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与统计分析实验指导书
统计学实验实习指导书

统计学实验实习指导书统计学教研室铜陵学院经济学院2015-9-1工作界面简介附图1 工作界面按附图1 从上到下的顺序,工作界面包含如下几项内容:“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编辑”栏、工作表、工作表标签、滚动条、和“状态”栏。
下面分别介绍它们的作用。
(一)“标题”’栏“标题”栏告诉用户正在运行的程序名称和正在打开的文件的名称。
如图附-1 所示,标题栏显示“1”表示此窗口的应用程序为,在中打开的当前文件的文件名为1。
(二)“菜单”栏“菜单”栏按功能把命令分成不同的菜单组,它们分别是“文件”、“编辑”、“视图”、“插入”、“格式”、“工具”、“表格”、“帮助”。
当菜单项被选中时,引出一个下拉式菜单,可以从中选取相应的子菜单。
另外,在屏幕的不同地方单击鼠标右键时,“快捷菜单”将出现在鼠标指针处。
选取“快捷菜单”中的命令同从菜单栏的菜单上选取相应命令的效果是一样的,但选取速度明显增快。
(三)“工具”栏可显示几种工具栏,这些工具可控制简化用户的操作。
“工具”栏中的按钮都是菜单中常用命令的副本,当鼠标指向某一按钮后,稍等片刻在按钮右下方会显示该按扭命令的含意。
用户可以配置“工具”栏的内容,通过“视图”菜单中的“工具”栏子菜单来选择显示不同类型的“工具”或全部显示出来。
下面介绍出现在开始屏幕中的两种“工具”栏。
1.“常用”工具栏“常用”工具栏中为用户准备了访问最常用命令的快捷按钮,如“新建文件”按扭,“打开文件”按扭,“保存文件”按钮等。
2.“格式”工具栏“格式”工具栏专门放那些和文本外观有关的命令,如字体、字号、对齐方式及其他选项。
(四)“编辑”栏“编辑”栏给用户提供活动单元格的信息。
在“编辑”栏中用户可以输入和编辑公式,“编辑”栏位于图1 中第5 行。
“编辑”栏由“名字”栏和“公式”栏组成。
位于“编辑”栏左侧的“名字”栏中显示的是活动单元格的坐标,也可在“名字”栏中直接输入一个或一块单元格的地址进行单元格的快速选定;位于“编辑”栏右侧的“公式”栏可用于编辑活动单元格的内容,它包含三个按钮和一个编辑区。
多元统计分析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检验

实验一SPSS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的检验【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SPSS的基本特征、结构、运行模式、主要窗口等,了解如何录入数据和建立数据文件,掌握基本的数据文件编辑与修改方法,对SPSS有一个浅层次的综合认识。
同时能够掌握对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进行检验。
【实验性质】必修,基础层次【实验仪器及软件】计算机及SPSS软件【实验内容】1.操作SPSS的基本方法(打开、保存、编辑数据文件)2.问卷编码3.录入数据并练习数据相关操作4.对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进行检验,并给出分析结论。
【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方法与步骤】1.开机2.找到SPSS的快捷按纽或在程序中找到SPSS,打开SPSS3.认识SPSS数据编辑窗、结果输出窗、帮助窗口、图表编辑窗、语句编辑窗4.对一份给出的问卷进行编码和变量定义5.按要求录入数据6.练习基本的数据修改编辑方法7.检验多元总体的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8.保存数据文件9.关闭SPSS,关机。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不轻易改动SPSS的参数设置,以免引起系统运行问题。
2.遇到各种难以处理的问题,请询问指导教师。
3.为保证计算机的安全,上机过程中非经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禁止使用移动存储器。
4.每次上机,个人应按规定要求使用同一计算机,如因故障需更换,应报指导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
5.上机时间,禁止使用计算机从事与课程无关的工作。
【上机作业】1.定义变量:试录入以下数据文件,并按要求进行变量定义。
表1学号姓名性别生日身高(cm)体重(kg)英语(总分100分)数学(总分100分)生活费($代表人民币)200201 刘一迪男1982.01.12 156.42 47.54 75 79 345.00 200202 许兆辉男1982.06.05 155.73 37.83 78 76 435.00 200203 王鸿屿男1982.05.17 144.6 38.66 65 88 643.50 200204 江飞男1982.08.31 161.5 41.68 79 82 235.50 200205 袁翼鹏男1982.09.17 161.3 43.36 82 77 867.00 200206 段燕女1982.12.21 158 47.35 81 74200207 安剑萍女1982.10.18 161.5 47.44 77 69 1233.00 200208 赵冬莉女1982.07.06 162.76 47.87 67 73 767.80 200209 叶敏女1982.06.01 164.3 33.85 64 77 553.90 200210 毛云华女1982.09.12 144 33.84 70 80 343.00200211 孙世伟男1981.10.13 157.9 49.23 84 85 453.80200212 杨维清男1981.12.6 176.1 54.54 85 80 843.00男1981.11.21 168.55 50.67 79 79 657.40 200213 欧阳已祥200214 贺以礼男1981.09.28 164.5 44.56 75 80 1863.90200215 张放男1981.12.08 153 58.87 76 69 462.20200216 陆晓蓝女1981.10.07 164.7 44.14 80 83 476.80200217 吴挽君女1981.09.09 160.5 53.34 79 82200218 李利女1981.09.14 147 36.46 75 97 452.80200219 韩琴女1981.10.15 153.2 30.17 90 75 244.70200220 黄捷蕾女1981.12.02 157.9 40.45 71 80 253.00要求:1)变量名同表格名,以“()”内的内容作为变量标签。
