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试卷(1)
中药鉴定学试卷(1)

中药鉴定学试卷(1)参考答案得分评卷人二、选择题(一)单选题1.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植物名实图考2.样品检定时,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试验所需用的(B )A.2倍数B.3倍数C.4倍数D.5倍数E.6倍数3.一般宜在春末夏初采收的中药是(D)A.根及根茎类中药B.全草类中药C.果实种子类中药D.皮类中药4.根头部有“狮子盘头”之称的药材是(B)A. 太子参B. 党参C. 明党参D. 南沙参E. 北沙参5.皮类中药粉末镜检不应有(D)A. 石细胞B. 结晶C. 纤维D. 导管E.油室碎片6. 大黄根茎横切面具有(A)A.星点B.云锦状花纹C.朱砂点D.车轮纹7.组织中具有晶鞘纤维的药材是(B)A.人参B.甘草C.黄连D.黄芪8.番泻叶和大黄粉末遇碱试液显(B)A.蓝色B.红色C.绿色D.紫色E.黄色9.小茴香果实的分泌组织为(B)A.油细胞B.油管C.油室D.树脂道E.蜜腺10.条痕为红色至褐红色的矿物类中药是(C)A. 磁石B. 自然铜C. 朱砂D. 雄黄(二)多选题1.中药鉴定的依据是:(ABC )A.《中国药典》B.《卫生部药品标准》C.地方药品标准D.中药志E.中药鉴定学2.在产后加工过程中需要“发汗” 的药材有(AB):A. 厚朴B.杜仲C. 延胡索D.丹皮E.人参3.下列具有分枝状石细胞的药材是(BD)A.黄连B.厚朴C.黄柏D.五味子E黄芪4.“四大怀药”是指(BCDE)A.金银花B.山药C.地黄D. 菊花E.牛膝F.当归5.来源于唇形科植物的药材是(ABE)A.黄芩B.丹参C.泽兰D.佩兰E.茺蔚子6.用水提取后,取提取液置试管中,用力振摇1分钟,可产生持久性泡沫的药材为(ABCE):A.人参B.三七C.桔梗D.苦参E.柴胡7.金银花的显微特征是(ABC)A.腺毛B.花粉粒C.非腺毛D.草酸钙方晶E.油细胞8.何首乌具有以下哪些显微特征和化学成分(ABD)A.含蒽醌类衍生物B.块根有异常维管束C.根茎有异常维管束D.含卵磷脂E.含生物碱9.马钱子的性状特征有(ABD)A.扁圆形纽扣状或扁长圆形B.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C.外表光滑无毛D.底面中心有圆点状突起的种脐10.茯苓的描述正确的是(BC)A.气芳香,味苦涩B.含多种四环三萜酸类化合物C.多孔菌科真菌干燥菌核D.含草酸钙方晶得分评卷人三、填空题1.绿壳砂连壳晒干,称(壳砂);剥去果皮,将种子团晒干,并上白粉,称(砂仁)。
中药鉴定学考卷(附答案)

中药鉴定学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鉴定的主要任务?A. 确定中药的真伪B. 评价中药的品质C. 研究中药的药效D. 制定中药的质量标准A. 宏观鉴定法B. 微观鉴定法C. 化学鉴定法D. 物理鉴定法A. 当归B. 黄芪C. 丹参D. 甘草4.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材的常规检查项目?A. 水分B. 杂质C. 灰分D. 药效5. 下列哪个器官不是花类药材的主要药用部位?A. 花瓣B. 花蕾C. 花萼D. 花梗A. 黄连B. 黄芪C. 当归D. 丹参7. 下列哪种药材的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A. 甘草B. 黄芪C. 丹参D. 当归A. 薄层色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显微镜观察法9. 下列哪种药材属于双子叶植物?A. 甘草B. 黄连C. 人参D. 麦冬A. 茵陈B. 蒲公英C. 车前草D. 青蒿A. 显微镜观察法B. 薄层色谱法C. DNA分子鉴定法D. 紫外可见光谱法12. 下列哪种药材的药用部位为果实?A. 枸杞子B. 山楂C. 瓜蒌D. 花椒A. 黄连B. 甘草C. 丹参D. 当归A. 显微镜观察法B. 薄层色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紫外可见光谱法15. 下列哪种药材属于五加科?A. 人参B. 黄芪C. 当归D. 