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天长市关塘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天长市关塘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当冰醋酸固体变成液体或气体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内化学键B.共价键键能

C.分子的构型D.分子间作用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冰醋酸固体变成液体或气体为物理变化,化学键未断裂,A错误;

B.化学键未断裂,则共价键类型未变,键能不变,B错误;

C.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未变化,分子构型不可能变化,C错误;

D.冰醋酸固体变成液体或气体,分子间间隔增大,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因此分子间作用力被破坏,D 正确。

答案选D。

2.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检验Fe2+时应先加KSCN溶液后加氯水,排除Fe3+的干扰,先滴加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加入KSCN溶液前溶液中存在Fe3+,而此时的Fe3+是否由Fe2+氧化而来是不能确定的,故A错误;

B. 黄色沉淀为AgI,说明加入AgNO3溶液优先生成AgI沉淀,AgI比AgCl更难溶,AgI与AgCl属于同种类

型,则说明K sp(AgI)

C. 溶液变蓝说明有单质碘生成,说明发生了反应Br2+2I-= I2+2Br-,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得出结论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故C正确;

D. CH3COONa溶液和NaNO2溶液的浓度未知,所以无法根据pH的大小,比较出两种盐的水解程度,也就无法比较HNO2和CH3COOH电离出H+的能力强弱,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关于以下科技成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人造太阳反生核聚变,不是化学反应,A项错误;

B.电磁炮利用强大的电磁力来加速弹丸,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项正确;

C.合金的熔点会比纯金属的熔点低,故铝锂合金的熔点较低,C项错误;

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D项错误;

答案选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某化合物存在金属阳离子,则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HF比H2O稳定,因为分子间存在氢键

D.CS2、PCl5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含化学键,多原子构成的分子中含共价键,故A错误;

B.化合物中存在金属阳离子,则一定含有离子键,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

C.氟化氢比H2O稳定,是因为氢氟共价键强度大的缘故,与氢键无关,故C错误;

D.PCl5中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需要结合一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磷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

化合价为+5价,5+5=10,P原子最外层不是8电子结构,故D错误;

故选B。

5.下列关于核外电子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电子云图中一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

B.电子式中元素符号周围的小黑点数表示核外电子总数

C.s电子在s电子云的球形空间内做规则运动

D.核外电子的能量大小主要是由电子层和电子亚层决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机会,不表示电子数目,故A错误;

B.电子式中元素符号周围的小黑点数表示最外层电子数,故B错误;

C.s亚层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处在该轨道上的电子不只在球壳内运动,还在球壳外运动,只是在球壳外运动概率较小,故C错误;

D.核外电子的能量大小主要是由电子层和电子亚层决定,能层越大,电子的能量越大,同一能层,不同能级的电子能量不同,故D正确;

选D。

6.氰氨化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N =CaCN2+CO↑+H2↑+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为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B.CaCN2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

C.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每消耗10g CaCO3生成2.24L CO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HCN中碳的化合价为+2价,CO中碳的化合价也是+2价,CO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A错误;

B.CaCN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B错误;

C.HCN中H的化合价降低,C的化合价升高,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正确;

D.每消耗10gCaCO3生成0.1molCO2,没有说明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二氧化碳的体积,D错误;

答案选C。

7.在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机场航站楼使用的玻璃为无机非金属材料

B.机场航站楼使用的隔震支座由橡胶和钢板相互粘结而成,属于新型无机材料

C.机场航站楼采用的钢铁属于合金材料

D.机场高速采用了新型自融冰雪路面技术,减少了常规融雪剂使用对环境和桥梁结构所造成的破坏【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玻璃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

B.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钢板属于合金材料,它们都不属于新型无机材料,B不正确;

C.钢铁是铁碳的合金,属于合金材料,C正确;

D.常规融雪剂主要成分为氯化镁等,会腐蚀水泥路面和桥梁,新型自融冰雪路面技术可减少对路面及桥梁的影响,D正确;

故选B。

8.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二氯甲烷的共价键数为N A个

B.一定条件下,2 mol SO2和1 mol 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大于2N A

C.含4.8 g碳元素的石墨晶体中的共价键数为1.2N A个

D.2 mL 0.5 mol/L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所得胶粒数目为0.001N A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是油状液体,标准状况下22.4 L二氯甲烷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故A错误;

B. SO2和O2生成SO3的反应可逆,2 mol SO2和1 mol 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大于2N A,故B正确;

C.石墨中每个碳原子参与形成三条共价键,即每个碳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的个数=3×1

2

=1.5,含4.8 g碳元

素的石墨晶体中,含有碳原子是0.4 mol,共价键是0.4 mol×1.5=0.6 mol,故C错误;

D. 2 mL 0.5 mol/L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取Fe(OH)3胶体,胶体粒子为氢氧化铁的集合体,所得胶粒数目小于0.001N A,故D错误;

答案选B。

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B.二环己烷( )的二氯代物有7种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

C.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4-三甲基-2-乙基戊烷

D.环己烯()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共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

A.乙醇和丙三醇所含羟基的个数不同,不是同系物,故选项A错误;

B.二环己烷中有两类氢原子,当一个氯原子定到1号位,二氯代物有3种,当一个氯原子定到2号位,二氯代物有4种,故选项B正确;

C.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4,4-四甲基己烷,故选项C错误;

D.环己烯中碳原子有sp2和sp3两种杂化方式,不能满足所有碳原子共面,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10.分类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电解质:明矾、碳酸、硫酸钡B.酸性氧化物:SO3、CO2、NO

C.混合物:铝热剂、矿泉水、焦炉气D.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均能自身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明矾、碳酸、硫酸钡均是电解质,故A正确;

B.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SO3、CO2是酸性氧化物,NO不是酸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故B错误;

C.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铝热剂、矿泉水、焦炉气均是混合物,故C正确;

D.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均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正确;

故选B。

11.合成一种用于合成γ 分泌调节剂的药物中间体,其合成的关键一步如图。下列有关化合物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反应为加成反应

