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普通砼用砂、石检测作业指导书哈尔滨市龙盛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实验室持有人:普通砼用砂检测作业指导书一、检测标准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二、取样同产地,同时进场用大型工具运输以400m3、以小型工具运输的200m3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论。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分布均匀。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组成一组试样。
每组试样的取样数量对每一单项试验应不小于表1最小取样重量。
可用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试验,然后用分料器或人工四分法进行缩分。
人工四分法将试样在潮湿状态下拌匀,堆成厚度20mm圆饼,然后沿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园饼分成四等份取其对角的两份,然后再重新拌匀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需数量。
每一试验项目所需砂的最小取样数量见表1。
三、技术指标1、砂颗粒级配区2、砂中含泥量、泥块含量限值3、砂中有机物含量限值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低于0.95。
四、常规试验步骤(试验前应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一)砂的筛分析试验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普通混凝土用天然砂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
2、本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试验筛:10.0、5.0、2.5mm的圆孔筛和1.25、0.63、0.315、0.16mm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
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摇筛机。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0~110℃。
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3、试样制备:试验前前应先将来样通过10mm筛,并算出筛余百分率,然后称取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分别倒入两个浅盘中,在100~110℃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
冷却至室温备用。
4、试验步骤: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5mm筛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时间为10min左右;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筛,并和下一个筛中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进行,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普通砼用砂、石检测作业指导书哈尔滨市龙盛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实验室持有人:普通砼用砂检测作业指导书一、检测标准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二、取样同产地,同时进场用大型工具运输以400m3、以小型工具运输的200m3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论。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分布均匀。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组成一组试样。
每组试样的取样数量对每一单项试验应不小于表1最小取样重量。
可用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试验,然后用分料器或人工四分法进行缩分。
人工四分法将试样在潮湿状态下拌匀,堆成厚度20mm 圆饼,然后沿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园饼分成四等份取其对角的两份,然后再重新拌匀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需数量。
每一试验项目所需砂的最小取样数量见表1。
三、技术指标1、砂颗粒级配区2、砂中含泥量、泥块含量限值10mm550g110℃500g5mm1g650g110℃10kg3L110℃5mm50mm10kg 100V121⨯-=m m ρ1100g110℃400g150mm1.25mm0.08mm1.25mm0.08mm0.08mm0.08mm110℃100010⨯-=m m m C ω3000g110℃1.25mm400g200g150 m 0.63mm110℃1001211,⨯-=m m m C ω5mm500g5、结果评定:(1)若试样上部的溶液颜色浅于标准溶液的颜色,则试样的有机质含量鉴定合格。
如两种溶液的颜色接近,则应将该试样(包括上部溶液)倒入烧杯中放在温度为60~70℃的水浴锅中加热2~3h,然后再与标准溶液比色。
(2)如溶液的颜色深于标准色,则应按下法进一步试验:取试样一份,用3%的氢氧化钠溶液洗除有机杂物,再用清水淘洗干净,至试样用比色法试验时溶液的颜色颜色浅于标准色,然后用洗除有机质的末洗除的试样分别按现行的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配制两种水泥砂浆,测定28天的抗压强度,如未经洗除的砂的砂浆强度与洗除有机质后的砂的砂浆强度比,一低于时,则此砂可以采用。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而混凝土中的砂石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于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的标准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标准。
砂石应具有一定的坚固度和耐久性,不得含有过多的泥土、粉尘和其他杂质。
同时,砂石的颗粒应该均匀,粒径分布合理,不得含有过多细粒和粉状颗粒。
此外,砂石的含泥量、含水量、含硫量等指标也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其次,针对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检验方法,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外观质量的检验,包括观察砂石的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情况。
其次是颗粒分布的检验,通过筛分试验和沉降试验来确定砂石的颗粒分布情况。
另外,还需要对砂石的含泥量、含水量、含硫量等指标进行化学分析和实验室测试,以确保砂石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首先是砂石的储存和运输,要避免砂石受到污染和掺杂杂质,保持砂石的原始质量。
其次是在混凝土搅拌和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砂石的用量和质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对于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的标准,我们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砂石的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2024/7/30
30
堆积密度容量筒
2024/7/30
31
摇筛机
322024/7/30
32
三、砂的质量
3.1.3天然砂的含泥量应符合3.1.3的规定 表3.1.3砂中含泥量 混凝土强度等级 ≥C60 C55~C30 ≤C25 含泥量(按质量计)≤2.0 ≤3.0 ≤5.0 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
24
➢ 3、再向容器注清水,重复上述多次操作 ,直至容器内的水 目测清澈为止。
