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 满堂支架稳定性分析

合集下载

满堂支架稳定性midas建模教程

满堂支架稳定性midas建模教程

Civil 临时结构计算分析例题One满堂支架稳定性分析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施工事业部例题One 满堂支架稳定性分析概要此例题介绍使用midas Civil建立并计算满堂支架结构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的详细教程。

此例题的步骤如下:I. 简介II. 建立新项目并设定操作环境III. 定义特性信息IV. 建立几何模型V. 建立边界条件VI. 添加荷载VII. 定义分析控制数据VIII. 运行分析IX. 查看结果I. 简介本例题通过跨径为32m 混凝土简支现浇梁满堂支架的结构模型,详细介绍midas Civil建立结构模型、施加边界条件和施工荷载、查看分析结果等具体步骤,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及应力分析的方法。

满堂支架高度 18.4m,横向宽度16.2m,纵向长度32.4m,支架上方纵向倒扣 C 36b 的槽钢,钢材材质为 A3 钢,上部荷载通过 25mm竹胶板及150mm×150mm方木传递到槽钢,支架竖向层高1.2m,横向、纵向水平间距为0.9m,见下图,结构构造尺寸可参考《建筑施工碗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该例题数据仅供参考II. 建立新项目并设定操作环境主菜单选择文件>新项目主菜单选择文件> 保存:输入文件名并保存主菜单选择工具> 单位系:选择单位(可设为默认)建模过程中,可以点击状态栏中单位系变化单位体系III. 定义特性信息主菜单选择特性> 材料特性值点击添加选择设计类型:钢材选择规范:JTJ(S)1选择数据库:A3点击适用2选择设计类型:用户定义3弹性模量:1.6272e+001 泊松比:0.42 容重:5.394e-009 点击确定1规范根据实际选择,可以选择GB12(S)2确定和适用均可,适用不关闭窗口3主菜单选择特性> 截面特性值点击添加选择管型截面名称:水平钢管选择P50×4点击适用1名称:竖直钢管点击适用名称:剪刀撑点击适用选择槽钢截面名称:槽钢选择C36b点击适用选择实腹长方形截面名称:方木点击用户:H=150mm;B=150mm 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特性> 厚度点击添加面内和面外25mm点击适用IV. 建立几何模型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建立节点坐标:0,0,0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扩展材料:A3;截面:竖直钢管方向:z间距:200,15@1200,2001选择节点1点击适用1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移动复制(单元)等间距:900,0,0复制次数:36全部选择点击适用等间距:0,900,0复制次数:18全部选择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视图>选择>平面XY平面Z坐标:200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视图>激活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建立单元材料:A3;截面:水平钢管节点连接1:2,650材料:A3;截面:水平钢管节点连接:2,11990选择右侧节点1等间距:0,900,0 复制次数:18 点击适用选择左侧节点等间距:900,0,0 复制次数:36 点击适用等间距:0,0,1200复制次数:15点击全选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视图>选择>平面YZ平面X坐标:0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视图>激活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建立单元点击左视图材料:A3截面:剪刀撑交叉分割不勾选1连接节点:如下图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移动复制(单元)等间距:3600,0,0复制次数:9交叉分割不勾选树形菜单:双击剪刀撑截面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视图> 全部激活点击左视图树形菜单:右键单击竖直钢管截面点击选择1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交叉分割点击适用点击观察缩小单元后的形状1主菜单选择视图>选择>平面XZ平面Y坐标:0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视图>激活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建立单元点击前视图材料:A3截面:剪刀撑交叉分割不勾选连接节点:如下图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移动复制(单元)等间距:0,2700,0复制次数:6交叉分割不勾选树形菜单:双击剪刀撑截面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视图> 全部激活点击前视图树形菜单:右键单击竖直钢管截面点击选择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交叉分割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移动复制(节点)任意间距:方向z 间距11mm选择最顶层所有节点点击适用点击消隐选项,放大后如下图点击选择最新建立的个体点击激活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建立单元材料:A3截面:槽钢Beta角:-90连接节点:建立Y=0位置的一根杆件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移动复制(单元)等间距:0,900,0复制次数:18点击选择最新建立的个体1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特性> 截面特性值点击槽钢>编辑>修改偏心偏心:左中心点击确认1主菜单选择 节点/单元> 移动复制(节点) 右键单击树形菜单中槽钢>激活点击全部选择任意间距:方向z 间距75mm 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建立单元点击选择最新建立的个体>激活材料:木材截面:方木连接节点:如下图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移动复制(单元)点击选择最新建立的个体等间距:900,0,0复制次数:36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移动复制(节点)点击全部选择任意间距:方向z 间距87.5mm点击适用点击选择最新建立的个体点击激活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建立单元单元类型:板材料:木材厚度:25节点连接:依次连接板的四个角点11全部激活注意:以上建模数据仅供参考,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图纸尺寸进行建模,需要把板单元以及下层分配梁(方木等梁结构)进行细分多份(每个跨度至少3-4份),板单元与实体单元的结果误差与分割尺寸成正比。

