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概说
fl2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概述

fl2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概述附录二中国古代文学概述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
从甲骨“卜辞”等现存最早的文学作品算起,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夜,至少有3 000多年——如果加上以口头创作为基本形式的文学原始阶段,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还要悠久得多。
在这漫长而辉煌的文学发展过程中,产生过不少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卓越的文学家,如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陆游、辛弃疾、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等。
他们所创作的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大都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已经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宝库乃至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一处于萌芽状态的上古文学及其以后的周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和最初发展阶段,一般统称为“先秦文学”;秦统一至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从作品的内容到它的形式,都较前一个阶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 文学的起源文学起源于劳动。
原始的文学表现为劳动者的一些口头创作——由于年代久远,当时又没有文字记录,大部分作品已经失传;只有少数歌谣和零星的神话,保留在晚出的文献之中。
最早的文字作品,当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和作为历史文物的青铜器上的铭文。
产生于集体劳动的原始歌谣,并非单纯的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与音乐、舞蹈相融合的综合性原始艺术活动的产物。
这些歌谣,有的是劳动过程的回忆,有的是生产意识的延续和生活欲望的扩大。
例如,见于《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的《弹歌》,是反映渔猎时代人民生活的一曲狩猎之歌;而《礼记·郊特牲》中所记载的《蜡辞》,则是一篇含有原始宗教意识的祝词——与其说是先民对自然界的祈祷,不如说是他们对自然灾害的诅咒。
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原始人还不能解释和征服某些自然现象,于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马克思语)——神话作品出现了。
那些关于自然神、英雄神和其他异人异物的神奇故事,表达了我们的祖先企图征附录二中国古代文学概述·379·服和支配自然力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良好愿望。
中国古代文学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简介中国古代文学是指在中国历史上广泛流传的文学作品,大多数作品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
它包括了文学作品的各种形式,比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等,其内容也涵盖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爱情、战争、政治、哲学等等。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一、古代文学的起源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当时的文学作品以宗教祭祀为主,大多数都是口头传统的文艺作品,比如《尚书》、《易经》、《诗经》等等。
这些作品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它们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先河。
二、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是指在秦朝统一中国之前,由各个国家创作的文学作品。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以诗歌和散文为主,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诗经》和《国语》。
《诗经》是一部由300多篇诗歌组成的诗集,它记录了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活。
而《国语》则是一部由各国史官所记录下的各种历史事件、战争、对话等等,它对中国后来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汉朝文学汉朝时期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黄金时代。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以《楚辞》、《汉赋》、《史记》和《汉书》为代表。
其中《楚辞》是一部由歌谣、赋和诗歌组成的文学著作,它反映了当时楚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而《汉赋》则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富有情感的赞美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民和生活的感受,被誉为“赋之祖”。
另外,《史记》和《汉书》则是中国最早的史书,它们记载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
四、唐朝文学唐朝是中国文学的又一大黄金时期,其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唐朝时期最著名的作品包括《诗经》和《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唐代最著名的诗歌选集,它收录了唐代很多著名的诗人的作品,表现了唐代的风俗、政治、社会和文学艺术。
第一讲古代文学概说-精选文档

主讲:陈力士
一、古代文学的研究对象
