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综合实验要求

合集下载

统计学实训综合实验报告

统计学实训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统计学实训综合实验,旨在使学生熟练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整理、描述、推断和分析等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统计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统计学素养。

二、实验内容1. 数据收集本次实验以某地区居民消费水平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收集了该地区居民在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消费数据。

2.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将其分为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七个类别。

3. 描述性统计(1)计算各类别消费的平均值、中位数、众数等集中趋势指标。

(2)计算各类别消费的标准差、极差等离散趋势指标。

(3)绘制各类别消费的直方图、饼图等图形,直观展示消费结构。

4. 推断性统计(1)对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假设检验,判断各类别消费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2)运用方差分析等方法,探究各类别消费之间的相关性。

5. 相关性分析(1)运用相关系数分析各类别消费之间的线性关系。

(2)运用因子分析等方法,提取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

6. 交叉分析(1)根据性别、年龄、收入等变量,分析不同群体在消费结构上的差异。

(2)运用卡方检验等方法,探究不同群体在消费结构上的显著差异。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描述性统计结果根据计算,该地区居民在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消费平均分别为:3000元、1500元、2000元、1000元、1000元、500元、500元。

2. 推断性统计结果通过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假设检验,发现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消费存在显著差异。

3. 相关性分析结果运用相关系数分析,发现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等方面的消费与居民收入呈正相关,而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消费与居民收入呈负相关。

统计学课内实验报告(详解+心得)1

统计学课内实验报告(详解+心得)1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一)目的实验一: EXCEL的数据整理与显示1. 了解EXCEL的基本命令与操作、熟悉EXCEL数据输入、输出与编辑方法;2. 熟悉EXCEL用于预处理的基本菜单操作与命令;3. 熟悉EXCEL用于整理与显示的基本菜单操作与命令。

实验二: EXCEL的数据特征描述、抽样推断熟悉EXCEL用于数据描述统计、抽样推断实验三: 时间序列分析掌握EXCEL用于移动平均、线性趋势分析的基本菜单操作与命令。

实验四: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掌握EXCEL用于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操作与命令。

(二)要求1.按要求认真完成实验任务中规定的所有练习;2.实验结束后要撰写格式规范的实验报告, 正文统一用小四号字, 必须有页码;3、实验报告中的图表制作要规范, 图表必须有名称和序号;4、实验结果分析既要简明扼要, 又要能说明问题。

二、实验任务实验一根据下面的数据。

1.1用Excel制作一张组距式次数分布表, 并绘制一张条形图(或柱状图), 反映工人加工零件的人数分布情况。

从某企业中按随即抽样的原则抽出50名工人, 以了解该企业工人生产状况(日加工零件数):117 108 110 112 137 122 131 118 134 114 124 125 123127 120 129 117 126 123 128 139 122 133 119 124 107133 134 113 115 117 126 127 120 139 130 122 123 123128 122 118 118 127 124 125 108 112 135 5091.2整理成频数分布表, 并绘制直方图。

1.3 假设日加工零件数大于等于130为优秀。

实验二百货公司6月份各天的销售额数据如下(单位:万元)257 276 297 252 238 310 240 236 265 278271 292 261 281 301 274 267 280 291 258272 284 268 303 273 263 322 249 269295(1)计算该百货公司日销售额的均值、众数、中位数;(2)计算该百货公司日销售额的极差、标准差;(3)计算日销售额分布的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统计学中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统计学中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统计学中的实验设计与分析在统计学中,实验设计与分析是一门关键的学科,它涉及了统计原理和方法在研究领域的应用。

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有效的数据分析,研究者能够得出可靠的结论并做出科学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统计学中的实验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1.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实验设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它的目的是通过操纵自变量来观察因果关系。

在进行实验设计时,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需要遵循:1.1 随机化:实验中应该随机分配参与者或实验对象到不同的处理组,以消除可能的混淆因素。

1.2 控制:在实验设计中,控制处理组数量以及实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以确保所观察到的效果是由自变量产生的。

1.3 重复:为了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实验需要进行多次重复,以便得出更加稳定和一致的结论。

2. 常见的实验设计方法2.1 完全随机设计(Completely Randomized Design,CRD)完全随机设计是实验设计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处理组中。

