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卷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地发现,除了祖国境内最早人类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空横跨1亿多年的恐龙公墓……”你知道这则新闻中的“这块土地”是哪里吗()A.陕西西安B.浙江河姆渡C.山东大汶口D.云南元谋2.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3.“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A.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B.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C.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D.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4.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石块、石片,考古界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其最有力的依据是()A.数量多,有近10万件B.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C.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D.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5.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半坡遗址的下列发现中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A.粟粒遗存B.家畜遗骨C.磨制石器D.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遗存6.以下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我国远古时期()A.元谋人的生活状况B.北京人的生活状况C.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D.半坡人的生活状况7.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代人类生活遗址。
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积。
这处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8.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XXX2019年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
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A。
北京人 B。
元谋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2.能够制造色彩鲜丽的鱼纹彩陶盆的是()。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3.七年级1903班的同学们在表演情景剧“北京人的一天”,其中错误的是()。
A。
他们使用打制石器 B。
他们采集野果子充饥 C。
他们使用骨针来缝制衣服 D。
他们用火来烧烤食物4.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你知道下面的文物与遗址的搭配中错误的一项是()。
5.“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XXX等等”这是XXX对“人文初祖”XXX的评价。
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A。
牧野之战 B。
涿鹿之战 C。
城濮之战 D。
巨鹿之战6.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
20世纪50年代黄河流域陕西某遗迹发掘出距今五六千年粟粒、菜籽等遗物,据此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人7.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
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其中等级最高的是()。
A。
士 B。
诸侯 C。
天子 D。
卿大夫8.穿越时空隧道,去体验半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
你不能体验到的是()。
A。
吃上用陶器盛着煮熟的猪肉 B。
穿着麻布缝制的衣服C。
用石刀收割农作物水稻 D。
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中9.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研究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下面是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山顶洞人遗址②元谋人遗址纪念碑③北京人遗址④河姆渡人遗址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①②④10.中国台湾某旅游团要去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该去()。
A。
XXX和炎帝陵 B。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
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的共同祖先?
A. 猿人
B. 小猴子
C. 智人
D. 某种史前人类
2. 下列哪一项是人类最早的代表作品?
A. 洞穴壁画
B. 陶器
C. 木雕
D. 故事传说
3. 以下哪个朝代的首都是长安?
A. 夏
B. 商
C. 周
D. 秦
...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 记载人类起源史的学科是________。
2. 人类起源地一般认为是在现今的________。
3. 古代中国人对长江的称呼是________。
...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任意一项发明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 请简要介绍商朝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和经济特点。
3. 我们如何通过考古学研究更好地了解古代人类文明的发展?
...
四、应用题(共20分)
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写一篇200字以上的文章,讨论古代中国与古代埃及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
请在答题纸上按要求完成试题,并在规定时间内交卷。
加油!祝你考试顺利!。
1125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13.居住在下图所示房屋的原始居民是()
学|科|网...学|科|网...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聚落D.河姆渡聚落
【答案】C
【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地穴式圆形房是黄河流域的、距今6000年的半坡聚落的人居住的;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2)依据材料二“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反映此人疏通水流堵塞,可知是禹;结合课本所学,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故流传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
(3)依据材料一黄帝的贡献制造了前所未有的,可得出黄帝具有创新精神、奉献精神,改革精神等;由材料二大禹治水十多年,三过家门不入。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成功。得出禹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等。
8.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 )
A.黄帝B.禹
C.汤D.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商纣的有关知识。商纣是商朝有名的暴君。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在牧野击败了商朝军队。商纣王自焚,商朝灭亡。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9.《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天子命令
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答案】B
河南省洛阳国际学校中学部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中学部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历史试卷(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境内有关原始人类的()①传说②史书记载③化石④遗址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①④2.某学习小组要去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址,那么他们应该去()A.陕西西安B.北京周口店C.云南元谋D.浙江余姚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内容()A.用火烧烤食物B.使用石器、木棒追打野兽C.使用骨针缝衣服D.过着群居生活4.假设你生活在河姆渡原始居民时代,捕获了一头野猪后,你要使用什么工具切割猪腿()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铁器D.青铜器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北京人的特征的是()A. 保留了猿的特征B.人工取火C.使用打制石器D. 过群居生活6.在历史博物馆半坡文物展厅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粟的朽粒B.菜籽C.刻有符号的陶器D.刻有文字的人工漆器7.我国最早的人类之所以被称为人,其主要依据是()A.《史记》上记载说明B.考古发掘出的石器工具C.考古发现他们喜欢吃烤熟的食物D.其长相和现代人完全一样8.“禹传子”“家天下”说明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开始遭到完全破坏()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宗法制9.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下图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 B.秦朝 C.商朝 D.西汉10.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的发展B.火的使用C.能建造房屋D.使用陶器11.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从下面哪一位人物开始的()A.黄帝B.炎帝C.禹D.舜12.传说中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的酋长蚩尤被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联合打败的战役是()A.巨鹿之战B.涿鹿之战C.牧野之战D.阪泉之战13.民主选举是当今社会的特色,早在中国的远古时代,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出现了所谓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
