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启智以德促智——教学管理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立智立德 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立智立德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立智立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教育理念之一,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使其在学习知识的兼顾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整合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注重品德塑造和道德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格素养呢?德育教育要与语文教学相互融合。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精选课文或设置课文导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人物的道德情感和行为品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
通过对诗词、文言文和现代散文等文学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人生态度。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富有独到道理的语文课文,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理解,在讨论中启发学生思考,使其在对这些课文中蕴含的道德品质有更深入的体会,感受到美的力量,从而积极行动。
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
对学生的纪律要求和个人品行进行引导和督促,培养学生遵守公共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意识和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讲授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伦理道德思想,加深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做善良、正直、有责任感的人。
注重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话题讨论、情感交流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个人情感和社会情感。
通过表演、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角度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关爱心,增强他们对他人团结友好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与态度。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培养学生真挚的情感语言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通过启发学生思维的拓展、师生互动、多元文本的解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整合德育教育,要以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为依据,注重个案个性化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策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做到文、德、体、美全面协调发展,最终达到立智立德的教育目标。
立智立德,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

立智立德,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通过语文教学,我们不能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品质和道德素养的培养。
只有经过德育的熏陶,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品德高尚、有思想、有情怀的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和教学材料,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意识。
在学习古诗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人民英雄的伟大和民族精神的伟大,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爱国的重要性。
在学习阅读课文时,可以选择一些关于集体荣誉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个人的成就离不开集体的支持和帮助。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来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
在口头表达方面,我们可以教导学生礼貌待人、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控制情绪,以和谐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在写作方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优美、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和责任感。
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助人意识和乐于分享的品质。
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助人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幸福。
在学习讲述故事和写作故事时,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成就、困惑和感动,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经验和故事对他人的帮助和启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让他们能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和题材,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力进行思考和创作。
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独特的见解。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通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培养助人意识和乐于分享的品质,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可以使小学语文教学真正成为立智立德的过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格。
只有在德育的引领下,我们才能让学生走上道德高地,成为有思想、有情怀的人。
以德育人,以智管人——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

以德育人,以智管人——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发布时间:2021-12-08T07:24:11.88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40期作者:张连军[导读] 定期开展多样化、趣味性的德育活动,创设优质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七星泡小学校161435摘要:“教之道,德为先。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健康成长需要教师持续的德育引导。
纵观教育分工组织,班主任是班级组织者与领导者,且同时肩负着教学责任,对于一群有情感、有思想的不同个体,应积极转变教育方式。
常言道,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照明灯,其一句简单的鼓励常常会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
对此,小学班主任应以德育人、以智管人,巧妙开展德育工作,构建和谐班级,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班级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而言,思想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班主任的教学能力、道德思想观念是班级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对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始终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创设优良的德育氛围,并对班级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开展中应多加赞赏学生,定期开展多样化、趣味性的德育活动,创设优质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以爱引领,做好表率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尽管我们崇尚和推进民主班级建设,但依旧需要班规班纪的支持。
对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顶层设计,制定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的班规班纪,以此来约束学生的言行举止,让一切的班级管理活动都有章可循。
当然,任何一项新规的推行都可能遇到很多阻碍,如果说服教育行不通,此时班规的作用就显现出来。
此外,教师还应当做好表率,爱岗敬业、关心学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内容,同时亦是推进班级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基石。
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表率,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爱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学中的德育与智育融合研究

教育学中的德育与智育融合研究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内容广泛且复杂。
在众多的研究方向中,德育与智育融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教育学角度探讨德育和智育的融合,旨在深化我们对教育发展的理解。
首先,我们要明确德育与智育的含义。
德育是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有道德修养和正确价值观的人。
智育则是通过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使他们具备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简而言之,德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智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智力能力。
德育和智育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德育与智育常常被割裂开来,以至于强调了智育的发展,而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学界开始重视德育与智育的融合。
德育与智育的融合意味着在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德育和智育的互补效应。
德育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倡导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观来促进智育的发展。
而智育则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伦理和道德规范、学会应对挑战和抉择。
通过两者的融合,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也能够成为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人。
在实践中,德育与智育的融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首先,教育者应注重教师的德育和智育素质培养。
教师应该不仅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更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地引导学生。
其次,学校应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创造有利于德育和智育发展的环境。
例如,通过设置课程、开展社会实践、组织讲座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能力。
最后,家庭也是德育与智育融合的重要环节。
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从小塑造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德育与智育融合的研究对未来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德育和智育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科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德育和智育融合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为教育改革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立智立德,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

