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的地得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最易混淆的三个字:“的、地、得”,好多孩子区分不了

三年级语文最易混淆的三个字:“的、地、得”,好多孩子区分不了

三年级语文最易丢分的三个字:“的、地、得”一、“的、地、得”用法小析①“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③“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注: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二、例句分析,明确用法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三、“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的不同的读音,但当他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的、地、得”区分

“的、地、得”区分

“的、地、得”用法一、用法口诀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

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清清的河水向东流。

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

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

左边士,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

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

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

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

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

左边双人就是得,形容词前要用得。

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

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

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

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名词前面是“白的”,动词跟着"土也”跑。

形动后补“双人”到,默记五遍脑开窍。

二、入门级讲解(适用于一、二、三年级学生)的:名词跟在后面跑——看到后面是名词,用“的”就行了。

什么是名词?和你的名字一样前面不能加“不”字,比如不能说:“不小明”“不小草”。

像祖国、小草、花朵、兔子、老人、房子等都是名词,所以前面用“的”,这样说孩子更容易理解。

【注意】:不用给低年级孩子讲“的”的前面是定语,是用来修饰后面的名词,这个阶段的孩子根本搞不懂什么是定语、句子成分等语法知识。

例:伟大(的)祖国青青(的)小草美丽(的)花朵慈祥(的)老人漂亮(的)房子可爱(的)兔子地:地字站在动词前——看到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用“地”就行了,一般动词居多。

什么是动词?动词前面可以加“不”字,“不吃”、“不走”“不喝”等。

什么是形容词?形容词前面可以加“不”和“很”字,“不好”、“很好”都可以用。

【注意】先不用给孩子讲动词前面用“地“是修饰语做状语,简单让孩子记住看到后面的词是动词,前面就用“地”例:慢慢(地)爬快速(地)走轻轻(地)跳认真(地)听伤心(地)哭大声(地)喊得:形容词前要用“得”“得”与“地”要区分开,看前面的词语是动词,就用“得”;看后面的词语是动词(形容词),就用“地”。

的得地用法的区别

的得地用法的区别

的、地、得用法区别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一、分析例句,明确用法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正确使用“的、地、得”说话、写文章经常要用到“的、地、得”这几个字。

由于它们的口语发音都是“de”,因此一些人在使用时往往不加区分地混用。

要正确使用“的、地、得”,首先必须掌握好词类、语法,要懂得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和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宾语、补语)。

一般来说,在句子中“的”衔接在名词前面,“的”的前面是这个名词的修饰成分,主要有名词、代词、形容词或相应的词组充任,表示领属关系或表示被修饰的事物的性质,做句子的定语。

例如:“灿烂的阳光”,“灿烂”(形容词)是“阳光”(名词)的定语;“我的书”,定语“我”是代词;“又高又大的建筑物”,采用的是联合词组“又高又大”作定语。

“地”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状语,是用在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主要由名词、形容词、数量词等充任,对中心词(动词)起限制、修饰、说明作用。

例如:“果树渐渐地绿了”;“渐渐”是形容词,是修饰动词“绿”的,作“绿”的状语;“科学地总结了……经验”,名词“科学”是动词“总结”的状语;“……抓紧一切时间忘我地工作”,“忘我”是动宾词组,作动词“工作”的状语,等等。

区分“的地得”专项指导+练习

区分“的地得”专项指导+练习

区分“的地得”专项指导+练习一、“的地得”用法口诀:“白勺的”有选择,名词前面笑呵呵。

“土也地”真神气,喜欢动词前边立。

“双人得”不一般,形容词前常出现。

名词:人或物。

如:我、苹果、小河…动词:动作的词语。

如:跑、说、跳、洗…形容词:形容事物。

如:美、臭、亮、快…二、补充说明: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三、练习1.大自然()景物多么迷人。

2.燕子在天空唧唧喳喳()叫着。

3.翠鸟飞()实在太快了!4.我停止了舞蹈,静静()站在那儿。

5.这是一潭深绿()泉水。

6.这场雨下()真大!7.小路弯弯曲曲()穿过小树林。

8.猛烈()北风鲜艳()红旗耐心()说服整齐()桌椅积极()参加干净()风扇广泛()阅读跳()太远胜利()到达长()漂亮勇敢()战士写()认真9.欢快()孩子们愉快()歌唱。

10.他()妈妈喜欢美丽()花儿。

11.他高兴()一蹦三尺高。

12.兔子跑()快,乌龟爬()慢。

13.他乐呵呵()捉回了一只绿色()草蜢。

14.小鸟飞到大树()上面,高兴()唱歌。

15.小羊吃了一惊,温和()说:“亲爱()狼先生。

”答案:1.的 2.地 3.得 4.地 5.的 6.得7.地8.的、的、地;的、地、的;地、得、地;得、的、得9.的、地10.的、的11.得12.得、得13.地、的14.的、地15.地、的。

