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得的地

合集下载

的、地、得

的、地、得

“的、地、得”别放错地方
“的、地、得”它们都读“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为了区分三者,我们把“的”叫“白勺的”,把“地”叫“提土地”,把“得”叫“双人得”。

为了避免出错,下面是三者的区分:
一、“的”用在名词前。

比如,“愤怒的小鸟”,“小鸟”是名词,“愤怒”是形容词,“愤怒”是用来形容“小鸟”的:什么样的小鸟?是愤怒的小鸟。

这里就要用“的”来连接。

再比如:“疯狂的石头”、“闪闪的星星”、“湛蓝的天空”等。

二、“地”用在动词前。

比如,“认真地读书”,“读书”是动词,“认真”是形容词,用来修饰读书:怎么样读书?认真地读书。

这里就要用“地”来连接。

再比如:“愉快地学习”、“目不转睛地看着”、“渐渐地消失了”等。

三、“得”用在动词和形容词的后面。

比如:“拿得起来”,“拿”是动词,结果怎样——拿得起来。

还有“红得发紫”,“红”是形容词,红得怎么样——红得发紫。

这里都要用“得”来连接。

再比如:“跑得气喘吁吁”、“写得龙飞凤舞”、“哭得呼天抢地”等。

最后,总结一个顺口溜,帮助大家记住三者的用法:名词前面“白勺”跳,动词跟着“提土”跑;“双人”前面是动词,形容词也来凑热闹;遇到“的、地、得”不要慌,分清词性最重要。

的、地、得”用法+口诀

的、地、得”用法+口诀

的、地、得”用法+口诀
小朋友们都知道,“的、地、得”是连接文章中词与词、字
与字之间的桥梁,所以用对“的、地、得”非常重要。

那么“的、地、得”究竟如何区分呢?跟着小名老师学起来!
的地得”的儿歌:
得,表示结果,动词后面加。

地,表示地点,名词后面来。

的,连接形容词,修饰名词用。

练:
一、短语练:给短语填上“的、地、得”。

美丽的图画
玩得可开心
认真地想
高高的山峰
看得入了神
洁白的云朵
仔细地看
红红的脸颊
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二、句子练:给句子填上“的、地、得”。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2.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3.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它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把灿烂的霞光留在遥远的天边。

三、段落练:给段落填上“的、地、得”。

使用“的、地、得”是为了让文章更加清晰明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

正确使用“的、地、得”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更加愉悦地阅读。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地研究和掌握“的、地、得”的用法,以便在写作中得心应手。

“的、地、得”分不清,3句口诀来帮你

“的、地、得”分不清,3句口诀来帮你

“的、地、得”分不清,3句口诀来帮你“的、地、得”在汉语普通话词类中都属于结构助词,读作轻声“de”,但在书面语言中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每个词都有自己的用法。

“的”,它的前边一般是名词、代词、形容词等,起修饰、限制作用;后面多是表示人物、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的名词。

“地”,它的前边一般为形容词;起修饰作用,后面多为动词。

“得”,它的前边一般是形容词、动词;后面的词语多是形容词,对前面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对于小学生学习“的、地、得”,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口诀加以记忆和理解:名词之前“白勺”的,形后动前“土也”地,动后形前“双人”得。

是不是看着有点明白,想想又有点晕?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地讨论一下这三个词的用法:一、基本概念“的、地、得”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主要起着连接的作用,都读轻声“de”,发音上没有区别。

但是,在书面语使用中,它们是三个不同的字,一般来说,定语后面写作“的”,状语后面写作“地”,补语前面写作“得”。

二、“的、地、得”的用法•1、的一般用在名词和形容词的后面,用在描述或限制人、事时,形容的词和被形容的词之间,表示描述的结果。

结构:名词(代词或形容词)+的+名词例子:我的书包,漂亮的裙子,快乐幸福的生活。

•2、地一般用在形容的词语与被形容的词语之间。

前面的词语是形容或限制后面的动词的,所以,“地”的后面只跟动词。

结构:形容词+地+动词例子:高兴地打滚,匆匆地走,一遍又一遍地拥抱。

•3、得一般用在说明动作的情况或结果的程度,通常用在动词和形容词之间,有时候也会用在动词和动词之间。

结构:动词(形容词)+得+形容词(动词或副词)例子:跑得气喘吁吁,馋得直流口水,红得狠。

三、“的、地、得”使用口诀对于刚刚开始语文基础学习的小学生,对汉语语法学习不够,无法很好的从语法上理解“的、地、得”使用规则,因此,使用更简便的方法来区分“的、地、得”的使用场景,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口诀法便是其中比较好的学习方法。

