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生命以过程

合集下载

作文范文之哲理性的作文素材

作文范文之哲理性的作文素材

哲理性的作文素材【篇一:关于人生哲理的作文素材】关于人生哲理的作文素材提示:“茶壶”的价值在于它的悠久的历史积淀而成的“茶垢”。

“老太太”的“失误”囿于一种传统的、世俗的思想方法,她未能认识旧茶壶的价值,以为茶壶太旧,就用水反复清洗,从而丧失了旧茶壶特有的价值,这是一种狭隘的、僵化的价值观。

由此联想到有人用水枪冲洗孔庙,结果使珍贵文物毁于一旦的事,都是无知者所做的蠢事,他们目光浅陋,不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光是对待文化遗产方面,推而广之,在生活中“老太太”式的做法比比皆是,如将沉香木做柴火,还埋怨它有一股怪味等等。

材料二;水,滋润万物,是生命之源;暴雨倾盆,江河泛滥,也会带来灾难。

水,看似柔弱,却能把坚石滴穿;汇成洪流,更可穿峡破谷,一往无前。

水,演绎出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流淌着古往今来多少悲欢??请以“水的联想”为话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问题不限。

提示:水是柔弱的,又是坚强的;水给我们带来欢乐、幸福,又使我们沉浸在痛苦和悲伤之中。

水的两面性使我们联想到生活中许多相类似的人和事物。

关键是要找到像水一样具有象征意义或比喻意义的人或事物,写出它们的双重特点以及你对此的看法,或记叙,或议论。

如记叙柔弱的女子具有顽强的个性的故事,如对于“科技”既给人类带来福音又使人们感情冷漠、人文丧失的两面性进行阐述,提出看法。

材料三: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

其中一位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

说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先生女士,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

请以此为材料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提示:对于同一个事物、同一个问题,由于立足点不同、心态不同、处世态度的不同就会产生绝然不同的结果。

比如对“苦难”,强者认为是垫脚石,而弱者认为的深渊;比如对“月亮”有人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有人认为“月是故乡明”。

100例包含哲理的作文素材

100例包含哲理的作文素材

1、还生命以过程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

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

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

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

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

废墟是古代派住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的挑剔和筛选。

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的力量和精粹。

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

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

2、有所敬畏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

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

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

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

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别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决于个人所隶属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甚至取决于个人的某种神秘体验,这是勉强不得的。

一个没有这些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可能是一个善良的人。

然而,倘若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百无禁忌, 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与禽兽无异了。

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

在他的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

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

不论他对人生怎样充满着欲求,他始终明白,一旦人格扫地,他在自己面前竟也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那么,一切欲求的满足都不能挽救他的人生的彻底失败。

相反,那种不知敬畏的人是从不在人格上反省自己的。

精美文章10篇

精美文章10篇

精美文章10篇(一)还生命以过程文/余秋雨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

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

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

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

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

废墟是古代派住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的挑剔和筛选。

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的力量和精粹。

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

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

(二)有所敬畏文/周国平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

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

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

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

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别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决于个人所隶属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甚至取决于个人的某种神秘体验,这是勉强不得的。

一个没有这些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可能是一个善良的人。

然而,倘若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百无禁忌,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与禽兽无异了。

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

在他的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

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

不论他对人生怎样充满着欲求,他始终明白,一旦人格扫地,他在自己面前竟也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那么,一切欲求的满足都不能挽救他的人生的彻底失败。

相反,那种不知敬畏的人是从不在人格上反省自己的。

还生命以过程读后感

还生命以过程读后感

还生命以过程读后感生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出生到死亡,我们都在不断地经历着各种各样的过程。

这些过程可以是生理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成长、学会了坚强,也学会了面对困难和挑战。

每一个过程都是生命中的一部分,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体会。

在生命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

从婴儿时期的无忧无虑,到青少年时期的叛逆与探索,再到成年后的责任和担当,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挑战和收获。

这些过程塑造了我们的性格和人生观,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

正是这些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和进步,让生命变得丰富多彩。

生命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经历和感悟。

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快乐,有时候我们会感到痛苦,但正是这些感受让我们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

