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南京一模语文试卷(含详尽解析)

合集下载

2014届南京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2014届南京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南京一模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13.3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曝.晒/铺.面房矗.立/相形见绌.弦.乐器/馋涎.欲滴B. 傲.慢/拗.口令辗.转/龙车凤辇.工薪族./生卒.年月C. 勘.测/看.家戏笺.注/熏陶渐.染纵剖.面/不偏不颇.D. 媲.美/庇.护所昙.花/弹.冠相庆局域.网/卖官鬻.爵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大讲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步履稳健,风神潇洒,________,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先生________,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

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________地背诵下去了。

A.前瞻后顾博闻强记连篇累牍B. 左右顾盼旁征博引连篇累牍C. 前瞻后顾旁征博引成本大套D. 左右顾盼博闻强记成本大套3. 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沙发漫游”。

(不超过20字)(5分)近年来,“沙发漫游”(Couch Surfing)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逐渐受到经济拮据的青年人的青睐。

沙发漫游者会加入专门的网站,并尽可能多地提供他们的个人信息,从而在那些愿意为他们提供免费住宿的会员家里打地铺或者睡沙发,或跟他们换房旅游。

这类网站通常会通过安全认证程序,比如核实姓名和地址,推荐和担保某位会员为可靠房主或房客。

沙发漫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话。

(4分)鉴于有些学生在期末试卷上书写潦草,难以辨认,某大学教授给他的两个研究生布置了一项特别的寒假作业——练字。

对此,两人都赞成,但角度不同,各有道理。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14届中考一模语文试卷(纯word解析版)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14届中考一模语文试卷(纯word解析版)

2014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带解析)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蒹葭苍苍,。

(《诗经·秦风》)(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3)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6),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7)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8)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9)人们经常引用唐代诗人李白在《行路难·其一》里的两句诗“,”来激励自己战胜艰难险阻,实现奋斗目标。

【答案】(10分)(添字、漏字、错字均不得分,每横线1分,共10分)(1)白露为霜(2)长河落日圆(3)千树万树梨花开(4)几处早莺争暖树(5)春风又绿江南岸(6)落红不是无情物(7)草色入帘青(8)后天下之乐而乐(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这里注意“沧”等字的书写。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哺育()忍俊不禁( ) 迁xǐ()目不xiá( ) 接【答案】(4分)bǔjīn徙暇【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考查对常见字字音字形的辨识能力,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

比如“目不暇接”中“暇”不能写成“遐”;“ 忍俊不禁”中“禁”不能读成“jìn”。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学习不仅需要有认真严谨的态度,”张老师说,“还需要有科学有效的方法。

2014届南京一模语文试卷(含详尽解析)

2014届南京一模语文试卷(含详尽解析)

南京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Ⅰ试题(满分16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府邸.(dǐ) 舐.犊情深(shì) 砥.砺(dǐ) 扺.掌而谈(dǐ)B.觇.视(chān) 拈.轻怕重(zhān) 粘.贴(zhān)玷.辱名声(diàn)C.皴.裂(jūn) 怙恶不悛.(quān) 唆.使(suō) 日月如梭.(suō)D.瞻.仰(zhān) 飞檐.走壁(yán)) 赡.养(shàn) 蟾.宫折桂(chán)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2013年国庆节,全国各旅游景区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至5.2%和4%;但集中出,游人满为患,引发了人们对假期安排的讨论。

B.“世界读书日”前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国民人均阅读量明显不足,图书行业的出版和消费呈现出不对称发展的态势。

C. 今年艺术品春季拍卖成交略有增长,市场开始回暖,意味着国内艺术品市场已经走出去年的低谷,预计秋季拍卖形势更好。

D.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魅力在于舞台表演,在于独特而美妙的唱腔和优雅而宛转的演唱,并因演唱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提取主要信息,给“播客”下定义。

(不超过40个字)(4分)播客的英文名称为Podcast,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地视为个人的网络广播。

