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

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嘶哑.(yǎ)蹂躏.(lì)锦幛.(zhàng)

B.水藻.(zǎo)蓬蒿.(gāo)蝼.蚁(lòu)

C.干瘪.(biě)淤滩.(tān)胚.芽(pī)

D.簇.新(cù)虔.信(qián)瞰.望(kà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促狭碗筷姊妹千恩万谢

B.聒噪作揖心窍顶足之势

C.犹然乡绅皂靴顿开矛塞

D.商酌体统勾当如雷惯耳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海燕》的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他的主要作品有《童年》《母亲》《战争与和平》。

B.《萧红墓畔口占》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戴望舒。他是我国现代诗派的代表人物,曾因创作了代表作《雨巷》而被称为“雨巷诗人”。

C.《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我国女诗人舒婷,原名龚佩瑜。代表作品有《双桅船》《致橡树》等。

D.《梅岭三章》的作者是陈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4.名句默写(6分)()

(1)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去泉台招旧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人间遍种自由花。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繁多是个谎言。

5.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________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_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__________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份虚幻的朦胧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

B.③①④②

C.④③①②

D.④②③①

6.名著阅读(2分)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7.近日,重庆某中学开展“诵读名家进校园”活动,邀请重庆市的诵读名家来校进行诵读示范和指导。请你完成下列任务。(9分)

【诵读我宣传】

(1)为营造活动氛围,动员师生积极参与,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句式对称,有感召力,20字以内)(2分)

【节目我主持】

(2)活动现场,首先由学校朗诵队朗诵了朱自清的《春》,接着著名播音员陈老师将朗诵朱自清的《背影》请你给这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词。(要求:衔接自然,富有感染力)(3分)

【活动我策划】

(3)在名家诵读感染下,你班决定持续开展诵读活动。请你设计两种与诵读有关的活动,写出活动的名称。(4分)

活动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活动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故乡

梁孟伟

①儿时的故乡,留给我更多的是一份苦涩的记忆。冬天,穿着用人力车外胎做成的“皮草鞋”,鞋面用几根皮条串联,双脚常常被冻得僵硬麻木,捂上一层稻草,才会感到暖和一点。夏天,圆月在天时,我们就得起床,打稻挑谷直到中午田水发烫;下午挑粪插秧种出满田星星,“嗡嗡”的蚊子“亲吻”着肌肤,蚂蟥总是在腿上吃得滚圆……缺吃少穿、终年劳累的生活压得我直不起腰背。我曾一次次爬上高高的山冈,久久眺望山外的世界;一次次诅咒过贫穷的故乡,发誓要找一个幸福快乐的地方。

②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逃难似地离开了故乡,终于完成了乡下人到城里人的转换。除了探望父母回家小住几天外,我很少回去。故乡的山水日渐模糊,故乡的星光日益陌生。

③记得有一年,因病修养期间,儿时的玩伴把我接回故乡小住了一段时间;乡亲们用古铜色的脊背,背我走过村前的木桥,张家大妈王家阿婶端来了飘香的饭菜,董家大叔吕家兄弟送来欢声笑语……啊,在温馨甜蜜的故乡,我的每个毛孔都自由地舒张,每个细胞都享受着抚爱;我的整个灵魂得到了洗濯,心胸变得澄澈。

④于是,我发现,尽管我已身为城里人,但对故乡依然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留恋。而且这种留恋深藏心底,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消失,反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静静的村庄、浩瀚的蓝天、悠悠的白云、潺潺的小溪、窄窄的小桥构成了故乡诗意的轮廓,也构成我的精神家园。

⑤我梦想着退休后回归故乡,安享与乡亲们“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正当我为建房选址、设计忙得不亦乐乎时,却传来家乡要筑水库的消息,网上甚至

流传出了库区的三维地图。忽然,我有一阵被掏空般的晕眩,一种被连根拔起的痛感。原来,故乡的根已经深深扎入我的心田。我曾走过一个又一个城市,换了一个又一个岗位,心里却一直茫然:梦还有多久?路还有多远?短暂停留,这才发现,惟有故乡的方向能让我内心踏实,安定。

⑥为此,我特地回了趟家乡。一路上我在想,故土难离是国人的传统,安土重迁更是国人的习惯。在乡亲们的心底,故乡的脐带真能一刀剪断?

