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综述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检验中酶的测定综述

生物化学检验中酶的测定综述

定时法
通常是酶作用一段时间后,加入强酸、强碱、
蛋白沉淀剂等终止酶促反应,测定这段时间内 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计算酶促反应 的平均速度。
定时法中酶促反应的过程
注意事项
用定时法测定酶活性浓度, 必须了解不同酶促反应速率和时间的关系, 应先做预试验找出酶促反应速率恒定的时期,
CK-MB
这些方法适用于临床自动化分析,具有测定时
间短(最快仅需7min)、灵敏性高(最低检测 限<µg/L)和准确性好的特点,明显优于其他 分析测定CK-MB的方法,1990年后逐渐被广泛 接受。 为使CK-MB质量分析标准化,AACC成立了专门 的标准化委员会,最近已研制成功采用重组基 因技术的CK-MB参考材料(Rck-2)。
由于同工酶(及其亚型同工型)一级结构的不
同,导致其在理化性质、催化性质、生物学等 方面有明显的性质差异,这些差异为同工酶的 分析和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临床同工酶的分析大致可分为两步,即首先精 确地分离出某酶的各同工酶组分,然后测定酶 的总活性和各同工酶组分的活性。
电泳法
在研究同工酶的所有方法中,电泳法的使用最
CK-MB
是诊断AMI、测定心肌梗塞面积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国外对AMI诊断效率评价时多采用测
定CK-MB质量,即测定CK-MB的酶蛋白质量浓度 (Mass)的方法。 CK-MB质量的测定通常是制备抗CK-M抗体和抗 CK-B抗体或采用CK-MB抗体,用CLIA、ELISA、 FEIA等方法测定。
同一种属中由不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所编码的多
肽链单体、纯聚体或杂化体,具有相同的催化 作用,但其分子构成、空间构像、理化性质、 生物学性质以及器官分布或细胞内定位不同的 一组酶称为同工酶。 凡酶蛋白结构不同的同工酶称为原级同工酶, 而将经加工或修饰后的同工酶称为次级同工酶 或酶的多种形式。

生化综述心肌肌钙蛋白cTnI检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和临床应用进展

生化综述心肌肌钙蛋白cTnI检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和临床应用进展

综述题目:cTnI检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和临床应用进展姓名:学号:系别:年级:专业:二○一二年三月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和临床应用进展摘要心肌肌钙蛋白I(cTnI)是心肌损伤最特异、最敏感的血清标志物之一,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诊断。

但cTnI检测方法尚未标准化,血液循环中cTnI浓度的检测也受血浆肝素浓度、类风湿因子水平、溶血、慢性肾脏衰竭、年龄等多种因素干扰。

cTnI广泛在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监测心脏手术,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骨骼损伤或慢性肾衰伴有心肌损伤的鉴别方面有广泛应用。

前言传统的心肌酶谱包括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和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

传统的心肌酶谱由于特异性较差,敏感性和精确性不高和不能及时反映疾病等弊端,现在在心脏疾病的标志物中已少用。

心肌损伤标志物是近十年来临床生物化学钟发展最快的部分,出现了一批项目及许多研究应用报告。

心肌肌钙蛋白由于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的特点,为心肌损伤的诊断带来了新气象,提高了对微小损伤的诊断成功率,为临床广泛应用,诊断指标从酶类为主转向了以蛋白类为主。

肌钙蛋白(Tn)是组成横纹肌细丝的结构蛋白,其亚单位I、T、C组成复合物,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其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经大量的研究,已被证实为心肌损伤最特异性、最敏感的血清标志物之一,正逐渐取代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成为判断心肌损伤,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AMI)的“金标准”。

本文介绍CTnI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和临床应用进展。

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I 检测方法影响因素临床应用1.结构性质肌钙蛋白(troponin,Tn)是组成横纹肌细丝的结构蛋白,可调节钙介导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间的相互反应,本身为多肽。

其亚单位I、T和C组成复合物。

其中Tnl是肌原纤维ATP 酶的抑制单位,可抑制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结合,阻止肌肉收缩。

