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料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复合肥料

复合肥料

名称
组分
N-P2O5-K2O
磷酸一铵 NH4H2PO4
磷酸二铵 (NH4)2HPO4
NH4H2PO4+(NH4)2HPO4
多磷酸铵
(NH4,H)n+2PnO3n+1;NH4H2PO4 (NH4)2HPO4
液体多磷酸铵 (NH4,H)n+2PnO3n+1; NH4H2PO4 (NH4)2HPO4,H2O
因此,产品的养分比例多样化,可以根据 需要选
择和施用。从而避免某些养分的浪费,提
高肥料
的增产效果。
5.降低成本,节约开支
如生产1吨20-20-0的硝酸磷肥比生产同样成分 的硝酸铵和过磷酸钙可降低成本10%左右;1公斤磷 酸铵相当于0.9公斤硫酸铵和2.5公斤过磷酸钙中所 含的养分,而体积上却缩小了3/4。这样可节省储 存、运输、施用费用。
农药与有机肥混合时,由于有机肥的吸附 作用通常降低农药的肥效。
不相配 △有限相配 O相配
△ △△ △△ △ OOO △ O O△ O △ O O△ O O OO O O O OO O O O OO O O △
OO OO △ △ △ △ O OO O O O OO O O O OO O O O O O O O O
在配制时为减少和避免填充物,可选择养分含量低 的肥料配制。
如:配制11-12-8 混合肥1吨, 用硫酸铵(N 21%)、 重过磷酸钙(P2O5 46%) 、氯化钾(K2O 60%) 各多 少公斤?
N 1000ҳ0.11=110kg, 硫酸铵110/0.21=550kg
P2O5 1000*0.12=120kg,重过磷酸钙 120/0.46=260.9kg K2O 1000*0.08=80kg, 氯化钾80/0.60=133.3kg 填充料=1000-550-260.9-133.3=55.8kg

复合肥讲义

复合肥讲义

复混肥料第一节复混肥料概述一、复混肥料的定义复合肥料:氮、磷、钾三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由化学方法制成的产品。

混合肥料:氮、磷、钾三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由物理混合方法制成的产品。

复混肥料:氮、磷、钾三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由化学方法和(或)物理加工制成的产品。

复混肥料按其施用功能可分二类:通用型(或称广谱型)和专用型复混肥料。

通用型复混肥料,适用的地域及作物的范围比较广阔,但其中某一种或两种有效养分可能富裕过剩,造成浪费;而另外的有效养分又可能不足,成为作物产量提高的限制因子。

专用型复混肥料仅适用于某一地域的某种作物,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在某特定的土壤、作物上施用该作物专用复混肥,可使有限的资源,发挥较大的经济效益,如麦类、稻类、黍类、豆类、瓜类、菜类、果类、烟叶类等。

在类与类之间有一定的专一性,在同类之间又有一定的通用性。

将除草、抗病虫害之农药及激素,或将稀土元素、腐殖酸、生物菌,科学地添加到复混肥中,或将磁性载体于复混肥中使其磁化,让复混肥料成为具有“肥”与“除草”、“杀虫”,或“生化”,或“磁性”等功能的结合。

这类产品很受用户欢迎,社会效益提高。

复混肥料按其物理状态(剂型)可分为固体复混肥料和流体(液体)复混肥料两大类。

根据加工方法和物性的不同,固体复混肥料又可分为粒状复混肥料和粉状复混肥料,而流体复混肥料则可分为清液复混肥料和悬浮液复混肥料。

世界上使用粒状复混肥料、流体复混肥料的国家很多。

因此,对这类肥料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得到重视和较大发展。

固体粒状复混肥料,在中国按其氮、磷、钾总养分含量浓度分为三类: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复混肥料宜于长途运输。

它主要由高浓度基础肥料(尿素、磷铵、硝酸磷肥、重钙、氯化铵、氯化钾)配制而成,缺少Ca、Mg、S等(处重钙外)中、微量元素。

长期单一使用,土壤团粒结构和肥力会遭到破坏;补施或配施Ca、Mg、S等其他肥料,又繁化施肥手续。

什么是复合肥

什么是复合肥

什么是复合肥,复合肥有那些种类?复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三种植物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中两种以上肥料的统称,也叫作多元肥料,复合肥根据制造工艺可分为化成复合肥、配成复合肥、混成复合肥,根据含有养分元素的数量可分为二元复合肥和三元复合肥两种。

