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博物馆导游词
山西煤炭博物馆介绍

山西煤炭博物馆介绍
山西煤炭博物馆是中国最早的煤炭专题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小店区,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
馆内设8
个展厅,展示了近8000件(组)煤炭工业展品,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家反映煤炭工业发展史的专业博物馆。
该馆成立于1998年,是山西省文化厅直属事业单位。
由山西煤炭学会主办,山西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太原理工大学共同承办。
该馆是一个集科普教育、学术交流、文物收藏和研究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目前馆藏有文物3千余件(组),
其中包括国家一级文物7件、二级文物14件、三级文物160余件,有相当数量的煤精制品和煤泥制品,是世界上收藏山西煤炭工业标本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该馆基本陈列分为“历史篇”、“未来篇”四个部分。
基本陈列通过展示山西煤炭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反映了山西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
第二至第四部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煤炭工业发展的光辉成就。
—— 1 —1 —。
介绍现在抚顺的导游词

介绍现在抚顺的导游词抚顺,是辽宁省的一个城市,也是中国东北地区煤炭、钢铁及机械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如今的抚顺,已经不再是老工业城市的形象了,而是通过城市的文化、自然景观等多方面的发展,成为了旅游胜地之一。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导游一起了解现在的抚顺。
首先,抚顺煤矿博物馆是抚顺的一个知名景点。
它的馆址是我国现代煤炭工业的发源地——抚顺煤矿大风洞井下。
馆内精美的煤矿机械展示、逼真的景观仿真、神奇的人工智能导游等众多亮点,让您深入了解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生产现场。
不仅如此,抚顺煤矿博物馆还是圣火传递的重要一站。
其次,如果您想了解抚顺的历史文化,那么就需要去到抚顺博物馆。
作为抚顺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抚顺博物馆采取现代化手段,展示了抚顺地区的历史文化与文物。
博物馆内收藏着大量的文物,展示着抚顺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让游客了解和感悟历史积淀。
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就是东北小镇岫岩。
岫岩是以清代山水楼阁和明清古建筑为主体,集南北民居、园林、佛教文化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这里既有传统的东北风情,又有文化味儿,还有的是传统手工艺品的精美制作。
这里的丝绸、毛绒玩具等品类繁多,所以常常被誉为“手艺人之城”。
此外,在美丽的抚顺市区还有要建议您去一下的景点,如明信片公园、石林山、宝成寺等。
这里有美丽的风景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让您在旅游的同时了解更多的历史和文化。
总之,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现在的抚顺不仅继承了原本的工业基础,而且汲取了更多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成为了一座深得游客喜爱的城市。
经过导游的介绍,相信您对于抚顺的文化、自然景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一步旅游计划就可以安心的规划啦!如果您渴望一次自然与文化的完美旅程,那一定不能错过抚顺西武国家森林公园。
该公园位于抚顺市西南部,总面积近10万亩,被称为国家级AAAA景区,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国家森林公园。
进入公园,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大面积森林。
这里的森林植被纯净,空气清新,可以清除旅途中的疲倦。
中国煤炭博物馆导游词

中国煤炭博物馆中国煤炭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煤炭行业专业博物馆,是全国煤炭历史文物、标本、文献资料的收藏机和展示中心。
中国的煤炭储量虽然仅次于美国、俄罗斯,但却是世界上煤炭生产与销售最多的国家,产量和销量占全球的一半,其中1/4来自山西。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的煤炭产量和外调量,不仅位居全国之首,而且拥有全部14个煤种。
鉴于山西煤炭在全世界都无可比拟的特殊地位,国家把中国煤炭博物馆建在太原。
中国煤炭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具有鲜明的特色,不仅突出了煤炭行业特性,而且具有浓厚的文博氛围,集知识性、观赏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独特的科技知识普及形式,新颖的科普载体设计,丰富的内容展示,将您带入一个科学的殿堂,一个煤炭历史的王国。
眼前的序厅充满浓厚的煤炭气息,15平方米的世界煤炭资源分布图,6米高的巨型煤炭浮雕煤柱,弥足珍贵的煤精雕刻工艺品和蓝色宇宙苍穹中巨大的地球模型,以及象征煤炭精神“燃烧自己,奉献人类”的煤炭旺火,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探求欲望油然而生。
煤的生成厅,设计者通过一系列化石、标本和地质史料向我们揭示了煤炭来自于植物这一科学结论,厅中复原了亿万年前的侏罗纪森林景观,巨大的硅化木、高耸的标准地层、恐龙的吼叫声、流水的滴答声、巨型恐龙骨架、复原放大可进入参观的植物细胞,给我们的视觉和听觉以强大的冲击力。
特别是构思奇特、内容丰富的四维动感影厅,观众在短短6分钟内,即可穿越亿万年的时空隧道,立体感受侏罗纪生存环境,亲身体验风、雷、雨、电、火山爆发、地壳运动等自然景象,在惊险和娱乐中体验煤炭的生成过程。
煤炭与人类息息相关,从它被发现的那一刻起,就成了人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周代煤炭的开采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并开始了地下采煤;汉代时用煤炼铁;在北宋时期则用煤炭烧制陶瓷,首创了焦炭炼铁……在中国人用煤1500年后,马可波罗才把令他惊叹的“可以燃烧的黑色石块”,也就是煤炭的开采利用知识传到欧洲。
