认证(详见《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2.2.3安全产品应有安全产品销售许可证;2.2.4建议提供相关业绩。
2.3生产商(一般指硬件生产企业)2.3.1营业执照副本:必须标识有效的年检信息或提供年报截图,采购或外包的内容必须在其经营范围之内;2.3.2相关资质:第三方产品检测报告、强电产品必须提供3C认证(详见《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涉及安全产品的必须提供安全生产许可证;2.3.3建议提供相关业绩;2.3.4提供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品牌供应商入库制度范本

品牌供应商入库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品牌供应商入库管理,确保供应商质量,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品牌供应商的入库管理,包括供应商资质审核、产品审核、合同签订、入库流程等环节。
第三条公司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品牌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确保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符合公司的要求。
第四条公司应设立专门的品牌供应商管理团队,负责供应商的资质审核、产品审核、合同签订、入库管理等工作。
第五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品牌供应商档案,对供应商的基本信息、产品信息、合同履行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便于追溯和管理。
二、供应商资质审核第六条供应商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相关的行业资质证书;(二)具有稳定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控制体系;(三)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口碑;(四)具有与公司业务相匹配的产品线和供应能力;(五)符合公司的其他相关要求。
第七条供应商应提交以下材料:(一)营业执照副本、行业资质证书等相关文件;(二)公司简介、产品目录、技术参数等宣传资料;(三)上一年度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四)相关客户的推荐信或合作案例;(五)其他公司要求提供的材料。
第八条品牌供应商管理团队对供应商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与供应商签订《品牌供应商合作协议》。
三、产品审核第九条供应商的产品应符合公司的产品质量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一)产品外观、尺寸、功能等应符合技术参数和标准;(二)产品应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认证;(三)产品应具有合理的使用寿命和售后服务体系;(四)产品应符合环保、安全等相关法规要求。
第十条供应商应提供产品的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一)产品说明书、技术参数、电路图等技术文件;(二)产品检测报告、认证证书等相关证明文件;(三)产品的包装、运输、存储等要求。
第十一条品牌供应商管理团队对供应商的产品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产品纳入公司的产品库。
四、合同签订第十二条品牌供应商管理团队与供应商协商确定采购价格、交货期、付款方式等合同条款。
材料供应商入库管理办法

材料供应商入库管理办法为确保材料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材料入库管理效率,本公司特制定以下的材料供应商入库管理办法。
一、入库管理的目的和原则入库管理的目的是规范和加强对材料供应商提供材料的入库流程,确保材料的质量可靠、数量准确,并保证入库工作的高效率和精确性。
入库管理的原则如下:1. 严格把关原材料质量:对于供应商提供的材料,一律要求符合国家和本公司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2. 标识清晰明确:每批入库的材料都必须进行标识,确保可以追溯其来源和生产日期等重要信息。
3. 入库审批流程:材料的入库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确保入库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4. 入库记录完整准确:对每一批次入库的材料都需要做好详细的入库记录,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5. 入库人员资质要求:对于进行材料入库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确保能够准确判断材料的质量和数量。
二、入库管理的具体措施1. 材料接收和验收:a. 请供应商将送货单和相关材料准备齐全,并提前通知入库人员送货时间,以确保相关人员做好接收和验收准备。
b. 入库人员在接收材料时需要核对送货单上的信息与实际送货是否一致,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数量等。
c. 验收过程中需对材料外观进行检查,确保无损坏、腐蚀或其他质量问题。
2. 入库审批:a. 入库人员接收到材料后,需将材料信息录入入库系统,并提交给主管领导审核。
b. 主管领导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入库操作。
3. 材料入库:a. 入库人员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存放要求,选择合适的存储区域进行入库。
b. 入库操作时需填写入库日期、批次号、库位等信息,确保入库记录详细准确。
4. 入库检验:a. 对入库材料进行抽检,抽检比例根据材料的重要程度和供应商的历史记录进行确定。
b. 抽检材料需进行详细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确保入库材料符合要求。
5. 入库记录和标识:a. 入库人员需及时记录入库信息,包括材料批次号、数量、来源、生产日期等。
公司供应商入库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供应商管理,确保采购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降低采购风险,提高采购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供应商的入库管理,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工具、设备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对所有供应商一视同仁,确保采购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
2. 质量优先原则:优先选择质量优良、信誉良好的供应商。
3. 诚信合作原则: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
第二章供应商入库条件第四条供应商入库需满足以下条件: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拥有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2. 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3. 具有与公司业务相关的产品或服务,且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4. 具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5. 具有较强的供应能力和良好的售后服务;6. 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第三章供应商入库程序第五条供应商入库程序如下:1. 供应商提交入库申请,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产品信息、资质证明等;2. 采购部门对供应商提交的资料进行初步审核;3. 采购部门组织专家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其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4. 专家评审组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分,确定入库资格;5. 采购部门与合格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正式纳入公司供应商库。
第四章供应商管理第六条采购部门负责供应商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工作:1.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产品质量、交货及时性、售后服务等方面;2. 对供应商的违约行为进行处罚,确保采购活动的顺利进行;3. 鼓励供应商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合作效益;4. 建立供应商档案,记录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合作情况、业绩评价等。
第五章附则第七条本制度由公司采购部门负责解释。
第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九条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司采购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订。
采购供应商入库管理制度

