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拓展欣赏
唐代有很多边塞诗,我们来了解一些。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板书设计 塞下曲
单于 夜遁逃 (惊恐、狼狈) 边防将士 轻骑逐 (警惕、果敢)
第3课时 墨梅
王冕的评价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 一样清”。正是由于王冕有这种鄙 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才 有了这净白无暇。冰清玉洁的墨梅。
课文小结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美丽,实际 上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 和坚贞纯洁的情操,抒发了作者对流俗的不 满,也体现了作者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拓展延伸
4.诗句展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好 友时凄寒孤寂之情,楚山孤独地峙立,更展现 露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这里以 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 坚贞不屈、顽强斗争的品格。
中心思想
这首诗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 写自己的高风亮节,表明了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 利禄,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 洁品质的崇高气节。
1.解读“夜”,此时的夜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夜?
由夜黑,夜深,夜静,宿雁惊起感受单于逃 跑时惊恐的心情与狼狈的样子。
2.解读“满”,满字用在这里写出了什么?
由“满”感受到突如其来的雪很大,天气严 寒,寨外环境恶劣,将士们不顾严寒,英勇无畏 的精神品质,读出诗人对将士的赞美之情。
中心思想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 景下溃逃的,我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 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被渲染出来了。 本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 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17、《芙蓉楼送辛渐》、《送元二使安西》 讲课2

一片冰心在玉壶 。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 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二句中的“平明” 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既写出了友 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三、 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 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
这是一首送别诗,淡写朋友的离情 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 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 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 达自己不会因为官场坎坷遭遇而改变 自己的气节,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 心志。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
1、《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友 人分别的时间是?地点在?友人将要去的地方是? 清晨(平明送客)。芙蓉楼(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洛阳亲友如相问) 2、诗中哪些词语含蓄的透露出作者送别友人时 依依不舍的感情? 寒雨(心中惆怅才觉雨寒)。楚山孤(友人离去 后自己犹如楚山一般孤独) 3、最后一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作者怎 么样品格? 比喻,自比冰壶。表达了自己开朗的胸怀坚强的 性格和高风亮节
诗文
“楚山孤”用我们的话怎么说?你 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呢?
诗人离开朋友时强烈的孤寂感
诗文
句 解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1洛阳:辛渐是诗人的同乡,同为洛阳人。 2如,如果。3问:问起或打听。 4冰心:指人的品德美好 。比喻心的纯洁。 5玉壶:在古语中具有多义性,它可以指洒 壶、月亮、灯、滴漏等。在此把“玉壶”解 释为酒壶,既是推杯换盏时的谐谑,也极符 合王昌龄当时的心态。
送元二使安西 ∕ ∕ ∕
【唐】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送别 元二:作者的 友人元常,在 兄弟中排行老 二,故名“元 二”。 使:到某地; 出使。 安西:唐代安 西都护府,在 今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库车县。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 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二句中的“平明” 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既写出了友 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三、 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 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
这是一首送别诗,淡写朋友的离情 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 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 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 达自己不会因为官场坎坷遭遇而改变 自己的气节,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 心志。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
1、《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友 人分别的时间是?地点在?友人将要去的地方是? 清晨(平明送客)。芙蓉楼(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洛阳亲友如相问) 2、诗中哪些词语含蓄的透露出作者送别友人时 依依不舍的感情? 寒雨(心中惆怅才觉雨寒)。楚山孤(友人离去 后自己犹如楚山一般孤独) 3、最后一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作者怎 么样品格? 比喻,自比冰壶。表达了自己开朗的胸怀坚强的 性格和高风亮节
诗文
“楚山孤”用我们的话怎么说?你 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呢?
