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案例分析
ZARA成功案例分析

广泛的 流行风格
一周至少两次 的产品更新
将主要的产 品周转中心建在 交通便利的地方
20家自有 工厂紧密协同
工作
减掉与“时尚”无 关的细枝末节,保 证产品质量的前
提下最大限度 的节省成本
遍布全球 的时尚趋势 搜索团队
广泛使用 专卖店的 销售数据
关注客户 关注成本
先进的产 品生产机器
高效的产 品组织体系
设计师 “市场专家”
三位一体的新产品开 发模式
“市场专家”由经验丰富的职员 担任,而且往往他们本身就当过 连锁店的经理。 他们一般要负责同一国家或地 区的几家连锁店的市场和销售。 经验告诉他们要和各个分店经理 保持良好的私人关系,所以他们 之间会有频繁联系,尤其是通过 电话聊销售、聊产品、聊订单、 聊顾客和其他事情。 为了方便联系,公司给所有分 店的经理配备了特殊的数码专线 通话装置,以便随时和总部交换 准确的市场消息。
广泛使用 专卖店的 销售数据
关注客户 关注成本
先进的产 品生产机器
高效的产 品组织体系
业务开展模式
全球各地设有736家统一、高质的专卖店
12000多种不同款式的服装
每款衣服都少量供货,大部分商品在店里 陈列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周. 减少同质化产品的产生
定位于25-35岁顾客群
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
很少的媒体广告投入,靠口碑营销
“进货专家”
“进货专家”同样是经验丰富的老职员,他们负责规划订单的整个完成过程。 首先考虑是要外购原材料还是自己生产 其次要监控仓库的库存量,要把生产任务派到各个工厂或者外包给第三方; 还要监视产品在市场上是供大于商业战略的成功 第二部分 供应链管理行动路线图是ZARA战略成功的纽带 第三部分 快速响应是ZARA供应链管理行动路线图的灵魂
Zara案例分析

Zara Matalan
• 供应链是战略的核心 H&M • 非常先进的工厂,利用率水 非常先进的工厂, Gap 平很低(50%) 平很低(50%) 6 • 每周向每家门店发货数次 • 快速响应(48小时) 快速响应(48小时 小时) • 有计划的断货和短暂的产品 40% 38% 生命周期作为刺激需求的手 30% 20% 段
10% 30% 0%
8
10
12
14
营运资金-销售额比率
7% 4% -7%
-10%
Benetton 6Sigma是我们的工作方式 是我们的工作方式 H&M Gap Zara
- 4 / 114 -
微波电器
对我们的启示? Zara 对我们的启示?
6Sigma是我们的工作方式 是我们的工作方式
- 5 / 115 -
Hale Waihona Puke 6Sigma是我们的工作方式 是我们的工作方式
- 2 / 112 -
微波电器
案例: 案例: Zara
敏捷供应链
快速设计、 生产和分销
衡量
可见性 信号
行动
反应性 计划
确认 分析
6Sigma是我们的工作方式 是我们的工作方式
信息 整合
- 3 / 113 -
微波电器
案例: 案例 案例: Zara
库存-销售额比率
微波电器
案例: 案例: Zara
“可能是世界上最具创新性和颠覆性的零售商” 可能是世界上最具创新性和颠覆性的零售商” 可能是世界上最具创新性和颠覆性的零售商 —Daniel Piette, 路威酩轩(LVMH)时尚总监 路威酩轩(LVMH) “飞扬在云霄” —《经济学人》(Economist) 飞扬在云霄” 《经济学人》 Economist)
ZARA成功案例分析

ZARA成功案例分析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ZARA公司背景介绍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二、ZARA品牌定位与市场策略 (4)2.1 ZARA品牌理念与价值 (6)2.2 市场定位与目标消费群体 (7)2.3 产品策略 (8)三、ZARA供应链管理 (10)3.1 采购与供应商选择 (11)3.2 生产与物流配送 (12)3.3 库存管理与控制 (14)四、ZARA营销策略 (15)4.1 品牌推广与广告宣传 (16)4.2 社交媒体营销 (18)4.3 快速时尚趋势的把握与引领 (19)五、ZARA成功的关键因素 (20)5.1 创新能力 (21)5.2 市场敏锐度 (22)5.3 优秀的团队协作与管理 (23)六、ZARA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25)6.1 面临的挑战 (26)6.2 未来发展趋势与创新方向 (28)七、结论 (29)7.1 ZARA成功经验的总结 (29)7.2 对其他企业的启示与借鉴 (31)一、内容描述品牌定位与市场策略:分析ZARA如何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以及其在市场策略上的创新之处,如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精准定位目标消费群体等。
产品设计与研发:研究ZARA在产品设计和研发方面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不断创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供应链管理:剖析ZARA如何构建高效、灵活的供应链体系,以确保产品能够迅速投放市场并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营销与推广:探讨ZARA在营销和推广方面的策略,如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营销、明星代言等,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企业文化与管理:分析ZARA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以及如何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讨论ZARA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如环保理念、劳工权益保障等,以及如何将这些因素融入企业战略,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创业管理案例分析——关于ZARA创业案例分析