采购供应商入库管理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和管理采购供应商的入库流程,确保入库操作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 采购供应商管理2.1 供应商甄选和评估在开始与供应商合作之前,采购部门将对潜在的供应商进行甄选和评估。
评估的主要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的资质、信誉度、产品质量等。
只有在完成供应商评估并得出积极评价的情况下,才可以与该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
2.2 供应商信息管理采购部门负责维护供应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每当有供应商信息发生变更时,采购部门应及时更新记录,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2.3 供应商合同管理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时,需签署供应商合同。
采购部门负责对合同进行管理,并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合同内容应明确采购品名、规格、交付方式、付款方式等重要细节,以便后续操作时的参考。
3. 入库流程3.1 入库申请在收到供应商交付的货物时,库存管理部门将填写入库申请单。
入库申请单应包括以下信息:•采购订单号•供应商名称•入库日期•入库数量•入库人员•审批人员3.2 入库检验入库检验是确保所收货物符合合同约定要求的重要步骤。
库存管理部门负责对收到的货物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如发现货物与合同约定不符或存在质量问题,应立即联系供应商进行处理。
3.3 入库操作经过入库检验合格的货物,将由库存管理部门进行入库操作。
入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入库申请单,将货物存放在指定的库位中。
2.对入库货物进行标识,包括标识货物名称、规格、批次等信息。
3.更新库存信息,包括货物的数量、批次等。
3.4 入库记录每完成一次入库操作,库存管理部门应及时更新入库记录。
入库记录应包括以下信息:•入库日期•入库数量•供应商名称•入库人员•入库单号3.5 入库审批在完成入库操作后,入库申请单和入库记录将提交给相关审批人员进行审批。
审批人员将仔细核对入库申请单和入库记录,确保入库操作符合规定的流程和标准。
4. 监督和评估为了确保采购供应商入库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监督和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供应商名录库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

供应商名录库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供应商已被纳入名录库,且近期内未发生重大违规行为;供应商已获得过业绩奖励或荣誉称号;供应商已获得过其他单位或项目的好评。
1.2发起部门填写供应商信息表:初选通过的供应商,由发起部门填写供应商信息表,包括供应商基本情况、业务范围、技术能力、质量管理、环保安全、信用状况等方面的信息,同时提供供应商的相关资质证书、业绩证明等附件。
2.调查:2.1供应商管理部门审核:对初选通过的供应商信息表进行审核,核实其资质证书、业绩证明等附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供应商的基本情况、业务范围、技术能力、质量管理、环保安全、信用状况等方面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查。
2.2供应商管理部门调查:对需要进一步调查的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或间接询访,了解供应商的生产经营状况、质量管理体系、环保安全措施、信用状况等方面的情况,综合评价供应商的能力和信誉。
第九条申请入库供应商向公司申请入库,应提交《供应商入库申请表》及相关资质证书、业绩证明等附件。
公司供应商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认供应商符合准入条件后,将其纳入名录库。
第十条资格审核供应商管理部门对申请入库的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核,主要包括对供应商的资质证书、业绩证明等附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核实,对供应商的基本情况、业务范围、技术能力、质量管理、环保安全、信用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具备准入条件。
第十一条名录库建立供应商管理部门根据资格审核结果,将符合准入条件的供应商组建名录库,名录库应包括供应商的基本情况、业务范围、技术能力、质量管理、环保安全、信用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供各部门共享使用。
第五章动态管理第十二条动态考核为保证供应商的持续准入和不断提高供货质量,公司对名录库内的供应商进行动态考核。
考核内容应包括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交货期、售后服务、价格、信用状况等方面,考核结果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根据考核结果调整供应商在名录库中的等级。
第十三条定期评价公司应定期对名录库内的供应商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供应商的业务发展情况、技术创新能力、质量管理水平、环保安全措施、信用状况等方面,评价结果应作为供应商绩效考核和名录库管理的重要依据。
供应商入库管理实施细则