1、化成复合肥复合肥是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利用化学合成或化学提取分离等加工过程而制成的具有固定养分含量和配比的肥料,它们的养分含量和配比决定于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化合物的分子式化学组成。

化成复合肥一般不含有机成分,但有时含有一些杂质或水分,如含氮18%、磷46%的磷酸二铵,含氮11%、含磷44%的磷酸二铵,含氮13%、含钾44%的硝酸钾,含磷58%、含钾37%的偏磷酸钾等,一般简称为复合肥。

2、配成复合肥配成复合肥是采用两种或多种单一肥料在化肥生产厂家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重新造粒而成的含有多元素的复合肥,配成复合肥在加工过程中发生部分化学反应,复合肥的养分元素比例按照农艺配方的需求相对比较稳定,有固定的比例,我国从国外进口的复合肥大多数为配成复合肥,如15—15—15,10:10:10肥料,我国目前有很多这样的配成复合肥厂,不同规模的厂家采用的原料不同,如秦皇岛的中阿化工集团是以磷酸、液氨作为氮磷的原料以氯化钾(或硫酸钾)作为钾的原料,生产浓度为15:15:15的高浓度复合肥。

大部分复合肥厂家以尿素、硫铵、氯化铵作为氮源,有的采用其中一种,有的将三种氮肥搭配使用。

钾原料一般都采用氯化钾、生产西瓜、果树等专用肥料采用硫酸钾,北方的厂家都采用普钙、一铵作用为磷源,南方则以钙镁磷肥作为磷源。

中小型复合肥厂生产的配成复合肥一般都为中浓度(NPK总养分30—36%)和低浓度(NPK总养分25%)的三元复合肥或氮磷二元复合肥(NP总量为20%)。

根据农作物的需要配成复合肥的氮磷钾比例不同,常制成不同作物的专用肥如小麦专用肥、玉米专用肥,配成复合肥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关系不密切。

复合肥料的名词解释

复合肥料的名词解释

复合肥料的名词解释在农业生产中,农民们常常使用复合肥料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那么,什么是复合肥料呢?复合肥料指的是将多种营养元素混合制成的肥料,包含氮、磷、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

与传统的单一营养元素肥料相比,复合肥料更为全面,能够提供作物所需的多种养分,从而满足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需要。

它的优点是肥效持久,养分均衡,能够全面地促进植物的生长。

首先,复合肥料的主要成分为氮、磷、钾,简称为NPK。

这三种元素是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养分。

氮元素是植物构建蛋白质、维持植物生长和绿色叶片的关键营养物质;磷元素参与植物能量代谢和骨骼组织的形成;钾元素则能促进植物的膨胀和新陈代谢。

复合肥料中的不同比例的NPK元素含量,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进行调整,能够为植物提供全面的养分支持。

其次,复合肥料在养分提供方面更加均衡。

传统的单一养分肥料虽然能够满足植物某个特定阶段的需求,但缺乏其他养分的补充。

而复合肥料则能够综合多种养分,并在一定比例下进行配比,以达到最佳的养分供给效果。

这样,植物在吸收养分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全面的营养,从而更加健康地生长。

此外,复合肥料还可以添加其他微量元素,如钙、镁、锌、硼等。

这些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尤其对于某些特定作物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它们能够参与植物的呼吸、光合作用、花果发育等过程,同时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增强作物的耐逆性。

而制造复合肥料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物理混合法、物理混粉法、湿法反应法等。

其中,湿法反应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制造方法,通过溶液中不同元素的反应生成氮磷钾化合物,然后进行晶体的过滤、干燥和粒化,最终获得复合肥料。

综上所述,复合肥料是一种将多种营养元素混合制成的肥料,能够提供作物所需的多种养分。

它具有肥效持久、养分均衡、提高作物抗病虫害能力等优点。

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复合肥料,能够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不过,在使用复合肥料时,我们也需要合理调整施肥的时间和用量,以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什么是复混肥料?

什么是复混肥料?

