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联素材
中医药 对联

中医药对联
中医药对联是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对联的创作来表达中医药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这些对联通常以形式简练、富有韵律的方式,表达中医药的哲学思想、疾病防治、健康保健等方面的理念。
以下是一些中医药对联的例子:
1.医道无情受天缘,药性呈味扶人性。
医德慈悲救苦难,药性独
到治愈人。
2.脉经八纲传世法,针灸经络救人生。
药性四气宣和畅,养生保
健福寿长。
3.黄粱梦里治肾亏,洗髓经脉驱湿风。
千里之行起于足,百岁健
康赖中医。
4.金针银翰绘龙跃,药房丹砂传古今。
朝霞暮雨论医道,一剂清
风抚心灵。
5.中医医药传千古,经络奇经传世珍。
草木花果皆圣药,医者仁
心扶病人。
这些对联通过巧妙的文字组合,展示了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医德医风以及对健康的关切。
对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通过对医学知识的巧妙表达,可以传递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中医药名对联拾锦

中医药名对联拾锦1、有位中医,善于用中药名作对联。
一天,客人一进门就指着灯笼说:“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医生笑对到:“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客人进院后赞叹道:“烦暑最宜淡竹叶。
”医生keai随口对说:“伤寒尤妙小柴胡。
”客人在院里坐下后,又出一联:“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
”医生不假思索地应道:“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客人看了病,告辞出来,说到:“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
”医生对道:“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
”2、熟地迎白头益母红娘一见喜,淮山送牵牛国老使君千年健。
(熟地、白头翁、益母、红娘子、淮山、牵牛、使君子)3、携老,喜箱子背母过边桥;扶幼,白头翁拾子到常山。
(贝母、白头翁、常山)4、红花红豆红孩子;白梅白果白头翁。
(红花、红豆、红娘子、白梅、白果、白头翁)5、降香木香香附满店;黄药白药山药齐全。
(降香、木香、香附子、黄药子、白药子、山药)6、海龙海马通大海;keai红花红藤映山红。
(海龙、海马、胖大海、红花、红藤、映山红)7、幸早里,且从容;奈这事,须当归。
(荇藻、苁蓉、当归)8、辛不厌耕苦不厌读;未为良相且为良医。
()9、大将军穿山甲骑海马手提巴戟与木贼大战百合不输半夏;keai 红娘子擦轻粉簪银花怀抱琶瑟对君子弹出神曲自值干金。
(穿山甲、海马、百合、半夏、红娘子、金银花、使君子)10、远志决明当归益智;细辛厚朴贡众前仁。
(此联有三难,一、全用八味中药名组成不用虚词串连,盖远志、决明子、当归、益智仁、细辛、厚朴、贯众、车前仁,皆中药名也。
二、在联底嵌入药室名智仁二字。
三、内含诊病要明白决断,应当吸收多方智慧,细心厚道,自可超过众人及前贤之意。
)11、玉叶红花一条根;冬虫夏草九陈皮。
(红花、冬虫夏草、陈平)12、睡莲花半支莲,清莲照水;珍珠母一粒珠,玉珠生辉。
(珍珠)13、白头翁牵牛犁熟地;keai红娘子相思配使君。
(白头翁、牵牛、熟地、红娘子、使君子)14、红娘子生天仙子,一副生化汤;女贞子产刘寄奴,二包指迷散。
关于中医医生的对联大全

关于中医医生的对联大全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医医生的对联:
1.上联:扶伤妙手回春照
下联:济世神医送暖阳
横批:华佗再世
2.上联:急病人所急,细心诊断
下联:需患者所需,对症下药
横批:为人民服务
3.上联:人有稀奇病
下联:院藏绝秘方
横批:仁心妙手
4.上联:钻医学宝库,良医同良相
下联:掘济世良方,用药如用兵
横批:药到病除