⑦可奇怪的是,乡亲们表现得比我想象中药平静得多。不过,偶尔也会感受到两种不同的心境:老人们还幻想着修建水库的选址可以修改;年轻人却关心着水库什么时候开建……

⑧天近黄昏,我在村头流连。四周是那样恬静,暖风吹拂发丝,花草散发芬芳,沿着小径,慢慢地、慢慢地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依恋,就像暮霭一样越来越浓,直到月华照亮了我的泪眼。

⑩故乡是一首诗,一首越吟越舒心、越吟越思念的诗。而明天,故乡就要变成一片泽国;而明天,乡亲们也将要搬离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

?今后,我只能梦回乡关!

(有删改)

1.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文赏析第⑥段画线的句子。(4分)

在乡亲们的心底,故乡的脐带真能一刀剪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故乡即将修建水库的现实,老人和年轻人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心境?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开始写“我”一次又一次诅咒故乡,后面又写“我”因故乡建水库被淹而痛苦,这样的安排却并不矛盾,为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秋光里的黄金树

①这里就正是秋天。

②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呢,它说我管那些?说完,就在阔野间放肆地躺下来,凝视天空。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

③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

④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

⑤它不想不怨,却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

⑥在这辉煌的仪式中,它开始奢侈,它有了一种本能的发自生命本体的挥霍欲。一夜之间就把全部流动着嫩绿汁液的叶子铸成金币,挥撒,或者挂满树枝,叮当作响,掷地有声。

⑦谁又肯躬身趋前拾起它们呢?在这样豪华慷慨的馈赠面前,人表现得冷漠而又高傲。

⑧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她拾起一枚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的大鸟身上落下的一根羽毛。她透过这片叶子去看太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枚秋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如描。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呀!那女孩子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

⑨还有一个老人,一个瘦老头,他用扫帚扫院子,结果扫起了一堆落叶。他在旁边坐下来吸烟,顺手用火柴引着了那堆落叶,看不见火焰,却有一股灰蓝色的烟从叶缝间流泻出来。这是那样一种烟,焚香似的烟,细流轻绕,柔纱舒卷,白发长须似地飘出一股佛家思绪。这思想带着一股特殊的香味——黄叶慢慢燃烧的香味,醒人鼻脑。老人吸着这两种烟,精神和肉体都有了某种休憩栖息的愉悦。

⑩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但是树有过忧伤么?

?但是树有过拒绝落叶的离开么?

?当然没有。它作为自然的无言的儿子,作为季节的使者和土地的旗帜,不准备躲避或迁徙,这是它的天职。

?当我们在原野上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哪怕是远远地,只看见团团的、

兀然出现在地面上的影子,我们也会感到这是自然赐给我们的一番美意。当然随之我们就会遗憾太少,要是更多一些该多好,要是有一片森林该多好!但是毕竟是因为有了这几棵树才引起我们内心更大的奢望。

?对森林的奢望,是每个人对远古生活本能的回忆和依恋。

?荒野是那么寥廓;

?荒野上的道路是那么漫长;

?原先驻守在这片荒野上的树呢?它们曾经无比强大,像一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大兵团,密集的喧哗的笑声,仿佛在嘲笑一切妄想消灭它们的力量,而且它们拥有鸟类和众多的野兽,这些鸟兽类也不相信森林会消失。

?但是时间被人利用了;

?时间使人成了最强大的;

21人类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一斧头砍死一棵树,就像杀死一个士兵,最终,○

整个兵团消失了,连骨头也不剩。

22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呢?关于树的呼吁已经很多了,○

我不打算重复了。我只是觉得,树在中国北方像流窜深山的小股残匪一样悲惨。

23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

神奇了。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的崭新一页。

24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25因此,对树充满敬意吧——从现在就开始,对任何一棵树充满敬意,就像○

对自己的上司那样。

(节选自《周涛散文·伊犁秋天的札记》,有改动)

5.认真阅读文章,概括“秋光里的黄金树”的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第⑩段画线句“这一刻就会消失”中的“这一刻”指代什么?联系全文分析作者此时的情感。(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析第2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15分)

舒婷

8.“鲜红的围巾”喻指什么?“我”为什么不敢浣洗“鲜红的围巾”?(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啊,母亲。”这个句子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怎样理解“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认为诗人思念母亲的感情是怎样的?试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请以“你是我生活的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题目中的“你”,可以是生活中某个人,可以是一本书或书中某个人物;

②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来写作;

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一、积累与运用

1.【答案】D

【解析】A.“躏”应读作lìn;B.“蒿”应读作hāo;C.“胚”应读作pēi。2.【答案】B

【解析】慰籍—慰藉。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A.《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

