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诺曼.福斯特的建筑设计思想
从诺曼-福斯特的设计理念看未来建筑发展

从诺曼?福斯特的设计理念看未来建筑发展摘要:通过分析诺曼·福斯特的几个代表作品,了解其设计理念,阐述其设计思想的主要精髓,即对生态平衡与文化传统的重视,对技术工艺的偏爱。
从而在这基础上对未来建筑的发展做出一点思考。
关键词:诺曼·福斯特;未来建筑;生态;场所精神;文化传统;技术工艺;工业化生态节能与历史传承是建筑设计的两大难点,在全球自然资源与历史文脉传承都日趋紧张的今天,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如何节能环保,如何传承历史也必将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主题。
英国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在这两方面已经做出了非常成功的范例,其许多作品如柏林国会大厦、卡里艺术中心已成为不朽之作,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超前性。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旺盛的创造力所带来的强烈时代感,可以看到现代科学技术和各种材料潜力的充分运用及发挥;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其作品中发现他对环境、文化传统和生态平衡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技术工艺的执着偏爱。
他在技术与生态、时代与场所、技艺与工业化等方面的建筑设计理念对未来建筑的发展正在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一技术与生态——用技术体现生态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创造富有时代感的建筑,同时从建筑上体现出当地气候特征和建筑师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是福斯特建筑设计观中的核心内容,也是他的专长。
他利用最先进的结构(如大跨度巨型结构)、设备(如pv 光电板)、材料(透明绝热材料)和工艺(如自动化建造系统)结合不同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努力创造着理想的人工建筑环境。
在不断艰难探索的同时,福斯特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气候观。
1992年经过公开国际竞赛,福斯特赢得了柏林国会大厦改建的设计工作,他的方案是在建筑上加个玻璃穹顶,这个方案不仅保持了原有建筑的外形,而且使它变成一座生态建筑和德国民主的象征,使貌似简单的玻璃穹顶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
柏林国会大厦的改建使人们对生态建筑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并进而达到生态平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 自然光的利用柏林国会大厦改建后的议会大厅与一般观众厅不同,主要依靠自然采光而且具有顶光。
诺曼·福斯特

诺曼·福斯特的建筑设计理念摘要: 从四个方面评析了诺曼·福斯特建筑思想的特征。
分析其建筑设计理念,从思想根源和创作实践上把他的作品与高技派区分开来。
阐述其设计思想的主要精髓,即对技术工艺的偏爱,对环境、文化传统与生态平衡的重视。
关键词: 诺曼·福斯特;设计理念;“高技派”;文化传统;生态平衡Norman Foster's Architectural Design(School of Architecture,The Chongqing University c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ademy,Chongqing402160, China)Abstract:Analysis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rman Foster building ideas.Analysis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philosophy,he works with high-tech were separate from the ideological roots and creative practice.Elaborate the main essence of the design idea, that is the preference of the technical process,the importance of the environment,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ecological balance.Key words:Norman Foster;Design philosophy;"High-tech camp;Cultural traditions;Ecological balance英国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是当今世界上最有成就的建筑师之一,其许多作品已成为20 世纪的不朽之作,如香港汇丰银行大厦、卡里艺术心、弗雷尤斯地方职业中学和法兰克福商业银行等等。