煤炭用于冶铁,铁器大规模使用,促进了农耕社会的繁荣;煤炭自身所蕴藏的巨大热能,使蒸汽机发明所孕育的近代工业革命成为现实;20世纪90年代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煤炭仍然是电力能源的原动力;煤炭正以它清洁能源、高效能源的崭新面貌跨入新世纪,创造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
博物馆导游解说词

博物馆导游解说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博物馆名称]博物馆。
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参观这个充满历史和文化的地方。
[博物馆名称]博物馆是一座专注于[博物馆主题]的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相关地区或领域]的历史演变和文化特色,也反映了人类在不同领域的智慧和创造力。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展厅名称]展厅。
这里展示了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文物名称],它是[相关历史时期或文化]的代表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展厅名称]展厅,这里主要展示了[相关主题]的展品。
大家可以看到[具体展品],它们展示了[相关领域或主题]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在参观过程中,请大家遵守博物馆的参观规定,不要触摸展品,不要随意拍照,以免对展品造成损坏。
最后,感谢大家的参观,希望大家在[博物馆名称]博物馆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时光。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需要帮助,请随时向我咨询。
谢谢!。
山西煤炭博物馆导游词

山西煤炭博物馆导游词欢迎光临山西煤炭博物馆!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本馆的导游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山西煤炭博物馆的背景。
山西是中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悠久的煤炭开采历史和丰富的煤矿文化。
山西煤炭博物馆作为中国第一座煤炭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于2006年正式对外开放。
博物馆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馆内展览分为地下展览和地上展览两个部分,通过丰富的展品和展览内容,向观众生动展示了山西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煤炭资源的开采与利用。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地下展览部分。
这个部分由仿真矿井、矿工工作场景、矿工生活场景等多个展区构成。
首先,让我们步入仿真矿井,仿真的场景模拟了真实的矿井环境,让观众感受到矿井深处的阴暗和湿润。
在这个区域,我们将了解煤矿开采的工艺过程和矿工的工作环境。
随后,我们将来到矿工工作场景展区。
在这里,可以看到真实大小的矿工作业场景,这些场景还原了矿工们的劳动现场,包括挖煤、运煤、援救等。
通过观看这些场景,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矿工们的工作状态和劳动条件。
最后,让我们来到矿工生活场景展区。
这个区域展示了矿工们的生活环境,包括住宅、厨房、农田等,让观众了解到矿工们的日常生活和奋斗精神。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地上展厅,这里展示了山西煤炭工业的历史沿革和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情况。
首先,我们将参观历史沿革展区,了解山西煤炭工业的起源和发展。
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大量的历史文物、图片和文字介绍,通过这些展品,您可以了解到山西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随后,我们将进入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展区。
这个区域通过丰富多样的展品介绍了煤炭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过程,包括煤矿设备、煤炭加工工艺和煤炭利用产品等。
通过参观这个展区,我们可以了解到煤炭资源的种类、用途和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最后,我们还设有一个互动体验区,让游客们可以亲身参与到一些煤矿工作中。
您可以体验挖煤、运煤等过程,感受矿工的辛勤劳动。
这就是山西煤炭博物馆的导游词,希望大家在参观中能够更好地了解山西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情况。
煤炭博物馆和地质博物馆还有古仙城的作文

煤炭博物馆和地质博物馆还有古仙城的作文煤炭博物馆和地质博物馆,还有古仙城,这三个地方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今天我就要带大家去领略一下这三个地方的魅力。
我们来到了煤炭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可真是太大了,简直就是一个“煤”的天地。
进去之后,我们就被那些巨大的煤炭吸引住了。
这些煤炭有的黑得像墨汁,有的白得像雪花,还有的红得像血。
据说这些煤炭都是从地下挖出来的,真是太神奇了!在这里,我们还了解到了很多关于煤炭的知识,比如煤炭是怎么形成的、煤炭有哪些用途等等。
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啊!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地质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里的展品可真是五花八门,让人目不暇接。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奇特的石头,有大的、有小的,有圆的、有方的,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
这些石头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故事,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在这里,我们还学到了很多关于地质的知识,比如地球是怎么形成的、地球上有哪些不同的地貌等等。
真是让我们受益匪浅啊!