丹参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中药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中药材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中药鉴定的方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药材的药用部位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药材的粉末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中药鉴定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鉴定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药鉴定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研究中药的炮制方法B. 研究中药的药效C. 鉴定中药的真伪与质量D. 研究中药的栽培技术答案:C2. 下列哪种药材属于动物类中药?A. 黄芪B. 当归C. 牛黄D. 白术答案:C3. 中药的采收季节对药材质量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影响药材的形态C. 影响药材的药效D. 影响药材的贮存答案:C4. 中药材的“五味”指的是?A. 甘、酸、苦、辣、咸B. 甘、酸、苦、辛、咸C. 甘、甜、酸、苦、辣D. 甘、酸、苦、辣、涩答案:B5. 中药的“归经”是指?A. 药材的采集地B. 药材的加工方法C. 药材对人体的影响部位D. 药材的贮存条件答案:C二、填空题1.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中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科学。
答案:性状、真伪、质量、药效、炮制2. 中药材的采收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适时、适质、适量、适宜3. 中药的“四性”指的是寒、热、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温、凉4. 中药材的贮存条件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干燥、通风、防潮、防虫5. 中药鉴定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形态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生物鉴定三、简答题1. 简述中药鉴定学的意义。
中药鉴定学是中医药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对中药材的性状、真伪、质量、药效和炮制等方面的研究,确保中药材和中成药的质量安全,保障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指导中药材的合理采收、加工、贮存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描述中药材的采收原则及其重要性。
中药材的采收原则是适时、适质、适量、适宜。
中药鉴定学(上)考试题与答案

中药鉴定学(上)考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的药材是( )A、甘草B、远志C、山豆根D、黄芪E、苦参正确答案:D2、黄芪薄层色谱鉴别所用的对照品为( )A、黄芪甲苷B、黄芪皂苷ⅡC、黄芪多糖D、槲皮素E、异黄芪皂苷正确答案:A3、“艼"是人参的( )A、须根B、主根C、支根D、根茎E、芦头上的不定根正确答案:E4、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龙胆苦苷不得少于2.0%的药材是( )A、龙胆B、秦艽C、白薇D、白前E、徐长卿正确答案:B5、甘草根的断面特征不包括( )A、略显纤维性B、具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及放射状纹理C、中央有髓D、黄白色,有裂隙E、显粉性正确答案:C6、断面木质部束3~10个,呈环状排列的是( )A、胡黄连B、天冬C、麦冬D、丹参E、龙胆正确答案:E7、草酸钙簇晶直径11〜35μm,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的是( )A、黄连B、三七C、人参D、大黄E、白芍正确答案:E8、白术的药用部位为( )A、块茎B、根C、块根D、根茎E、根与根茎正确答案:D9、红参的产地加工方法为( )A、不去须根,晒干B、去须根,烘干C、去须根,晒干D、不去须根,烘干E、去须根,蒸后干燥正确答案:E10、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唇形科植物的特点( )A、直轴式气孔B、多含有挥发油C、多具腺鳞和腺毛D、髓不明显E、茎方形,叶对生'正确答案:D11、-药典规定,青黛中含靛玉红不得少于( )A、0. 