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研读书目
《论语》不同版本的评价与选择

《论语》不同版本的评价与选择语道 2019-02-20 20:11:45引自思考语文【编者按】寒假即将过去,高中二年级即将开始《先秦诸子选读》的学习,从今天开始,推出“先秦诸子选读”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今天推出:《论语》不同版本的介绍、评价与选择。
有关《论语》的注释与解读的图书很多,作为中学生或一般读者,应该如何从中选择合适的读物,成为一个问题。
看了这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介绍】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此书可谓是《论语》的入门基础图书。
该书译文明白流畅,比较平实,在注解时比较能依先秦时代汉语的习惯来解字解词,而不蔓生枝节,也不多作引申;注释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结论在集古今学者之大成的基础上颇多个人新见。
该书以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为底本,参考众多《论语》本,参辑而成,书后还附有《论语词典》(简体本不载),是《论语》最好的阅读本子。
缺憾之处是,只有译文和注释,显得简陋,注释也简洁为主,未做分析。
若要进一步领会较难,可做读《论语》的第一本。
2《论语新解》钱穆著,三联书店【介绍】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此书汇集前人对《论语》的注疏、集解,力求融会贯通,“一以贯之”,再加上作者自己的理解予以重新阐释。
此书,以文言释文言,杂以白话解释,钱公亦未敢多评,而以挑选汇集各家注言为主,力显圣学本来面目。
其评也慎,纵有牵强之处,然无违“内圣”之心。
缺憾之处是,读此书前必先阅读过《论语》全文,且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可做读《论语》的第二本。
3 《论语今读》李泽厚著,中华书局【介绍】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此书内容有四部分:原文、译文、历代注释、作者自己的解读。
作为对于儒家原典思想的现代阐释,作者写下了自己的评论、札记和解说,统称为“记”。
它们长短不一,品类不齐;或讲本文,或谈哲学;或发议论,或表牢骚;或就事论理,或借题发挥;并无定规,不一而足。
主题教育必读三本书目录

主题教育必读三本书目录目录:一、《论语》二、《资治通鉴》三、《红楼梦》文章正文:主题教育是当下非常重要的课题,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主题教育的过程中,阅读相关书籍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主题教育的内涵和实践。
下面我推荐三本必读的书籍,《论语》,《资治通鉴》,以及《红楼梦》。
一、《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精华内容。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论语》凭借其深邃的思想与智慧,成为了世界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泛的著作之一。
首先,《论语》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其中包含了孔子关于修身养性、尊重父母、友善待人等伦理道德观念,对于个人素质和品德素养的提高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通过阅读学习,《论语》可以让我们明确道德规范,更好地发展自身的品格。
其次,《论语》也能够让我们了解到孔子推行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他所提倡的“因材施教”、“三人成虎”,以及“学而时习之”等理念,对于今天的主题教育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通过学习《论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智者将个体培养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努力与探索,对于我们构建现代化、综合性教育制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中国历史纪录著作,被称为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中的最高成就。
这部巨著囊括了从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年间2500多年的历史事件,并且以较为客观公正的态度描述了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首先,《资治通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人们面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并从中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剖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朝代因政治决策的得失、经济繁荣与衰退以及社会制度变迁而产生的各种影响。
这有助于我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提高自身对主题教育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
其次,《资治通鉴》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统治者的执政品质和智慧。
通过司马迁所写的历代王朝选择人才、处理政务以及面对外部压力等情况,我们可以领悟到治国理政需要具备的素养和聪明才智。
研究论语要掌握的几种版本