诗人离开朋友时强烈的孤寂感
诗文
句 解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1洛阳:辛渐是诗人的同乡,同为洛阳人。 2如,如果。3问:问起或打听。 4冰心:指人的品德美好 。比喻心的纯洁。 5玉壶:在古语中具有多义性,它可以指洒 壶、月亮、灯、滴漏等。在此把“玉壶”解 释为酒壶,既是推杯换盏时的谐谑,也极符 合王昌龄当时的心态。
送元二使安西 ∕ ∕ ∕
【唐】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送别 元二:作者的 友人元常,在 兄弟中排行老 二,故名“元 二”。 使:到某地; 出使。 安西:唐代安 西都护府,在 今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库车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

字词听写
21 古诗三首
一、新课引入
自古多情伤离别,相处了那么久,分别之际, 总会有些不舍。今人如此,古人亦如此。今天我 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离别的古诗。
二、新课讲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会认
fú
芙蓉
chán
单于
róng
莲蓉
yàn
砚台
luò
洛阳
qián kūn
乾坤
二、新课讲解
多音字
dān
各单位都要做好消防工作,以防患未然。
伤感 孤独 不舍
平明送客
天气的寒冷让人感到 寒雨连江
寒意和伤感,更让人伤心 与不舍的是与朋友的离别。
孤
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再想想 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格。(课 后第1题)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诗意: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 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 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自由读诗,把古诗读 正确、读流利。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如何理解题目 “芙蓉楼送辛渐”?
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 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 后在此分手,并作下此诗。在芙蓉楼送别辛渐。
墨梅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
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元朝著名画家、 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 放牛,靠自学成才。
主要成就: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 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花屋内。此时 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前夕, 作者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 的矛盾,感慨之下作此诗。
21 古诗三首
一、新课引入
自古多情伤离别,相处了那么久,分别之际, 总会有些不舍。今人如此,古人亦如此。今天我 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离别的古诗。
二、新课讲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会认
fú
芙蓉
chán
单于
róng
莲蓉
yàn
砚台
luò
洛阳
qián kūn
乾坤
二、新课讲解
多音字
dān
各单位都要做好消防工作,以防患未然。
伤感 孤独 不舍
平明送客
天气的寒冷让人感到 寒雨连江
寒意和伤感,更让人伤心 与不舍的是与朋友的离别。
孤
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再想想 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格。(课 后第1题)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诗意: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 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 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自由读诗,把古诗读 正确、读流利。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如何理解题目 “芙蓉楼送辛渐”?
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 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 后在此分手,并作下此诗。在芙蓉楼送别辛渐。
墨梅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
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元朝著名画家、 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 放牛,靠自学成才。
主要成就: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 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花屋内。此时 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前夕, 作者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 的矛盾,感慨之下作此诗。
2023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件

第二课时
《塞下曲》《墨梅》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昌 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它 是一首送别诗,今天,继续 用学习上节课古诗的方法来 学习《塞下曲》和《墨梅》
新课导入
1.解释题目,了解作者。 2.带感情朗读这两首古诗。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
字词乐园 单
( BCF )。(多选)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E.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F.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芙蓉楼送辛渐》:洁身自好
1.这首诗所讲的故事发生在 芙蓉楼 (地点),诗人
单.( dān
)是他那苍劲、沙哑的独特嗓音,就
足够吸引人。
二、看拼音,写词语。 洛 阳芙 蓉玉 壶 大 雁砚 台乾 坤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平.明.送客楚山孤( A ) A.天刚亮。 B.平白。 C.公平严明。 2.欲将轻骑.逐( C ) A.骑车。 B.骑马。 C.骑兵。
3.单于夜遁.逃( B ) A.消失。 B.逃走。 C.带着盾牌。
香弥漫在天地间。
六、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
1.“朵朵花开淡墨痕”说明画上的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
水点染而成的。(
)
√
2.《塞下曲》中,作者直接描写了战斗的场面,展示了
一幅金戈铁马的战争图。
( ×)
3.《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
的离愁别绪。(
)
√
七、诗句分类:与《塞下曲》的题材相同的是( ADE ),与《芙蓉楼送辛渐》的题材相同的是
芙蓉楼送辛渐PPT课件

超越时空的情感