13%B、1.3%C、1.5%D、1.0%E、0. 15%正确答案:A12、熊胆区别于其他动物胆的特征性化学成分为( )A、胆红素B、熊去氧胆酸C、鹅去氧胆酸D、麦角甾醇E、猪去氧胆酸正确答案:B13、《图经本草》的作者是()A、苏轼B、苏敬C、苏辙D、苏颂E、苏恭正确答案:D14、秦皮枝皮外表面的特征不包括( )A、细斜皱纹B、猴脸状大型叶痕C、圆点状皮孔D、灰白色、灰棕色至灰黑色或相间呈斑状E、平坦或稍粗糙正确答案:B15、熊胆仁呈金黄色,透明光亮如琥珀,质松脆的商品称为( )B、菜花胆C、龙胆D、金胆E、墨胆正确答案:D16、某药材粉末有类方形及分枝状石细胞;纤维壁厚,有的壁呈波浪状或锯齿状;油细胞椭圆形。
中药鉴定学考卷(附答案)

中药鉴定学考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中药鉴定的传统方法?A. 性状鉴定B. 显微镜鉴定C. 气相色谱法D. 理化鉴定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材鉴定的主要目的?A. 确保药材质量B. 鉴别药材真伪C. 提高中药材价格D. 研究药材成分答案:CA. 甘草B. 人参C. 黄连D. 丹参答案:D4. 下列哪个器官不是中药材的主要药用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粉答案:D5. 中药材的哪种特性与采收季节密切相关?A. 颜色B. 气味C. 味道D. 硬度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药鉴定的现代方法主要包括色谱法、光谱法和质谱法。
(√)2. 中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等特征对鉴定药材具有重要意义。
(√)3. 所有中药材都可以通过外观性状进行准确鉴定。
(×)4. 显微镜鉴定是中药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5. 中药材的采收季节对药材质量没有影响。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药鉴定的三大任务是____、____、____。
答案:鉴别真伪、评价质量、研究成分2. 中药材的____、____、____等特征是药材鉴定的主要依据。
答案:形状、大小、色泽3. 中药材的____、____、____等部位常作为药用部位。
答案:根、茎、叶4. 中药鉴定的现代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
答案: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5. 中药材的____、____、____等特性与采收季节密切相关。
答案:颜色、气味、味道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中药鉴定的意义。
答案:确保药材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2. 中药材性状鉴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案:形状、大小、色泽、气味、味道、质地。
3. 简述中药材显微鉴定的步骤。
答案:制片、观察、描述、绘图。
4. 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有哪些?答案:品种、产地、采收季节、加工方法、贮存条件。
中药鉴定学试卷及答案(1)

A. 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植物名中药鉴定学试卷(1)实图考2.样品检定时,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试验所需用的( B )参考答案A.2 倍数B.3 倍数C.4 倍数D.5 倍数E.6 倍数一、概念题3.一般宜在春末夏初采收的中药是(D)A. 根及根茎类中药B.全草类中药C.果实种子类中药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D. 皮类中药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4.根头部有“狮子盘头”之称的药材是(B)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A. 太子参B. 党参C. 明党参D. 南沙参E. 北沙参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5.皮类中药粉末镜检不应有(D)理论和实践问题。