人℃TnI氨基末端有32个氨基酸残基为sTnI所不具有,因此抗原性有较大差异,有利于获得特异性cTnI抗体【1】。

生化药物的综述

生化药物的综述

生化药物的综述第一组:孙飞一、生化药物的定义中国药典分化学药品、生化药品、抗生素、放射性药品、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系指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作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

包括疫(菌)苗、毒素、类毒素、免疫血清、血液制品、免疫球胆白、抗原、变态反应原、细胞因子、激素、酶、发酵产品、单克隆抗体、DNA重组产品、体外免疫诊断试剂等,供某些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用。

生化药物一般是系指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提取的,亦可用生物-化学半合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生命基本物质,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辅酶、多糖、核苷酸、脂和生物胺等,以及其衍生物、降解物及大分子的结构修饰物等。

二、生化药物的分类三、生化药物的特点1.分子量不是定值生化药物除氨基酸、核苷酸、辅酶及甾体激素等属化学结构明确的小分子化合物外,大部分为大分子的物质(如蛋白质、多肽、核酸、多糖类等),其分子量一般几千至几十万。

对大分子的生化药物而言,即使组分相同,往往由于分子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生理活性。

例如肝素是由D-硫酸氨基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的酸性粘多糖,能明显延长血凝时间,有抗凝血作用;而低分子量肝素,其抗凝活性低于肝素。

所以,生化药物常需进行分子量的测定。

2.需检查生物活性在制备多肽或蛋白质类药物时,有时因工艺条件的变化,导致蛋白质失活。

因此,对这些生化药物,除了用通常采用的理化法检验外:尚需用生物检定法进行检定,以证实其生物活性。

3.需做安全性检查由于生化药物的性质特殊,生产工艺复杂,易引入特殊杂质,故生化药物常需做安全性检查,如热原检查、过敏试验、异常毒性试验等。

4.需做效价测定生化药物多数可通过含量测定,以表明其主药的含量。

但对酶类药物需进行效价测定或酶活力测定,以表明其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

5.结构确证难在大分子生化药物中,由于有效结构或分子量不确定,其结构的确证很难沿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核磁、质谱等方法加以证实,往往还要用生化法如氨基酸序列等法加以证实毕业论文格式的写作顺序是:标题、作者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生化、制药专业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综述

生化、制药专业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综述

微污染物-微生物活性的微流控芯片直接检测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环境监控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需要,这就要求有合适的实时检测设备。

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将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所涉及的样品的选择、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个几平方厘米(甚至更小)的微芯片上,通过微通道结构来控制流体流动,从而完成不同的化学或生物反应过程,并对其产物进行分析,它为生化分析新局面的开创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平台。

通俗点,就是将实验室搬到微芯片上,微流控芯片为环境监控提供了一种合适的分析监测设备。

本文介绍了以色谱纸为基材制作了纸基微流控芯片的基本概况、芯片的发展现状、芯片的制作、芯片检测方法,并将纸基微流控和微污染物-微生物的活性相结合,对微污染物-微生物活性的微流控芯片直接检测进行了初步研究。

2. 微流控芯片的基本概况一种新兴的芯片技术——微流控芯片技术以其快速分析、低消耗、微型化和自动化等特点发展非常迅速。

微流控芯片(又称芯片实验室)是一种以在微米尺度空间对流体进行操控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技术。

它具有将化学和生物实验室的基本功能微缩到一个几平方厘米芯片上的能力,已经显示了重要的应用前景。

该技术是在分析化学领域发展起来的,它以分析化学为基础,以微机电加工技术、微流体驱动或者控制、检测技术为依托,以微通道网路为结构特征,以化学和生命科学为主要应用对象,把整个实验室的功能集成到芯片上,而且制作简便,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微流控研究已经涉及化学、生物学、工程学和物理学等诸多领域,学科交叉性强,分析化学则是其第一轮也是最直接的一个应用领域[1]。

近年来,微流控研究发展迅速,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3. 微流控芯片的发展现状微型全分析系统(Miniaturized Total Analysis Systems,μ-TAS)的概念是1990年Manz和Widmer等人首次提出来的,目前已经发展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之一。