SPSS统计分析及统计图表的绘制指导书11

实验三SPSS统计分析与统计图表的绘制一、实验目的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基本的统计分析;能够对频数分析、描述分析和探索分析的结果进行解读;完成基本的统计图表的绘制;并能够对统计图表进行编辑美化与结果分析;能够理解多元统计分析的操作(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2.1 基本的统计分析打开“分析/描述统计”菜单,可以看到以下几种常用的基本描述统计分析方法:1.Frequencies过程(频数分析)频数分析可以考察不同的数据出现的频数与频率,并且可以计算一系列的统计指标,包括百分位值、均值、中位数、众数、合计、偏度、峰度、标准差、方差、全距、最大值、最小值、均值的标准误等。
2.Descriptives过程(描述分析)调用此过程可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并列出一系列相应的统计指标,包括:均值、合计、标准差、方差、全距、最大值、最小值、均值的标准误、峰度、偏度等。
3.Explore过程(探索分析)调用此过程可对变量进行更为深入详尽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故称之为探索性统计。
它在一般描述性统计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有关数据其他特征的文字与图形描述,显得更加细致与全面,有助于用户思考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的方案。
Descriptives:输出均数、中位数、众数、5%修正均数、标准误、方差、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全距、四分位全距、峰度系数、峰度系数的标准误、偏度系数、偏度系数的标准误;Confidence Interval for Mean:平均值的%估计;M-estimators:作中心趋势的粗略最大似然确定,输出四个不同权重的最大似然确定数;Outliers:输出五个最大值与五个最小值;Percentiles:输出第5%、10%、25%、50%、75%、90%、95%位数。
4.Crosstabs过程(列联表分析)调用此过程可进行计数资料和某些等级资料的列联表分析,在分析中,可对二维至n维列联表(RC表)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和χ2 检验,并计算相应的百分数指标。
统计实验指导书2013要点

第十章统计实验实验一数据整理和数据描述一、实验目的和要求能熟练的进行统计数据的录入、分组、汇总及各种常用统计图表的绘制。
二、实验内容数据的排序、分类汇总、统计分组、数据透视分析、绘制统计图三、实验步骤(一)数据的排序数据:等候时间①打开“数据整理.xls”工作簿,选定“等候时间”工作表。
②利用鼠标选定单元格A1:B37区域③在菜单中选择“数据”中的“排序”选项,则弹出排序对话框。
④在排序对话框窗口中,选择“主要关键字”列表中的“等候时间”作为排序关键字,并选择按“升序”排序。
由于所选取数据中已经包含标题,所以在“当前数据清单”中选择“有标题行”,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得到排序的结果。
(二)分类汇总数据:电器销售量先选择需要分类汇总的数据区域,然后选择“数据”菜单中的“分类汇总”选项,则打开“分类汇总”对话框。
(分类汇总前先排序一下,本题中按订货单位或电器种类排序) 在“分类字段”的下拉式列表中选择要进行分类的列标题,在“汇总方式”的下拉式列表中选择行汇总的方式,在资料“电器销售量”中分别选择按“订货单位”和“电器种类”进行分类,选择按“求和”进行汇总,单击“确定”按钮,便得到分类汇总的结果。
(三)数据筛选数据:移动电话调查(1)点击Excel表中的任意一格,选择“数据”菜单,点击左键,选择“筛选”中的“自动筛选”命令。
这时在表格第一行的每一格右下角会出现下拉箭头。
要筛选出移动电话类型为神州行的用户,就点击“数字移动电话类型”这格的下拉箭头,选择神州行,就显示出所有神州行的用户。
再点击这个下拉箭头,选择“全部”,又恢复原状。
(2)要筛选出每周通话次数最高的前3名用户,可点击“每周通话次数”这格的下拉箭头,选择“前10个……”,出现一个对话框,输入3,就显示出次数最高的用户。
(3)要筛选出通话次数都大于30次的,性别为男的神州行的城市用户,需要使用“高级筛选”命令。
使用高级筛选时,必须建立条件区域。
统计实验指导书(1)某企业职工收入抽样调查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实验1 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某企业职工收入抽样调查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逐步熟悉EXCEL的基本操作,并学会利用EXCEL 进行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基本的数据整理包括录入统计数据、建立数据清单、按照关键字对数据进行排序,以及对排序结果加以分析。
学会统计分组的几种方法,尤其要掌握统计分组函数FREQUENCY的使用。
掌握常见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二、实验要求
1、数据录入
2、数据排序与数据分组
3、统计表与统计图
三、实验内容
假设你在某市场调研公司工作,现打算对某企业进行一次关于员工收入的调查。
调查的主要变量是年收入,被调查者的特征变量有性别、年龄、学历和职业等。
抽样调查的数据见附表1。
问题
(1)要求学生利用本案例的数据,利用描述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组汇总和整理;
(2)根据数据的特点和类型,选择适当的图形展示数据。
(至少要有三种图形)
附表1:X公司员工收入基本状况调查表。
SPSS统计分析实验指导

>1000
图 1-4 变量值标签定义对话框