诺曼福斯特

不一样的高技派
START
目录
个人介绍 高技派简介 建筑设计理念 作品实例分析
个人简介
Norman Foster
曼彻斯特大学建筑
学学士,耶鲁大学 建筑学硕士,英国 皇家建筑师学会会 员,国际上最杰出 的建筑大师之一, “高技派”的代表 人物,1999年第21 届普利策建筑奖得 主。
莫斯科大厦
高118层。这幢 建筑物的高度几 乎达到612米, 它将是欧洲最高 建筑,也是世界 上最高的自然通 风建筑。
莫斯科水晶岛大楼
将成为“全球最大建筑”。 40亿美元 高度457米。这座 螺旋式的建筑被称为“楼中 城”, 包括900套公寓、3000 间酒店客房以及办公室、商 店、博物馆、三座剧院、一 座影院和一所学校等。
3、自然通风
三角形中庭是大厦的通 风井,中庭每隔12层就 设置的水平玻璃隔断可 以使上升的热空气从空 中花园排除室外,并防 止过度的向上拔风。这 些空中花园分布在三个 方向的不同标高上,成 为“烟囱”的进、出风 口,有效地组织了办公 空间自然通风。据测算, 该楼的自然通风量可达 60%。
4,双层幕墙
,德国 1992年-1998年,香港国际机场一号客运大楼,香港,中国 1996年-2000年,千禧桥,伦敦,英国 1998年-2002年,伦敦市政厅,伦敦,英国 1999年,大英博物馆大展苑改造,伦敦,英国 1999年,德国国会大厦穹隆,柏林,德国 2002年,汇丰集团大厦,伦敦,英国 2002年,瑞士再保险公司,伦敦,英国 2004年,赫斯特大厦,纽约,美国 2007年,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北京,中国
法兰克福大厦主要特点
1、三角形平面
2、空中花园
著名建造师诺曼·福斯特重点作品解析

诺曼· 福斯特建筑学学士 (曼彻斯特大学),建 筑学硕士(耶鲁大学),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 员,国际上最杰出的建 筑大师之一,被誉为 “高技派”的代表人物, 第21届斯特林建筑大奖 得主。诺曼· 福斯特特 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 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 触,强调要从过去的文 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 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 态需要的建筑方式。一 生的荣誉很多,作品很 多。
建筑设计理念——4.“弹性空间”
如同柯布西耶的第一代“居住机器”一样,柯布西耶 对自由平面的阐述是,要完美的适应他们预订的功能。 福斯特的主张,可称“可变机器”或“弹性空间”, 也就是所设计的建筑必须是可变的且能适应将来发展 的。最常见的是采用先进工程技术的大跨结构、不封 闭的空间和无障碍的巨大区域。这样使用者可以按照 其意愿安排,甚至可以适应预想计划之外的情况。 福斯特提出“弹性空间”是生态建筑的重要内容之一。
诺 曼 · 福 斯 特
建筑观
“我认为建筑应该给人一种强调的感觉,一种戏剧性的效果,给 人带来宁静。机场是一个旅行的场 所,它必须有助于将航空旅行 从一个烦恼的过程变成一种轻松愉快的体验。如果你到施坦斯德 机场,你肯定会享受到自然光的趣味,会看到清晰的屋顶结构形 式,你就像回到了过去的那种挡雨采光的老式机场。许多东西都 是仿照这种形式,它重新评价了建筑的自然性,凌乱的管道、线 路和照明装置以及悬挂天花板的问题,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 是结构形式的清晰和天然光的趣味。屋顶实际上是一个照明屏, 同时使室内免受外界天气的影响。同时这体现一种精神。
著名建造师诺曼· 福斯特重点作品解析
诺曼· 福斯特
诺曼· 福斯特(Norman Foster)简介: 诺曼· 福斯特于1935年出生在曼彻斯特, 1961年自曼彻斯特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毕业后,获得耶鲁大学亨利奖学金而就读于 Jonathan Edwards学院,取得建筑学硕士学 位。1967年福斯特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至 今其工程遍及全球,并获得190余项评奖,赢 得50个国内及国际设计竞赛。诺曼· 福斯特因 其建筑方面的杰出成就,于1983年获得皇家 金质奖章,1990年被册封为骑士,1997年被 女皇列入杰出人士名册,1999年获终身贵族 荣誉,并成为泰晤士河岸的领主。
诺曼.福斯特

诺曼· 福斯特的生态建筑思想
诺曼· 福斯特认为建筑不应仅仅停留在满足人的物理意义的舒适度上,而应 向更高的层次上发展,以满足人的文化需求、审美取向等。从他的伦敦市政 厅可以看出他对环境的关注以及对现代技术利用和审美取向的转变,其生态 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一种新的美学——生态美学的完美体现。 诺曼· 福斯特除了以上关注点外还十分注重建筑物内部的微观气候,他对建 筑微观气候的关注可以具体归纳为三方面 a. 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 (满足人体热舒适及健康的要求) b. 尽可能最多地获得自然采光 (减少人工照明的能耗) c. 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通风 (减少空调能耗)
广场层平面
平面分析:大厦平面呈三角形,两边用作办公区域,另一边则是空中花
园。主要的结构体和电梯、楼梯间卫生间等服务设施都配置在角落,三个 核(由电梯间和卫生间组成)构成的三个巨型柱布置在三个角上,巨型柱之间 架设空腹拱梁,为中央留下了大面积的自由无柱空间。办公室和空中花园 都不受结构构件的干扰
