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探析

合集下载

城市中心区域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城市中心区域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城市中心区域公共空间设计研究当人们提到城市,常常会想到霓虹灯闪烁的商业区和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景象。

然而,除了商业繁华的街道和高楼大厦之外,城市中心区域的公共空间设计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公共空间是城市的心脏,是人们休闲娱乐、社交互动和文化交流的场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城市中心区域公共空间的设计研究。

首先,城市中心区域的公共空间设计应该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一个好的设计能够鼓励人们在公共空间中自由流动,并促进社交活动。

比如,城市中心区域可以设置宽敞的露天广场,供人们休憩和交流。

在广场的周围,可以设置一些座椅和绿化景观,使人们可以同时享受自然的美景和社交的乐趣。

此外,城市中心区域的公共空间设计还可以考虑引入一些文化和艺术元素,如雕塑、壁画等,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话题和互动的机会。

其次,城市中心区域的公共空间设计也应该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

城市的公共空间不仅仅是年轻人的聚集地,还应该为老年人、儿童和残障人士等不同群体提供便利。

例如,在公共空间中设置无障碍设施,如坡道、电梯等,方便残障人士的出行。

同时,可以为儿童设置一些儿童游乐设施,如滑梯、秋千等,以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

这样一来,城市中心区域的公共空间将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包容性,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此外,城市中心区域的公共空间设计还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地,公共空间的设计也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例如,公共空间可以考虑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电,如太阳能和风能。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浇灌绿化景观。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最后,城市中心区域的公共空间设计也需要注重美学和文化的融合。

一个好的设计应该能够体现城市的特色和文化,给人一种独特的体验。

例如,可以在公共空间中设置一些艺术装置或建筑物,与城市的历史和传统相呼应。

同时,可以在设计中融入一些当地的元素和艺术形式,展示城市的独特之处。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一、引言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功能布局、生态环境、管理机制等方面的调整和优化,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的综合性规划活动。

公共空间设计则是城市规划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公共空间作为城市之间联系的纽带,极大地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文化形态。

因此,对城市规划中的公共空间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的发展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公共空间的概念与类型公共空间是指城市中为所有人开放的场所,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公共建筑、自行车道等等。

公共空间是城市与社会活动之间的连接纽带,也是人们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的主要场所。

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考虑各个空间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调,以实现城市的整体性和合理性。

按照功能和空间性质的不同,公共空间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例如,公共建筑空间、文化广场空间、交通运输空间、生态环境空间等。

每一种类型的公共空间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需要进行不同的设计和规划。

三、公共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公共空间的设计涉及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因素。

其中,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对公共空间设计影响最为重要:1.社会因素。

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社会交往需求等因素都会对公共空间的使用产生影响。

例如,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求和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2.环境因素。

城市的环境质量、气候条件等都会影响公共空间的使用效果。

例如,在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公共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遮阳、避雨等因素。

3.经济因素。

城市的经济状况和居民收入水平也会影响公共空间的设计。

例如,在收入较低的地区,公共空间的建设需要考虑成本的因素,以避免过多的浪费。

四、公共空间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公共空间设计应该按照以下几个原则和方法进行:1.综合性原则。

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保证其整体性和协调性。

2.人性化原则。

城市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城市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城市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城市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公共空间的设计对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城市建筑公共空间的重要性、设计原则以及未来趋势等角度展开论述。

一、城市建筑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城市建筑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的社交场所和公共领域,具有多种重要作用。

首先,它能够促进社会交往与融合。

人们可以在公共空间中相互交流、交往、互动,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感情和凝聚力。

其次,公共空间能够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了户外活动和休闲娱乐的场所,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同时,公共空间还可以充当城市的绿肺,提供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二、城市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原则城市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应遵循一系列原则,以确保其功能、美观和可持续性。

首先,要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这意味着设计要尽量减少隔离感,使公共空间对各类人群都具有吸引力。

其次,设计要侧重于人的需求和行为,提供符合人类活动的空间布局和功能设施。

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如老人、儿童等,设计要考虑到他们的特殊需求。

另外,设计应充分考虑交通便利性和可持续发展。

公共空间应该方便人们的出行和交通,并且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例如引入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设计还应考虑城市文化特点和历史传承,将公共空间与城市建筑、城市风貌相融合,使其具有地域特色和独特魅力。

三、城市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城市建筑公共空间设计也将朝着更智能、绿色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智能化将成为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趋势。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公共空间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提供更智能化的服务和体验,如智能化的交通指引、自助服务设施等。

其次,绿色化也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公共空间的设计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城市公共空间是连接城市文化、人民生活和城市形象的纽带,是城市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公共空间包括公园、广场、步行街、人行道、自行车道、公共广场、车站等。