播客作者借助数字广播技术,将其录制的声音和视频节目,上传到互联网,通过专门软件与便携播放器实现播放,从而与广大网友分享。

网友不必实时接收,也不必端坐电脑前,可将节目下载到自己的播放器中,随时随地收听收看。

答:▲4.品味句子,按要求答题。

(5分)我的昼间之花,落下它那被遗忘的花瓣。

在黄昏中,这花成熟为一颗记忆的金果。

(选自泰戈尔诗集《飞鸟集》)(1)用平实的语言表述这句诗的含意。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word版)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word版)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2014.4.(分值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8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2)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3),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5)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6),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7)2014年是中国农历马年,“马”在古代诗歌中随处可见:马致远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辛弃疾有“,弓如霹雳弦惊”;白居易有“乱花渐欲迷人眼,”。

请你再写出一句含有“马”字的诗句:2.汉字有着独特的形体之美、意韵之美。

(4分)(1)用正楷简体字,.工整、美观地把右图书法作品里的诗句抄写在方格中。

(2分)(2)有首歌中唱道:“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

”、分布均衡等特点,确实给人以歌里这样的启示。

(2分)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憧.憬chōnɡ 参.差c ān 风雪载.途z ài 相形见绌.chùB. 扉.页fēi 妖娆r áo 叱咤.风云c hà 锲.而不舍qiâ C. 追溯.sh ù 馈.赠ku ì 锐不可当.dānɡ 吹毛求疵.ch īD. 璀璨.c àn 哺.育bǔ 惟妙惟肖.xiào 恪.尽职守kâ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烦躁 推崇 心旷神怡 意想天开B. 踌躇 媲美 谈笑风声 张皇失措C. 狡黠 阴霾 广袤无垠 应接不暇D. 和煦 缜密 人才倍出 眼花缭乱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 只要你用心品味汉字,认读汉字,就一定会发现她的神奇魅力。

B.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园成为鼓楼教育的特色。

2014年南京一模试卷题目分类(古诗词鉴赏)

2014年南京一模试卷题目分类(古诗词鉴赏)

2014年南京一模试卷题目分类(古诗词鉴赏)【高淳区】7.阅读下面的词,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4分)浣溪沙【宋】秦观漠漠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②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释】①漠漠:弥漫、轻淡。

②无赖:无可奈何、令人讨厌。

(1)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在一个(具体季节、时段)所生发的淡淡的惆怅忧伤。

(2分)(2)词的下片,前两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历来被诗评家引为佳例,请做简要赏析。

(2分)答案:7. (1)(2分)初春(1分)的早晨(1分)(2)(2分)作者在这里打破常规,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以抽象的情感喻具体的物象)以“梦”喻“飞花”比出花之“轻”,以“愁”喻“丝雨”,比出雨之“细”。

(将“梦”与“愁”这种抽象的情感编织在“飞花”、“丝雨”交织的自然画面之中,描写出花之轻,雨之细)。

(分析出比喻的特点即可)【建邺区】9.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3分)卜算子•雪月最相宜〔宋〕张孝祥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

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①梅花发。

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

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②雪。

〔注释〕①月底:月下。

②些儿:一点儿。

(1)“”一词写出了月下梅雪相映的景致。

(1分)(2)通过对“去岁”和“今岁”不同情境的描写,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9.(3分)⑴清绝(1分)⑵对去年雪月梅三者兼备的美景的留恋之情,对今年冬雪未至的遗憾之情。

第一点答出喜爱赞赏之情亦可,第二点答出惆怅惋惜亦可,意对即可)。

(2分)【江宁区】清平乐〔宋〕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8.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

(3分)词的上片,一个(1)“▲”字直接道出了作者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与自己同住。

词的下片,通过黄鹂(2)“”,写出了春天已过,初夏已来。

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3)之情。

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试卷南京卷语文答案

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试卷南京卷语文答案

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试卷(一)(南京、盐城)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D(A项扺zhǐ。