B.甲分子中至少有8 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甲、乙均不能使溴水褪色

D.乙与足量H2完全加成的产物分子中含有4 个手性碳原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中与N相连的H被-CH2COCH3取代,发生取代反应,A错误;

B.甲中至少有6个碳原子共面,即苯环的6个C,B错误;

C.Br2能将-CHO氧化,甲乙中均含-CHO,C错误;

D.与4个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相连的C原子称为手性碳,一定条件下,乙中苯环、酮基、-CHO均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其产物有4个手性碳,如图*所示:,D正确。

答案选D。

1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0.1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0.2N A

B.1 mol氯气分别与足量铁和铝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均为3N A

C.28 g乙烯与丙烯混合物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 A

D.25℃时1L pH=1的H2SO4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2N A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NH4NO3溶液的浓度为0.1mol·L-1,溶液体积不确定,不能计算含有的氮原子数,A错误;

B.氯气分别与足量铁和铝完全反应时,化合价均由0价变-1价,1 mol氯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N A,B错误;

C.如果28g 全为乙烯,则含有的C -H 键数目 =

g

g mol

2828×4×N A = 4N A ;如果28g 全为丙烯,则含有的C

-H 键数目 =

g

g mol

2842×6×N A = 4N A ,所以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28 g 乙烯与丙烯混合物中C -H 键数目

始终为 4N A ,C 正确;

D. pH=1的H 2SO 4溶液中,H +的浓度为0.1 mol·L -1,故1L 溶液中含有H +的数目为0.1N A ,D 错误; 故选C 。 【点睛】

极端假设法适用于混合物组成判断,极端假设恰好为某一成分,以确定混合体系各成分的名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如乙烯与丙烯混合物中含有C -H 键的数目的计算,极值法很好理解。

13.常温下将NaOH 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 2X )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K a2(H 2X )的数量级为10–6

B .曲线N 表示pH 与(

)()

2lg

c HX c H X -

的变化关系

C .NaHX 溶液中c(H +)>c(OH -)

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 +)>c(HX -)>c(X 2-)>c(OH -)=c(H +) 【答案】D 【解析】

A 、己二酸是二元弱酸,第二步电离小于第一步,即Ka 1=2()()()

c HX c H c H X -+>Ka 2=2()()()c X c H c HX -+-

,所以当pH 相等即氢离子浓度相等时2(HX )lg (H X)c c ->2(X )lg (HX )

c c --,因此曲线N 表示pH 与2(HX )

lg (H X)c c -的变化关系,则曲

线M 是己二酸的第二步电离,根据图像取-0.6和4.8点,2()

()

c X c HX --

=10-0.6mol·L -1,c(H +)=10-4.8mol·L -1,代入Ka 2得到Ka 2=10-5.4,因此K a2(H 2X )的数量级为10-6,A 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曲线N 表示pH

与2(HX )

lg (H X)c c -的关系,B 正确;C. 曲线N 是己二酸的第一步电离,根据图像取0.6和5.0点,

2()()

c HX c H X -

=100.6mol·L -1,c(H +)=10-5.0mol·L -1,代入Ka 1得到Ka 2=10-4.4,因此HX -的水解常数是10-14/10-4.4<Ka 2,所以NaHX 溶液显酸性,即c(H +

)>c(OH -

),C 正确;D.根据图像可知当2(X )lg (HX )

c c --=0时溶液显酸性,因此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2(X )lg (HX )

c c -->0,即c(X 2-)>c(HX -),D 错误;答案选D 。 14.X 、Y 、Z 、R 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 原子最外层有两个未成对电子,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

Z 元素的单质常温下能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气,R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是X 原子与 Z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X

B .X 、Y 分别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熔沸点一定是:X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R >X

D .Y 与Z 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和晶体类型均完全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X 、Y 、Z 、R 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核外各电子层的电子分别为2、6,应为O 元素;Z 元素的单质常温下能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气,应为Na 元素;X 原子最外层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其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2(C )或1s 22s 22p 4(O ),排除氧元素,故X 为C ;X 原子与 Z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17,则R 为Cl 元素,以此解答。 【详解】

A. 由分析可知,X 为C 元素、Y 为O 元素、Z 为Na 元素、R 为Cl 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Y

B. Y 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H 2O ,X 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熔沸点比水小的CH 4,也可以是熔沸点比水大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固态烃,故B 错误;

C. R 为Cl 元素、X 为C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是HClO 4和H 2CO 3,酸性:HClO 4> H 2CO 3,故C 正确;

D. Y 与Z 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为Na 2O 和Na 2O 2,二者都是离子晶体,其中Na 2O 只含离子键,Na 2O 2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D 错误; 正确答案是C 。 【点睛】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关系、元素的性质等,难度不大,推断元素是关键。

15.在3种不同条件下,分别向容积为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 和1molB ,发生反应:2A(g)+B(g)

2C(g) ΔH =QkJ/mol 。相关条件和数据见下表:

实验编号实验Ⅰ实验Ⅱ实验Ⅲ

反应温度/℃700 700 750

达平衡时间/min 40 5 30

平衡时n(C)/mol 1.5 1.5 1

化学平衡常数K1K2K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1=K2

B.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实验Ⅱ比实验Ⅰ达平衡所需时间小的可能原因是使用了催化剂

D.实验Ⅲ达平衡后,恒温下再向容器中通入1molA和1molC,平衡正向移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反应为2A(g)+B(g)2C(g),比较实验I和III,温度升高,平衡时C的量减少,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Q<0,则K3

B.升高温度,使一部分分子吸收热量而变为活化分子,导致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增大活化分子有效碰撞机会,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而反应的活化能不变,B错误;

C.实验II达到平衡的时间比实验I短,而实验温度与实验I相同,平衡时各组分的量也相同,可判断实验II改变的条件是使用了催化剂。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平衡状态,故实验I和Ⅱ探究的是催化剂对于化学反应的影响,C正确;

D.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 B,发生反应:2A(g)+B(g)2C(g),实验III中,原平

衡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

()

()()

22

22

c C0.5

0.50.25

c A c B

=

?