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应该考虑到城市的文化特征、社会特征和空间功能方面的需求。

首先,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城市文化的特征。

城市文化是城市人民的集体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形象和文化特色的体现。

例如,在北京的市中心,人们最喜欢去故宫、景山公园等场所游览。

故宫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代表,景山公园是北京市中心文化和城市景观的代表。

城市公共空间的布局和空间设计,应该和城市文化的特征相呼应。

其次,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城市社会特征的表现。

城市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包含了不同的人群、不同文化和不同层次的人们。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城市社会的不同需求。

例如,北京市的公共自行车道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了包括年轻人在内的全体市民的需求。

同时,也考虑到不同人的出行需求和安全性问题,使得公共自行车道得以完美地融入城市姿态中。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另一种考虑方式是功能需求。

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休闲、娱乐、运动的场所,同时也是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某些公园在特定的时段会提供免费健身器材和瑜伽馆,方便市民进行减压和锻炼。

在市中心的某些广场会伴有音乐喷泉和热带植物花园。

城市公共空间既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公共服务的体现。

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能有效地利用环境、节能、减排。

例如,在公园里设立垃圾分类的垃圾桶等;在步行街上设置LED节能灯泡等。

这能有效地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总之,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规划不能只是满足基本的功能需要,更应该考虑到城市文化、城市社会和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等多方面因素。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地。

如何设计和规划城市公共空间,成为了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意义、原则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一、意义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社会交流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些空间中,人们可以进行交流、休闲和娱乐活动。

良好的景观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愉悦的环境,促进社会交流和文化交流,增进居民之间的情感联系。

2. 增强城市整体形象城市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心设计的公共空间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还可以吸引游客和投资者,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反之,杂乱无章的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会给城市留下不良印象,影响城市的形象和声誉。

3. 保护自然环境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自然环境保护的因素。

通过合理的植被搭配和绿化设计,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还可以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促进身心健康。

二、设计原则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 以人为本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出发点,强调人文关怀,体现人性化设计的理念。

在设计中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差异,尊重和保护居民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营造出舒适、便利的环境。

2. 原生态优先在景观设计中,应尽可能保留和保护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貌和植被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可持续发展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能耗等方面的考量,使设计的成果不仅能够满足当下的需求,还能够为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管理研究探讨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管理研究探讨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管理研究探讨分析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城市公共空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社交和休闲的场所,更是城市形象和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

然而,当前一些城市公共空间在设计与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空间布局不合理、设施不完善、缺乏人性化考虑以及管理不善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和功能发挥。

因此,深入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广场、公园、街道、滨水区等。

这些空间在城市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如交通、休闲、娱乐、文化传承等。

一个优秀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功能的需求,并实现多种功能的有机融合。

在设计方面,首先要注重空间的布局。

合理的布局能够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和可达性,让人们能够方便地进入和使用公共空间。

例如,在城市中心区域设置大型广场和公园,可以为市民提供宽敞的休闲活动场所;而在社区周边规划小型绿地和街头公园,则能满足居民日常的散步和休憩需求。

同时,要考虑不同空间之间的连接和过渡,形成一个连贯的公共空间网络。

其次,人性化设计是关键。

城市公共空间是为人服务的,因此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感受。

比如,在设计步行道时,要保证其宽度适中、地面平整,方便行人行走;设置足够的休息设施,如座椅、遮阳棚等,让人们在疲惫时有地方休息;还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如为残疾人设置无障碍通道和设施。

再者,景观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景观小品的设置,可以营造出美观、舒适的环境。

同时,景观设计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相融合,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

比如,在南方城市可以多种植热带植物,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而在历史文化名城,可以将传统建筑元素融入公共空间的设计中,传承和弘扬城市的历史文化。

除了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的管理同样重要。

有效的管理能够保证公共空间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

在管理方面,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法规。

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设计与城市形象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设计与城市形象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设计与城市形象研究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视觉设计则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城市公共空间的特点和功能出发,探讨其视觉设计对于城市形象的影响和研究。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特点和功能城市公共空间是指供市民共享和利用的城市区域,如公园、广场、街道等。

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首先,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休闲、娱乐、交流。

其次,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公共空间的设计,城市可以展现自己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再次,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城市的特色和形象,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感知和评价。

最后,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可以提高城市的环境品质和生活质量。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设计原则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实现良好的城市形象和用户体验。

首先,要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连贯性。

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人流、车流等各种流线的流畅性和效率,使人们在其中活动更为便捷和自由。

其次,要注重景观元素的选择和搭配。

公共空间的景观元素包括绿化、水景、雕塑等,它们应该与环境相协调,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并能让人们感受到城市的艺术氛围和文化底蕴。