1 目的严格执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供应商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规范中海油海西宁德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供应商申报及入库管理活动。
2 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公司机关及所属各单位,包括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超过50%股权或在董事会(或类似管理机构)享有多数表决权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合伙企业等以及公司和前述企业设立的分公司、项目组、代表处、办事机构等分支机构。
参股项目公司的工程和服务及物资采办活动可参照本细则执行。
3 编制依据3.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采办管理制度》,LG-01,2010,总公司。
3.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供应商管理办法》,LG-01-02,2010,总公司。
3.3 《中海油海西宁德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采办管理规定》,LG-01,公司。
3.4 《中海油海西宁德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供应商管理办法》,LG-01-03,公司。
4 释义4.1除非明确另有其他解释,本细则下述词语的解释定义为:4.1.1 总公司指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4.1.2公司指中海油海西宁德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4.1.3 业务部门指公司机关主管具体业务,在采办活动中的供应商管理实施部门4.1.4 所属单位指公司各业务部门及公司所属的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分公司、事业部、项目组(项目公司)。
4.1.5 供应商指经总公司或公司审查认定,具备向公司或所属单位提供货物、工程和服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
4.1.6 临时供应商指未在供应商库中,因采办业务需要,被邀请参与采办活动的供应商及一次性供应商。
4.1.7 备选供应商指通过考察、评审、审批后进入公司二级供应商库且未达到合格供应商条件的供应商。
4.1.8 合格供应商指备选供应商在合作后(仅指合同关闭后)的考核中信誉、供货/服务质量、供货金额/服务收费及售后服务等各项指标满足入库要求的供应商。
4.1.9 一级供应商库指由总公司建立及管理的供应商库,库内供应商适用于总公司及其所属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商审核入库管
理规定
编号:受控号:
供应商审核入库管理规定
V1.1
拟制:李海燕肖艳红
审核:杨晓宁
批准:蒋松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文档修订
第一章概述
1.1 目的
1、确保采购产品、外包服务和外协加工符合产品要求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录入ERP客商档案管理系统的供应商评价、审核的基本流程和规范制度;
2、确保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价格、生产能力、交货期和产品信誉,建立待入库供应商需提供调查资料和必要资质的相关要求,为太极各BG运营支持中心在选择供应商时提供依据与指导;
3、确保对合格供方实施动态管理,根据供应商的业绩和质量保证能力的变化进行定期审核、评价并限定入库有效时间范围,建立入库供应商有效期的设置规则,推进公司供应商管理入库制度的有效执行。
1.2 适用范围
《供应商审核入库管理规定》适用于太极各事业集团(以下简称BG)、全资及控股公司、分子公司及分支机构。
1.3 术语
安全产品:包含压力容器、消防器材、仪器、仪表、电梯、车辆、电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产品。
第二章采购、外包供应商入库审核规定
2.1 软件企业
2.1.1营业执照副本:必须标识有效的年检信息或提供年报截图,
采购或外包的内容必须在其经营范围之内;
2.1.2相关资质:需提供软件著作权证书或软件产品证书或第三方
软件测试报告、软件企业证书等;
2.1.3建议提供相关业绩;
2.1.4建议提供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CMMI证书。
2.2 代理商
2.2.1营业执照副本:必须标识有效的年检信息或提供年报截图,
采购或外包的内容必须在其经营范围之内;
2.2.2代理证书:必须为有效期限内的代理销售许可证。
如果代理
的是非知名厂商产品,应有第三方产品检测报告、强电产品必须提供3C认证(详见《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
2.2.3安全产品应有安全产品销售许可证;
2.2.4建议提供相关业绩。
2.3 生产商(一般指硬件生产企业)
2.3.1 营业执照副本:必须标识有效的年检信息或提供年报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