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泡脚的好处及操作方法
中药泡脚缓解便秘的五大良方

中药泡脚缓解便秘的五大良方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肠胃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烦恼。
而泡脚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缓解便秘问题并改善身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五种中药泡脚的良方,帮助缓解便秘问题。
第一种良方:香附泡脚香附,别名香附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的功效。
使用香附泡脚可以促进肠蠕动,改善肠道功能。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准备香附30克,并将其放入热水中浸泡10分钟。
2. 将浸泡过的香附加热水倒入脚盆中,待水温适宜后,将双脚完全浸泡其中。
3. 进行泡脚15-20分钟,最好在晚上临睡前进行。
第二种良方:芒硝泡脚芒硝是一种能够温通经络、解毒消肿的中药材,对于缓解便秘也有一定的效果。
使用芒硝泡脚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排便不畅的问题。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准备芒硝30克,并将其放入热水中浸泡5分钟。
2. 将浸泡过的芒硝加热水倒入脚盆中,待水温适宜后,将双脚完全浸泡其中。
3. 进行泡脚15-20分钟,可根据个人体验调整时间。
第三种良方:大黄泡脚大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通便、泻火的功效,对于缓解便秘有着显著的效果。
使用大黄泡脚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准备大黄10克,并将其放入热水中浸泡15分钟。
2. 将浸泡过的大黄加热水倒入脚盆中,待水温适宜后,将双脚完全浸泡其中。
3. 进行泡脚20-30分钟,每周进行2-3次。
第四种良方:枸杞泡脚枸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滋肾养肝、益精明目的功效。
而泡脚时使用枸杞,则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问题。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准备枸杞30克,并将其放入热水中浸泡5分钟。
2. 将浸泡过的枸杞加热水倒入脚盆中,待水温适宜后,将双脚完全浸泡其中。
3. 进行泡脚15-20分钟,每周进行3-4次。
第五种良方:桂枝泡脚桂枝是一种热性中药材,具有温经散寒、活血祛湿的功效。
泡脚时使用桂枝,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便秘问题。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准备桂枝15克,并将其放入热水中浸泡10分钟。
中药泡脚祛湿排养生法

中药泡脚祛湿排养生法泡脚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养生方法,而中药泡脚则将中草药的药性与泡脚的效果相结合,达到祛湿、排毒、养生的目的。
中药泡脚不仅可以帮助人体排除体内湿气,还能调节气血循环,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泡脚养生法,供读者参考。
一、玉竹茯苓泡脚材料:玉竹、茯苓制作方法:将玉竹和茯苓洗净备用。
煮法:取适量清水煮沸,放入玉竹和茯苓,炖煮约20分钟。
使用方法:将煮好的药水倒入足浴盆中,调节温度,浸泡双脚20-30分钟。
功效:玉竹茯苓泡脚可以祛湿,排毒,改善湿气引起的水肿症状,并有助于消除疲劳,提高免疫力。
二、巴戟天桑蚕丝泡脚材料:巴戟天、桑蚕丝制作方法:将巴戟天和桑蚕丝洗净备用。
煮法:取适量清水煮沸,放入巴戟天和桑蚕丝,炖煮约20分钟。
使用方法:将煮好的药水倒入足浴盆中,调节温度,浸泡双脚20-30分钟。
功效:巴戟天桑蚕丝泡脚可以活血祛湿,舒筋活络,缓解关节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
三、白芷薏苡仁泡脚材料:白芷、薏苡仁制作方法:将白芷和薏苡仁洗净备用。
煮法:取适量清水煮沸,放入白芷和薏苡仁,炖煮约20分钟。
使用方法:将煮好的药水倒入足浴盆中,调节温度,浸泡双脚20-30分钟。
功效:白芷薏苡仁泡脚可以祛风通络,排湿解毒,改善湿气引起的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
四、苍术藕节泡脚材料:苍术、藕节制作方法:将苍术和藕节洗净备用。
煮法:取适量清水煮沸,放入苍术和藕节,炖煮约20分钟。
使用方法:将煮好的药水倒入足浴盆中,调节温度,浸泡双脚20-30分钟。
功效:苍术藕节泡脚具有理气止痛,祛湿退肿,缓解疲劳和改善脾胃功能的作用。
五、干姜石膏泡脚材料:干姜、石膏制作方法:将干姜和石膏洗净备用。
煮法:取适量清水煮沸,放入干姜和石膏,炖煮约20分钟。
使用方法:将煮好的药水倒入足浴盆中,调节温度,浸泡双脚20-30分钟。
功效:干姜石膏泡脚可以温通经络,祛湿散寒,缓解寒湿引起的关节疼痛和活血化瘀。
以上介绍的中药泡脚养生法是常见的几种,读者在使用中药泡脚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中药搭配,对于没有使用过中药的人来说,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中药泡脚的优点及注意事项

