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本化学九年级上册答案05网

合集下载

课时作业本九年级上化学答案人教版

课时作业本九年级上化学答案人教版

课时作业本九年级上化学答案人教版课时作业本九年级上化学答案人教版【零失误分层训练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答案】【知识单一性训练】1-5:ADCCA6-10:CBDDD【巩固提升性训练】1-4:ADDD5-8:CDDB9、分子和原子;破裂;重新组合;分子;原子;分子10、(1)食盐的性质(2)食盐的组成(3)食盐的结构(4)食盐的变化规律11、(1)①②③④⑤⑥(2)①⑤(3)②⑥(4)①适量食用味精可使食物更鲜美②食用加碘盐可防治甲状腺肿大【易错疑难题训练】1、A2、(1)②⑤(2)③④(3)③(4)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答案】【知识单一性训练】1-5:CCDBB6-10:DDDDD【巩固提升性训练】1-4:DBBA5-8:DBCD9、银白色,质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能与水反应产生气体10、(1)可燃性(2)咸味(3)导热性(4)熔点高11、味道;气味;颜色;溶解性12、(1)淡蓝色气体(2)强氧化性(3)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4)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但过多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等13、(1)灯丝通电发光(2)电热丝通电放热(3)白光通过蓝玻璃,光线变成蓝色(4)水的蒸发(5)泥水静置一会沙石沉淀14、(1)冰核经过水汽凝聚形成冰晶(或冰晶融化形成雨滴);碘化银分解成银单质和碘单质(2)干冰【易错疑难题训练】1、(1)B(2)D(3)A(4)C2、②;③;①;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答案】【知识单一性训练】1-5:CCCDB6、(1)液(2)液体(3)液体;凝固(4)不同;最先;7-9:CAB10、变浑浊;左;氧气;二氧化碳【巩固提升性训练】1-4:CDCA5-8:DCBC9、(1)A;不变化;低(2)B;变浑浊;高(3)高10、(1)剧烈;助燃性(2)水和二氧化碳11、(1)石蜡蒸气;沸点较低,受热易汽化为蒸气(2)①导气管太长,石蜡蒸气冷凝,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②母火焰中心部位未与氧气接触燃烧,主要成分仍为石蜡蒸气12、(1)温度最低(2)气体;可燃性(3)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不能点燃;导管中部有白色固体【易错疑难题训练】A【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答案】【知识单一性训练】1-3:CCD4、(1)玻璃棒(2)胶头滴管(3)烧杯(4)集气瓶5-9:CDCBC1-4:BDCD5-8:ADBC9、(1)胶头滴管;玻璃棒(2)试管、燃烧匙(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凹液面的最低处10、(1)集气瓶;烧杯;胶头滴管;量筒(2)①C②A③E④EF11、(1)42.0(2)胶头滴管(3)大于12、(1)1/3(2)2/3(3)1~2(4)0.1g13、(1)导管;胶头滴管(2)洗净的玻璃墨水瓶(或胶水玻璃瓶)及棉纱【易错疑难题训练】B【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课时答案】【知识单一性训练】1-5:ACCCD6、外焰;外焰;湿抹布7-10:CCBD1-3:AAB4-6:ABC7、(1)>(2)>(3)<8、(1)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2)10(3)用水洗净9、(1)酒精灯;外;灯帽(2)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10、(1)蒸发皿、坩埚等(2)引流(3)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试管外壁有水珠,试管未预热等11、(1)外焰与空气接触更充分(2)内焰(3)①酒精浓度不同②露出酒精灯的灯芯长度不同(其他答案合理也可)【易错疑难题训练】(1)A(2)BDF(3)EHI(4)D。

初中化学精练精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时作业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含解析)

初中化学精练精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时作业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含解析)

初中化学精练精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时作业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含解析)应用化学方程式的复杂计算(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用2 g氢气和18 g氧气在扑灭的条件下充沛反响,可得水的质量为( )A.20 gB.18 gC.16 gD.9 g2.在2X+Y2====2Z的反响中,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Y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32B.40C.56D. 643.碳酸氢钠可用于焙制糕点,碳酸氢钠在270℃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 H2O↑+CO2↑。