研究论语要掌握的几种版本研究《论语》时,我们可以参考的几种版本包括四种:依原本《论语》纪录的经学版本、宋代《论语》主要版本、明代《四书》校勘版本以及清代《四书》重要版本。
1.原本《论语》的经学版本:这种版本指的是以《论语》最早的纸本明朝万历年间出土的《论语补》为基础,所形成的版本。
该版本大多数内容是依《论语》最早的纪录进行整理和归纳所得,具有一定的学术权威性。
但由于其成书和整理的时代较早,所以可能存在一些缺失或错漏的情况。
2.宋代《论语》主要版本:宋代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论语》学术研究的重要时期。
在宋代,出现了很多重要的《论语》版本,以孔灵珊之《大学言》、朱熹之《大学通论》、程颐之《郑义章公集》等为代表。
这些版本在整理和解释《论语》的内容上,深入研究了其背后的思想和哲学,为后世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明代《四书》校勘版本:《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经典著作。
明代张溥等学者对这四部经典进行了校勘整理,形成了明代《四书》校勘版本。
这些版本一般以中央翰林院校书郎负责,根据不同版本和文字的对比,进行整理和校勘,力求还原经典的原貌并修正错误。
这些版本在《论语》的内容以及传世的文本方面都有着相当的权威性。
4.清代《四书》重要版本:自清代开始,学术界开始开展了大规模的《论语》研究工作。
在清代出现了很多重要的《论语》版本,例如曾国藩之《曾子的话》、顾颡刻《从繇孙于》等。
这些版本在研究和解读《论语》时,不仅注重其经典内涵和思想精髓,还注重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和观点。
总的来说,《论语》的研究离不开这几种版本的参考,他们各自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研究者可以综合这几种版本进行比对分析,以更全面准确地理解《论语》的内涵和思想,掌握其核心要义。
当然,在阅读和研究《论语》时,还应结合其他相关的学术文献以及历史背景等,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研究,以达到对《论语》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
阅读《论语》,从这10本书开始吧书单

阅读《论语》,从这10本书开始吧书单阅读《论语》十大好书(排名不分先后)本书单由第二届“伯鸿书香奖”评选。
钱穆作品系列:论语新解(第3版)钱穆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内容简介· · · · · ·本书意在指出目前中国社会人人习用普遍流行的几许概念和名词——如道理、性命、德行、气运等的内在涵义、流变沿革,及其相互会通之点,并由此上溯整部中国思想史,描述出中国传统思想一大轮廓。
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内容简介· · · · · ·《论语译注》内容包括:试论孔子、导言、例言、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等。
十三经清人注疏:论语正义(上下册)(清)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中华书局内容简介· · · · · ·《十三经清人注疏:论语正义(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分为两册。
自汉至清,经学在各门学术中占有统治的地位。
经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而清代则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个阶段。
清代经学家在经书文字的解释和名物制度等的考证上,超越了以前各代,取得了重要成果,这对我们利用经书所提供的材料研究古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以至科技等,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论语今读(精装)李泽厚著,中华书局内容简介· · · · · ·李泽厚认为,《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已成为规范整个社会活动和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指南,还作用于人们的感情、想象和信仰,是有关中国文化的某种“心魂”所在。
论语的参考文献

论语的参考文献[1] 《论语》。
作者:孔子,译者:郑玄。
中华书局,2008年。
[2] 《论语研究》。
作者:鲍述恒。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3] 《论语导读》。
作者:李泽厚。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4] 《论语注释》。
作者:杜小月。
人民出版社,2007年。
[5] 《孔子与论语》。
作者:易中天。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
[6] 《论语今译》。
作者:刘宝杰。
商务印书馆,2013年。
[7] 《论语新解》。
作者:梁漱溟。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8] 《论语讲义》。
作者:杨伯峻。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9] 《论语译注》。
作者:陈寅恪。
中华书局,2005年。
[10] 《论语纵横谈》。
作者:钱穆。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参考文献列表[1] 孔子. 郑玄译. 论语. 北京:中华书局, 2008.[2] 鲍述恒. 论语研究.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3] 李泽厚. 论语导读.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4] 杜小月. 论语注释.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5] 易中天. 孔子与论语.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4.[6] 刘宝杰. 论语今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3.[7] 梁漱溟. 论语新解.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8] 杨伯峻. 论语讲义.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6.[9] 陈寅恪. 论语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 2005.[10] 钱穆. 论语纵横谈.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参考文献[1] 孔子. 郑玄译. 论语. 北京:中华书局, 2008.[2] 鲍述恒. 论语研究.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3] 李泽厚. 论语导读.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4] 杜小月. 论语注释.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5] 易中天. 孔子与论语.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4.[6] 刘宝杰. 论语今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3.[7] 梁漱溟. 论语新解.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8] 杨伯峻. 论语讲义.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6.[9] 陈寅恪. 论语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 2005.[10] 钱穆. 论语纵横谈.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论语比较经典的解读书籍 、

