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选修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梳理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梳理1.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战国时期的屈原,他不但是出色的政家家、外交家,而且还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的新诗体——楚辞,后世也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其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诗篇。
他的作品大多编在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里。
2.阮籍,字嗣宗,“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竹林七贤”之一。
他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
他的诗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讳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其代表作《咏怀》诗现存八十二首。
3.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又作《五柳先生传》,又称“五柳先生”。
他是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我们学过他的田园诗《归园田居》。
他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欧阳修曾给予高度评价:“魏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
”其散文《桃花源记》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一朵奇葩。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系组诗,大都慨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
4. 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唐代有韩愈、柳宗元。
二人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世人并称为“韩柳”。
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潮州韩文公庙碑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著有《昌黎先生集》。
高中我们学过《师说》《祭十二郎文》。
5.唐诗的成就把古代诗歌的发展推向了高峰。
李白字太白,号“清莲居士”。
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的美称;他的一首游仙诗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其诗眼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古体诗《蜀道难》《将进酒》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诗风豪放飘逸,著有《李太白全集》。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 第19课阿房宫赋

第19课 阿房宫赋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缦.回(m àn) (2)不霁.何虹(jì) (3)尽态极妍.(y án) (4)鼎铛.玉石(chēnɡ) (5)金块珠砾.(lì) (6)横槛.(ji àn) (7)逦迤..(lǐ yǐ) (8)锱.铢(zī) (9)架梁之椽.(chu án) 二、文言基础知识梳理1.古今异义(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形容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今义: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2)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天气冷暖。
今义: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筹划、组织并管理。
(4)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
今义:怜悯。
2.一词多义(1)族⎩⎪⎨⎪⎧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动词,灭族士大夫之族.,曰诗曰弟子云者:名词,类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名词,家族(2)焉⎩⎪⎨⎪⎧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用在形容词后面,表示 事物的状态,“……的样子”或师焉.,或不焉.: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且焉.置土石:兼语词,于何,在哪里(3)而⎩⎪⎨⎪⎧ 骊山北构而.西折:连词,表示顺承关系不敢言而.敢怒: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谁得而.族灭也: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连词,表示递进关系(4)举⎩⎪⎨⎪⎧ 戍卒叫,函谷举.:动词,拔、攻占吾力足以举.百钧:动词,举起举.世无双:副词,全3.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蜀山兀.,阿房出:形容词作动词,指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
(3)骊山北.构而西.折:名词作状语,从北面,向西面。
(4)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名词作状语,乘辇车。
(5)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朝”“夜”,名词作状语;“弦”,名词作动词,弄弦,弹琴。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课件】自主赏析 蜀相

寻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
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 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 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目睹国势艰 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 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 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3.作者用哪些语句勾勒诸葛亮的形象?从诗歌中可以 看出诸葛亮具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 师未捷身先死。” (2)诸葛亮的特点:雄才大略、忠心耿耿、无私奉献、 壮志未酬。
4.作者塑造诸葛亮这一形象的用意是什么?“长使英雄 泪满襟”句中“英雄”有没有包括杜甫自己呢?请运 用“知人论世”方法,谈谈你的观点。 提示:(1)以诸葛自况,表达自己像千古英雄一样具 有壮志未酬的苦痛。
答案: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 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 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 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3.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烟尘” 并非自然界中的烟尘,而是有特定含义的“战争”,这 也与后文相照应。“请缨”可联想到高中课本中的“无 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滕王阁序》),可知该词还 有其暗含的意思。
览译文(教师用书独具)