【MIDAS】midas分析总结2

【MIDAS】midas分析总结2

【MIDAS】midas分析总结27、请教实体单元和梁单元的连接问题,还有实体单元是不是不能加预应力?我现在建一个模型,是个异型块的. 一部分使用粮单元,一部分使用实体单元. 但是图纸上这是一个整体,我应该怎么连接他们?主要考虑节点的自由度耦合的问题,实体每节点有三个自由度,而梁有六个,直接相连,相当于绞接,所以,得用局部的虚拟梁来实现。

2、实体上加预应力,还是得模拟出预应力的等效荷载。

这个等效荷载就是预应力的效应扣除预应力损失后的值。

一般可以在实体的模型中设置出很多桁架单元,桁架单元之间用连起来的样子就是预应力的形状,每段预应力加一个初拉力(或一个等效的降温效果),而这个初拉力就是预应力扣除损失后的值。

实体与预应力之间怎么连?以前的一般思路是实体分实体的网格,预应力分预应力的单元,然后将预应力的节点与最近的实体的节点之间耦合起来(加一个刚臂)。

怎么求最近的节点,分别将实体的节点与预应力的节点坐标输出,然后用一个小程序自动找。

还有一个思路就是在分实体网格时,直接将实体的节点与预应力的节点位置分得一样,这样就是自动耦合了。

这时得感谢MIDAS,现在有了FX+,用FX+就能很容量实现这个功能。

8、求教Midasl里面抗扭问题的计算进行PSC设计时,需要输入抗扭钢筋,其中间距为横向箍筋的间距,Awt为单支箍筋的面积,Alt为四周所有纵向钢筋的面积,这里的纵向钢筋不包括顶、底板的钢筋,对于单箱多室的箱梁来说不知道是否应该包括所有腹板的纵向钢筋还是只包括周边的纵向钢筋。

另外Midas里面对于单箱多室截面的抗扭惯性矩是如何计算的,采用什么公式?规范上没有明确说明啊。

得看个人的理解了。

我个人认为,这二者应该分开考虑的。

这里的Ixx的计算是按定义来计算的。

9、midas荷载组合和规范中的冲突我在用midas进行自动组合时,发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midas没有区分长期和短期组合,但是规范规定的长期和短期组合作用项目是不同的,长期组合不组合如沉降、温度等的间接作用,那么用psc设计检算的东西就不是很可*。

midas 满堂支架稳定性分析

midas 满堂支架稳定性分析

满堂支架稳定性分析
一,单位体系设定:3D 类型结构,力:N ;长度:m
二,定义材料、截面:Q235钢, 5mm 厚,8cm 直径的钢管
三,建模:
1,建立节点:坐标:(0,0,0)复制:5次距离:(1,0,0)
沿Z方向复制新建立的节点:
移动/复制节点
形式:复制
等间距:(0,0,1)
复制次数:4
2,建立单元:通过建立的节点,建立单元,如图:
复制单元:将新建立的单元,沿y方向复制一次,如下图:
选中y=0m处支架中间的节点,如图,通过扩展单元功能,沿y方向扩展1m单元,将两组支架连在一起。

扩展参数:节点—>线单元
等间距,dx,dy,dz:(0,1,0)
复制:1次
左视图,选中如下图的杆件,沿y方向每隔1米,等间距复制14次,
3,分割单元:全选所有单元,每个单元分割4份。

