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起居护理

合集下载

简述生活起居护理的内容

简述生活起居护理的内容

简述生活起居护理的内容生活起居护理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保障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所进行的一系列照料和护理措施。

它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个人卫生、饮食营养、睡眠休息、精神调节等。

个人卫生是生活起居护理的基础。

保持身体的清洁和整洁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每天洗澡、刷牙、洗手是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

洗澡时要用温水,适当使用洗浴用品,注意清洁皮肤的各个部位。

刷牙时要使用牙刷和牙膏,彻底清洁口腔,防止牙齿疾病的发生。

洗手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接触到污染物或者接触到他人之后,要及时洗手。

饮食营养是生活起居护理的重要内容。

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每天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谷物、畜禽肉类、鱼类等食物。

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避免单一的饮食结构,以免导致营养不良。

睡眠休息也是生活起居护理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成年人需要睡眠7-8小时。

睡前可以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阅读等,避免过度兴奋,有助于入睡。

同时,保持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如调整室内温度、保持床铺的整洁等,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精神调节也是生活起居护理的关键。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抵抗力。

可以通过参与兴趣爱好、与家人朋友交流、进行放松训练等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

遇到困难和压力时,要学会寻求帮助和支持,避免压力过大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生活起居护理涵盖了个人卫生、饮食营养、睡眠休息、精神调节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保障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生活起居护理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中医生活起居护理

中医生活起居护理
软,脊柱周围韧带和椎间关节负荷过重,会引起腰痛 ) ? 三 、枕头一般离床面5~9cm 为宜 (过低,可使头部血管过分充
血,醒后出现头面浮肿;过高,可使脑部血流不畅,易造成脑 血栓而引起缺血性中风。 )
21
安卧有方
? 四 、正确的睡眠姿势 :右侧卧,微曲双腿,全身自然放松 ,一手屈 肘平放,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这样,心脏位臵较高 ,利于心脏排血, 并减轻负担,同时,由于肝脏位于右侧较低,右侧卧可使肝脏获得较 多供血,利于新陈代谢。
10
病室环境
(一)合理安置病床
根据患者的病证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而定 ? 寒证、阳虚证者,多有畏寒恶风,宜安值于温暖向 阳的病室,
使病人感到舒适; ? 热证、阴虚证者, 多有恶热喜凉,可集中于背阴凉爽病室,使
病人感到凉爽、舒适、心静,利于养病。 ? 对年老体弱的人来说,冬天宜早睡晚起,夏 天宜晚睡早起。
11
病室环境
3
概念与目的
? 生活起居护理:指对患者衣着、卫 生状况、生活习
惯以及治疗环境、病房的布置和管理等方面的护理。 ? 目的:保养病人机体的元气 ;
提高病人自身的祛邪与修复机制; 使体内外阴阳达到平衡,得以祛病康复。
4
内容
? 顺应四时调阴阳、避时邪养形神 ? 病室环境控制 ? 起居有常、劳逸适度
5
顺时调养
不致外泄,应早卧晚起,保养阴精,这样的作息时间才有利于
健康和养息。保护精气藏而不泻。
护理:宜防寒保暖,药食温补为宜,鼓励患者早睡晚起, 多进行日光浴,以补益人体 阳气。
9
病室环境
(一)合理安置病床 (二)病室环境宜安静通风 (三)病室温度和湿度适宜 (四)护理环境必须整洁、光线适宜 (五)引导患者及其家属注重个人卫生

生活起居护理

生活起居护理

生活起居护理我国历代医家十分重视生活起居护理,《内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反之“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说明要保持身体健康,要懂得自然发展规律,适应四时气候,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生活规律,就能健康长寿,颐养天年;如果饮食不节,起居无常,就会多病早衰。

这说明起居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起居调摄是保证身体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一、生活起居与疾病的关系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六淫是导致人体发病的因素,所以又称为“六邪”,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