植物耐盐生理生化指标及耐盐植物筛选综述

植物耐盐生理生化指标及耐盐植物筛选综述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3):59~65Journal o f No rthw est F or est ry U niversit y植物耐盐生理生化指标及耐盐植物筛选综述收稿日期:2009-05-12 修回日期:2009-10-15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林业项目专题(2006BAD03A0108)作者简介:杨升,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滨海耐盐碱树种选育及评价标准研究。

*通讯作者:张华新,男,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林木遗传育种。

Email:zhanghx@ 。

杨 升,张华新*,张 丽(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摘 要:综述了耐盐植物的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有机渗透调节剂、矿质元素、膜透性、丙二醛、抗氧化酶、抗氧化剂和脱落酸等生理生化指标研究进展。

同时,总结了利用各种指标进行耐盐植物筛选的3种方法:直接法、生理生化指标法和混合法,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建立耐盐性评价体系统一标准的意义。

关键词:耐盐性;生理生化指标;筛选中图分类号:S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461(2010)03-0059-07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es of Salt Tolerance and Scanningof Salt -t olerance Plants:A ReviewYANG Sheng ,ZHANG Hua -xin ,ZHANG Li(R esearch Institute of F or estry ,CAF ,K ey L abor atory of T re e B ree ding and Cu ltiv ation ,State Forestry A d ministr ation ,Beij ing 100091,China)Abstract:Advances in the researches of physio log ical and bio chem ical indices of salt tolerance w ere review,such as photosy nthesis,chloro phyll content,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o rganic osmotica,min -eral element,membrane perm eability,M DA content,antio xidant enzym es,antiox idants and ABA and soon.T hree metho ds using such indices to scan salt -tolerant plants w er e summarized:dir ect metho d,the physiolog ical biochemistry index method,and the integr ated m ethod.T he significance of standardizing the system in the assessment of salt -tolerant plants w as discussed.Key words:salt tolerance;phy siolog ical and biochem ical index;scanning 植物的耐盐性是许多性状相互作用的一种综合表现,不同植物由于其耐盐方式和耐盐机理不同,使得其生理代谢和生化变化也不同。

植物耐盐生理生化指标及耐盐植物筛选综述

植物耐盐生理生化指标及耐盐植物筛选综述

文献标 志 码 : A
文章编 号 :0 17 6 (0 0 0 —0 90 1 0 —4 1 2 1 )30 5 —7
Ph so o ia n o h mia nd c so l l r n e a a ni g y i l g c la d Bi c e c lI ie fSa tTo e a c nd Sc n n
是 叶 肉细 胞 的 光 合 活 性 降低 所 引 起 。也 有 报 道 指
出, 总 叶面积 的下 降是 杨树 生长下 降 的 主 要 原 因 , 影 响 核桃 和 绒 毛 而
白蜡 生长 的主要 原 因是 单 株 总 叶 面 积 的下 降 , 叶 单
s s e i he a s s m e f s l— o e a t p a s wa ic s d y t m n t s e s nto a tt l r n l nt s d s us e . Ke r s: a tt l r nc ph i l g c la oc m ia nd x; c nn ng y wo d s l o e a e; yso o ia nd bi he c 1i e s a i
西 北 林 学 院 学 报 2 1 ,2 ( ) 9 6 0 0 5 3 :5 ~ 5
J u n 1 fNo t wetF r sr nv riy o r a rh s o e tyU iest o
植 物 耐盐 生 理 生化 指标 及 耐盐 植 物 筛选 综 述
杨 升 , 华 新 , 张 张 丽
进 行 耐盐植 物 筛选 的 3种方 法 : 直接 法 、 生理 生化 指标 法和 混合 法 , 并在 此 基 础 上 阐述 了建 立 耐 盐
性 评 价 体 系统 一 标 准 的 意 义 。 关 键 词 : 盐 性 ; 理 生化 指 标 ; 选 耐 生 筛

体检报告综述范文

体检报告综述范文

体检报告综述范文尊敬的先生/女士:谢谢您选择我们医院进行身体检查。

根据您的体检结果,我们很高兴地向您提供一份全面的体检报告综述,帮助您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一、一般体格检查:您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等指标正常,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

二、血液生化检查:我们对您的血液样本进行了多种常规检查项目。

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您的肝功能、肾功能以及血糖、血脂等方面的检查项目也均显示正常。