创业管理案例分析——关于ZARA创业案例分析一.品牌简介ZARA(飒拉)是1975年设立于西班牙隶属Inditex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公司,既是服装品牌也是专营ZARA品牌服装的连锁零售品牌。
ZARA是全球排名第三、西班牙排名第一的服装商,在87个国家内设立超过两千多家的服装连锁店。
ZARA深受全球时尚青年的喜爱,设计师品牌的优异设计价格却更为低廉,简单来说就是让平民拥抱High Fashion。
Inditex是西班牙排名第一,超越了美国的GAP、瑞典的H&M、丹麦的KM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服装零售集团。
截至2013年10月31日它在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6249家专卖店,旗下共有8个服装零售品牌,ZARA是其中最有名的品牌。
在全球86个国家拥有1808家专卖店(自营专卖店占90%,其余为合资和特许专卖店)。
尽管ZARA品牌的专卖店只占Inditex公司所有分店数的三分之一,但是其销售额却占总销售额的66%左右。
ZARA第一家门店于1975年在西班牙拉科鲁尼亚(LA Coruña)开设,目前已拥有1,900多家店遍布世界87个市场主要城市的商业中心。
ZARA在国际上的成功清楚地表明时装文化无国界。
凭借一支拥有200多名专业人士的创作团队,ZARA的设计过程紧跟大众口味。
2017年6月,《2017年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公布,ZARA 服饰以251.35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在百强榜排名第34。
[1]ZARA,时尚界的新宠,西班牙排名第一的inditex集团旗下的知名品牌。
Inditex集团1988年进驻葡萄牙,1989年进驻美国纽约,1990年进驻法国巴黎。
1991年,引进Pull&Bear,提供男士休闲服,同年推出MassimoDutti,是集团中处于高端价位的男士正装,与同等竞争对手相比,价格比较占优势。
1995年,在上述两种品牌Pull&Bear和MassimoDutti中加入女装。
《ZARA案例分析》课件

Zara采用“快速、少量、多款”的经营模式,通过缩短产品周期、降低库存风险,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Zara拥有自己的设计、生产、销售团队,从原材料采购到门店陈列,全程高效协同,确保产品的高品质和快速流通。
Zara注重门店的选址和形象,通过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购物环境,吸引更多消费者进店体验和购买。
02
Zara隶属于Inditex集团,该集团旗下还拥有Pull&Bear、Massimo Dutti和Bershka等品牌。
Zara的设计团队时刻关注全球时尚趋势,将最新的流行元素融入设计中,以满足消费者对时尚的追求。
Zara注重产品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身材消费者的需求。
Zara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以时尚、品质和适中的价格著称。
本地化运营
在全球化扩张过程中,注重本地化运营和管理,包括人才招聘、供应链整合和营销策略等。
05
结论与启示
传统零售业应学习Zara的快速反应能力,对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做出迅速调整。
快速反应
传统零售业应优化自身的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库存成本。
供应链优化
传统零售业应注重线上线下的融合,提供一致的购物体验和售后服务。
总结词
垂直整合有助于Zara实现快速反应和高效运营,提高整体利润水平。
详细描述
垂直整合使得Zara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和质量,避免外部因素对供应链的影响,提高整体利润水平。同时,垂直整合还有助于Zara实现快速扩张和全球化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01
02
03
04
总结词:需求驱动生产是Zara的供应链管理核心思想之一,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实现精准生产和销售。
THANKS
03
zara