通风分析
诺曼· 福斯特 —高技派、 生态建筑师
主要内容
大师简介
生态建思想
生态建筑实例
其他生态建筑
简介
诺曼· 福斯特:建筑学学士(曼彻斯特 大学),建筑学硕士(耶鲁大学),英国 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国际上最杰出的建 筑大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 物,1999年第21届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 。 诺曼· 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 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要从过 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 人类生活形态需要的建筑方式。
夏季:窗户打开,可以获
得穿堂风
其他生态建筑(2050巴黎智 能城市)
随着气候能源计划目标的推行(到 2050年减少75%温室气体排放),巴 黎vincent callebaut建筑事务所已经 开始了一项研发项目,探索高层建筑 的角色。这个名为“2050巴黎智能城 市”的项目展示了8种不同的绿色建筑 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在稠密的大都市 城市结构中融入了自然和可再生能源 元素。通过与setec bâtiment工程公 司合作,巴黎市政厅支持的该项研究 工作已经开始推行。8种类型的主动式 节能环保大楼如下:
缔造奇迹 :世界知名建筑大师作品及思想分析

缔造奇迹:世界知名建筑大师作品及思想分析一 . 戴帆(DAI FAN):惊天地泣鬼神的决绝反叛戴帆(DAI FAN)图片:马来西亚吉隆坡KTL城市综合体与酒店大厦图片:德国多特蒙德“城市之星”大楼图片:美国新奥尔良NOAM艺术博物馆戴帆(DAI FAN)与他创立的DESTROY建筑事务所以设计具有深刻的哲思工程结构与独树一帜的建筑享誉世界,打造举世瞩目的全球性地标建筑,荣获环球设计大奖、亚洲设计大奖等几十项国际大奖。
戴帆打造的建筑充满深奥、宏伟、神圣、科幻的感觉,其建筑语言、构思的独创性以及特殊的建筑风格使其在瞬息万变的建筑潮流中始终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戴帆试图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窠臼来重新描绘了建筑的方向,从物本体的角度来思索建筑:庞大之物,崇高之物,不可思索之物借助于建筑存在的惊人力量——一种真实的、绝对遥远的、若隐若现的、无形的在场,蕴含着一种平静的、无穷的、不可测的奇特力量。
主要作品:吉隆坡KTL城市综合体与酒店大厦(马来西亚)、多特蒙德“城市之星”大楼(德国)、新奥尔良NOAM艺术博物馆(美国)。
二 . 安藤忠雄(Tadao Ando):流浪者的成功安藤忠雄(Tadao Ando)图片:水上教堂图片:光之教堂安藤承认自己永远不是个好学生:“我总是喜欢自己学东西,而不是去上课。
”这位64岁的建筑师在21岁之前当过卡车司机、木匠和拳击手。
60年代安藤自费游历欧洲、非洲和美国。
安藤的建筑风格被评为“典型的地方特点”,其作品保持现代的外观和材料,同时与日本传统美学相互交融。
光之教堂体现了安藤在自然与建筑间构建的哲学框架,光可以像混凝土结构般定义并创造新的空间感。
对于安藤来说,光之教堂代表着建筑的双重性,即所有的存在中二元的本质——虚实、明暗、动静。
共存的差异使得教堂剥去了所有装饰,空留一个纯净朴素的空间。
光与实体的交汇凸显了人们内在的精神与世俗意识。
最简材料的使用更加强调了空间的双重性,混凝土结构去除了传统基督教的装饰与审美。
建筑赏析.诺曼福特斯

诺曼·福斯特设计的维珍航空专用机场
其他作品: 其他作品:德国法兰克福德意志商业银行总部
个 独 巨 立 型 框 筒 筒 体 为 系 “ 具 巨 有 60 型 极 柱 好 的 ” 的 等 , 大 整 边 通 的 体 三 过 “ 效 角 八 螺 应 形 层 旋 和 , 楼 箍 抗 其 高 ” 推 结 的 效 刚 构 钢 应 度 体 框 。 , 系 架 其 是 为 中 以 “ “ 三 巨 巨 角 型 型 形 梁 梁 顶 ” ” 点 连 产 的 接 生 三 而 了 围 巨 成 米 长 边 为 面 平 的
赫斯特城堡
地下六个部分组成,通过桥梁和 预制一体玻璃封套连接,防飞机噪音
英国五星级酒店
总结
•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 旺盛的创造力所带来的强烈时代 感 ,可以看到现代科学技术和各种 材料潜力的充分运用及发挥 ;同时 我们还可以在其作品中发现他对 环境、文化传统和生态平衡的高 度重视。诺曼福特斯与时俱进的 建筑设计与其他建筑师相比 , 最具 成就的莫过于让现代建筑技术和 形式与建筑场所所特有的文化结 合在一起。他以时代与场所、技 术与自然为主体的建筑设计理念 正在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我认为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建筑 设计师,丰富的创造力很关键, 没有对建筑设计的爱好喜欢,就 不会有超人的创作力。所以我们 必须先培养自己对建筑的兴趣, 从身边的小事开始,观察我们周 围的建筑,体会不同的建筑特色 ,建筑与周围环境人文的关系, 养成善于观察比较的习惯,充分 发挥我们的创造力。
所获奖项:
