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同步练习2(1)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芙蓉楼送辛渐》同步练习及答案【基础达标】一、给下面字选择正确读音。

芙(fú fū)蓉(róng réng)渐(jiān jiàn)楚(chǔ cǔ)洛(luò lò)壶(hú huó)二、解释下面的词语。

芙蓉楼辛渐平明楚山冰心三、根据句意,写出古诗。

1.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

()2.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3.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

()4.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仍如晶莹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贮藏在玉壶中。

四、精彩回放。

1.《芙蓉楼送辛渐》作者是_____的诗人________,这首诗通过送别______时的_____,表明了诗人______________,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____________,永葆______________。

2.全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首______诗,首句从________写起,为送别设置了________。

二句中的“平明”点明__________;“楚山孤”,既写出了__________,又暗喻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

三、四句,写的是__________,仍与____________之意相吻合。

表明自己不为______________。

4.《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

作者与友人分别的时间是_____,地点______,友人将要去的地方_____________。

5.最后一句诗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表现作者_________________品格。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芙蓉楼送辛渐》同步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芙蓉楼送辛渐》同步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芙蓉楼送辛渐》同步练习
一、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解释。

1.平明
..送客楚山孤()
2.一片冰心
..在玉壶()
二、读拼音,写词语。

fú róng luò yáng yù hú dà yàn
()()()()
三、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四、阅读诗句,填一填。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诗,首句从写起,为送别设置了。

二句中的“平明”点明;“楚山孤”,既写出了,又暗喻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

三、四句写的是,仍与之意相吻合。

表明自己不为。

五、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参考答案
一、1.天刚亮 2.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二、芙蓉洛阳玉壶大雁
三、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四、送别昨夜秋雨凄清的气氛送客的时间友人的去向自己送别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

部编版语文四下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夜黑燕飞高)墨梅课后练习(含答案)2

部编版语文四下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夜黑燕飞高)墨梅课后练习(含答案)2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35.请你再写出两三句咏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品鉴
墨梅
元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小哪吒手中的混天绫和qián kūn(______)圈都是很厉害的武器。
3.秋天来了,一群群dà yàn(_____)向南方飞去了。
62.默写《塞下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写出下列词句中带点字的意思。
耕犁千亩实千箱(_____)
力尽筋疲谁复伤(_____)(_____)
56.把下面的诗句改写成现代汉语。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在这首诗中,“,”是写病牛,“,
”是抒情。作者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58.对比《病牛》,再读读现代诗人臧克家的《老黄牛》,说说你从《老黄牛》中体会到了什么样的形象和精神。
9.单于夜遁逃( )
A.遁地B.逃跑C.快跑D.带着盾牌逃走
10.只留清气满乾坤( )
A.清新B.轻的气体C.清香之气D.清晨的空气
11.一片冰心在玉壶( )
A.坚硬的心B.冰做的心C.纯洁的心D.冰冷的心
1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对这两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一句显示出了将士的高度自信。

【同步练习】《芙蓉楼送辛渐》(人教)

【同步练习】《芙蓉楼送辛渐》(人教)

《芙蓉楼送辛渐》同步练习霍山县城西小学徐红卫一、给下面字选择正确读音。

芙(fú fū)蓉(róng réng)渐(jiān jiàn)楚(chǔ cǔ)洛(luò lò)壶(hú huó)二、解释下面的词语。

芙蓉楼——辛渐——平明——楚山——冰心——三、根据句意,写出古诗。

1、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

()2、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3、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

()4、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仍如晶莹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贮藏在玉壶中。

四、精彩回放。

1、《芙蓉楼送辛渐》作者是_____的诗人________,这首诗通过送别______时的_____,表明了诗人______________,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____________,永葆______________。

2、全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首______诗,首句从________写起,为送别设置了________。

二句中的“平明”点明__________;“楚山孤”,既写出了__________,又暗喻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

