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回到七点常识
儿童健康小常识大全

儿童健康小常识大全一、儿童健康小常识大全:饮食1、膳食营养要均衡,饮食要有规律。
儿童营养均衡不必每餐而是数天内保持平衡即可。
定时定量吃饭,不暴饮暴食,不随便吃零食,过多的甜点不仅会使幼儿对正餐的食欲下降,而且容易长蛀牙。
2、饮食卫生。
幼儿吃的东西要新鲜,瓜果一定要洗净,开水烫过后再吃,掉在地上的东西要洗干净后才能吃,碗筷煮沸消毒。
另注意,大人咀嚼过的食物不要喂给幼儿,幼儿抵抗力较弱,以免传染疾病。
3、培养幼儿树立正确饮食文化观。
从幼儿能进行语言简单交流起,就应有意识地在平常游戏、交流中,介绍饮食来源、制作、营养价值,以及如何吃、吃多少等知识。
4、白开水是儿童的最佳饮品。
饮白开水不光能满足儿童对水的生理需要,还能为他们提供一部分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饮料、营养保健型饮料,还是当前许多家庭热衷的纯净水和矿泉水,都不宜代替自来水作为人的主要饮用水。
5、膨化食品对儿童身体有害无益。
油炸薯条、雪饼、薯片、虾条、虾片、鸡围、鸡条、玉米棒……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膨化食品。
检测显示,膨化食品虽然口味鲜美,但从成分结构看,属于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的食品。
从饮食结构分析有其一定的缺陷,只能偶尔食之。
长期大量食用膨化食品会造成油脂、热量吸入高,粗纤维吸入不足。
若运动不足,会造成人体脂肪积累,出现肥胖。
儿童经常食用膨化食品,会影响正常饮食,导致多种营养素得不到保障和供给,易出现营养不良。
膨化食品中普遍高盐、高味精,将使孩子成年后易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病。
6、常吃营养补品并非好。
家长们认为,给孩子吃补品会促进生长发育,更希望通过它提高孩子的智力,因此会选购各种营养滋补剂,如含有人参、鹿茸、阿胶、冬虫夏草,花粉等营养品。
熟不知,这些补品对成人可能有益而无大碍,但对儿童却经常会引发很多不利的后果,如食欲下降和性早熟。
因为这些补品中含有激素和微量活性物质,对儿童正常的生理代谢有影响。
如果孩子确实身体比别的孩子弱,使用时也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不能随意去给孩子吃,否则只会拔苗助长。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复习提纲

〖现代文〗
1.《春》
⑴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
⑵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2.《济南的冬天》
⑴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⑵主要作品: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⑴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⑵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
⑶文体:议论文。
9.《猫》
⑴郑振铎,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著有短篇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以及《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
10.《动物笑谈》
⑴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
⑶吕不韦,战国末秦相。
⑷《穿井得一人》文学体裁:寓言。
⑸出自《吕氏春秋》的寓言:刻舟求剑、掩耳盗铃。
10.《杞人忧天》
⑴选自《列子·天瑞》
⑵《列子》的作者,旧题为列御寇著,也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列寇,战国道家人物。
⑶《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名著〗
1.《朝花夕拾》
⑴原名《旧事重提》,作者:鲁迅。
7.《再塑生命的人》
⑴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⑵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⑶文中作者的家庭教师是安妮-莎莉文。
⑷主旨:莎莉文老师对我启迪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她是“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之情。其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带给世人强烈的震撼。
8.《纪念白求恩》
⑷代表寓言:
《狼和小羊》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书中更多的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
2023年高考必背语文考点知识点

2023年高考必背语文考点知识点高考中的语文必背知识点一、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
(这是我的过错)。
2、以乱易整,不武。
(用散乱来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
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5、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如今人家有大功反却要攻打人家,是不合道义的)。
二、倒装句。