?

=4。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实验Ⅲ达平衡后,恒

温下再向容器中通入1 mol A和1 molC,则此时容器中c(A)=1mol/L,c(B)=0.25mol/L,c(C)=1mol/L,此时

浓度商Q c=

2

2

1

10.25

?

=4=K,因此恒温下再向容器中通入1 mol A和1 molC,化学平衡没有发生移动,D错

误;

故合理选项是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汽车用汽油的抗爆剂约含17%的1,2一二溴乙烷。某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少量1,2 一二溴乙烷,具体流秳如下:

已知:1,2 一二溴乙烷的沸点为131℃,熔点为9.3℃。Ⅰ1,2 一二溴乙烷的制备步聚①、②的实验装置为:

实验步骤:

(ⅰ)在冰水冷却下,将24mL 浓硫酸慢慢注入12mL乙醇中混合均匀。

(ⅱ)向D 装置的试管中加入3.0mL 液溴(0.10mol),然后加入适量水液封,幵向烧杯中加入冷却剂。(ⅲ)连接仪器并检验气密性。向三口烧瓶中加入碎瓷片,通过滴液漏斗滴入一部分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物,一部分留在滴液漏斗中。

(ⅳ)先切断瓶C与瓶D的连接处,加热三口瓶,待温度上升到约120℃,连接瓶C与瓶D,待温度升高到180~200℃,通过滴液漏斗慢慢滴入混合液。

(V)继续加热三口烧瓶,待D装置中试管内的颜色完全褪去,切断瓶C与瓶D的连接处,再停止加热。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 装置玻璃管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ⅳ)中“先切断瓶C与瓶D的连接处,再加热三口瓶”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烧杯中需加入冷却剂,下列冷却剂合适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冰水混合物

b.5℃的水

c.10℃的水

Ⅱ1,2 一二溴乙烷的纯化

步骤③:冷却后,把装置D 试管中的产物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1%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洗涤。

步骤④:用水洗至中性。

步骤⑤:“向所得的有机层中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钙,过滤,转移至蒸馏烧瓶中蒸馏,收集

130~132℃的馏分,得到产品5.64g。

(4)步骤③中加入 1%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⑤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所得产品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指示 B 中压强变化,避免气流过快引起压强过大 防止乙烯生成前装置中的热气体将溴吹出而降低产率 c Br 2+2OH -=Br -+BrO -+H 2O 干燥产品(除去产品中的水) 30% 【解析】 【分析】

(1)图中B 装置气体经过,但B 中气体流速过快,则压强会过大,通过观察B 中玻璃管可以看出气体的流速和反应速率,因此玻璃管的作用为指示B 中压强变化,避免气流过快引起压强过大。

(2)(ⅳ)中“先切断瓶C 与瓶D 的连接处,再加热三口瓶”的原因是防止乙烯生成前装置中的热气体将溴吹出而降低产率。

(3)装置D 的烧杯中需加入冷却剂,因为1,2一二溴乙烷的沸点为131℃,熔点为9.3℃,因此只能让1,2一二溴乙烷变为液体,不能变为固体,变为固体易堵塞导气管,因此合适冷却剂为c 。

(4)步骤③中加入1%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主要是将1,2一二溴乙烷中的单质溴除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 2+2OH -=Br -+BrO -+H 2O 。

(5)步骤⑤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作用为干燥产品(除去产品中的水);单质溴为0.1mol ,根据质量守恒得到1,2一二溴乙烷理论物质的量为0.1mol ,因此该实验所得产品的产率为

1

5.64g

100%30%0.1mol 188g mol -?=??。

【详解】

(1)图中B 装置气体经过,但B 中气体流速过快,则压强会过大,通过观察B 中玻璃管可以看出气体的流速和反应速率,因此玻璃管的作用为指示B 中压强变化,避免气流过快引起压强过大,故答案为:指示B 中压强变化,避免气流过快引起压强过大。

(2)(ⅳ)中“先切断瓶C 与瓶D 的连接处,再加热三口瓶”的原因是防止乙烯生成前装置中的热气体将溴吹出而降低产率,故答案为:防止乙烯生成前装置中的热气体将溴吹出而降低产率。

(3)装置D 的烧杯中需加入冷却剂,因为1,2一二溴乙烷的沸点为131℃,熔点为9.3℃,因此只能让1,2一二溴乙烷变为液体,不能变为固体,变为固体易堵塞导气管,因此合适冷却剂为c ,故答案为:c 。 (4)步骤③中加入1%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主要是将1,2一二溴乙烷中的单质溴除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 2+2OH -=Br -+BrO -+H 2O ,故答案为:Br 2+2OH -=Br -+BrO -+H 2O 。

(5)步骤⑤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作用为干燥产品(除去产品中的水);单质溴为0.1mol ,根据质量守恒得到1,2一二溴乙烷理论物质的量为0.1mol ,因此该实验所得产品的产率为

1

5.64g

100%30%0.1mol 188g mol -?=??,故答案为:干燥产品(除去产品中的水);30%。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有机物A 有如下转化关系:

已知:①有机物B 是芳香烃的含氧衍生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8,B 中氧的质量分数为14.8%。

②CH 3-CH 2-COOH+Cl 2+HCl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有机物D 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 (2)A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检验M 中官能团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3)条件I 为_________________;D→F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F→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 的同系物X 比N 相对分子质量大14,符合下列条件的X 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且吸收峰的面积之比为1∶1∶2∶2∶2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写一种)。

①含有苯环;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遇FeCl 3溶液显紫色。 【答案】C 7H 8O 羧基

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NaOH

的醇溶液,加热 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H 2O

+2H 2O 13

【解析】

【分析】

有机物B是芳香烃的含氧衍生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8,B中氧的质量分数为14.8%,B中O原子个数