这表明您的身体基本健康,内脏器官正常运作。

三、尿液检查:我们对您的尿液进行了分析,没有发现异常指标。

尿液的PH值、比重、蛋白质、糖等项目均正常。

这表明您的肾脏功能良好,没有出现尿液方面的问题。

四、肝功能检查: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我们对您的肝功能进行了检查。

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您的肝脏功能正常。

五、肾功能检查:肾脏是排毒和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的关键器官。

我们的肾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您的尿素氮、肌酐等指标正常,这表明您的肾功能正常。

六、心血管系统检查:我们对您的心血管系统进行了多项检查。

血压、心率等指标均正常。

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您的心脏情况良好,未见异常波形。

这表明您的心血管系统功能正常。

七、乳腺检查:我们对您的乳腺进行了检查,目前未发现异常。

乳腺X线检查结果正常,乳腺组织厚度均匀,没有明显肿块等问题。

八、肺功能检查:我们对您进行了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您的肺功能正常。

九、胃镜检查:我们对您的胃进行了内窥镜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胃黏膜无明显病变,未见溃疡、肿瘤等问题。

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此致敬礼。

生化科&介入科综述

生化科&介入科综述

调研报告生化科& 介入科综述【生化科】一、基本功能生化科是专门用于生化检验的科室。

生化检验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简称。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由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结合逐渐形成的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边缘学科,是高等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主干学科。

生化科主要的检测内容有:1. 常用肝功能检验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及白、球蛋白比值血清蛋白电泳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血清氨基转移酶测定γ-谷氨酰转移酶测定2. 常用肾功能检验血清肌酐测定血清尿素氮测定血清尿酸测定3. 糖尿病检验血浆葡萄糖测定4. 血清脂质与脂蛋白检验总胆固醇测定(TC)甘油三脂测定(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HD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LDL)5.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血清肌红蛋白(Mb)测定血清肌钙蛋白T和l(cTnT和cTnl)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同工酶测定6. 血清电解质和血气分析钠、钾、氯(Na, K, Cl)测定酸碱度测定氧分压测定二氧化碳分压测定7. 内分泌激素检验甲状腺素和游离甲状腺素测定尿17-羟皮质类固醇和17-羟皮质类固醇测定促甲状腺激素测定北京301医院生化科所拥有的高科技检测仪器有:日立模块式7600分析系统(价值60万美元),强生干化学950全自动分析仪(价值20万美元),罗氏E170、1010全自动免疫化学分析仪(价值30万美元),朗道EVIDENCE全自动生物芯片分析仪(价值40万美元),雅培CI8200全自动生化免疫一体分析系统(价值40万美元)和LIGHTCYCLER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仪(价值8万美元)等国际先进水平的分析仪,总价值近200万美元。

二、发展简介北京301医院生化科作为辅助诊断科室,目前已形成拥有国际最先进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免疫化学分析仪、全自动生物芯片分析仪等总价值超过2500万元先进分析仪器大型医学实验室,可常规开展生化检验、免疫化学检验等近百项检验项目,可提供高质量的、与国际接轨的生化检验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农业大学课程综述(生物化学)题目:酶与医学——酶的基本机理以及在医学上的运用系(院):专业:学生姓名:陈泽豪指导教师:2014年5月27日目录1.引言 (3)2.酶的作用机理 (3)3.1酶的作用机制 (3)3.2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3)3.酶在医学诊断上的运用 (4)3.1同工酶检测 (4)3.2检测体内酶的含量及活性 (5)4.酶在医学治疗上的运用 (5)4.1直接使用酶作为药物 (5)4.2用酶制造各种药物 (6)5.结束语 (6)参考文献 (6)酶与医学——酶的基本机理以及在医学上的运用摘要: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能在体内或体外产生催化作用的一类具有特殊空间结构的生物大分子,其化学本质是核酸或者蛋白质。

酶以特殊的机理催化着化学反应的发生,效率受到反应环境的温度以及底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酶的催化作用是机体实现物质代谢以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因先天性或后天性条件导致人体内的酶的含量、工作发生异常,则会使人体内环境失调,患上疾病。

因而,酶在医学上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酶的基本机理讲起,着重介绍酶在医学上诊断以及治疗方面的应用,现在的状况和发展前景。