1、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那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呢)。
2、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句)(因为郑伯(曾经)对待晋侯没有礼貌)。
3、亡郑而有益于君。
(介词结构后置句)(倘使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
4、王拜送于庭。
(状语后置)(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
5、及宾客知其事者。
(“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
三、省略句。
1、晋军函陵。
(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
2、敢以烦执事?(我怎么敢用(这件事)来烦劳您)。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如果放弃进攻郑国而把它作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4、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取他的头颅)。
5、人不敢与忤视。
(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
四、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2、而燕见陵之耻除矣。
(而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去了)。
3、若属皆且为所虏。
(我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了)。
五、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
六、古今异义词。
1.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地区今:山东省。
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河北省、河南省。
3.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关系今:男女结婚。
(幼儿学前教育)任务七 1 指挥常识 (教案)

课题:指挥常识教学目标1.了解指挥的全然图示、拍点拍线、指挥的预示、指挥两手分工等知识2.学习最常用拍子的挥拍技巧、指挥的预示动作教学重难点学习最常用拍子的挥拍技巧、指挥的预示动作教学过程一、指挥图示1.观看常见的指挥图示二拍子图示三拍子图示四拍子图示以上是我们经常要用到的三种常见拍子的指挥全然图式。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指挥图式中最全然的组成单位是什么?2.指挥图示最全然组成单位:拍点、拍线〔边介绍边练习〕指挥图式最全然的组成单位是:拍点、拍线。
“点〞全然上是在同一个平面上〔有“激拍点〞——挥那些坚决有力、轻松爽朗类的作品用之、“舒拍点〞——指挥那些抒情优美类作品用之〕,线依据音乐的特征〔轻巧、快捷,线就直而短些;舒缓的线弧度大而长些〕3.二、三、四拍子指挥图式练习〔1〕二拍子:第一拍强拍往下,反射弧往外;第二拍往下反射拍往里。
〔练习〕例:《小跳蚤》激拍点、拍线斜线;《共和国之恋》舒拍点、弧线〔2〕三拍子:第一拍强拍往下;第二拍往外;第三拍往里下,然后反射往上〔练习〕〔3〕四拍子:第一拍强拍往下;第二拍弱拍往里;第三拍次强拍往外;第四拍弱拍往里下4.指挥身躯姿态、手型、穿着等常识介绍过渡:我们在掌握全然图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指挥“预示〞动作的练习。
二、指挥的预示动作指挥的预示:音乐开始的前一拍〔动作中包含了:速度、力度、情绪〕1.预示动作注意点一:在音乐开始的前一拍预示。
〔练习:二拍子强拍开始,就在第二拍弱拍的图式上;三拍子第三拍开始,就要从第二拍预备——33 |5.3 3| 5 - 安睡吧小宝贝〕;第二拍后半拍进入,就从第二拍预示,把拍点凸显一些,反射增强一些〔练习:《国歌》〕2.预示动作注意点二:预示动作包含了速度、力度、情绪3.预示动作注意点三:预示动作存在于开始、中间〔不同乐句、情绪变化前〕、结尾。
如〔《小雪花》示范〕〔学生练习〕三、指挥两手分工左手负责情绪表现,右手负责节拍〔师示范;学生练习8拍:渐强、渐弱〕四、总结刚刚我们练习的“指挥〞,世界上通用的,指挥图式有特定的标准,动作通过抽象化而简洁明了。
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教案7篇

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演讲致辞、条据书信、心得体会、党团资料、读后感、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report encyclopedia, speeches, articles and letter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fter reading,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教案7篇要是教案的制定不够完善,那我们的课堂效率是很难有所提升的,为做好新学期的教学任务,需要制定一份全面的教案,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李政涛 教育常识

李政涛教育常识:李政涛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7月本书是为教师写的“教育常识”。
本书所讲的教育常识,首先是我自己眼中的教育常识,它绝非教育常识的全部。
我期待通过对教育常识的追问,唤醒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