“的、地、得”用法区别

“的、地、得”用法区别

“的、地、得”用法区别01“的、地、得”用法小析①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③ “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注: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02例句分析,明确用法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1、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03“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的不同的读音,但当他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如何区分的地得

如何区分的地得

如何区分“的、地、得”一、在句子中,用在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前面的,要用白勺“的”字。

如:1. 我爱勤劳的妈妈;2. 公园里的景物美极了等,句中的“妈妈”、“景物”都是名词,前面应该用“的”字。

二、在句子中,用在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词)前面的,要用土也“地”字。

如:1. 他积极地回答问题;2. 大雪纷纷地下等,句中的“回答”、“下”都是动词,前面应该用“地”字。

三、在句子中,用在动词后面的多数要用双人“得”字。

如:1. 地被扫得很干净; 2. 小弟弟笑得流出了眼泪等,句中的“扫”、“笑”都是动词,后面要用“得”字。

“得”字后面的词语补充说明了前面动作的效果如何(地扫得怎么样?地扫得很干净)。

为了便于记忆,请记住一个顺口溜:名词前面是“白勺”,动词跟着“土也”跑,动词后面“双人(得)”到,默记5遍脑开窍。

补充两点: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用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的、地、得”练习题1、天然()指南针2、忠实()向导3、地上()树影4、奇怪()问5、更多()宝藏6、雨后()景象7、满天()乌云8、吹()树枝乱摆9、清新()空气10、多姿多彩()画卷11、五颜六色()裙子 12、有感情()朗读课文13、洁白()纸 14、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15、弯弯()小树 16、斜斜()雨丝 17、风车在呼呼()转18、古老()故宫 19、长长()城墙20、茂密()枝叶21、绿色()凉棚 22、年迈()大娘 23、晶莹()露珠24、温暖()春风 25、阳光灿烂()世界 26、快活()游泳27、欢乐()歌唱 28、慢慢()抽出枝条29、渐渐()长大30、美丽( )景色 31、飞快( )奔跑 32、勤劳( )人民33、欢呼( )人群 34、跑( )飞快35、抬( )高高的36、努力( )学习 37、认真( )思考38、优秀( )成绩 39、有趣( )游戏 40、下( )真大41、跳( )很远 42、难受( )流泪43、积极( )举手44、玩( )开心 45、平静( )湖面46、巨大( )轮船47、亮( )夺目 48、美( )难以形容49、高高( )站立50、热闹( )市场 51、站( )笔直 52、累( )无精打采1、天然(的)指南针2、忠实(的)向导3、地上(的)树影4、奇怪(地)问5、更多(的)宝藏6、雨后(的)景象7、满天(的)乌云8、吹(得)树枝乱摆9、清新(的)空气10、多姿多彩(的)画卷11、五颜六色(的)裙子 1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洁白(的)纸 14、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15、弯弯(的)小树 16、斜斜(的)雨丝 17、风车在呼呼(得)转18、古老(的)故宫 19、长长(的)城墙20、茂密(的)枝叶21、绿色(的)凉棚 22、年迈(的)大娘 23、晶莹(的)露珠24、温暖(的)春风 25、阳光灿烂(的)世界 26、快活(地)游泳27、欢乐(地)歌唱 28、慢慢(地)抽出枝条29、渐渐(地)长大30、美丽( 的)景色 31、飞快( 地 )奔跑 32、勤劳( 的 )人民33、欢呼( 的 )人群 34、跑( 得 )飞快35、抬( 得 )高高的36、努力( 地)学习 37、认真( 地 )思考38、优秀( 的)成绩 39、有趣( 的 )游戏 40、下( 得 )真大41、跳( 得)很远 42、难受( 地 )流泪43、积极(地 )举手44、玩( 得 )开心 45、平静( 的 )湖面46、巨大( 的 )轮船47、亮( 得)夺目 48、美( 得 )难以形容49、高高( 的 )站立50、热闹( 的)市场 51、站( 得 )笔直 52、累(得)无精打采的“的”一般在名词的前面。

