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射病护理查房
热射病病例护理查房

01
短期目标
降低体温、纠正脱水、改善意识状态等
02
长期目标
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等
03
护理计划
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和实施时间表,包括药物治疗、物理降温、补液治
疗、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调整等。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护
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03
护理措施执行情况分析
降温措施选择与效果评价
代谢紊乱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紊乱 情况
护理问题识别与优先级划分
01
高热
02
脱水
03 意识障碍
04
感染风险
护理问题优先级划分
05
与热射病导致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 与大量出汗、体液丢失过多有关 与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有关 与皮肤破损、卧床时间长等因素有关 根据患者病情紧急程度和重要性进行排序
预期护理目标和计划制定
临床表现
高热、无汗、意识障碍如昏迷、抽搐 等,多器官功能损害。
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如核心温度超过40℃、出现意识障碍 等。
预防措施及重要性
预防措施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做好防晒措施、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等。
重要性
热射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预防至关重要,可有效减 少热射病的发生和减轻其严重程度。
发病原因
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或剧烈运动导致产热与散热失衡,核心温 度迅速升高。
劳力型与非劳力型热射病区别
劳力型热射病
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 如夏季剧烈运动的年轻人,身体 产热过多导致。
非劳力型热射病
主要由于环境温度过高、湿度大 导致散热减少,如年老体弱者、 儿童或慢性病患者。
热射病护理查房

基础护理
01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避免过热或过冷
02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空气污浊
03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 避免感染
04
保持患者口腔清洁, 避免口腔感染
05
保持患者饮食清淡, 避免刺激性食物
06
保持患者情绪稳定, 避免焦虑和紧张
并发症预防
01 保持室内温度适中,
避免过热或过冷
02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
03
适当补充水分,避 免脱水
急救知识
热射病症状:体温升高、头晕、头痛、恶心、呕 吐等 急救措施: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脱去 衣物,用冷水擦拭身体,帮助散热
紧急就医: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立即就医
预防措施:避免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工作, 注意补充水分和盐分,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健康教育内容
什么是热射 1 病?
02
中期:体温升高,可达40℃以上,皮肤干燥、潮红,呼吸急促
03
晚期:意识模糊,昏迷,抽搐,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3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了解 血细胞数量、形态 和功能
尿常规检查:了解 尿液成分、酸碱度、 尿糖等指标
生化全套检查:了 解肝功能、肾功能、 电解质等指标
凝血功能检查:了 解凝血因子、血小 板功能等指标
肌肉疼痛:全身肌肉酸 痛,尤其是腿部肌肉
06
意识模糊:意识不清, 反应迟钝,甚至昏迷
体征
体温升高:体温超过40℃ 皮肤灼热:皮肤干燥、发红,严重者出现水疱 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困难 头痛、头晕: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肌肉痉挛:肌肉抽搐、疼痛 意识障碍:意识模糊、昏迷
病情发展
01
热射病的护理查房

精品
8
护理诊断
• 体温过高——与体内热蓄积,体温调节功 能障碍有关
• 水电解质紊乱——与大量体液丢失有关 • 有受感染的风险——与机体抵抗力下降
侵入性操作有关 • 潜在并发症——低血容量性休克 肾衰
脑水肿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精品
9
体温过高——与体内热蓄积,体温调节功 能障碍有关
目标: 维持体温正常
热射病的护理查房
ICU 孙菁
2014.8.20
精品
1
病史:
• 2014-07-23
• 患者徐传芝,男,66岁,以“全身乏力伴 恶心纳差1天”为代主诉入院
送入我院急诊科时患者处于嗜睡状态,四 肢乏力,急查电解质示高钾血症及低钠血 症,血钾6.77mmol/L,血钠125mmol/L。 心电图示异位心律,交界性心动过速,我 科会诊后,考虑患者病情危重,拟“热射 病”收入我科治疗。
精品
6
1.劳力性热射病