5.上联:医德高亲和敬业
下联:仁术精普济众生
横批:德艺双馨
6.上联:医术医风医德,仁心可抚慰解忧
下联:放疗化疗靶向,妙手可祛痛除瘤
横批:人定胜天
7.上联:桃仁杏仁柏子仁,仁心济世
下联:天仙凤仙威灵仙,仙方救人
横批:圣手仁医
这些对联都体现了中医医生的职业精神和医术之精湛,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和敬仰。
希望这些对联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中医对联名句集锦

中医对联名句集锦
去中医院的时候,看到医院的柱子上挂着好多对联,觉得特别有意思,就给大家整理了几个:
-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
”你看,这体现了中医多么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呀。
- “药有君臣千变化,医无贫富一般心。
”说的就是不管病人啥情况,医生都会用心对待。
- “只望世间人益寿,不惜架上药蒙尘。
”和第一个有点像,都是期盼大家不生病。
-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这对联多有趣,用中药名组成了这么有意思的句子。
-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也是用中药名呢。
- “切三关,辨阴阳,兴中焦,营卫血汗。
”这表达了中医诊断的细致和专业。
中医药对联

中医药对联
1. “中医中药显奇效,治病养生有妙招。
”比如你感冒了,喝一碗中药汤剂,很快就感觉好多了。
2. “草药银针除病痛,丹心妙手保安康。
”就像你长期被头疼困扰,中医的针灸也许就能帮你解决难题。
3. “岐黄之术传千古,济世良方佑万民。
”想想古代多少人靠着中医药才得以健康生活呀。
4. “中药调理身康健,妙方养人神气爽。
”你看那些注重中药调理的人,不都精神饱满嘛。
5. “中医药里藏奥秘,祛病延年有乾坤。
”这就好比在一个神秘的宝库里寻找健康的秘诀。
6. “传承中医经典,造福百姓健康。
”难道你不想试试这传承千年的智慧来让自己更健康吗?
7. “中医文化深似海,草药飘香润心田。
”如同在广阔的海洋中探索珍贵的宝藏一样。
8. “中医药保平安,健康生活常相伴。
”不就像有个贴心的卫士一直守护着你的健康吗?
9. “弘扬中医国粹,呵护生命之花。
”恰似精心培育那娇美的花朵,让它绽放光彩。
10. “岐黄之道展宏图,中医之术惠民生。
”可以想象中医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啊。
观点结论:中医药对联生动有趣,展现了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真的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传承!。
中医药对联精选

中医药对联精选
上联:大将军骑海马身罩穿山甲
下联:红娘子坐车前头载旋覆花
上联:郁李仁行百步与红花重楼相会下联:山木通别云母同菊花海南成亲上联:红娘子生天仙子,一副生化汤下联:女贞子产刘寄奴,二包指迷散上联:桃仁杏仁柏子仁仁心济世
下联:天仙凤仙威灵仙仙药救人
上联:一阵乳香知母到
下联:半窗桂子防风来
上联:红娘合欢一见喜
下联:紫菀迎春广木香
上联:神州到处有亲人不分生地熟地下联:春雨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上联:刘寄奴含羞报春花
下联:徐长卿砒霜采腊梅
上联:春晚带云锄芍药
下联:秋高和露采芙蓉
上联:帝女合欢水仙含笑
下联:牵牛迎辇翠雀凌霄
上联:熟地迎白头益母红娘一见喜
下联:淮山送牵牛国老使君千年健
上联:白头翁独活度残岁
下联:使君子合欢寿延年
上联:腊梅映雪神洲乐
下联:山药防病万家欢
上联:百草霜天辞旧岁
下联:迎春花开贺新年
本刊官方网站及期刊采编平台。
中医医德古训对联

中医医德古训对联中医医德是对中医师的道德要求的简称,是指中医师应具备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
中医医德古训对联是通过对传统中医医德观念进行总结和概括,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其中的几组古训对联。