此外,本文中仅讨论蛋白质属性的酶。

关键词:酶,催化剂,遗传病1.引言酶是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具有高效性、特异性、不稳定性以及可调节性的特点。

酶促反应受到温度、底物浓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根据酶本身的工作机理以及其在人体内各部分所担当的作用,医学上可以根据人体内酶的状况对病人作诊断,或者用酶作为药物治疗某些疾病。

2.酶的作用机理3.1酶的作用机制化学反应的发生取决于底物分子之间的碰撞,只有那些能量达到或超过一定水平的分子(活化态分子)互相碰撞才能产生化学反应,能量低的初态分子要转变为活化态分子需要一定的能量,这部分能量称为活化能。

而酶能够通过特有的作用机制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使底物只需要比较少的能量就能从初态转化为活化态。

酶是如何令活化能下降的?中间产物学说认为,酶与反应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然后再分解成酶与底物,在这个过程中酶的某些化学基团发生作用使到底物发生形变,处于不稳定的过渡期,因此转化成活化态分子所需的能量大大降低。

此外,酶与底物的结合并非简单的机械关系,两者结构一般不完全互补,当它们相互靠近时彼此有道,空间构象都发生改变,从而使两者结构互补形成酶—底物结合物。

3.2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多种。

一是底物浓度,当底物浓度较低时,酶促反应速率随着底物浓度的上升而增加。

随着底物浓度的上升,酶促反应速率上升的趋势也会逐渐减缓,最后反应速率稳定于一定水平,此时再增加底物浓度酶促反应速率也不会进一步上升。

二是酶的浓度。

在底物充足的前提下,酶促反应的速率与酶的浓度成正比。

当酶的浓度到达底物浓度的饱和水平时,再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也不会上升。

三是反应环境的pH。

不同种类的酶有不同的最适pH,处于最适pH水平左右的反应环境可以提高酶促反应速率。

极端的不适合的pH环境(过酸、过碱)会使酶永久失活。

酶促反应的最适pH本身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酶的种类,底物浓度,温度,反应环境等。

四是反应环境的温度。

在最适温度附近酶的催化效率达到最大,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总体成抛物线趋势。

最适温度受到反应时间的影响。

温度过高和温度过低均会使酶促反应速率下降,但影响的本质不同。

低温是抑制了酶的活性,温度回升后酶活性可以恢复;高温则是使酶变性失活,是不可逆的过程,即使将温度下调酶的活性也不可恢复。

此外还有抑制剂和催化剂,在酶促反应中加入它们也可以人为地调节酶促反应的速率。

3.酶在医学诊断上的运用分子生物学有一门专门研究酶的学科,称为“酶学”。

进年来,酶学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发展极为迅速,这一分支称为诊断酶学。

当人罹患某一种疾病,人体内的稳态遭到破坏,相应地体内的某一些酶的含量、活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

根据这种变化,利用测定酶活性或者酶含量的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断,成为了现代医学中一个惹人注意的领域。

目前已有数百种酶实验可用于临床诊断,许多酶的测定也已经用于常规检测之中,在国内、外也有相应的试剂盒出售。

国内诊断酶学的发展还处于发展过程中,不过其仍具十分大的发展潜力。

这里列举一些利用酶检测作临床诊断的例子。

3.1同工酶检测同工酶是指能够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蛋白质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能等各方面都存在十分明显差异的一组酶。

同工酶可以存在在同一个个体的不同组织之中,或统一细胞的不同亚细胞结构之中。

同工酶在人体内各处组织和器官中的含量及分部都不同,在不同部位酶的存在形式以及含量都处于一定稳态之中,正常情况下血清中同工酶的状况是相对稳定的。

当某一组织或者器官发生病变时,会引擎血清之中酶的含量以及活性发生相应改变。

通过对血清中酶的活性以及含量等标准的检测,就可以诊断出相应的疾病。

例如,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是由4个亚基组成的寡聚酶,其亚基又分为骨骼肌型(M)和心肌型(H)两种类型。