• 诺曼 福斯特建筑学学士(曼彻 诺曼·福斯特建筑学学士( 福斯特建筑学学士 斯特大学),建筑学硕士( ),建筑学硕士 斯特大学),建筑学硕士(耶 鲁大学),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 鲁大学),英国皇家建筑师学 会会员, 会会员,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 大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 大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 的代表人物, 的代表人物,第21届斯特林建 届斯特林建 筑大奖得主。诺曼·福斯特特别 筑大奖得主。诺曼 福斯特特别 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 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 而不是互相抵触, 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要从过 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 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 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 的建筑方式。 的建筑方式。一生的荣誉很多 作品很多。 ,作品很多。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专业百科—设计大师—Norman Foster 诺曼·福斯特》

——Norman Foster 诺曼·福斯特——建筑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硕士〔耶鲁大学〕,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
诺曼·福斯特生于1935年,在曼彻斯特大学学习建筑学和城市规划,1961年毕业后获亨利奖学金去耶鲁大学学习,在那里取得了硕士学位,1963年开设自己的事务所之前,他一直在美国东西海岸从事城市更新和总体规划工程。
诺曼福斯特获得过全世界许多大学和组织的荣誉学位门奖金。
他于1990年被女王封为爵士,1983年获得皇家金质奖章1994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
他是众多学术团体的成员,在世界许多地方进行教学和讲学。
他曾任建筑协会的副主席以及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客座审查委员。
主要作品:1、香港汇丰银行总部〔〕当福斯特事务所在1979年的国际设计竞赛中赢得这一任务后,业主向他们提出的要求非常明确;要建一座世界上最好的银行建筑的基地雕像广场的前部,是香港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建筑悬挂在排成三跨的四对钢柱上在建筑的整个高度上,五组两层高的桁架将钢柱连接起来,在楼层就悬挂在桁架上三跨结构的高度不同,形成了一个错落的轮廓外墙是特别设计的外薄铝板结构笔透明玻璃般的组合以表现空间的丰富性。
这座银行建筑拥有一个公共的底层、一个私密顶层和由半私密半公共空间组成的中间楼层。
在街面层,有一个12m高的公共步行广场在建筑下面穿过;两部自动扶梯通向主要银行大厅〔半公共空间〕和10层高的中庭。
由3部设在西立面玻璃电梯井里的高速电梯可到达银行的主体。
来访者在每个双层高的楼层下电梯,再通过自动扶梯到达目的地。
银行空间具有相当的灵活性,自1985年建筑投入使用以来,银行的所有人员已屡次改变办公位置,1995年,仅仅用了6个星期的时间就在建筑北部新增了一个证券厅。
2、香港国际机场〔〕1998年7月落成的香港国际机场是香港唯一的机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场。
它的位置处在亚洲与澳大利亚联系网络的交接地带,到2021年,香港国际机场预计年载客量将到达8亿人,相当于英国伦敦的希思罗机场和美国纽约的约翰•肯尼迪机场的总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诺曼.福斯特的建筑设计思想浅析诺曼.福斯特的建筑设计思想摘要:诺曼·福斯特是高技派的代表人物,其建筑设计作品常引入各种建筑技术,且以典雅的形式诉诸于形,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与内在和谐性,本文分析了这种和谐统一性的产生缘由,阐述了其建筑设计思想及对世界建筑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并罗列了一些值得借鉴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诺曼·福斯特;高技派;设计思想Abstract: Norman Forster is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high tech,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works often variou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and resorting to form an elegant form, with a high degree of unity and harmon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armonious unity of reason, describes its architecture design ideas and contributions the world 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vides some valuable design ideas.Key words: Norman Forster; high-tech; design idea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是当今最为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