让教师们认识到教育常识的原点就是人性常识,是对人的天性的认识。
我期待与本书结缘的读者,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质疑,并在实践中完成对自我的建构。
生命的欢愉之一,来自于对常识的寻找和运用。
生命的艰难,又何尝不是如此?仅以此书献给天下所有的教育者!—李政涛教育常识1【每个人在宇宙中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生命都不可能重复。
即使有生命的轮回,原来的生命可以重来,但不能重来。
这朵花已经不是另一朵花了,这种生活已经没有了。
对于老师来说,是爱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是永远不能重复的。
爱的方式就是孜孜不倦地发现和珍惜它们,通过教育让它们变得独一无二。
教育常识二【人始终是未完成的】所有的“成”都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已往的自己,但相对于未来的自己,人始终处于未成的状态,各种可能性总是在前方默然守候。
谁未成的可能性越多,谁的未来世界就越广阔越丰富,前途就越远大。
教育常识三【人只能自己去活着】教育,不是替代学生选择,替代学生思考,而是赋予学生选择和思考的能力,对于作为生命存在的个体学生而言,教育唯一能做的,不是替代他活着,而是促使他拥有更好的“自己去活着”的能力。
教育常识4【孩子的成长需要自己的节奏】人的成长需要的产生和发展都有自己的节奏。
不同的阶段除了特征不同,还有不同的节点,这是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点。
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这些节点和关键点,不能轻易绕过和错过。
一旦错过,就永远无法弥补。
教育常识5【人在表演和观看中成长】表演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行为和普遍现象。
人的生命的存在是以表演的形式呈现的,他的一切基本行为都可能是表演性的,所以表演和观看的需要就成为了人性的一部分。
这种对人性的理解带来了鲜明的教育意义:表演意味着成长,观看意味着成长,人在表演和观看中成长。
回到常识——尚重生讲座笔记

无标题回到常识尚重生讲座笔记2009-03-1622:57|(分类:默认分类)前记:眼看着一满把的大学时光已经只剩下了指缝里的几丝,面对这终于已经熟悉却即将离开的校园,就像走在开了就即将凋零的樱花树。
伤感而莫名。
已经决定要将剩下的大学时间的分分秒秒珍惜,所以,当看到尚重生的讲座信息时,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去:也为这很可能就是最后一次我见到他了。
虽然作为武大的四大名嘴,他在我心中只排了第三。
第二是李工真:他的历史素养以及知识分子的仙风道骨让我景行仰止,一系列的讲座告诉了我什么叫做真正的大学,什么叫做真正的大学精神。
第一当然是赵林,我在武大唯一超越了喜欢而达到真正敬佩甚至崇拜的一位老师。
还有一个李敬一,由于我只听了一次他的讲座,并且在三分之一时无法强迫自己听下去而退场,不能评价。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我只能把他委屈为第四。
老尚教会我的是一种批判的精神,一种敢于面对现实的决绝。
虽然每次听了他的讲座之后都感到绝望,但绝望中有一种快感,也有一种美感,而绝望退潮之后,反倒会生出一种无畏的力量。
讲座的副标题是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透析,因为老尚说,这个问题比较安全。
讲座本来是安排在10教102教室的,但教室外一楼的走廊上都挤满了人,故不得不最后该在了楼顶的403,一个可以容纳400人的教室,最后也挤得满满当当:看来精神教父绝不是虚名:正文(以下是讲座现场内容,经我整理所得):l每次面对你们学生的时候,作为老师,我都心怀愧疚:愧疚我们学校无视你们对知识对真理的渴望,关于灵魂关于精神的讲座太少太少。
l我已经一年多没有出来了,一年多没有在武大开讲座了,听说这个消息,所以有人又开始惶惶了l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某些人总是认为我具有可监控性l尚重生又出来了l选择就业这个话题比较安全,符合我党我国我人民政府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期望l本来不想来的,但面对动机院学生的长达两年的殷切邀请,如果不来,就有不道德感了l在金融危机下更要加强语文的学习:因为表达在这么一种白热化的竞争中特别重要l讲座主持人的短信让我哭笑不得,差点就不想来了:尚老师,今晚的讲座在七点开始,希望你准时到场l你们这一代很不幸,赶上的不仅是空前的金融危机,更严重的是,你们赶上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矛盾积聚达到即将总爆发的危险期l如果你们不洞察先机,不了解大势所趋,无法把握自己人生的方向,你们将成为焦虑的一代l原因之一在于你们受教育的过程有误区,你们没有与国家前途相对接的关系意识l我是大学生诶,你竟然让我到贫困山区去,我就不答应不答应不答应不答应不答应!一万个不答应!l精英非自定而由他定l我们之所以需要回到常识,是因为我们的现状背离常识l我们的教育在大学生走向社会的这个环节是缺失的l中国即江湖l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某某被潜规则了,或者,某某女星一口吞掉潜规则l中国现在还没有到达民主,法制,透明,我们在而且仅在走向民主们l现在的就业问题症结有二:一是你们心态的高不成低不就,二是教育中学科设置的滞后性与脱节性l你们别看你们是武大的学生,你们上了就业战场,并不比汤逊湖周围的那些学生更具有竞争性:因为他们的大学就是社会,他们早以成为社会的卧底,打入了社会内部,在学习期间就完成了与社会的磨合l最重要的一点是,你们要了解国家对你们大学生的定位:是普通劳动者还是社会精英?