河南省平顶山市实验中学2019-2020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无答案)

平顶山实验中学 2019 年秋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1 分,共20 分)1.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山顶洞人遗址 B.元谋人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半坡遗址2.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A.直立行走 B.语言 C.使用天然火 D. 劳动3.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 )A.劳动B.会不会用火C.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D.语言4.“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 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 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 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
”材料反映了北京人()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②会种植庄稼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①③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③5.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
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A.考古发现 B.文献记载 C.神话传说 D.调查问卷6.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右图所示为根据化石复原的我国某遗址的远古人类头像。
这一远古人类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C.半坡人 D. 河姆渡人7.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上映时获得不错票房,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
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最好选择去() A .云南B.北京C.浙江D.陕西8.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
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
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A.天然火的运用 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群居生活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9.袁隆平在出席三亚国际海水稻论坛时,提出以海水稻一颗种子,带动中国农业全产业链走出国门,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境内最早的远古人类的遗址,你应该去( )A. 云南元谋B. 陕西蓝田C. 北京周口店D. 山东大汶口2. 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结构是()A. 干栏式B. 半地穴式C. 洞穴D. 楼房3.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半坡居民4. 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5. 历史教师在介绍我国某一原始人类时,提到“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半坡人6. 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A. 大豆和小麦B. 花生和高粱C. 甘薯、玉米D. 水稻、粟7. 在长江流域的某原始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的稻谷和稻壳。
据此推断,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 )A. 河姆渡原始居民B. 半坡原始居民C. 炎帝部落D. 黄帝部落8.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共同点是()A. 以原始农业为主B. 以饲养家畜、家禽为主C. 以采集、狩猎为主D. 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9. 下列现象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B. 半坡人使用耒耜耕地C. 山顶洞人使用骨针缝制衣服D. 河姆渡人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中10.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中国人这样亲切地赞颂黄河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它是中国最早人类的发源地B. 它灌溉了大批良田,千秋万代造福中国人民C. 我们的祖先全靠黄河的养育D. 中华民族早期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在黄河流域11. 促使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环境的变化B. 氏族公社的形成C. 原始农业的发展D. 学会建造房屋12. 反映我国长江流域农耕生活的文化遗址是()A. 半坡遗址B. 河姆渡遗址C. 大汶口遗址D. 山顶洞人遗址13. 下列关于甲骨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B.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C. 甲骨文是秦汉时期刻写在龟甲、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D.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14. 很多同学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
福建省尤溪二中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

福建省尤溪二中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 现有一英国旅游团计划参观我国元谋人遗址,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应带他们前往A.陕西省B.北京市C.云南省D.浙江省2. “距今(2019年)70万—20万年,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会使用火并能长时间保存火种,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这描述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3.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烧骨和炭屑。
这说明当时北京人已经懂得A.钻孔技术B.采集食物C.磨制石器D.使用火4. 观察下图可以推断,北京人制作石器时所采用的方法是A.磨制方法B.打制方法C.炼制方法D.直接使用5.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据下图判断,河姆渡人已开始了A.群居生活B.氏族公社的生活C.原始农耕生活D.游牧生活6. 远古时期发挥聪明才智,建造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给自己一个宜居环境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7.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
下列属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牺尊D.毛公鼎8.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9. 被华夏儿女尊称为“人文始祖”的是A.蚩尤B.尧C.舜D.炎帝和黄帝10. 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C.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D.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11.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的传说,反映的历史是我国史前时期A.农业的起源与发展B.手工业的起源与发展C.商业的起源与发展D.畜牧业的起源与发展12. 传说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出了尧、舜、禹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
其中舜和禹当地部落联盟首领都是通过A.考试B.竞选C.战争D.禅让13. 下图所示人物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水英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2 .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A.人面鱼纹盆B.司母戊鼎C.越王勾践剑D.兵马俑3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我国较早种植粟的地区是()A.淮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黄河流域4 .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①小麦②粟③水稻④玉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 . 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