• • • • • • • 课程研究对象:文学史 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 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文学史的编写带有明显的政治意识形态性。 文学史研究有几个层面: Ⅰ、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 Ⅱ、文学创作的主体即作家,包括作家的生平、 思想、心态等 • Ⅲ、文学作品(文学史研究的核心)
2、文学演进的内部因素
• Ⅱ、朝代的不平衡 • 各个朝代文学的总体成就是不一样的,有 的朝代繁荣些,有的朝代相对平庸些,各 个朝代都有其相对发达的文体。 • 如汉代的赋、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 的曲、明清两代的小说。
2、文学演进的内部因素
• Ⅲ 、地域的不平衡 • ①在不同的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的变化。 • 如,建安文学集中于邺都;梁陈文学集中于金陵;河南、 山西两地在唐朝涌现的诗人比较多,而明清两朝则较少; 江西在宋朝涌现的诗人特别多,此前、此后都较少;江苏、 浙江两地在明清两朝文风最省,作家最多;岭南文学在近 代特别值得注意。 • ②不同地域文化孕育下,一些文体带有不同地方特色。 • 如,《楚辞》带有明显的楚地特色,五代词带有鲜明的江 南特色,杂剧带有强烈的北方特色,南戏带有突出的南方 特色。 • Ⅴ 、雅、俗之间的互动,文体的渗透与融合复古与革新 的交替与碰撞
第一章 上古文学
• 上古文学(原始口头文学) • 指的是原始时代的文学,它包括上古歌谣 和神话。 • 上古歌谣和神话都是先民在生产力水平极 其低下时创作的,在其产生和早期传播中 都具有集体性、口头性,到了文字时代才 逐步予以录载。
第一节 上古歌谣
• 上古歌谣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没有文字记录的原始时代产 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是上古先民集体的口头创作。 • 上古歌谣最初起源于劳动,是先民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 动节奏、减轻疲劳、激发劳动热情,而喊出的“杭育杭育” 之类的劳动号子。 • 后来随着劳动对先民思维能力、发音器官和语言能力的锻炼 发展,有节奏的呼喊逐渐为有意义的语言所代后来作为一种有节奏的语言形式逐渐固定下来,成为先民 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有形式。于是,即便不在劳动 场合,它也同样使用,从而显示出上古歌谣的丰富多样性。
古代文学史概述

古代文学史概述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概述古代文学史,探讨其发展脉络和特点。
一、古代文学定义与起源古代文学是指在古代时期产生的各种文学作品和创作形式。
它主要包括古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
古代文学的起源可追溯到史前时代的口头文学,随着文字的出现,文学逐渐被记录和传承。
二、古代文学发展阶段古代文学发展可以分为先秦时期、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代、元代和明清时期等不同的阶段。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反映了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1.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古代文学的起始阶段,这个时期的文学以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其豪放、深情的表达方式奠定了后来诗歌的基调。
2. 汉代汉代被誉为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包括了诗、赋、乐府等多种形式。
代表作有《七发》、《陈情表》等。
此外,汉代还出现了故事本《汉宫春》等文学形式。
3.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开创了诗经时代以来的新局面。
此时期的文学作品注重个人情感和意境的表达,代表作品有《世说新语》、《文选》等。
4.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各种体裁。
代表作品有《长恨歌》、《齐天乐》等。
唐代以其辉煌的文化景观和众多杰出的文人而闻名于世。
5. 宋代宋代文学追求纯正自然的文学风格,鼓励文人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红楼梦》、《西游记》等。
6. 元代元代文学多元化发展,主要包括戏曲、杂剧等形式,代表作有《元曲选》、《长恨歌》等。
7.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文学承袭了元代的多元特点,同时加入了更多现实主义的成分。
代表作有《红楼梦》、《西游记》等。
三、古代文学特点1. 对美的追求:古代文学以追求美为根本目标,通过艺术手法表现人类的情感和审美需求。
2. 与社会现实的密切关联:古代文学作品往往与历史、社会、政治等诸多方面相结合,反映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现象。
中国古代文学概述

中国古代文学概述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有着光辉的历史、灿烂的成就。
上古神话和歌谣是最早的口头文学创作,先秦时期,我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收诗三百零五首,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并灵活运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作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它奠定了后世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在南方则产生了具有楚文化特征的新体诗——楚辞,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运用这一形式创作了《九歌》和《九章》。
他的代表作《离骚》是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瑰丽的长篇抒情诗,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春秋战国时代,在百家争鸣的氛围中,产生了诸子散文,其中《论语》为语录体,《盂子》为对话体,《庄子》则擅长论辩,而且文学性最强,晚出的《荀子》和《韩非子》则已似专题论文集。
历史散文与之辉映,其中《左传》为编年体,《国语》和《战国策》为国别体,《战国策》的人物描写十分高明,言辞也铺张犀利,颇具文学价值。
秦朝几无文学可言,李斯《谏逐客书》是仅存的散文名篇。
两汉文学中极有活力的是乐府民歌,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着力反映现实生活,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它长干叙事铺陈,语言富于生活气息,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推动了诗歌艺术的发展,《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其中的传世名篇。
