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磷酸钠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次磷酸钠生产工艺

次磷酸钠生产工艺

次磷酸钠生产工艺
次磷酸钠生产工艺是一种用于生产次磷酸钠(Sodium hypophosphite)的方法。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次磷酸钠生产工艺:
1. 原料准备:采购高纯度的磷酸钠(Sodium phosphate)和氢
氧化钠(Sodium hydroxide)作为原料。

同时准备足够的水来
用于反应和溶解。

2. 反应槽装置:在反应槽中装置一个搅拌装置,通过搅拌来促进反应的进行,并保持反应物均匀混合。

3. 反应物加入:将准备好的磷酸钠和氢氧化钠逐步加入反应槽中。

加入过程中,控制加入速率,避免反应过于剧烈。

4. 反应进行:反应开始后,利用搅拌装置保持反应物的均匀混合,同时要控制反应的温度。

反应温度通常在50-70℃之间。

5. 反应结束:当反应达到一定程度后,停止加热和搅拌,保持反应体系在一定时间内静置,使反应完全进行。

6. 产物分离:将反应槽中的反应物进行分离,通常采用过滤或离心等方法进行分离。

7. 产物干燥:将分离后的产物进行干燥,去除水分,获得干燥的次磷酸钠。

8. 检测和包装:对干燥的次磷酸钠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
合质量标准。

然后进行包装,通常采用塑料袋或包装袋进行包装。

9. 成品储存:将包装好的次磷酸钠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以上是一种简要的次磷酸钠生产工艺,具体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条件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调整。

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人和环境的安全。

次磷酸钠

次磷酸钠

次磷酸钠一、产品性状:1、化学式:NaH2PO2.H2O2、分子量:105.99;3、CAS编号:10039-56-2;4、外观:白色结晶体或无色粉末;5、溶解性:潮解性强,易溶于水、甘油、酒精,不溶于乙醚。

三、应用:主要用作化学镀的还原剂,特殊行业的添加剂。

在金属材料及塑料、陶瓷、玻璃等非金属材料的内外表面形成电镀优良的致密、均匀的镍磷合金镀层,强化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及防腐性。

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化工、机械、石油等行业。

同时在化学工业和医药工业中用作还原剂、活化剂、分子量调节剂和热稳定剂,在食品工业中用作还原剂、活化剂、分子量调节剂和热稳定剂,在食品工业中用作抗氧化剂、防腐剂。

四、包装注意事项净重25kg,牛皮纸袋衬聚氯乙烯袋。

高纯次磷酸一、产品性状:1、化学式: H3PO22、分子量: 663、外观: 无色透明液体4、溶解性: 任意比例与水互溶5、遇强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分解生成磷化氢、磷酸、亚磷酸和氢气.6、比例: (20°C) 50%溶液1.247二、产品质量标准(企业标准):三 .应用本产品作为还原剂,广泛应用于医药、涂料、化学镀等领域;还可用于制备Na、K、Ca、Mn、Fe等各类次磷酸盐。

四 .包装及储存:塑料桶包装,规格净重25公斤或200公斤。

应放置通风干燥处,避免接触高温、氧化剂,其腐蚀性强,轻装轻卸,严禁外溅。

次磷酸钠次磷酸钠中文名称】次磷酸钠【英文名称】sodium hypophosphite【结构或分子式】NaH2PO2·H2O【分子量】105.99【密度】1.388【性状】无色单斜晶系结晶或有珍珠光泽的晶体或白色结晶粉末。

无臭,味咸。

【溶解情况】易溶于水、乙醇、甘油;微溶于氨、氨水;不溶于乙醚。

水溶液呈中性,在100℃时的水中溶解度为667g/100g水。

易潮解。

【稳定性】在干燥状态下保存时较为稳定,加热超过200℃时则迅速分解,放出可自燃的有毒的磷化氢。

次磷酸钠分解

次磷酸钠分解

次磷酸钠分解
《关于磷酸钠分解的要点介绍》
磷酸钠(Na3PO4)分解是一种常见的矿物分解过程,它的工艺是将某种溶剂中的晶体溶解出来,然后将其分离成磷酸钠(Na3PO4)。

磷酸钠分解过程被广泛用于工业中,它可用于分离精细矿物物质,如去除水土中的重金属离子,改变水土有机物质的活性,提供肥料和养分给农作物,处理废水等等。

磷酸钠分解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首先,用罗本酸将晶体溶解,然后进行称量,使用NaOH碱液将pH调整至9.5左右,用NaCl氯化钠等溴化钠螯合晶体。