中药泡脚的优点及注意事项中药泡脚的优点:1. 促进血液循环-脚部有众多的穴位和经络,中药泡脚时,热水的温热刺激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液流速,改善末梢血液循环。
这有助于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促进新陈代谢,使身体机能更有效地运转。
-例如,对于经常手脚冰凉的人,中药泡脚能明显改善这种状况,使其四肢温暖。
2. 缓解疲劳-现代人工作和生活压力大,身体容易处于紧张和疲劳状态。
中药泡脚可以放松肌肉,舒缓神经,减轻身体的紧张感。
-就像经过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后,用中药泡一泡脚,能迅速缓解脚部和腿部的酸痛,让人感到轻松。
3. 改善睡眠质量-泡脚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物钟,促进褪黑素的分泌,使身体进入放松状态,更容易进入睡眠。
-许多失眠患者在坚持中药泡脚后,睡眠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深度增加,醒来后精神饱满。
4. 驱寒祛湿-有些中药具有温热的特性,能够驱散体内的寒气和湿气。
对于居住在潮湿环境或者体质偏寒的人来说,中药泡脚是一种有效的保健方法。
-比如,在寒冷的冬天,用艾叶、生姜等中药泡脚,可以让人从内到外感到温暖,预防感冒和关节疼痛。
5. 调理身体-不同的中药配方具有不同的功效。
比如,用红花、当归等中药泡脚,可以活血化瘀,对于女性的痛经、月经不调有一定的调理作用;用花椒、苦参等中药泡脚,对脚气、脚癣等足部疾病有治疗效果。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适当的中药泡脚可以辅助稳定病情,但不能替代正规治疗。
6. 增强免疫力-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中药泡脚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细胞活性,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经常进行中药泡脚的人,往往更少生病,身体恢复能力也更强。
中药泡脚的注意事项:1. 温度适宜-水温过高可能会导致烫伤,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和儿童,他们对温度的敏感度较低。
水温过低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建议在泡脚前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或者用手肘内侧测试水温,感觉温热但不烫手为宜。
中药泡脚的好处有哪些如何正确操作

中药泡脚的好处有哪些如何正确操作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回到家泡个脚,那真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如果这泡脚水里再加上点中药,那好处可就更多了。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中药泡脚的那些事儿。
中药泡脚的好处那真是数都数不完。
首先,它能促进血液循环。
咱们的脚离心脏比较远,血液有时候流到那儿就不太顺畅。
中药泡脚能让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这样一来,全身的气血都能更通畅,让人感觉暖洋洋的,疲劳感也能减轻不少。
其次,中药泡脚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现代人压力大,很多人都有失眠或者睡眠浅的问题。
通过中药泡脚,可以放松身心,缓解紧张情绪,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从而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睡个好觉。
再者,中药泡脚对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也有帮助。
新陈代谢正常了,身体就能更好地排出废物和毒素,保持健康。
另外,对于一些有脚部疾病的人来说,中药泡脚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比如,有脚气、脚癣的人,用合适的中药泡脚可以杀菌消炎,缓解症状。
还有,中药泡脚对缓解关节疼痛也有一定的作用。
像是老年人常见的关节炎,或者年轻人因为运动过度导致的关节损伤,中药泡脚都能起到一定的舒缓作用。
那么,中药泡脚应该如何正确操作呢?第一步,准备工作要做好。
先选择一个合适的泡脚盆,最好是能没过小腿肚的那种,材质可以是木质的或者陶瓷的。
然后准备适量的中药,这中药的选择得根据自己的需求来。
比如,如果是想促进睡眠,可以选择艾叶、薰衣草等;如果是想驱寒,就可以用生姜、花椒。
第二步,熬制中药。
把选好的中药放进锅里,加上适量的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再煮 15 到 20 分钟。
第三步,调好水温。
把煮好的中药水倒进泡脚盆里,再加入适量的温水,水温一般控制在 40 到 45 摄氏度比较合适,用手试一下,感觉温热但不烫手就行。
第四步,开始泡脚。
把脚放进水里,泡 20 到 30 分钟。
在泡脚的过程中,可以用手按摩一下脚底的穴位,效果会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泡脚也有一些禁忌。
