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脱“枷锁”为英雄喝彩 ——里约奥运会体操男团决赛观后感

合集下载

里约奥运会观后感800字

里约奥运会观后感800字

里约奥运会观后感800字2016年里约奥运会观后感800字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奥运带给我们太多感动,精彩无限。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里约奥运会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里约奥运会观后感(一)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全球目光聚焦巴西里约,奥运会是集体育精神、民族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于一身的世界级运动盛会,它点燃着亿万人的梦想,代表着“更快、更强、更高”的自我挑战精神,向梦想出发!奥林匹克是一种自我挑战精神,更是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体育竞技精神。

一直以来,奥运会都是世界团结、友谊、和平、正义的象征,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作出了贡献。

奥运精神的力量处处可见。

本届里约奥运会中,除了来自20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参加比赛之外,还有一支由来自南苏丹、叙利亚、刚果(金)、埃塞俄比亚的10名难民所组成的无国界代表队,而这也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难民代表队参赛。

作为奥运会历史上最特殊的一个代表队,尽管在专业技能上他们无法与各国精英选手相提并论,但他们能够出现在神圣的奥林匹克运动场上,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标志意义。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他们将是全世界难民希望的象征,也将让全世界更加意识到难民危机的严重性。

这些难民运动员将向全世界证明,尽管他们曾经遭受难以想象的悲剧,却仍坚持以自己的天赋、才能和毅力为社会服务。

这支特殊代表队的参赛,恰恰象征着和平友爱、公平公正的奥林匹克精神,将永远值得世人铭记。

换一把尺子看奥运。

对于中国选手来说,金牌当然要争,但唯金牌论的时代已经过去,展现不懈努力、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和中国形象,更为重要。

对普通百姓来说,当五星红旗升起时,内心依然会澎湃,但对奥运意义的理解,已悄然发生改变。

“一个新世界”,这是里约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口号。

对中国体育来说,里约也将见证中国体育的奥运思维和体育意识的全新觉醒。

为了更好地举办奥运会,里约市给市民特别放假3天,很多人选择在家里或酒吧观看巴西国奥足球队的小组赛。

酒店保安大叔罗德里格斯告诉记者:“我当然希望巴西能在奥运会拿到更多金牌,但大多数巴西人更想拿到足球这枚分量最重的金牌!”和罗德里斯格的想法趋同,中国普通民众也不再沉迷奥运金牌的数字。

2023年里约奥运观后感_1

2023年里约奥运观后感_1

2023年里约奥运观后感2023年里约奥运观后感1掐指一算,今天已经是里约奥运的第14天了。

每天蹲在电视机前享受运动赛场带来的喜怒哀乐成了我的必修课,尽管我对很多比赛的规则知之甚少,但赛场上带给我的那份焦灼和期待总是最美妙的:看到首金失利,我会黯然神伤;看到拔得头筹,我会亢奋不已;看到无缘决赛,我会扼腕叹息。

但当我了解到他们取得的成绩不能再以奖牌论高低,我就更加清楚,原来,他们身上那股为实现梦想敢打敢拼、勇于冲破极限的动力,才是我认定他们伟大的意义。

你也许会记不起,原来在男子柔道90公斤级比赛中,仅获一枚铜牌的程训钊。

但你一定要知道这枚小小的奖牌,是一直处于阴盛阳衰局面的柔道,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到伦敦奥运会以来,创造的中国男子柔道奥运会首枚奖牌!你也许会记不起,里约奥运会女子单人双桨决赛中,段静莉以7分24秒13收获的那枚铜牌。

但你一定要知道,这枚奖牌承载的是自北京奥运会以来创造的中国赛艇队新纪录!你也许会记不起,在100米预赛的半决赛中那两个未取得名次的中国“飞人”苏炳添和谢震业。

但你一定要知道,在100米田径项目的史册上,他们不仅是进入半决赛的第一人,也是创下中国田径新纪录的“飞人”!你也许会记不起,那个在马术个人项目上英勇作战却只取得排名第八的华天。

但你一定要知道,他是中国唯一一位“千里走单骑”的马术运动员。

你可能记得自行车夺金的那一刻,但请别忘了,我泱泱大中国为这枚金牌鏖战了32年。

你可能记得龙清泉307公斤加冕的那一刻,但请别忘了,他是拼搏8年才打破了土耳其“神童”穆特鲁16年创造的世界纪录。

你一定记得中国女排战胜巴西的`那一刻,但请别忘了,她们也是征战8年才重返四强之列。

我想,之所以中国能从1979年第一届奥运会的零突破,到现在现在站在世界前三,离不开像这样在黑暗里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拼搏,不断地突破的奥运健儿。