友情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使分别两地,情感依然深厚。
对未来的期望
对友人的期望
王昌龄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期望,希 望友人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对自己的期望
诗中还透露出作者对自己的期望,希望自己 能够不断进步,与友人共同成长。
对未来的展望
整首诗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展望,体现了作 者积极向上的心态。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 的成就。唐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个人背景
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心情复杂。他感慨人生短暂 ,世事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祝福。这种 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使诗歌充满了真挚和深情。
05 总结
诗的价值
文学价值
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语言艺术,展现 了唐代诗歌的韵味和魅力,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历史价值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时代背景,为我们了解唐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 料。
美学价值
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情感,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对读者的启示
感悟人生
通过诗中对离别和友情的描绘,读者可以深 刻感悟人生的短暂和珍贵,珍惜当下,珍视 友情。
思考社会
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引导读者思考社会 现实和人生处境,增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理解。
提高审美
通过对诗歌的欣赏和学习,读者可以提高自 己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培养对文学艺术 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现代意义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芙蓉楼送辛渐课件ppt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名利所动。
03
面对困境
诗中表达的离别之情和凄凉之感,也让我们明白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
挫折。面对困境时,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相信
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
启迪心灵
情感的真挚
这首诗让我们明白,真挚的情感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我 们都应该用心去呵护、去珍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
象征
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情感,使情感更 加含蓄、深沉。
通过象征来表现事物的内在意义和深 层含义,使语言更加深刻、有力。
直抒胸臆
直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感,语言质 朴、自然、有力。
05 诗词的鉴赏与感悟
鉴赏要点
语言美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以其精炼、 含蓄的语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每 一个字都有深刻的含义,如“寒雨连 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中的 “寒”、“夜”、“雨”、“江”、 “吴”、“客”、“楚山”、“孤”, 这些词语共同营造了一种凄清、冷寂 的氛围,使人感受到离别的哀伤。
历史意义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 实,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 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 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02 解析诗词内容
诗词大意
总结词
描绘了作者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深情厚谊和离别 的感伤。
详细描述
该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好友的深厚情感 。诗中通过描写雨夜、江水、孤帆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凄凉、伤感的氛围,进一 步突出了离别的感伤之情。
生活的美好
虽然诗中表达的是离别的凄凉之感,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生活中的美好。生活中的每一个细 节都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欣赏。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我们才能真正地活在当下、享受人 生。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

2. 它与其他送别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 看注释,仔细读诗歌,我们可以从诗中体
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寒雨连江夜入吴
自由朗读这句诗,你读出了怎样
的感觉?诗中哪个词向你传达出这种
情感?
凄凉 伤感
什么样的雨能称为“寒雨”呢?诗人 为什么要提到“夜”?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尤其是 在下雨的夜晚,更是增添了萧瑟的秋意, 这也渲染了作者与友人惜别的黯淡气氛。
了解作者
王昌龄(698—约756),字少伯,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边塞诗 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诗以边塞诗和送别诗居多。
芙蓉楼送辛渐
朗
[唐]王昌龄
读 诗 歌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 王昌龄的这首送别诗也表达了朋友间的深 情厚谊与依依不舍之情吗?
天刚蒙蒙亮,诗人和朋友就出门了。他们 来到江边,依依惜别。远处的山,孤傲耸峙在 江心,它好像也见证着这惜别的情景。
孤独
即将分别,王昌龄会和朋友说些什么呢?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好友辛渐就要回去,即将见到家乡的亲 友,猜想一下,王昌龄的家乡可能会有哪些 亲友,这些亲友见到辛渐可能会问些什么?
② 老朋友泰不华举荐他做官,王冕谢绝了。 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赏识他的才华,决
定重用他,王冕选择了退隐山林。
淡泊名利
知清味
王冕为什么会把名利看得那么淡呢? 或者说王冕看重的又是什么呢?用诗句 回答。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自由读读这两句诗,静静地想一想, 并结合王冕的品性,说说你对这两句诗 中的哪些词句又有了新的认识。
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寒雨连江夜入吴
自由朗读这句诗,你读出了怎样
的感觉?诗中哪个词向你传达出这种
情感?