我们来到了古仙城。
这个城市真是古老而又神秘。
一进城门,我们就仿佛穿越到了古代。
这里有古老的建筑、有石板路、还有各种各样的小摊贩。
在这里,我们品尝了很多美食,比如糖葫芦、炸鸡翅等等。
而且这里的人们都非常热情好客,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情味儿。
真是让我们流连忘返啊!
这次旅行让我们收获颇丰。
我们不仅了解了很多关于煤炭和地质的知识,还领略了古仙城的独特魅力。
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去更多的地方旅行吧!。
煤炭博物馆和地质博物馆还有古仙城的作文

煤炭博物馆和地质博物馆还有古仙城的作文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家乡的三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煤炭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和古仙城。
这三个地方各有特色,让人流连忘返,不信?那就跟我一起去看一看吧!我们来到了煤炭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里面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煤炭,有黑的、白的、红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石头,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植物......看着这些煤炭,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在家里生火取暖的日子。
那时候,我们家的炉子就是用这些煤炭烧的,晚上躺在被窝里,听着煤炭在炉子里噼里啪啦地响,感觉就像是在听一首美妙的交响乐。
不过,现在的家里早就不用煤炭取暖了,换成了电暖气,但是每次去煤炭博物馆,我还是会忍不住想起那些美好的回忆。
接下来,我们去了地质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可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里面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地质标本,有石头、矿物、化石......看着这些标本,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在学校学习地理课的日子。
那时候,我们老师总是让我们去野外寻找各种地质标本,然后带回学校进行观察和研究。
每次去野外,我都兴奋得不得了,因为我知道,那里肯定有很多好玩的东西等着我去发现。
现在想想,那些日子真是过得充实而快乐啊!我们来到了古仙城。
这个城市可真是让人神往啊!据说这里曾经是一个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被称为“古仙城”。
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古色古香,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走在街上,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看的那些古装剧。
那时候,我总是幻想自己也能成为一个英勇的侠客,穿梭在江湖之间,行侠仗义。
现在想起来,那些梦想虽然没有实现,但是却让我学会了珍惜当下的生活。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
希望大家喜欢我给大家介绍的这三个地方。
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看看哦!不过要注意安全哦!毕竟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很多事情都可以交给机器人来完成。
所以呢,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也要学会珍惜那些传统的美好回忆哦!。
乌海煤炭博物馆.doc

乌海煤炭博物馆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拥有浓烈的地方特色。
而博物馆的建筑造型也是当地文化的极致体现,反映了当地独特的风俗文化。
以下是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全国博物馆的详细介绍。
乌海煤炭博物馆位于海勃湾区双拥街南面,乌海市神华墨玉广场内,建筑面积2305㎡。
博物馆主体建筑共有三层,其中一、二层为展厅部分,三层为办公室及附属用房,建筑外型为矿物晶体形形状,一层外装修为石材幕墙,二、三层为全玻璃幕。
目前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建筑布局乌海煤炭博物馆围绕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个重点、六大部分布展。