• 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多 在高温、湿度大和无风天气进行重体力劳 动或剧烈体育运动时发病。患者多为平素 健康的年轻人,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 运动数小时后发病,约50%患者大量出汗, 心率可达160~180次/分钟,脉压增大。此 种患者可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 肝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多器 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精品
11
有受感染的风险——与机体抵抗力下降 侵入性操作有关
目标: 未受到感染
护理措施: 1.严格无菌操作,降低感染风险 2.供给足够的营养,增加抵抗力 3.遵 肾衰 脑水肿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目标: 未出现并发症
护理措施: 1.检测机体水电解质 2.检测机体肾功能 3.观察神志,瞳孔,脉搏,呼吸遵医嘱应用激
热射病的护理科学查房

❖ 缺乏热环境下锻炼 ❖ 热环境下训练又缺乏
“热习服”
热射病的发病机制(三)
❖ 细胞因子在热射病(HS)的发
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热射病的 病理生理过程类似重症脓毒血症 ,细胞因子介导了全身炎症反应 。 一旦全身炎症反应失控, 产 生联级反应式多器官功能障碍。
热射病的发病机制(四)
❖ 个体差异性和遗传多态性 决定了机体对热的敏感性 ,该基因参与调节了细胞 因子、凝血因子及热休克 蛋白的活性。
2.喝一些稀释的电解质饮料:要远离酒精、咖
啡因和香烟。
❖ 3.慢慢地适应气温的转变:
从事户外活动的时候要放慢 速度,不要逞能。慢慢地适
应气温的转变:从事户外
活动的时候要放慢速度,
不要逞能。慢慢地适应 .4 及时散热:当过于炎热的时候应该
气温的转变:从事户外
用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让水分蒸发
活动的时候要放慢速度, 帮助散热。 不要逞能。
临床表现
轻度中暑
除具先兆中暑症状,还兼有以下情况之一而不能工作者: ①面色潮红、皮肤灼热、胸闷、心悸; ②体温在38℃以上; ③有早期周围循环衰竭表现,如恶心、呕吐、面色苍白、
四肢皮肤湿冷、多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 如及时抢救和有效处理,3~4小时可恢复正常。
临床表现
重度中暑
除轻度中暑症状以外,伴有高热、痉挛、
高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
❖ (1)中枢神经系统:高温对神经系统具抑制作用,初 期使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反映不敏捷,肌肉工作 能力低下,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差,待体温增高 到一定程度神经系统功能失控,出现谵妄、狂躁, 最后深度昏迷。
❖ (2)心血管系统 ;由于散热的需要,皮肤血管扩张, 血流重新分配,心输出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此外 ,高热能引起心肌缺血、坏死,易促发心律失常、心 功能减弱或心力衰竭。这时心输出量降低,输送到皮 肤血管的血流量减少而影响散热。
热射病查房

热射病护理诊断
脱水:患者大量出汗,可能 导致脱水,影响身体正常功
能
意识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意 识模糊、昏迷等症状
肾功能衰竭:患者可能出现 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等症
体温变化,及时发现热射 1
病征兆
降温措施:采用物理降温、
药物降温等方式,降低患 2
者体温
补液治疗:根据患者情况,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预防感染:加强患者皮肤
护理,预防压疮、感染等 4
并发症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
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和安 5
慰,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
血液检查:可能显示 白细胞计数升高,血
小板减少
影像学检查:可能显 示脑部、肺部等器官
的异常
诊断结果:热射病, 可能伴有其他并发症, 如肾衰竭、肝功能异
常等
Part Three
护理诊断
中暑衰竭
01
02
03
04
体温过高:体温 超过40℃,可能 导致器官功能衰 竭
脱水:大量出汗 导致体内水分和 电解质失衡
Simple & Creative
热射病查房
汇报人:_
Contents
目录
01. 热射病相关知识
02. 病例汇报
03. 护理诊断
04. 护理措施
05. 健康宣教
Part One
热射病相关知识
定义及分类
01
02
03
04
热射病:因高温引起 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 失调,导致体内热量 过度蓄积,从而引发 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热射病护理查房共75页

护理问题
水电解质紊乱:与暑热耗竭体液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患者长期卧床有 关 潜在并发症:休克,心跳呼吸骤停,MODS 出血:与凝血功能障碍,应激性溃疡有关
有受伤的可能:与患者昏迷,抽搐有关
护理问题
2019-07-27 01:00 P1 意识障碍 与患者的疾病有关
Ⅰ 1.评估患者意识障碍程度,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及时吸痰和清理口腔内分泌
护理问题
2019-07-28 11:20 P7: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患者长期卧床有关
Ⅰ1 .给予气垫床,每2h翻身一次。 2. 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如有污染,及时处理 。