这两种亚基可以装配成M4、M3H、M2H2、MH3、H4 5种四聚体,在电场中的电泳行为互不相同,容易分离。

LDH同工酶相对含量的改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某脏器的功能状况。

如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肌细胞受到损害时,细胞内的LDH1(H4)释放入血,引起血中LDH1大量增加;同理,患急性肝炎时血清中LDH5明显增加。

因而通过检测血清中LDH1或LDH5的含量,可以辅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肝炎。

同工酶的检测在病变初期就可以提供准确的诊疗信息,对于疾病的早期检查诊断以及治疗都有十分大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对器官癌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通过同工酶的测定,可以为医生提供对疾病的诊疗和往后应采取的处理手段提供十分有价值的资料。

3.2检测体内酶的含量及活性酶作为生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乃至整个人体生命活动中都起到了重要的总用。

某些疾病发生时,体内某些酶的含量和活性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通过检测血清中这些酶的状况与正常状况作比较,对疾病的诊断,了解病情变化以及后续发展都有一定的作用。

例如,检测碱性磷酸酶(ALP)在体液中的含量可以检测骨及肝脏疾病;检测体内谷草转氨酶的含量可以预测肝胆疾患、心肌梗塞、肌肉肌酸肌酶(CK):心肌梗塞、肌肉疾患;而检测淀粉酶(AMY)的含量则可以对胰腺疾患作预先诊断,等等。

检测体内酶的活性变化也可以作疾病的预先诊断。

例如,当肝功能出现问题,罹患肝病、肝硬化、有机磷中毒等状况时,体内的胆碱酯酶活性会上升;当发生心肌梗塞,肌发炎,肌肉创伤时,体内肌酸磷酸激酶的活性会显著提高;又如癌细胞之中含有端粒酶,正常细胞之中不会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通过这个特性可以检测人体内细胞是否发生癌变。

4.酶在医学治疗上的运用医学上酶学应用的另一分支——治疗酶学,通过使用酶作为药物治疗直接治疗人的疾病,或者使用酶来制造能供疾病治疗使用的药物。

4.1直接使用酶作为药物因酶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以通过补充所缺乏的酶来进行替代治疗。

例如,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可以使用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消化酶的酶制剂进行治疗。

此外,还可以使用酶作为杀菌物质进行治疗,如治疗各种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可以服用溶菌酶。

通过酶的催化作用亦可以治疗某些疾病,例如链激酶可以治疗血栓性静脉炎,咳痰,下出血,骨折和血肿等。

作为蛋白质的酶,将其直接口服、注射作为医疗用,往往效果较差。

利用酶的固定化以及新的给药技术,可以提高酶制药物的效用。

例如,将酶以微囊、红细胞、人白蛋白载体等作为载体,通过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等方法注入人的体内,可以令酶缓慢释放,提高酶的功效。

此外,可以将酶固定在玻璃球、纤维素、胶原蛋白等体外载体上,安装在透析器上,透过血液透析来解决体内的问题。

包埋的含酶颗粒,经过口服也可以让酶在肠胃之中释放。

4.2用酶制造各种药物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将底物转变成药物的技术被称作药物的酶法生产。

酶在药物生产上的使用日渐增多,酶法制药可以大大提高制药的效率,降低制药的成本,尤其是制造那些那些贵重的药物时。

例如,利用微生物中的青霉素酰化酶可以制造头孢菌素和半合成的青霉素;利用L-酪氨酸转氨酶和β-酪氨酸酶可以制造多巴(L-二羟苯丙氨酸);利用无色杆菌蛋白酶可以将猪胰岛素(Ala-30)转变为人胰岛素(Thr-30);利用从黑曲霉等微生物中获取的β-葡萄糖苷酶可以生产人参皂甙-Rh2,等等。

5.结束语酶在人的体内担当着生物催化剂的作用,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以及正常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过程中是一名不可或缺的角色。

医用酶学作为诊断、治疗疾病的一个有效手段,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预防、检测身体内潜藏的疾病,也可以协助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包括癌症,等等。

大力发展医用酶学是提升医学水平的重中之重,我国诊断酶学和治疗酶学均处于发展中阶段,在这方面的市场以及空间潜力巨大,着手研究医用酶学将会是我国发展医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1]郑铁生,《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1。

[2]陈宁,《酶工程》,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