=10814.8%

16

=1,碳原子个数=

108-16

12

=7…8,所以B分子式为C7H8O,B中含有苯环且能连续被氧化,则

B为,B被催化氧化生成M,M为,N为苯甲酸,结构简式为;

A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和羧酸,C为羧酸,根据题给信息知,C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D发生反应然后酸化得到E,E能生成H,D是含有氯原子的羧酸,则D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生成E,E发生加聚反应生

成H,所以D为、E为、C为;D反应生成F,F能反应生成E,则D发生水解反应生成F,F为,F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根据G分子式知,G为;根据B、C结构简式知,A为

,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B为,分子式为C7H8O,D为,含氧官能团为羧基;

(2)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M为,含有醛基,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备氢

氧化铜浊液检验;

(3)通过以上分析知,条件I为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D为,D发生水解反

应(取代反应)生成F;

(4)F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反应方程式为+2H2O,F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反应方程式为

+2H2O;

(5)N为苯甲酸,结构简式为,X是N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N大14,即X中含有羧基,且

分子中碳原子数比N多一个,根据条件:①含有苯环②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③遇FeCl3溶液显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如苯环含有2个取代基,则分别为-CH2CHO、-OH,有邻、间、对3种,如苯环含有3个取代基,可为-CH3、-CHO、-OH,有10种,共13种;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且吸收峰的面积之比为1:1:2:2:2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点睛】

以B为突破口采用正逆结合的方法进行推断,注意结合反应条件、部分物质分子式或结构简式、题给信息进行推断,注意:卤代烃发生反应条件不同其产物不同。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CPAE是蜂胶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癌的作用.人工合成CPAE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i.A分子中苯环上一溴代物只有2种;

ii.R1﹣CHO+R2﹣CH2﹣CHO→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_______;反应⑤______.

(2)写出结构简式:A______;C_______.

(3)在反应②中,1mol C7H5O2Br最多消耗NaOH____mol.

(4)写出反应方程式:反应⑦________.

(5)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

i.1mol该物质与1mol Na2CO3反应,生成1mol CO2气体

ii.含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6)写出实验室用Y制备苯乙酮()的合成路线(不超过四步)_____________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 B…:目标产物)

【答案】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3

+H2O

【解析】

【分析】

根据A分子中苯环上一溴代物只有2种结合A的分子式为C7H6O2,则A为,A发生反应①生成C7H5O2Br,即苯环上的一个氢被溴取代,C7H5O2Br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B 酸化生成,所以C7H5O2Br的结构简式为;与X反应生成C,C脱水生成D,D发生银镜反应生成E,E与Y反应生成,根据逆推法,不难得出E为,Y为,根据D发生银镜反应生成E,则D为,根据C脱水生成D,则C为,又与X反应生成C,结合信息ii反应,则X为CH3CHO,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反应①是苯环上的一个氢被溴取代,所以为取代反应;反应⑤为C脱水发生消去反应生成D,所以为消

去反应;

(2)根据以上分析,A结构简式;C结构简式为;

(3)在反应②中,1mol C7H5O2Br,根据其结构简式为中卤代烃溴原子消耗NaOH2mol,酚羟基消

耗NaOH1mol,所以1mol C7H5O2Br最多消耗NaOH3mol;

(4)反应⑦为E与Y发生酯化反应,方程式为:

(5)E为i.1mol该物质与1mol Na2CO3反应,生成1mol CO2气体,说明含有2个羧基;ii.含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即一般对称结构,所以符合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为

或;

(6)用Y即制备苯乙酮(),则采用逆推法,要合成,则要得到

,要得到,则要合成,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即可得到,所以流程为:

【点睛】

能准确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反应原理是解题关键,常见反应条件与发生的反应原理类型:①在NaOH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可能是酯的水解反应或卤代烃的水解反应;②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③在浓H2SO4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可能发生醇的消去反应、酯化反应、成醚反应或硝化反应等;④能与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反应,可能为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⑤能与H2在Ni作用下发生反应,则为烯烃、炔烃、芳香烃、醛的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⑥在O2、Cu(或Ag)、加热(或CuO、加热)条件下,发生醇的氧化反应;⑦与O2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反应,则该物质发生的是—CHO的氧化反应。(如果连续两次出现O2,则为醇→醛→羧酸的过程)。

19.(1)O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H2O VSEPR模型名称为_____,立体构型为___。O3____极性

分子(填“是”或“不是”)。

(2)利用热化学法来测定晶格能是由Born 与Haber 首先提出来的,其实质是利用Hess 定律,构成一个热化学循环。 已知:Na (s )+

1

2

Cl 2(g )= NaCl (s ) ΔH=-410.9 kJ·mol -1 107.7kJ/mol

496kJ/mol

+121.7kJ/mol -349kJ/mol -2Na(s)Na(g)Na (g)NaCl(s)1Cl (g)Cl(g)Cl (g)2?

→→?

?→→?

?

可知,Na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_____kJ·

mol -1;Cl-Cl 键键能为______kJ·mol -1;NaCl 晶格能为_____kJ·mol -1

(3)高压下NaCl 晶体和 Na 或 Cl 2 反应,可以形成不同组成、不同结构的晶体,如图是其中一种晶体的晶胞(大球为氯原子, 小球为钠原子),其化学式为________。

(4)金属Na 晶体中的原子堆积方式称为体心立方堆积,晶胞参数为a nm ,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_(列出计算式)。

【答案】1s 22s 22p 4 四面体形 V 形 是 496 243.4 787.3 Na 2Cl

33432()

34

a π?? 【解析】 【分析】

(1)根据核外电子数排布,价层电子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分析解答;利用等电子体的结构特点分析解答; (2)气态基态Na 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钠离子需要的最低能量为Na 的第一电离能;Cl-Cl 键的键能等于1molCl 2形成 Cl(g)所吸收的能量;NaCl 晶格能是Na +、Cl -气态离子形成1molNaCl 晶体释放的能量;