论语比较经典的解读书籍、以下是一些论语比较经典的解读书籍:
1. 《论语译注》:作者为清朝学者郑玄,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论语注释。
2. 《论语新解》:作者为宋代理学家朱熹,是对论语的经典注解之一。
3. 《白话论语》:作者为民国时期学者周作人,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解读了论语的内容,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4. 《论语集注》:作者为清朝学者孔颖达,对论语进行了注解和比较详细的解释。
5. 《论语正义》:作者为明朝学者杨时,将论语的内容按照主题进行分类,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释。
6. 《论语注疏》:作者为元朝学者钱穆,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对论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
这些书籍都是论语比较经典的解读书籍,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论语的内涵和精髓。
1。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经典原文1《论语》十则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论语》十则万世师表——孔子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
孔子出生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葬于今曲阜孔林,享年73岁。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中。
据《史记》记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勇士,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征在生下孔子。
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后怀上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病逝,家境相当贫寒。
由于种种原因,政治失意,孔子曾携弟子周游列国,后将精力用在教育上。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
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有很多为各国栋梁。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
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春秋战国乱悠悠”,东周时期是历史上著名的乱世。
春秋时期,臣弑其君、家臣弑其大夫的事时常发生。
譬如鲁国即先有大夫季氏专权,后来又有季氏的家臣阳虎作乱。
各诸侯国为支付军费开支,日益加重对人民的盘剥。
人民的生活愈加痛苦。
私人讲学与百家争鸣:春秋时代,社会秩序大乱,学校荒废,贵族零落,大量典籍佚散,大量有学养的贤人流散民间。
这些有学养的贤人,一则出于谋生的考虑,一则出于改变现实的抱负,便开始在民间讲学。
孔子是这方面开风气之先的人物。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广泛招收学生。
文学背景:到了春秋战国年代,诸子百家的各个流派分别著书立说,宣扬和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
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不仅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散文史上的黄金时代。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包括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弟子之间的相互讨论以及弟子对老师的回忆等内容,作为一部语录体诸子散文集,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论语名家解读

论语名家解读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包含了丰富的哲学、伦理学和社会历史等方面的思想。
下面列举一些名家解读:
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这本书是杨伯峻先生对《论语》的全面解读,包括对文本的注释和翻译,以及对孔子思想的阐述。
杨先生的注解以平实、准确、流畅著称,适合初学者阅读。
钱穆的《论语新解》:钱穆先生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论语新解》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思想视角对《论语》进行了深入解读。
他的注解重在阐发孔子的思想内涵和哲学精神,对于理解孔子的思想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南怀瑾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文化名人,他的《论语别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论语》进行了讲解,并融入了自己对孔子思想的独到见解。
这本书适合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阅读。
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李泽厚先生是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论语今读》以现代的视角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重新解读和阐释,对于理解孔子的思想以及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名家解读,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梁启超的《儒家哲学》、章太炎的《国学概论》等等,这些解读都从
不同的角度对《论语》进行了深入剖析和阐述。
无论哪一种解读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和《论语》这部经典著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研读书目
引言: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研读《论语》不仅可以了解到孔子及其学说,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培养修养。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论语》研读的书目,希望能够给读者提供参考。
一、《论语集释》:这是中国著名学者赵宪庭的著作,是对《论语》的详细注释和解释。
赵宪庭通过对每一段对话的解读,深入剖析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并结合现代的背景和语境,使得读者更易理解。
这本书是研读《论语》的入门书籍之一,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适合。
二、《论语新解》:这本书是由中国著名学者吴玉章编著的。
吴玉章在书中对《论语》进行了全面地解读,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和观点。
他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解读了孔子的思想,并将其与现代社会相联系,使得《论语》的内涵更具时代性。
三、《论语学解》:这本书是中国著名学者李悔之的力作。
李悔之通过对《论语》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读方法,即“学解”。
他通过对《论语》中的关键词汇和主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揭示了其中的深层含义和思想精髓。
这本书对于深入理解《论语》的内涵和学说非常有帮助。
四、《论语研究》:这是中国著名学者何兆武的研究成果。
何兆武在书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论语》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孔子的人生观、道德观、教育思想等方面。
他通过对《论语》的全面解读,使得读者对孔子的思想和学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五、《论语译注》:这本书是中国著名学者裘万顷的著作。
裘万顷在书中通过对《论语》的翻译和注释,使得读者更易理解其中的意思和内涵。
他注重对《论语》中的语言和词汇进行解释,并结合当代的语境和文化,使得翻译更贴近现代读者的理解。
六、《论语导读》:这本书是中国著名学者王国维的力作。
王国维通过对《论语》的导读,将其思想和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得读者更易理解其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他通过对《论语》中的经典语录进行解读,传达了孔子的思想和智慧。
结语:
以上是一些关于《论语》研读的书目介绍,这些书籍涵盖了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于读者深入理解《论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读《论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学说,也可以从中获得智慧和启示,使得自己的修养和思想更加丰富和深化。
希望读者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研读《论语》,从中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