比如,太饱或者太饿的时候都不适合泡脚,容易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
中药养生泡脚配方大全

中药养生泡脚配方大全中药养生泡脚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养生方法,可以帮助舒缓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养生泡脚配方。
1.当归泡脚材料:当归10克,生姜3片,水煮沸。
做法:将当归和生姜放入水中煮沸,然后将水温调至适宜的温度后泡脚。
功效:当归具有养血活血、调理经络的作用,适合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
2.人参泡脚材料:人参片10克,枸杞子10克,水煮沸。
做法:将人参片和枸杞子放入水中煮沸,然后将水温调至适宜的温度后泡脚。
功效:人参具有补气血、提神醒脑的功效,适合疲劳、失眠、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3.茯苓泡脚材料:茯苓10克,熟地黄10克,水煮沸。
做法:将茯苓和熟地黄放入水中煮沸,然后将水温调至适宜的温度后泡脚。
功效:茯苓具有利尿、消肿、安神的作用,适合水肿、失眠、焦虑等问题。
4.薄荷泡脚材料:薄荷叶15克,生姜3片,水煮沸。
做法:将薄荷叶和生姜放入水中煮沸,然后将水温调至适宜的温度后泡脚。
功效:薄荷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适合体温过高、口腔溃疡等问题。
5.丹参泡脚材料:丹参10克,生姜3片,水煮沸。
做法:将丹参和生姜放入水中煮沸,然后将水温调至适宜的温度后泡脚。
功效:丹参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适合风湿痛、关节不灵活等问题。
6.白芷泡脚材料:白芷10克,生姜3片,水煮沸。
做法:将白芷和生姜放入水中煮沸,然后将水温调至适宜的温度后泡脚。
功效:白芷具有祛风解表、舒筋活络的作用,适合感冒、风湿痛等问题。
7.当归白芍泡脚材料:当归10克,白芍10克,水煮沸。
做法:将当归和白芍放入水中煮沸,然后将水温调至适宜的温度后泡脚。
功效:当归和白芍具有补血养血、调理经络的作用,适合女性气血不足、经痛等问题。
8.红枣山药泡脚材料:红枣5枚,山药10片,水煮沸。
做法:将红枣和山药放入水中煮沸,然后将水温调至适宜的温度后泡脚。
功效:红枣和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益气养血的作用,适合体虚、消化不良等问题。
中药泡脚的原理与实际操作指导

中药泡脚的原理与实际操作指导泡脚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被广大人群广泛应用于保健和治疗身体不适的方法之一。
其中,中药泡脚被认为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保健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药泡脚的原理及实际操作指导。
一、中药泡脚的原理中医理论认为,人的身体通过脚部与全身各器官相连。
脚底有大量的穴位,通过刺激脚部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循环,促进气血的运行,达到保健和治疗的效果。
而中药泡脚则是在泡脚水中加入适量的中草药,利用中药的特殊药性和功效,通过足部的毛细血管吸收,起到温通经络、祛寒湿、行气活血、缓解疼痛等作用。
二、中药泡脚的实际操作指导1. 选择适合的中药材中药泡脚需要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中药材。
常见的中药材包括枸杞、红枣、当归、川芎、白芷、熟地黄等。
不同的中药材具有不同的功效,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中药材进行泡脚。
2. 准备泡脚水将选择好的中药材洗净,放入适量的开水中浸泡片刻,然后加入适量的温水调节水温。
一般来说,泡脚水的温度应该是舒适的,不宜过热或过凉。
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可以调节水温和中药材的用量。
3. 泡脚时间和频率泡脚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可以根据个人的感受进行调整。
泡脚的频率一般为每周2-3次,不宜过多,以免过度疲劳。
4. 注意事项在进行中药泡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水温适宜: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应保持适宜的水温,避免烫伤或感冒。
(2)个人卫生:在泡脚前,应保持足部的卫生,清洗双脚,避免泡脚引发感染。
(3)饮食控制:在泡脚前后,应避免大量饮酒和进食过饱,以免影响身体的吸收和泡脚效果。
(4)泡脚部位:泡脚时可以选择足踝以上的部位,也可以选择整个脚部,甚至是泡浸小腿和膝盖。
根据个人需要和感受进行选择。
(5)不适情况:如果在泡脚过程中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泡脚,并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
总结:中药泡脚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保健作用。
通过刺激足部的穴位,中药泡脚可以调节气血循环,促进身体的健康。
18种中药泡脚治病的方法

18种中药泡脚治病的方法中药泡脚是一种常见的中医养生疗法,能够改善血液循环,舒缓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等。