A. 石细胞B. 结晶C. 纤维D. 导管E. 油室碎片2.性状鉴定: 就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6. 大黄根茎横切面具有(A)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
A. 星点B.云锦状花纹C.朱砂点D.车轮纹3.怀中抱月:指松贝外层鳞叶 2 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7.组织中具有晶鞘纤维的药材是(B)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A. 人参B.甘草C.黄连D.黄芪4. 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干枯芽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
8.番泻叶和大黄粉末遇碱试液显(B)5. 挂甲:牛黄加水调和,涂于指甲上,将指甲染成淡黄色,习称挂甲。
A. 蓝色B.红色C.绿色D. 紫色E.黄色得分评卷人二、选择题9.小茴香果实的分泌组织为(B)A. 油细胞B.油管C.油室D.树脂道E.蜜腺(一)单选题10.条痕为红色至褐红色的矿物类中药是(C)1.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A. 磁石B. 自然铜C. 朱砂D. 雄黄(二)多选题1.中药鉴定的依据是:(ABC )10.茯苓的描述正确的是(BC)A.《中国药典》B.《卫生部药品标准》C.地方药品标准D.中药志E. A. 气芳香,味苦涩 B.含多种四环三萜酸类化合物中药鉴定学 C.多孔菌科真菌干燥菌核 D.含草酸钙方晶2.在产后加工过程中需要“发汗”的药材有(AB ):得分评卷人A. 厚朴B.杜仲C. 延胡索D.丹皮E.人参三、填空题3.下列具有分枝状石细胞的药材是(BD )1.绿壳砂连壳晒干,称(壳砂);剥去果皮,将种子团晒干,并上白A. 黄连B. 厚朴C.黄柏D.五味子 E 黄芪粉,称(砂仁)。
中药鉴定学试题库1

中药鉴定学试题库11总论A 型题1.001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不包括A.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B.发掘祖国药学遗产C.中成药的鉴定D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E.研究中药质量与疗效的关系1.002“本草学”的主要含义是指A.研究草药的学科B.古代的药学C.古代收载草药的书籍D.古今研究中药的学科E.中药学1.003 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本草纲目》B.《证类本草》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E.《本草经集注》1.004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本草原始》D.《本草经集注》E.《证类本草》1.005 最早提出火试和对光照视鉴别药材方法的本草著作是A.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B.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 C.陈藏器的《本草拾遗》D.唐慎微的《证类本草》E.陈嘉谟的《本草蒙筌》1.006 中国最早的一部具药典性质的本草是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E.《本草蒙筌》1.007 首次出现图文鉴定中药方法的本草是A.《本草纲目拾遗》B.《植物名实图考》C.《图经本草》D.神农本草经》E.《新修本草》1.008 《图经本草》的作者是A.苏敬 B.苏颂 C.苏轼 D.苏恭 E.苏辙1.009 我国现存最早的且最完整的本草是A.《证类本草》B.《神农本草经》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衍义》1.010 记载药物最多、科学性最强,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本草著作是A.《证类本草》B.《植物名实图考》C.《本草纲目》D.《新修本草》E.《神农本草经》1.011 古代侧重于药材性状鉴别的专著是A.《植物名实图考》B.《本草蒙筌》C.《本草衍义》D.