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胰腺囊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胰腺囊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c i i a d t s o l a s b t k n n o c o t l n c l a a h u d l o e a e i t a c un .
[ y Ke W o d ] P n r a si ls o To gr p y# rs a c e s tc e in; mo a h X—r y o utdl fe e ta di g o i l Cy a c mp e Dif r n il a n ss
201 4, i a 90 Ch n
[ s at bet e T td T danssad df rnildan i o h ytcl in h aa . tos C f trs , i ia Abt c]O Jci os y C igoi n if e t ig o s ftecsi e oso tepn 嘶 Mehd T c ue c ncl r v u e a s s f a l
【 要】 目的 探讨胰 腺 囊性 病变的 c 断及 鉴别诊 断 。方 法 回顾性 分析 2 例 经手术 病理 确诊 的胰腺 囊性 病变的 C 摘 T诊 9 T影像 学特 点, 结合 临床 及 病理特征 , 以此作 为鉴 别诊断 的依据 。结果 假性 囊肿 1 例 , 5 囊腺 瘤 6 , 腺癌 3 , 例 囊 例 非功 能性胰 岛细胞 肿 瘤 2 , 例 囊 实性 肿瘤 2例 , 巴上 皮囊 肿 1 。结论 胰腺 囊性 病 变的 C 淋 例 T鉴别诊 断 须综合 判断 , 了C 除 T表现 外 , 应 结合 临床 资料 。 还
论著
CARNDLE E暖固幽 H E 1 A N —● IOlEA—T T N G CT M — 譬 F M R
胰 腺 囊性 病 变 的 C T诊 断 及 鉴 别诊 断 ①

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鉴别

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鉴别

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鉴别
邓霖;周良平
【期刊名称】《肿瘤影像学》
【年(卷),期】2014(023)004
【摘要】胰腺囊性肿瘤(PCN)是以囊性改变为主胰腺肿瘤的统称。

常见的PCN 分为浆液性囊性肿瘤(SCN)、黏液性囊性肿瘤(MCN)、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实性假乳头性肿瘤(SPT)等。

各型肿瘤生物学特性各异,良恶性均有涉及,因此提高PCN的术前影像学诊断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就PCN的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综述。

【总页数】7页(P275-281)
【作者】邓霖;周良平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9
【相关文献】
1.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影像表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 [J], 李伟
2.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影像表现特征及其鉴别 [J], 徐嗣正
3.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影像表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 [J], 朱跃强;白人驹;孙浩然;李亚军
4.常见胰腺囊性肿瘤的术前鉴别诊断分析 [J], 何闻恺;王志伟
5.胰腺囊性肿瘤临床影像学表现及中医药诊治体会 [J], 王克净;黄海;韦杨年;莫世发;韦兴中;谭新华;张洪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与分类分期进展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与分类分期进展
胰 腺 囊 性 肿 瘤 主 要 包 括 浆 液 性 囊 腺 瘤(serous cystic neoplasms,SCNs)、黏液性囊性肿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s,MCNs)、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s) 和 实 性 假 乳 头 状 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 SPNs)。根据 2010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 胰腺囊性肿瘤可分为上皮源性肿瘤和非上皮源性肿 瘤,其中上皮源性肿瘤包括各种类型的导管内乳头
状 黏 液 性 肿 瘤、 黏 液 性 囊 性肿 瘤、 浆 液 性 囊 腺 瘤、 VHL 综合征相关的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癌、 囊性神经内分泌肿瘤(G1、G2)、腺细胞囊腺癌、囊 性腺细胞癌、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副脾上皮样囊肿、 囊性错构瘤、囊性畸胎瘤(上皮样囊肿)、囊性导管 腺癌、囊性胰母细胞瘤、囊性转移性上皮性肿瘤和其 他上皮源性肿瘤,非上皮源性肿瘤包括良性非上皮性肿 瘤(如淋巴管瘤)和恶性非上皮性肿瘤(如肉瘤) [5]。 2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
中国医刊 2020 年 第 5 5 卷 第 2 期
· · 专家论坛 119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与分类分期进展
陈志强,高松 *,郝继辉(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胰腺肿瘤科,天津 300060)
关键词:胰腺囊性肿瘤;诊断;肿瘤分期 中图分类号:R73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070(2020)02-0119-04 doi:10.3969/j.issn.1008-1070.2020.02.002
foxgao2004163com表14种常见胰腺囊性肿瘤的好发部位及影像学特征6项目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性肿瘤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实性假乳头状瘤好发部位胰体尾部约占50胰体尾部占8090胰头钩突胰头体尾部比例相当影像学特征多微囊呈蜂窝状囊壁较薄中心可见星状瘢痕及钙化多单发囊壁较厚且不均匀可见壁结节蛋壳样钙化及分隔胰管扩张囊实性混合边界清晰囊实性占位腹部超声检查可以对胰腺占位性病变进行囊实性鉴别具有普及率高易操作无创无放射性廉价等优点但容易受到肠道内气体的干扰且清晰度与分辨率较低探查深度有限准确率也常取决于超声科医师的知识经验水平及患者的体质等因素因此可用于对胰腺病变进行初级筛查7