下面将介绍18种常用的中药泡脚治病方法。
1.当归泡脚:将50克当归切碎,加入温水中浸泡20分钟,然后将脚浸泡在水中20分钟,能够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2.薄荷泡脚:将适量薄荷叶加入开水中泡制成草药水,浸泡脚部20分钟,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3.香附泡脚:将香附研粉,加入足浴盆中加温水浸泡脚部,具有舒肝、理气、疏散寒湿的功效。
4.当归芍药泡脚:将当归和芍药煮沸,然后加入水中,浸泡脚部,能够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5.红景天泡脚:取适量红景天叶和红景天根,煮沸后加入足浴盆中,浸泡脚部,能够改善心脑血管循环,增强免疫力。
6.红花泡脚:将红花研磨成细末,加入开水中浸泡脚部,能够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7.马齿苋泡脚:将新鲜的马齿苋叶浸泡在温水中,加入足浴盆中,浸泡脚部,具有消炎、杀菌的功效。
8.茯苓泡脚:将茯苓研粉,加入温水中泡脚,能够利尿消肿,健脾祛湿。
9.枸杞泡脚:将枸杞子加入足浴盆中加温水浸泡脚部,具有滋补肝肾,明目的功效。
10.菊花泡脚:将菊花倒入开水中,待水稍凉后浸泡脚部,能够清热明目,养肝明目。
11.炙甘草泡脚:将炙甘草研磨成细末,加入温水中浸泡脚部,能够养血安神,舒缓疲劳。
12.鸡内金泡脚:将鸡内金切碎,加入温水中浸泡脚部,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
13.柴胡泡脚:将柴胡研磨成粉末,倒入开水中浸泡脚部,能够舒肝理气,解郁安神。
14.陈皮泡脚:将陈皮研磨成末,加入温水中浸泡脚部,具有理气健胃的作用。
15.红参泡脚:将红参切成薄片,加入开水中浸泡脚部,能够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
16.秦艽泡脚:将秦艽研磨成细末,加入温水中浸泡脚部,能够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17.白芷泡脚:将白芷切片,加入开水中浸泡脚部,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18.桑根叶泡脚:将桑根和桑叶切成碎末,加入足浴盆中加温水浸泡脚部,能够利尿消肿,活血通经。
中药泡脚舒缓疲劳提高睡眠质量

中药泡脚舒缓疲劳提高睡眠质量中药泡脚舒缓疲劳提高睡眠质量泡脚是一种传统的中医保健方法,它通过热水和中药的温热作用,可以舒缓疲劳、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中药泡脚的做法简单易行,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效果显著。
本文将介绍中药泡脚的益处以及正确的操作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享受泡脚的乐趣。
一、中药泡脚的益处1. 舒缓疲劳:中药泡脚可以祛除体内湿气和寒气,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因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而产生的脚部疲劳。
特别是对于经常穿高跟鞋或长时间久坐办公的人来说,中药泡脚更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
2. 改善睡眠:泡脚可以使人全身舒适,促进身体的放松,进而改善睡眠质量。
根据中医理论,脚底有很多穴位与整个身体的器官相连,适当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安神助眠的效果。
3. 预防疾病:中药泡脚还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长期坚持泡脚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有助于预防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生。
二、中药泡脚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准备好温水盆,一些热水,以及泡脚药物。
泡脚药物可以选择菊花、艾叶、当归等中药材,其中每种材料的用量因人而异。
如果您不了解中药材的使用方法,建议咨询中医师或购买已配制好的中药泡脚产品。
2. 加水泡脚:将热水倒入温水盆中,水温以能忍受为宜。
然后将适量的中药材加入水中,搅拌均匀。
泡脚时,应保持双脚完全浸没在水中,水位稍高于脚踝为宜,泡脚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3. 注意事项:泡脚前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在泡脚过程中,可以适当按摩双脚,加强刺激穴位的效果。
泡脚后,应立即擦干双脚,避免受寒。
泡脚的频率和时间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来调整,建议每周至少泡脚2-3次,每次泡脚的时间不宜过长。
4. 其他辅助方法:在泡脚的同时,您可以听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烛光和芳香疗法也可以增加放松的效果。
此外,如果您有其他健康问题,比如脚气、脚臭等,可以选择适合的中药材进行治疗。
总之,中药泡脚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养生方法,它能够舒缓身体疲劳,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睡眠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泡脚的好处及操作方法