没有他们一点一滴的苦战,恐怕我们至今不知道我们在多少领域有自己的“盲点”。

里约奥运会观后感

里约奥运会观后感

xx年最新里约奥运会观后感xx年最新里约会观后感今天的中国已经强大到不再需要用金牌来证明自己了,我们也无需整天把体育强国挂在嘴边,我们更加金牌背后运发动们的拼搏与付出,是永不言败的民族精神,这才是比金牌更重要的东西。

以下是带来的里约会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里约会,对于中国成绩可谓有喜有忧,喜的有取得了象自行车运动和男子百米等传统不强的工程取得的成果,忧的是国人寄于厚望的工程没有取得好成功。

但无论成绩好与坏,我们都应该对这些为祖国荣誉而拼搏的健儿多点包容。

自从中国接连举办了xx年北京会和xx年世博会以后,我们的国人早已变得见多识广、荣辱不惊了。

以往每当大赛来临之际,我们的党和都要接见运发动,在出征仪式上发表为国争光、赛出精神、赛出水平的讲话。

媒体也会紧盯着那些身背祖国和民族荣誉的夺冠争金选手,导致他们还没有上阵就已经背上无比沉重的心里包袱,成功那么流芳百世,腰缠万贯,又是各种劳模先进表彰,又是奖励汽车、房子、奖金、甚至金砖金罐等,可谓一辈子荣华富贵都有了。

然而那些失手没有拿到该拿的金牌的运发动就会被千夫所指,祖宗十八代被骂,从此再也没有提起这些同样一身伤病,为祖国赢得过无数荣耀的运发动们。

最典型的莫过于一代田径英雄刘翔,尽管他曾经参加了超过48场的世界级重要田径赛,获得过36次冠军,6次亚军,3次季军。

1次平世界纪录,1次打破世界纪录,5次打破亚洲纪录,3次打破亚运会纪录,这样辉煌的荣誉毫无争议的可以称之为民族英雄,可是到最后人们却只记住他的一次退赛和一次跌倒后,用一条已经跟腱断裂的残腿跳过全程的'悲催一幕,而且还成了嘲笑讥讽他的话题,难道我们不感到心寒吗?随着国力的不断强盛,民族自信心也得到极大的提升,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具有大国风范,我们的人民也愈来愈有宽广的胸襟,对待运发动的成绩早已看淡,不再追求什么“更高、更强、更快”的精神,也不再把运动成绩作为衡量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胜者可喜,败者也无妨,抖擞起精神重新再来。

挣脱“桎梏”为英雄喝彩——里约奥运会体操男团决赛观后感

挣脱“桎梏”为英雄喝彩——里约奥运会体操男团决赛观后感

挣脱“桎梏”为英雄喝彩——里约奥运会体操男团决赛观后感今天是里约奥运会的第六天,中国队取得了8金3银6铜的好成绩,但部份国人似乎对那个成绩不太中意,从首金的当面错过,到体操男团的无缘三连冠,听到最多的确实是“垃圾”“丢人”……我想说:你有什么权利如此说?你有何资本如此说?谁给你的勇气如此说?在竞赛终止后,张成龙面对记者的采访说道:“我感觉这可能是我最后一届奥运会,我多希望带着几个年轻队员把这块金牌收入囊中,此刻没拿到,心里很难受,这也是中国队最重视的一块金牌。

”我想说的是:在这次的出战人员中,除张成龙参加过奥运会,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参加!作为队长的张成龙,他的发挥很稳固,完全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可是无奈对手发挥也很超卓。

这次和金牌的擦肩而过也是他最遗憾的。

作为他身后的力量,有些人不但没有鼓舞他安慰他,反而恶言相向,不断的诋毁和辱骂!你不加油打气却还如此,我实在无力吐槽……(很想喷他一脸,你行你上!)还记适昔时汉城奥运会上的李宁吗?还记适当他意外从吊环上摔下来,回国时只能走一条偏僻通道的黯然失落吗?我不明白,除金牌莫非其他的奖牌就不算奖牌吗?究竟何时,有些人材能从“金牌”的桎梏里面走出来,用一颗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竞赛?从小,咱们就被大人们灌输:凡事都要力争第一的执念。