所谓四时阴阳,是指一年四季不同的气候,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也包括了四时的主气:春主风、夏主暑热、长夏主湿、秋主燥、冬主寒等.春夏阳气充沛,万物生机蓬勃,人体的新陈代谢也相对旺盛,所以要注意保养体内的阳气,防止其发泄太过,影响人体生发之气;秋冬阳气藏伏,阴气转盛,人体的新陈代谢也相对减缓,所以要注意保养体内的阴气防止阴精耗损,影响人体阴气内守的秘藏之积.所谓“从之则苛疾不起”是提示人们要顺从四时阴阳,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内守”的防病强身目的。

如果不能顺应四时阴阳,即所谓“逆之则灾害生”,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劳逸结合是健康的源泉,经常合理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有益于通畅气血,活动筋骨,增强新陈代谢,健脑强神。

通过一些有意义的劳动还能陶冶情操,开阔胸怀,从而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增强体质,防止疾病发生。

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是宇宙普遍规律。

人体的生命活动,有其内在的规律(或称节律).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过程与自然界相适应,人体自身的生命节律,具有顺应宇宙规律协调各种功能,保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防御疾病发生的作用。

所以人体的起居动静与四时昼夜阴阳之气相适应,就有益于健康。

中医生活起居护理

中医生活起居护理

中医生活起居护理一、顺应四季气候中医认为人顺应自然界四季气候的变化,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所以,科学合理地安排日常生活,应随四季的变化而调整。

如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复苏,阳光、花朵、树木都是生机勃勃的,晚睡早起,多散步,适当增加室外活动量,多食清淡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鱼类等。

夏天炎热,多雨潮湿,应晚睡早起,适当增加室外活动量,但不宜过度疲劳,多食清淡、苦寒、富有营养的食物,如绿豆、冬瓜、黄瓜、西瓜等。

秋天凉爽干燥,应早睡早起,多食用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苹果、百合、木耳等。

冬天寒冷而干燥,应早睡晚起,多食用牛羊肉等温补的食物。

二、起居有常起居有常是指日常生活有一定规律并合乎一定的法则。

一年四季的作息时间不同,春夏宜晚睡早起,每天需睡5~7h;秋季宜早睡早起,每天需睡7~8h;冬季宜早睡晚起,每天需要睡8~9h。

无论春夏秋冬都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人最佳的休息时间应该是晚上9~10点钟。

因为按照生活习惯晚上9点以后应适当休息。

三、动静结合“动”包括体育活动、做操、跳舞、做家务等;“静”包括静坐、练气功、打太极拳等。

一般老年人以“动”为主,以“静”为辅,“动”多指活动四肢、散步等体力活动,“静”多指闭目养神、打坐等脑力活动。

适当的体力活动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适当的脑力活动可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延缓衰老。

但不管是“动”还是“静”都不应过度,应以身体舒适为度。

四、良好的居室环境良好的居室环境是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之一。

首先居室环境要安静,无论住所或卧室都要避免噪声干扰。

其次是居室采光和通风要好。

人生活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环境中会感到轻松愉快、有利于健康。

室内空气太新鲜或太污浊都不利于健康。

室内温度以20~22℃左右为宜。

老年人最好住在一楼或带阳台的房间。

老年人应尽量避免住在高层住宅内。

中医护理—生活起居的护理内容中医护理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的医学护理方法。

它强调人体与自然的和谐,注重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简述生活起居护理的内容

简述生活起居护理的内容

简述生活起居护理的内容生活起居护理是指对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活动进行照料和护理的过程。

它涵盖了饮食、穿着、洗漱、排便、排尿、活动能力等方面的护理内容。

下面将对每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饮食护理是生活起居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包括合理的饮食安排、食物摄入量的控制、饮食习惯的培养等。

对于老年人来说,饮食的护理尤为重要。

在饮食方面,我们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需求,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

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避免偏食和挑食。

此外,在进食过程中要注意细嚼慢咽,避免吃得太快或太多,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肥胖等问题。

穿着护理是指对个人衣着的照料和护理。

正确的穿着护理可以保证个人的舒适和健康。

在穿着方面,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衣物,避免过紧或过松,同时要注意衣物的材质和质量,避免对皮肤产生刺激或过敏反应。

在日常穿着护理中,还要注意保持衣物的清洁和整洁,及时更换衣物,避免穿着过脏或过久的衣物。

洗漱护理是指对个人口腔、面部、头发和身体的清洁和护理。

正确的洗漱护理可以保持个人的卫生和健康。

在洗漱方面,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洗护用品,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学物质或刺激性成分。