B项拈niān。

C项皴cūn)2. B(A项不合逻辑,“增长至5.2%和4%”有误,可删去“至”。

C项搭配不当,“成交”与“增长”不能搭配,可改为“成交量”。

D项成分残缺,“并因演唱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应去掉“并”然后在“因”前加“昆曲”)3. (示例)播客是借助数字广播技术制作声音和视频节目上传到互联网供分享的个人网络广播。

(4分。

符合下定义要求得1分;要点“借助数字广播技术”“将声音和视频节目上传到互联网供分享”“个人网络广播”各1分。

超过字数倒扣1分)4. (1) 记忆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或人生美好的往事,会成为珍贵的回忆)(4分。

意思正确2分,语言平实2分)(2) 《朝花夕拾》(1分)5. A(喻:告诉)6. D(①写苏轼的身体状况。

③设想太虚修炼后的情景。

⑥写的是胡定之,与苏轼无关)7. C(“不必舍本逐末追求仕途的发展”与原文“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文意不符)8. (1) 太虚(你)将来一旦受到官务的束缚,想求得四十九天的空闲,又哪里能再次得到呢?(4分。

“一”、“为……所”、反问语气各1分,句意通顺1分)(2) (你)寄给我看的诗文,都十分高超,美妙到极点,娓娓道来而有一种逼人的力量。

(3分。

“示”“胜绝”“娓娓焉来逼人”各1分)(3) (我)刚到黄州,薪俸已经断绝,(家中)人口却没有减少,我心里对这件事十分担忧。

(3分。

“廪入”“少”“忧”各1分)9. (1) “冰壶”比喻美好品德、纯真友情。

一片冰心在玉壶。

(2分。

每问1分)(2) 渲染了凄清、空寂的氛围。

写出了词人与朋友分别后孤寂失落、依依不舍之情。

(4分。

每问2分) (3) 运用拟人(或想象)手法,寄语鸳鹭(或王叔济),问能不能在西湖边结茅而居,表达了自己归隐的思想(或追随友人的愿望)。

(4分。

手法1分,内容分析1分,情感2分)10. (1) 浑欲不胜簪(2) 奈何取之尽锱铢(3) 君子不齿(4) 水落而石出者(5) 驾一叶之扁舟(6) 寻常巷陌(7) 大巧若拙(8) 失之东隅11. ①第一次,表达了傅玉涛对核桃的珍爱之情。

2014江苏南京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4江苏南京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建议同学们可以做一本错题集,把每次做错的题目整理到一个本子上(纠错本),周期性地做,直到做正确为止。

做正确后把它去掉,以免错题越来越多。

做错并不一定是粗心的问题,可能是这个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需要回归教科书重新理解,重新再复习一遍该考点。

而且把不懂的问题集中在一起,找老师辅导解决,可以大大缩短巩固知识的时间。

更多有关2014高考语文的信息可登录语文频道,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收藏)!答案:8.(江苏卷)(1)【答案】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解析】这句从写作对象上看,应是写“山”,写“山”的静,因为有一“静”字紧跟其后,而且还像“太古”一样“静”,如果考生就把这句翻译一遍——山像太古一样静——那一定是能得分的。

【评点】这题有点难,一是“太古”给人以“静”感,考生是不大明白的。

二是由于不知道“太古”之有“静”意,当然就不知道此句是拿“太古”来写“山”之“静”的。

所以此题没有从考生的实际出发。

(2)【答案】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解析】这两句明显写的是两方面的事,一句一事一心境:前句“门常掩”是因为“世味”,表明对“世味”的厌恶;后句“簟[竹席,见“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已便”是因为“时光”——正值盛夏时光——醉卧竹席,已是非常地适宜:给人的是一种闲适、恬淡之感。