我们不设计衣服,我们只是时装秀的搬运工
成本,各个专卖店必须在规定时间前下达订单,如果错过了最晚的下订单时间则只有等到 下一次。
总部拿到各专卖店的销售、库存和订单等消息后,分析判断各种产品是畅销还是滞销。再
决定生产计划,这样ZARA就可以把预测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如果有产品超过2-3周的时间 还没销售出去就会被送到所在国某专卖店进行集中处理,在一个销售季节结束后,ZARA最
产品战略
1.高速度——紧随“时尚”的脉动
ZARA只需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对歌星的装束或顶级服装大师创意作品的
模仿,并且只需要两周就可以上架,一般均需3-9个月 2.小批量——“饥饿”疗法的实施 对于同一种款式的服装,零售店的库存一般只有几件,顾客一时的犹豫,可 能就错失了最终拥有它的机会,提升顾客再次光临的购买速度
ZARA的理念
不领导时尚潮流, 但紧跟潮流
运营策略
1.差异化市场定位策略
中低价位却拥有中高级质量,满足消费者追求流行不需要花大钱的心理需求 2.全球运筹营运策略 流行趋势 3.创新营销策略 满足消费者内心对“欧洲制造”等同于高级流行服饰品牌的意向 利
用地缘优势,大幅降低产品制造与运输成本、提升货品上架时效并掌握及时
3.多款式——让审美不再“疲劳”
ZARA每年生产的服装款式超过12,000种,商店每周供货两次,每隔3-4天 架上货品会全部更新,总能给人以新鲜感
销售和反馈系统
ZARA的各专卖店每天会把销售信息发回总部,并且根据当前库存和近2周内销售预期每周
向总部发两次补货订单。为了保证订单能够集中批量生产,从而减少生产转换时间和降低
选择策略更适合ZARA,顶级商圈、人气较高的购物中心自然成为 ZARA的 首选。追求质量不追求数量
市场营销飒拉案例分析

劣势是否被优势抵消
优势: 1.飒拉的产品上架迅速而且轮换快,产品种 类繁多远远多余其他公司,同时更加吸引顾 客,也不必随着季节变化调节价格。 2.飒拉的垂直体系把产业链连成一线,高效 快速,同时供应链也区别于传统,飒拉不外 包产业。 3.飒拉在国内拥有数量庞大的店铺,同时也 在不断拓展国外店铺,增加自己的收入。
可以看出劣势还是被优势抵消的,
ZARA拥有庞大的快速销售网络,拥有 最先进的分销网络,有着自己的独特的 供应链,虽然存在着不断拓展市场下的 各种问题,但总体上来说ZARA还是优 势大于劣势,他在世界上的销售额是巨 大的,领先与同类产品公司,他的快速 时尚分销系统还是很成功的。
飒拉怎样利用物流系统增加客户价值
飒拉在生产成本上不断降低,以低于其他品 牌的价格吸引客户来增加客户价值。 飒拉用快速的和种类繁多的产品,来吸引顾 客使得顾客更加满意。
飒拉提供了差异化服务,为顾客最新最流行 的产品,以便于满足客户.
对与ZARA的建议
1.对于公司在亚洲的发展不能盲目地进行扩张,急 于求成,要在符合自身状况和市场变化的情况下, 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扩张。 2.在扩张过程中要注意地区的特殊化,亚洲市场不 同于欧洲市场。作为外来产品,飒拉应该注意广告 的投入,为其前提开拓市场做好准备。 3.应该注意亚洲市场的文化、政治等背景差异,做 到制定适合的策略。 4.不能局限于以前的战略,要学会在亚洲地区设立 工厂,减少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
如何在不牺牲成本情况下保持速度的优势 学习其他的时装产业公司,在海外设立工厂, 减少运输成本,转而投入到海外工厂建设以 便不增加成本而能保持速度优势。 和当地的物流公司以及产业相关的公司建立 良好的关系,形成自己在海外的一个整体的 物流线,达到速度保持和成本控制.
ZARA品牌案例分析1