1.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运用了哪些 表现技巧?请简要分析。 提示:(1)设问。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 寻”是问,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是答。这是诗 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 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2)记叙与描写结合。 第一句是记叙,“柏森森”用的是描写。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虞美人》

巨变的 “人事”
对照
永恒的 “月下花 前年”年到来 的“东风”
应犹在的 “雕栏玉砌”
今非昔比的 “往事”
不堪回首的 “故国”
已改的 “朱颜”
这首词通篇采用一问一答、自 问自答、问起答结的构架,在这个 构架中形成了三组对照。
10.吟咏诗韵:仔细吟咏词句,找出意象,并 体会意象中包含的情感。
上片
实景:月下花前 虚写:回忆往事
“何时了 ” “知多少” 韶光易逝 悲
眼前景物:登楼远望 “又东风”时光消逝
虚写:回忆故国
“不堪回首”亡国之恨 恨
愁
虚写:雕栏玉砌
朱颜已改
下片
“应犹在” 故国凄凉 悲
人事非
物是人非 恨
发问:愁思如水
“向东流”
愁 *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月下花前
实 小楼
“物是” 虚
东风
(自然永恒)
景
往事 故国 雕栏玉砌 朱颜 一江春水
一、导入
法国作家缪塞尔说:“最 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 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洁的眼 泪。”
李煜
植物名——虞美人
【花 语】 白色虞美人:象征着安慰、慰问 红色虞美人:代表着极大的奢侈、顺从 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
虞美人
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在 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 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 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人非”
(人生无常)
情
四、感 想一想,这首词中包含哪 些愁绪在里面?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乡之苦
讨论:有词人评论说,就是这首词 中的两个“东”字断送了李煜的性命。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一)成语梳理1.《庖丁解牛》目无全牛:开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游刃有余:形容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切中肯綮: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
现指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善刀而藏:将刀擦拭干净收起来。
比喻有所收敛、适可而止或自藏其才而不炫露。
2.《项羽之死》四面楚歌: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望风披靡:披靡,草木随风倒伏。
草一遇到风就倒伏。
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就溃散了。
比喻军队毫无斗志。
3.《阿房宫赋》钩心斗角:原指宫室结构精巧工致,后用来指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也作勾心斗角。
锱铢必较:锱、铢,都是占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
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4.《文与可画筼筜偃竹记》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也说成竹在胸。
贻人口实:贻,遗留;口实,话柄。
指做事或说话不小心,给人家留下了话柄。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
5.《六国论》抱薪救火: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患,结果反而使祸患扩大。
披荆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
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6.《陶庵梦忆序》雕虫小技:雕,雕刻;虫,指鸟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7.《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浮生若梦: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若,像。
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
8.《项脊轩志》万籁俱寂: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9.《苦斋记》膏粱之子:膏粱,肥肉和细粮,泛指精美的饮食、代指富贵生活。
比喻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
(二)文化知识庙祝:庙堂中管香火的人。
治:旧时称地方政府所在的地为“治”。
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修理解型默写(全)(含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保存至高考的同学可以考上名牌大学)1.2《湘夫人》1、《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2、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
3、“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现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
4、“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写湘君把外衣抛到江中去,把单衣丢在澧水旁。
是希望湘夫人能知道他曾经来过。
1.3《拟行路难》1、鲍照在《拟行路难》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2、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拟行路难》中,作者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拟行路难》中安慰自己要认命,不要忧愁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4《蜀相》1、《蜀相》中,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并抒发凭吊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2、《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抱负的句子3、《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4、《蜀相》中,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并奠定了全诗“沈挚悲壮”的的句2.1《春江花月夜》1、《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课件27张

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表达 技巧
诗歌的思想 和情感
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
炼字 诗眼 炼句 语言风格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结构技巧
咏史怀古诗 山水田园诗 边塞军旅诗 送别怀人诗 羁旅思乡诗 咏物言志诗 即事抒怀诗
1.形象+身份
鉴
人物形象
2.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3.概况社会意义或作者
建功立业,乡愁,战争艰辛,对君 王的不满,赞叹奇异风光
依依不舍,思念与牵挂,对友人 的安慰与勉励,抒发人生感慨
容 和
羁旅思乡诗
羁旅孤凄之愁,思家怀人, 怀才不遇,厌战思家
情
咏物言志诗
感
即事抒怀诗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运用习题继续巩固古诗鉴 赏的各类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总结阅读诗歌的常见方法 教学难点:明晰诗歌阅读的答题内容
总结方法