这种设计常用于只有一个自变量的实验,可以帮助研究者评估不同处理对结果的影响。

2.2 因子设计(Factorial Design)因子设计是一种常用的多因素实验设计方法,它能够同时考虑多个自变量对结果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自变量进行组合,可以全面地揭示各个自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3 随机区组设计(Randomized Block Design,RBD)随机区组设计常用于实验中存在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将参与者或实验对象按照某种特征进行分组,然后将不同处理随机地分配到不同的组中。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减少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干扰,并增加实验的灵敏度。

3. 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在实验完成后,研究者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以获得有意义的结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结果分析方法:3.1 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描述的方法,包括均值、标准差、频率分布等指标。

统计学实验实训指导书

统计学实验实训指导书

【统计学实验】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建立数据集及数据集的预处理(2课时)1.实验目的通过建立数据集实验,要求学生了解统计的基本程序及样本数据在整个程序中的位置,掌握统计数据测量尺度的类型及变量的类型,了解原始样本数据与SPSS数据集之间的对应关系,熟练掌握SPSS数据集建立的方法。

通过数据集的预处理实验,使学生了解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意义,学会对数据集进行编辑、整理和初步加工的方法与步骤。

2.实验要求教师课前做好实验数据及案例准备,实验员安装好SPSS统计分析软件,学生完成统计学实验书后思考题。

3.实验条件(硬件、软件、教材等)硬件:计算机系统软件:安装SPSS统计分析软件,13.0以上版本均可。

4. 实验内容根据案例中的问卷确定变量个数,定义变量属性,录入样本数据,建立数据集,转换Excel 格式文件,合并数据集,排序,变量间的简单计算,选择观测,清点观测,分类汇总,分组,拆分数据,数据文件的转置。

5. 实验操作指南见教材:统计学实验,冯力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

6. 实验结果学生将实验数据处理结果上传给老师。

实验二数据的图表描述(2课时)1.实验目的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会针对不同类型的统计数据进行图表分析,掌握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及数值型数据的图表描述方法。

2.实验要求教师课前做好实验数据及案例准备,实验员安装好SPSS统计分析软件,学生完成统计学实验书后思考题。

3.实验条件(硬件、软件、教材等)硬件:计算机系统软件:安装SPSS统计分析软件,13.0以上版本均可。

4. 实验内容根据案例原始数据,针对品质数据制作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条形图,频数分布帕累托图,频数分布饼形图及复式饼图,交叉表;针对数值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及图表展示,制作频数分布表;针对分组数据绘制直方图,未分组数据绘制茎叶图和箱线图;针对时间序列数据绘制线图;针对双变量数据绘制散点图;针对三变量间的数据关系绘制气泡图;针对多变量间的数据关系绘制雷达图。

统计学四篇实验报告

统计学四篇实验报告

《统计学》四篇实验报告实验一:用Excel构建指数分布、绘制指数分布图图1-2:指数分布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一般的电子产品寿命均服从指数分布。

在一些可靠性研究中指数分布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利用计算机分析指数分布、掌握EXPONDIST函数的应用技巧。

指数函数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是无记忆性。

在此次实验中我们还学会了产生“填充数组原理”。

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快捷地生成一组有规律的数组有很大的帮助。

实验二:用Excel计算置信区间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2、学习CONFIDENCE函数的应用技巧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1、实验软件:Excel 20072、实验数据:自选某市卫生监督部门对当地企业进行检查,随机抽取当地100家企业,平均得分95,已知当地卫生情况的标准差是30,置信水平0.5,试求当地企业得分的置信区间及置信上下限。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某市卫生监督部门对当地企业进行检查,随机抽取当地100家企业,平均得分95,已知当地卫生情况的标准差是30,置信水平0.5,试求当地企业得分的置信区间及置信上下限。

第1步:打开Excel2007新建一张新的Excel表;第2步:分别在A1、A2、A3、A4、A6、A7、A8输入“样本均值”“总体标准差”“样本容量”“显著性水平”“置信区间”“置信上限”“置信下限”;在B1、B2、B3、B4输入“90”“30”“100”“0.5”第3步:在B6单元格中输入“=CONFIDENCE(B4,B2,B3)”,然后按Enter键;第4步:在B7单元格中输入“=B1+B6”,然后按Enter键;第5步:同样在B8单元格中输入“=B1-B6”,然后按Enter键;计算结果如图2-1四、实验结果或数据处理图2-1:实验二:用Excel产生随机数见图3-1实验二:正态分布第1步:同均匀分布的第1步;第2步:在弹出“随机数发生器”对话框,首先在“分布”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正态”选项,并设置“变量个数”数值为1,设置“随机数个数”数值为20,在“参数”选区中平均值、标准差分别设置数值为30和20,在“输出选项”选区中单击“输出区域”单选按钮,并设置为D2 单元格,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统计设计实验报告