公司的基本情况
zara品牌之道可以说是时尚服饰业界的一个另类,在传统的**服饰品牌和大 众服饰中间独辟蹊径开创了快速时尚(Fast Fashion)模式。随着快速时尚 (Fast Fashion)成为时尚服饰行业的一大主流业态,zara品牌也倍受推崇, 有人称之为“时装行业中的戴尔电脑”,也有人评价其为“时装行业的斯 沃琪手表”。在2005年,ZARA在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中位列77名,哈 佛商学院把zara品牌评定为欧洲最具研究价值的品牌,沃顿商学院将zara 品牌视为研究未来制造业的典范。ZARA作为一家引领未来趋势的公司,俨 然成为时尚服饰业界的标杆。 zara品牌的头顶上笼罩着太多的光环,但绝非徒有虚名,其背后漂亮 的财务数字则是zara服饰2最佳的注解。在2005年度ZARA全球营业收入达 到44亿欧元,税前利润为7.12亿欧元。摩根士丹利公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 预测到2014年为止ZARA每股收益年均增长率是10.9%,而Burberry等五大 奢侈品集团的年均增长率则只有7.7%。 由于ZARA财务表现良好,发展势 头强劲,ZARA品牌创始人阿曼西奥· 奥尔特加的财富也随着股票市值的上 扬而节节攀升,在2007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位列第八,资产总额已 达240亿美元。
1. 打造“设计-制造-销售”一体的时尚巨人,zara自主设计,自主制 造能对让他们快速的对应市场做出调整和反应; 2. “少量,多款"的产品战略 “ 庞大的设计团队的构建”,从流行趋势的识别到将迎合流行 趋势的新款时装摆到店内,ZARA只需要两周的时间; 信息共享体系的构建 “买得起时尚的”—低价策略 “零广告”营销策略。
少量多款:两大巨头的产品六字方针 六字方针“少量、多款、平价”。采用 “少量、多款、平价”的理念,对流行时尚 做出快速反应,是Zara和H&M的共同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rom choosing target markets and building profitable relationships with them?????
Questions to ask:
1. What customers will we serve? What is our target market? 2. How can we best serve these customers? What is our value proposition?
Marketing Management
“How did Zara Capture the Chinese Market?”
Damak Donia 杜宁
• What is Marketing Management? • Overview Zara
– Zara’s Success: Its Business Model
Target Marketing
Market Segmentation: Divide the market into segments of customers
Target Marketing: Select the segment to cultivate
Value and Satisfaction
– Easy access – Financial benefits – Free access to natural resources for textile clothing
Market attractiveness
Demand Design • World class design schools Industry Production • Estimated GDP growth of 6-7% in fashion industry • Undersupply for branded fashion products Target markets • 30% potential customers for branded fashion products • 60% estimated for 2010 • High innovation potential for manufacturing procedures • High productivity potential • Cheap and skilled labour force • High investment in technology Distribution • High investment in customer delight’ malls Supply
• Advertisement in the streets and in the metro stations • Want to be known as a provider of quality Product
Promotion
SWOT analysis: Threats and Opportunities
H&M
Learning from Competitors: H&M and Esprit in China
Esprit
• Clothing, fragrances, sunglasses and home textile
• casual, formal and party wear • three collections per year • Brand extensions: bags, caps, sunglasses, wallets and fragrances • Premium price • Strong control on promotions • International option at high quality / price ratio • international format in major cities (large shopping malls) • Focus on metros and modern cities • Strong support on printed media (adapting to Chinese culture)
Product
• Introduced watches and accessory (departure from its global tradition)
Price
• luxury brand • High Prices
• Shopping mall and shopping aria
Place
COMPANY
COST/ SPEED
COMPETITOR
Logistics Strategy
• Localise and implement just-in-time and ‘quick response times’ to demand • Modernising the supply chain with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Forge strong relationships with ‘value chain partners’ (suppliers and delivery co)
The industry Environment
Demographic Structure
– 1.7 billion people – 85.2% literacy rate – Skilled labour available – English speakers Exis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
Marketing environment:
– – – – – China Marketing Environment Market Attractiveness Learning from Competitors: H&M and Esprit in China SWOT Analysis:Threats and Opportunities Key Success Factors to enter the Market
Threats
• Low entry barriers • Customer bargaining power • Unpredictability of consumer behaviour • Product quality • Traditionalism
Opportunities
• Huge untapped market • Changing lifestyle and clothing preferences • Demand outstrips supply!! • Cheap labour and opportunities for local sourcing • High productivity potential
Overview
• Business
• The world’s fastest growing fashion retailer of Spanish Brand • Ranks among the three “global winners” with Gap and H&M ⇒ Compelling mix of fashion, price and quality • First store in 1975. Today 536 stores within 30 countries worldwide ⇒ 199 openings in 2009 • Financials • Sales: €4.5 Bn in 2008 • International sales 60% of total turnover
Africa:Βιβλιοθήκη 41 storesAsia - Oceania: 7 stores
Marketing Environment: China case
Chinese Economy
– GNP per capita $ 5890 – GDP growth of 10.7% – Industry/service economy
Demand
• No advertising or promotions • 10,000 new items at highly competitive price
Around the world
North America: 47 stores Europe: 407 stores
South America: 30 stores
Strategic Recommendations to Capture the Chinese Market
Business Strategy
Goal • Fast growth in China
CUSTOMER
How Implement Zara business model • Introduce European supply chain system with fine tuning to suit the Chinese market • Customise the marketing mix
Social Structure Government & Politics
– Deregulation of most sectors –New textile policy – Stable communist country – around 8 national languages –Country of two speeds: urban vs. rural – ‘New’ middle class with purchasing – Cultural shift in urban ar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