的、地、得”用法+口诀

的、地、得”用法+口诀

的、地、得”用法+口诀
小朋友们都知道,“的、地、得”是连接文章中词与词、字
与字之间的桥梁,所以用对“的、地、得”非常重要。

那么“的、地、得”究竟如何区分呢?跟着小名老师学起来!
的地得”的儿歌:
得,表示结果,动词后面加。

地,表示地点,名词后面来。

的,连接形容词,修饰名词用。

练:
一、短语练:给短语填上“的、地、得”。

美丽的图画
玩得可开心
认真地想
高高的山峰
看得入了神
洁白的云朵
仔细地看
红红的脸颊
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二、句子练:给句子填上“的、地、得”。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2.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3.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它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把灿烂的霞光留在遥远的天边。

三、段落练:给段落填上“的、地、得”。

使用“的、地、得”是为了让文章更加清晰明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

正确使用“的、地、得”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更加愉悦地阅读。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地研究和掌握“的、地、得”的用法,以便在写作中得心应手。

的、得、地的区别

的、得、地的区别

“的、地、得”的用法补充说明,梓维要注意咯: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 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
练 功 坊
学了那么多,收获很大吧,现在拿起你的笔发挥一下吧,要 细心一些喔~
同步练习
地+动词: 满意地( 亲切地( 甜甜地( 仔细地( 悄悄地( 牢牢地( 叽叽喳喳地( ( )地说 ) ) ) ) ) ) 快活地( 骄傲地( 沉着地( 惊奇地( 紧紧地( 安稳地( ) ( ) ) ) ) ) ) 伤心地( 兴奋地( 高兴地( 深情地( 轻轻地( 平稳地( )
2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的、得、地的区别
教学目标
1、区分三者 2、讲练结合,拓展知识面


学会“的地得”的区分


学以致用
知 多 少
温故而知新,这些知识嘉颖小朋友要把握的牢牢的喔^_^
听写,加油↖(^ω ^)↗
用法小析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 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 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 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 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 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 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的、地、得”用法区别

“的、地、得”用法区别

“的、地、得”用法区别01“的、地、得”用法小析①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③ “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注: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02例句分析,明确用法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1、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03“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的不同的读音,但当他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如何区分的地得

如何区分的地得

如何区分“的、地、得”一、在句子中,用在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前面的,要用白勺“的”字。

如:1. 我爱勤劳的妈妈;2. 公园里的景物美极了等,句中的“妈妈”、“景物”都是名词,前面应该用“的”字。

二、在句子中,用在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词)前面的,要用土也“地”字。

如:1. 他积极地回答问题;2. 大雪纷纷地下等,句中的“回答”、“下”都是动词,前面应该用“地”字。

三、在句子中,用在动词后面的多数要用双人“得”字。

如:1. 地被扫得很干净; 2. 小弟弟笑得流出了眼泪等,句中的“扫”、“笑”都是动词,后面要用“得”字。

“得”字后面的词语补充说明了前面动作的效果如何(地扫得怎么样?地扫得很干净)。

为了便于记忆,请记住一个顺口溜:名词前面是“白勺”,动词跟着“土也”跑,动词后面“双人(得)”到,默记5遍脑开窍。

补充两点: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用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的、地、得”练习题1、天然()指南针2、忠实()向导3、地上()树影4、奇怪()问5、更多()宝藏6、雨后()景象7、满天()乌云8、吹()树枝乱摆9、清新()空气10、多姿多彩()画卷11、五颜六色()裙子 12、有感情()朗读课文13、洁白()纸 14、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15、弯弯()小树 16、斜斜()雨丝 17、风车在呼呼()转18、古老()故宫 19、长长()城墙20、茂密()枝叶21、绿色()凉棚 22、年迈()大娘 23、晶莹()露珠24、温暖()春风 25、阳光灿烂()世界 26、快活()游泳27、欢乐()歌唱 28、慢慢()抽出枝条29、渐渐()长大30、美丽( )景色 31、飞快( )奔跑 32、勤劳( )人民33、欢呼( )人群 34、跑( )飞快35、抬( )高高的36、努力( )学习 37、认真( )思考38、优秀( )成绩 39、有趣( )游戏 40、下( )真大41、跳( )很远 42、难受( )流泪43、积极( )举手44、玩( )开心 45、平静( )湖面46、巨大( )轮船47、亮( )夺目 48、美( )难以形容49、高高( )站立50、热闹( )市场 51、站( )笔直 52、累( )无精打采1、天然(的)指南针2、忠实(的)向导3、地上(的)树影4、奇怪(地)问5、更多(的)宝藏6、雨后(的)景象7、满天(的)乌云8、吹(得)树枝乱摆9、清新(的)空气10、多姿多彩(的)画卷11、五颜六色(的)裙子 1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洁白(的)纸 14、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15、弯弯(的)小树 16、斜斜(的)雨丝 17、风车在呼呼(得)转18、古老(的)故宫 19、长长(的)城墙20、茂密(的)枝叶21、绿色(的)凉棚 22、年迈(的)大娘 23、晶莹(的)露珠24、温暖(的)春风 25、阳光灿烂(的)世界 26、快活(地)游泳27、欢乐(地)歌唱 28、慢慢(地)抽出枝条29、渐渐(地)长大30、美丽( 的)景色 31、飞快( 地 )奔跑 32、勤劳( 的 )人民33、欢呼( 的 )人群 34、跑( 得 )飞快35、抬( 得 )高高的36、努力( 地)学习 37、认真( 地 )思考38、优秀( 的)成绩 39、有趣( 的 )游戏 40、下( 得 )真大41、跳( 得)很远 42、难受( 地 )流泪43、积极(地 )举手44、玩( 得 )开心 45、平静( 的 )湖面46、巨大( 的 )轮船47、亮( 得)夺目 48、美( 得 )难以形容49、高高( 的 )站立50、热闹( 的)市场 51、站( 得 )笔直 52、累(得)无精打采的“的”一般在名词的前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区分“的、地、得”
一、在句子中,用在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前面的,要用白勺“的”字。