一个中心回眸历史、弘扬精神,纪念先辈启迪后人。
两条主线一条是半个世纪以来乌海煤炭工业开拓、发展的历史;一条是乌海市因煤而始、因煤而兴的历史。
两线相互交义,以煤为主。
三个重点第一个重点传播煤的生成、开采、利用的科普知识。
这一点,对深刻理解乌海因煤而始因煤而兴的历史缘由、发展前景十分重要,也是本馆以煤文化为特色的体现。
第二个重点是从半个世纪前,黄河两岸“万人上山”开发矿山对神华乌海能源共同成立五十年来煤炭工业发展的历程,及在这个历程中煤炭战线涌现的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
这一点,是本馆立馆的主题所在。
第三个重点是乌海市因煤建市、因煤兴市的历程,及新时期的新起点、新目标、新发展,使本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
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太阳神闪耀的地方;第二部分:“太阳石”煤的史话;第三部分:“万人上山”开发矿业,煤海开新史;第四部分:两大煤田托起一座新城;第五部分:群星灿烂,共创伟业。
第六部分:历史的新篇章。
乌海煤炭博物馆是一座以反映半个世纪以来,乌海煤炭工业的发展历史以乌海市因煤建市、因煤兴市的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
展示乌海煤炭工业的发展和乌海因煤而生而兴的历程,以及在这一历程中,煤炭工人所表现出“创业、奉献、争先”的乌海精神,即太阳神精神。
回眸历史,弘扬精神,使之成为乌海市一处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观,一处对市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爱我家乡教育的主要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炭博物馆导游词【篇一:博物馆解说词】山东巨野金山省级地质公园博物馆解说词(2015年1月10日)大家好,欢迎来到山东巨野金山省级地质公园博物馆参观指导工作。
(站在博物馆院内副碑前解说金山省级地质公园概况)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金山西坡山脚下,我的左手边就是俗称泰山、驿山娣妹山的菏泽大地平原孤峰—金山。
金山本名神农山,五千年前炎帝之居,周武克商,封炎帝后于焦,神农山为焦国之镇山,后因汉隶校尉鲁俊凿石得金,神农山更名为金山。
金山现有两个山峰,南峰和北峰,北峰为最高点,海拔133.2米。
金山虽小,资源丰富,集自然景色、人文景观与众多地质遗迹为一体,除独具特色的金山圣水、野牡丹等自然景观外,还有久远而动人的秦王李世民东巡避暑、金牛拉金砘子的神话传说,众多的历代碑碣、石壁诗文情名扬古今,盛大的金山古庙会等人气旺盛;山上地质遗迹点(群)多达28处,其中属于省级保护等级的5处。
金山省级地质公园于2012年9月开始规划建设,2014年10月建成并通过专家验收,同年12月省国土资源厅批准揭碑开园。
公园占地总面积0.54平方公里,含概金山和红土山两个园区。
我们现在所在的是金山园区,红土山园区位于金山南500米处,两山南北对望,从北到南,金山北峰、金山南峰、红土山天桥和红土山主峰连成一条中轴线。
(站在博物馆门前牌扁下解说博物馆概况)金山省级地质公园博物馆始建于2014年6月,2014年10月建成,占地总面积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220平方米,影视厅面积160平方米,办公室面积120平方米。
是目前我市唯一一处,矿石标本、生物化石标本陈列室,地学科普教育基地。
(原地不动,简介博物馆参观路线及参观内容).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进馆参观路线及注意事项。
进入馆门右转逆时针走,参观矿石和生物化石标本及展板说明,绕一周后观看展厅中间的金山地质公园电子沙盘演示,然后上二楼操控室,参观金山省级地质公园网站和数据库演示,最后在二楼影视厅观看金山省级地质公园影视片及地学科普教育片。
进馆后希望大家不要喧哗、不要抽烟。
下面请大家排队有序进馆。
(进馆逆时针绕展示厅一周,边走边解说)2012年9月,经过巨野县人民政府申请,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巨野金山正式获得第八批省级地质公园建设资格,标志着菏泽第一个省级地质公园开始规划建设。
按照《山东巨野金山省级地质质公园规划(2013—2025)》总体目标,截止目前,省、市、县三级总投资1000余万元,保证了金山近期目标的全面完成,下一步即将进入中期目标建设阶段。
5.2亿年前的这里,曾是汪洋一片,金山地区被浅海侵没,属陆缘海范畴,之后,又被较深海域覆盖,属陆表海范畴,这样经过了数次海进海退过程,形成了集构造、沉积、古生物及岩溶为一体的地貌景观。
依次沉积的九龙群的张夏组、崮山组、炒米店组、三山子组岩层及红土山崮山组中大量的三叶虫化石的发现,为这一时期金山地区曾处于海洋环境提供了佐证。