再次,要注重材料和色彩的运用。

公共空间的材料和色彩应该具有耐久性和易于维护的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到环保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以创造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

最后,要注重人性化的设计。

公共空间应该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和特点,为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提供方便和舒适的环境,并创造出活力和互动的氛围,促进人们的交流和互动。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设计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设计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感知和评价。

一个好的视觉设计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吸引游客和投资者,并打造出富有活力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品牌。

首先,视觉设计可以帮助城市建立独特的城市形象。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城市的外观和面貌,更关乎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比如环境美学、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公共安全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就这些问题展开探讨,浅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实践方法。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的面向市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形象。

一个美丽、宜居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有助于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也是城市文化传承和城市形象宣传的载体,通过景观设计可以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和城市精神。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城市形象管理。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需要兼顾环境美学和生态保护。

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要考虑环境美学,使城市公共空间具有艺术性和美感。

美丽的景观设计可以给市民带来愉悦的感受,有助于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也需要兼顾生态保护,提倡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

要合理利用植被、水体等自然资源,注重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打造健康、宜居的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也需要考虑公共安全和市民福祉。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集体领地,需要考虑市民的安全和利益。

在设计过程中,要合理规划视线、照明、通道等因素,保证市民的安全感。

要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为他们提供舒适、便利的空间环境,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包容性和共享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探析
作者:陈书铮张书鸿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年第04期
摘要:从符号学的视角对儿童娱乐空间中肖似性符号的设计加以研究,对国内外儿童娱乐空间中肖似性设计案例作分析、比较,以儿童心理与接受认知能力为基础,重点阐述艺术设计符号学视角与儿童空间设计的关系,并做初步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肖似性符号;儿童娱乐空间
一、引言
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曾将符号按不同表达方式分为图像符号、指索符号和象征符号,以体现它们在表征方式上的不同。

肖似性符号属于图像符号,它的定义为:“肖似性符号是指图像符号的符号形体与符号对象在外部形态、颜色、姿态、质感等物理属性上相似的图像符号。

[1]”在我国,肖似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司马光的《为文丞相谢赐神道碑文表》一文中:“臣荷析薪之业,绍作室之功,虽资性甚愚,曾无肖似,而义方未坠,少逭谴尤。

”[2]它在词典里的意思为比较相似,相像。

卡西尔(Ernst Cassirer)曾经这样说:“人是符号的动物”。

简单来说,当人们看到一个符号时,大脑会本能地调动获取接受过的各种信息,想到它代表的本身之外事物的事物。

肖似性的符号总是使人们的联想过程更直接、快速,这种情况对儿童更是明显,儿童会通过自己的理解对世界进行解释和联想。

儿童时期是人生重要的接受和学习时期,通过一些亲切而简单的肖似性形象或图像符号诱发他们展开联想,可以使他们对空间的接受度更高。

同时,在接受视觉形象时,肖似性符号也非常容易被大众接受,究其原因,肖似性符号更符合人们心里的现实形体与事物,更为接近受众的理解与想象,因而人们对肖似性符号更有亲切感。

儿童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全人类的目标,他们的健康成长对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的进步也是至关重要。

因此,为儿童提供健康成长的娱乐空间同样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从儿童娱乐空间设计角度来说,设计者首先应该用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事物,尝试了解他们的需要,从儿童的心理及接受能力考虑,努力满足孩子们的天性。

这些空间中的符号不一定要具体,因为那样反而会限制了孩子们的想象。

所以营造一个好的、具有肖似性符号意味的儿童娱乐空间具有一定的意义,赋予空间独特的色彩、想象力,使儿童娱乐空间更加趣味十足。

让儿童获得更多游戏亲切感,发挥丰富而有趣的想象力;让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发现自己的能力、技能和天赋,才是设计的最重要的目标。

二、儿童娱乐空间的肖似性符号与形式表达
形态肖似、颜色肖似以及材质肖似是肖似性符号的运用及表达的主要手段。

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活动时,经常会使用其中一种手段,或结合其中两种手段。

形态肖似性符号在儿童娱乐空间中最为常见,而且大多设计都会以形态肖似性符号为主。

形态肖似是最为直观和感性的,如在长沙市长房云时代儿童体验区中的飞机形态滑梯(图1),选取肖似飞机的造型元素,以飞机的机舱、双翼等展开设计,让儿童在模拟的飞机的场域中攀爬、嬉戏,这种肖似的空间设计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

彩云迷航(图2),肖似性的元素是伞、天空、云朵,以伞状模拟为主线,将天空的情景模拟在圆形的伞体中,蓝天、白云自由流动,伞下方的圆形台面是儿童的体验区,儿童身在其间,好似在云间翱翔,进而产生对自然的亲近感知和对自然的无限联想,娱乐与感悟共振,意义深远。