如:
1. 我爱勤劳的妈妈;
2. 公园里的景物美极了等,句中的“妈妈”、“景物”都是
名词,前面应该用“的”字。

二、在句子中,用在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词)前面的,要用土也“地”字。

如:
1. 他积极地回答问题;
2. 大雪纷纷地下等,句中的“回答”、“下”都是动词,前面应
该用“地”字。

三、在句子中,用在动词后面的多数要用双人“得”字。

如:1. 地被扫得很干
净; 2. 小弟弟笑得流出了眼泪等,句中的“扫”、“笑”都是动词,后面要用“得”字。

“得”字后面的词语补充说明了前面动作的效果如何(地扫得怎么样?地扫得很干净)。

为了便于记忆,请记住一个顺口溜:
名词前面是“白勺”,动词跟着“土也”跑,动词后面“双人(得)”到,默记5遍脑开窍。

补充两点: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用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的、地、得”练习题
1、天然()指南针
2、忠实()向导
3、地上()树影
4、奇怪()问
5、更多()宝藏
6、雨后()景象
7、满天()乌云8、吹()树枝乱摆
9、清新()空气10、多姿多彩()画卷
11、五颜六色()裙子 12、有感情()朗读课文
13、洁白()纸 14、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
15、弯弯()小树 16、斜斜()雨丝 17、风车在呼呼()转
18、古老()故宫 19、长长()城墙20、茂密()枝叶
21、绿色()凉棚 22、年迈()大娘 23、晶莹()露珠
24、温暖()春风 25、阳光灿烂()世界 26、快活()游泳
27、欢乐()歌唱 28、慢慢()抽出枝条29、渐渐()长大
30、美丽( )景色 31、飞快( )奔跑 32、勤劳( )人民
33、欢呼( )人群 34、跑( )飞快
35、抬( )高高的36、努力( )学习 37、认真( )思考
38、优秀( )成绩 39、有趣( )游戏 40、下( )真大
41、跳( )很远 42、难受( )流泪43、积极( )举手
44、玩( )开心 45、平静( )湖面46、巨大( )轮船
47、亮( )夺目 48、美( )难以形容49、高高( )站立
50、热闹( )市场 51、站( )笔直 52、累( )无精打采
1、天然(的)指南针
2、忠实(的)向导
3、地上(的)树影
4、奇怪(地)问
5、更多(的)宝藏
6、雨后(的)景象
7、满天(的)乌云8、吹(得)树枝乱摆
9、清新(的)空气10、多姿多彩(的)画卷
11、五颜六色(的)裙子 1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3、洁白(的)纸 14、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
15、弯弯(的)小树 16、斜斜(的)雨丝 17、风车在呼呼(得)转
18、古老(的)故宫 19、长长(的)城墙20、茂密(的)枝叶
21、绿色(的)凉棚 22、年迈(的)大娘 23、晶莹(的)露珠
24、温暖(的)春风 25、阳光灿烂(的)世界 26、快活(地)游泳
27、欢乐(地)歌唱 28、慢慢(地)抽出枝条29、渐渐(地)长大
30、美丽( 的)景色 31、飞快( 地 )奔跑 32、勤劳( 的 )人民
33、欢呼( 的 )人群 34、跑( 得 )飞快
35、抬( 得 )高高的36、努力( 地)学习 37、认真( 地 )思考
38、优秀( 的)成绩 39、有趣( 的 )游戏 40、下( 得 )真大
41、跳( 得)很远 42、难受( 地 )流泪43、积极(地 )举手
44、玩( 得 )开心 45、平静( 的 )湖面46、巨大( 的 )轮船
47、亮( 得)夺目 48、美( 得 )难以形容49、高高( 的 )站立
50、热闹( 的)市场 51、站( 得 )笔直 52、累(得)无精打采
的“的”一般在名词的前面。

例:高高的个子,美丽的花儿,灿烂的笑脸,我的书地“地”一般在动词前面。

例:眼泪偷偷地流在面颊上,雨水无情地打在妈妈的脸上
得“得”一般在动词后面。

例:跑得好快,写得真好,跳得很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