现取碳酸氢钠16.8 g,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动为止,增加的质量为( )A.4.4 gB.8.8 gC.10.6 gD.6.2 g4.(2021·株洲中考)在A+3B====2C+2D的反响中,14 g A完全反响生成44 g C和18 g D,假定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那么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B.32C.64D.965.取枯燥纯真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mg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响终了后,剩余固体物质为ng,那么其中含KCl的质量为( )A.(m-n)gB.(m-n)gC.(m-n)gD.(m-n)g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5分)6.(8分)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息的可燃性液体。

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熄灭可发作如下反响:8CH3OH+nO2mCO2+2CO+16H2O。

假定反响生成3.6 g水,请计算:(1)m的值是__________。

(2)参与反响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规范计算步骤)7.(8分)(2021·乐山中考)取只含碳酸氢钙的硬水ag,充沛加热....,发作如下反响:Ca(HCO3)2CaCO3↓+CO2↑+H2O,失掉沉淀1.0 g。

回答以下效果:(1)碳酸氢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九上化学课时作业答案【四篇】

九上化学课时作业答案【四篇】

【导语】化学是⾃然科学的⼀种,在分⼦、原⼦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

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类⽤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法和⼿段之⼀。

它是⼀门历史悠久⽽⼜富有活⼒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明的重要标志,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

以下是⽆忧考为您整理的九上化学课时作业答案【四篇】,供⼤家学习参考。

第⼆单元我们周围的空⽓ 课题1空⽓ 1.B2.C3.A4.D5.B6.D 7.B8.D9.D10.C 11.(1)物质能够在空⽓中燃烧(⾷物 在空⽓中容易变质、⾦属在空⽓中⽣锈等) (2)⼲脆饼⼲在空⽓中会变潮(冰箱⾥拿 出的东西表⾯出现⽔珠,冬天窗户上结霜等) (3)植物能够进⾏光合作⽤(澄清的⽯ 灰⽔放置在空⽓中会变浑浊等) (4)空⽓中含有⼤量的氮⽓ 12.氮⽓氧⽓氮⽓氧⽓ 13.(1)产⽣⼤量⽩烟放出⼤量的热 磷+氧⽓ →点燃 五氧化⼆磷(2)15 (3)保 证将氧⽓消耗完,使实验结果准确(4)不易 溶于⽔不⽀持燃烧(5)红磷的量不⾜;烧 杯中的⽔不够多;未冷却就打开⽌⽔夹(其他 合理答案均可)(6)防⽌伸⼊燃烧匙时集 ⽓瓶内的⽓体泄漏;该装置的密封性好 课题2氧⽓ 1.A2.A3.D4.A5.D6.D 7.B8.B9.B10.A 11.(1)碳+氧⽓ →点燃 ⼆氧化碳 3 参考答案与提⽰ (2)镁+氧⽓ →点 燃 氧化镁(3)酒精+氧⽓ ⽔+⼆氧化碳(4)氢⽓+氧⽓ →点燃 ⽔ (1)(2)(4) 12.⽤⽕柴杆引燃铁丝防⽌⽣成的⾼ 温固体溅落在瓶底,致使集⽓瓶炸裂避免 ⽕柴梗消耗过多的氧⽓⽕星四射,放出热 量,⽣成⼀种⿊⾊固体 13.(1)①都是化合反应②都是氧化 反应③都需要点燃(2)液态(3)硫+ 氧⽓ →点燃 ⼆氧化硫磷+氧⽓ →点燃 五氧化 ⼆磷铁+氧⽓ →点燃 四氧化三铁 14.(1)⽩磷燃烧,活塞最后停在“4”处 (2)空⽓中氧⽓约占1 5的体积 课题3制取氧⽓ 1.D2.B3.B4.B5.D6.C 7.D8.B9.A 10.⼆氧化锰作催化剂排⽔收集法 ⼆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排⽔收集法 11.(1)氯化钾+氧⽓(2)汞+氧⽓ (3)锰酸钾+⼆氧化锰+氧⽓ 12.氯酸钾氧⽓氯化钾⼆氧化硫 ⼆氧化锰 13.(1)酒精灯铁架台长颈漏⽃锥 形瓶⽔槽(2)DF棉花⾼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氧化锰+氧⽓分解 (3)伸到液⾯之下随时能够控制反应的进 ⾏和结束(4)收集⽅法错误,装置漏⽓等 第三单元⾃然界的⽔ 课题1⽔的组成 7.B8.D9.B10.C 11.氧⽓氢⽓1∶2⽔ →通电 氧⽓+ 氢⽓分解反应氢氧两种元素分⼦可 分,原⼦不可分 12.(1)负氧⽓(2)①⽔是由氢氧 两种元素组成的②⽔通电,发⽣分解反应 ⽣成氢⽓和氧⽓③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 种类不变(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3.共滴⽔43200mL,可以供864⼈饮 ⽤⼀天。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作业5 化学式与化合价%28含解析%29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作业5 化学式与化合价%28含解析%29