统计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统计设计实验二、实验目的1. 理解统计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统计设计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3. 学会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

三、实验背景统计设计是实验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安排实验,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统计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实验内容1. 实验设计(1)实验类型:分组实验(2)实验变量:自变量(实验条件)、因变量(实验结果)(3)实验步骤:① 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若干组;② 每组分别施加不同的实验条件;③ 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④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 数据分析(1)使用统计软件(如SPSS、R等)进行数据处理;(2)运用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3)根据分析结果,验证实验假设。

五、实验材料1. 实验对象:一定数量的实验动物或植物;2. 实验条件:不同浓度的实验溶液;3. 实验仪器:实验装置、记录表格;4. 统计软件:SPSS、R等。

六、实验步骤1. 实验设计:根据实验目的和假设,确定实验类型、变量和步骤;2. 实验实施: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数据收集: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实验条件、实验结果等;4.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5. 结果讨论:根据实验结果,验证实验假设,得出结论。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结果上存在显著差异;(2)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

2. 结果讨论(1)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设计合理,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2)实验结果支持实验假设,进一步验证了统计设计在实验研究中的重要性。

八、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统计设计,合理设置了实验条件,有效减少了实验误差,验证了实验假设。

实验结果表明,统计设计在实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实验报告统计实训(3篇)

实验报告统计实训(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统计学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提高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的能力。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1. 熟悉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2. 掌握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的基本方法;3. 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4. 提高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 数据收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收集一组实际数据,例如某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学生成绩等。

2.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数据的清洗、缺失值的处理等。

3. 描述性统计: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包括计算均值、标准差、方差、中位数、众数等。

4. 推断性统计: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推断性统计,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5. 结果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实验步骤1. 数据收集:从网络、书籍或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一组实际数据。

2. 数据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统计软件,并进行数据清洗和缺失值处理。

3. 描述性统计:(1)打开统计软件,选择数据文件;(2)运用统计软件的描述性统计功能,计算均值、标准差、方差、中位数、众数等;(3)观察统计结果,分析数据的分布情况。

4. 推断性统计:(1)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2)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推断性统计;(3)观察统计结果,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

5. 结果分析:(1)根据统计结果,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2)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描述性统计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以下统计量:均值:X̄ = 100标准差:s = 15方差:σ² = 225中位数:Me = 95众数:Mo = 105分析:从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该组数据的平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5,方差为225,中位数为95,众数为105。

这表明数据分布较为集中,且波动较大。

2. 推断性统计结果:(1)t检验:假设检验H₀:μ = 100,H₁:μ ≠ 100。

统计学实训报告实验条件

统计学实训报告实验条件

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统计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特组织统计学实训课程。

本实训报告主要介绍本次实验的实验条件,包括实验环境、实验工具、实验数据等。

二、实验环境1. 实验地点:经济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2. 实验时间:每周二下午2:00-4:303. 实验教室:多媒体教室4. 实验人数:30人三、实验工具1. 计算机软件:SPSS、Excel、R等2. 统计学教材:统计学原理、应用统计学、统计软件应用等3. 实验指导书:统计学实验指导书四、实验数据1. 实验数据来源:本次实验数据来源于我国某地区某行业企业调查数据,数据包括企业基本信息、财务状况、生产状况等。

2. 数据处理: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数据清洗、整理、分析等操作。

3. 数据格式:实验数据以Excel表格形式呈现,包含多个工作表,分别对应不同的实验内容。

五、实验内容1. 数据清洗与整理:了解数据清洗、整理的基本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处理。

2. 描述性统计:运用SPSS、Excel等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计算均值、标准差、方差、中位数等指标。

3. 推断性统计:运用假设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推断性统计分析。

4. 统计软件应用:学习SPSS、Excel等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提高学生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

5. 统计报告撰写:根据实验结果,撰写统计学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结果及分析。

六、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提前了解实验内容,准备实验数据。

2. 数据清洗与整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去除缺失值、异常值等。

3. 描述性统计:运用SPSS、Excel等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4. 推断性统计:运用假设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推断性统计分析。