(3)根据一个晶胞中各原子分别在棱、边、面的所在比例计算化学式; (4)空间利用率=晶胞中原子所占总体积与晶胞体积的比值。 【详解】

(1) O 原子为8号元素,核外电子数排布式为:1s 22s 22p 4,H 2O 中中心氧原子成键电子对数为2,孤电子对数是2,价电子对数是4,则VSEPR 模型名称为四面体,立体构型为V 形 ;O 3和SO 2是等电子体,SO 2中为V 型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O 3是极性分子;

(2)气态基态Na 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钠离子需要的最低能量为Na 的第一电离能,故Na 的第

一电离能为496kJ/mol ;Cl?C 键的键能能等于1molCl 2形成Cl(g)所吸收的能量,故Cl?Cl 键能

=2×121.7kJ/mol=243.4kJ/mol ;NaCl 晶格能是Na +、Cl ?气态离子形成1molNaCl 晶体释放的能量,根据ΔH=E

-E 放,故NaCl 的晶格能= E 吸-ΔH=(496+107+121.7-349) kJ/mol –(-410.9 kJ·mol -1)=787.3kJ/mol ;

(3)晶胞中4个Na 原子在棱上,2个Na 原子在面心,2个Na 原子在晶胞内部,则钠原子数量=4×14

+2×1

2+2=4,

8个Cl 原子在棱上,则氯原子的数量=8×

1

4

=2,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a 2Cl ; (4)金属Na 晶体中的原子堆积方式称为体心立方堆积,其堆积方式如图所示:

,则一个晶胞中

钠原子数量=8×

1

8

+1=2,晶胞参数为a nm ,则晶胞的体积为V (晶胞)= a 3nm 3,根据晶胞图示,晶胞体对角线的长度=4r(Na),则r(Na)=

34

a nm ,则晶胞中钠原子的总体积=2×343

()3π?,则晶胞空间利用率

=3

3432()34

a π??。 【点睛】

具有相同原子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和性质相似,对于结构性质不熟悉的物质,可利用等电子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

2019安徽中考化学模拟卷

2018年安徽中考模拟卷(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3.5 Zn—65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以下是我省部分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2.安徽省实施“清水蓝天”工程以来,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下列行为不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是( ) 3.下表是某同学对知识的归纳,其中能表示甲组含有乙、丙、丁的是( ) 4.钚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钚原子中有94个中子 B.钚原子核外有150个电子 C.钚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4g D.钚是金属元素 5.“黄山毛峰”是我省著名的茶叶品牌。绿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46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属于化合物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7.下列用水方法中,会造成浪费的是( ) A.用口杯接水刷牙 B.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 C.为了节约时间,一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洗 D.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或循环利用

8.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拍摄高分辨图像的水分子的内部结构,并揭示了单个水分子和“四分子水团簇”的空间姿态(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B.利用水分子成像技术,可解析雾霾的成因 C.利用该成果能观测到氢原子和氧原子的原子核内部结构 D.该技术观测到的“四分子水团簇”并不是一种新的水分子 9.如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C.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D.该装置可净化汽车尾气 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B.t1℃时,取少量甲的饱和溶液,加入少量乙,不能再溶解 C.t1℃时,取少量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变成不饱和溶液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6分)如图所示是医院常用的药瓶和注射器,请你据图回答: (1)含有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 (2)注射器洗净后可以用于家庭小实验,可以代替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使用; (3)钢针一般用不锈钢制造,主要是由于其不容易生锈,请你写出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4)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请写出铝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初中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命题人:张俊杰龙涤新世纪学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0-16 S-32 Ca-40 Fe-56 Na-23 Cl-35.5 C-12 一、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0年“世界环境日”提出“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A.大量烧煤,已解决能源问题 B.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提倡公共交通或步行方式出行 2.下列图标与文字不相符的是( ) A 禁止燃放鞭炮 B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C 禁止放易燃物 D当心可燃物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4.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用适量的稀盐酸除铁锈 Fe2O3+ 6HCl =2FeCl2+ 3H2O B.用一氧化碳作燃料 C0+02点燃 C02 C.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CaC03高温 CaO+C02↑ D.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S + O2点燃 SO2 5.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6.今年4月,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载着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谊,开始了全球传递。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分子结构模型如图),下列关于丙烷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烷分子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B.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8 C.丙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D.一个丙烷分子中含有26个质子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热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氧 C.将石油分馏可以得到多种产品 D.合金的各种性能都比纯金属好 8.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9.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用厨房清洁剂(洗涤剂)去除水垢 B.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C.为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减少“白色污染”,超市实行有偿提供塑料袋 D.服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10.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钠原子的是…………………………………( ) 11.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需区分的物质方法 A硬水和软水①观察颜色②煮沸 B碳酸氢铵和磷矿粉①加氢氧化钙研磨②加适量水溶解 C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①滴加酚酞溶液②测定pH D黄铜与黄金①观察颜色②在空气中加热 12.下列图示所表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13.有关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初中物理中考模拟题(精选)及答案