在什么程度上是普通劳动者,以及在什么程度上是社会精英?l你们要时刻审问自己,如何不被淘汰,如何不被边缘化l你们要摆脱傲慢和偏见,即PrideandPrejudicel在我看来,你们这一代将成为我国大学生就业观念从精英意识向普通劳动者意识转变的亲历者无标题l你们直面生存l就业需要政府努力,也需要我们观念的调整,能力的积淀l大学生想要创业,先过了小混混这关再说l要真正想创业,在这个江湖的中国,就必须有江湖的霸气和杀气l知道管理部门的观念吗:服务就是收费,管理就是罚款l骗子的基因就是很会讲故事l回到第一个问题:大学生如何定位?因为这是一切问题的前提和理论假设l我的答案是,在八九十年代,大学生是精英,现在是普通劳动者l世纪之交就是形式转变之际l你们大学生只是多了成为精英的现实可能性,但不等于可能性,更不等于精英l你们只比农民工朝精英方向多迈了一步l必须要从自我陶醉中清醒过来l即使有人卖肉,但北大还是北大l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承担l你们是家养的,你们的父辈是野生的l不是我想被家养,而是父母要家养我们l我可是上的明星幼儿园,重点小学,然后一路重点到武汉大学l这次考试的不是分数,而是社会:社会既是考卷,又是考官l你们要把这个社会想象的真实一些,复杂一些,邪恶一些l劳动者很光荣啊,根本没有道德上的丝毫劣势,凭什么被歧视!l蔑视劳动者,绝对不会成为精英l翻译成社会学的语言,就是:没有草根情结,没有对于贫困的记忆,成为不了精英,成为了也绝对不靠谱l劳动时要有自尊心和道德优越感l我在给我新家的装修工人工钱时,满怀尊敬l有一个工人说,尚老师,你们是用钱保命,我们是用命搏钱l过了傅家坡,教授比狗多;老师不带长,放屁也不响!l你们给封的四大名嘴只是江湖虚名,但很过瘾l你们总是想象自己身怀绝技,谈吐不凡,气质高雅,文史哲精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你真怀上了吗?l现在的我党我国我人民政府正在鼓励,引导,威逼,利诱,把你们大学生往西部赶,往基层赶l西部方圆百里不见人,更不见女人,几十里内只有一个卖烧饼的大嫂,这是反人道反联合国宪章的l危机:危机l你们其实没有什么可失去的,除了那些混乱的杂念l经济的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文化的多元化,这是谁也扭转不了的方向l脱下学生装,退下书生气l没有谁想学专业是为了不对口:因为我想当法官,所以我去学数学l台大哲学系毕生生当出租车司机又怎么了:他运用自己的哲学知识和素养,分析每个时段每个地段的人流量及方向,于是,他的出租车总是停在最需要的地方,他所赚的比其他司机几倍还多l你们要把大学教育只视成人生的一段经历无标题l大学只是起点,只提供了可能性l社会的需要应当成为你的选择l我曾经对江汉油田的负责人说,你们油田再牛,级别比潜江政府高,但你们要清楚,你们再牛也只是油田,并不等于政府:人家有监狱,警察,高压水枪和催泪瓦斯,你们不能说我们要有具有江汉油田特色的武警l其实,一切学科的原问题和本初问题都在哲学或者宗教层面上相通l有人曾说,只需要在一个专业上花一万个小时,便可成为那个专业的专家l现在教育的格式化模式化导致学生的非个性化l丈母娘给女儿说:你怎么能找一个连英语四级都没过的男朋友呢?l年轻如果就被扼杀了好奇心,失去了精神突围的勇气,那么你将很快就将被这个社会剿灭l没有个性在这个社会里就意味着灭亡l大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会选择和承担l既然选择了就业,就要少一些酸气,少一些迂腐气,多一些灵气l不要每次招聘会上都要亮出你是武汉大学的毕业生,如有需要,你可以说,我狗屁大学也没有上,我是湖南永州黑社会毕业的l在江湖中要有江湖气l不要装纯装嫩,脸上要多一点沧桑感,多一点历史感,多一点现实感l这个社会不需要宠物,企业更不需要l不要出去了被人指着后背说,这个宠物是武大毕业的l我们必须和陌生人说话,因为我们就是陌生人l能与狼共舞,不是真正的狼就是披着羊皮的狼l你们干嘛老师把自己摆在弱者的位置呢l要学习社会,多看一点冯小刚,多学一点葛优,少看一点韩剧l你们需要起点处的积累l要有承担,不能再依赖l常识是最伟大的l要先学会生存,再慢慢提升境界l面对强力布控的家庭,如果不给你的理想与志向以透气的空间,你们要学会背叛,用背叛给父母上一课,教会他们成长成熟l有时候不是你们不着调,而是你们的父母不着调l我说背叛还是轻的说法,我本来还想说颠覆呢l背叛怎么了,背叛才是真正对父母的爱,因为背叛的直接结果就是你们将学会独立生存,学会独立成长l我们的社会很邪恶,很多地方的原则是优汰劣胜l我们的现状是民族的悲剧,但这个悲剧我们必须承担:这也是你们大学生的使命,即带领我们这个民族,从悲剧中突出重围l讲了这么多,我其实想传达给你们的是一种赤脚的精神,一种不怕失去的精神:你们失去的只是锁链,得到的将是真个世界!l谢谢后记:无标题讲座是在掌声中结束中的,尚老师在掌声中接受了献花,也在掌声中离开了教室。
周国平谈教育

教育的七条箴言周国平何为教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
我发现,关于教育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
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不妨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言。
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
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却忘掉了简单的常识。
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第一条箴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
“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
苏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苏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
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
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特别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的。