基于影像学的胰腺囊性肿瘤评估模型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基于影像学的胰腺囊性肿瘤评估模型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or
elevated FBG(>6.16 mmol/L,accompanying commonly known malignant
one
signs),the
presence of at least
of these 3 features indicated
malignancy
in PeN.The accuracy,
retool/L),asymmetrically
thickened
wall(or mural
nodules
nun)and septum thickening(>2 lnln)are
of great value in differentiating the
malignancy malignant
in PeN.The developed distinguishing system is reliable in the
explicitly
in only
68.8%(22/32).The
subsequent prospective validation study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distinguishing system had

predictive accuracy of
85。7%(18/21).Moreover,
FBG
Fasting blood glucose
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我院自2006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收治的123例PCN 病例,分为回顾性研究组(n=102)及前瞻性验证组(n=21),通过分析回顾性研 究组患者的影像学(主要影像学资料为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胰腺囊性及囊实性病变影像学诊断

胰腺囊性及囊实性病变影像学诊断

胰头部见葡萄状多个扩张的囊状病变,边缘清晰,呈长 T1 长 T2 信号,
分隔均匀呈低信号;CT 增强扫描示胰头部囊性病灶分隔轻度强化,胰腺
萎缩;MRCP 示囊性病变与主胰编辑管ppt相通,主胰管稍扩张
66
IPMN 混合型,重度不典型增生
Fs-T2WI 相邻层面,胰体尾部交界处见单个囊性病灶,直径约 2.9 cm,边缘清晰,与主胰
管相通,主胰管明显扩张,约 10 mm;增强扫描,主胰管明显扩张,未见明显强化囊壁;
MRCP 示扩张的主胰管与囊状病灶相编通辑ppt
67
编辑ppt
68
编辑ppt
69
谢谢
➢ 90% 发生于女性,平均年龄28 岁( 7~79 ) ➢ 10% 发生于男性,平均年龄35 岁( 25~72 )
编辑ppt
53
➢ 肿瘤由形态单一、结构疏松的上皮细胞形成 实性假乳头状结构
➢ 可能起源于多能干细胞
➢ 潜在恶性程度与肿瘤的大小有关(>5cm), 与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及生长部位无关
生或相关性浸润性癌
编辑ppt
60
➢ 好发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 源于导管上皮,乳头状生长,分泌粘液,引 起主胰管及分支胰管进行性扩张
➢ MD(Main duct,主胰管型)型 ➢ BD(Branch duct,分支胰管)型 ➢ 混合型
➢ MD 型的平均恶变率为 70%(57%~92%)
➢ BD 型则为 25%(6%–46%)
➢ 内分泌:神经内分泌肿瘤囊性变 ➢ 非上皮肿瘤:肉瘤,转移
编辑ppt
4
➢ 病灶数目、大小、位置
➢ 形态、边缘、密度/信号
➢ 壁的厚度
➢ 强化方式
➢ 壁结节、分隔、钙化

胰腺囊腺瘤、囊腺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胰腺囊腺瘤、囊腺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浆液性囊腺瘤
ü分为微囊型腺瘤(SMA)腺瘤和单/寡腺瘤(SOA) 两种
ü通常认为SMA占绝大多数(>90%),呈多房状, 由许多直径<2cm的小囊组成,更小者可呈蜂窝状, 肿瘤轮廓呈分叶状,常见中央瘢痕及星芒状钙化 (中心钙化较边缘钙化多见);(囊多囊小)
üSOA约占10%,呈大囊、少囊状甚至单个囊腔,囊 腔直径通常>2cm,缺乏中央瘢痕
主胰管型:主胰管扩张, 扩张导管内见壁结节或乳 头状突起 分支胰管型:分叶状或葡 萄串珠样囊性病变
ü1.发生在主胰管的IPMT表现为部分或广泛的主胰管 明显扩张,扩张的导管内见壁结节或乳头状突起, 有强化,肿瘤可钙化,常伴有十二指肠乳头增大。
ü2.分支胰管型好发于胰腺钩突部,主要表现为分叶 状或葡萄串样囊性病变,也可融合呈单一大囊样肿 块,主胰管可轻度扩张。
IPMT影像学表现—CT
ü3.混合型表现为胰腺钩突部分支胰管扩张合并主胰 管扩张,也可表现为体尾部部分分支胰管和主胰管 扩张的组合。
LOGO
胰腺囊腺瘤、囊腺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胰腺囊性疾病的主要分类
浆液性囊腺瘤
肿瘤性 (主要)
黏液性囊性肿瘤
胰腺 囊性 疾病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瘤
非肿瘤性
胰腺假性囊肿
浆液性囊腺瘤
ü浆液性囊腺瘤(SCN)一种少见的胰腺良性肿 瘤,通常无恶变倾向。
ü好发于老年女性(>60岁)。 ü常发生在胰体尾部。 ü一般无临床症状。
黏液性囊性肿瘤
影像学表现 ü肿瘤通常表现为分叶状、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密度多
与水的密度相近。 ü单房或多房囊肿,多房者囊数常较少 ü囊腔较大(囊少囊大) ü囊壁厚薄不均、囊内有线状菲薄分隔 ü囊壁有时可见蛋壳样或不规则钙化,有时可见乳头状