【评点】这道题是简单而适合考生的,只要稍微体会一下,考生应该能体会出其中的意绪。

(3)【答案】“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解析】解答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审题,而且题目也已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

由此,考生答题时,就要形成这样的思路:哪些地方是“平淡”的,这“平淡”里蕴含着怎样的“激烈情感”,顺着这样的思路答下去,至少失分不是很严重。

【评点】所给答案有点答非所问——不是顺着这个思路来答的:“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不是从“山”“馀花”“好鸟”等这些闲适悠远的意象中得来,显然与题目所问有些出入。

2014江宁一模语文卷

2014江宁一模语文卷

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调研卷(一)2014.04 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卷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答案写在答卷纸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9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蒹葭萋萋,▲ 。

(《诗经•秦风》)(2)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3)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5)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6)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7)▲,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8)春色满园关不住,▲。

(叶绍翁《游园不值》)(9)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街头采访“家风是什么”。

初中生卓远说:“家风是爸爸从小教导我要推己及人,宽恕待人,做到‘▲ ,▲ ’。

”(用《<论语>十则》中的句子填空)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1)翩.▲然(2)九曲.▲连环(3)妖ráo ▲(4)一xiè▲千里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

B.“在水里游泳是多么痛快!”小鸭说:“让水淹没你的头,往水底一钻,多么痛快!”C.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者节日,人们聚在一起,即兴歌唱。

D.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挑淡青壳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诗人梁小斌脑梗入院,却无钱付医疗费,不仅是对文化的漠视,也是对诗人的忘却。

B.据悉,去年10月,南京地区启动青奥志愿者招募,我区有近万人通过青奥官网报名。

C.在“最炫文言风”的热潮中,使一些流行语和英语翻译成了文言文,颇添语言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Ⅰ试题(满分16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府邸.(dǐ) 舐.犊情深(shì) 砥.砺(dǐ) 扺.掌而谈(dǐ)B.觇.视(chān) 拈.轻怕重(zhān) 粘.贴(zhān)玷.辱名声(diàn)C.皴.裂(jūn) 怙恶不悛.(quān) 唆.使(suō) 日月如梭.(suō)D.瞻.仰(zhān) 飞檐.走壁(yán)) 赡.养(shàn) 蟾.宫折桂(chán)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2013年国庆节,全国各旅游景区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至5.2%和4%;但集中出,游人满为患,引发了人们对假期安排的讨论。

B.“世界读书日”前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国民人均阅读量明显不足,图书行业的出版和消费呈现出不对称发展的态势。

C. 今年艺术品春季拍卖成交略有增长,市场开始回暖,意味着国内艺术品市场已经走出去年的低谷,预计秋季拍卖形势更好。

D.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魅力在于舞台表演,在于独特而美妙的唱腔和优雅而宛转的演唱,并因演唱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提取主要信息,给“播客”下定义。

(不超过40个字)(4分)播客的英文名称为Podcast,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地视为个人的网络广播。

播客作者借助数字广播技术,将其录制的声音和视频节目,上传到互联网,通过专门软件与便携播放器实现播放,从而与广大网友分享。

网友不必实时接收,也不必端坐电脑前,可将节目下载到自己的播放器中,随时随地收听收看。

答:▲4.品味句子,按要求答题。

(5分)我的昼间之花,落下它那被遗忘的花瓣。

在黄昏中,这花成熟为一颗记忆的金果。

(选自泰戈尔诗集《飞鸟集》)(1)用平实的语言表述这句诗的含意。

(不超过20个字)(4分)答:▲(2)这句诗使我们想起鲁迅先生哪一部散文集的名称?(1分)答:▲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答秦太虚书苏轼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

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轼寓居粗遣。

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

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

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念人命脆弱如此。

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且喜复健。

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

当速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炼。

谪居无事,颇窥其一二。

已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当入此室,四十九日乃出。

自非废放,安得就此?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当及今为之,但择平时所谓简要易行者,日夜为之,寝食之外,不治他事。