2 数据的输入
(1)直接从数据编辑窗口的输入数据:先将变量定义好后,变量名就会在每列的上面显示,可以看到 其格式如 Excel,其实输入及编辑方法也和 Excel 相当。请同学们自己练习。数据输入及编辑窗口如图 1-5 所示(见 Excel 表 1-2),是将表 1-2 所示数据建立成 SPSS 文件。
(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1 统计变量的定义
(1)变量:SPSS 中的变量与数学中的变量定义相同,即其值可变的量称为变量。SPSS 中变量的属性 主要有四个:变量名、变量类型、变量标签、变量长度。定义变量时至少要有变量名和变量类型。变量定义 窗口如图 1-2 所示。
图 1-2 变量定义窗口
(2)变量类型:SPSS 中有三种基本类型:Numeric(数值型),String(字符型),Date(日期型)。数 值型变量按不同要求可分为五种,再加上自定义型,所以可以定义的类型变量有八种。系统默认的变量类型 为标准数值型,长度为 8,小数占两位。变量类型对话框如 1-3 所示,每种变量的具体定义请参阅相关参考 资料。
2) 变量值标签(Value Labels) 变量值标签是对变量的取值所附加的进一步说明。对分类变量往往要定义其取值的标签。如对收入以 500 的间距进行分类,如表 1-1 定义变量的值标签:
表 1-1 变量值标签的定义实例
变量名
变量值
变量值标签
1
<=500
C
2
501-1000
3
定义变量值标签的对话框如图 1-4 所示
图 1-1 SPSS 11.5 for Windows 主环境
3 SPSS for Windows 功能介绍
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实验仪器的使用水平,培养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本实验所需器材如下:1. 显微镜2. 高压电源3. 量筒4. 试剂瓶5. 称量瓶6. 烧杯7. 导线8. 静电仪9. 板卡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检查所需实验器材是否准备齐全。
b. 清洗实验器材,确保没有污染物。
c. 与实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确定实验计划和操作流程。
2. 实验操作a. 根据实验要求,配置实验所需试剂。
b. 根据实验要求,进行量筒、称量瓶等设备的校准工作。
c. 进行实验样品的制备或准备好实验样品,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d. 启动实验仪器,根据仪器指南进行操作。
e.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以及观察到的现象。
f.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和处理。
3. 实验结果分析a. 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包括数值计算和统计处理。
b. 根据实验结果,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合理的结论推理。
4. 实验报告编写a. 撰写实验报告,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版。
b. 在实验报告中清晰地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c. 分析实验结果,展示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
d. 提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e. 根据实验所得结果,进行相关的讨论和思考。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佩戴实验手套、实验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实验安全。
2. 实验前请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并熟悉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3. 操作实验仪器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操作失误和仪器损坏。
4.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
5.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器材进行清洗归位,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五、实验安全提示1. 实验过程中要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品,如酸碱溶液等。
2. 实验操作时要注意电源的正确使用,以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3. 实验中如遇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实验室管理员报告。
六、实验评分标准1. 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流程的掌握程度。
统计学原理实验指导书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统计学原理实验指导书经济学院编二○○八年二月统计学原理实验一数据的整理与显示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作图,以发现数据中的一些基本特征,为进一步分析提供思路。
二、实验性质必修,基础层次三、主要仪器及试材计算机及EXCEL软件四、实验内容1.数据的预处理2.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3.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五、实验学时2学时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开机;2.找到“统计学原理实验一数据”,打开EXCEL文件;3.按要求完成上机作业,并把文件用自己学号命名保存供老师检查;4.完成实验报告,注意要对每个习题的结论与统计学解释写在实验报告上。