3.做好皮肤的护理,定时会阴护理,大便后及时清洗会阴和肛周 皮肤,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
4.剪短患者的指甲,护理时动作轻柔 。
2019-07-29 12:00 O7 患者皮肤完整未有褥疮发生。
护理问题
2019-07-27 01:20 P8:潜在并发症:休克,呼吸心跳骤停
MODS
Ⅰ1.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2019-07-29 13:15 家属放弃治疗。
治疗:1.A级监护,告病危,呼 吸机辅助呼吸,记每h尿量,24h 出入量。
2.亚低温治疗 冬眠合剂 降温
3.甘露醇脱水减轻脑水 肿,醒脑静、乙酰谷酰胺改善脑 代谢,头孢西丁预防感染,异甘 草酸镁保肝等对症治疗
4.完善相关检查
异常化验
谷草165u/L 谷丙36u/L 尿酸504umol/L 钾3.2mmol/L 钠133mmol/L 氯102mmol/L 钙0.95mmol/L 肌钙蛋白阳性
护理问题
2019-07-27 11:00 P5:有感染危险: 与机体免疫力降低和侵入性操作有关
热射病护理查房PPT

护理措施与效果评价
第五章
降温措施实施情况
物理降温措施: 冰敷、冰毯、冰 帽等降温设备的 使用情况
药物降温措施:使 用解热镇痛药、糖 皮质激素等药物的 疗效及副作用观察
护理操作规范: 护士在实施降温 措施时的操作规 范和注意事项
降温效果评价:对 患者降温前后的体 温变化进行监测和 记录,评估降温效 果
补液治疗观察与调整
观察指标:尿量、中心静脉压、血电解质等 调整策略:根据观察指标及时调整补液量、速度和成分 注意事项:避免过量补液,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效果评价: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综合评价
并发症预防措施落实情况
护士对热射病并发症的认知程度 热射病患者并发症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 护士对患者家属的宣教情况 患者家属对热射病并发症预防措施的掌握情况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并发症与危害
● 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横纹肌溶解等 ● 危害: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热射病概述
● 热射病概述
● 定义: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急性综合征 ● 发病原因:高温高湿环境、过度劳累、散热障碍等 ● 临床表现:高热、意识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 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护理措施添加标题添源自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
意识障碍表现:观察患者是否出现 昏迷、嗜睡、意识模糊等症状
意识状态与瞳孔变化:观察患者意 识状态和瞳孔变化,判断病情进展 情况
皮肤状况观察
皮肤颜色:观察皮 肤是否出现苍白、 发黄、发红等异常 颜色
皮肤温度:检查皮 肤温度是否过高或 过低,以评估血液 循环情况
皮肤湿度:观察皮 肤是否出现干燥、 潮湿等异常情况, 以判断出汗情况
单击添加标题
热射病护理查房PPT课件

目录 简介 什么是热射病? 查房内容 注意事项
简介
简介
热射病护理查房PPT课件旨在帮 助医护人员了解热射病的护理 查房内容。
本课件总共是课件的详细内容。
什么是热射病 ?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是一种由于身体暴露在 过高温度环境中导致的热病。
给予适当的处理和护理: - 降温措施 -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 监测尿量和尿液颜色 - 保持空气流通 - 提供舒适的环境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热射病是一种紧急情况,治疗需迅速进 行。
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注意事项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 预防热射病的发生与复发。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头晕、体 温异常升高等。
查房内容
查房内容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表现: - 温度环境暴露时间 - 体温 - 皮肤状态 - 病程
查房内容
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 - 心率 - 血压 - 呼吸状况 - 神经系统反应
查房内容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 体温 - 脉搏 - 呼吸频率 - 血压
查房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长:现在处于高热天气下,中暑病人也比较多。
现在我们进行热射病病人的护理查房,一起复习相关知识及护理。
请刘姐护师来讲解相关知识。
日射病是指在烈日下劳动或运动时,因头部持续受到强烈日光照射,日光中紫外线穿过颅骨直接作用于脑膜及脑组织即引起头部血管扩张,导致脑及脑膜充血,头部温度和体温急剧升高,以致神智异常,继发各脏器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以及日射病四种。
前三种多见于有生产性热源的高温车间,而日射病则以从事露天作业的工人为多。
日射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致命性急症,在炎热的夏季多见,病情发展急剧,甚至迅速死亡。
病因环境因素发生日射病的外界因素主要为高温、高湿、风速小。