汉代文人五言诗也逐渐走向成熟,到东汉后期出现了抒情组诗《古诗十九首》,被后人称为“五言之冠冕”。
汉代早期散文以政论文为主,贾谊《过秦论》最为著名,西汉是大一统帝国,辞赋应运而生,至武帝前后兴盛,产生了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等大赋。
两汉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它既开创了纪传体的史书新体例,又是传记文学精品,精于叙述事件和刻画人物,语言也富于表现力,为后世散文创作提供了典则。
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走向自觉的时代,在诗歌、散文、辞赋、小说、骈文等方面都有可喜收获。
汉末建安年间,产生了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核心、以王粲等“建安七子”为羽翼的邺下文学集团,其诗歌创作体现了“慷慨以任气”的时代风格;而后,魏晋时代的阮籍、稽康、左思等人,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优秀传统,陶渊明是东晋时超拔流俗的大诗人,其诗多写田园生活和隐逸情趣,风格自然冲淡,是中国田园诗之宗。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述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上最悠久且璀璨的文学传统之一,它源远流长,凝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智慧和才情。
从古代神话传说到后来的史书编纂,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歌赋,中国古代文学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进行概述,旨在向读者展示其演变和影响。
1. 原始文学的雏形中国古代文学的萌芽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在这个时期,人们用简单的象形和指事符号记录生活中的经验和事件。
这些最早期的文字形式,如甲骨文和金文,为后来的文学作品奠定了基础。
2. 先秦文学的发展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阶段。
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在此形成,对后来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例如,孔子的学说强调人文主义和道德修养,而墨子则注重实用主义和工程技术的发展。
这个时期也诞生了诸多经典作品,如《诗经》、《楚辞》和《论语》,这些作品在后来的历史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
这个时期涌现了众多的文学家和作品。
著名的作家有司马迁、班固、嵇康等。
其中,《史记》被誉为中国古代史书的巅峰之作,它以独特的叙述方式和雄壮的笔触,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大量的乐府民歌和诗词作品,如《陌上桑》、《木兰辞》等,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情感。
4. 唐宋元明清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时期,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巨匠,他们的作品成为了后世学习和传承的典范。
唐代的杜甫、白居易、李白等,以其豪放深沉的诗歌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星。
宋代的苏轼、辛弃疾和元代的王安石则以他们优美的词作为后人所推崇。
明清时期,小说逐渐兴起,红楼梦和西游记等成为了中国古代小说的代表作品。
5. 现代文学的崛起自19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西方文学和思想触动了中国作家的创作热情,现代文学开始兴起。
在这个时期,鲁迅、郭沫若等文学大家涌现出来,他们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锐利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的问题和个人的命运。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概说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二、文学创作的主体即作家,包括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等。应当充分重视作家研究,但作家研究也不是文学史著作的核心内容,不能将文学史写成作家评传的集成。正史里的 《文苑传》、《文艺传》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史。
三、文学作品,这才是文学史的核心内容。因为文学创作最终体现为文学作品,没有作品就没有文学,更没有文学史。换句话说,文学史著作的核心内容就是阐释文学作品的演变历程,而前两个层面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的。
2、课程要求与考核
要求:
1、了解中国文学的演变概况,熟悉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有影响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
2、深入了解重点作品,掌握分析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考核:
1、期中1次作业,3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期末闭卷考试,70%分。
3、教材
1、曹础基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一、二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二、中国古代文学演变的分期
三古七段说: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概说
一、《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
1、研究对象与内容
对象:描述中国文学创作演进的历程。
内容:文学史研究的层面:
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览

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览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学传统。
本文将以概览的方式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史,分为四个主要时期进行讲述:先秦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以及现代时期。
