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主文献
第一章 宪法学基本原理

1. “以法律的形式”、“法律效力” (in Legal Form, Legal Authority) 宪法《序言》第13段:“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 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这里的“法律”实际上是从法的一般特征的角度来使用 的。实际上就是确认了宪法是一种法律,具有法律的一 般特征。
(律令格式,与一般法律概念无异)
由日本传入的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概念
(根本律例、朝纲、国家法、宪章、国宪等)
宪法
宪法性法律
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
(二)宪法的内涵
• 宪法是确认一国民主制度,通过规范控制国家 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具有最高效力的国家根 本法。 • 四要素:民主 控制 保障 根本法
• 宪法的存在形式:
什么是根本性内容?
• 不同宪政理念、历史传统和时代背景 下对根本性内容的理解很不相同。 • 我国宪法有对国家阶级性质的规定, 还有大量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
宪法修改程序的特殊性
• 宪法第六十四条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 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 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 本章主要内容: 宪法的基本概念与范畴,要了解法、法律与宪法 的联系与区别,宪法学的基础概念。
• 一、基本概念
1.宪法 2.国家 3.社会 4.法律 5.宪政
本节关键概念、问题和学习方法
• 二、重要问题
• 1.宪法的特性:宪法与国家,宪法与社会,宪法 与法律 • 2.宪法的性质
本节关键概念、问题和学习方法
宪法学推荐书目

1、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政治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自然权利与历史,<德>列奥.斯特劳斯著,彭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4、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主编,郑永流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5、法学方法论,<德>卡尔.拉伦茨著,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德>马克斯.韦伯,张乃根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7、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德>哈贝马斯著,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8、正义论,<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9、公法与私法,<日>美浓部达吉著,黄冯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0、公法与政治理论,<英>马丁.洛克林著,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1、公共经济学,<英>安东尼·阿特金、<美> 约瑟夫·斯蒂格里茨著,蔡江南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12、法律与现代社会,<英>阿蒂亚著,范悦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3、法律社会学,赵震江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周叶中:《宪法》(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周叶中、韩大元:《宪法》(法律硕士教材),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秦前红:《新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秦前红:《比较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祝捷:《外国宪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学而言宪,许崇德著,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中国宪法,许崇德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宪法,许崇德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宪法学原理,(上),徐秀义、韩大元著,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3中国宪法问题研究,胡锦光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林来梵著,法律出版社,2001宪法学,董和平、韩大元、李树忠著,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现代宪法学基本原理,徐秀义、韩大元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中国宪法教程,廉希圣主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宪法学基本理论,张庆福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权与宪政,童之伟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宪法教学参考书,韩大元、胡锦光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季卫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论公民,<英>霍布斯著,应星、冯克利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政府论,<英> 洛克著,翟菊农、叶启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政府片论,<英>边沁著,沈叔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联邦党人文集,<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著,程逢如、在汉、舒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论美国的民主(上、下),<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论法的精神,<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社会契约论,<法> 卢梭著,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法>卢梭著,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代议制政府,<英>密尔著,汪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法与宪法,<英>W.Iv.r.詹宁斯著,龚祥瑞、侯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宪政的哲学之维,<美>罗森鲍编,刘茂林、郑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宪政与民主,<美>埃尔斯特、<挪>斯莱格斯塔德编,北京,三联书店,1997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美>爱德华.S.考文著,强世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 宪政与分权,<英>维尔著,苏力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7新宪政论,<美>埃尔金、索乌坦编,周叶谦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宪政与权利,<美>路易斯.亨金、阿尔伯特.J.罗森塔尔编,郑戈、赵晓力、强世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当代人权保障制度,胡锦光、韩大元著,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修订版),夏勇著,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走向权利的时代(修订版),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夏勇主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张友渔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生存权论,<日>大须贺明著,林浩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蔡定剑主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论表达自由,甄树青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宪法基本权利司法救济研究,周伟著,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公民的基本权利,谢鹏程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与维护社会稳定,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编,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表达自由的法律保障,陈欣新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法治视野下的人权问题,白桂梅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宪法基本权利之基本理论(上、下),<台>陈新民著,元照出版公司,1999人权、国家与文明,<日>大沼保昭著,王志安著,北京,三联书店,200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李光灿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其实施机制,朱晓青、柳华文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关于人权保障与权力控制的学说,肖泽晟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新人权论,孙哲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中国当代宪政与人权热点,夏勇等著,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人的权力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英>A.J.M.米尔恩著,夏勇、张志铭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人权理论与国际人权,李龙、万鄂湘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中国签署批准的国际人权公约,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编,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人权与法治,齐延平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欧洲人权法律保护机制研究,朱晓青著,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人权与世界,刘升平、夏勇主编,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宪法学导论》,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张千帆《宪法》(3),芦部信喜《宪法学专题研究》,韩大元、林来梵、郑贤君《法律、立法与自由》哈耶克《我们人民》(宪法三部曲),阿克曼《自由史论》,阿克顿勋爵《德国公法学基本理论》,陈新民《西方宪政思想史》,李龙。
宪法学各章节知识点整理汇总复习资料