《本草原始》E.《图经本草》1.012 本草书中,最著名的收载药用植物的专著是A.《救荒本草》B.《植物名实图考》C.《图经本草》D.《神农本草经》E.《本草纲目》1.016 “四大南药”是指A.肉桂、益智、砂仁、槟榔 B.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 C.肉桂、益智、砂仁、蛤蚧D.莪术、槟榔、砂仁、巴戟天E.白豆蔻、益智、砂仁、蛤蚧1.017 “四大怀药”包括A.怀牛膝、地黄、山药、菊花B.怀牛膝、地黄、山药、红花C.怀牛膝、地黄、山药、芫花D.怀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E.怀牛膝、玄参、天花粉、1.018 下列除哪一项外,各科药用植物均在一百种以上A.石竹科、天南星科、禾本科B.伞形科、百合科、豆科C.毛莨科、大戟科、蔷薇科D.萝摩科、唇形科、茜草科E.玄参科、兰科、菊科1.019 下列哪味药材久贮有效成分会自然分解,失去其药效A.紫萁贯从B.绵马贯从C.狗脊贯从D.荚果蕨贯众E.峨嵋蕨贯众1.020 经验证明含水分过少药材易干裂,水分含量过多易霉变,通常认为安全水分含量为A.12~14%B.4~6%C.8~11%D.2~3%E.6~7%1.021 下列除哪项外,产地加工时均需经过发汗处理A.厚朴B.杜仲C.玄参D.白芷E.续断1.022 药材产地加工通常使用的“低温干燥”温度是A.40℃B.75℃以下C.60℃以下D.80℃以下E.90℃以下1.023 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正常变化A.厚朴经“发汗”内表面呈紫棕色B.天麻蒸透后断面呈角质状C.山药熏硫后表面变白D.胆矾风化变白E.苍术久置后断面“起霜”1.024 一般叶类药材采收时期通常是A.秋季至次年早春植株开始生长时期B.花将开放或正盛开的时期C.花开放至凋谢时期D.果实成熟期E.种子成熟期1.025 中药染有下列哪种害虫后,短期内即发霉变质,且可能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或传播多种疾病A.药谷盗B.米象C.螨D.谷蛾E.谷螟1.026 下列哪版中国药典第一部中首次收载了中药材及中药成方制剂A.1953年版B.1963年版C.1977年版D.1995年版E.2000年版1.027 原植(动)物的鉴定的目的是A.确定其中药的名称B.确定其药用部位C.确定其中药拉丁名D.确定其生物种的学名E.确定其中医处方用名1.028 有一植物的根皮、茎、叶、果实等部位分别都是常用中药,此植物是A.菘蓝B.枸杞C.肉桂D.桑E.益母草1.029 燃烧时有松香气的是A.雄黄B.艾片C.琥珀D.血竭E.沉香1.030 取粉末少量撒入炽热坩埚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油点似珠,香气浓烈、灰化后呈白色或灰色残渣者为A.沉香B.降香C.乳香D.安息香E.麝香1.031 火烧时产生紫红色烟雾的是A.血竭B.海金砂C.青黛D.艾片E.琥珀1.032 入水后,水被染成黄色的是:A.竹黄B.苏木C.乳香D.血竭E.番红花1.033 非异型维管束所形成的性状特征是A.车轮纹B.同心环纹C.星点D.云绵花纹E.罗盘纹1.036 能使显微特征中的碳酸钙晶体溶解,产生气泡,而不能使草酸钙晶体溶解的试剂是A.稀醋酸B.稀盐酸C.20%硫酸D.稀碱液E.以上都不是1.039 某些含有较多草酸钙或碳酸钙结晶药材为了控制无机杂质限量,尤其应当测定A.总灰分 B.生理灰分 C.炽灼残渣 D.酸不溶性灰分 E.以上都不是1.041 测定中药中挥发性物质的组分和含量最常选用的仪器是A.高效液相色谱仪B.气质联用仪C.气相色谱仪D.薄层扫描仪E.红外光谱仪1.043 《中国药典》规定挥发油测定法有甲、乙二法,下列哪种药材适合用乙法测定A.薄荷 B.丁香 C.干姜 D.当归 E.白豆蔻1.044 《中国药典》规定水分测定有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下列哪种药材适合于甲苯法A.儿茶B.薄荷C.马钱子D.番红花E.红花1.047 要确证纤维素细胞壁,应加下列哪种试液A.间苯三酚、浓盐酸B.苏丹Ⅲ试液C. 氯化锌碘试液D.三氯化铁试液E.水合氯醛试液1058 测定中药浸出物的含量时,控制干燥温度应是A.85℃B.95℃ C105℃ D115℃ E.125℃1.059 加稀盐酸能产生气泡的结晶体是A.草酸钙结晶B. 碳酸钙结晶C.硅质晶体D.菊糖结晶E.橙皮甙结晶1.062《中国药典》的”鉴别”项系指A.药材质量优劣B.药材的纯度测定C.检定药材真实性的方法D.测定药材主成分的含量E.测定药材水溶性物质的含量B型题[1。
中药鉴定学试卷大全