其次,在混合液中加入磷酸二铵,无机盐水解作用发生,使磷酸钠溶于水溶剂形成非晶粒剂,同时杂质以固体形式沉淀。

最后,加入氯化钠进行催化调节,在pH3.8-4.0条件下进行荧光光谱,将分离出的磷酸钠中精细矿物残留物进行处理,再经过离心瓶对磷酸钠清洗,最后即可得到磷酸钠产品。

磷酸钠分解的工艺因产品及生产要求而异。

若是进行高纯度磷酸钠分解,则需要采用更先进的离子色谱仪检测水质,也可以考虑采用污染去除系统例如滤按沙和碳等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磷酸钠分解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工艺流程,需要综合考虑水质、pH 值、温度和其他因素,概括起来就是使用某种无机盐水解以空洞杆状固体晶体的方式分离出磷酸钠。

次磷酸钠生产工艺

次磷酸钠生产工艺

① 次磷酸钠生产工艺将黄磷与石灰乳和碳酸钠溶液加人高速乳化反应器,在搅拌的同时加入分散助剂,使磷的比表面积大大增加,因而反应速度加快,使反应器的混合物加热至温度在45~90℃进行反应,放出磷化氢,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液为次磷酸钠溶液。

通入二氧化碳气以除去溶解在其中的氢氧化钙,过滤,除去碳酸钙,母液第一次蒸发,加入H 3PO 2调整,使过量的碳酸钠转化成次磷酸钠,母液再次蒸发后结晶成成品,结晶中的母液进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成H 3PO 2,进入下一次反应套用,两次蒸发的母液冷却后套用。

工艺流程见图3.1,反应方程式如下:主反应:↑++→+2222233222CO O H PO NaH PO H CO Na副反应:↑+→++33222)(PH CaHPO P O H OH CaNa R 2322-+−−−→−-+PO H H R PO NaH 离子交换 HNaNaH离子交换-+−−−→−-+R 224242SO R SO图3.1 次磷酸钠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 ② TPHS(四羟甲基硫酸磷)生产工艺从次磷酸钠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中,收集并贮存磷化氢;将甲醛,硫酸按摩尔比配成水溶液;将该水溶液用耐腐蚀泵打入吸收塔,自塔顶向下喷淋,用送气泵将气罐中的磷化氢气体送入吸收塔内,在40-5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反应合成得TPHS 粗品,TPHS 粗品真空蒸馏浓缩去掉里面多余的水分,然后过滤制成成品。

工艺流程见图3.2,反应方程式如下:()[]424242382SO P OH CH SO H HCHO PH −→−++图3.2 TPHS 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③ TPHC (四羟甲基氯化磷)生产工艺用生产次磷酸钠过程中的磷化氢制备四羟甲基四羟甲基氯化磷方法,其工艺步骤为,从次磷酸钠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中,收集并贮存磷化氢;将甲醛,盐酸按摩尔比配成水溶液;将该水溶液用耐腐蚀泵打入吸收塔,自塔顶向下喷淋,用送气泵将气罐中的磷化氢气体送入吸收塔内,在40-5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反应合成,工艺流程见图3.2,反应方程式如下:()PCl OH CH HCl HCHO PH 4234−→−++图3.3 TPHC 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3.2 主要原辅材料和主要设备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见表3.1。

次磷酸钠

次磷酸钠

黄梅县联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次磷酸钠生产岗位操作手册2009—07—15发布2009—07—20实施次磷酸钠次磷酸钠生产工艺方案1 概述次磷酸钠属于次磷酸盐MH2PO2,由P.L.Dulong在1816年用水分解成碱土金属磷化物而首次制得。

此后他和H.Rose以及其他一些学者研究过次磷酸和一系列次磷酸盐,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次磷酸及其盐合成困难,用途有限,所以未大规模生产。

美国从本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研究将次磷酸盐用于化学镀镍和镀钴中。

五十年代后半期以来,美国、西欧、前苏联相继广泛采用化学镀镍法,因此,次磷酸盐需要量大大增加,同时其工业制法也有了较大发展。

次磷酸钠主要用于化学镀层。

利用本产品的强还原性使工件表面发生自然催化还原反应,于工件表面镀覆镍一磷非晶态合金。

有此镀层后,工件表面硬件可达HV850以上,耐磨性大大提高,又因镀层为非晶态,无孔隙,故化学耐蚀性极佳,且镀层表面有光泽,故可镀在装饰品上。

它适于形状复杂的金属镀制,尤其适宜于非金属件镀制,而且使用方便。

五十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将它用于化学镀镍而引人注目。

随着非金属材料器材的发展及普及,次磷酸钠的需要量增加。

已发现它在电磁波干扰材料方面有屏蔽作用;在脂肪酸稳定漂白、硫酸盐纸浆的收率增加,质量提高,酸性废水脱砷中均有大的作用;次磷酸钠还可以用于医药,用作一些有机物的稳定剂,用作植物的全株或局部杀菌剂。