➢ 4、用水淋洗剩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 75u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稍高出筛中砂粒的 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75um的 颗粒,然后将两只筛的筛余颗粒和清洗容器 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起倒入搪瓷盘,放在烘 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 后,称出其质量,精确到0.1g。
泵送混凝土,宜选择中砂。
17
三、砂的质量
细度模数与颗粒级配是两个概念,在标准中是 两个指标,细度模数是计算出来的,颗粒级配 是查表出来的,现在有些人认为颗粒级配为Ⅰ 区必定是粗砂,粒级配为Ⅱ区必定是中砂,粒 级配为Ⅲ区必定是细沙,当出现颗粒级配Ⅰ区, 细度模数为中砂时,则认为是不合格砂。
泵送混凝土一般要求砂子的细度模数为2.4~3.0, 并有15-30%的颗粒通过315μm的筛,有5-10% 通过160μm的筛。
➢ 含泥量: ➢ 1、按规定选取试样缩分至稍大于试样两
倍的数量(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 105±5℃下烘干至恒量重,待冷却至室温后 ,分为大致相等的两分备用。 ➢ 2、称取砂试样500g,精确至0.1g。将试 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水面高出试 样约 150mm充分拌匀后,水泡2h用手在水中 淘洗试样,使赃物和粘土与砂粒分离,把浑 水倒入1.18mm及75um的套筛上(1.18mm筛 放在75um筛上面),滤去小于75um的颗粒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 过程防止砂粒流失。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1. 砂石的基本知识说到混凝土,大家可能会想:“这玩意儿有什么特别的?”其实,混凝土可不是简单的水加沙子就行的。
要说混凝土的“灵魂”,那就是它的“骨头”——砂石。
没有这俩,混凝土就像是没盐的菜,味道可就差了!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砂石的质量和检验方法,顺便插科打诨,让大家轻松get到知识点。
1.1 砂石的种类砂石其实也分很多类,像沙子有细沙和粗沙,石头则分碎石和卵石。
细沙就像是绵绵细雨,能够填补混凝土中的缝隙,而粗沙则更像是粗犷的大汉,给混凝土提供坚实的基础。
你想啊,细沙和粗沙搭配得当,才会让混凝土更稳当、更耐用。
要是沙子和石头的比例不对,那这混凝土可就成了“山寨货”了,时间一久,就会露出马脚,墙体开裂、掉落,那可就真是得不偿失。
1.2 砂石的质量标准说到质量标准,那就得认真对待了。
国家对砂石的质量可是有严格规定的,就像妈妈对我们吃饭的标准一样,不可马虎。
一般来说,砂石的颗粒大小、杂质含量、坚固度等都要经过一番严格的检验。
比如,砂石中不能有超过一定比例的泥土和杂质,要不然就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简单来说,就像我们买菜,不能买那些烂掉的或者发霉的,对吧?这砂石也是一样,选购时得“火眼金睛”,不能掉以轻心。
2. 检验方法那么,咱们到底要怎么检验这些砂石的质量呢?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得费点心思。
下面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常用的检验方法。
2.1 目测法先说一个最简单的检验方法,那就是目测法。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简单粗暴?但其实这招还挺管用的。
你只需要把砂石放在阳光下,好好瞧一瞧。
看有没有杂质、颜色是否均匀,这都是初步的判断。
如果你看到沙子里夹着很多泥土或者小石子,那可就得注意了。
这就像我们买水果,要是苹果表面有黑斑,你肯定不会买的,对吧?2.2 筛分法再来一招,筛分法。
这可是一种更为“高科技”的检验手段,通常需要用到筛子。
把砂石放在不同大小的筛子上,摇一摇,看那些大颗粒和小颗粒分开得如何。
44编号《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一、总则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
适用: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要求和检验。
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天然砂:自然形成,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碎石:岩石破碎后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
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0.080mm的含量。
砂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30 mm的含量。
石泥块含量: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00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mm的含量。
表观密度: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紧密密度:骨料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骨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坚固性:骨料在气候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压碎指标:人工砂、碎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针片状颗粒含量: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凡岩石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
平均粒径指该粒径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例:5~10的石子:计算:5+10=15/2=7.5碱活性骨料: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骨料。
二、砂的质量要求1、砂的细度模数μf:粗砂中砂细砂特细砂3.7 ~ 3.1 3.0 ~ 2.3 2.2 ~ 1.6 1.5 ~ 0.72、砂的颗粒级配区:级配Ⅰ区级配Ⅱ区级配Ⅲ区公称粒径(mm)累计筛余(%)5.0010 ~ 010 ~ 010 ~ 02.5035 ~ 525 ~ 015 ~ 01.2565 ~ 3550 ~ 1025 ~ 00.63085 ~ 7170 ~ 4140 ~ 160.31595 ~ 8092 ~ 7085 ~ 550.160100 ~ 90100 ~ 90100 ~ 90注:1、除特细砂外,砂的颗粒级配按公称直径63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分成三个级配区,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其中的某一区。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1 总则 (1)2 术语、符号 (1)2.1 术语 (1)1 总则1.0.1为了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和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和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
1.0.3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1.0.4砂和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天然砂natural sand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按其产源不同,可分为河砂、海砂、山砂。
2.1.2 人工砂artificial sand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2.1.3混合砂mixed sand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2.1.4碎石crushed stone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