凄凉 伤感
什么样的雨能称为“寒雨”呢?诗人 为什么要提到“夜”?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尤其是 在下雨的夜晚,更是增添了萧瑟的秋意, 这也渲染了作者与友人惜别的黯淡气氛。
了解作者
王昌龄(698—约756),字少伯,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边塞诗 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诗以边塞诗和送别诗居多。
芙蓉楼送辛渐
朗
[唐]王昌龄
读 诗 歌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 王昌龄的这首送别诗也表达了朋友间的深 情厚谊与依依不舍之情吗?
天刚蒙蒙亮,诗人和朋友就出门了。他们 来到江边,依依惜别。远处的山,孤傲耸峙在 江心,它好像也见证着这惜别的情景。
孤独
即将分别,王昌龄会和朋友说些什么呢?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好友辛渐就要回去,即将见到家乡的亲 友,猜想一下,王昌龄的家乡可能会有哪些 亲友,这些亲友见到辛渐可能会问些什么?
② 老朋友泰不华举荐他做官,王冕谢绝了。 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赏识他的才华,决
定重用他,王冕选择了退隐山林。
淡泊名利
知清味
王冕为什么会把名利看得那么淡呢? 或者说王冕看重的又是什么呢?用诗句 回答。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自由读读这两句诗,静静地想一想, 并结合王冕的品性,说说你对这两句诗 中的哪些词句又有了新的认识。
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公开课课件

luò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洛壶
芙蓉 洛
壶
再读古诗,划分节奏。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天刚亮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诗意: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 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 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 影只的楚山。
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 现了怎样的精神品格。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到了洛阳,如果 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 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诗句 表现了高尚纯洁、坚强乐观的精神。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将军率领轻骑兵 一路追杀,顾不得漫天的大雪已落满弓和 刀。诗句表现了不畏艰苦、奋勇杀敌的精 神品格。
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指池花边的颜色 天地间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夸赞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传说会稽(今浙江绍兴)蕺山下有晋 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洗砚池。由于经常洗 笔砚,池塘的水都染黑了。
诗歌大意 我画的我家洗砚池边的梅花,一朵朵开
放的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汁 点化而成的。梅花不需要 别人夸奖它颜色好看,只 求在天地间留下清香的正气。
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意: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 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 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 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如何理解诗中的“寒”与“孤”? 自然的“寒”与楚山的“孤”
离别的“寒”与内心的“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洛壶
芙蓉 洛
壶
再读古诗,划分节奏。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天刚亮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诗意: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 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 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 影只的楚山。
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 现了怎样的精神品格。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到了洛阳,如果 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 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诗句 表现了高尚纯洁、坚强乐观的精神。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将军率领轻骑兵 一路追杀,顾不得漫天的大雪已落满弓和 刀。诗句表现了不畏艰苦、奋勇杀敌的精 神品格。
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指池花边的颜色 天地间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夸赞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传说会稽(今浙江绍兴)蕺山下有晋 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洗砚池。由于经常洗 笔砚,池塘的水都染黑了。
诗歌大意 我画的我家洗砚池边的梅花,一朵朵开
放的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汁 点化而成的。梅花不需要 别人夸奖它颜色好看,只 求在天地间留下清香的正气。
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意: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 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 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 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如何理解诗中的“寒”与“孤”? 自然的“寒”与楚山的“孤”