如下图:
四,荷载及边界
1,定义静力荷载工况
名称:竖向力
类型:恒荷载
2,支架顶部定义节点单位荷载:选中支架顶部所有节点,加载
3,定义边界条件:
选中支架底部全部节点,
定义固定支座。

约束:Dx,Dy,Dz
六:运行计算
七:后处理:查看屈曲模态及特征值。

系梁浇注过程中满堂支架有限元分析

系梁浇注过程中满堂支架有限元分析

系梁浇注过程中满堂支架有限元分析摘要:目前,我国桥梁结构已经进入了大规模建设阶段,为了保证桥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速度及安全性,现阶段一般采用满堂支架作为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的临时支撑。

本文基于某实际桥梁工程,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对其系梁浇筑过程中满堂支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并给出施工参考性建议,以便于保证结构施工阶段的安全性。

关键词:满堂支架,有限元分析,稳定性,施工建议1项目施工方案介绍某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桥采用提篮拱形式,桥长128m,桥面宽18.8m。

系梁顶板厚35-60cm,腹板厚35-60~100cm,底板厚度40-125cm,系梁高度在3.0-3.5m。

由于该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桥跨越省道,并与省道斜交角度37°,施工过程中要求保证省道不中断交通。

而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0%设计强度时重量约为1200t的运梁车需要在系梁上通过。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组织设计采用钢管柱支架防护省道,跨越省道时使用工字钢、钢管等搭设门式桥洞通道。

门式桥洞通道斜交正做,门洞宽2×6m,净空高度5.2m,洞长45m,进出口各延长7m作为安全防护棚。

施工初期的满堂支架架设示意图及典型的系梁截面如图1与图2所示。

项目采用碗扣式支架搭成灌梁平台满堂支架,碗扣支架采用Q235钢材,截面采用Φ48×3.5mm,支架高度约在10.8m范围内,碗扣支架立杆的基本步距定为0.6m,沿纵横向布置;纵向横杆竖向间距基本尺寸为0.6m,横向横杆竖向间距基本尺寸为0.9m,脚手架在墩旁变截面段、横隔板及腹板下局部加密为横向尺寸0.3m。

项目拟定门洞沿道路方向架设φ600×10mm钢管柱,柱距2.4m,柱高5.2m。

柱上搭设2I40a钢梁,钢梁上搭设贝雷架,间距0.6m,上面设I14钢梁用于架设脚手架。

支架在顺桥方向和横桥方向均按设计的步距布置水平撑,并且在两个方向上按碗扣支架使用规则中的要求设置好斜撑。

Midas-civil培训

Midas-civil培训

P-Delta分析控制 : 输入结构进行P-Delta效应分析时的荷载工况和收 敛控制条件
P-Delta分析荷载组合:选择P-Delta效应分析时用于构成几何刚 度的荷载(组合),输入荷载工况及相应的组合系数。一般选择 作用在结构上的竖向恒载。
一,Midas/Civil 软件介绍及菜单详解
屈曲分析控制 : 输入结构屈曲分析的荷载工况及相关数据。
一,Midas/Civil 软件介绍及菜单详解
一,Midas/Civil 软件介绍
MIDAS系列软件是以有限元为理论基础开发的分析和设计软件。早在1989年韩国浦项集团 成立CAD/CAE研发机构开始专门研发MIDAS系列软件,于2000年9月正式成立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简称MIDAS IT)。目前MIDAS系列软件包含建筑(Gen),桥梁(Civil), 岩土隧道(GTS),机械(MEC),基础(SDS),有限元网格划分(FX+)等多种软件。
Midas/Civil 2006 培训
主讲人:王波
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2010-8-20
Hale Waihona Puke Midas/Civil 2006 培训内容
一,Midas/Civil 软件介绍及菜单详解
1,软件介绍 2,菜单详解
二,Midas/Civil 计算分析说明
1,常用单元介绍 2,常用边界条件介绍 3,移动荷载分析介绍
一,Midas/Civil 软件介绍及菜单详解
(10)分析功能
一,Midas/Civil 软件介绍及菜单详解
主控数据: 输入单元的自由度约束条件 和非线性单元的分析条件
约束桁架/平面应力/实体单元的 旋转自由度:使用无旋转自由度 的单元时,自动约束其转动自由 度。