次磷酸钠为珍珠光泽的晶体或无色粒状粉末,系单斜棱晶(针状晶体)无色、无臭、味咸,潮解性强,从水溶液制得次磷酸钠结晶为一水合物——NaH2PO2·H2O,它易溶于水、甘油、酒精,不溶于乙醚,水溶液呈中性。

在25℃时,它在水中、乙二醇中、丙二醇中的溶解度分别为100g/100g水、33.01g/100g乙二醇、9.7g/100g丙二醇,在100℃时在水中溶解度为667g/100g水。

在干燥状态下保存时较为稳定,遇强热会爆炸,与氯酸钾或其他氯化剂相混合也会爆炸。

次磷酸钠项目相关情况

次磷酸钠项目相关情况

次磷酸钠项目相关情况一、规模2000吨/年,其中200吨为工业级,1800吨为专用级二、工艺原理采用一步法生产次磷酸钠,是把黄磷和烧碱直接反应,生成次磷酸钠和磷化氢。

P4+3NaOH+3H2O→3NaH2PO2+PH3↑反应生成的磷化氢经燃烧(氧化)成五氧化二磷,再被水吸收后成为副产品磷酸。

2PH3+4O2→P2O5+3H2O→2H3PO4实际上,黄磷与烧碱反应相当复杂,除了生成NaH2PO2以外,还有许多副反应,而且各个学者的看法也不一致。

其中,主要的副反应为生成亚磷酸(盐)和磷酸(盐)的反应。

P4+4OH-+2H2O→2HPO2-3+2PH3H2PO-2+2OH-→PO3-4+2H2副反应增多,就会造成产品纯度降低,原料消耗增加。

因此,次磷酸钠生产的关键,就是在反应工序中设法减少副反应三、工艺过程简述①原料的准备黄磷、烧碱和石灰三种原料的准备为间歇式分批进行。

液态黄磷用泵送到计量槽计量备用;烧碱经称量后加入乳化槽,在蒸汽加热和搅拌的情况下用定量水配制成溶液,再用泵送到混合碱液槽备用;石灰经称量后加入消化器,在蒸汽加热和搅拌的情况下用定量水消化,消化后溶液经过滤再送入乳化槽,令生成的Ca(OH)2细化,并用泵送到混合碱液槽备用。

②反应工序反应过程也是间歇式分批进行。

先在反应釜内加入定量水并加热。

同时,把N2气通入釜内,以臵换釜内空气。

先投加黄磷,并搅拌分散之,然后匀速加入 NaOH和Ca(OH)2混合碱液。

当反应完毕,反应液卸入沉清槽进行沉降分离,上部的次磷酸钠清液溢流至反应液贮槽。

沉降下来的亚磷酸钙渣经螺旋输送机卸出,在池内用水洗涤。

洗涤水返回母液槽循环利用,洗净后的亚磷酸钙则作为副产品出售。

反应生成的PH3气体导入燃烧水化塔燃烧以制取副产品磷酸。

③产品的提纯和结晶反应工序所获的次磷酸钠反应液按其杂质情况加入沉淀剂,令杂质沉淀并经过滤分离之。

滤液经调整PH值再次过滤得精制液,进入强制循环真空蒸发器用蒸汽加热浓缩。

次磷酸钠生产工艺

次磷酸钠生产工艺

① 次磷酸钠生产工艺将黄磷与石灰乳和碳酸钠溶液加人高速乳化反应器,在搅拌的同时加入分散助剂,使磷的比表面积大大增加,因而反应速度加快,使反应器的混合物加热至温度在45~90℃进行反应,放出磷化氢,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液为次磷酸钠溶液。

通入二氧化碳气以除去溶解在其中的氢氧化钙,过滤,除去碳酸钙,母液第一次蒸发,加入H 3PO 2调整,使过量的碳酸钠转化成次磷酸钠,母液再次蒸发后结晶成成品,结晶中的母液进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成H 3PO 2,进入下一次反应套用,两次蒸发的母液冷却后套用。