在洗脸和洗澡时,要用温水进行清洗,避免使用过热或过冷的水,以免对皮肤造成伤害。

在洗头方面,要选择适合自己头皮和发质的洗发水,按摩头皮,促进血液循环和头发的生长。

排便和排尿护理是指对个人排泄功能的照料和护理。

正确的排便和排尿护理可以保持个人的排泄功能的正常运作。

在排便和排尿方面,我们要养成定时排便和排尿的习惯,避免憋尿和便秘。

在排便和排尿过程中,要注意用纸巾擦拭,保持干净和卫生,避免感染和皮肤破损。

对于有特殊情况的人群,如老年人或患有尿失禁的人群,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使用尿布或尿不湿等。

活动能力护理是指对个人日常活动能力的照料和护理。

正确的活动能力护理可以保持个人的身体机能和健康。

在活动能力方面,我们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能力,合理安排日常活动,避免长时间的久坐或久站。

生活起居的护理原则

生活起居的护理原则

生活起居的护理原则一、保持卫生卫生是保持健康的基础,因此在生活起居中,保持卫生是非常重要的护理原则之一。

要保持整洁的环境,定期打扫房间,清洗床上用品,保持衣物的干净和整洁。

饮食方面,要注意食材的新鲜和卫生,做到“洗净、煮熟、蒸煮、煮沸”,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

同时,也要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

二、合理膳食合理膳食是生活起居的护理原则之一。

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合理安排膳食,保证营养的均衡。

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预防便秘的发生。

同时,要控制脂肪和糖的摄入,避免过度摄入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饮食要有规律,不能暴饮暴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三、适量运动适量运动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

生活起居中,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适量进行锻炼。

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也可以进行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运动不仅可以帮助消耗多余的脂肪,保持体重,还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四、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保持健康非常重要。

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睡眠7-8小时,老年人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或长时间的疲劳工作。

同时,在休息时间要适当放松自己,可以听音乐、阅读、做瑜伽等,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快。

五、减少压力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往往很大,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容易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因此,减少压力是生活起居的护理原则之一。

可以通过适当的放松和休息,进行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

可以选择一些喜欢的爱好,放松自己,如听音乐、看电影、做手工等。

同时,也可以寻求社会支持,与朋友和家人交流,分享自己的困扰和压力,获得帮助和支持。

六、定期体检生活起居中,定期体检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

定期体检可以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体检项目可以根据个人的年龄和性别确定,如血常规、血脂检查、血糖检查、乳腺检查等。

中医生活起居护理

中医生活起居护理

中医生活起居护理
我国历代医家十分重视生活起居护理,早在《内经》中就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说明要保持健康长寿,就得懂得自然发展规律,适应四时气候,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否则就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导致气机逆乱或真精耗竭而疾病由生。

生活起居护理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病患罹身,生活起居方面不能自理,按照医院的等级护理制度和护理计划,分别给予病人合理的护理和照料。

其目的是:
保养病人机体的元气;提高自身驱邪与修复机制;使体内阴阳达到平衡,祛病康复。

人生活于天地之间,适当的自然变化,正常的气候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应顺应自然界变化的正常规律,如果自然界出现反常的变化,人们若不能及时回避或去抵抗它,就将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一、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原则
1、顺应自然;
2、平衡阴阳;
3、起居有常;
4、劳逸适度;
5、慎避外邪。

二、遵循科学的生活规律
1、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2、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3、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
4、节制性生活。