在高温辐射作业环境(干热环境)和高湿高温作业环境(湿热环境)中易发生。
在盛夏,11点到17点时接受的阳光辐射相当强,一般能达到每分钟每平方厘米6.28焦耳以上,所产生的环境温度也在37摄氏度到45摄氏度之间。
人的头部受到日光直接曝晒,其热力可穿透颅骨,使脑膜和脑组织充血而受到损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控的各种症状。
自身因素产热增加:如从事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以及患有发热、甲亢等代谢增加的疾病。
热适应能力差:如营养不良、年老体弱、孕产妇、过度疲劳、缺乏体育锻炼、睡眠不足、饮酒、饥饿,以及突然进入旅游热区和高温环境。
散热障碍:如过度肥胖,穿紧身、透气性差的衣裤,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硬皮病,痱子,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瘢痕导致的散热障碍。
另外,在使用抗胆碱药物、抗组胺药物、抗抑郁药物、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酚噻嗪类等药物治疗期间,以及患有脱水、休克、心衰等疾病的患者,也是导致日射病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临床表现常于高温下劳作后突然发生。
病初,患者精神沉郁,头痛、头晕、耳鸣、眼花。
如果患者来不及就诊,或者根本忽视这些现象时,立即出现恶心、呕吐、全身皮肤发红、小便增多,有的会突然由兴奋转为嗜睡,严重者突然昏迷、意识丧失、谵妄,并因此而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死亡。
角膜反射减退或消失,腱反射亢进,常发生剧烈的痉挛或抽搐而迅速死亡,或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辅助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出现尿蛋白和管型尿,血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增高,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氯、低钾或高钾血症等),呼吸性酸中毒或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心电图有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表现。
治疗(一)一般处理:日射病是临床急症,抢救应牢记以下五字诀,及时救治:①移。
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以利呼吸和散热。
②敷。
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③促。
将病人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
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④浸。
将患者躯体呈45°角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
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等不能耐受水温过低者,应慎用此法。
⑤擦。
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 min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二)降温:①物理降温:有条件时,可将患者移入空调房,室温应在22~25℃,通风良好。
患者可头戴冰帽,全身浸于4℃水浴中,10~15min后抬出水面测肛温,待肛温降至38℃,即停止浸浴。
昏迷、休克等危重患者可在头颈、腋窝及腹股沟处置冰袋,全身用冰水或33%酒精擦浴。
②药物降温:紧急时,用氯丙嗪、异丙嗪各25 mg加葡萄糖溶液100 mL,30 min内静脉滴注,4~6h可重复1次,静脉滴注时,注意血压、呼吸、心率等。
肛温降至38℃时停止降温,降温的同时按摩四肢及躯干皮肤,防止血管收缩、促进血液循环。
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子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
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以下时,要停止冷敷等所有强降温措施。
(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
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补液滴注速度亦不宜过快,用量适宜,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促发心力衰竭。
若患者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必要时人工机械通气。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对抽搐痉挛者,用3%~5%高渗盐水100~200 mL 静脉滴注,必要时用安定10mg肌肉或静脉注射。
对休克者,用升压药。
对心力衰竭者,用快速效应的洋地黄制剂西地兰1/3~1/2常规量,但合并肾功能衰竭、高钾血症时应慎重使用。
对有脑水肿患者,应给予甘露醇脱水。
对有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进行血液透析。
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应用肝素,需要时加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争取早期治疗。
注意预防感染及褥疮发生。