2.1.5卵石gravel由自然条件作用形成的,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2.1.6含泥量dust content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2.1.7砂的泥块含量clay lump content in sands2.1.8石的泥块含量clay lump content in stones2.1.9石粉含量crusher dust content2.1.10表观密度apparent density2.1.11堆积密度bulk density2.1.12坚固性soundness2.1.13轻物质light material2.1.14针、片状颗粒elongated and flaky particle2.1.15压碎值指标crushing value index2.1.16碱活性骨料alkali-active aggregate2.2 符号3 质量要求3.1 符号6砂的含水率试验(标准法)6.6.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砂的含水率。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标准。
砂石作为混凝土的骨料,
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应符合国家标准
GB/T 14684《混凝土用砂石》中的相关规定。
该标准规定了砂石的物理性能、化
学性能、颗粒形状和含泥量等指标,以及相应的检验方法和评定要求。
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砂石才能用于混凝土的配制。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检验方法。
对砂石的质量进行检验是
确保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砂石的检验时,需要对其进行颗粒分析、含泥量测定、坚固度检验、吸水率测定等一系列检测项目。
这些检测项目可以有效地评定砂石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搅拌站和施工
现场,需要建立健全的砂石质量控制体系,对砂石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
这包括对原材料的来源、运输、储存等环节进行监控,确保砂石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的要求。
总之,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混凝土工
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稳定和可靠,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强对砂石质量的管理和控制,为建设更加安全可靠的工程作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砼用砂、石检测作业指导书哈尔滨市龙盛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实验室持有人:普通砼用砂检测作业指导书一、检测标准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二、取样同产地,同时进场用大型工具运输以400m3、以小型工具运输的200m3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论。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分布均匀。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组成一组试样。
每组试样的取样数量对每一单项试验应不小于表1最小取样重量。
可用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试验,然后用分料器或人工四分法进行缩分。
人工四分法将试样在潮湿状态下拌匀,堆成厚度20mm圆饼,然后沿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园饼分成四等份取其对角的两份,然后再重新拌匀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需数量。
每一试验项目所需砂的最小取样数量见表1。
三、技术指标1、砂颗粒级配区2、砂中含泥量、泥块含量限值3、砂中有机物含量限值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低于0.95。
四、常规试验步骤(试验前应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一)砂的筛分析试验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普通混凝土用天然砂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
2、本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试验筛:10.0、5.0、2.5mm的圆孔筛和1.25、0.63、0.315、0.16mm 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
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摇筛机。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0~110℃。
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3、试样制备:试验前前应先将来样通过10mm筛,并算出筛余百分率,然后称取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分别倒入两个浅盘中,在100~110℃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
冷却至室温备用。
4、试验步骤: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5mm筛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时间为10min左右;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筛,并和下一个筛中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进行,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
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重量(精确至1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5、筛分析试验结果应按下列步骤计算:(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1%;(3)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4)按下式计算砂的细度模数(精确至0.01):μf = β2+β3+β4+β5+β6100 - β1式中:β1、β2、β3、β4、β5、β6——分别为5、2.5、1.25、0.63、0.315、0.16mm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5)筛分试验应采用两个试样平行试验。
细度模数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精确至0.1)。
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6)按0.63m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及前表,确定砂所属的区域。
(二)砂的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方法)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砂的表观密度。
2、本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容量瓶:500ml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计等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0~110℃烧杯:500ml3、试样制备:将缩分至650g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0~110℃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4、试验步骤(1)称取烘干试样300g,装入盛有半瓶冷开水的容量瓶中;(2)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左右。
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3)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与第(1)、(2)款水温相差不超过2℃的冷开水至瓶颈刻度线。
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
5、表观密度应按下式计算(精确到10kg/m3):ρ=([m0/ m0+ m2- m1]- a t)×1000(kg/m3)式中:m0——试样的烘干重量,g;m1——试样、水及容量瓶总重,g;m2——水及容量瓶总重,g;a t——考虑称量时的水温对水相对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