医学影像-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医学影像-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囊实性相间分布。以实性成分为主者,囊性成分多位于包 膜下。 3、有明显完整光滑的包膜,且强化明显
病例一 女性,28岁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CT平扫:见胰头边界清晰的囊实性占位
病例一 女性,28岁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动脉期:实性成分强化,囊性成分与实性成分相间分布
病例一 女性,28岁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的导管内可见强化的壁结节。此型恶性可能大。 2、分支胰管型:好发生于胰腺钩突部,表现为分叶状
或葡萄串样囊性病变,并与主胰管相通。 诊断要点:病灶与胰管相通并伴胰管扩张 。
病例一 男性 67岁 主胰管型IPMT 病史:频发胰腺炎
CT增强示:主胰管明显、广泛性扩张,胰管内有细小结节
病例二 男性 68岁 分支胰管型IPMT 病史:频发胰腺炎
胰腺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的CT表现: 呈轮廓清楚的分叶状肿物,囊腔细小(<2cm)而多,呈” 蜂窝样”改变,特征性的中央的星状瘢痕、日光放射状钙 化高度提示浆液性囊腺瘤。
CT扫描示:胰头肿瘤呈多个小囊聚集成“蜂窝”样,边缘光整,中央见小 片状钙化。
女性,56岁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女性,67岁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CT示:胰头见葡萄串样囊实行占位
病例二 男性 68岁 分支胰管型IPMT 病史:频发胰腺炎
CT示:胰头见葡萄串样囊实性占位
CT增强示主胰管扩张明显
病例二 男性 68岁 分支胰管型IPMT 病史:频发胰腺炎
病例二 男性 68岁 分支胰管型IPMT 病史:频发胰腺炎
肿瘤囊性成分凸向十二指肠内,引起十二指肠乳头肿大
黏液性囊腺瘤
黏液性囊腺癌
多见于中年女性,好发部位为胰体尾部,可为大单囊 也可为几个大囊组成。 肿瘤的大小与恶性程度相关,直径>8cm则考虑恶性 可能大。

胰腺囊性肿瘤诊疗指南

胰腺囊性肿瘤诊疗指南

胰腺囊性肿瘤诊疗指南
一、定义
胰腺囊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胰腺肿瘤,好发于中年女性。

虽然少见,但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

由于其治疗原则与其他胰腺囊肿性疾病不同,因此在鉴别诊断方面有特殊意义。

二、诊断
1.临床表现早期多无明显症状。

可有上腹部疼痛及压迫症状。

可触及腹部肿块。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部分囊腺癌病人可有CEA、CA19-9等升高。

2)影像学检查
(1)B超:可以定位,确定其实性或囊性。

(2)CT:可以显示囊肿的大小、形状及其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3)ERCP或MRCP:用于了解囊肿与胆道、主胰管的关系。

3.鉴别诊断须与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等相鉴别。

三、分型
1. 浆液性囊腺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组织呈网状排列,之间形成血窦, 所以,造影后在门静脉期显示肿瘤实质 部分明显强化
推移周围组织,侵犯少见。位于胰头部位, 肿瘤即使很大亦较少引起胆胰管的扩张 不伴有胆总管和胰管扩张 钙化少见,位于肿瘤周边部分,呈细条状 或斑点状 转移罕见




提示恶性征象
出现实性肿块。 主胰管扩张>10mm 多中心生长 壁钙化或弥漫性钙化 有糖尿病病史

IPMT
年龄 好发 部位 囊的 特点 胰管 老年男性 胰头钩突
粘液性囊腺瘤
中老年女性 体尾
浆液性囊腺瘤
中年女性 任何部位 2mm-2cm,放 射状分隔,中 心钙化 一般不扩张
葡萄样或单囊, 单囊或多个大 钙化少见 囊,边缘钙化 明显扩张 大多不扩张或 轻度扩张