一、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时期,其中最重要的是诗经的创作与收集。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共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古代民歌的代表作,雅是描述宫廷生活的诗歌,颂则是颂扬君王功德的歌颂之作。
此外,先秦时期还涌现了众多的散文作品,如《孟子》、《庄子》等。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发展阶段,此时出现了以骈文为代表的文学形式。
骈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以其句式工整、辞章华美而著名。
此时期的代表作家有曹操、曹丕、陆机等,他们的作品在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影响。
三、唐宋元明清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各个朝代都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文人才子。
这个时期的文学以诗、词、曲为主要形式。
其中,唐诗被誉为中国诗歌的巅峰之作,代表作家有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宋代则以词为主要表达方式,代表作家有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等。
四、现代时期现代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时期的文学呈现出多元化和包容性。
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文学也日趋多样化,包括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种文体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家有鲁迅、茅盾、莫言等,在文学创作上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还有很多重要的作品和作家没有在本文中一一列举。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为世界文学史贡献了独特的一笔。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内容吸引着世界的关注。
从先秦时期的诗经到现代的多元化创作,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百川归海般的发展过程。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概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背景
宗法制度下,家与国同一,齐家与治国相 宗法制度下,家与国同一, 互为用,治国必先齐家。君是“国父” 互为用,治国必先齐家。君是“国父”, 父是“家君” 成为中国特有的现象。 父是“家君”。成为中国特有的现象。 农耕经济与宗法制度决定了中国文化势必 以儒家为基本。 以儒家为基本。
文பைடு நூலகம்背景
中国古代文化以“儒释道”为核心。 中国古代文化以“儒释道”为核心。 儒家讲求“克己复礼” 仁义礼智信, 儒家讲求“克己复礼”,仁义礼智信,天下 家国情怀;道则宗法自然,自由状态; 家国情怀;道则宗法自然,自由状态;释 因缘” 因果,色空。 讲“因缘”,因果,色空。 儒与道、释互补:古人的处世哲学。 儒与道、释互补:古人的处世哲学。 入世” 出世”也即仕与隐的矛盾, “入世”与“出世”也即仕与隐的矛盾,成 为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基本主题或者说中国 古代文人的基本情结。 古代文人的基本情结。
文学样式的发展历程
中国文学以诗文为基础, 中国文学以诗文为基础,诗文在商周时期 已经出现。诗文是中国文学的正统。 已经出现。诗文是中国文学的正统。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初具规模的小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初具规模的小说, 唐中期才有成熟的小说, 唐中期才有成熟的小说,宋金时期出现杂 剧和院本,至此中国戏曲才正式形成。 剧和院本,至此中国戏曲才正式形成。 细分的话,其中,词形成于唐中叶, 细分的话,其中,词形成于唐中叶,白话 短篇小说至宋代始现; 短篇小说至宋代始现;白话长篇宋元之际 方成,散曲至元代才有。 方成,散曲至元代才有。 所以文体样式发展不平衡。 所以文体样式发展不平衡。
文化背景
宗法社会: 宗法社会:宗,指“祖庙、祖、族”。 祖庙、 宗法制度是以一种血缘关系为基础, 宗法制度是以一种血缘关系为基础,尊崇共同祖 先以维系亲情,并且由此区分尊卑长幼, 先以维系亲情,并且由此区分尊卑长幼,确定继 承秩序以及家族成员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与 制度。 制度。 嫡长子继位法, 嫡长子继位法,父权家长制两大制度维系着宗法 关系。 关系。 宗法制度的本质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宗法制度的本质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家族是家 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 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以“血 宗法”关系来统领。 亲—宗法”关系来统领。
文学样式的发展历程
中国文学的朝代发展不平衡: 中国文学的朝代发展不平衡:各朝代有相 对发达的文体。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对发达的文体。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 明清小说。 地域发展不平衡:建安文学集中于邺城, 地域发展不平衡:建安文学集中于邺城, 梁陈文学集中于金陵; 梁陈文学集中于金陵;河南山西籍诗人唐 朝时较多而明清时较少; 朝时较多而明清时较少;江西在宋朝涌现 的诗人特多,此前和此后较少; 的诗人特多,此前和此后较少;明清时江 浙两地文风最盛,作家最多。 浙两地文风最盛,作家最多。
中国古代文学 概说
文化背景
中国文化自有其生成背景。 中国文化自有其生成背景。 两大因素:农耕经济与宗法社会。 两大因素:农耕经济与宗法社会。 农耕经济:黄河中下游平原即古时“中原”“中 农耕经济:黄河中下游平原即古时“中原”“ ”“中 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国”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成为中国文化的发源地;汉以后,北方战火不断, 成为中国文化的发源地;汉以后,北方战火不断, 南方被开发, 南方被开发,长江中下游与江南地区逐渐成为中 心。 农业特点:勤劳重实际; 自给自足” 稳定, 农业特点:勤劳重实际;“自给自足”;稳定, 安土重迁,讲求落叶归根。 安土重迁,讲求落叶归根。民族性格中保守封闭 的一面。 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