七、上机作业演示题:A、B两个班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数据见“统计学原理实验一”文件的“book3.演示”。
①将两个班的考试成绩用一个公共的分组体系编制分布表;并计算出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②绘制复式条形图、环形图、雷达图;③分析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的分布特点及差异;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分布的特点3.01.某行业管理局所属40个企业2002年的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单位:万元):105 117 97 124 119 108 88 129 114 105 123 116 115 110 115 100 87 107 119 103 103 137 138 92 118 120 112 95 142 136 146 127 135 117 113 104 125 108 126 152 105 117 9711910888129114105123116115110115100871071191031031371389211812011295142136146127135117113104125108126见“统计学原理实验一”文件的“book3.01”。
要求:①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出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②如果按规定:销售收入在125万元以上为先进企业,115~125万元为良好企业,105~115万元为一般企业,105万元以下为落后企业,按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进行分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与统计分析A2实验指导书
【试验目的】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验证并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掌握常用统计分析方法在Excel和SPSS中的实现,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原理、基本条件、实现步骤、结果的内涵等问题。
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任务和条件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结合自己的专业,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做好定量分析,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类问题的实证研究、科学决策和经济管理的需要。
【试验内容】
Excel和SPSS中的统计分析功能,包括:
1、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包括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数据透视表与分类汇总、制作频数分布表和绘制各种统计图。
计算描述统计量,选择适合的描述统计量反映统计数据的集中和离中趋势。
2、SPSS的参数检验,包括单样本的T检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及配对样本的T检验。
3、SPSS的方差分析。
4、相关与回归分析,包括Excel及SPSS中相关系数的计算、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方法、同时了解各种检验指标的给出、残差图、线性拟合图的制作等问题。
【实验要求】
1、按学校要求的试验报告格式打印。
2、用WORD文档输出,宋体,5号。
实验一SPSS统计数据整理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根据统计调查目的,应用SPSS11.0软件或12.0,生成SPSS文件,并学会运用SPSS11。
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及分析。
二、操作平台:SPSS11.0或12.0
三、统计分析内容:
1、搜集信管091-092班一门课的成绩(每位同学收集的课程尽量不一样),但需包括所有同学,分析两个班成绩的差异,并给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可用excel也可以用spss进行分析)
2、振兴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有三个附属学院,分别是商贸学院、生物学院和医学院。
近期高校管理层为了了解社会对本校学生的满意程度,以此促进本校教学改革,其中进行了一项对本校的毕业生调查,随机抽取了48名毕业生组成样本,要求他们所在的工作单位对其工作表现、专业水平和外语水平三个方面的表现进行评分,评分由0到10,分值越大表明
满意程度越高。
收集有关样本数据如表1及表2。
校管理层希望在调查分析报告中阐述以下几个问题
1、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哪个方面最为满意?哪个方面最不满意?应在哪些方面作出教学改革?
解:第一、建立数据,并用spss分析
第二、有上表可以知道工作表现的平均值8.0417,专业水平的平均值6.3750,外语水平的平均值5.0833;因此对工作表现最满意,外语水平最不满,因此学校应在外语教育方面做出改革。
2、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哪个方面的满意程度差别最大?什么原因产生?