2015年模拟试题 理科综合 物理部分 本试题共五大题、30小题,满分8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3分,共30分) 1、小明用身体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 A .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100g B .他潜水时所受水的浮力为5000N C .他从教学楼的一楼匀速走到二楼时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1500J D .他跑100m 所需的时间约为8s 2、描述水的有关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像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3、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所揭示的物理原理或规律与对应的技术应用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 4、物理学中用实验研究三个量(或三个量以上)之间的关系时,常采用控制变量法。下列实验设计不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 5、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大的是( ) t /s 0 t /℃ C .水温与加热 时间关系 t/h 0 蒸发量m /kg D .水的蒸发量与 时间关系 V /m 3 0 m /kg B .水的质量与 体积关系 m/ kg 0 G /N A .水的重力与 质量关系 A .研究压力作用的效果 B .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D .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C .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6、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公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坐在行驶的客车里的乘客是静止的 B.滑雪时,人从高处自由滑下,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扫地时尘土飞扬的原因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D.在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中,所有的电子都在同一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 7、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B.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C.木块两次的动能一样多 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8、同学们在以“假如……”为主题的讨论中,下列四种观点正确的是() A. 假如失去摩擦力,任何物体都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B. 假如没有了空气,声音就一定不能传播 C. 假如失去了重力,天平就不能再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D. 假如没有了大气压强,地面上的物体都会飘向高空 9、将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浸没于水中,放手后木球上浮,铁球下沉,静止时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A. F木=F铁 B. F木<F铁 C. F木>F铁 D. 无法确定 10、目前,“低碳”、“绿色”等词语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谈论的热门话题,各级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措施不符合“低碳”、“绿色”要求的是()A. 大力发展风力发电B. 倡导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 C.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D. 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减排监管力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如图所示,重为6N,底面积为0.01m2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内装20cm深的水,则水的质量为 Kg,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a;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为 Pa。(g取10N/kg) 12、如图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的错误是。 13、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起,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忽略一切摩擦及绳的伸长,则拉力的大小是 N;若使用该滑轮组提升600N的重物,其机械效率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有质量相等的A、B两个物体,已知A的比热容大于B的比热容,当它们吸收相等热量后,A升高的温度 B升高的温度;某汽车散热器中装有5 kg的水,在温度升高20℃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15、如图所示,火柴头在火柴盒上轻轻划过就能擦燃,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实现的。 16、截至目前,中国第一大地热发电站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已累计发电超过24亿千瓦时.分析右图,从地下井→汽轮机→发电机,其能量转化过程是:内能→能→能;地热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三、作图与简答(每小题2分,共6分) 17、“远征号”潜水艇在东海执行完任务后返回到长江某基地, 请在图中画出潜水艇加速上11题16题 15题 13题 12题

2019公司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答案.pdf

公司级安全教育培训试题 姓名部门成绩 一、判断题(共24分每题 2 分) 1、火灾发生后,如果逃生之路已被切断,应退回室内、关闭通往燃烧房间的门窗,并向门窗上泼水延缓火 势发展,同时打开未受烟火威胁的窗户,发出求救信号。(∨) 2、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被人践踏。(× ) 3、运转中的机械设备对人的伤害方式主要有撞伤、压伤、轧伤、卷缠等。(∨) 4、机器保护罩的主要作用是使机器较为美观。(×) 5、工人操作机械时穿着的“三紧”工作服是指袖口紧、领口紧、下摆紧。(∨) 6、119、110、120、122都是报警电话。(∨) 7、起重机司机可以倾斜吊运物体。(×) 8、正确配戴和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用具,是保证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一种防护措施。(∨) 9、工人安全帽和摩托车头盔可以通用。(× ) 10、安全帽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物料下落击中头部及行进中碰撞突出物而受伤。(∨) 11、使用电钻或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可以不穿绝缘鞋。(×) 12、劳动保护就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13、能自动消除危险因素,避免事故发生的装置叫保险装置。(∨) 14、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戴好绝缘手套。(∨) 15、焊工在作业区周围有易燃、易爆物品未清除干净时可以先焊割。(×) 16、使用梯子时、应有防滑措施、踏步应牢固无裂缝。(∨) 17、泡沫灭火器可用于电气设备火灾的灭火。(×) 18、上下交叉作业有危险的出入口不必设防护棚。(×) 19、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 业。(∨) 20、对于违章指挥、强令或亲自冒险操作,造成伤亡事故的,相应及以上负责人不用负责。(×) 21、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对事故的调查。(×) 22、《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 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3、强令工人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这是违法行为。(∨) 24、班组每个成员对任何的违章指挥都权制止。(∨)

2018届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

2018届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毎小题2分,共20分.毎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在下列物质的用途中,能体现该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 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保存食品稀有气体做霓虹灯氧气供给呼吸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脂肪、蔗糖、动物蛋白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吃得越多越好 B.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许可,制作食品过程中可随意添加 C.地沟油经化学方法处理制成航空燃油,实现变废为宝 D.生活污水不是化工废水,可向江河湖泊里任意排放 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检查气密性测量溶液的PH 移开蒸发器读出液体的体积 4.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31 C.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31 D.1个镓原子的质量为69.72g 5.每年的运动会中,当运动员肌肉受伤时,队医会随即对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化学式为C2H5Cl),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处理,下列关于氯乙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氯乙烷属于氧化物 B.氯乙烷由碳、氢、氯原子构成 C.氯乙烷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氯乙烷中碳、氢、氯元素的质量比为2:5:1