离别的“寒”与内心的“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送别诗你还知道哪些? 慰勉即将分手的友人的——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 州》 感念友人深情的——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浸透着和友人厚谊与不舍的——劝君更 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昌 龄
3
王昌龄(690-756),唐代诗人,字少伯,陕西 西安人。他的诗多写边塞生活,是唐代边塞诗人 的代表作家,其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全唐 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xù] 密而思清”, 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 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有“诗家天子”之 称,世称王龙标。尤其, 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 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 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 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 ,体现了诗人广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 怀。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 情,情景交融。后人辑有《王昌龄集》。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
19
1、《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友人 分别的时间是?地点在?友人将要去的地方是? 清晨(平明送客)。芙蓉楼(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洛阳亲友如相问) 2、诗中哪些词语含蓄的透露出作者送别友人时依 依不舍的感情? 寒雨(心中惆怅才觉雨寒)。楚山孤(友人离去 后自己犹如楚山一般孤独) 3、最后一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作者怎么 样品格? 比喻,自比冰壶。表达了自己开朗的胸怀坚强的 性格和高风亮节
20
变式训练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用拟人说:
。
用夸张说:
。
用双重否定说:
。
21
送别诗四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无限留恋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22
用这样的方法先自学,想想用 什么方式展示,然后对学、群学, 最后在组长的组织下准备班级展示。
芙蓉楼:润州的城楼
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
在芙蓉楼送别好朋友辛渐。
8
写作背景: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 州,北上洛阳。被贬在江宁(今江苏南 宁)任职诗人,亲自送行到了润州,在9
芙蓉楼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滨,其原建于古镇 江城内三山(日精山、月华山、寿丘山)中的月华山上。10为 东晋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犹存。
释为酒壶,既是推杯换盏时的谐谑,也极符
合王昌龄当时的心态。
意思是:如果洛阳的亲友向你问起我的
情况,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就象盛在
玉壶的冰那样洁白透明。
16
玉壶:玉制的茶壶。玉代表着永恒。
冰心:比喻一颗纯洁的心。
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那颗纯洁的心 就如放在玉壶中一样,比喻他清廉 正直的品格永远不变。
17
24
赠汪伦
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 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25
赠吾生 朝 夕 相 伴 足 六 载, 离 愁 别 怨 郁 满 怀。 同 窗 情 谊 何 日 续, 日 月 同 辉 终 须 来。
26
迁
移
运
用
:
写
毕
业
赠
言
27
总结
诗句展现了诗人的怎样形象?
诗文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 浩瀚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 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 形单影只的楚山。到了洛阳,如果有 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 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 洁。
18
这是一首送别诗,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 的高风亮节。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 气氛。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 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苍茫 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 比冰壶,表达自己不会因为官场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 节,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心志。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熏,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充满乐观和鼓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huàn)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3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楚山孤影。
12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1寒雨:秋雨。2连江:满江。3入:来到。4、吴: 吴地。5平明:天刚亮。6孤:孤寂 、孤独。
意思是: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
到吴地。天刚亮时送走好友,只留下
楚山孤影。
13
1.“寒雨”是什么季节的雨? 2.“连、入”写出了汉语绵绵不断唐和·王无昌声龄无 息,渲染离别时的暗淡气势
4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
5
学习目标 读诗四部曲: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出诗的节奏美、韵律美 3、读出自己对诗的初步感受; 4、读出诗情
合作探究
画—画出最能打动你的词句。 想—想一想这首诗的意思。 读—读出诗人表达的情感 。
14
平明送客楚山孤。
“楚山孤”用我们的话怎么说? 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呢?