1. 命心医道心忍人语,道医心经纪无私心。
这句对联强调了中医师应当以医道为怀,坚持为人民群众的健康负责。
命心医道心忍人语,指的是中医师在医治疾病时,要以患者的生命安全为首要考虑,以医道为准则,不受世俗言论的左右,坚守医德底线。
道医心经纪无私心,指的是中医师在经营诊所、开展医疗服务时,要本着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图利益,不搞虚假宣传,坚守医德原则。
2. 德正为宝医药俱神,心诚若果救人常在。
这句对联强调了中医师应当具备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
德正为宝医药俱神,意味着中医师应当秉持诚信、正直、廉洁的德行,以此作为弘扬中医文化、传承中医药事业的基础。
心诚若果救人常在,指的是中医师在医治疾病时,要保持一颗真诚的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恪守救死扶伤的职责,常怀敬畏之心。
3. 仁者医者恒寡欲,微言听者遂良药。
这句对联强调了中医师应当具备的仁爱之心和善于倾听的能力。
仁者医者恒寡欲,指的是中医师应当以患者的健康和利益为重,不以金钱为诱惑,不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以医者仁心、患者为中心。
微言听者遂良药,强调了中医师应当善于倾听患者的诉求,通过细致入微的询问和观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为其开出合适的中药方剂,提供精准的中医治疗服务。
4. 秦人古训恒谛问,服药早知盗善针。
这句对联强调了中医师应当具备的严谨治学态度和专业知识。
秦人古训恒谛问,指的是中医师应当虚心学习,不断探索中医理论的源流,注重医学典籍的阅读和研究,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
服药早知盗善针,意味着中医师应当熟知中药的药性和功效,全面了解中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做到对药方独具慧眼,避免滥用药物。
以上是中医医德古训对联的几个例子。
这些对联通过简练的语言,把中医医德观念糅合其中,传达出中医师应具备的优秀品德和道德修养。
中药 对联

中药对联1. 中药对联妙趣生,就像那春天的微风轻拂心尖!比如“熟地迎白头,益母送红花”,这巧妙的组合,难道不让你心动?2. 中药对联韵味长,好比一首悠扬的古曲萦绕耳畔!像“桃仁杏仁柏子仁,仁心慈爱;天仙凤仙威灵仙,仙方救人”,是不是特神奇?3. 中药对联藏智慧,仿佛一位睿智的老者在耳边低语!像“防风常山千年健,红花百合九里香”,这样的巧思,你能不佩服?4. 中药对联情意浓,恰似一封深情的书信暖人心房!例如“枸杞当归熟地黄,情深意厚;黄连黄柏苦参苦,苦口良药”,难道不感人?5. 中药对联诗意满,好像一幅绚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杜仲牛膝威灵仙,仙风道骨;麦冬百合何首乌,首屈一指”,这画面美不美?6. 中药对联构思奇,犹如一道神秘的谜题等你解开!好比“红娘子上重楼,连翘百步;白头翁坐常山,独活千年”,你不想探个究竟?7. 中药对联魅力足,仿若一颗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就像“益母丹参益母花,母慈子孝;防风竹叶防风草,风调雨顺”,能不吸引人?8. 中药对联寓意深,如同一个古老的传说引人入胜!像“人参黄芪金银花,金花银花;杜仲黄柏合欢皮,欢皮乐皮”,是不是很有趣?9. 中药对联巧搭配,恰似一对恩爱的夫妻相濡以沫!比如“桂皮丁香香附草,附草温馨;杏仁桃仁桃叶枝,叶枝繁茂”,难道不温馨?10. 中药对联有乾坤,好像一片浩瀚的星空无尽奥秘!像“南星北芪南沙参,参参珍贵;东瓜西瓜冬葵子,子子平安”,你不好奇吗?11. 中药对联展才华,仿佛一场精彩的演出令人叫绝!例如“滑石甘草通草通,草通经络;防风荆芥紫苏苏,苏解风寒”,这表演精彩不?12. 中药对联传真情,犹如一首动听的歌谣打动人心!好比“艾叶菖蒲菖蒲叶,叶叶清香;天麻钩藤钩藤枝,枝枝灵妙”,能不动情?13. 中药对联多奇妙,好像一座神秘的城堡等你探索!像“栀子牵牛牛蒡子,子子良医;苦参益母母丁香,香香入鼻”,你不想去?14. 中药对联含深意,宛如一本厚重的书籍值得品读!比如“桃仁红花红藤叶,叶叶关情;山药白术白头翁,翁翁有德”,难道不值得?15. 