中药鉴定学试卷(1)参考答案二、选择题(一)单选题1.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植物名实图考2.样品检定时,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试验所需用的(B )A.2倍数B.3倍数C.4倍数D.5倍数E.6倍数3.一般宜在春末夏初采收的中药是(D)A.根及根茎类中药B.全草类中药C.果实种子类中药D.皮类中药4.根头部有“狮子盘头”之称的药材是(B)A. 太子参B. 党参C. 明党参D. 南沙参E. 北沙参5.皮类中药粉末镜检不应有(D)A. 石细胞B. 结晶C. 纤维D. 导管E. 油室碎片6. 大黄根茎横切面具有(A)A.星点B.云锦状花纹C.朱砂点D.车轮纹7.组织中具有晶鞘纤维的药材是(B)A.人参B.甘草C.黄连D.黄芪8.番泻叶和大黄粉末遇碱试液显(B)A.蓝色B.红色C.绿色D.紫色E.黄色9.小茴香果实的分泌组织为(B)A.油细胞B.油管C.油室D.树脂道E.蜜腺10.条痕为红色至褐红色的矿物类中药是(C)A. 磁石B. 自然铜C. 朱砂D. 雄黄(二)多选题1.中药鉴定的依据是:(ABC )A.《中国药典》B.《卫生部药品标准》C.地方药品标准D.中药志E.中药鉴定学2.在产后加工过程中需要“发汗” 的药材有(AB):A. 厚朴B.杜仲C. 延胡索D.丹皮E.人参3.下列具有分枝状石细胞的药材是(BD)A.黄连B.厚朴C.黄柏D.五味子E黄芪4.“四大怀药”是指(BCDE)A.金银花B.山药C.地黄D. 菊花E.牛膝F.当归5.来源于唇形科植物的药材是(ABE)A.黄芩B.丹参C.泽兰D.佩兰E.茺蔚子6.用水提取后,取提取液置试管中,用力振摇1分钟,可产生持久性泡沫的得分评卷人药材为(ABCE):A.人参B.三七C.桔梗D.苦参E.柴胡7.金银花的显微特征是(ABC)A.腺毛B.花粉粒C.非腺毛D.草酸钙方晶E.油细胞8.何首乌具有以下哪些显微特征和化学成分(ABD)A.含蒽醌类衍生物B.块根有异常维管束C.根茎有异常维管束D.含卵磷脂E.含生物碱9.马钱子的性状特征有(ABD)A.扁圆形纽扣状或扁长圆形B.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C.外表光滑无毛D.底面中心有圆点状突起的种脐10.茯苓的描述正确的是(BC)A.气芳香,味苦涩B.含多种四环三萜酸类化合物C.多孔菌科真菌干燥菌核D.含草酸钙方晶三、填空题1.绿壳砂连壳晒干,称(壳砂);剥去果皮,将种子团晒干,并上白粉,称(砂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鉴定学试卷(1)参考答案二、选择题(一)单选题1.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植物名实图考2.样品检定时,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试验所需用的(B )A.2倍数B.3倍数C.4倍数D.5倍数E.6倍数3.一般宜在春末夏初采收的中药是(D)A.根及根茎类中药B.全草类中药C.果实种子类中药D.皮类中药4.根头部有“狮子盘头”之称的药材是(B)A. 太子参B. 党参C. 明党参D. 南沙参E. 北沙参5.皮类中药粉末镜检不应有(D)A. 石细胞B. 结晶C. 纤维D. 导管E. 油室碎片6. 大黄根茎横切面具有(A)A.星点B.云锦状花纹C.朱砂点D.车轮纹7.组织中具有晶鞘纤维的药材是(B)A.人参B.甘草C.黄连D.黄芪8.番泻叶和大黄粉末遇碱试液显(B)A.蓝色B.红色C.绿色D.紫色E.黄色9.小茴香果实的分泌组织为(B)A.油细胞B.油管C.油室D.树脂道E.蜜腺10.条痕为红色至褐红色的矿物类中药是(C)A. 磁石B. 自然铜C. 朱砂D. 雄黄(二)多选题1.中药鉴定的依据是:(ABC )A.《中国药典》B.《卫生部药品标准》C.地方药品标准D.中药志E.中药鉴定学2.在产后加工过程中需要“发汗” 的药材有(AB):A. 厚朴B.杜仲C. 延胡索D.丹皮E.人参3.下列具有分枝状石细胞的药材是(BD)A.黄连B.厚朴C.黄柏D.五味子E黄芪4.“四大怀药”是指(BCDE)A.金银花B.山药C.地黄D. 菊花E.牛膝F.当归5.来源于唇形科植物的药材是(ABE)A.黄芩B.丹参C.泽兰D.佩兰E.茺蔚子6.用水提取后,取提取液置试管中,用力振摇1分钟,可产生持久性泡沫的药材为(ABCE):得分评卷人A.人参B.三七C.桔梗D.苦参E.柴胡7.金银花的显微特征是(ABC)A.腺毛B.花粉粒C.非腺毛D.草酸钙方晶E.油细胞8.何首乌具有以下哪些显微特征和化学成分(ABD)A.含蒽醌类衍生物B.块根有异常维管束C.根茎有异常维管束D.含卵磷脂E.含生物碱9.马钱子的性状特征有(ABD)A.扁圆形纽扣状或扁长圆形B.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C.外表光滑无毛D.底面中心有圆点状突起的种脐10.茯苓的描述正确的是(BC)A.气芳香,味苦涩B.含多种四环三萜酸类化合物C.多孔菌科真菌干燥菌核D.含草酸钙方晶三、填空题1.绿壳砂连壳晒干,称(壳砂);剥去果皮,将种子团晒干,并上白粉,称(砂仁)。