5. 统计软件应用:学习SPSS、Excel等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提高学生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一、实验目的综合运用统计学知识和SPSS软件整理分析问卷调查信息,独立完成调查报告,初步具备实际中的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选择一个与学生学习生活的相关问题,制订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然后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需要,利用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写出4000字以上的统计调查报告。

三、实验步骤EXCEL软件整理分析问卷调查信息,根据需要参照实验一到实验五,调查方案设计参见附件1,调查问卷设计参见附件2,问卷调查报告参见附件3。

四、实验要求EXCEL软件实验要求根据情况分别参照实验一到实验六,调查方案设计参见附件1,调查问卷设计参见附件2,问卷调查报告参见附件3。

要求每组6--8个同学,选取一个组长,选择以下十个题目中的一个作为统计调查对象,要完成:统计问卷设计-----发放----回收----数据收集和整理----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统计数据---到最后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完整的统计活动过程,最后每组上交一份统计分析报告,包括四部分: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数据收集和分析和最后报告结果。

组长在最后的统计报告中要注明小组里每个成员主要完成了什么任务,作为最后给分数的凭证。

统计报告在第十八周的周五之前必须上交。

五、调查项目(同一个班不允许有相同的调查题目)项目1 我校大学生生活费支出状况调查项目2 我校大学毕业生择业志向调查项目3 我校大学生选择专业情况调查项目4 我校大学生恋爱观念调查项目5 我校大学生服装生活费支出情况调查项目6 我校大学生手机普及情况调查项目7 我校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项目8 我校大学生逃课情况调查项目9 我校大学生电脑使用情况调查项目10 我校图书馆或体育馆利用情况调查附件1 调查方案设计一、调查方案的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

明确调查目的便于确定向谁调查、调查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调查等等。

2、确定调查对象。

确定调查对象,要明确总体的界限,调查的范围(统计总体),每一被调查的单位就是总体单位。

3、确定调查项目。

调查项目是所要调查的具体内容,即总体单位所承担的基本标志,就是向被调查者调查什么,需要被调查者回答什么问题。

(1)确定调查项目时应注意的4个问题:①现实调查目的所急需要的项目,可有可无和备而不用的项目一律不要列入。

②调查项目应是能够取得实际资料的项目。

③调查项目要注意彼此衔接,避免重复和相互矛盾。

④列出调查项目的表格形式。

可采用一览表形式,亦可采用单一表形式,这应依调查目的、任务而定。

一览表是在一张表上登记若干个调查单位的资料,每个单位都同时填写解答调查项目所提出的问题,但只适合在调查项目不多时使用。

单一表是在一张表上只登记一个调查单位,可以比较详细地列出各种标志,内容比较详尽,并便于整理汇总,但费时较多。

(2)问卷调查表的设计应遵守的一定原则是:①问卷形式应服从调查目的,并适合于调查对象的特点。

②问卷中备选的项目必须具有互斥性。

③问卷中应防止渗入调查者的主观意图。

4、确定调查时间、调查期限、调查地点调查时间: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时期或时点)。

明确规定调查的时期或时点,是保证调查资料准确性的重要备件。

如果所要调查的资料是某一时期的总量,就要规定报告期的起止日期;如果调查资料是某一时点上的水平,就要规定统一的标准时点。

调查期限:指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间,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的整个工作所需的时间。

5、调查方式和方法。

按调查对象范围划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按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划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包括普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等);按调查登记的时间的连续划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式划分为直接观察法,采访法,报告法,实验法等,它们可以相互组合。

6、拟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调查工作的组织计划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建立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做好调查人员的分工。

(2)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宣传教育、人员培训,文件资料的准备、调查方案的传达布置、经费预算和开支办法等等。

(3)制定调查工作的检查、监督方法。

(4)调查成果的公布时间及调查工作完成后的工作总结等。

二、实验要求1、制定一个以学生有关问题的统计调查方案;2、调查方案不得少于600字;3、各项内容必须结合实际问题,做到具体、细致、操作性强。

三、实例实例1 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方案进行年度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及时地掌握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变动以及人口计划执行情况,为国家和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掌握人口增长情况提供可靠的人口数据。

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采用在抽中的调查小区(调查群)中,按常住人口登记的原则以户为单位进行调查,既调查家庭户,也调查集体户;既包括城镇人口,也包括农村人口。