中药对联显神功,仿佛一位高明的神医妙手回春!像“麻黄桂枝桂心香,香飘万里;熟地生地地骨皮,皮润千秋”,这效果神不神?16. 中药对联藏妙方,恰似一个神奇的锦囊解人烦忧!例如“益母车前车前草,草泽民生;防风半夏半枝莲,莲香四溢”,能不欢喜?17. 中药对联乐趣多,好像一场欢乐的聚会热闹非凡!好比“青皮陈皮石榴皮,皮笑肉不笑;红参白参西洋参,参参养人”,是不是很欢乐?18. 中药对联韵味佳,如同一位优雅的佳人风姿绰约!像“神曲麦芽谷芽稻,稻熟米香;菊花梅花腊梅花,花好月圆”,这姿态美不美?19. 中药对联意境美,仿若一处迷人的风景让人流连!比如“柏叶荷叶柳叶桃,桃枝摇曳;南星沙参西洋参,参味悠长”,你不想驻足?20. 中药对联真精彩,犹如一场盛大的庆典热闹欢腾!像“槟榔佛手佛手柑,柑甜果美;杜仲钩藤钩吻草,草绿花香”,难道不精彩?我的观点结论:中药对联真的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中药的魅力和智慧,让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杏林春暖枝枝透出活人心橘井泉香点点滴开阴鸷路这付对联典故体现了医务人济世救人的高尚医德和对广大世人仁慈博爱之心,期盼世人健康幸福之愿望,我在此也期盼杏林更加暖和人心,橘井更加滴开阴鸷之路,让世间人们健康幸福美满。
古今医药春联近日翻阅收集的报刊资料,读到几处医人写的春联,奇特有趣。
春联,是我国独有的应用文学形式,沿习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古今的春秋,几乎都是祝福之词,吉祥之句,但也有一些与此内容相异的特色春联。
清代浙江宁波有位著名的老中医名叫范文甫,他写过两副奇特的春联。
一副贴在自家的大门上,联曰:“但愿人常健,何妨我独贫。
”他一反常态,怀着一颗医生所特有的“赤心”,衷心祝愿人常健,哪怕自己诊所无人光顾而“独贫”。
另一副对联贴在自己书斋的门上。
联曰:“何必我千秋不老,但求人百病不生。
”良医此心皆同,真是无独有偶。
清末湖南湘乡有位兼开中药铺的名老中医自题一副春联:“只要世上人莫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江西吉水也有一位开中药铺的中医写过一副内容相似的对联:“但祈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清代以文风鼎盛而闻名天下的安徽桐城,至今还流传不少医家的这类春联,如“春夏秋冬,辛劳采得山中药;东南西北,勤恳为医世上人。
”有一家药店对联奇巧:“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
”从前广州漱珠岗下有座小庙,里面塑着“医圣华佗”和“财神赵公”,每年春夏疫情流行,华佗面前香火特盛;秋冬一到,赵公又大走其运。
两位神都不相让,都说你沾我的光。
庙祝为了息事宁人,也让他二位有点自知之明,便请人写了副对联。
其联云:“天上有财难买命;世上无药可医贫。
”有的药铺在店堂前挂对联,对仗工整,含意深刻,如“一药一性,岂能指鹿为马;百病百方,焉敢以牛做羊”,或“除三亲四友病痛,收四海五岳精华。
”意指医生要有救死扶伤、善济疾苦之高尚医德。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艺形式。
古人曾谓“文之妙者为诗,诗之精者为联”。
古往今来,有不少名中医与对联结下了不解之缘。
探其原因,一是名医大多古典文学基础雄厚,学识渊博,喜好吟诗作对;另一方面,他们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人们每用对联来赞颂,于是历代流传下很多佳对妙联。
明代安徽休宁县吴士彪,医名振乡里,他仗义疏财、扶贫济困,虽生活清苦,但情怀高雅,曾撰联以明志:一钱罄矣还栽菊;四壁萧然不卖琴。
宋代四川名医石藏用,医术名扬成都及四周,他治病善用热药,疗效显著。
同时期的杭州名医陈承与石氏相反,立方用药喜用寒凉之品,治病也获良效。
有一文人撰一对联将他二人迥然不同的用药风格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藏用檐头三斗火;陈承箧里一盘水。
清代江苏孟河医派奠基人费伯雄,学养宏深,医术高超,求治者日逾百人。
他曾两次被召入京,为皇太后治疗肺痈和为道光帝治疗失音,均获良效。
道光皇帝特赏赐御联一副:著手成春,万家生佛;婆心济世,一路福星。