(一)看标题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 1、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 2、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 3、有些题目点明中心。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 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总结方法
(二)看注释
在高考诗歌鉴赏题中,往往在诗歌后面附有几则注释, 对于这些注释,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而应仔细阅读, 从中揣摩诗歌的隐含信息,从而为进一步深入分析诗歌做 准备
总结方法
(三)析尾句
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 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 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 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 作用。如果我们鉴赏诗歌的时候,也对结尾特 别用心,就可能会很快发现“直捣黄龙”的捷 径。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语文笔记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楚辞专题第一课《国殇》一.原文及注释操吴戈兮被犀甲(1),车错毂(gǔ)兮短兵接(2)。
旌蔽日兮敌若云(3),矢交坠兮士争先(4)。
凌余阵兮躐(liè)余行(5),左骖(cān)殪(yì)兮右刃伤(6)。
霾(mái)两轮兮絷(zhí)四马(7),援玉枹(fú)兮击鸣鼓(8)。
天时怼(duì)兮威灵怒(9),严杀尽兮弃原野(10)。
出不入兮往不反(11),平原忽兮路超远(12)。
带长剑兮挟秦弓(13),首身离兮心不惩(14)。
诚既勇兮又以武(15),终刚强兮不可凌(16)。
身既死兮神以灵(17),魂魄毅兮为鬼雄(18)注释:(1)吴戈:战国吴地所制的戈(因制作精良锋利而著名)。
操:持。
戈:武器名。
被:通“披”。
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
(2) 毂:(gǔ)车轮贯轴处。
车错毂;指两国双方激烈交战,战车交错。
毂是车轮中心插轴的地方。
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
(3)旌:(jīng)蔽日兮敌若云;旌旗遮蔽了太阳,敌兵好像云一样涌上来。
旌:用羽毛装饰的旗子。
(4)矢交坠兮士争先;流矢在双方的阵地上纷纷坠落,战士们奋勇争先。
矢:箭。
(5)凌:侵犯。
躐(liè,音“列”):践踏。
行(háng):队伍的行列。
(6)左骖(cān):古代战车用四匹马拉,中间的两匹马叫“服”,左右两边的叫“骖”。
殪(yì义):倒地而死。
右:指右骖。
刃伤:为兵刃所伤。
(7)霾两轮兮絷四马:车轮陷入泥中,驾车的四马被绊住了。
霾(m ái,埋)。
通“埋”,只两轮陷入泥中。
絷(zhí,直);绊住。
(8)援玉枹(fú)兮击鸣鼓:主帅鸣击战鼓以振作士气。
援:拿着。
玉枹:用玉装饰的鼓槌。
(9)天时:天意。
怼(duì):怨怒。
威灵怒:神明震怒。
(10)严杀:酣战痛杀。
弃原野;指骸骨弃在战场上。
(11)出不入兮往不反;是说战士抱着义无反顾的必死决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选修)知识归
纳
――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
第一单元
1、《长恨歌》白居易
表现手法:以景衬情
思想内容:诗歌既对李、杨真挚爱情的歌颂,也有对明皇迷色误国的讽喻。
2、《湘夫人》屈原
表现手法:比兴、铺陈
思想内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
3、《拟行路难》——鲍照
表示手法:比兴
思想内容:表达了诗人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的遭受压抑的激愤之情。
4、《蜀相》——杜甫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思想手法:通过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壮志末酬,来表现自己
的痛苦心情。
5、《书愤》陆游
表现手法:对比、用典、白描
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6、《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表现手法:以景抒情
思想手法: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
7、《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表现手法:移情于物
思想手法:抒发了时光流逝,有志难酬和世无知音的寂寞。
& 《越中览古》——李白表现手法:用
典、对比、虚实结合思想手法:表盛衰
无常的感慨。
9、《一剪梅》——李清照
表现手法:以景抒情
思想手法:极言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
10、《今别离》(其一)一一黄遵宪
表现手法:对比
思想手法: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技术的昌明。
第二单元
1、《春江花月夜》张苦虚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
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遐想、探求和对人生的无限沉思和感叹。
2、《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表现手法:对比、用典思想手法:歌咏归
隐的情怀志趣。
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表现手法:想象、夸张、比喻、对
比、衬托
思想手法:表现诗人对权贵的蔑视,对污浊社会的抗议,对自己崇高人格的护卫。
4、《登岳阳楼》——杜甫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今昔对比、虚
思想手法:抒发了自己年老多病、身世
凄凉的孤寂以及不能为多难国家对力的感慨。
5、《菩萨蛮》(其二)韦庄
表现手法:白描、情景交融
思想手法: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6、《积雨辋川庄作》一一王维表现
手法:情景交融
思想手法:表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诗情画意,悠然自行。
7、《旅夜书怀》——杜甫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比喻
思想内容:对生命伟大,胸襟的旷远的赞叹,对自身的渺小,前途的迷茫的感慨。
&《新城道中》(其一)——苏轼表现手法:情景交融、比喻、拟人思想手法:表达了秀丽明媚春光的赞赏,处身自然的快乐。
9、《扬州慢》一一姜
表现手法:用典、情景交融
思想内容:写对扬州昔日繁华和如今山河破碎的感伤。
10、《长相思》纳兰性德
表现手法:白描
思想内容:抒写了个人的相思离别和哀思闲愁,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
第三单元
1、《将进酒》——李白
表现手法:情景父融、比兴、夸张思想内容: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慷慨自信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人生易老,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怀才不遇的感慨。
2、《阁夜》——杜甫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对比
思想内容:对连年战伐,百姓穷苦的痛惜之情和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感慨。
3、《李凭箜篌引》——李贺
表现手法:想像、衬托、用典抒情、虚实结合、侧面烘托
思想内容:赞美李凭高超的演奏技巧。
4、《虞美人》——李煜
表现手法:虚实结合
思想内容:表达对故国的怀念,抒发怀念故国的悲伤哀痛之情和满腹愁绪。
5、苏幕遮周邦彦
表现手法:想象,对景抒情
思想内容:表现出久居京城思念故乡的情怀。
6、《燕歌行》咼适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对比
思想内容:反映了当时军旅生活的严酷及军中将士苦乐不均的现实。
7、《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兀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
思想内容:表达了像苍茫的海天,像曲折的江流的愁绪。
8、《菩萨蛮》温庭筠
表现手法:衬托
思想内容:刻画了一个深闺独处,多愁善感的美丽女性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