鉴别诊断
浆液性囊腺瘤 ( Macrocystic ) 好发部位 胰头 薄(<2 mm) 囊壁 无强化 分叶状 粘液性囊腺瘤 胰体或尾部 厚 (至少25% >2mm) 有强化 圆形或类圆形
边缘

鉴别的重要性 浆液性----观察 黏液性----手术 若出现多间隔、明显强化、壁结节、乳头状 突起,不诊断浆液性囊腺瘤
脓肿
肿瘤性病变

外分泌: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性肿 瘤(腺瘤,交界性,腺癌), IPMT,实性假乳头状瘤,富含粘 液的导管腺癌,腺泡细胞囊腺癌
内分泌:神经内分泌肿瘤囊性变。 非上皮肿瘤:肉瘤,转移。

胰腺囊性病变观察内容



肿瘤数目、大小、位置 形态、边缘,密度/信号 壁的厚度 强化方式 壁结节、分隔、钙化 继发改变 (胰胆管扩张、周围侵犯、淋巴结、远处转移)
实性假乳头状瘤 (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年轻女性多见 亚洲人和黑人多见 肿块较大,引起腹痛、腹胀及消化不良 囊实性肿瘤,低度恶性,生长缓慢 多有包膜
囊实性比例变异较大,大多数囊实相间 囊性区可由出血、坏死、粘液变性及泡沫 细胞聚集所致

肿块较大,呈圆形、椭圆形,边界清晰,多 有完整包膜 密度或信号不均匀,T1WI上多有高信号。 增强后实质部分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门静脉 期呈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

单房 一般2-6cm 分叶状或类圆形 囊壁无强化 壁结节少见,可能为多个小囊融合 无乳 临床症状:腹痛、腹部包块或黄疸 多无慢性胰腺炎及糖尿病史 潜在恶性或恶性病变 病理上分腺瘤,交界性或原位癌,腺癌 85—90%位于胰体尾部
浆液性囊腺瘤
1/3患者无临床症状,偶然发现。 好发于中年女性(2:1),良性病变。 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 病理上分为微囊性(microcystic adenomas) 和巨囊性( oligocystic adenomas)。

微囊性囊腺瘤
肿瘤大小不一(1-20cm),边缘光滑 切面海绵状或蜂窝状,由无数小囊(1mm2cm)构成,薄壁 纤维分隔有不规则的星状瘢痕,日光放射 状钙化 囊内充满透明的水样液体

影像表现
多较大,平均10 cm 单房或多房,子囊较大 水样密度或信号,可伴有蛋白或出血致密 度或信号不均 囊壁变化较大,囊壁、壁结节和间隔为低 信号,增强后强化

囊壁不规则,可见壁结节,间隔厚且厚薄 不均,出现囊壁和分隔钙化,呈不规则形, 不连续或斑点状(提示恶性) 胰管扩张少见 可伴有胰腺炎表现

影像表现
水样密度或信号 无壁或薄壁 壁和分隔强化 不侵犯胰周脂肪和器官 CT-----钙化 T2WI ------微囊和间隔,高信号区伴低信 号中心

巨囊性囊腺瘤
较微囊型少见,多位于胰头 容易误诊为假囊肿和黏液性囊腺瘤 生物学行为与微囊型相似,影像表现不同

分支胰管型
多位于胰腺钩突和胰尾 多为葡萄样或分叶状,也可单囊 与胰管相通,主胰管正常或轻微扩张

混和型
最多见 钩突分支胰管+主胰管(多见);体尾 部分支胰管(单发或多发)+主胰管

可有壁结节 即使体积很大,极少侵犯周围血管和远处 转移 呈乳头样突入十二指肠壶腹部 MRCP:主胰管和囊性病变是否相通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IPMT)
临床表现可类似于慢性胰腺炎。 好发于60-70岁,男性多见。 导管起源、乳头状生长、产生大量粘液,导 致进行性胰管扩张。 病理上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和混和 型。 生物学行为多样。

分支胰管型 主胰管型 混和型
主胰管型
较少见 主胰管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0.5-1.5 cm 位于胰体尾,其余胰腺区正常 位于胰头,远端胰管扩张和囊变
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学 诊断与鉴别诊断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 王冬青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曾蒙苏
先天性 非肿瘤性病变
囊 性 病 变 分 类
炎症性
外分泌 上皮肿瘤 肿瘤性病变 内分泌
非上皮肿瘤
非肿瘤性病变
单囊(真性囊肿,淋巴上皮囊肿)
先天性
多囊(多囊肾,Von-Hippel-Lindau) 假囊肿 炎症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