三、四句,写的是__________,仍与____________之意相吻合。

表明自己不为______________。

4、《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

作者与友人分别的时间是_____,地点______,友人将要去的地方_____________。

5、最后一句诗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表现作者_________________品格。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含答案)1. 想象场景,将诗句补充完整。

(1)春来思乡时: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2)送别友人时: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

(3)赏游西湖时:______,______。

2. 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最接近的一句是()A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B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C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D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 把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春风花草香。

(2)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

(3)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

4. 课外阅读。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2)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5. 古诗阅读:补充诗句,并填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______。

千门万户______,总把____________。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______。

千门万户______,总把______。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元日”是农历______,即______。

(2)根据解释从诗中选出相对应的字词。

①______:一年已尽。

②______:药酒名。

③______:日出时光亮而又温暖的样子。

(3)判断对错。

“屠苏”是一种糕点名。

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吃这种糕点,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4)《元日》诗中的哪句诗概括出了“年复一日”这个词?()(5)王安石的《元日》诗反映了北宋过新年有哪些习俗?不正确的一项是()6.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积累了不少语言。

有的同学做事时边做边玩,我会用《左传》中的句子“______”来劝说他;《七步诗》中曹植有感于兄弟之间自相残杀发出感叹:______;关于守信,我想到了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的句子:______;即将离开母校,离开老师和同学,在离别之际,我不禁想起了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的临别叮咛之辞:______。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1. 阅读训练。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这一小节写了______种人,前一个“有的人”指______的人,后一个“有的人”是指______的人。

(2)两个“活着”的含义是()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下列对《登飞来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3. 古诗欣赏:补充诗句,并完成练习。

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

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远在天涯。

(1)枯藤老树______,______流水人家,古道______。

夕阳西下,______在天涯。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

(2)《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是______,“秋思”是______。

此曲被后人称为“______”。

(3)你认为全曲的主旨句是哪一句?()(4)你积累了多少思乡的诗呢?根据提示,把诗句补充完整。

①君自故乡来,______。

来日绮窗前,______?——王维《杂诗》②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

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4. 名句填空。

(1)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_____,______!(2)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

5. 课文大舞台。

(1)秋月白,______。

雨中山果落,______。

(2)______,眼见为实。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诗中的九月九日是______节。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1. 我会积累,我会读书。

(1)这学期我们已学了两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你能默写其中一首吗?别忘写上作者的姓名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本学期你一定读了不少课外书,请你推荐一本你认为比较好的书吧。

先写出书名:《______》简要谈谈你认为好的理由:______2. 阅读训练。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这一小节写了______种人,前一个“有的人”指______的人,后一个“有的人”是指______的人。

(2)两个“活着”的含义是()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的作品,他在诗中将______和______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______之情。

(2)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______”二字描写出春草的茂盛。

(3)人们常用“______ ,______”一句来赞颂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4)“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______”和“______”两个动词描绘出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______”和“______”点出友人即将经过的处所。

(5)最后两句用______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做到了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

4. 诗文填空。

(1)工欲善其事,______。

(2)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3)兴尽晚回舟,______。

(4)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5. 读《望洞庭》,回答下列问题:望洞庭唐(),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1)唐____________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 。

(2)写出诗的前两句的意思。

(3)前两句诗中,诗人把______ 比作了______ ,突出了洞庭湖面______ 的特点。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3.古诗三首(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3.古诗三首(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3.古诗三首2.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①“尽”的意思是。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③这两句诗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七、课内阅读。

寒食[唐] 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 本诗描绘了传统节日节的景象,前两句写的是(时间),后两句写的是(时间),诗人借汉喻唐,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2.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①用自己的话试着说说诗中描绘的景象。

.②第一句诗中的“飞”字能不能换成“开”字,下面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A. 可以。