宪法学各章节知识点整理汇总复习资料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上)第一节宪法的概念一、宪法的语称1、在汉语中,“宪”、“宪令”、“宪章”等语词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不过它们的含义不同于今天的“宪法”。
具体而言,这些语汇主要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国家的法律、法令或制度。
其二是指效法,法令的公布、法律的实施等。
2、在近代中国,根本意义的“宪法”一词一般认为由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首先引入,郑氏在其所著《盛世危言》中要求清廷“立宪法”、“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中国最早在法律文件中使用近现代意义的“宪法”一语,是1908年清政府制定的《钦定宪法大纲》。
4、西方古代也有“宪法”这个词,但西方古代的“宪法”在很多情况下指的是政治体制。
4、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对constitution的使用则型构了近现代宪法的基本内涵。
二、宪法的界定关于宪法的界定有实质意义与形式意义两种。
(实质意义的宪法是从法律规范的内容来界定宪法的。
实质意义的宪法亦可被称为广义的宪法,它能解决诸如“英国没有宪法”这样的问题,因而为许多人所采信。
形式意义的宪法则是根据宪法作为法律的形式特征来界定宪法的,即宪法是指其制定和修改程序异于普通法律,并在效力上高于普通法律的成文法典。
西方国家的宪法绝大多数都是成文宪法,法国的托克维尔说:“英国没有宪法”,就是从形式意义而言的。
)三、宪法的形式特征(一)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异于普通法律1、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机关不同于其他法律。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要有一个特别的机关。
宪法的制定机关也称制宪机关,制宪机关一般为一个专门机构。
我国在制定1954年《宪法》时曾专门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
我国宪法修改也较为特殊,我国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的,但是通过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来修改,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颁布的。
2、宪法的通过和修改程序不同于其他法律。
一般来说,主要有三种情况:(1)由立法机关以绝对多数通过。
引用宪法文献

引用宪法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法律权威。
宪法文献的重要引用如下:
1.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
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2.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包括大陆、台湾、澎湖群岛、金门群岛、马祖群岛及其附属岛屿以及其他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
”
3.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法制。
”
4. 第五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
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5. 第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6. 第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宪法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
适用。
”
7. 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人民从事科学研究、
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事业,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
8. 第三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依法享有言论、出版、信
仰、集会、结社、行使的权利。
”
以上仅是部分重要的宪法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文献内容更加丰富和完整。
与宪法有关的参考文献近5年

与宪法有关的参考文献近5年
1、胡锦光、韩大元著:《中国宪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2、韩大元主编:《中国宪法事例研究》(系列),法律出版社。
3、林来梵:《宪法学讲义》,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4、张千帆:《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日]芦部信喜:《宪法》,林来梵、凌维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版。
7、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王世杰、钱瑞升:《比较宪法》,范忠信校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宪法学 第九章_基本权利与义务1

宪 法 学
本 章
肆、思考题(4) 思考题(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现行)宪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现行) 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A.环境权 B.平等权 C.出版自由 D.受教育权
(2004年司法资格考题·A)
宪 法 学
本 章
肆、思考题(5) 思考题( )
第九章 基本权利与义务(1) 基本权利与义务(1)
壹、教学目的与要求 贰、教学重点与难点 叁、教学内容
肆、思考题
宪 法 学
伍、参考文献
本 章
壹、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基本权利的基本理论, 掌握基本权利的基本理论,熟 悉与基本权利相关的系列概念, 悉与基本权利相关的系列概念, 了解各国关于基本权利与自由 的保障及其限制。 的保障及其限制。
2、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基本权利; (1)基本权利; (2)基本义务 3、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 公民与人民; (1)公民与人民; 公民权与人权。 (2)公民权与人权。
宪 法 学
如何理解各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限制? 4、如何理解各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限制?
本 章
伍、参考文献 (1)
宪 法 学
本 章
肆、思考题(1 ) 思考题(
1、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是我国宪法界定公民资格的依据? (1)下列哪一项是我国宪法界定公民资格的依据? A.出生地主义原则 B.血统主义原则 C.国籍 D.以血统主义为主、以出生地主义为辅的原 以血统主义为主、 则
(2006年司法资格考题·C)
宪 法 学
本 章
宪 法 学
宪法中的“国民”概念: 宪法中的“国民”概念:1949年《共同纲领》 第8条。1946年日本宪法序言。
宪法相关参考文献汇总