6.医用热敷袋使用时要轻揉,袋内的反应可看作是铁粉、空气和水相互作用,先产生氢氧化亚铁,最终转化为氢氧化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一变化过程的总反应可表示为:2Fe+O2+H2O═2Fe(OH)3 B.热敷袋放出的热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C.热敷袋含铁物质变化过程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呈现了0价、+2价、+3价 D.热敷袋中的铁粉与水在未使用时要分别密封保存 7.若用表示一种原子,用表示另一种原子,有如图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图表示一种化合物 B.乙图表示该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C.丙图表示的两种分子化学性质肯定不相同 D .参加化学反应的微粒的个数比为:: =3:2:1 8.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环境 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 ③利用洗洁净的乳化作用去油污①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废旧电池必须回收集中处理 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会导致水污染 C化学与安全D化学与健康 ①炒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点燃氢气前没有必要验纯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食用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 A.A B.B C.C D.D 9.下列有关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待测固体中加稀盐酸,产生气泡,固体中一定含有CO32﹣或HCO3﹣ B.向待测溶液中加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待测液中一定含SO42﹣C.向待测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待测液中一定含有Cl﹣ D.向待测溶液中加氧化铜,固体消失,溶液变蓝色,待测液中一定含有H+ 10.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 B.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增加溶剂 C.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 D.t3℃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乙,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初三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八中化学组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C-12 H-1 O-16 Al-27 Na-23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年4月哈尔滨市文昌街高架桥工程正式启动。大桥建成后,将是迄今为止哈市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的上跨立交桥,下列有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可有效的缓解市区交通压力 B. 建桥需要大量的钢筋和水泥属于合成材料 C.建桥促进了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D.建桥的同时要对原有树木进行移植 2.绿色能源不会产生或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下列利用能源中不能成为绿色能源的是--------------------------------------------------------------------------------------------------------() 3.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用聚乙烯塑料袋盛装食品 C.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家里发生火灾时立即躲在衣柜里等待救援 4.下列常见现象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5.下列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硝酸钠由咸味可以代替实验作调味品 B.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人体健康 C.胃酸过多的人可空腹食用橘子 D.缺少铁元素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6.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药物,主要原料为莽草酸(化学式为C7H10O5),其结构如图,碳原子和部分氢原子未画出,下列关于莽草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莽草酸中含有碳、氢、氧三类原子 B.每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有22个原子核 C.莽草酸分子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42:5:40 D.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7.下列应用及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都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B.用烧碱除去二氧化碳:CO2+2NaOH=Na2CO3+H2O C.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2H2O=2H2↑+O2↑ D.用氢氧化钠制碳酸钠:Na2CO3+Ca(OH)2=CaCO3↓+2NaOH 选项事实解释 A 体温计的水银热胀冷缩分子间隔热胀冷缩 B CO 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初中物理(人教版)中考模拟试卷

( 人教版 2014 中考模拟试卷(一) 综合素质二试卷(物理) 真情提示:1.请务必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考号,并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本试题共有 53 道题:其中 1~18 题为选择题,请将所选答案涂在机读卡上; 19~30 题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写在第试卷上的无效、不得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 36 分) 一、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 18 道小题,每题 2 分,共 36 分) 1.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 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 B 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 C 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 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 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3.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所揭示的物理原理或规律与对应的技术应用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4.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 A . B . C . D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 色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 光 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 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 5..如图所示,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6.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7..如图,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变为闭合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 B、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大 C、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8.有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则电源电压和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分别是:() A.4.5V 1.8W B.2.5V 1.0W C.4.5V 1.0W D.2.0V0.8W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冬天常见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直接升华而成的小冰粒 B.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冰棍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大风吹起尘土“漫天飞扬”,是扩散现象造成的 D.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10.重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水平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 A.动力臂逐渐变大 B.阻力臂逐渐变小 C.动力F逐渐变大 D.动力F逐渐减小 1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下列四个电路中,R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滑片会随身高上下平移。能够实现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的电路是:()

2020年安徽省中考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卷(A)

安徽省中考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A) 注意事项: 1.化学试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題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u-64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所示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 C.木炭在O2中燃烧 D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 2.下列说法不符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这一主题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 B.农田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C.工厂的废水经处理后再排放 D.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3.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铟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49 B.铟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49 C.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钢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 4.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摄入过多的油脂容易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我们不要吃油脂类食物 B在六大类营养素中,除了水以外,我们每天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素是维生素 C.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D.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因此我们要大量补充葡萄糖酸锌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取用固体粉末 C加热液体 D点燃酒精灯 6.奥司他韦(C16H28N2O4)可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起到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作用。下列对奥司他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分类角度看:属于无机物 B.从量的角度看: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7

初中化学模拟试题带答案

初中化学模拟试题带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A.H2 B.O2 C.N2 D.CO2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硅 B.氧 C.铝 D.铁 3.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A.钻石(C) B.水晶(SiO2) C.食盐(NaCl) D.钟乳石(CaCO3)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A.红磷 B.木炭 C.甲烷 D.铁丝 5.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豆浆 C.冰水 D.糖水 6.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用淘米水浇花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 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7.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它属于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8.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 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7 B.9 C.10 D.19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10.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B.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万一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过滤 C.稀释浓硫酸 D.称量固体 12.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酸性最强的是 A.胆汁(6.8~7.4) B.唾液(6.6~7.1) C.血液(7.35~7.45) D.胃液(0.8~1.5) 13.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体积增大 D.个数增多 14.废弃的易拉罐和塑料瓶属于 A.厨余垃圾 B.其他垃圾 C.可回收物 D.有害垃圾 15.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2H B.2H+ C.H2O D.2H2 16.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17.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020中考物理模拟试题试卷及答案

2020年初中升学模拟考试 九年物理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温馨提示:请考生把所有的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答题要求见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共30分,其中1—9题为单选,每题2分;10—13题为 多选,每题3分,每题选项全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5m/s 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2kg 2.下列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夏天,输水管外壁出现小水珠B.干燥的冬天,结冰的衣服上的冰慢慢消失C.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D.早晨,室外大雾弥漫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蝙蝠的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 C.拨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 4.光使世界绚丽多彩,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玻璃三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B.柳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只反射绿光 C.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小于入射角 D.有些超市收银员所用的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识别钞票真伪的 5.下列四幅图片中,能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的是()A.墙壁上的吸盘B.升空的孔明灯C.飞行的飞机D流线型车头

6.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排球运动员用力击球时,手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手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B.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 C.汽车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冲”,是因为惯性突然消失 D.人推木箱没有推动,是因为人对木箱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 7.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电导线周围一定存在磁场 B.磁场是由疏密不同的磁感线组成的 C.改变电流大小,可以改变电动机转动的方向 D.任何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都能产生感应电流 8.电动车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但违规改造、非正常使用和内部故障都可能引起自燃,下列情况不可能引起自燃的是() A.换用高电压蓄电池B.电源开关断路 C.充电时电流过大D.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3V,灯L1标有“6V6W”,灯L2标有“3V 3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2断开,S1接b,灯L1可以正常发光 B.S2断开,S1接a,灯L2实际功率为3W C.S2断开,S1接a,灯L2更亮 D.S2闭合,S1接b,灯L2更亮 10.如图所示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C.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变大 D.当物距为4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照相机 11.如图所示,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 B.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