清朝中叶,江苏名医之冠何书田,治愈巡抚林则徐的夫人所患的肝病顽疾。
何氏博学多才,林公与之谈论诗文,十分投机,因而结成至交。
此后,何书田研制的戒鸦片烟丸和所著的《救迷良方》,在林公主持的禁烟运动中大建奇功。
在何氏60岁寿诞,林则徐撰书一联相赠,一时传为美谈:谈史有怀经世略;验方常著活人书。
清代名医薜雪,医学上与叶天士并世齐名,称为“叶薜”。
薜氏除医外,还工书善画,并酷爱诗联,著有《一瓢诗话》。
他性格孤傲,蔑视权贵,为显示清高,曾自题一联曰:九重天子垂青问;一榻先生卧白云。
曾经两次被乾隆皇帝召入京都治病的名医徐灵胎,一生博览群书,通晓多学科知识,尤善诗文,道情写得自然率真,文学史上他占有一席之地,对联也写得不同凡响,曾自题一副不断进取、活到老学到老的忠实写照联:一生哪有真闲日;百岁仍多未了缘。
尤为奇特的是他在临终前,还为自己撰了两副墓联: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
魄返九泉,满腹经纶埋地下;书传四海,万年利济在人间。
清末湖北名医何九香,他的老母逝世,在悲痛中他题写了一副挽联贴在门口以表哀思:“独有痴儿惭远志,更无慈母望当归”。
此联中嵌进远志与当归两味中药名,生动地表达出母子深情,珠联璧合,耐人品味。
清代浙江宁波名老中医范文甫,不仅医技高明,且医德高尚,慷慨大方,济贫扶困不吝钱财,尽力尽心为病人服务。
他曾写过两副对联以明其志,其一是:“但愿人常健,何妨我独贫。
”其二是:“何必我千秋不老,但求人百病莫生。
”民间初年,广东大埔县名医邓窗珊暮年病笃,危在旦夕,家属子女、亲朋好友及左邻右舍无不啼哭。
此时邓老先生回光返照,竟然挺身而起,提笔自写挽联曰:这番与世长辞,穷鬼病魔无须追逐来泉下;此次乘风归去,春花秋月只当飘泊在异乡。
现代著名中医章次公,既是临床专家又是医学教育家,他强调当医生要“敢于事而慎于言”,确是至理良言。
他的得意门生朱良春,学业完成后欲归故里江苏南通市行医,临别前夕他书赠一联相勉,朱氏将它作为终身的座右铭。
一副对联是这样的十六个字: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
当代已故名老中医岳美中,为卫生部顾问,曾多次出国为外国元首治病,治愈印尼总统苏加诺的肾病即是一例。
他喜作诗词对联,积存成帙,叶帅曾促他结集出版。
现仅拈出一联:秋风橘井落甘露;春雨杏林别有天。
传说,江苏泰州市过去有位女老中医,人称“女先生”,而不知其姓。
医术好,文墨亦佳,她在门前贴了亲书的一副对联:“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脾能医,气能医,脾气岂能医?”联语亦可称为广告词,曾传诵当时。
●“竭诚开发中医药崭新领域,精心培植世界医学之花。
”——中国湖南慈利中医卓儒杰书赠世界传统医学大会●“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
”——此为名医章次公所撰,他的得意门生朱良春,学业完成后欲归故里江苏南通市行医,临别前夕他书赠一联相勉,朱氏将它作为终身的座右铭。
●“治心何日能忘我,操术随时可误人。
”——此为北京名中医岳美中自拟一副铭联,一直挂在他的诊室里。
●“秋风橘井落甘露;春雨杏林别有天。
”——名医岳美中所拟对联●“医非学养深者不足以鸣世,书非抉择严者不足以为法。
”——出自秦伯未先生之手。
●“徐灵胎目尽五千卷,叶天士学经十七师”——程门雪先生所拟,流传颇广,概括了医家成器的两大因素——饱读与多师,徐、叶二人堪称千古楷模。
●“士先器识而后文章,医先品德而后学问。
”——此为名医冉雪峰所撰,指明了医家与学者成才有相通之处,强调先修身养德而后方是学问文章,品格比学问重要。
●“人之有恒成良医,人之无恒便成庸。
”——出自江西名医许寿仁(1904-1970年)。
1947年创办江西中医学校,制定校训“勤读精研”。
经常告诫学生“医乃活人术,莫作谋生计。
”“志于道,勿志于谷,不以术渔利也;请业宿彦,问道江湖,不固多自封也:临证处方,审慎周详,不精率误人也。
”●“十年读书,十年临证;存心济人,存心济世。
”——辽宁名医马二琴所撰,题于其药房门前两柱上。
●“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胸中有太和。
”——此为无锡名医朱兴宝(1873-1950年)所撰,他经常教导门人说:“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胸中有太和。