(四)转诊指征:由于基层医院医疗设备及抢救条件有限,对下述重症日射病患者可以考虑转诊:①呼吸窘迫、呼吸微弱,甚至呼吸停止,需人工机械通气者;②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进行血液透析者;③经积极治疗,但难以控制的心衰患者;④严重脑功能障碍患者,需更积极的脑复苏处理者;⑤经积极治疗,但难以控制的感染、败血症患者;⑥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⑦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者。
预防预防日射病的方法主要是避免日光或热源直接照射头部。
尽量避免中午强光下外出,如在烈日下外出或劳动,应戴防护帽。
高温作业人员要多喝盐开水(含盐量为0.3%),每天4000ml左右,以保持水钠正常代谢。
护士长:请**护师来汇报一下病人病史。
**,男,87岁,因“烈日下劳作后一过性人事不省已10小时”,拟日射病、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糖尿病于2017年07月22日 19:17车送入院,收住ICU。
入院时体温:35.8℃脉搏:101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11/66mmHg。
经ICU治疗后于8月2日转入我科。
入科时体温:37.4℃脉搏:99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21/67mmHg。
乏力,无发热,偶有咳嗽、痰不易咳出,偶有烦躁。
查体见:口唇及口腔黏膜破溃已结痂,阴囊处皮肤有散在性湿疹。
双上肢约束带约束,肢端血运良好,局部皮肤未见异常。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 2.0mm,对光反应均灵敏,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
按医嘱给予一级护理、输氧、心电监护、病重通知、继续带入两路输液、化痰药物等治疗,其中一路胰岛素组输液以1ml/h泵入,带入胃管通畅,深度为60厘米,接匀浆膳食以100ml/h进行。
带入导尿管通畅。
饮食为低盐低脂低糖鼻饲饮食。
ADL为15分,防坠床评分为7分。
入科血糖为7.0 mmol/L.血检示:总蛋白(TP)60.9g/L↓,白蛋白30.8 g/L,CTNI:0.147ng/ml↑;BNP:437.4pg/mL.8月3日,PCT:1.73ng/ml;血气分析:pH值7.484,二氧化碳分压35.4mmHg,氧分压90.9mmHg,剩余碱2.9mmol/L,标准pH值7.4;血酮体:体阴性(-),CTNI:0.135ng/ml;BNP:560.300pg/mL;电解质:钙(Ca)2.02mmol/L,血常规+全程CRP:中性粒细胞比率88.4%,红细胞 3.39×10^12/L,血红蛋白浓度122g/L↓,超敏CRP>5.0mg/L↑,常规CRP116.95mg/L白细胞15.78×10^9/L。
体温波动于37.3-38.7℃,偶有咳嗽、痰不易咳出,给予普米克令舒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化痰及低分子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
护理上输液控制滴数,加强翻身拍背及口腔护理。
8月4日07:00测末梢指血糖为5.9mmol/L,按医嘱给予停止胰岛素组输液。
患者神志清楚,可简单点头示意,无法言语,昨日仍发热,体温波动于38.0℃左右,感乏力,偶有咳嗽,咳少许黄色粘液痰;无畏冷、寒战等;查体:脉搏77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3/58mmHg;辅助检查:血淀粉酶测定:238U/L↑;心功:谷草转氨酶(AST)53.4IU/L↑;CTNI:0.115ng/ml↑;BNP:BNP585.800pg/mL↑;血常规+全程CRP:白细胞13.97×10^9/L ↑,中性粒细胞比率82.5%↑,未成熟粒细胞百分比1%,红细胞3.43×10^12/L↓,血红蛋白浓度120g/L↓,血小板213×109/L;超敏CRP>5.0mg/L常规CRP62.94mg/L↑;血培养;未培养出致病菌;血糖:正常;颅脑+肺部CT:1.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2.多发腔隙灶;3.脑萎缩;4.肺气肿;5.双肺炎症,较前明显吸收;6.双侧胸膜增厚。
体温波动于36.8-38.1℃,护理上加强翻身拍背,做好发热时物理降温指导。
8月6日肝功能:总蛋白(TP)63.9g/L,前白蛋白16mg/dl,白蛋白(ALB)30.6g/L,直接胆红素(DBIL)11.9umol/L,谷氨酰转肽酶(GGT)83IU/L,碱性磷酸酶(ALP)141IU/L,胆碱酯酶(CHE)3361IU/L↓;血糖:6.78mmol/L↑;血凝四项:纤维蛋白原 5.36g/L↑,血常规+全程CRP:白细胞13.65×10^9/L↑,淋巴细胞比率9.0%↓,中性粒细胞比率86.1%↑,未成熟粒细胞百分比1%↑,红细胞 3.29×10^12/L↓,血红蛋白浓度111g/L↓,超敏CRP>5.0mg/L↑,常规CRP32.18mg/L↑;CTNI:0.070ng/ml↑; BNP:496.700pg/mL↑。
发热,体温波动于38.0o C左右,感乏力,偶有咳嗽,咳少许黄色粘液痰;8月8日体温:37.3℃脉搏:80分呼吸:20分血压:110/62mmHg乏力,偶有咳嗽,咳少许黄色粘液痰。
真菌培养为:白假丝酵母。
大便次数真多,7-8次/天,多为糊状大便。
按医嘱停止心电监护、病重通知,改为二级护理。
ADL为10分。
血糖波动于5.8-13.4 mmol/L根据患者病情现提出以下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烈日暴晒有关2.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无法有效咳嗽有关3.潜在并发症:有感染的危险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5.皮肤完整性受损:与体能虚弱有关护士长:请**护士阐述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
**:1、体温38度以上的可采取局部用冷,如头部冷敷、温水擦浴(擦浴时动作轻柔,避免用力引起出血)。
体温超过39度以上可采取全身用冷,如大动脉冰敷,禁用酒精擦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