别说差个一二分,就算差个零点几分,回抵家就会被批评。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考试,我和隔壁家的小孩错个0.2分,回抵家后,我爸就摆个臭脸!好似我做了什么丢人的情形,本来很快乐的心情,一下子也没了兴奋劲!还有一次在单位参加什么竞赛,我老爸给我灌输思想:你参加了,你就得个第一,要不你就不参加!“第一”真的有那么好吗?我很想明白参加竞赛,确实是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第一”吗?“第一”真的这么重要吗?过于在意竞赛的结果,就会失去参与竞赛的意义,其实每一个人参与竞赛,都想取得荣耀,但有时候不是我想,就可以够博得。

胜不骄败不馁说的确实是:取得成功不要自豪,失败了不要气馁。

观中国男子体操队团体决赛有感

观中国男子体操队团体决赛有感

观中国男子体操队团体决赛有感
观中国男子体操队团体决赛有感
今天,我观看了第29届奥运会男子体操队团体决赛。

随着比赛的激烈进行,运动员们将鞍马、跳马、单杠、双杠、吊环、自由体操六个项目逐一比赛完成的时候,中国队获得了金牌。

当中国男子体操队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时,全场沸腾了;当雄壮的国歌响起时,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他们眼里涌出了激动的热泪,这热泪既包含了他们得到金牌的激动的心情,还预示了他们几年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运动员作为特殊的团体,平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刻苦、努力地训练。

俗话说: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只有认真掌握训练要领,反复练习,这样才能在比赛中取得成功。

我们作为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只有在平时的学习中刻苦、勤奋,勤学好问,多做练习,才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没有哪个运动员是不劳而获就能取得好成绩的,同学们也不例外。

运动员在长期的训练中要不断克服枯燥乏味的心理压力,还要面对伤痛的折磨,这就需要他们顽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会取得今天的成功。

这就和我们的学习非常相似,在长期的学习中,有时会感到学习枯燥、无趣,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但只要你克服心理压力,坚持不懈,积极乐观地学习,你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会带给你无穷的知识和力量。

作为体操运动员,不能只偏爱某一个单项,而是要全面发展,各个项目都要精益求精,这样在比赛中才能为国争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所学的科目越来越多,课程也越来越难,我们只有稳扎稳打,认真学好每门功课,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争做国家有用的人才。

我一定要学习男子体操队员们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努力学习,争做国家栋梁!。

里约奥运会观后感作文参考

里约奥运会观后感作文参考

里约奥运会观后感作文参考2016里约奥运会观后感作文参考不知不觉又迎来了新一届的奥运会,让我们为里约的中国英雄们加油吧!以下是小编带来的2016里约奥运会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6里约奥运会观后感(一)没有弘大的场面,没有气势的排场,里约开幕式有的只是绿色奥运,环保奥运。

总体感觉,创意不错,绿色五环很新颖,最后的火炬也很有艺术感。

早在2014年,巴西在举办世界杯的时候就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市民游行示威,抵制世界杯。

今年举办这样一场奥运会自然也是劳民伤财的,怎么花最少的钱让世界人民满足自然不容易。

巴西g-o-v 另辟蹊径,用LED 来代替弘大的场面,生态环保主题贯穿整个开幕式,人家节约成本自然跟这个主题相配了。

从开始的海洋动物,到绿色五环,到最后的旋转式火炬,无一不体现绿色精神。

可能很多人看了这个只当耳旁风,现如今生态问题真的十分严重。

霍金曾预言,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移居地球,地球的资源只可能再支撑1000年。

有个公益宣传片说地球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地球。

可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只是一个开幕式就让大家改变行为方式,做到低碳环保不容易吧,环保的路还有很长。

奥运会也完美地展现了巴西的文化,桑巴舞、名模吉赛尔等。

我们的传统文化(08奥运主要是古代的造纸术、戏曲等)确实闻名世界,可是现代文化能挤进世界前列的恐怕凤毛麟角吧,想提高软实力真的.要从文化入手。

2016里约奥运会观后感(二)咱们重视里约奥运会上我国队能斩获如何的竞技成果,也重视我国社会奥运观与国民心态的改变。

在一场赋有南美风情的开幕式以后,2016里约奥运总算向世人推开大门。

在此之前,国际社会针对里约奥运场馆建造、配套保证、治安环境等的热议,现已以特殊的方式完成了对这届奥运会的预热。

在争议声中开幕的里约奥运,最终会呈现出如何的精彩或不完美,唯有交给时刻。

但在距里约18000公里以外的我国,从社会关于奥运会的重视和反响中,咱们现已可以窥视或感知出一些对比明晰的改变。

里约奥运会比赛项目观后感

里约奥运会比赛项目观后感

里约奥运会比赛项目观后感里约奥运会比赛项目观后感(1):随着2016年国际剑联花剑世界杯大奖赛上海站的比赛落下帷幕,里约奥运会前的男女3个剑种所有世界杯和大奖赛已经全部结束,中国击剑进入备战奥运的最后冲刺阶段。