4.【答案】(1)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2)旌旗十万斩阎罗

(3)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4)取义成仁今日事

(5)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衔接。通读各句,明确选段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然后结合语境,从题干与备选句中关键词的搭配、照应角度确定答案。“青芜如毯”与“绿茵遍野”相照应,“雨”和“千缕缤纷”相照应,“秋花”与“红叶清风”照应,“冬雪”与“玉田琼屋”“洁白”相呼应,所以选择B。

6.【答案】全书以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思想,描绘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各种丑恶现象,从而揭示了这个社会必然灭亡。

7.【答案】(1)示例:名家示范入耳经典作品润心;学名家诵读赏经典魅力;跟随名家读经典启迪智慧悟人生

(2)示例:在朗诵队同学们清纯甜美的声音里,我们仿佛嗅到了百花的芳香,看见了放飞的风筝,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同样是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为我们诠释了深沉含蓄的父子之情。有请著名播音员陈老师带领我们重温经典!(3)示例:课文诵读大比拼诵读技巧分享会诵读好处大家谈古典诗词朗诵会

【解析】(1)考查拟写宣传标语。拟写宣传标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紧扣“诵读名家进校园”活动;第二,根据题干要求,句式要对称:第三,注意语言要简练,要有感召力;第四,所拟写的宣传标语要在20字以内。

(2)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题目要求拟写节目串词,两个节目依次是朱自清的《春》和《背影》的朗诵。拟写串词时,用优美的语言分别简要概述这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把它们有机串联起来即可。

(3)考查考生设计活动的能力。所设计的活动应是关于诵读的,在语言表达上

要简洁明了,同时还要注意活动的可操作性。

二、阅读理解

(一)1.【答案】内容上:交代了自己“逃离”故乡的途径与时间,及成为城里人后对故乡的日益陌生,与后文对故乡的留恋不舍形成对比。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诅咒故乡、发哲离开”的情节引出下文对“我”重回故乡及心理变化的叙写。

2.【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乡亲们与家乡的联系比作脐带,生动形象地表明故乡对于乡亲们来说有难以割舍的关系。

(2)运用反向的修辞手法表明自己不希望也不相信乡亲们会割断与故乡的联系,同时表达了对故乡的不舍与留恋之情。

3.【答案】老人生于故乡、长于故乡,已经习惯了故乡的生活,对搬离之后的未知生活心怀担忧,加之故土难离、安土重迁的情感理念,所以不希望离开。年轻人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一可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二可借此机会,走出乡村,改变现状。

4.【答案】这样的安排,体现出“我”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故乡的认知与情感也发生了改变:诅咒故乡,是因为故乡的贫穷,让儿时的“我”备尝艰辛;感到痛苦,是因为自己依恋的故乡即将被淹没,以后只能梦回乡关。

(二)

5.【答案】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姿势高雅优美;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

6.【答案】“这一刻”指代“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此时,作者既有因黄金树“辉煌”“成熟”的一种自豪,也有因下一刻就会消失的忧伤和遗憾。

7.【答案】含义:如果人类用科学复制一棵“真正”的树,那将是十分荒唐可笑的“科学”。表达作用:表达了作者对人类不尊重自然,试图用“科学”解决自然问题的担忧、愤怒和谴责。

(三)

8.【答案】喻指母亲留给“我”的记忆。因为围巾里有母亲温馨的味道,“我”不敢浣洗,是怕母亲温馨的味道会和红色一样因岁月的流逝而变淡,怕记忆也会慢慢模糊。

9.【答案】四个“啊,母亲”把诗人的感情融进对母亲的一声声呼唤里,把对母亲的怀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10.【答案】母亲在的时候,“我”心中感到快乐和温馨,如激流、如瀑布一样唱着欢乐的歌。如今母亲不在了。“我”失去了报答母亲的机会,因思念母亲,“我”心中悲痛,所以说是“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11.【答案】深沉强烈,哀婉动人。如用三个“不敢”,两个“怎敢”,把强烈的感情压抑成失声的哭泣,真切感人,催人泪下。

三、作文

“你是我生活的阳光”,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你”可以是父母、老师、同学、

朋友,也可以是对自己产生积极影响的一本书或书中的某个人物;阳光,是指带

给自己的温暖、力量、光明、希望……归根结底,本文是要写出“我”在成长道

路上帮助过“我”的那些人和物,写出“我”对曾经帮助过“我”的那些人和物的怀念、感激之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