诗人离开朋友时强烈的孤寂感 15
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解
1洛阳:辛渐是诗人的同乡,同为洛阳人。
2如,如果。3问:问起或打听。
4冰心:指人的品德美好 。比喻心的纯洁。
5玉壶:在古语中具有多义性,它可以指洒
壶、月亮、灯、滴漏等。在此把“玉壶”解
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
烘托出诗人送别好友时凄寒孤寂
之情,楚山孤独地峙立,更展现
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
诗人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
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坚贞不屈
顽强斗争的品格。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写景叙事 表白胸襟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1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1寒雨:秋雨。2连江:满江。3入:来到。句4、 吴:吴地。5平明:天刚亮。6孤:孤寂 、孤解
独。
意思是: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
到吴地。天刚亮时送走好友,只留下
3
王昌龄(690-756),唐代诗人,字少伯,陕西 西安人。他的诗多写边塞生活,是唐代边塞诗人 的代表作家,其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全唐 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xù] 密而思清”, 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 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有“诗家天子”之 称,世称王龙标。尤其, 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 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 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 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 ,体现了诗人广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 怀。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 情,情景交融。后人辑有《王昌龄集》。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
19
1、《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友人 分别的时间是?地点在?友人将要去的地方是? 清晨(平明送客)。芙蓉楼(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洛阳亲友如相问) 2、诗中哪些词语含蓄的透露出作者送别友人时依 依不舍的感情? 寒雨(心中惆怅才觉雨寒)。楚山孤(友人离去 后自己犹如楚山一般孤独) 3、最后一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作者怎么 样品格? 比喻,自比冰壶。表达了自己开朗的胸怀坚强的 性格和高风亮节
20
变式训练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用拟人说:
。
用夸张说:
。
用双重否定说:
。
21
送别诗四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无限留恋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22
用这样的方法先自学,想想用 什么方式展示,然后对学、群学, 最后在组长的组织下准备班级展示。
芙蓉楼:润州的城楼
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
在芙蓉楼送别好朋友辛渐。
8
写作背景: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 州,北上洛阳。被贬在江宁(今江苏南 宁)任职诗人,亲自送行到了润州,在9
芙蓉楼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滨,其原建于古镇 江城内三山(日精山、月华山、寿丘山)中的月华山上。10为 东晋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犹存。
释为酒壶,既是推杯换盏时的谐谑,也极符
合王昌龄当时的心态。
意思是:如果洛阳的亲友向你问起我的
情况,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就象盛在
玉壶的冰那样洁白透明。
16
玉壶:玉制的茶壶。玉代表着永恒。
冰心:比喻一颗纯洁的心。
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那颗纯洁的心 就如放在玉壶中一样,比喻他清廉 正直的品格永远不变。
17
24
赠汪伦
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 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25
赠吾生 朝 夕 相 伴 足 六 载, 离 愁 别 怨 郁 满 怀。 同 窗 情 谊 何 日 续, 日 月 同 辉 终 须 来。
26
迁
移
运
用
:
写
毕
业
赠
言
27
总结
诗句展现了诗人的怎样形象?
诗文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 浩瀚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 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 形单影只的楚山。到了洛阳,如果有 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 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 洁。
18
这是一首送别诗,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 的高风亮节。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 气氛。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 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苍茫 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 比冰壶,表达自己不会因为官场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 节,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心志。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熏,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充满乐观和鼓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huàn)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3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楚山孤影。
12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1寒雨:秋雨。2连江:满江。3入:来到。4、吴: 吴地。5平明:天刚亮。6孤:孤寂 、孤独。
意思是: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
到吴地。天刚亮时送走好友,只留下
楚山孤影。
13
1.“寒雨”是什么季节的雨? 2.“连、入”写出了汉语绵绵不断唐和·王无昌声龄无 息,渲染离别时的暗淡气势
4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
5
学习目标 读诗四部曲: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出诗的节奏美、韵律美 3、读出自己对诗的初步感受; 4、读出诗情
合作探究
画—画出最能打动你的词句。 想—想一想这首诗的意思。 读—读出诗人表达的情感 。
14
平明送客楚山孤。
“楚山孤”用我们的话怎么说? 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呢?
诗人离开朋友时强烈的孤寂感 15
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解
1洛阳:辛渐是诗人的同乡,同为洛阳人。
2如,如果。3问:问起或打听。
4冰心:指人的品德美好 。比喻心的纯洁。
5玉壶:在古语中具有多义性,它可以指洒
壶、月亮、灯、滴漏等。在此把“玉壶”解
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
烘托出诗人送别好友时凄寒孤寂
之情,楚山孤独地峙立,更展现
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
诗人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
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坚贞不屈
顽强斗争的品格。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写景叙事 表白胸襟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1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1寒雨:秋雨。2连江:满江。3入:来到。句4、 吴:吴地。5平明:天刚亮。6孤:孤寂 、孤解
独。
意思是: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
到吴地。天刚亮时送走好友,只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