2020届安徽省天长市关塘中学高三英语模拟试题

天长市关塘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测试 英语试题 (考试时间: 120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 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 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1.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his Saturday? A. Go to see her sister. B. Go to the concert. C. Look after her brother's son. 2. How often should the woman take pills? A. Every two hours. B. Every six hours. C. Every three hours. 3. What does Laura feel at the moment? A. Sad. B. Encouraged. C. Excited. 4.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A. Buy a light. B. Get to the nearest light. C. Go to the supermarket. 5. What is the man's suggestion about serious pollution? A Don't breathe the poisonous air. B.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action. C.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第二节(共15小题; 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

2020年安徽省安庆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下列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 煤的干馏 C. 生石灰做干燥剂 D. 用明矾净水 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配制NaCl溶液 C. 测定溶液的pH D. 过滤 3.2017年10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 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 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 B. 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C. 铼的元素符号是Re D. 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采用步行、骑自行车等外出是较为低碳的出行方式 B. 防止“白色污染”,将废弃塑料集中到野外焚烧 C. 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又能和硫酸铵混合使用 D. 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应尽可能多吃含微量元素的营养补剂 5.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已全球上市。西达本胺的化学式为 C22H19FN4O2,下列有关西达本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西达本胺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原子构成 B. 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 西达本胺由五种元素组成 D. 西达本胺中C、H、F、N、O元素的质量比为22:19:1:4:2 6.2017年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化工原料乙烯的重大 突破。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有3种物质 B. 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C. 反应前后所有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 D. 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和是13 7.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B.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 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 D.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 物 8.下列应用对比科学思想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设计不正确的是( ) A. 区分软水和硬水 B. 比较温度对微粒运动速度的影响

人教版初中化学模拟试卷(初中化学中考模拟卷)知识讲解

2018年初中毕业生中考模拟检测试卷(三) 化学 化学和物理合场考试,合计用时120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3页,第Ⅱ卷为第4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5题,共30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Cl 35.5 Ca 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铸成锅B.矿石炼钢C.铜丝导电D.冰雪融化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Al D. Fe 3. 将下列物质放入适量的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土B.植物油C.苏打D.面粉 4. 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A. NH3 B. N2 C. NO D.HNO3 5. 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有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氟属于金属元素 B. 氟的原子序数是9 C. 氟原子中子数为19 D. 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g 6. 为保护水资源,酸性废液需要处理后排放,为减弱含硫酸废液的酸性,不能选用的物质是 A.废铁钉B.氯化钡C.熟石灰D.碳酸钠

初中物理中考模拟试卷

初中物理中考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3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内,1—7题是单 选题,每小题2分;8—10题是多选题,每小题3分,漏选得2分,不选、多 选或错选得0分) 1.学习物理时经常要进行估测,下面是小英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A.体重大约是450 N B.身体的平均密度大约是1.0×103kg/m3 C.脉搏跳动约60次/min D.手指甲的宽度约为1.0mm 2.关于图1中四种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兵乓球的作用是将微小的实验现象放大 B.图乙中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音 C.图丙的实验可探究响度与频率的关系 D.图丁中利用声纳系统捕鱼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3.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4.下列各例中,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 A.验钞机可通过验钞票上的荧光标记,来检验钞票的真伪 B.某种导弹可以跟踪敌方飞机尾部的高温,达到攻击的目的 C. 光纤通信实际上是光在光导纤维内壁上多次反射形成的 D.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红外线传递信息的 5.如图4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得分评卷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6.人体的运动系统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骨骼在肌肉提供的动力作用下绕关节转动. 如图所 示是手端起茶杯的情景,其前臂骨骼相当于杠杆,肱二头肌收缩提供动力. 由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A .费力、省距离的杠杆 B .省力、费距离的杠杆 C .既费力,也费距离的杠杆 D .既省力,也省距离的杠杆 7.某日,小明家火线上的熔丝熔断,估计是电路某处短路. 根据所学知识,他断开闸刀开关和所有用电器的开关,将一只普通白炽灯L 接到图7所示位置进行相关检查. 当再闭合闸刀开关S 和灯L 1的开关S 1时,如果 A .灯L 正常发光,说明L 1支路无故障 B .灯L 正常发光,说明L 1支路短路 C .灯L 发光较暗,说明L 1支路短路 D .灯L 不发光,说明L 1支路短路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手击打排球时,手对排球的作用力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 B .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的过程中,重力对苹果做功,苹果的重力势能增加 C .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D .宇宙飞船的返回舱在返回地球进入大气层的过程中,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的气压增大而降低 C .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 .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10.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下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 A .电压表V 示数变大,电流表A 2示数变小 B .电流表A 1示数变小,小灯泡亮度变暗 C .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2示数的比值变大 D .电流表A 1示数与电流表A 2示数的差值不变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1..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 2..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参见图9)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 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 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3.各种形式的能之间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请按表中示例完成表格。 得分 评卷人 肱二头肌 肘关节 前臂骨骼 L S 1 S 2 L 1 L 2 S

安徽省天长市关塘中学2020届高考英语模拟卷四(word,无答案)

2020高考英语模拟试题(四) (考试时间:120 分钟试卷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 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 小题;每小题1.5 分,满分7.5 分) 听下面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 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1.What did Peter do last night? A.He saw a film. B.He visited the woman. C.He helped the woman with her English. 2.What is the man interested in? https://www.360docs.net/doc/36255472.html,cation. B. Medicine. C.Technology. 3.When will the speakers meet? A. At 5:40. B. At 6:10. C. At 6:20. 4.What will the girl do with Sally? A.Wash their bikes. B.Shop for new skirts. C.Do their homework. 5.What will the man do in the evening? A.Plan the schedule. B.Have a meeting. C.Have dinner with Mr. Cooper. 第二节(共15 小题;每小题1.5 分,满分22.5 分) 听下面5 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