福斯特的建筑作品遍布世界各地,如北京T3航站楼、香港汇丰银行大楼、德国商务促进中心和远程技术中心、德国议会大厦改建工程、德国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楼、法国加里艺术中心、法国米洛大桥、西班牙巴伦西亚会议中心等等,而这些杰出的建筑作品也为福斯特赢得了诸多荣誉: 1999年他获得“终身贵族”荣誉,同年他获得了第21届“普利策”建筑大奖,除此之外他还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成员、皇家艺术学会成员、英格兰皇家院士、美国建筑师协会名誉会员、皇家工业设计师、特许设计师协会荣誉会员。
福斯特的建筑设计思想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福斯特认为建筑是又很多元素构成的,这些构成建筑的元素都有其相应的语言,只有每个部分都叙述正确才能够成就一座优秀的建筑。
其次,福斯特重视建筑空间环境的质量,使其既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再次,福斯特将技术视为营造建筑空间的一种手段,讲究适当和典雅的表达,高技术建筑并不排斥普通技术,高技术建筑也有自成体系的建筑表现形式。
最后,建筑是一种产品,建筑师除了自己个性的表现以及对细部的推敲外,还必须要与工业企业密切配合。
福斯特早年的生活经历逐渐使他形成了前文所提出建筑设计思想,而这种建筑思想在结合了目前人类社会的发展现状后就集中表现为福斯特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关注。
在福斯特看来,眼下工业化带来的各种负面问题,如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必须引起建筑师关注。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建筑师也必须设计出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建筑师必须把生态技术问题作为我们解决城市问题、功能问题和建筑造型问题的根本出发点,积极寻找解决的途径。
因而福斯特对每一种可再生能源都进行了认真研究。
无论是风能、太阳能、还是沼气等,在福斯特眼中,它们都有应用在建筑中的可能性。
福斯特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在建筑生态和建筑美学之间建立了合适的联系,将建筑对于物理性能的诉求以充满活力和美感的建筑语汇表现了出来,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技术生态美学。
这种技术生态美学源于福斯特对于建筑技术的重视和当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当福斯特将各种生态技术用于他的建筑作品时,这种建筑技术就表现为生态技术,技术美学就体现出生态美学的特点,而建筑本身也得益于这些技术从而成为生态建筑。
但究其本质而言,这种生态美学依然是福斯特建筑思想在特定时期的投影,而这种生态美学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建筑作品表现出功能、结构、造型的高度统一。
其次,从建筑细部到建筑整体都符合建构逻辑,表现出可持续性建筑独特的内在和谐性。
最后,建筑技术对于建筑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无形的建筑空间品质提升上,也同样反映在建筑形式上,各种建筑技术的积极运用带来了建筑造型的巨大变化。
以下将通过对诺曼·福斯特建筑作品的分析来诠释以上观点。
德国法兰克福的商业银行大楼德国法兰克福的商业银行大楼是体现福斯特技术生态美学的代表作品,被誉为“生态之塔”。
整栋大厦共有49层,采用倒圆角的三角形作为楼层平面,三个核心筒位于三角形的三个角上,核心筒之间直接架设空腹梁作为办公空间,使得整个办公空间内部没有柱子。
三边之间围合的中庭空间上下贯通,能发挥烟囱效应,组织自然通风。
在建筑三边上还有规律地设置了空中花园一方面丰富了室内空间,一方面也为自然通风的形成提供了进风口。
此建筑的平面图给人规整、对称、富有逻辑性的感觉,三个核心筒位于三个角,三边则是巨大的空腹梁,这表现出了明晰的结构逻辑,且符合抗震需要,三角形的三边微微向外凸起,这既有利于提高办公空间的采光面积也使得建筑造型富有弹性。
每隔基层设置的空中花园不仅丰富了室内环境,其本身更是建筑自然通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部于垂直方向上对使用空间进行了必要分割,在外立面上也形成了富有规律的收分效果。