宪法相关参考文献汇总
1. 《中国宪法学》(宋秉仁著)
2. 《宪法学原理》(郑振铎著)
3. 《宪法学教程》(王泽民著)
4. 《宪法学导论》(刘平凡著)
5. 《宪法学纲要》(陈永栋著)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释义》(梁光烈主编)
7. 《宪法学通识》(杨宏伟、罗福林著)
8. 《宪法与宪政学》(宫亚中著)
9. 《宪法学》(秦新民著)
10. 《宪法教程》(彭清华著)
11. 《宪法纲要》(刘小枫主编)
12. 《宪法学原理与中国宪法》(庄林远著)
13. 《宪法学大纲》(杨宏伟、张清江著)
14. 《中国宪政法》(王朝忠著)
15. 《宪法学讲义》(翦伟民著)
16. 《宪法与行政法学》(付乃东著)
17. 《宪法学概论》(汤剑平、肖夫著)
18. 《宪法原理》(秦新民、陆大鹏著)
19. 《宪法法学》(姜建国著)
20. 《国家宪法学》(陈琪著)。
宪法学相关书籍

宪法学相关书籍
以下是与宪法学相关的书籍:
《政治学与宪法学导论》由刘牧撰写,全面探讨了宪法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有助于读者对宪法的深入理解。
《社会契约论》由让·雅克·卢梭创作,描绘了理想的社会形态,强调人们基于契约关系建立的国家。
《宪法学专题研究》采用专题形式,深入探讨宪法学的热点问题,旨在帮
助读者深入理解并思考相关前沿问题。
《英国宪法的自然》由Albert Venn Dicey所著,深入探讨了英国宪法的
核心与细节,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清晰的视角。
《宪政的政治经济学》由奥尔森所著,探讨了宪政与经济的关系,重点关
注宪政如何影响并塑造经济发展。
《宪法解读》由多位知名法学家合编,对中国的宪法律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和解释,旨在帮助读者全面、准确地理解宪法的核心理念和实际应用。
《宪法的目的与演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黄华所著,探讨
了宪法的历史发展及其目的变化,重点关注其对社会政治变革的影响。
《宪政的精神》由约瑟夫·H·卡尔撰写,主要探讨了宪政的核心价值和理念。
这些书籍有助于理解宪法学的不同方面。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该学科的其他方面,建议阅读学术期刊、政策文件、论文和评论等其他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幅总数大约为3549000字,其中必读文献2088000字。
宪法的概念和分类(总共214000字,必读文献94000字)1.*吴家麟主编:《宪法学》,群众出版社1983年版,第21-46页。
(16000字)2.*许崇德主编:《中国宪法》(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30页。
(10000字)3.*肖蔚云、魏定仁、宝音胡日雅克琪:《宪法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23页。
(9000字)4.[美]亚历山大等:《宪政的哲学基础》,付子堂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3-174页。
(38000字)5.*张光博:《宪法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8页。
(30000字)6.马岭:《宪法性法律的性质界定》,载《法律科学》2005年第1期。
(12000字)7. *陈云生:《西方的宪法分类学说》,载《政治与法律》1984年第4期。
(4000字)8.K.C.威廉:《论宪法的分类》,甘藏春、肖珊译,载《国外法学》1987年第2期。
(6000字)9.K.C.惠尔:《现代宪法》,翟小波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9页。
(10000字)10.朱国斌:《中国宪法与政治制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7-22页。
(8000字)11.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5页。
(19000字)12.王人博:《宪法概念的起源及其流变》,载《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10000字)13.*徐国栋:《宪法一词的西文起源及其演进考》,载《法学家》2011年第4期。
(25000字)14.费巩:《比较宪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2-32页。
(6000字)15.王叔文:《论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载张友渔主编:《宪法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0-47页。
(11000字)宪法原则、宪法规范、宪法惯例与宪法结构(总共245000字,必读文献141000字)1.*何华辉:《比较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9-104页。
(34000字)2.莫纪宏:“论宪法原则”,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4期。
(12000字)3.胡锦光:“试论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载《法学家》1988年第3期。
(6000字)4.吴杰:“论宪法规范的特点”,载《中国法学》1987年第6期。
(11000字)5.*胡锦光:《中国宪法问题研究》,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134页。
(14000字)6.*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页。
(40000字)7.李龙:《宪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5-176页。
(7000字)8.朱国斌:《现代宪法学基本原理》,载韩大元主编:《现代宪法学基本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1-79页。
(11000字)9.*[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21-460页。
(24000字)10.[日]美浓部达吉:《宪法学原理》,欧宗佑、何作霖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7-363页。
(35000字)11.徐秀义:“关于宪法惯例若干问题的思考”,载《学术交流》1993年第6期。
(5000字)12.*[日]芦部信喜:《宪法》(第三版),林来梵、凌维慈、龙绚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64页。
(29000字)13.周叶中:“宪法至上:中国法治之路的灵魂”,载《法学评论》1995年第6期。
(17000字)宪法与国际法的关系(必读文献21000字)1.*莫纪宏、宋雅芳:“论国际人权公约与国内宪法的关系”,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3期。
(10000字)2.*刘连泰:《国际人权宪章与我国宪法的比较研究——以文本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161页。
(11000字)制宪权理论(总共88000字,必读文献77000字)1.*[法]西耶斯:《论特权——第三等级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7-70页。
(8000字)2.*肖蔚云:“关于新中国的制宪权”,载《中国法学》1984年第1期。
(10000字)3.*芦部信喜:《制宪权》,王贵松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82-108页。
(10000字)4.*韩大元:《1954年宪法与新中国宪政》(第2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34页。