什么是复混肥料?
复混肥料是指氮、磷、钾3种养分中至少含有两种养分,由化学方法和(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

含氮、磷、钾任何两种元素的肥料称为二元复混肥。

同时含有氮、磷、钾3种元素的复混肥称为三元复混肥,并用N-P2O5-K20的配合式表示相应氮、磷、钾的百分含量。

复混
复混肥料是指氮、磷、钾3种养分中至少含有两种养分,由化学方法和(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

含氮、磷、钾任何两种元素的肥料称为二元复混肥。

同时含有氮、磷、钾3种元素的复混肥称为三元复混肥,并用N-P2O5-K20的配合式表示相应氮、磷、钾的百分含量。

复混肥料根据其中氮、磷、钾总养分含量不同,可分为低浓度(总养分≥25%,<30%)、中浓度(总养分≥30%,<40%)和高浓度(总养分≥40%0复混肥。

根据其制造工艺和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复合肥料、复混肥料和掺混肥料。

(1)复合肥料。

单独由化学反应而制成的,含有氮、磷、钾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肥料。

有固定的分子式的化合物,具有固定的养分含量和比例。

如磷酸二氢钾、硝酸钾、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等。

(2)复混肥料。

是以现成的单质肥料、复合肥料或化工原料(如尿素、磷酸铵、氯化钾、硫酸钾、普钙、硫酸铵、氯化铵等)为原料,辅之以添加物,混合、加工、造粒而制成的肥料。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复混肥料绝大部分都是这类肥料。

(3)掺混肥料。

又称BB肥,它是以两种以上粒径相近的单质肥料、复合肥料或复混肥料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通过简单的机械掺混而成,是各种原料的混合物。

这种肥料一般是农户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要随混随用。

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

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

翻译并用汉语解释植物营养(Plant nutrition ):植物生长和代谢所需要的化学物质的供应和吸收。

植物营养学(subject of plant nutrition):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肥料(fertilizer):通常把施入土壤中或喷洒在作物地上部分,能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养分,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或能改变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的物质称为肥料。

植物有益元素(beneficial elements of plants)有益元素(beneficial element of plants):在非必需营养元素中有一些元素,对特定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益,或为某些种类植物所必需,这些元素被称为有益元素。

根际效应(Rhizosphere)指受植物根系活动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体的那部分微域土区。

根际效应:在根际中,植物根系不仅影响介质土壤中的无机养分的溶解度,也影响土壤生物的活性,从而构成一个“根际效应”。

大量元素(macronutrient )微量元素(micronutrient)被动吸收(passive absorption): 膜外养分顺浓度梯度(分子) 或电化学势梯度(离子)不需消耗代谢能量而自发地(即没有选择性地) 进入原生质膜的过程。

主动吸收(active absorption): 膜外养分逆浓度梯度(分子) 或电化学势梯度(离子)、需要消耗代谢能量、有选择性地进入原生质膜内的过程。

转运子(transporter): 是指植物的细胞膜上具有控制溶质或信息出入膜的蛋白质体系。

离子间的拮抗作用(ion antagonism): 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

离子间的协助作用(ion synergism): 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对另一些离子的吸收。

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以及阳离子与阳离子之间。

复合肥料

复合肥料

复合肥料定义:同时具有氮、磷、钾三种养分或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

复合肥料是由化学方法或(和)混合方法制成的含作物营养元素氮、磷、钾中任何两种或三种的化肥。

其作用是满足不同生产条件下农业需要的多种养分的综合需要和平衡。

大量用于现代农业。

它们的规格按N-P2O5-K2O的含量百分比进行标记,如15-15-15表示该复合肥料含有N、P2O5、K2O各15%。

复合肥料也可含有一种或几种中量和(或)微量营养元素,如12-12-12-5(S)表示复合肥料含有N、P2O5、K2O各12%,还含有S5%。

在美国,复合肥料与掺混肥料是同义词。

在欧洲一些国家两者含义不同,复合肥料在其生产过程中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如磷酸铵类肥料、硝酸磷肥、硝酸钾和磷酸钾等;掺混肥料在生产过程中只是简单的机械混合。