不同水温下砂的表观密度温度修正系数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20kg/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三)砂的堆积密度试验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砂的堆积密度。
2、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案秤:称量5000g,感量5g容量筒:金属制、圆柱形、内径108mm净高109mm,筒壁厚2mm,容积约为1L筒底厚5mm漏斗或铝制料勺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0~110℃直尺、浅盘等3、试样制备、;用浅盘装样品约3L,在温度为100~11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再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试样烘干后如有结块,应在试验前先予捏碎。
4、试验步骤: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铝制料勺,将它徐徐装入容量筒(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不应超过50mm)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
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重量。
5、试验结果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式中:m1——容量筒的重量,kg;m2——容量筒和砂总重,kg;V——容量筒容积;L。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四)砂的含泥量试验(标准方法)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砂中的含泥量。
2、试验应采用的仪器设备:(1)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2)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0~110℃(3)筛:孔径为0.08mm、1.25mm各一个(4)洗砂用的容器及烘干用的浅盘等3、试样制备: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100g,置于温度为100~110℃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立即称取各为400g的试样两份备用。
4、试验步骤:取烘干试样一份置于容器中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约150mm充分拌均匀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并使之悬浮或溶于水中。
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25mm及0.08mm的套筛上(1.25mm筛放置上面),滤去小于0.08mm的颗粒。
试验前筛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砂粒丢失。
再次加水于筒中,重复上述过程,直到筒内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8mm 筛放在水中来回摇动,(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以充分洗除小于0.08mm的颗粒。
然后将两只筛上剩留在筛上的颗粒和筒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0~110℃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取出来冷却至室温后,称试样的重量。
5、砂的含泥量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式中:m0——试验前的烘干试样重量,g;m1——试验后的烘干试样重量,g。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五)砂的泥块含量试验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砂中泥块含量。
2、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天平:称量2000g,感量2g(2)烘箱:温度控制在100~110℃(3)试验筛:孔径为0.63mm及1.25mm各一个(4)洗砂用的容器及烘干用的浅盘等3、试样制备: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四分法缩分至约3000g,置于温度为100~110℃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用1.25mm 筛筛分,到筛上的砂400g分为两份备用。
4、试验步骤:称取试样200g置于容器中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约150 mm。
充分拌混均匀后浸泡24h,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再把试样放在0.63mm筛上,用水淘洗,直至水清澈为止。
保留下来的试样应小心地从筛里取出,装入浅盘后,置于温度为100~11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后称重。
5、砂中泥块含量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式中::ωC——泥块含量。
%;,lm1——试验前的干燥试样重量。
G;m2——试验后的干燥试样重量,g。
取两次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4%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六)砂中有机物含量试验1、本方法适用于近似地测定天然砂中的有机物含量是否达到影响混凝土质量的程度。
2、本试验应采有下列仪器设备:(1)天平:称量100g,感量0.01g;感量500g;感量0.5g各一台(2)量筒:2500ml,100ml,10ml(3)烧杯,玻璃棒和孔径为5mm的筛(4)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与蒸馏水之重量比为3:97(5)鞣酸、酒精等3、试样制备:筛去样品中5mm以上的颗粒,用四分法缩分至约500g,风干备用。
4、试验步骤:向250ml量筒中倒入试样至130ml刻度处,再注入浓度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至200ml刻度处,剧烈摇动后静置24h;比较试样上部溶液和新配制标准溶液的颜色,盛装标准溶液与装试样的重量容积应一致。
注: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取2g鞣酸粉溶解于98ml的10%酒精溶液中,即得所需的鞣酸溶液后取该溶液2.5ml注入97.5ml,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塞后剧烈摇动,静置24h,即得标准溶液.5、结果评定:(1)若试样上部的溶液颜色浅于标准溶液的颜色,则试样的有机质含量鉴定合格。
如两种溶液的颜色接近,则应将该试样(包括上部溶液)倒入烧杯中放在温度为60~70℃的水浴锅中加热2~3h,然后再与标准溶液比色。
(2)如溶液的颜色深于标准色,则应按下法进一步试验:取试样一份,用3%的氢氧化钠溶液洗除有机杂物,再用清水淘洗干净,至试样用比色法试验时溶液的颜色颜色浅于标准色,然后用洗除有机质的末洗除的试样分别按现行的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配制两种水泥砂浆,测定28天的抗压强度,如未经洗除的砂的砂浆强度与洗除有机质后的砂的砂浆强度比,一低于0.95时,则此砂可以采用。
(五)试验结束后,应检查水源、电源是否关闭;应极时清理试验用具及试验现场。
(六)整理试验数据。
经审核员初审无误后出具试验报告。
(七)普通混凝土用砂的常规试验周期为4天。
试验后的残样留置7天(从试验报告出具完毕后算起)。
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检测作业指导书(一)检测标准:JGJ 52-2006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二)取样: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试样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15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试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