立智立德,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是小学教育的灵魂所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本文将围绕“立智立德,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一、立德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立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本任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认识,更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和认识。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的情感,使之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
二、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1.注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美、善、真、美;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正确对待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强调以文育德文化自有传承与发展的力量,语文教学中正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接受和传承民族文化。
通过古诗词、传统故事、经典著作的教学,使学生领会其中的深刻内涵和优秀精神,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3.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三、实施立德育人的策略1.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师生关系的温暖,感受到团结协作的力量,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2.注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情感上更加积极、健康,从而引导学生的正确行为和价值观。
3.注重言传身教语文教师不仅是学生的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道德品质的榜样。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言传身教,让学生从语文教师的身上感受到正能量,遵循语文教师的榜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
四、总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整合德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成为具有良好品德的人,更有助于学生成长为具备高尚情操和文化素养的人。
立智立德,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

立智立德,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立智立德相辅相成,通过注重德育元素的融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德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感,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立智立德的理念,将德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通过立智立德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立德立智、道德情操、德育元素、综合素质、结合、重要性1. 引言1.1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的整体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语文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工具。
通过语文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语言文字表达的基本技能,更可以了解历史文化、培养审美情趣、增长知识见识。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学生建立语言基础、形成文学素养的关键时期。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写作实践,学生可以感悟人生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品质,提高道德修养和情感情操。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塑造良好的人格。
立智立德,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1.2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意义在小学阶段,德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思想、品德、行为等方面都在不断形成和塑造。
在小学阶段,德育的引导和培养显得尤为关键和必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德育对学生的造就具有重要影响。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都在不断建立和完善,德育可以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
德育与管理智慧