4.1亿--2.5亿前间,金山沉积又形成了海相煤层和陆相煤层,隆起的金山遭受冲刷剥蚀,煤层没有得到保留。
248万年前,进入了第四纪,羊河栏组、山前组、平原组的冲积地层逐渐形成,金山地区才变得生机盎然。
今天,金山地区是菏泽冲积平原区唯一有岩石出露地区,大地构造位于鲁西地块“菏泽—兖州隆起带”“嘉祥凸起”的西部边缘,深部基底为18亿年前形成的变质岩群,即“泰山群山草峪组”岩群,出露岩层东部为寒武世岩层,西部山顶部为奥陶纪岩层。
漫长的地质演化,复杂的地质构造,形成了金山众多典型的地质遗迹,其类型涉及地质剖面大类、地貌景观大类、古生物大类、水体景观大类、环境地质遗迹大类等五大类中的五个亚类。
成为山东寒武纪地质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与地质年代相对应的地球生命演化史,5.4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地球上首次出现了带硬壳的生物和“三叶虫”,所以寒武纪又称为“三叶虫时代”。
红土山上岩片众多的硬壳生物及三叶虫化石的出现,便得金山地质公园见证着长达5亿4千年地球生命从三叶虫到人类的进化史。
现在看到的图板和实物标本,就是漫长生命进化史的进程证据,这些资料和标本均由中国科学古生物研究人所提供。
众多完整的地质剖面又是金山省级地质公园又一地质特色,包括寒武纪地质剖面、奥陶纪地质剖面、第四纪地质剖面和地方剖面。
金山孤峰以洞穴为主的可溶岩地貌景观,为研究分析鲁西南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地貌地质和矿床形成了详实重要的科学依据。
菏泽大地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矿种12种,以能源矿产为主,已开发7种,主要有煤炭、天然气、石油、地热等。
其中煤炭是优势资源,全市含煤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总地质储量281.4亿吨,石油地质储量5265万吨,探明天然气储量273.47亿立方米。
巨野县的龙固矿井,矿区面积142平方公里,全井地质储量16.83亿吨,年生产能力780万吨,属特大型矿井,是山东省煤炭龙头企业,为全市前60强纳税企业第一位。
这是2014年底统计的菏泽市矿产资源分布图,可以看到巨野县1380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已探明的和开采的矿产资源覆盖率已达到一半以上,就在我们脚下发现了铁矿的存在,预测储量2000余万吨。
现在看到的是:金山省级地质公园保护、申报、规划、建设十年大事记。
从2004年2月21日巨野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山石资源保护性开发综合治理意见》第一个红头文件出台,到2014年12月18日,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同意山东巨野金山省级地质公园正式生命和揭碑开园的通知》文件的下发,金山历经十年的保护,十年间得到了省、市政府的财力支持,蕴含着巨野人民的殷切期盼,包含着地矿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才得以从法律的层面,保住了金山这块青山绿水。
2014年底又完成了红土山0.1平方公里面积的围墙保护工程。
巨野县资源富饶,人杰地灵,自古名人倍出,西汉时期,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的彭越。
被誉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的王禹稱,北宋著名文学家晁补之,均是巨野人。
如今的巨野大地,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正沐浴着十八大深化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春风,奋力谱写着伟大“中国梦”的巨野精彩篇章。
(站在电子沙盘触摸屏前演示电子沙盘并解说)我们采用触控、声貌一体的智能型三维模型,把0.54平方公里的金山和红土山主要地质遗迹点,按1:500比例尺,微缩到沙盘内,集中进行实地仿真、视频音效、景点解说等信息传送,达到真实、直观的展示效果。
要想了解景点的内容,还可以触摸屏上任选景点,随时播放。
(引导上二楼操控室,观看地质公园网站和数据库演示)…………(引导转入二楼影视厅,观看金山省级地质公园影视片和地学科普教育片)…………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到金山省级地质公园博物馆参观指导,并敬请在留言薄留下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篇二: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导游词】: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日本图谋侵占中国由来已久,明治维新后,日本便迅速走上军国主义和侵略扩张的道路。