工艺流程见图3.1,反应方程式如下:主反应:↑++→+2222233222CO O H PO NaH PO H CO Na副反应:↑+→++33222)(PH CaHPO P O H OH CaNa R 2322-+−−−→−-+PO H H R PO NaH 离子交换 HNaNaH离子交换-+−−−→−-+R 224242SO R SO图3.1 次磷酸钠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 ② TPHS(四羟甲基硫酸磷)生产工艺从次磷酸钠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中,收集并贮存磷化氢;将甲醛,硫酸按摩尔比配成水溶液;将该水溶液用耐腐蚀泵打入吸收塔,自塔顶向下喷淋,用送气泵将气罐中的磷化氢气体送入吸收塔内,在40-5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反应合成得TPHS 粗品,TPHS 粗品真空蒸馏浓缩去掉里面多余的水分,然后过滤制成成品。

工艺流程见图3.2,反应方程式如下:()[]424242382SO P OH CH SO H HCHO PH −→−++图3.2 TPHS 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③ TPHC (四羟甲基氯化磷)生产工艺用生产次磷酸钠过程中的磷化氢制备四羟甲基四羟甲基氯化磷方法,其工艺步骤为,从次磷酸钠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中,收集并贮存磷化氢;将甲醛,盐酸按摩尔比配成水溶液;将该水溶液用耐腐蚀泵打入吸收塔,自塔顶向下喷淋,用送气泵将气罐中的磷化氢气体送入吸收塔内,在40-5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反应合成,工艺流程见图3.2,反应方程式如下:()PCl OH CH HCl HCHO PH 4234−→−++图3.3 TPHC 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3.2 主要原辅材料和主要设备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见表3.1。

次磷酸钠生产工艺

次磷酸钠生产工艺

① 次磷酸钠生产工艺将黄磷与石灰乳和碳酸钠溶液加人高速乳化反应器,在搅拌的同时加入分散助剂,使磷的比表面积大大增加,因而反应速度加快,使反应器的混合物加热至温度在45~90℃进行反应,放出磷化氢,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液为次磷酸钠溶液。

通入二氧化碳气以除去溶解在其中的氢氧化钙,过滤,除去碳酸钙,母液第一次蒸发,加入H 3PO 2调整,使过量的碳酸钠转化成次磷酸钠,母液再次蒸发后结晶成成品,结晶中的母液进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成H 3PO 2,进入下一次反应套用,两次蒸发的母液冷却后套用。

工艺流程见图3.1,反应方程式如下:主反应:↑++→+2222233222CO O H PO NaH PO H CO Na副反应:↑+→++33222)(PH CaHPO P O H OH CaNa R 2322-+−−−→−-+PO H H R PO NaH 离子交换 HNaNaH离子交换-+−−−→−-+R 224242SO R SO图3.1 次磷酸钠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 ② TPHS(四羟甲基硫酸磷)生产工艺从次磷酸钠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中,收集并贮存磷化氢;将甲醛,硫酸按摩尔比配成水溶液;将该水溶液用耐腐蚀泵打入吸收塔,自塔顶向下喷淋,用送气泵将气罐中的磷化氢气体送入吸收塔内,在40-5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反应合成得TPHS 粗品,TPHS 粗品真空蒸馏浓缩去掉里面多余的水分,然后过滤制成成品。

工艺流程见图3.2,反应方程式如下:()[]424242382SO P OH CH SO H HCHO PH −→−++图3.2 TPHS 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③ TPHC (四羟甲基氯化磷)生产工艺用生产次磷酸钠过程中的磷化氢制备四羟甲基四羟甲基氯化磷方法,其工艺步骤为,从次磷酸钠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中,收集并贮存磷化氢;将甲醛,盐酸按摩尔比配成水溶液;将该水溶液用耐腐蚀泵打入吸收塔,自塔顶向下喷淋,用送气泵将气罐中的磷化氢气体送入吸收塔内,在40-5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反应合成,工艺流程见图3.2,反应方程式如下:()PCl OH CH HCl HCHO PH 4234−→−++图3.3 TPHC 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3.2 主要原辅材料和主要设备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见表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磷酸钠(NaH2PO2·H2O)工艺流程
一:产品介绍:
次磷酸钠(Sodium Hypophosphite),又名:次亚磷酸钠。分子式:NaH2PO2·H2O,分子量:105.99。白色晶体。味咸,吸水性强,易潮解;易溶于水、酒精、甘油,不溶于乙醚。加热超过200℃会发生突然性分解,并释放磷化氢。主要用于化学镀,水处理剂等。
二.生产工艺:
黄磷、液碱、石灰在水溶液中进行合成反应,反应液经过过滤、除钙、一次蒸发、过滤、除杂、调PH值、二次浓缩、冷却、结晶和离心等工序,制得次磷酸钠成品。
三:工艺流程方框图:
液碱水黄磷
生石灰磷酸钙
PHபைடு நூலகம்CO2
次磷酸钠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