下列传说体现禅让制度的是A.嫘祖教人纺织B.黄帝建宫室C.尧让位于舜D.禹传位于启6 . 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是打通古今交流通道的最好载体,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
寻根问祖,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应追溯到()A.元谋人B.炎帝、黄帝C.尧、舜、禹D.三皇五帝7 . 通过对远古人类活动的遗址、遗迹等的考察和研究,科学家们能分析出古人类的生活情况,从而帮助我们了解远古时代的历史。
世界上出土远古人类化石、石器和用火遗迹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8 .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这两个历史事件给我们的启示,不包括A.暴政导致亡国B.民心所向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C.重用贤人可使国家强大D.骄兵必败9 . 甲骨文最早可能出现在A.夏朝B.商朝C.秦朝D.晋朝10 . 某学习小组准备在假期实地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A.陕西蓝田B.北京周口店C.云南元谋D.浙江河姆渡11 . 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①相传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②农耕已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③使用天然火④人工取火A.③④②①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①②③④12 . 历史学家杨宽在《先秦史十讲》一书中指出:“西周王朝之所以强大……由于天子能够控制和使用诸侯,从而控制四边的夷戎部族。
”杨先生认为西周强大的原因是A.郡县制推动了各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B.分封制稳定了西周的政局C.三公九卿制促进西周经济的繁荣D.中央集权制度使君权更加集中13 . 公元纪年法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方法。
公元2018年属于()A.公元20世纪20年代B.公元20世纪初期C.公元21世纪初期D.公元19世纪20年代14 . 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工艺精湛。
目前,世界迄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三星堆青铜立人像D.青铜面具15 . 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是()A.宋襄公B.齐桓公C.晋文公D.楚庄王16 . 2017年是我国农历丁酉年(鸡年),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哪个是“鸡”字()A.B.C.D.17 . 河姆渡人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A.水稻B.小麦C.米D.粟先秦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璀璨夺目,请回答下列小题18 . 今天我们要研究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首先应该查阅()A.《论语》B.《春秋》C.《诗经》D.《左传》19 . 下列观点属于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观点的是()A.“兼爱”,“非攻”B.“仁政”C.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D.顺其自然,“无为而治”20 . 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我们的祖先就能制造青铜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在我国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A.利簋B.四羊方尊C.后母戊鼎D.编钟21 . 我们现在已知最早的汉字是()A.金文B.隶书C.小篆D.甲骨文22 . 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某同学参观完我国古代远古居民遗址和博物馆后,认识到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远古居民是()A.半坡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23 . 我国第一个有出土文字可考的朝代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二、综合题24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时间:距今(2019年)七千年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住房:干栏式房子;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耜;农作物:种植水稻原始养殖业:饲养猪、狗、水牛原始手工业:木结构;水井、制陶器、玉器、乐器、雕刻,使用天然漆②时间:距今(2019年)六千年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住房:半地穴式房子;生产工具:磨制石器,制造骨器、角器;农作物:种植粟原始养殖业:养猪、狗原始手工业:制彩陶,乐器、纺线、制衣;(1)①②处分别填写什么原始居民?据材料比较这两种原始居民在生活上有何异同?材料二炎帝神农氏……斩木为耜(农具),揉木为来(耕地工具),耒耨(除草工具)之用,以教万人。
始教耕,故号神农氏。
——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2)该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材料三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稻作和粟作农业在我国南北方逐渐推广,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农业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
同时,家畜的饲养也开始出现。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3)从材料中,你能提取到哪些历史信息?(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原始农业兴起的作用。
25 . 制度创新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强盛,也会因历史的发展而失去原有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以下两幅图片图一图二(1)材料一两幅图反映的是哪一制度?是哪朝开创的?阅读材料一中第二幅图,写出位于今山东的两个诸侯国的名称?材料二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指诸侯)。
——《史记·周本纪》(2)“平王立,东迁于洛邑”标志着哪一时期的开始?根据材料说明这一时期政治局势有何特点?“诸侯强并弱”有何利弊?26 . 请按时间顺序制作一个从公元前2070年开始到清朝时期的中国古代历史朝代更替简表(每个王朝开始的时间和名称)27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应的问题。
材料一: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炎、黄两个部落结成联盟打败了东方的蚩尤部落,势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材料二: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材料三: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已不再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而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困拓展疆域。
……当时的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人教七年级上册材料四:“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落第自勉联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说出炎黄部落最终打败蚩尤部落的是哪次战役。
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什么?(2)结合材料二,说出公元前1046年的这场决战发生在什么地方。
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谁?(3)请结合材料三,说出战国时期的两个主要战役的名称。
(4)材料四中的“破釜沉舟”典故出自于秦末的一次重要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请说出这是哪次战役。
打败秦军主力的将领是谁?三、辨析题2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
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
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
”材料二: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
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
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材料三: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
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材料四:秦王扫六合(六合,天地四方。
扫六合,横扫天下之意),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节选)(1)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理由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3)材料三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请根据材料三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
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灭六国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4)材料中的秦王指的是谁?这段材料赞赏的是他于哪一年统一天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综合题1、2、3、4、三、辨析题1、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