1课时作业5 化学式与化合价夯实基础1.(2019·四川攀枝花中考)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2.(2020·山东青岛)氧化铟(In 2O 3)是制造触摸屏的主要材料。

氧化铟中铟(In)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B.+2C.+3D.+63.(2020·山东泰安中考)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 A.2S 表示2个硫元素 B.O 3表示3个氧原子 C.3Fe 2+表示3个铁离子D.氦气的化学式是He4.(2020·广东广州中考)尿素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O(NH 2)2。

下列关于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NH 2)2中含有的原子是(NH 2)2B.C 、O 、N 、H 四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1∶1∶4C.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212+16+14×2+1×4×100%D.C 、O 、N 、H 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4∶15.(2020·贵州黔南州中考)“84消毒液”在抗击新冠病毒时可作环境的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下列对次氯酸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氧化物B.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C.由3个原子构成D.相对分子质量为74.5 6.(2020·黑龙江牡丹江中考)(1)用元素符号填空:2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 ②2个铜原子 ;③三个二氧化硫分子 ; ④四个氢氧根离子 。

(2)在符号“H +12O ”中H 正上方的“+1”表示 ,H 右下角的“2”表示 。

提高能力1.(2020·安徽合肥蜀山区二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以来,口罩成了防疫的必要物资。

一次性医用口罩的熔喷层主要以聚丙烯[化学式(C 3H 6)n ]为原材料制成的熔喷布为主,对防止细菌渗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化学课时作业本九年级上册答案2021

化学课时作业本九年级上册答案2021

化学课时作业本九年级上册答案2021第一课酸碱中的物质变化1. 酸、碱、中性物质的定义酸:酸味、腐蚀性强,能与碱中和生成盐和水,有pH值小于7。

碱:苦味、有腥臭味,涂在手上会滑,能与酸中和生成盐和水,有pH 值大于7。

中性物质:既不呈酸性,也不呈碱性,pH值为7。

2.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随着溶液pH值的变化而改变颜色的物质。

通过观察指示剂变色可判断溶液的性质(酸性、中性、碱性)。

3. 酸碱反应的特点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反应产物为盐和水。

反应的特点有:(1) 离子反应:酸和碱溶液中的离子彼此相互作用。

(2) 中和反应:酸和碱的反应产生的水分子与离子之间形成化学键,中和产物为呈中性的盐。

(3) 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

4. 酸碱中的物质变化(1) 酸和碱中和产生盐和水。

(2) 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氢气。

(3) 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4) 碱金属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和碱水。

(5) 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产生酸。

第二课质量守恒定律与不可压缩性1. 质量守恒定律和不可压缩性的内涵质量守恒定律:在封闭系统中,物质的质量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即物质不会被创造或者消失,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不可压缩性:在一定密度条件下,物体的体积不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即物体体积恒定不变。

2. 质量守恒的应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在化学反应中,起反应的物质也叫做反应物,产生的新物质也叫做生成物。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3. 不可压缩性的应用——密度的测量在实验室中,为了测量物质的密度,需要用到体积和质量的测量工具。

由于不可压缩性的特性,可以通过测量同一份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体积和质量,进而计算出该物质的密度。

4. 质量守恒定律和不可压缩性的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和不可压缩性是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判断的基础。

在化学实验中,通过这两个基本定律可以预测化学反应的结果,设计对比实验进一步证明结论的正确性,也可以排除实验误差或不确定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

九上化学课时作业答案【四篇】

九上化学课时作业答案【四篇】

九上化学课时作业答案【四篇】九上化学课时作业答案【一】1. 为什么金属是导体,非金属是绝缘体?金属是导体,主要是由于其金属结构特性造成的。

金属结构中,金属原子形成了离子晶格,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可以在离子晶格之间自由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导电性,使金属能够导电。

非金属则由共价键或离子键形成的分子结构组成,其中没有自由电子可供传导电流,因此非金属是绝缘体。

2. 什么是伏安法?它有什么应用?伏安法是用来测量电阻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是通过在电路中加入电压源,然后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电阻值的方法。