阿姆斯特丹的Beatrixpark(图3、图4)算是别出心裁,他在阿姆斯特丹的Beatrix公园的半岛附近的旧篮球场上打造了一个多功能的儿童娱乐空间。

该空间主要为6岁以下的幼儿的活动需要设计,甚至吸引了很多大龄儿童。

它的形态不同于很多设计的“平铺直叙”,而是通过不同角度体验,感受各有不同。

这是一个远看像个“瓶起子”,换个角度又像恐龙蛋的肖似性设计,外观的直觉感受充满着童趣和遐想。

其实这一儿童娱乐空间的设计是一个全方位的娱乐场域,它为儿童提供多元的游戏体验。

它的外侧一边是一面镜子,不仅将周围的自然环境反射其中,同时也将儿童游戏玩耍的身影和路人的过往情景映射其间,形成一种趣味横生的场域体验。

另外,这一儿童娱乐空间的内凹处设计了一个球门,一个巨大的蹦床,是儿童游乐的延续和拓展,其尾部的翘起处则设计了一个摇摆部件,这些组合可使儿童在此玩耍,同时多元的游艺也需要儿童不断发现、发掘和探索,在快乐的游艺中找寻。

美国亚特兰大市艺术博物馆前的充满艺术气息的“tiovivo”儿童活动区(图5、图6),也同样很具特色。

设计师在slater sifly广场上设置了大规模的木质系列雕塑,四个雕塑彼此交互,它们的造型都在模仿动物或物件,比如小熊、兔子。

这四个雕塑表面以多种颜色的圆点和条纹装饰,生动而可爱,同时都配有滑梯,孩子们穿行其间,乐不思蜀。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设计能在无形中鼓励儿童在玩耍时学习艺术,接纳艺术。

三、儿童娱乐空间的肖似性符号与意趣呈现
我们不难发现优秀的儿童娱乐空间作品,往往都有以下特征:
(一)能够迎合儿童的经验认识
相较于成人,儿童世界里能认识的事物相对简单,他们会用自己看过的东西来尝试辨认事物。

肖似性符号可以通过儿童视觉认识的经验,来引导儿童,儿童在接触中学习产生联想,无论儿童愿意接受与否,过去的经验都将对其新的认识产生影响,而新的认识也会加深。

简单的形象肖似符号的形态会与现实事物很接近,儿童会用自己的方式解读这种符号,来感知现实世
界。

儿童对动物、水果等的简单图样和形态辨认能力很高,这就是为什么大量幼儿卡通片会采用动物作为主人公(图7),大象形态的滑梯非常受儿童欢迎。

(二)含蓄意味使设计更添意趣
很多时候,当一些具象的概念通过对文本表达时,会造成信息的流失和偏差。

而肖似性符号通过图像语言,更为直接,它简化了观众解读符号语言的过程,往往能更准确地传达具象符号所表达的概念。

同时,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在人的视觉心理中具备一种推论倾向,可以使不连贯的、有缺口的图形尽可能在视觉心理上得到弥补,受众对对象越熟悉,填补的空白就越准确[3]。

儿童娱乐空间中的肖似性符号就是利用了儿童的这种“填补”心理来传递信息,使儿童对空间加深印象。

日本泷野山游乐场(TAKINO HILLSIDE)最吸引儿童的区域是它的彩虹鸟巢区,大大小小颜色各异的绳网,有时下面还拴着几个小球,它们又像蜂巢,也像蜘蛛网,配上多彩的灯光和音乐,孩子们最喜欢在上面自由的弹跳和欢笑。

虽然直接性的肖似性符号相比含蓄性的肖似性符号更为直观,但是含蓄性的肖似性符号能给人以更多联想空间,甚至在很多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时候,产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效果。

四、结语
肖似性符号具有直观、直接的可感性,在儿童认知尚属不断发展阶段,诸多肖似动物、植物等符号应用于儿童娱乐空间的设计中。

综上我们看到,飞机、瓶起子、蜂巢、大象、小熊、兔子等肖似性符号巧妙地应用于儿童游乐空间中,在此基础上设计师又进行了更多元的演绎。

肖似性设计在国内外儿童娱乐空间中以其体验性和互动性越来越得到民众的认可,其未来的发展空间也更为广阔,期待更多优秀的肖似性设计运用在儿童娱乐空间中。

注释:
[1]梁建飞,伍立峰.品牌传播中视觉符号的意义结构[J].新闻界,2013,(23):25-28.
[2]肖似[EB/OL].词典网http:///cd/x/xiaosi164124.htm.
[3]申雪凤.形象肖似符号:平面广告新的创意点[J].现代传播,2011,(02):162.
作者简介:
陈书铮,东北大学设计学研究生。

张书鸿,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