由上表可以分析结果,即工作表现的标准差为1.03056,专业水平的标准差为1.36249,外语水平的的标准差为1.77252,因此满意程度差最大的是外语水平。
3、社会对三个学院的毕业生哪个方面的满意程度是否一致?能否提出提高社会对该校毕业生的满意程度的建议?
解:
第一、建立数据
第二、提出原假设与备择假设,H0: u0>0.005 H1:u1<0.005
第三、规定显著水平a=0.005
第四、计算检验统计量
第五、比较并作出判断,即其中Sig.小于0.005,是满意程度一致的。
即商学院与医学院在工作表现的满意程度是一致的,其他的满意程度都是不一致的。
实验二假设检验
1、在清华北大校园中随机调查9位大一同学的高考数学成绩,数据如表所示,用为表示来
自清华,用1表示来自北大,试分析清华、北大大一学生的高考数学成绩之间是否存在
解:
第一、建立数据,
第二、提出原假设与备择假设,H0: u0>0.005 H1:u1<0.005
第三、规定显著水平a=0.005
第四、计算检验统计量
第五、比较并做出决策。
由于0.000<0.005,所以,有理由拒绝原假设,即清华、北大大一学生的高考数学成绩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分析某班级学生的高考数学成绩和全国平均成绩70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数据如
下表所示:
解:
第一、建立数据,
第二、提出原假设与备择假设,H0: t0>0.005 H1:t1<0.005
第三、规定显著水平a=0.005
第四、计算检验统计量
对女生数学成绩进行计算,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一
表二
由上述表一可以得出:女生数学平均成绩为55.25,由表二可以得出
Sig.(2-tailed)=0.348>0.005。
因此女生数学平均成绩与70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对男生数学成绩进行计算,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三
表四
由上述表三可以得出:男生数学平均成绩为84.00,由表二可以得出
Sig.(2-tailed)=0.073>0.005。
因此男生数学平均成绩与70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3、研究一个班同学在参加了暑期数学、化学培训班后,学习成绩是否有显著性变化,数据
实验三、方差分析
1、某学校给4组学生以四种不同的方式辅导自学,一个学期后,学生的独立思考水平的提
高数值如下表所示:
该数据中的水平(因变量)是什么?因素又是什么?这个数据文件需要建立几个变量,数据文件应如何建立?对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检验
4种方式影响是否显著。
答:因变量是辅导方式,因素是独立思考的水平,建立两个变量。
第一、 提出原假设与备择假设
第二、 确定检验统计量并规定显著性水平 第三、 计算检验统计量并比较 第四、 根据比较结果作出决策
没有显著性差异。
2、某灯泡厂使用4种不同材料的灯丝生产了4批灯泡,在每批灯泡中随机抽取若干只观测它们的寿命(单位:千小时),观测数据如下表,问这4种灯丝生产的灯泡的使用寿命有无显著的差异(先进行方差章齐性检验。
如果有明显差异,则进一步分析哪种灯丝对灯泡的寿命影响明显。
实验四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1、在测量了29名学生身高、体重和肺活量后,生成数据文件,如下表所示,请绘制肺活
量-身高及肺活量-体重的散点力,并以肺活量为因变量、以身高为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记录结果。
再进行一次以体重为控制变量,以肺活量为因变量,身高为自变量的偏相关分析,并对结果加以说明。
2、为了了解某市工业总产值与税利总额的关系,以便能从工业总产值去预测下年度的税收
总额,今收集了1988-1999年12年间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要求:(1)建立数据文件,分别记变量名为t,x,y
(2)绘制散点图,考察该市工业总产值与税利总额的关系。
(3)做相关分析,计算相关系数并进行假设检验,分析总产值与税利总额的相关性。
(4)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并进行检验,要求做回归拟合程度检验及回归系数检验。
3、某地区1973年年水稻产量Y和播种面积X1、化肥施用量X2、生猪存栏数X3以及扬花期降雨量X4的数据资料文件,试用回归分析过程对该地区水稻产量寻求一个恰当的回归模型,分析对产量与对它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要求:(1)选择Y为因变量,X1,X2,X3,X4,选择year为标记变量。
(2)选择stepwise作为变量进入方式,即进行逐步回归。
(3)在statistics中选择Estimate,model fit,discriptives.
(4)Option选择默认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