快乐让我们感到幸福和满足,痛苦让我们学会坚强和勇敢。

无论是喜怒哀乐,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都让我们变得更加完整和真实。

生命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无论是在学校里学习知识,还是在工作中学习技能,我们都在不断地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和有价值。

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和睿智。

这些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让我们变得更加有魅力和魄力,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生命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有时候我们会感到迷茫和无助,有时候我们会感到疲惫和沮丧。

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让我们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都让我们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定。

生命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变化和转变。

从年幼到年长,从单身到成家,从无知到睿智,我们不断地经历着各种不同的变化和转变。

这些变化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和深刻,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彩。

正是这些变化和转变让我们的生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希望。

生命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离别和重逢。

杂志卷首语

杂志卷首语

杂志卷首语荟萃1、还生命以过程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

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

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

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

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

废墟是古代派住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的挑剔和筛选。

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的力量和精粹。

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

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

2、有所敬畏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

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

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

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

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别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决于个人所隶属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甚至取决于个人的某种神秘体验,这是勉强不得的。

一个没有这些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可能是一个善良的人。

然而,倘若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百无禁忌,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与禽兽无异了。

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

在他的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

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

不论他对人生怎样充满着欲求,他始终明白,一旦人格扫地,他在自己面前竟也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那么,一切欲求的满足都不能挽救他的人生的彻底失败。

相反,那种不知敬畏的人是从不在人格上反省自己的。

小学生生命周记:还生命以过程

小学生生命周记:还生命以过程

小学生生命周记:还生命以过程小时候,我总是认为生命是一种静态的存在,它不会发生变化。

直到我长大了,遇到了许多事情,才明白生命其实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生命是一次奇妙的旅程,从出生到成长,我们经历了很多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得失成败等各种各样的事情。

但是,这些事情都是我们成长路上必经之路,是塑造我们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

我们经历了疫情的困境、学业的压力、家庭的挑战等诸多挑战。

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疫情让我们远离了校园,但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学业的压力让我们更加刻苦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家庭的挑战让我们学会经济管理、分担家务、关心家人。

这些生命过程不仅让我们学到了许多技能和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认识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被塑造成了更好的人。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许多重要的品质,如坚韧、耐心、勇气、责任心和同情心等。

这些品质将伴随我们的一生,并帮助我们克服生命中遇到的各种挫折。

这就是生命的精髓所在:生命不仅是一条道路,更是一次沉淀和积累的过程。

通过这一年的学习和成长,我体会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生命不仅意味着活着,还意味着成长、奋斗、投入和付出。

生命所赋予的意义和价值,在我们的成长中得以彰显,让我们在未来的岁月中更好地面对挑战,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因此,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颗谦恭、感恩和学习的心,让自己的生命历程变得更加充实和意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日后的人生旅途中更加坚强、自信地前行,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生命虽短暂,但它所带来的经历和感悟,是我们丰富精彩的人生旅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还生命以过程”理念下的学校素质教育推进策略

“还生命以过程”理念下的学校素质教育推进策略
顾 燕 萍

要: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如何培 养人是一个因地 因校
而异 的课题 。学校提 出 了“ 生命 以过程 ” 还 的设 想 , 始终 坚持 以素质教 育 为 引领 , 通过 多种途径
夯 实素质教 育的基石 。
关 键词 : 生命 ; 程 ; 过 素质教 育 ; 进 推 中图分 类号 : 67 文献 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0 5 2 22 0 )0 07—0 G 2 B 10 —2 3 {09 1 —03 3 素质教 育是 一 个 本 土化 民族 化 的教 育 概 念 , 其 核心可 以 简 化 为 : 养 什 么 样 的人 和 如 何 培 养 人 。 培 “ 培养 什 么样 的人 ” 国家教 育 目标 中有 明确 的要 求 ,
件, 协调 内外关 系 , 树立 主人 翁意 识 和强烈 的 责任意 识 。推广 “ 案式 ” 方 工作 模式 , 由活动 负责人 “ 出方 提
何 培养 人 ” 因地 因校 而异 。台湾作 家刘 墉这 样 表述 : “ 知道不 等 于发现 , 望 不 等 于 投人 ,精 神 加 盟 ’ 观 ‘ 不 等于 ‘ 自参 与 ” , 于“ 现” “ 亲 ’鉴 发 、投入 ”“ 自参 与 ” 、亲 的需 要 , 校 提 出 了 “ 生命 以过 程 ” 设 想 , 学 还 的 围绕 “ 手相 牵共 同体 建设 ” 主题 作 了尝 试 , 素 质 教 心 的 将
彩。
管理体验增强 责任感 : 我的学校我当家。组织 “ 领头雁杯” 管理和业务能力竞赛 , 或开展方案设计 、
检查 落实 、 总结 反 思 、 息 技术 处 理 能 力 的竞赛 ; 信 或 立足 实践工 作撰 写 “ 管理 一得 ” 精彩 短文 , 结集 为 《 成

