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过贾谊宅》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长沙过贾谊宅》试题及答案

《长沙过贾谊宅》试题及答案一、解释字词(每题3分,共15分)1. 请解释“谪宦”在诗句“三年谪宦此栖迟”中的具体含义,并说明它在诗句中的作用。
2. 分析“楚客”在诗句“万古惟留楚客悲”中的情感色彩,以及它如何体现了诗人的同情。
3. 诗句“寒林空见日斜时”中的“寒林”是如何通过形象描写传达出一种氛围的?4. 诗句“寂寂江山摇落处”中的“摇落”二字,如何描绘了江山的变化,并表达了诗人的何种情感?5. “吊”在诗句“湘水无情吊岂知?”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这里起到了什么样的修辞作用?二、句子翻译与解析(每题5分,共25分)1. 翻译诗句“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并解析其深层含义。
2. 翻译诗句“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并分析其描绘的景象与情感。
3. 翻译诗句“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并探讨诗人在这里的批判与感慨。
三、默写填空与解析(每题5分,共25分)1. “三年谪宦此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
”请填写空缺的字词,并解释其在该句中的作用。
2.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______时。
”请填写空缺的字词,并分析该句中的时间描写对整体意境的影响。
3. “汉文有道恩犹______,湘水无情吊岂知?”请填写空缺的字词,并讨论诗人在此对历史人物的评述。
四、内容理解概括(10分)请概括这首诗《长沙过贾谊宅》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走向,并说明诗人是如何通过对贾谊的凭吊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五、描写手法分析(10分)分析诗中“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这句所使用的描写手法,并说明这些手法如何增强了诗句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六、句子赏析(10分)赏析诗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中的美学特色,包括但不限于词语的选择、意象的构建、情感的抒发等方面。
七、人物环境情感分析(15分)分析诗中的人物(贾谊)、环境(长沙、寒林、湘水)与情感(悲、怜)之间的关联,并探讨诗人是如何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的。
《长沙过贾谊宅》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

《长沙过贾谊宅》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原诗】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译文】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主旨】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长沙过贾谊宅》诗中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
2、把自己与贾谊和屈原两位先哲的遭遇联系在一起,深化了咏叹主题的句子:二、简答题:1、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2、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长沙过贾谊宅》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感情?4、结合《长沙过贾谊宅》全诗,分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参考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长沙过贾谊宅》诗中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2、把自己与贾谊和屈原两位先哲的遭遇联系在一起,深化了咏叹主题的句子: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二、简答题:1、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答: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
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
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2、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3、《长沙过贾谊宅》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感情?答:秋天的傍晚,诗人在众人散去之后,独自追寻贾谊的遗迹;寒林日斜,故居仍在而先贤故去,思之令人哀叹。
遵义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答案模拟试题

遵义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答案模拟试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①此栖迟②,万古惟留楚客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④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⑤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①三年谪宦: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
②栖迟:停留,居留。
③楚客:这里指客居楚地的贾谊。
④汉文:指汉文帝刘恒。
⑤吊:凭吊。
贾谊在长沙曾写《吊屈原赋》凭吊屈原。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存在,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作者借古言今在这首诗中无处不在。
首联,表写贾谊的一生,实则暗寓自己迁谪的悲苫命运。
颔联看似写是眼前所见,实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颈联表写文帝与贾谊,实写自己一贬再贬,沉沦坎坷,更是必然。
尾联更是由古及今表明自己和贾谊、甚至屈原都是无罪而遭受不公的处罚!【解析】【分析】结合诗歌内容和作者的遭遇分析,这是一首怀古诗,一般采用借古伤今的手法,分析作者情感时,要注意作者和“贾谊”之间的相似之处:遭诬陷被贬。
诗人联系与贾谊遭贬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满凄凉寥落之情。
满腹牢骚,对历来有才人多遭不幸感慨系之,更是将自己和贾谊融为一体。
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
故答案为:作者借古言今在这首诗中无处不在。
首联,表写贾谊的一生,实则暗寓自己迁谪的悲苫命运。
颔联看似写是眼前所见,实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颈联表写文帝与贾谊,实写自己一贬再贬,沉沦坎坷,更是必然。
尾联更是由古及今表明自己和贾谊、甚至屈原都是无罪而遭受不公的处罚!【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及思想感情的能力。
理解诗句内容,首先要抓住诗句中的人、物、景、事进行分析,然后再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考虑。
而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长沙过贾谊宅》历年中考阅读真题(解析版)九年级语文诗词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部编版)

《长沙过贾谊宅》历年中考阅读鉴赏真题及答案解析【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下列对于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悲”字,奠定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既切合贾谊,也暗寓刘长卿被贬谪的悲苦命运,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
B.颔联写了诗人独自寻觅在斜阳之下的荒草寒林间,四野无人,描绘了一幅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
C.颈联借用贾谊《吊屈原赋》的典故,用湘水无情地日夜流逝,抒发诗人对前贤的深切凭吊和自己内心的无限愤懑之情。
D.尾联暮色沉沉,江山寂寥,秋风吹过,黄叶飘零,既写秋景五彩缤纷,也衬托出自己柳暗花明、欢快愉悦的心境。
【答案】1.这首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2.D【解析】1.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把握。
把握诗人情感,需结合诗歌内容、诗人的生平经历、诗歌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
《长沙过贾谊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怀古诗。
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
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
第一次迁谪在公元758年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公元773年至777年(大历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
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
贾谊,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死。
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咏出这首律诗。
据此可知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2.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
D.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尾联出句刻画了作者独立风中的形象。
《长沙过贾谊宅》选择题、简答题