但满此期,根本立矣。

此后纵复出从人事,事已则心返,自不能废矣。

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

太虚未免求禄仕,方应举求之,应举不可必。

窃为君谋,宜多著书,如所示论兵及盗贼等数篇,但似此得数十首,皆卓然有可用之实者,不须及时事也。

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

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

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

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

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

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

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

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

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

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庖馔,喜作会。

太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济.矣乎!展读至此,想见掀髯一笑也。

岁晚苦寒,惟.万万自重。

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不宣,轼再拜。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章精华》,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喻:开导B.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度:估量C.吾事岂不既济.矣乎济:成功D.岁晚苦寒,惟.万万自重惟:希望6.下列句子全都..能表现苏轼达观、开朗的人生态度的一项是(3分)①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②自非废放,安得就此③事已则心返,自不能废矣④至时别作经画⑤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⑥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A.①⑤⑥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②④⑤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是苏轼谪居黄州后写给秦太虚的一封回信,信中真切记述了自己这段时期内的生活情形与精神状态,给人以亲切之感。

B.苏轼向道观借了三间房,准备到那里闭门静修四十九天,用道书方士所说的方法静心养生,并让秦太虚也注意修炼身性,关心备至。

C.苏轼十分赏识秦太虚的才华,劝导他努力去写见识高超、有实用价值的文章,不必舍本逐末追求仕途的发展,感情极深厚。

D.在黄州时,苏轼虽然经济拮据,生活俭朴,但他并不显得消沉,而是随遇而安,他时常寄情山水,交友游乐,充满生活情趣。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4分)译句:▲(2)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

(3分)译句:▲(3)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

(3分)译句:▲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临江仙送王叔济[宋]张元幹玉立清标消晚暑,胸中一段冰壶。

画船归去醉歌珠。

微云收未尽,残月炯如初。

鸳鹭行间催阔步,秋来乘兴凫趋。

烦君为我问西湖。

不知疏影畔,许我结茅无。

(1)“冰壶”在词中比喻什么?这个词语让你想起了王昌龄的哪一句诗?(2分)答:▲(2)“微云收未尽,残月炯如初”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答:▲(3)“烦君为我问西湖。

不知疏影畔,许我结茅无”写法精妙,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1)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2)▲,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韩愈《师说》)(4)风霜高洁,▲,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5)▲,举匏尊以相属。