中医基本护理--生活起居

中医基本护理--生活起居

• 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人体新 陈代谢旺盛,阳气最易外泄,导致各种虚 症,适宜应注意养护阳气。宜晚卧早起, 不厌晨光,保持心情愉快,勿发怒,气机 宣畅,痛泄自如。同时夏季不宜贪凉,还 要防湿邪侵袭,湿邪与热邪相缠绕,极易 损伤人体脾胃之阳气。易使水液在体内停 滞,发生各种病变。同时应注意预防一些 常见病证,如夏季感冒、中暑、急性胃肠 炎、细菌性痢疾等。
二、 调摄环境,慎避外邪
(四)病室光线要适宜 • 对于感受风寒、风湿、阳虚证及里寒证的 患者,室内光线宜充足。 • 对于热证、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有眼病 的患者,室内光线宜暗
三、起居有常,劳逸适度
• 起居有常主要是指起卧作息和日常生活中的各个 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律并合乎自然界和人体的生理 常度。 • 对于住院患者的作息起居,应根据季节变化和个 人的具体情况制订出符合生理需要的作息制度, 并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使人体的生理功能保持 良好的状态中。首先,要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 注意防寒防暑。夏季昼长夜短,应适当延长午休 时间;冬季昼短夜长,应早些熄灯休息。其次, 护理人员应督促患者按时起居。养成有规律的睡 眠习惯,每日睡眠不宜过长,否则会导致精神倦 怠,气血郁滞;睡眠不足,则耗伤正气。
• 春季:阳春三月,春回大地,万物复生, 人体内的阳气也随着春天阳气的生发而向 上、向外升发,因此人们应顺应自然界春 生之势。夜卧早起,宽衣松带,舒展形体, 在庭院中散步,使心胸开阔,精神愉快。 不宜过早的脱去棉衣,以防寒气乘虚而入, 做到“春捂”,以保证阳气生发的体内环境。
一、顺应四时,平衡阴阳
中医基本护理--生活起居
项城卫校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部 张玉荣 2018年2月27日
目的
1.熟悉生活起居护理的内容
一、生活起居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起居护理
我国历代医家十分重视生活起居护理,《内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反之“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说明要保持身体健康,要懂得自然发展规律,适应四时气候,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生活规律,就能健康长寿,颐养天年;如果饮食不节,起居无常,就会多病早衰。

这说明起居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起居调摄是保证身体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一、生活起居与疾病的关系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六淫是导致人体发病的因素,所以又称为“六邪”,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

所谓四时阴阳,是指一年四季不同的气候,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也包括了四时的主气:春主风、夏主暑热、长夏主湿、秋主燥、冬主寒等。

春夏阳气充沛,万物生机蓬勃,人体的新陈代谢也相对旺盛,所以要注意保养体内的阳气,防止其发泄太过,影响人体生发之气;秋冬阳气藏伏,阴气转盛,人体的新陈代谢也相对减缓,所以要注意保养体内的阴气防止阴精耗损,影响人体阴气内守的秘藏之积。

所谓“从之则苛疾不起”是提示人们要顺从四时阴阳,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内守”的防病强身目的。

如果不能顺应四时阴阳,即所谓“逆之则灾害生”,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劳逸结合是健康的源泉,经常合理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有益于通畅气血,活动筋骨,增强新陈代谢,健脑强神。

通过一些有意义的劳动还能陶冶情操,开阔胸怀,从而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增强体质,防止疾病发生。

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是宇宙普遍规律。

人体的生命活动,有其内在的规律(或称节律)。

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过程与自然界相适应,人体自身的生命节律,具有顺应宇宙规律协调各种功能,保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防御疾病发生的作用。

所以人体的起居动静与四时昼夜阴阳之气相适应,就有益于健康。

二、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原则
1.顺应自然人与自然界实际上是一个整体。

在这种“人与天地相应”的整
体自然规律是对疾病护理不可违背的基本法则。

“天人相应”的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变化的周期完全同步。

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四时气候的不同、昼夜晨昏的交替、地理环境的改变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从而使之产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反应。

人类必须掌握和了解自然环境的特点,顺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来进行护养调摄。

中医护理强调顺应一年四时阴阳变化规律入手,制订出不同的护理方法。

如春夏季节要注意保护人的阳气不要消耗过分;秋冬时节则应注意防寒以积蓄阴精。

因此,必须根据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从顺应自然的角度来进行护理和指导养生。

2.平衡阴阳生命活动从根本上来说,只有阴气平和,阳气秘固,即阴阳协
调,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

而患病的最根本原因,则是阴阳失去了平衡。

因此,护理疾病首要的都是调理阴阳,即确保使机体自身和机体与自然界的阴阳保持动态的平衡。

从日常起居、生活习惯、饮食调节、生活和治疗环境等各方面贯彻平衡阴阳的思想,以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境
地。