2.野麝捕获后将腺囊连皮割下,将毛剪短,阴干,习称(毛壳麝香);除去囊壳,取囊中分泌物,习称(麝香仁)。
3.黄芩根内部暗棕色、中心枯朽者称(宿芩)。
4.防风根头不多有密集的细环节,习称(蚯蚓头)。
5.牛黄药材中,黄红色至棕黄色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
6.检查含氰苷类药材的特征性的理化鉴别方法为(苦味酸钠)反应。
7.人参药材的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
8.绵马贯众叶柄横切片滴加l%香草醛溶液及盐酸呈红色的是(间隙腺毛)。
9.写出下列药材的药用部位延胡索(块茎)蟾酥(动物分泌物)番红花(柱头)海金沙(孢子) 牛黄(胆结石)麻黄(草质茎)钩藤(带钩的茎枝)通草(茎髓)黄连(根茎) 厚朴(皮)10.写出下列生药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的类别人参、黄芪(皂苷)淫羊藿、槐米(黄酮)黄柏、钩藤(生物碱)白芷、当归(挥发油)地黄、山茱萸(环烯醚萜苷)11.写出下列药材用于质量控制的一个代表性化学成分:天麻(天麻素)马钱子(士的宁)生地黄(梓醇)黄连(小檗碱)朱砂(硫化汞)12..写出下列生药的商品规格(少答一个扣0.5分):茯苓(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赤茯苓、茯神)、芍药(赤芍、白芍)花鹿茸(二杠、三岔、四岔)五、问答题1.常用的生药鉴定方法是什么?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常用的生药鉴定方法有5大类,即性状鉴定、基原鉴定、理化鉴定、显微鉴定和生物鉴定。
2.中药材产后加工的意义是什么?保证药材质量,便于调剂和有效成分煎出、利于运输、贮藏、保管、消除或降低毒性、利于药材商品标准化3.写出麻黄的来源及其粉末的主要显微特征麻黄来源于草麻黄、木贼麻黄和中麻黄。
粉末特征为:气孔特异,内陷,保卫细胞侧面观似电话听筒状;有嵌晶纤维;导管分子端壁斜面相接,接触面具多数穿孔,形成特殊的麻黄式穿孔板。
一、概念题: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源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简而言之,就是一门对中药进行"保质寻新,整理提高"的学科。
2.性状鉴定:就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
3.怀中抱月:指“川贝”的一种“松贝”的形状,外有鳞瓣2枚,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俗称“怀中抱月”。
4.鹦哥嘴:(天麻)顶端或有红棕色的干枯的芽苞,这就是习称的“:顶端或有红棕色的干枯的芽苞,这就是习称的“鹦哥嘴”或“红小辫”,5.挂甲:是中药鉴定学中牛黄的一种鉴定方法,是指取牛黄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
中药鉴定学试卷(2)参考答案1.总灰分是指:生理灰分和外来杂质2.当门子:即麝香中种类。
为鹿科动物雄麝体下腹部腺香襄中的干燥分泌物,名贵中药材。
气香强烈而特异,成颗粒状者俗称\"当门子\",质量较优;成粉末状者称\"元寸香\"。
3.蚯蚓头:蚯蚓头指药材的根头部由叶柄脱落后留下的明显密集的横向环纹,因似虹蝴的头颈部而习称虹划头,如防风等。
4.乌金衣:指牛黄药材中有时外部有一层薄膜,呈黑色光亮者,称乌金农。
二、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哪本著作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B):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植物名实图考2.测定药材酸不溶性灰分常用的酸是(B)A.稀H2SO4B.稀HClC.稀HNO3D. 稀HAC3.横断面皮部有云锦状花纹的药材是(C)A.牛膝B.商陆C.何首乌D桔梗E.大黄4.延胡索的道地产区为(C)得分评卷人A.四川B.江苏C.浙江D.吉林5.粉末升华物有黄色针状、片状和羽状黄色结晶,此结晶加碱液显红色的药材为(D)A.黄连B.黄芪C. 黄芩D.大黄E.蒲黄6. 粉末显微鉴别时可见橙皮甙结晶的药材是(B)A.甘草B.大青叶C.厚朴 E.白芍E.半夏7.