的地得的区分

的地得的区分

LEARN FROM THIS MOMENT
我会认
“得”:左边两人双人得,形容词前要用得。
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怕得慢。 青青竹子长得细,参天大树长得粗。 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 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清晨,可爱()多多兴高采烈()来到金灿 灿()花园。他兴奋()东瞧瞧,西看看, 一会儿轻轻()摸摸,一会儿细细()闻闻, 情不自禁()翩翩起舞。
“的”“地”“得” 区分
曾亚
我会认 “的”: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 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 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地字站在动词前。
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 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 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 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

“的、地、得”的区别

“的、地、得”的区别

“的、地、得”的区别在修改学生的论文或报告中,经常发现,即使他们是硕士生或者博士生了,这三个字也经常混用,甚至还不知道为什么错,这里有必要进行一下解释和区分。

当“的、地、得”三个字作为助词使用时,都发轻声“de”。

“的”:1.用在词或词组后表明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定语。

如:热闹的论坛、平静的湖面等。

2.代替所指的人或物。

如(你是)扔砖的、(我是)挨砖的。

3.表示所属的关系。

如:我的拙劣表现、你的精彩表演。

4.用在句末常跟“是”相应。

如:我挨的砖头是你扔的。

5.同“地”(de)。

这便是我们经常混淆用法的根源,它与“地”的用法在某些时候是相同的。

如:我稀里糊涂地挨了一顿砖;我稀里糊涂的挨了几块砖。

“地”:用在词或词组后,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状语。

如开开心心地聊天儿;严肃认真地跟帖;紧紧地绷住弯得象大弓一样的鱼杆。

“得”:1.用在动词后表示可能。

如:砸得准;钓得多。

2.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连接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

如前面所说的一词“挺累得慌”,则是补充说明了“挺累”累到了什么程度(发慌)。

总之,“的”字前面多是定语,以名词、代词、数量词等有名词性质词或词组为主,其后多跟的是名词性词语。

而“地”字的用法,多用在形容词的后面作状语,其后多跟动词性词语。

至于“得”字的用法较为简单,主要用作补语,当需要补充说明程度或结果的时候使用便可。

“的”、“地”、“得”这三个结构助词怎么用?不能光看它前后是什么词性!唯一可靠的根据就是句子成份。

“的”用在定语与主语或定语与宾语之间。

它是定语的标志;“地”用在状语与谓语之间。

它是状语的标志;“得”用在谓语与补语之间。

它是补语的标志;千万不能依据前后的词性来确定用哪个(de)。

因为:“的”后面跟的不一定都是名词,如“你现在需要的是认真的反省和冷静的思考。

......”“地”后面跟的不一定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如“花儿慢慢地红了......”“得”前面跟的不一定是动词,如“红得好似一团火”。

“的地得”如何区分

“的地得”如何区分

“的、地、得”
一、认识名词、动词、形容词。

(难点)
1.名词:表示人、事物或者概念的词。

例如:老师、学校……
2.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

例如:跑、跳、唱、叫……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的词。

例如:可爱、漂亮、美味……
二、“的、地、得”的用法。

1. 名词前面是白勺“的”。

例如:厚厚的书本、可爱的女孩……
2. 动词前面是土也“地”。

例如:飞快地跑、高声地读……
4.形动双人后如何,我会使用的地得。

(“得”是用来说明前面形容词的程度)。

例如:黑得发亮、跑得快……
知识总结:
名词前面用“的”,动词前面用“地”,形容词或者动词后面用“得”来形容程度。

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又老师写给家长:
每次碰到写“的、地、得”都要提醒宝贝想一下,再动笔!必须正确区分三个de,这在后面学写句子,写段落的时候会经常用到,包括高年级和初中,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