两个月后,13名中国剑客将论剑里约奥运赛场。

其中,男子花剑、女子重剑获得了团体赛的参赛资格,另外5个名额来自于个人项目。

女子重剑和男子花剑是中国队的两个优势项目。

男子花剑队以雷声、马剑飞、陈海威为主力。

雷声是伦敦奥运会个人冠军,马剑飞获得了亚运会、亚锦赛、世界杯等多项冠军。

在冲金目标中,男子花剑团体可谓是中国击剑几十年来的&ldqu;心结&rdqu;。

如今担任男子花剑队主教练的叶冲,是当年的&ldqu;三剑客&rdqu;之一。

&ldqu;比起当年我们仨,这一批队员的个人能力更强,但默契和整体性还没达到最佳。

&rdqu;女子重剑团体4年前在伦敦摘得金牌,目前世界排名第二。

主力队员许安琪目前排名世界第一,孙玉洁获得了伦敦奥运会的个人铜牌及多项世界大赛冠军。

除了传统优势男花和女重外,中国队其他几个剑种虽然不具备冲金实力,但以击剑项目临场发挥的特质,有爆冷可能性。

里约奥运会比赛项目观后感(2):作为2020年奥运会的东道主,日本代表团在里约奥运会的表现备受期待,外媒预测他们有可能获得15金9银12铜的成绩,排名金牌榜第七位,男子体操和柔道是他们的主要夺金点。

在这个奥运周期里,日本男子体操整体实力提升迅速,特别诞生了以内村航平为首的一批优秀全能选手,这使得他们在团体和全能项目上占据了优势。

外媒认为内村航平、加藤凌平等五人有望为日本男团夺回金牌,上一次他们夺冠是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