德育与管理智慧在当今社会,管理智慧和德育一直是教育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德育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行为准则,而管理智慧是指合理、高效地利用社会资源的方法和技巧。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虽然看似没有很大的联系,但是在实际教育和社会生活中,其联系十分密切。
一、德育与管理智慧的关系德育是管理智慧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人们具备了正确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才能更加理性、高效地利用社会资源,从而更好地完成管理任务。
一个具备较高道德素质的人,不仅具备了做事的规矩和约束,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协调管理关系,更好地处理与人的关系,更好地领导工作和推进项目进展。
另一方面,管理智慧也是帮助德育实现的工具。
根据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推进德育工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知道什么是道德,学习什么是好的行为准则,从而使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同时,在管理过程中,我们也必须表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二、如何实现德育与管理智慧的一体化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德育素质,同时也要加强管理智慧的培养。
在教师的日常教学、教育管理中,要始终发挥科学的管理智慧。
要精细化、细致化管理工作,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和信息手段,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和科学管理能力。
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同时也要加强管理智慧的培养。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同时也应该让学生了解以科学的方法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技巧来推进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最后,德育与管理智慧的融合需要教育责任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整个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协助。
只有所有人都积极参与,才能实现德育与管理智慧的一体化,更好地践行教育的使命。
立智立德,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立智立德,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立智立德,是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的追求。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不仅需要注重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整合德育教育,实现立智立德的目标呢?一、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小学语文教学中整合德育教育,首先需要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
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需要将语文知识技能的培养与德育教育的要求结合起来,确保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培养健康的心灵和优秀的品德。
二、选择适合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整合德育教育,需要选择适合的教材和教学内容。
教材和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实现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时候,需要注重挑选那些具有优秀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的文学作品,以及那些能够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的文章。
通过这些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和稳健心态。
三、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需要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
语文是生活的载体,是人类文明的传承,是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把语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情感的渗透和人生的启迪。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生活,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四、开展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小学语文教学中整合德育教育,还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意识地接受道德观念的熏陶和道德情操的陶冶,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道德的熏陶和文化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 在学生 的学习 中起 了至关 重要 的作 不务正业、 玩世不恭的行为一旦转化成了 用。 因为学生对学习的认 识决定 了学习态
一
意志品质相结合。 就学 习来讲, 度 ,学习态度 决定 了学习状态 ,学习状态 疑会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因 为人处世 、 决定 了学习效率, 习效率决定 了学习成 此 ,我们要教育学生,对待 学习,要像老 没有科学的作息习惯, 学 没有坚强的意志 品
德育 ,也就 是说 ,德育 已经不 再仅 限于 学习对他未来 的发展会起到什么样的实质
了。《 国家 中长期 教育 改革 与 发展 规划 标 ,真 正为 理想 前途 而努 力奋 斗 了 。 纲要 》 中也 指 出 ,要 “ 持 德育 为先 , 坚
一
只 木 桶 盛 水 的多 少 取 决 于 最 短 的 木 板 。
人的发展 同样如此 。人 的失败往往 由自 学科渗透 ,而是课 堂教学 目标 的一 部分 性 的作 用 的话 ,他 们 就会 明确 学 习 目
己的某种 坏习惯所致 。培养学生 良好习
对学生 学 习习惯的培养 ,应该 站在
二 、将 学生 的学 习与敬业精 神和 工 惯是学校 德育 工作的重 中之重 。 爱 因斯 坦 说过 :“ 果 人 们 已经 忘 终身学 习的高度 ,不但 要培养 学生 良好 如
融 于 学 生 的 日常学 习 中 ,做 到 以德 启 的才 是素 质 ” 。我们 教育 学 生要 努力 学 中长 期教育 改革与发展规划 纲要 》中提
到 0 0年 ,要基本实现教育 现代 智 , 以德促 智 ,使 德 育 与 智育 相 辅 相 习 ,不 仅 仅 是希 望 学 生 能够 考 出好 成 出,“ 2 2 成 ,相得益彰 ,是一个值 得我们 思考 的 绩 ,考上好 大学 ,更是 要培养他们 干一 化 ,基本 形成 学习型社会 ,进 入人力 资
往不是因为学生间的智商差距而是因为情 健康却不守纪 , 甚至经常做些影响他人学 提高学生 的学习成绩 , 对学生终身发展也
商 ( 智 力 因 素 )的差 距 造 成 的 。所 以 , 非
习的事情 的学生 ,也是不务正业 。而这种 将起 到 至 关重 要 的作 用 。 对学生的 日常行为习惯、礼仪文明习 种 习惯、一种品质 、一种工作态度 ,无 惯等 的培养,要与培养学生 的文 明修养 、
学 习 的理 解 和 认 识 ,使 得 学 生 主 动 学 习 ,
在培养 学生视学习为工作 、 视学习为事业 动作用 。因此 ,我们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
乐于学习, 才能取得最佳 的教学效果和学 上而不是学 习成绩上,引导、教育学生现 度看待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 用终身发 将来做一名事业型 展的理念 培养学生 良好 的行为习惯。 习 效 果 。笔 者 认 为 ,可 以从 以下三 方 面 对 在做一名事业型学生,
。
舄固国曰 。
以德启智 以德促智一一教学管理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辽 宁省丹 东市 第二 中学 姜 伟
教育 家 叶 圣陶 曾经 说 过 :“ 么是 什
教 书 、育 人 ,智 育 、德 育 , 是密 们 克服 学 习道路上 的重重 困难 ,直至理
不可 分的结 合体 ,是教育 者的职责 和使 想 的顶 峰 。现 在 许 多 学 生 学 习动 力 不 教育 ?简单一句话 ,就是要养 成 良好 的
立德树 人 ,把德育 融入教育 教学 的各个 作态度结合起来 环节 ” 。在教 育教 学 实践 中 ,经常 是德
育 和 教 学 两条 线 ,教 学 重 于德 育 。可 记 了他 们在 学校里所 学的一切 ,那么所 的学 习习惯 ,更要 帮助学生树 立将 自觉
见 ,面对 强大 的升学压力 ,如何将德 育 留下 的就 是教 育 。 ”换 言 之 ,“忘不 掉 学 习作 为 习惯 的终身 学 习意识 。《 国家
问题 。
行爱一行 ,干一行专 一行 的优 秀 品质和 源 强 国 行 列 ” 而 要 想 实 现 学 习 型 社 。
德育注 重 的是 培养情 商 ,智育注重 积极乐 观的人生态 度 。作为 教师 ,如果 会 ,首先是要 培养出学 习型的人 。只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是培养 智商 ,我们 且不谈情 商对于 一 不能很 好地履行 工作职 责,会被 视为 不 当学 习成 为公民 的一 种 自觉意 识、 自我
绩 。所 以,如果我们简单地把 思想教育视 师对待本职工作一样 ,一丝不苟 ,兢兢业 格 ,没有一定 的为人处事 能力 ,是很难完 为狭义上的德育的话 , 教学管理者只有从 业。也就是说,我们 的教育重点,应该放 成好高中学习任务的。就学生 的未来发展
上述习惯仍然起到很关键制约或推 学生的思想教育即德育入手, 提高学生对 在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学习过程上 , 放 来讲 ,
”英 国哲 学 家培 根 也 说 过 :“习 命 。《 础 教育 课程 改革 纲要 》 中提 出 足 ,无 欲 无 求 ,满 足 现 状 ,这 就 更 需 习惯 。 基 ”行 为决 定 习惯 ,习 了 “ 知识 与技 能 ,过程 与方 法 ,情 感 、 要 我们对他 们进行 理想前途 的教育 。而 惯 是人 生 的主宰 。 态 度 和价 值观 ”的 “ 三维 ”课程 目标 , 泛 泛 的 、空 洞 的 说教 不 会 起 到 什么 作 惯决 定性格 ,性格 决定命运 。集若干 良 其 中 的 隋感 、态 度 和 价 值观 ” 即是 用 ,如果我们 能够让 学生认识 到现在 的 好 习惯于一身就是优秀。木桶定律说明,
需要 ,学 习型社会才能形成 。作 为学校 , 个人成才 、成功有 多么重要 ,就单从学 务 正 业 。作 为 学 生 , 学 习知 识 ,学 习
习上来 讲 ,学生 学习成绩上 的差距 ,往 做人是他们 的本职 。那些 聪明却不努力 , 培养 学生具有 良好 的学习习惯 , 不但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