MIDAS满堂支架精品教程

MIDAS满堂支架精品教程

满堂支架分析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目录1、工程概况 (1)2、定义材料和截面 (1)定义钢材的材料特性 (1)定义截面 (2)3、建模 (4)建立第一根竖杆: (4)建立余下三根竖杆: (4)建立横向支撑和斜撑单元: (5)建立其余三根竖杆间的支撑添加边界添加荷载工况 (14)定义屈曲分析 (16)4、查看结果 (17)查看屈曲模态 (17)表格形式查看各模态的临界荷载 (17)1、工程概况在本例题中以一个 56m 跨径混凝土连续梁桥满堂支架为基础,介绍midas/Civil 进行稳定及应力分析的方法。

支架高度 6.2m,钢材材质为 A3 钢,支架上方倒扣 C 36b 的槽钢,上部荷载通过 25mm 竹胶板及方木传递到槽钢,支架竖向间距 1.2m,水平间距考虑 1m。

由于试用版程序节点限制,模型建立考虑顺桥向 5m,横桥向 5m;基本信息见下图。

2、定义材料和截面定义钢材的材料特性模型/ 材料和截面特性/ 材料/添加类型>钢材;规范:JTJ(S)数据库>A3类型>用户定义;规范:无弹性模量:1.0787e+008泊松比:0 线膨胀系数:0容重:5定义截面注:midas/Civil 的截面库中含有丰富的型钢截面,同时还拥有强大的截面自定义功能。

模型/ 材料和截面特性/ 截面/添加数据库/用户>截面号1;截面类型(管型截面)选择用户定义,数据库(GB-YB05),截面名称(P50x4),点击适用数据库/用户>截面号2;截面类型(槽钢),截面名称(C 36b),点击适用数据库/用户>截面号3;截面类型(实腹长方形截面),截面名称(15x15cm)H (0.15m)B(0.15m),点击适用模型/ 材料和截面特性/ 厚度/添加数值>厚度号1面内和面外0.025m,点击适用↵23、建模建立第一根竖杆:注:对于直线单元,使用 midas/Civil 特有的扩展功能可以快速地建立模型。

东湖通道工程现浇梁满堂支架有限元分析与验算

东湖通道工程现浇梁满堂支架有限元分析与验算

东湖通道工程现浇梁满堂支架有限元分析与验算摘要:利用mida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满堂支架进行整体建模并进行验算分析,介绍其建模方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以验证支架结构的承载能力及安全性,为同类结构分析计算提供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碗口;满堂支架;midas/civil建模;有限元分析验算。

满堂支架现浇的施工方法是目前中小跨径桥粱上部结构采用较多、最为普遍的施工方法,随着国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按照满堂支架施工设计的桥梁也越来越多,大大推进了满堂支架的应用进程,其施工工艺也不断进行改进。

满堂架支承体系属多支点支撑承体系,支架地基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支架的强度和稳定性是否符台要求,这些环节将直接影响到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

为确保桥梁施工质量及安全性,在桥梁施工前对满堂支架强度、变形和稳定性进行验算显得十分的必要。

1、工程概况东湖通道工程红庙立交段匝道桥一般路段桥梁上部结构均采用等高度预应力砼斜腹板连续箱梁结构,桥梁标准宽度包括8m、10m及12.75m,整幅布置,跨径30左右,梁高(里程中心线处)1.8m。

8m宽及10m宽箱梁布设为单箱单室,12.75m宽箱梁布设为单箱双室,主梁均采用C50砼。

根据设计,现浇连续箱梁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

2、支架有限元整体建模本文针对具有代表性的D1联(梁体最高,架体最窄)进行箱梁支架验算,箱梁顶板宽7.8m,箱梁顶板翼缘悬臂长1.5m,顶板厚度0.22m,箱底宽3.7m,底板厚0.22m,斜腹板厚0.45m。