这就是明治天皇睦仁颁布的“宸翰”:“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其侵略野心昭然若揭,为了霸占中国和朝鲜,明治维新时期还制定了所谓“大陆政策”。
这就是炮制者——山县有朋,除向邻近的朝鲜发动侵略外,日本还图谋向中国挑衅。
1894年,日本不宣而战,突然袭击了运载中国士兵的英商轮“高升”号,由此拉开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帷幕。
这就是黄海大战,这是黄海大战中英勇献身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门关条约》。
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扩张引起了沙俄的不满,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将辽河以东划为交战区。
1905年9月5日,日俄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
日本战胜俄国后,为了巩固其在南满的侵略势力,在东北建立了一系列侵略机构,这就是设在旅顺的日本关东厅和日本关东军司令部。
这是设在大连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这是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这四大机构互相配合,成为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大陆政策”的得力工具。
日俄战争后,日本加强对我国东北的扩张,1915年5月25日,强迫袁世凯签订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26年日本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法西斯势力也趁机崛起。
1930年9月成立法西斯团体“樱会”。
为了转嫁国内危机,田中义一上台组阁并主持召开了“东方会议”,制定了积极的对华外交政策。
这就是《田中奏励》,奏析指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白军侵占东北,给东北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东北民众不堪战火,纷纷离开家园,走上流亡之路。
(一组雕塑)请您随我走向当年被日军把守的城门。
第三部分日本在东北的血腥统治日本帝国主义对伪满的控制是通过日本关东军进行的,日本关东军对伪满的控制是通过伪国务院的日本人总务长官来实行。
这就是历任司令官、总务长官。
对于博仪,关东军通过“内部指导”进行控制和操纵。
正如溥仪自己所说的:“我出巡,接见宾客,行礼巡视臣民,举杯祝酒,以致点头微笑都要在吉同安直的指挥下行事。
”由此可见,博仪的确是一个十足的傀儡皇帝。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巩固其在东北的法西斯殖民统治,不断加强在我国东北的军事力量,这就是设在长春的关东军司令部,它是殖民统治的大本营。
同时还建立了宪兵、警察、特务部队、大肆逮捕与屠杀东北志士。
1998年在沈阳东华门当年的日本宪兵队本部地下发掘出一对用脚镣铐在一起的男女尸骨。
这是日伪残杀中国人民的又一铁证。
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大地上为所欲为,无恶不作,对东北人民进行过无数次残酷的镇压,制造了一起又一起屠杀无辜百姓的大血案。
这就是抚顺平顶山惨案。
随后,日军又血洗韩家大院,对群众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这里到处都是杀人现场。
日本侵略者为了切断人民群众和抗日武装的联系,从1933年开始强制推行“归屯并户”,制造“集团部落”、“无人区”,1937一1939年日伪在东北建立“集团部落”13451处。
受害者达500万人之多,“集团部落”周围都是围墙高筑,寨门紧闭,农民在日伪的威逼下从事劳动,强迫修筑“人圈”,这是集团部落中瘫痪在炕上的农妇和衣衫槛楼骨瘦如柴的孩子,(这是日伪在凌源县河坎子乡$糙集团部落的立体沙盘)。
日本帝国主义不但以武力夺取东北主权,还在精神上摧残东北人民的民族意识,企图把中国人民培养成俯首帖耳的亡国奴,伪满的“协和会”是奴化毒害东北人民的官办法西斯组织,在《成立宣言》中明确表示其成立目的,宣扬“王道乐土”实现“民族协和”,对大批东北青年进行法西斯军训。
溥仪在第一次访日后,发表了《回銮训民诏书》诏令东北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每天举行“回銮训民诏书”奉读式,以表对日的“一心一德”。
伪满还公布凡不利于日伪反动统治的刊物一律禁止出版。
反之,大批的日本电影、图书涌入东北,进行思想上的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