建筑的表皮与楼板都拥有精致的构造设计,它们既能满足功能需要符合整体的建筑风格,丰富了整栋建筑的细节,也成为了建筑在宏观与微观层面建构逻辑相联系的桥梁。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建筑技术对于建筑设计本身的巨大影响力,空腹梁的设计使得主要使用空间内部不再设有柱子,这就极大丰富了内部空间;空中花园的设计同时作用于建筑的功能、通风、造型,反映了技术与建筑设计的有机联系。
这些技术的运用使得本建筑在功能和造型上都明显区别于普通建筑,表现出了技术生态美学的独特魅力。
瑞士再保险大厦建筑的外形从下到上逐渐收分,且表面呈现螺旋状排布,这并不是单纯的造型而是在考虑了采光、通风后形成的综合成果。
大厦的中心是核心筒,承担着大厦的大部分荷载。
大厦表面的幕墙由双层低反光玻璃组成,可以在保证采光的同时减少太阳光带来的热辐射。
立面上六条暗色的螺旋线其实是六条引导气流的通内廷,这六条引导气流的通风内廷暗示着建筑内部的逻辑性。
建筑周边的气流进入幕墙上的可开启窗扇后将沿着螺旋形排布的内廷盘旋而上,单是这一项措施就能够使该建筑每年减少40%的空调使用量,从而大幅减低了建筑能耗。
然而,它们也不仅仅是通风井,它们同时也使得建筑能够获得充足的自然光线,是打破了楼层界限的共享空间。
因而无论是在建筑表皮还是在建筑内部,这样的螺旋排布都起着重要作用,达到了造型、功能、技术的有机统一。
值得一提的是,此建筑涉及到建筑学之外的诸多领域,因而该建筑得以完成有赖于各方面的通力合作。
在设计之初,建筑师、环境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就频繁相互交流,以两周为一个配合周期,互通信息,协调进度。
这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各专业在统一目标下实现了有机结合,而配合的过程则需要建筑师拥有掌控全局的能力。
德国议会大厦新的议会大厦穹顶几乎完全采用玻璃和钢结构,在形式上与古典建筑的半球形穹顶形式保持一致,但却表现出极强的现代感和技术感。
新穹顶对大厦采光照明和通风组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核心部件是一个被称为“光线雕刻家”的倒锥体反光装置,在这个倒锥体上层层叠放的反射板可以将射入穹顶的直射光转变成柔和的漫射光进而照亮整个议会大厅,这一举措使得议会大厅在天气晴朗的白天几乎不需要人工照明。
倒锥体外侧的盾形遮阳板能够根据太阳的具体位置而移动,从而遮挡过强的直射阳光。
而当夜幕降临时,这种关系将完全颠倒过来,室内的光线经过反射将照亮穹顶,在晚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室外的新鲜空气经过建筑前的花园与草坪的过滤与降温后会进入建筑的侧厅,经过庭院进一步降温后再进入议会大厅,最后在受到新建穹顶产生的压力下经过玻璃穹顶上部的开口排除。
玻璃穹顶倒锥体内安装了通风管和热转化器用于排除室内热空气。
改建后的玻璃穹顶还在屋顶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进一步降低了建筑的能源消耗。
在这个案例中,单一的建筑构件或是建筑的一部分在建筑技术的辅助下起到了多种作用。
这种技术以一种统一、有机和典雅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不显得突兀,而是表现出独特的美学特征。
在分析了福斯特的这些作品后,我们能够看出,技术在福斯特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福斯特重视技术也重视技术的表达方式,福斯特能够积极地将各种建筑技术融入自己的设计作品以实现建筑整体品质的提升,同时也使得其建筑作品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技术生态美学。
综合福斯特的建筑设计思想和设计作品的特点,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一,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能耗在全社会能耗中占有很大比例,因而可持续性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
第二,建筑技术对于建筑设计的影响正在日渐显现,新技术的大量运用会带来建筑造型的巨大变化,形成新的建筑美学特征。
第三,建筑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日渐紧密,其它学科的技术进步往往能为建筑带来新的设计元素。
第四,优秀的建筑作品需要各专业的通力合作,而建筑师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以便能够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起到掌控全局的作用。
诺曼·福斯特的建筑思想及设计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向我们展示了建筑设计中技术与艺术是如何完美结合的,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还将为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诺曼·福斯特的作品与思想》中国电力出版社《诺曼·福斯特:世界性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Foster and Partners》中国电力出版社《诺曼·福斯特与伦佐·皮亚诺》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生存和选择:福斯特高科技生态建筑》罗隽------------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