3.起居有常指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合乎自然界以及人体生理的正常规律,以使机体阴阳两方面始终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4.劳逸结合指应合理地安排各种活动,包括体力活动、脑力活动和性活动。

任何活动均应坚持适中有度地原则,不宜太过和不及。

人的体力活动包括劳动和运动两个方面。

坚持劳动和运动,可以调畅气机、流通血脉、滑利关节,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但如劳累过度,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也会引起机体损伤,影响健康,如所谓“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人的精神活动也是如此。

一定限度内的情志活动包括脑力劳动和娱乐是正常和必要的,但如果超出限度,出现情志活动过于激烈或持续时间过久,则同样会引发各种疾病。

人的性生活也是正常和必要的,但必须适中和有度。

肾中精气之盛衰对于人的生老病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而应非常重视对肾精的保养。

5.慎避外邪任何疾病的发生过程都是正气与邪气双方斗争的过程,正气虚弱者易于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疫疠之气等外邪的侵袭。

因此,“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就是中医护理的一个基本原则。

人们应根据季节、气候、地域和生活居住环境等各方面的情况而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

在反常气候或遇到传染病流行时,更要注意避之有时,并及时采取其他措施提高机体防御变化的适应力,以避免外邪的侵袭。

6.形神共养人身有“形”有“神”。

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的外在表现,形神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不仅应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应重视精神的摄护,两者不可偏废。

要做到形神共养,相辅相成,才能达到形体强健,精力充沛,形神兼备的境地。

所谓养形,主要是指对人的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形体的摄养,应以适当的休息和运动,提供良好的医疗、物质条件等来实现;所谓养神,主要是指人的精神调养,应以各种方式调节人的情志活动,在精神上为其提供愉快的氛围,达到怡情快志、心平气和的境地,从而使其能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和健康的维持。

三、生活起居护理的方法
1.环境适宜
(1)自然环境气候适宜,空气清新,水源洁净,景色秀美。

医院应努力为病人创造有利于健康恢复的自然环境。

(2)居室环境应保持安静,避免噪声。

应通风整洁,保持空气新鲜是居室应有的基本条件之一。

室内应经常通风,及时排除秽浊之气。

应根
据季节和室内的空气状况而决定每日通风的次数和每次持续的时间,
但每天至少通风1~2次。

阳虚和易受风邪侵袭者,在通风时应注意不
使直接当风。

地面和家具、用品等应每日清洁。

室内一般以18~20度
为宜。

病室的湿度以50%~60%为宜。

居室的光线应适度。

要求光线充
足,但针对不同病人病情,加以适当调节。

如热证、肝阳亢盛、肝风
内动的病人,光线宜稍暗;寒证、风寒湿痹证病人,光线就要充足。

2.生活规律
(1)定时作息因时、因地、因人、因病制订不同的作息时间。

春夏季节应晚
睡早起;秋季应早睡早起;冬季应早睡晚起。

(2)睡眠充足一般每日睡眠时间不应少于8小时。

病人更应增加睡眠和休息
时间。

3.顺应四时
(1)气候要注意气候变化对病人的影响。

(2)季节要做到春防风,夏防暑,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

春天应注意养阳,应该早起健身,抒发气机,吸取新鲜空气,使心情舒畅,
以利于吐故纳新,气血调畅,用春天的生机,补充机体的阳气。

夏天
应养阳护阴并重,应晚卧早起,注意保持心境平和欢畅。

秋天应“早
睡早起”注意收敛精气,注意冷暖,保养阴津。

冬季宜“早卧晚起”
早起锻炼以待日光为宜。

(3)昼夜病人对昼夜的变化反应就特别敏感。

在冬季夜间应注意保暖,夏季虽然暑热,但是夜间任然比白天气温低,应注意不可袒胸露腹而
受凉。

四、生活起居护理在现代护理学中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观念改变,人们需要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所以,护理工作应主动掌握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做到春防风,夏防暑,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

注意通风良好和阳光充足,保持安静,注意环保,防止有害化学、物理、粉尘污染,为病人创造良好的治疗及护理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