矿物类中药的透明度时,应将矿物磨成的标准厚度是(B)A. 0.3mmB. 0.03mmC.0.003mmD.0.003nm8.蟾酥加工时不可使用的器械是(C )A.铜器B.铝器C.铁器D.瓷器9.液在日光下可见碧蓝色荧光的药材是(A)A.秦皮B.合欢皮C.桑白皮D.厚朴E. 牡丹皮10.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圆斑和横纹,符合上述特征的药材是(B):A.全蝎B.斑蝥C.红娘子D.青娘子(二)多选题1.以下花类药材,在含苞待放时采收的有(ABCE)A.金银花B.辛夷C.丁香D.红花E.槐米2.下列药材在春末和夏初采收的是(AD)A.肉桂B.大黄C.泽泻D.厚朴E.钩藤3.主要化学成分中含砷的矿物类药材为(ADE)A.信石B.滑石C. 朱砂D. 雄黄E雌黄4.下列药材原植物相同的是(ABC)A.红花和白平子B.益母草和茺蔚子C.枸杞子和地骨皮D.何首乌和天仙藤5.含木脂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药材是(D)A.葶苈子B.地黄C.五味子D.厚朴E.苦杏仁6.“四大怀药”是指(BCDE)A. 贝母B.山药C.地黄D. 菊花E.牛膝F. 三七7.黄柏的主产地是(ABCD)A.四川B.贵州C.吉林D.辽宁E.河北8.下列药材的药用部位为心材的有(DE)A.通草B.鸡血藤C.钩藤D.沉香E.苏木9.北五味子具备的性状特征有(ABD)A.表面皱缩B.果肉柔软C. 种子球形D.果肉味酸,种子味辛、微苦10.天麻的性状特征有(ABCD)A.块茎呈长椭圆形B. 顶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或残留茎基C.基部有圆脐形疤痕D. 表面有多轮点状突起排列的横环纹E. 断面黄白色、粉性三、填空题1.“铜皮铁骨狮子头”描述的是药材(三七)的性状。
2. 白芷药材的根上散生的皮孔样的横向突起,俗称“(疙瘩丁)”3. 松母鳞茎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抱小瓣,未抱部分成心月形,习得分评卷人称(怀中抱月)4.牛黄的水溶液可使指甲染黄,习称(挂甲)。
5.“鹦哥嘴,凹肚脐,外有环点干姜皮,松香断面要牢记”描述的是药材(天麻)的性状6.测定中药中水分的常用方法有(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和(气相色谱法)。
7.正品大黄药材的稀乙醇浸液点于滤纸上,在紫外灯下显浓棕色荧光,不得显(亮蓝色)荧光。
8.写出下列药材的药用部位黄连(根茎)番红花(柱头)五倍子(虫瘿)五味子(果实)白芷(根)肉桂(皮)马钱子(种子)贝母(鳞茎)麝香(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通草(茎髓)9.写出下列生药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的类别甘草、柴胡(皂苷)红花、槐米(黄酮)延胡索、黄连(生物碱)薄荷、当归(挥发油)五倍子、地榆(鞣质)10. 写出下列药材用于质量控制的一个代表性化学成分:乌头(乌头碱)丹参含(丹参酮ⅡA或丹酚酸B)葛根(葛根素)冬虫夏草(腺苷)马钱子(士的宁)11.写出下列生药的商品规格(少答一个扣0.5分):花鹿茸(二杠、三岔、四岔)厚朴(筒朴,靴朴,根朴,枝朴)川贝母(松贝、青贝、炉贝)12.写出下列生药药材拉丁名人参( Radix et Rhizoma Ginseng或Radix Ginseng )大黄(Radix et Rhizoma Rhei)五、问答题1.贵重中药麝香的经验鉴别及显微鉴别方法。
经验鉴别方法:1. 取毛壳麝香用特制槽针从囊孔插入,转动槽针,迅速抽出,立即检视,槽内的麝香仁应有逐渐膨胀高出槽面的现象,习称“冒槽”。
麝香仁油润,颗粒疏松,无锐角,香气浓烈。
不应有纤维等异物或异常气味。
2. 取麝香仁粉末少量,置手掌中,加水润湿,用手搓之能成团,再用手指轻揉即散,不应粘手、染手、顶指或结块。
3.取麝香仁少量,撒于炽热的坩埚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融化膨胀起泡似珠,香气浓烈四溢。
应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出现。
灰化后,残渣呈白色或灰白色。
显微鉴别方法:麝香仁粉末棕褐色或黄棕色,显微鉴别中可见无数不定形颗粒状物集成的半透明或透明团块,淡黄色或淡棕色;团块中包埋或散在有方形、柱状、八面体或不规则的晶体;可见圆形油滴,偶见毛、及内层皮膜组织。
得分评卷人中药鉴定学试卷(2)参考答案5.总灰分是指:生理灰分和外来杂质6.当门子:即麝香中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