人们即使承认了“教育即生长”,也一定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仿佛不朝着这类目的努力,生长就没有了任何价值似的。
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实际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长”。
生长本身没有价值吗?一个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吗?就算用功利尺度——广阔的而非狭隘的——衡量,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是更有希望获得真正意义的成功吗?而从整个社会的状况来看,正如罗素所指出的,一个由本性优秀的男女所组成的社会,肯定会比相反的情形好得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需要回到七点常识
周国平
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
我发现,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
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不妨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言。
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
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忘掉了简单的常识。
第一条箴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
“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
苏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苏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
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
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特别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的。
人们即使似乎承认了“教育即生长”,也一定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仿佛不朝着这类目的努力,生长就没有了任何价值似的。
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实际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长”。
生长本身没有价值吗?一个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吗?就算用功利尺度——广阔的而非狭隘的——衡量,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是更有希望获得真正意义的成功吗?而从整个社会的状况来看,正如罗素所指出的,一个由本性优秀的男女所组成的社会,肯定会比相反的情形好得多。
第二条箴言: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用外部功利目的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最有害的结果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
把儿童看做“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长大成人”之前似乎无甚价值,而教育的唯一目标是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这种错误观念由来已久,流传极广。
“长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顶,仿佛在长大之前儿童不是人似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确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儿童教育理论。
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做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
尤其儿童期,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
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人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
我担心,
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上,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会以怎样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
第三条箴言: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
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
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
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