《长沙过贾谊宅》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一、选择题:1、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D )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铺垫。
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
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解析】D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是间接抒情,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
2、下列对《长沙过贾谊宅》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颔联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
B.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C.本诗表达了对贾谊的凭吊、悲慨、哀怜、惋惜之情,同时作者借怜贾谊以自怜,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
D.一个“过”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恰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遭迁谪的悲苦命运。
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
【解析】D一个“悲”字,直贯篇末。
二、简答题:1、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答: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
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
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2、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3、《长沙过贾谊宅》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感情?答:秋天的傍晚,诗人在众人散去之后,独自追寻贾谊的遗迹;寒林日斜,故居仍在而先贤故去,思之令人哀叹。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阅读答案(合集12篇)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阅读答案(合集12篇)篇1: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阅读答案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作者因遭诬陷被贬瞳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
诗人因公务南至湘中,瞻仰贾谊故宅写下此诗;此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因“刚而犯上”被贬。
②栖迟:淹留。
③楚客:指贾谊。
贾谊曾被汉文帝重用,后被疏远,任长沙王太傅。
阅读训练(1)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2)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铺垫。
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
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4.将本诗与课本上左思《咏史》比较,任选一角度,简要赏析两诗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4分5、颔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
(4分)6、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4分)参考答案(1)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2)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健行了强烈的控诉。
3.D4.都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刘诗借贾谊屈原的被贬暗示自己的遭遇;左诗借西汉旧事,表达了对西晋门阀制度的不满。
本诗①借景抒情(赏析颔联)②拟人、反问(赏析颈链、尾联)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等)。
左诗①比喻:用“松”“苗”比喻有才华的寒门子弟与平庸的世家子弟;②对比:两种人不同身份和不同命运的对照。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阅读答案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阅读答案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阅读答案长沙过贾谊宅①唐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②,万古惟留楚客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①诗人因公务南至湘中,瞻仰贾谊故宅写下此诗;此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因“刚而犯上”被贬。
②栖迟:淹留。
③楚客:指贾谊。
贾谊曾被汉文帝重用,后被疏远,任长沙王太傅。
14.依现代汉语来看,这首律诗不押韵;但按唐代的读音,此诗是合乎律诗规范的。
推测一下,本诗的“悲”“崖”和在古代是押韵的。
(1分)15.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铺垫。
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
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16.将本诗与课本上左思《咏史》比较,任选一角度,简要赏析两诗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4分)参考答案:整理14.迟、时、知15.D16.都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刘诗借贾谊屈原的被贬暗示自己的遭遇;左诗借西汉旧事,表达了对西晋门阀制度的不满。
本诗①借景抒情(赏析颔联)②拟人、反问(赏析颈链、尾联)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等)。
左诗①比喻:用“松”“苗”比喻有才华的寒门子弟与平庸的世家子弟;②对比:两种人不同身份和不同命运的对照。
长沙过贾谊宅练习题及答案

长沙过贾谊宅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上】班级:姓名: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参考答案】《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长沙过贾谊宅》诗中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
2、把自己与贾谊和屈原两位先哲的遭遇联系在一起,深化了咏叹主题的句子:二、选择题:1、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铺垫。
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
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三、简答题:1、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2、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长沙过贾谊宅》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感情?4、结合《长沙过贾谊宅》全诗,分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参考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长沙过贾谊宅》诗中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2、把自己与贾谊和屈原两位先哲的遭遇联系在一起,深化了咏叹主题的句子: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二、选择题:1、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D )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铺垫。
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
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解析】D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是间接抒情,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
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
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
【原诗】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译文】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作者】
刘长卿(709-约780),字文房,河间人,今属河北。
天宝年间登进士第,肃宗时为长洲尉,摄海盐令,因事下狱,贬为藩洲南巴尉(今广东电白)。
后为转运使判官、淮西转运留后。
被诬,贬睦洲(今浙江建德)司马,迁随刺史,死于任上。
世称刘随州。
有《刘随州集》。
【背景】
刘长卿“刚而犯上,而遭迁谪”(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第一次迁谪在唐肃宗至德三年(758)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县尉;第二次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浙江建德)司马。
【主旨】
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长沙过贾谊宅》诗中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2、把自己与贾谊和屈原两位先哲的遭遇联系在一起,深化了咏叹主题的句子:汉
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二、选择题:
1、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D )
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铺垫。
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
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解析】D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是间接抒情,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
2、下列对《长沙过贾谊宅》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颔联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
B.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C.本诗表达了对贾谊的凭吊、悲慨、哀怜、惋惜之情,同时作者借怜贾谊以自怜,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
D.一个“过”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恰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遭迁谪的悲苦命运。
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
【解析】D一个“悲”字,直贯篇末。
三、简答题:
1、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答: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
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
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2、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3、《长沙过贾谊宅》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感情?
答:秋天的傍晚,诗人在众人散去之后,独自追寻贾谊的遗迹;寒林日斜,故居仍在而先贤故去,思之令人哀叹。
颔联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在这种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足见其景仰倾慕,第四句,尤其是“空见”二字,进一步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
4、结合《长沙过贾谊宅》全诗,分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对贾谊的同情,对汉文帝的指责,对自身孤独寂寞处境的感叹,以及对当今统治者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