伏安法广泛应用于电路分析、电器测试和电阻器校准等领域。

3.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举个例子说明。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其中,被氧化的物质失去了电子,而被还原的物质获得了电子。

例如,2Na +Cl2 -> 2NaCl,这是钠与氯气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氯气(Cl2)接受了钠(Na)的电子,被还原为氯化钠(NaCl)。

4. 简述酸和碱的性质及区别。

酸具有酸味,能够使蓝色石蕊变红,能够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碱具有苦味,能够使红色石蕊变蓝,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和碱的区别在于酸是质子(H+)供体,能够释放质子;碱是质子(H+)受体,能够接受质子。

另外,酸的酸度可用pH值来表示,数值越小酸性越强;碱的碱度可用pOH值来表示,数值越小碱性越强。

5. 什么是化学平衡?平衡常数是什么?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容器中,化学反应开始进行后,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可测变化的状态。

平衡常数是指在等温条件下,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例值。

它可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浓度(或在摩尔不变条件下,物质的摩尔比)表示,用K表示。

九上化学课时作业答案【二】1. 什么是离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当一个原子或分子失去电子时,它将带有正电荷,成为正离子(阳离子);而当一个原子或分子获得电子时,它将带有负电荷,成为负离子(阴离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时作业(十四)第四单元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时作业(十四)第四单元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十四)化学式与化合价(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甘肃检测)“3H2SO4”中有“1、2、3、4”四个数字,下面叙述其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B.“2”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C.“3”表示分子个数D.“4”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2.下列关于化合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Na2O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B.在H2O2中氧元素显-2价C.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总显负价D.一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可能有几种化合价3.(·福州中考)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MgCl2——氯化镁B.——钙离子C.2H——2个氢元素D.O2——2个氧原子4.在过氧化氢(H2O2)和水(H2O)两种物质中,相同的是( )A.氢原子数B.氢元素的质量分数C.相对分子质量D.组成元素5.在氮的某种氧化物中,测得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7∶4,该氧化物是( ) A.NO2 B.N2OC.N2O5D.NO6.(·南京检测)某液晶材料(MBBA)的化学式为C18H21NO。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MBBA由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MBBA分子中共含有39个原子C.MBBA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MBBA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27∶2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2分)7.(5分)(·安庆检测)用化学符号表示或按要求写出符号的含义:(1)X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

(2)写出中“2”的含义________。

(3)写出4种核外电子数为10的微粒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

8.(6分)形象的微观示意图有助于我们认识化学物质和理解化学反应。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作业(三)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作业(三)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作业(三)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作业(三)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作业(三)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时作业(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认为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的缘故,应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一下。

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B.假设或猜想C。

观察 D.得出结论2.以下是观察水的三态变化的探究活动步骤,其中没有体现化学学习特点的是( )A。

常温下,观察水的颜色和状态B.用托盘天平称量一杯水的质量C。

将水放入冰箱中冷冻,观察水的状态D。

将壶中的水煮沸后在上方放一块干冷玻璃片,观察现象3。

可乐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要证明这种气体的存在,可采取的措施为()A。

将可乐饮料中的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用燃着的火柴检验B.将可乐饮料中的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然后闻气味C。

将可乐饮料中的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然后观察颜色D。

在瓶口上方放一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4。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能观察不到实验现象的是( )5.(·眉山中考)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本化学九年级上册答案05网
一、选择题
1.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物质的是()
A. 氢氧化钠
B. 氢氧化钙
C. 氢氧化镁
D. 氢氧化铝
A. 氢氧化钠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性物质的是()
A. 氢氧化钠
B. 氢氧化钙
C. 氢氧化镁
D. 氢氧化铝
A. 氢氧化钠
3. 下列物质中,属于中性物质的是()
A. 氢氧化钠
B. 氢氧化钙
C. 氢氧化镁
D. 氢氧化铝
C. 氢氧化镁
4.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酸性物质的是()
A. 氢氧化钠
B. 氢氧化钙
C. 氢氧化镁
D. 氢氧化铝
D. 氢氧化铝
5.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碱性物质的是()
A. 氢氧化钠
B. 氢氧化钙
C. 氢氧化镁
D. 氢氧化铝
A. 氢氧化钠
二、填空题
6. 氢氧化钠是一种____________物质。

强碱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