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
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
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
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第四条箴言: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由我们今天的许多耳朵听来,简直是谬论。
然而,卢梭自有他的道理。
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
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
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
在希腊人看来,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
卢梭为其惊世骇俗之论辩护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驱迫着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
卢梭却问你: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
到了大学阶段,自由时间就更重要了。
依我之见,可以没有好老师,不可没有自由时间。
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
就精神能力的生长而言,更是如此。
我赞成约翰·亨利的看法:对于受过基础教育的聪明学生来说,大学里不妨既无老师也不考试,任他们在图书馆里自由地涉猎。
我要和萧伯纳一起叹息:全世界的书架上摆满了精神的美味佳肴,可是学生们却被迫去啃那些毫无营养的乏味的教科书。
第五条箴言: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我最早在爱因斯坦的文章中看到这句话,是他未指名引用的一句俏皮话。
随后我发现,它很可能脱胎于怀特海的一段论述,大意是: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
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
因此,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
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是白受了教育。
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用怀特海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
按照我的理解,通俗地说,一个人从此成了不可救药的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了,方可承认他是受过了大学教育。
第六条箴言: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
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育智力活动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这些智力上的素质显然是不可像知识那样传授的,培育的唯一途径是受具有这样
素质的人——不妨笼统地称之为大师——的熏陶。
大师在两个地方,一是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另一便是在大学里,大学应该是活着的大师云集的地方。
正如怀特海所说:大学存在的理由是,拥有一批充满想象力地探索知识的学者,使学生在智力发展上受其影响,在成熟的智慧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否则大学就不必存在。
林语堂有一个更形象的说法:理想大学应是一班不凡人格的吃饭所,这里碰见一位牛顿,那里碰见一位佛罗特,东屋住了一位罗素,西屋住了一位拉斯基,前院是惠定字的书房,后院是戴东原的住房。
他强调:“吃饭所”不是比方,这些大师除吃饭外,对学校绝无义务,学校送薪俸请他们住在校园里,使学生得以与其交游接触,受其熏陶。
比如牛津、剑桥的大教授,抽着烟斗闲谈人生和学问,学生的素质就这样被烟熏了出来。
今天的大学争相标榜所谓世界一流大学,还拟订了种种硬指标。
其实,事情本来很简单:最硬的指标是教师,一个大学拥有一批心灵高贵、头脑智慧的一流学者,它就是一流大学。
否则,校舍再大,楼房再气派,设备再先进,全都白搭。
第七条箴言:教师应该把学生看做目的而不是手段。
这是罗素为正确的师生关系规定的原则。
他指出,一个理想教师的必备品质是爱他的学生,而爱的可靠征兆就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样,感觉到学生是目的。
他强调:教师爱学生应该甚于爱国家和教会。
针对今日的情况,我要补充一句:更应该甚于爱金钱和名利。
今日一些教师恰恰是以名利为唯一目的,明目张胆地把学生当做获取名利的手段。
教师个人是否爱学生,取决于这个教师的品德。
要使学校中多数教师把学生看做目的而不是手段,则必须建立以学生为目的的教育体制。
把学生当做手段的行径之所以大量得逞,重要原因是教师权力过大,手握决定学生升级毕业之大权。
因此,我赞同爱因斯坦的建议:给教师使用强制措施的权力应该尽可能少,使学生对其尊敬的唯一来源是他的人性和理智品质。
与此相应,便是扩大学生尤其研究生的权利,在教学大纲许可的范围内,可以自由选择老师和课程,可以改换门庭,另就高明。
考核教师也应主要看其是否得到学生的爱戴,而非是否得到行政部门的青睐。
像现在这样,教师有本事活动到大笔科研经费,就有多招学生的权利,就有让学生替自己打工的权力,否则就受气,甚至被剥夺带学生的权力,在这种体制下,焉有学生不沦为手段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