(11000字)5.苗连营:“关于制宪权的形而下思考”,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1000字)6.*陈端洪:“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高级法”,载《中外法学》2008年第4期。
(38000字)宪法的修改(总共69000字,必读文献48000字)1.张庆福:《宪法学基本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76-197页。
(13000字)2.韩大元:“试论宪法修改权的性质与界限”,载《法学家》2003年第5期。
(8000字)3.*杜强强:《论宪法修改程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6-112页。
(29000字)4.*柳建龙:《宪法修正案的合宪性审查:以印度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13-143页。
(19000字)宪法变迁(总共43000字,必读文献14000字)1.秦前红:《宪法变迁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172页。
(22000字)2.王锴:“宪法变迁:一个事实和规范之间的概念”,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7000字)3.*韩大元:“社会变革与宪法的社会适应性——评郝、童两先生关于‘良性违宪’的争论法学”,载《法学》1997年第5期。
(4000字)4.*郝铁川:“论良性违宪”,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4期。
(4000字)5.*童之伟:“‘良性违宪’不宜肯定——对郝铁川同志有关主张的不同看法”,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
(6000字)西方宪法史(总共495000字,必读文献409000字)1.*[美]C.H.麦基文:《宪政古今》,翟小波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0000字)2.*[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应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6-324页。
(61000字)3.*[英]沃尔特.白芝浩:《英国宪法》,夏彦才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78-296页。
(11000字)4.*[美]法伦德:《设计宪法》,董成美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
(138000字)5.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202页。
(40000字)6.*[美]爱德华.S.考文:《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强世功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
(92000字)7.*[德]赫尔曼.黑勒:《国家学的危机:社会主义与民族》,刘刚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5-48页。
(27000字)8.[英]马丁.洛克林:《公法与政治理论》,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42页。
(23000字)9.[美]肯尼斯.W.汤普森:《宪法的政治理论》,张志铭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6页。
(4000字)10.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第2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章。
(19000字)中国宪法史(总共400000字,必读文献288000字)1.侯宜杰:《20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1章第3、4节,第554-583页。
(18000字)2.萧功秦:“清末新政中的保守主义思潮——立宪运动百年的反思”,载《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10000字)3.*蒋碧昆:《中国近代宪法宪政史略》,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6000字)4.张国福:《民国宪法史》,华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391-431页。
(25000字)5.唐德刚:《袁氏当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页。
(20000字)6.*谢振民,张知本:《中华民国立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1-339页。
(24000字)7.*张友渔:《关于修改宪法的几个问题》,载张友渔主编:《宪法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29页。
(14000字)8.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28-553页。
(20000字)9.*肖蔚云:《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23000字)10.*许崇德:“现行宪法产生的特点”,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1期。
(11000字)11.*韩大元:《1954年宪法与新中国宪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3-419页。
(79000字)12.*王人博等:《中国近代宪政史上的关键词》,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64-213页。
(31000字)13.韩大元:《中国宪法学说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导论。
(19000字)人权与基本权利(总共40000字,必读文献22000字)1.*郑贤君:《基本权利原理》,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7-11页。
(3000字)2.张龑:“论人权与基本权利的关系——以德国法和一般法学理论为背景”,载《法学家》2010年第6期。
(18000字)3.*韩大元:“宪法文本中‘人权条款’的规范分析”,载《法学家》2004年第4期。
(8000字)4.*焦洪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分析”,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3期。
(11000字)基本权利一般理论(总共167000字,必读文献99000字)1.*[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3-294页。
(32000字)2.张翔:《基本权利的规范建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7-42页。
(4000字)3.*张翔:“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3期。
(22000字)4.*赵宏:“限制的限制:德国基本权利限制模式的内在机理”,载《法学家》2011年第2期。
(22000字)5.朱福惠:“公民基本权利宪法保护观解析”,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6期。
(3000字)6.秦前红,叶海波:“论立法在人权保障中的地位——基于‘法律保留’的视角”,载《法学评论》2006年第2期。
(11000字)7.张红:《基本权利与私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40-71页。
(19000字)8.*周永坤:“论宪法基本权利的直接效力”,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