全国约抽取120万人。

社区调查则仅调查被抽中的调查小区所在村委会的情况。

调查内容:按人填报的项目,包括个人的基本情况、就业和失业情况、婚姻状况、妇女生育情况、出生和死亡情况等。

按户填报的项目,包括本户住址编码、户别、本户总人口、上年10月1日以来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本户户籍人口中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本户年内迁出人口等。

按社区填报的项目,包括居住地类型,全村户数、人口数和出生、死亡人口,公共交通、教育、医疗、饮水、通讯等方面的条件,耕地面积和上年人均年纯收入等。

调查时间:调查的标准时间为当年10月1日0时,现场登记的时间为10月份。

调查方法:以全国为总体,省级单位为次总体,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国家抽样基础方案,具体设计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抽样方案,按照国家分配的样本量抽取样本单位。

由调查员进行入户访问。

数据的审核、录入、编缉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负责,并将录入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报国家统计局,由国家统计局进行国家级汇总、制表工作。

附件2 问卷设计一、实验内容根据调查方案确定的主题和调查项目, 设计统计调查问卷。

1、问卷的名称2、前言部分3、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4、问题部分5、作业证明的记载6、填表说明(或注释)二、实验步骤1、确定调研目的、来源和局限2、确定数据收集方法3、确定问题回答形式4、决定问题的措辞5、确定问卷的流程和编排6、评价问卷和编排7、获得各相关方面的认可8、预先测试和修订9、准备最后的问卷10、实施三、实验要求1、主题必须跟方案一致2、明确针对人群,问卷设计的语言措辞选择得当3、应该考虑数据统计和分析是否易于操作4、卷首最好要有说明(称呼、目的、填写者受益情况、主办单位),如有涉及个人资料,应该有隐私保护说明。

5.问题数量合理化、逻辑化,规范化四、问卷实例附件3 问卷调查报告一、实验内容1、调查简介2、调查结果及分析研究结论3、对策与建议二、实验要求1、注意观点与数据的统一协调;2、突出重点、文字简炼;3、观点明确、概括力强;4、紧密围绕主题;5、文字、数据、图表的结合使用;6、逻辑关系清楚;7、字数在4000以上。

三、实例:某保险公司职员对自己做的保险调查问卷进行统计,结果如下:有社保的人:72%有商业保险的人:37%认为社保可以保伤残的:30%每月保费负担:1000元以上:37%;500元:60%;100元:3%;20元:0%对健康医疗资讯感兴趣:47%对投资理财资讯感兴趣:58%对保险资讯感兴趣:47%打算处理余钱方式:存银行:48;买股票:33%;买基金:24%;保险:19%;投资房产:9%期货:5%;全部花光:5%以上数据结果都对小数点采用四舍五入法。

分析:1.社保(包括)普及率在北京还算不错。

但是,通过我和他们的谈话得知,这两年大学毕业生受到北京市户口紧缩政策影响,更多的公司没有给毕业生解决户口问题,也没有上社保,而大部分毕业生都没有公司抗争,争取自己应得权益--社会保险。

都觉得自己能学好技术,其他倒是无所谓(和我三年前一样)。

2.商业保险普及率还不高,主要集中在个人意外险和健康险,养老险很少(这也符合这个阶段的保险规划)。

3.大部分人负担的起的保费每年6000左右,这些数量的钱可以设计成两种组合。

一种是储蓄型的大病险和个人意外综合险,还一种是投资理财型的万能险加个人意外综合险(含消费型大病险)。

4.大部分人对投资理财感兴趣。

这说明这部分人还是不够富裕--才会想到投资,还不知道怎么规划钱的分配--理财。

而很少人会考虑买房,也验证了北京房产虚高,导致普通老百姓连想都不敢想买套房子。

5.许多人还是选择把钱存银行这种传统方式,相比之下表现出保险观念还是不够强。

6.今年股票行情看涨,所以选择买股票和基金的人会比较多。

我感觉奇怪的是,为什么会有更多人选择自己炒股这种风险更大的投资。

我觉得投资基金对与外行人来说,应该会是更好的选择。

7.另外,通过交谈,我还得知绝大部分人对社保不甚了解,对社保能解决什么问题也没有考虑过,所以都认为社保已经够用了。

社保真的够用吗?小病来临时后也许无所谓。

但是当意外身故或是意外残疾发生时候,社保能解决的实在太少了。

况且,遇到大病时候,许多药都必须是社保药医保才能报销。

而这些救命药许多都是昂贵的自费药,都要客户承担的时候,就要考虑自己的支付能力了。

窗体顶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