根据制造方法一般将复合肥料分为化合复合肥料、混合复合肥料、掺合复合肥料3种类型。

化合复合肥料在生产工艺流程中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而制成的复合肥料。

一般属二元型复肥,无副成分。

如磷酸铵、硝酸磷肥、硝酸钾和磷酸钾等是典型的化合复肥。

混合复合肥料通过几种单元肥料,或单元肥料与化合复肥简单的机械混合,有时经二次加工造粒而制成的复合肥料,叫混合复合肥料。

如:尿素磷铵钾、硫磷铵钾、氯磷铵钾、硝磷铵钾等三元复肥。

掺合复合肥料将颗粒大小比较一致的单元肥料或化合复肥作基料,直接由肥料销售系统按当地的土壤和农作物要求确定的配方,经称量配料和简单的机械混合而成。

如由磷酸铵与硫酸钾及尿素固体散装掺混的三元复肥等。

发展概况由于农业的需要,复合肥料特别是高浓度复合肥料是化肥品种发展的必然趋势。

多数国家的早期化肥工业以生产单元肥料(含一种营养元素的肥料)为主。

美国在20世纪早期,就以过磷酸钙为基础,与秘鲁鸟粪、智利硝石、钾盐和一些有机废物一起混合(有时造粒)使用。

现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化肥总消费量中的40%~50%的N、80%~85%的P2O5和85%~90%的K2O是以复合肥料的形式提供的。

复合肥料及有机肥料

复合肥料及有机肥料

适合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可做种肥、基肥和追肥。 适合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可做种肥、基肥和追肥。特点 N/P= 2.5- 是P多N少,N/P=1:2.5-5。
2、硝酸磷肥: 硝酸磷肥:
用硝酸分解磷矿粉, 用硝酸分解磷矿粉,然后用冷冻结晶法除去大部分硝酸 母液再经氨化、浓缩、烘干、造粒而成。 钙。母液再经氨化、浓缩、烘干、造粒而成。 成分: 成分:CaHPO4·NH4H2PO4·NH4NO3·Ca(NO3)2; NH NH Ca(NO N13-26%,P2O5 12-20%。 12-20%。 N13-26%,P %, 规格有二种:(1 20-20- 规格有二种:(1)20-20-0 :( (2)26-13-0 26-13-
(二)、三元复合肥 )、三元复合肥
一般为配成复合肥,用单质肥料按具体N 一般为配成复合肥,用单质肥料按具体N、P、K比例要求掺 混后造粒而成。 混后造粒而成。 1、尿磷钾肥:由尿素、磷铵和氯化钾按不同比例掺混造粒而成。 尿磷钾肥:由尿素、磷铵和氯化钾按不同比例掺混造粒而成。 代表品种: 代表品种: 19-19-19 19-19- 27-13.5- 27-13.5-13.5 23-23- 23-23-11.5 23-11.5- 23-11.5-23ຫໍສະໝຸດ 第二节、 第二节、有机肥料
一、有机肥的作用
1、补给和更新土壤有机质。 补给和更新土壤有机质。 2、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结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土壤“三相” 土壤结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土壤“三相”比、土 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缓冲能力。 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缓冲能力。 3、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4、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和酶活性。 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和酶活性。
NH4H2PO4 4.4。 pH 4.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肥料名词解释
复合肥料是一种由两种或以上的营养元素混合而成的肥料。

它的制造过程将多种化肥原料混合在一起,经过加工、研磨等工艺,将不同的营养元素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形成均匀含量和比例的营养成分。

复合肥料具有多种营养元素,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品种之一。

复合肥料的主要成分包括氮、磷、钾等多种元素。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过程。

磷是植物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元素之一,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增加植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

钾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增加植物的抗逆性和耐病性。

复合肥料相对于单一肥料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均衡供给营养元素:复合肥料中含有多种营养元素,能够满足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有效地解决了单一肥料可能导致的养分缺乏或过多的问题。

2.减少肥料施用量:复合肥料中的营养元素相对单一肥料更加均衡,作物吸收利用率更高,可以减少农田中的肥料用量,降低了肥料的施用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复合肥料中的多种营养元素可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各种需要,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方便施用:复合肥料的施用比较方便,可以通过不同的施肥方式和施肥工具进行施用,如干施、水施、叶面喷施等,适应了不同作物和不同土壤条件下的施肥需求。

5.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复合肥料中的多种营养元素能够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

在使用复合肥料时,需要根据作物种类、生长期和土壤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复合肥料的种类和施用方式,确保作物能够充分吸收利用肥料中的营养元素。

此外,还应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施肥量的控制,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