泡脚是很常见的一种休闲放松方式,也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养生方式,而且也是一种养生的方式,用中药泡脚的好处也有很多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药泡脚的好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药泡脚的好处
1.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2.防治神经衰弱和失眠。
每晚中药泡脚可以加强神经系统锻炼,促进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改善睡眠效果。
3.防治高血压。
中药泡脚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及内分泌系统,气血畅通了,血压就平稳了。
4.防治风湿性关节炎。
中药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通络活血,祛寒消炎,对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理疗效果。
5.防治腿脚麻木。
通过中药泡脚,可以激活腿神经末梢,使神经系统上下贯通,消除腿脚麻木。
6.防治糖尿病。
中药泡脚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胰岛细胞陕复功能,达到控制血糖目的。
7.防治感冒祛寒暖身。
中药泡脚可激活足底穴位,将营养物质及新鲜氧气送往大脑和全身,从而使全身感到舒适。
8.美容减肥。
中药泡脚促进肾上腺分泌激素,增强皮肤新陈代谢和分解体内脂肪,使皮肤白皙身材苗条。
9.防治脑溢血和脑血栓。
天天中药泡脚,天天保持血液畅通,不再担心患脑溢血和脑血栓了。
10.消除疲劳,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泡脚加速血液循环,舒筋活血,能很快地消除一天的疲劳,除掉脚下的异味和尘土,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中药泡脚的操作方法
脾胃虚寒的胃痛患者可选用附子理中丸加减。
川乌、党参、白术各20g,干姜、透骨草各15g,甘草6g,丹参30g,睡前泡洗。
脾虚气滞的腹胀患者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陈皮、柴胡、白芷
各10g,川芎、芍药各20g,香附25g,枳壳15g,甘草6g,睡前泡洗。
气滞血瘀的腹痛患者可选用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
丹参30g,元胡、桃仁各15g,蒲黄、五灵脂、透骨草各10g,睡前泡洗。
脾胃湿热的胃食管反流患者可选用平胃散加减。
厚朴、陈皮、半夏、透骨草各10g,苍术、黄芩、六一散各15g,黄连6g,睡前泡洗。
老年腹泻患者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
党参、白术、生薏米各20g,山药、补骨脂、肉豆蔻、小茴香各15g,吴茱萸3g,五味子6g,川乌头10g,睡前泡洗。
老年便秘患者可选用四君子汤合枳实导滞丸加减。
党参、生黄芪、白术各20g,枳实、厚朴、透骨草各10g,肉苁蓉15g,黑芝麻30g,睡前泡洗。
早上泡脚好还是晚上泡脚好
中医学认为,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集处,分布着60多个穴位和与人体内脏、器官相连接的反射区,分别对应于人体五脏六腑。
泡脚有舒经活络、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早上泡脚比晚上泡效果好,这种说法的确有一定道理。
冬天的时候,人体更容易出现手脚冰凉以及寒性胃痛等因为受凉而引起的各种不适。
另外,有一些人一早穿鞋总会感觉脚凉,还会由此影响一天的工作效率。
在冬季,早上起来泡泡脚不但能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解表散寒,起到缓解手脚冰凉、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脑部供血等作用,还能提神醒脑,让你一天精神满满。
泡脚时用双手在温水中按摩脚心、脚趾间隙,还能起到按摩的作用,这对于退休在家的老年人来说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儿。
大多数人平时都是在晚上临睡前泡脚,早上泡脚的人目前还为数不多。
谁能够大清早起床去泡脚,能争分夺秒多睡会儿已经非常知足了,尤其是冬天。
所以说,理论上是早上泡脚好,实际操作晚上泡脚也没错。
每天泡脚15~20分钟,微微出汗的节奏,就可以了。
其实对于泡脚的时辰,中医并没有多少讲究,但是早晚泡脚的确
有些许不同的功效。
同样一盆水在早上或晚上几乎不会有差别,但是人体早晚的生理状态是不一样的。
早上刚起床时人难免困倦,此时泡脚可以活络气血、恢复体力、提神醒脑。
晚上是肾气旺衰交替的时刻,此时泡脚可以起到补益肾气、解乏的作用,临睡前泡脚更有助于睡眠。
早上洗脚方法很简单,将水温控制在40℃左右,以舒适不烫为宜,浸泡5分钟左右。
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按摩双脚涌泉穴各1分钟左右,再按摩两脚脚趾间隙半分钟左右。
为保持水温,可分次加入适量热水,重复3~5次。
在水中加点中药,还可以起到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