里约奥运会,日本男团将战胜新人挑大梁的中国男团。

此外,内村航平还将是全能的最大夺冠热门,他还机会获得单杠的金牌。

白井健三拥有自由操项目上的最高难度,只要自身不出现重大失误,将毫无悬念的获得金牌。

奥运体操观后感

奥运体操观后感

奥运体操观后感看了奥运体操比赛,那可真是一场视觉和心灵的双重震撼之旅啊!先说说那些体操运动员吧,他们一出场就像是一群超级英雄降临赛场。

男运动员们一个个肌肉紧实,那身材简直就是力量的化身。

女运动员呢,身材修长又充满柔韧性,看着就特别有美感。

比赛一开始,自由体操的选手们就在那片小小的场地里像是开了挂一样。

他们的动作快得像闪电,一个跟斗接着一个跟斗,感觉就像在地上飞。

我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啥精彩瞬间。

那些空翻,在空中转了好几圈,落地的时候还稳稳当当的,就像钉子钉在地上一样,我在电视前都忍不住想鼓掌叫好。

再看平衡木项目,我的天呐,那平衡木才几厘米宽啊,那些女选手在上面走就跟在平地上散步似的轻松。

她们做着各种高难度动作,什么单腿旋转啊,后手翻啊,我看着都为她们捏把汗。

感觉只要稍微歪一丁点儿,就会掉下来。

可人家就是能稳稳地完成整套动作,这得练多久才能有这本事啊。

吊环项目里的男选手也超厉害。

他们双手抓住吊环,然后就开始各种力量型的表演。

把自己荡得高高的,还能在空中做出各种造型,就像在空中画画一样。

那手臂上的肌肉,感觉都要撑破衣服了,满满的都是力量感。

而且他们在做动作的时候表情还特别专注,那认真的模样,就像在完成一件绝世艺术品。

鞍马比赛也很有趣,选手们在鞍马上就像骑着一匹不听话的马,一会儿这边跳一下,一会儿那边翻一下。

那动作流畅得就像流水一样,从这个动作过渡到下一个动作一点都不生硬。

看他们比赛的时候,我就在想,这背后得付出多少汗水啊。

这些运动员们肯定每天都在训练馆里苦练,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受了多少伤。

他们为了在奥运赛场上这短短几分钟的表演,可能付出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

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吧,为了梦想全力以赴。

而且啊,现场的观众也特别热情。

每一个精彩动作之后,那欢呼声、掌声就像海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

这种氛围也感染着我,让我在电视机前都跟着激动起来。

看完这场奥运体操比赛,我觉得体操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挣脱“枷锁”为英雄喝彩——里约奥运会体操男团决赛观后感
今天是里约奥运会的第六天,中国队获得了8金3银6铜的好成绩,但部分国人似乎对这个成绩不太满意,从首金的失之交臂,到体操男团的无缘三连冠,听到最多的就是“垃圾”“丢人”……我想说:你有什么权利这样说?你有何资本这样说?谁给你的勇气这样说?
在比赛结束后,张成龙面对记者的采访说道:“我感觉这可能是我最后一届奥运会,我多希望带着几个年轻队员把这块金牌收入囊中,现在没拿到,心里很难受,这也是中国队最重视的一块金牌。


我想说的是:在这次的出战人员中,除了张成龙参加过奥运会,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参加!作为队长的张成龙,他的发挥很稳定,完全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但是无奈对手发挥也很出色。

此次和金牌的擦肩而过也是他最遗憾的。

作为他身后的力量,有些人不但没有鼓励他安慰他,反而恶言相向,不停的诋毁和辱骂!你不加油打气却还这样,我实在无力吐槽……(很想喷他一脸,你行你上!)
还记得当年汉城奥运会上的李宁吗?还记得当他意外从吊环上摔下来,回国时只能走一条偏僻通道的黯然失落吗?我不知道,除了金牌难道其他的奖牌就不算奖牌吗?究竟什
么时候,有些人才能从“金牌”的枷锁里面走出来,用一颗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比赛?
从小,我们就被大人们灌输:凡事都要力争第一的执念。

别说差个一二分,就算差个零点几分,回到家就会被批评。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考试,我和隔壁家的孩子错个0.2分,回到家后,我爸就摆个臭脸!好似我做了什么丢人的事情,本来很高兴的心情,一下子也没了兴奋劲!还有一次在单位参加什么比赛,我老爸给我灌输思想:你参加了,你就得个第一,要不你就不参加!“第一”真的有那么好吗?我很想知道参加比赛,就是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第一”吗?“第一”真的这么重要吗?
过于在乎比赛的结果,就会失去参与比赛的意义,其实每个人参与比赛,都想取得荣耀,但有时候不是我想,就能赢得。

胜不骄败不馁说的就是:取得胜利不要骄傲,失败了不要气馁。

如果因为失败而让自己变得苦恼,那参加比赛还有何快乐?
比赛虽是检验我们努力的标准,但我们不能为了结果而比赛,每次比赛前或多或少我们都会给自己制定目标,这次比赛我要努力拿到什么名次,有人说:目标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不断奋斗的勇气,但过大过重的目标会变成压力,在比赛中压得我们喘不过气,同时也丧失了比赛的乐趣,失去了享受比赛的过程,变得纯粹为了结果而去比赛,这样的心
态和压力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发挥,正如我们前几场与金牌的失之交臂,我认为多多少少也有此原因!网上有人传:得了金牌你是应该的,你就是英雄!而丢了金牌你就什么也不是!为什么非要拿金牌来评判比赛,除了金牌,就是金牌吗?是奥林匹克的精神在改变,还是我们的心态在改变!
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失败和困难给我们鼓励最多的是父母,给我们安慰最多的依旧还是父母,正如孙妈妈在朋友圈发的那些话:“孙杨,你哭了,因为没有夺得金牌,我和你爸在看台上也落泪了,因为被你感动。

从1月份澳大利亚训练时的意外骨折,到美国烈日下的苦苦训练,再到现在站到奥运会的领奖台,你付出了多少,我们一直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我们知道你一直在咬牙坚持,因为那是你的选择,那是你的热爱。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看到你站在最高领奖台,更希望看到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地成长,懂得珍惜,学会坚强。

孙杨,你真的不必自责,因为你已经尽力了,而且,你还有后面的比赛,擦干眼泪,去迎接接下来的比赛吧!孙杨,爸妈为你骄傲,为你加油!
奥运健儿的努力和拼搏是无法用一枚奖牌所判定的!更不能用一次的得失去否定他们的努力,希望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无论结果如何,让我们和奥运健儿们一起摆脱心中的枷锁,释放心中的压力,放飞心态,让英雄们轻装前进,发挥自己的实力,只要努力了,我们问心无愧!只要努力了,无
论结果如何你们都是最棒的!
我们为你们加油、我们为你们喝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