凡读书要有恒心,方能有成,否则一曝十寒,终归泡影。
尔等当勤学勿懈。
”●“药有君臣千变化,医无贫富一般心。
”——此为福建名医盛国荣所撰,上联道出用药须灵活变化,下联写为医待患须有“贫富一般心”,一视同仁;一说技艺,一说医德,佳联巧思,浑然天成。
●“一生哪有真闲日;百岁仍多未了缘。
”——清代曾为乾隆御医的徐灵胎对联●“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
”“魂返九泉,满腹经纶埋地下;书传四海,万年利济在人间。
”——名医徐灵胎临终前自挽二墓联●“九重天子垂青问;一榻先生卧白云。
”——清代名医薜雪自题联。
医学上与叶天士并世齐名,称为“叶薜”。
薜氏除医外,还工书善画,并酷爱诗联,著有《一瓢诗话》。
他性格孤傲,蔑视权贵,联语也显示清高。
●“一钱罄矣还栽菊;四壁萧然不卖琴。
”——明代安徽休宁县吴士彪,医名振乡里,他仗义疏财、扶贫济困,虽生活清苦,但情怀高雅,曾撰此联以明志。
●“谈史有怀经世略;验方常著活人书。
”——清朝中叶,江苏名医之冠何书田,治愈巡抚林则徐夫人所患肝病顽疾。
何书田研制的“戒鸦片烟丸”和所著的《救迷良方》,在林公主持的禁烟运动中也大建奇功。
在何氏60岁寿诞,林则徐特书撰书此联相赠。
●“独有痴儿惭远志,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名医何九香,他的老母逝世,在悲痛中他题写了此副挽联贴在门口以表哀思。
●“一技半生,精诚所结,神鬼可通,果然奇悟别开,尽助前贤,补苴罅漏;孤灯廿载,意气徒豪,心肝呕尽,从此虚灵未泯,惟冀后起,完续残篇。
”——名医张山雷(1872-1934年),平日好学不倦,博览群书,用毕生精力从事医著撰写,晚年积劳成疾。
1934年3月,先生久病不起,乃撰此联自挽。
●“不谏往者追来者,尽其当然听自然”。
——此为民国时南京“首席名医”张简斋亲撰。
●“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
“何必我千秋不老,但求人百病莫生。
”——浙江宁波名医范文甫所撰。
●“只望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湖南湘乡一位中医之联。
●“著手成春万家生佛;婆心济世一路福星。
”——清代江苏孟河医派奠基人费伯雄,学养宏深,医术高超,求治者日逾百人。
他曾两次被召入京,为皇太后治疗肺痈和为道光帝治疗失音,均获良效。
为此道光皇帝特赏赐御联一副。
●“这番与世长辞,穷鬼病魔无须追逐来泉下;此次乘风归去,春花秋月只当飘泊在异乡。
”——民间初年,广东大埔县名医邓窗珊暮年病笃,危在旦夕,家属子女、亲朋好友无不啼哭。
此时邓老先生回光返照,竟然挺身而起,提笔自写挽联如上。
●“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脾能医,气能医,脾气岂能医?”——江苏泰州市过去有位女老中医,人称“女先生”,而不知其姓。
医术好,文墨亦佳,她在门前贴了亲书的这副对联。
“文之妙者为诗,诗之精者为联。
”古往今来,有不少名中医与对联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是名医大多古典文学基础雄厚,学识渊博,喜好吟诗作对;二是他们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人们每用对联来赞颂。
于是历代流传下来了很多佳对妙联。
宋代四川名医石藏用,医术名扬成都及四邻,他治病善用热药,疗效显著。
同一时期的杭州名医陈承与石氏相反,喜用寒凉之药,治病也获良效。
有一文人撰联将他俩迥然不同的用药风格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藏用檐头三斗火;陈承箧里一盘水。
明代安徽休宁县吴士彪医术名震乡里。
他仗义疏财,扶贫济困,虽生活清苦,但情怀高雅,曾撰联以明志:一钱罄矣还栽菊;四壁萧然不卖琴。
清朝中叶,江苏名医何书田,治愈巡抚林则徐夫人所患的肝病顽疾。
何氏博学多才,林公与之谈论诗文,十分投机,因而结成至交。
此后,何书田研制的戒鸦片烟丸和所著的《救迷良方》,在禁烟运动中大建奇功。
何氏60岁寿诞时,林则徐撰书一联相赠:读史有怀经世略;验方常著活人书。
民国初年,广东大埔县名医邓窗珊暮年病笃,危在旦夕,家属子女、亲朋好友及左邻右舍无不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