(1)支架搭设参数将22cm 厚的C30混凝土层作为支架立杆底座基础,在砼基础上搭设碗扣式钢管支架。

采用WDJ碗扣多功能脚手架,钢管规格为Ф48mm×3.5mm。

支架布置如下:①立杆横向间距在横梁、腹板位置采用0.3m,其他部位统一采用0.9m;②立杆纵向间距统一采用0.9m;③横杆步距统一采用1.2m。

支架布置如下图1所示:图1 满堂支架横断面布置图(单位:cm)(2)模型建立以顺桥向里程增大方向为X轴正向,竖直向上为Z轴正向,Y轴正向按照右手规则确定,支架、工字钢、木枋、角钢、钢管等采用梁单元模拟,模板采用板单元模拟,立杆底部约束6个方向自由度,考虑节点间变形协调性,立杆顶部与工字钢分配梁、工字钢分配梁与纵向木方、纵向方木与模板均采用刚性连接方式。

大跨度现浇连续箱梁满堂支架结构稳定性分析及评价

大跨度现浇连续箱梁满堂支架结构稳定性分析及评价

大跨度现浇连续箱梁满堂支架结构稳定性分析及评价摘要:随着国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满堂支架具有其施工速度快,操作简便,桥梁线形易于控制等优点,较为普遍地应用于桥梁施工中,且工艺日益成熟。

故深入而全面地研究满堂支架法的施工技术,并结合万兴路(K1+800-K3+910段)上垮桥工程对现浇连续箱梁满堂支架结构稳定性分析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供相关人员的参考。

关键词:满堂支架法;连续箱梁;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稳定性分析1、工程概况万兴路(K1+800~K3+910段)道路工程,设计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60km/h,采用双向六车道+两侧双车道辅道的形式(辅道在K3+110处结束),标准路幅宽度为59米。

含中兴大道上垮桥1座,上跨桥起点桩号K2+726.083,终点桩号K2+956.083,桥梁全长230m。

共1联,跨径布置:40+40+60+40+40=220m。

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上部结构按A类正截面不出现拉应力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

中兴大道上跨桥采用直腹式单箱双室截面,主梁采用C50混凝土。

单幅箱梁顶宽12.15米,底宽8.5米。

中支点两端梁高在29.0m范围内由3.2m采用二次抛物线变化为2.0m。

主梁顶板厚25厘米,底板厚25厘米,腹板厚50厘米;为增强支点处抗剪能力并满足连接器的间距要求,在端横梁和墩顶横梁外的不同范围内,腹板由50cm加厚至80cm;顶板由25cm加厚至45cm;底板由25cm加厚至45cm和80cm。

P1和P4号墩顶设置宽为2.0m的中支点横隔梁,P2和P3号墩顶设置宽为2.5m的中支点横隔梁,桥梁两端设置1.5m宽的端支点横隔梁。

本文采用经典结构力学理论及数值模拟对满堂支架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可为类似桥梁工程满堂支架的设计、计算及施工提供指导。

2、支架搭设(1)支架原材、模板进场时进行检查验收其材质规格,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

(2)基础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支架搭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堂支架稳定性分析
一,单位体系设定:3D 类型结构,力:N ;长度:m
二,定义材料、截面:Q235钢, 5mm 厚,8cm 直径的钢管
三,建模:
1,建立节点:坐标:(0,0,0)复制:5次距离:(1,0,0)
沿Z方向复制新建立的节点:
移动/复制节点
形式:复制
等间距:(0,0,1)
复制次数:4
2,建立单元:通过建立的节点,建立单元,如图:
复制单元:将新建立的单元,沿y方向复制一次,如下图:
选中y=0m处支架中间的节点,如图,通过扩展单元功能,沿y方向扩展1m单元,将两组支架连在一起。

扩展参数:节点—>线单元
等间距,dx,dy,dz:(0,1,0)
复制:1次
左视图,选中如下图的杆件,沿y方向每隔1米,等间距复制14次,
3,分割单元:全选所有单元,每个单元分割4份。

如下图:
四,荷载及边界
1,定义静力荷载工况
名称:竖向力
类型:恒荷载
2,支架顶部定义节点单位荷载:选中支架顶部所有节点,加载
3,定义边界条件:
选中支架底部全部节点,
定义固定支座。

约束:Dx,Dy,Dz
六:运行计算
七:后处理:查看屈曲模态及特征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