还生命以过程读后感

还生命以过程读后感

还生命以过程读后感《还生命以过程》读后感。

《还生命以过程》是一本充满哲学意味的小说,作者通过主人公的一系列经历,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小说中的主人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思考,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向和目标。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也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在小说中,主人公经历了种种挫折和困难,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时候我也会觉得生活很艰难,但是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意识到,面对困难,重要的是要有勇气和毅力,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另外,小说中的主人公也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反思,找到了自己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面临困难和挑战,但是只有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反思,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在以前,我总是觉得生活很无趣,但是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也找到了一些新的生活方向。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并没有被困难所击倒,而是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也会像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不断地探索和思考,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向和目标。

总的来说,读完《还生命以过程》,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思考,我相信我也能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关于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哲学著作,让我受益匪浅。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从中获得启发,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向和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生命以过程
◆文/余秋雨
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
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

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

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

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

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
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

废墟是古代派往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的挑剔和筛选。

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的力量和精粹。

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

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

还历史以真实,实在是气魄宏大,但也实在艰难,去改变之更不可能。

但是生命却是每人实实在在所拥有的,因此可以选择自己的生命轨迹,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生活是由点点滴滴的细节组成的,每一个节点都是需要我们去珍惜的,所以不要为了明天的耀眼而让今天如此黯淡。

希望每天都是温和的阳光,去
享受生命中的每个细节,还生命以过程。

以前读书时非常信服这样一句话:“不要只懂得过生命,而忘记了如何过生活。

”每一种动物都有生命,但唯独人才拥有体现个人思想的生活,一个平凡人过着自己平凡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有生命的目的在于过生活。

也许这样想太小民思想了,但是我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
一日的春光
冰心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吞咽”一词用得妙,意思是尽情享受、饱尝,写出作者对春天的深切期盼。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荫,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失落)
天下事都是如此——
去年冬天是特别的冷,也显得特别的长。

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

我无聊地慰安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自我安慰)
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的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

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
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

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的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有一天看见院里的桃花开了,这天刚刚过午,从东南的天边,顷刻布满了惨暗的黄云,跟着干枝风动,这刚放蕊的春英,又都埋罩在漠漠的黄尘里……
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

”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

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失望、悼惜、憎嫌、怨恨)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去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唯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的答应了。

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

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

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

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春在眼前了!
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

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

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烘烘的在繁枝上挤着开……
(这句景物描写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海棠花的茂盛,引出下文关于孩子们的联想,传达出作者所感受到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流露出欣喜之情;与下文“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形成呼应。


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的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喜悦、欣喜)(本文主要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开始写春天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不相信春天,憎嫌、怨恨春天,后来看到烂漫开放的海棠,憎嫌之意顿消,欣喜之情油然而生)
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

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

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报复,不再怨恨憎嫌了。

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遗憾)
一九三六年五月八日夜,北平。

作者说:“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

”作者渴望从春光中领略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然而黄沙、冷雨、黄云和黄尘令她一次次失望,她不再相信春天,甚至对春天产生憎嫌。

那一天天气晴明,作者欣赏观赏海棠,领略到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那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是九十春光中唯一的春天”。

这“一日的春光”,酬报了作者九十日的苦苦期待,消除了心中憎嫌春天之情。

因此,文章以“一日的春光”为题,别有深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