“开”字写出了春天百花争艳、竞相开放的景象,比“飞”字更传神。

B. 不可以。

“飞”字写出了落花随风飞舞时的情态,明写花而暗写风。

而“开”字略显呆板,不能表现出风的作用。

C.不可以。

“飞”字写出了花儿千娇百媚、神采飞扬的形态,而“开”字只写出了花开放得多,不能表现花的神韵。

D.可以。

“开”字写出了春天里花朵的动态美,而“飞”字不能表达这层意思。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后两句使人联想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从而使我们更好地领会诗歌的主题。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长安城景色的赞美之情。

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诗描写了春天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

D.后两句是写天黑时分,宫苑里蜡烛燃烧通明,升腾起淡淡的烟雾,袅袅娜娜地萦绕在官宦家,到处弥漫着威福恩加的气势!八、延伸阅读。

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①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②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③。

【注释】①砌:台阶。

②回廊:回旋的走廊。

③看花:赏花。

1.解释下列词语。

(1)胧月:______________(2)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芙蓉楼送辛渐》同步练习2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芙蓉.(yónɡ)楼送辛渐
B、杜甫.(pǔ)
C、自在娇莺恰恰啼.(tí)
三、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蹊”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它在诗中的意思是()。

它还有另一个读音是(),组词()。

四、把词语和相应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留连清晨
平明比喻心的纯洁
恰恰舍不得离开
冰心形容鸟叫声和谐动听
五、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的作者是()
A、孟浩然
B、王维
C、王昌龄
2、“黄四娘家花满蹊”中的“娘”意思是()
A、黄四的母亲
B、黄四的老婆 C对妇女的美称、
3、《江畔独步寻花》描写的是()的美丽景象。

A、春天
B、秋天
C、夏天
4、杜甫被后人称为()
A、诗仙
B、诗佛
C、诗史
D、诗圣
5、《江畔独步寻花》中能概括全篇的诗句是()
A、黄四娘家花满蹊
B、千朵万朵压枝低
C、留连戏蝶时时舞
D、自在娇莺恰恰啼
六、课外阅读。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著名诗人__________。

2、补全诗句。

3、这首诗表达了朋友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

4、送别诗是我国古诗词海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请将有关诗句补充完整。

(1)惜别情在滔滔江水中:
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惜别情在勉励的话语中:
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惜别情在送别的美酒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luò yánɡ bīnɡ xīn yù hú
洛阳冰心玉壶
jiānɡ pàn liú lián jiāo yīnɡ
江畔留连娇莺
二、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C)
A、芙蓉.(yónɡ)楼送辛渐
B、杜甫.(pǔ)
C、自在娇莺恰恰啼.(tí)
三、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蹊”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10)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X),再查音节(xī),它在诗中的意思是(小路)。

它还有另一个读音是(qī),组词(蹊跷)。

四、把词语和相应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留连清晨
平明比喻心的纯洁
恰恰舍不得离开
冰心形容鸟叫声和谐动听
五、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的作者是(C)
A、孟浩然
B、王维
C、王昌龄
2、“黄四娘家花满蹊”中的“娘”意思是(C)
A、黄四的母亲
B、黄四的老婆 C对妇女的美称、
3、《江畔独步寻花》描写的是(A)的美丽景象。

A、春天
B、秋天
C、夏天
4、杜甫被后人称为(D)
A、诗仙
B、诗佛
C、诗史
D、诗圣
5、《江畔独步寻花》中能概括全篇的诗句是(A)
A、黄四娘家花满蹊
B、千朵万朵压枝低
C、留连戏蝶时时舞
D、自在娇莺恰恰啼
六、课外阅读。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_桃花潭水深千尺_,_不及汪伦送我情_。

1、这首诗的作者是_唐_朝著名诗人_李白_。

2、补全诗句。

3、这首诗表达了朋友之间的_深情厚谊_。

4、送别诗是我国古诗词海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请将有关诗句补充完整。

(1)惜别情在滔滔江水中:
孤帆远影碧空尽,_唯见长江天际流_。

(2)惜别情在勉励的话语中:
莫愁前路无知己,_天下谁人不识君_。

(3)惜别情在送别的美酒中:
_劝君更尽一杯酒_,西出阳关无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