(苏轼《赤壁赋》)(6)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大直若屈,▲,大辩若讷。

(《老子》)(8)▲,收之桑榆。

(范晔《后汉书》)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子孙万代汪曾祺傅玉涛是‚写字‛的。

‚写字‛就是给剧场写海报,给戏班抄本子。

他有个癖好,爱收藏小文物。

他有一面葡萄海马镜,一个‚长乐未央‛瓦当,一块藕粉地鸡血石章,一块‚都灵坑‛田黄……这些小文物大都是花不多的钱从剧团打小鼓的小赵手里买的。

一天,小赵拿了一对核桃,请傅玉涛看看。

傅玉涛接过来一看,用手掂了掂两颗核桃,说:‚哎呀,这可是好东西!两颗核桃的大小、分量、形状,完全一样,是天生的一对。

这是‘子孙万代’呀!‛‚什么叫‘子孙万代’?‛‚你看,这核桃的疙瘩都是一个一个小葫芦。

这就叫‘子孙万代’。

这是真的‘子孙万代’。

‛‚‘子孙万代’还有真假之分?‛‚真的葫芦是生成的,假‘子孙万代’动过刀,有的葫芦是刻出来的。

这对核桃可够年份了。

大概已经经过两代人的手。

没有个几十年,揉不出这样。

你看看这颜色:红里透紫,紫里透红,晶莹发亮,乍一看,像是外面有一层水。

这种色,是人的血气透进核桃所形成。

好东西!好东西!——让给我吧!‛‚傅先生喜欢,拿去玩吧。

‛‚那,这么着吧,我给两块钱,算是占了你的大便宜了。

‛傅玉涛对这一对核桃真是爱如性命,他做了两个平绒小口袋,把两颗核桃分别装在里面,随身带着。

一有空,就取出来看看,轻轻地揉两下,不多揉。

这对核桃正是好时候,再多揉,就揉过了,那些小葫芦就会圆了,模糊了。

文化大革命。

红卫兵到傅玉涛家来破四旧,把他的小文物装进一个麻袋,呼啸而去。

四人帮垮台。

傅玉涛不再收藏文物,但是他还是爱逛地摊,逛古玩店。

有时他想也许能遇到这对核桃。

随即觉得这想法很可笑。

十年浩劫,多少重要文物都毁了,这对核桃还能存在人间么?一天,他经过缸瓦市一个小古玩店,进去看了看。

一看,他的眼睛亮了:他的那对核桃!核桃放在一个玛瑙碟子里。

他掏出放大镜,隔着橱柜的玻璃细细地看看:没错!这对核桃他看的次数太多了,核桃上有多少个小葫芦他都数得出来。

他问售货员:‚这对核桃是什么人卖的?‛‚保密。

‛‚原先核桃有两个平绒小口袋装着的。

‛‚有。

扔了。

你怎么知道?‛‚小口袋是我缝的。

‛‚?‛傅玉涛看了看标价:外汇券250。

这时进来了一个老外。

老外看了看,问:‚这是什么?‛售货员:‚核桃。

‛‚玉的?‛‚不是玉的,就是核桃。

‛‚那为什么卖那么贵?‛售货员请傅玉涛给老外解释解释。

傅玉涛说:‚这不是普通的核桃,是山核桃。

‛‚山核桃?‛‚这种核桃不是吃的,是揉的。

‛‚揉的?‛傅玉涛叫售货员把玻璃柜打开。

傅玉涛把两颗核桃拿在手里,熟练地揉了几圈。

‚揉,有什么好处?‛‚舒筋活血。

‛‚舒,筋,活,血?‛‚你看这核桃的色,红里透紫,紫里透红,这是人的血气透进了核桃。

‛‚血——气?‛‚把核桃揉成这样,得好几十年。

‛‚好几十年?‛‚两代人。

‛‚两代人,揉一对核桃?‛‚Yes!‛‚这对核桃,有一个名堂,叫‘子孙万代’。

‛‚子孙万代?‛‚您看这一个一个小疙瘩,都是小葫芦。

‛傅玉涛把放大镜给老外,老外使劲地看。

‚是雕刻的?‛‚No,是天生的。

‛‚天生的?噢,上帝!‛‚这样的核桃,全中国,您找不出第二对。

‛‚我买了!‛老外拿了这对子孙万代核桃,一路上嘟哝:‚子,孙,万,代!子孙万代!‛傅玉涛回家,炒了一个麻豆腐,喝了二两酒,用筷子敲着碗边唱了一句西皮慢三眼:‚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一九九三年八月二十七日(选自《汪曾祺小说经典》,有删改)11.小说中先后两次提到“两个平绒小口袋”,有哪些作用?(4分)答:▲12.“子孙万代”为何珍贵?根据小说内容加以概括。

(4分)答:▲13.主人公傅玉涛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答:▲14.汪曾祺的小说追求“溶奇崛于平淡”的境界,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

(6分)答:▲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谈动情情是诗之魂。

感受于外,情动于中。

先有感,后有情,情不是飞来的。

感受是被动的受,情动是主动的动。

由感而情,由情而诗,这个程序我们都得遵守。

为什么说感受是被动的受?人活在世界上,由不得他自己。

万事万物,每日每时,乱纷纷都到他的眼前来,一一逼入他的感官,叫他回避不了,不受也得受,难受也得受,所以说是被动的受。

为什么说情动是主动的动?感受既多,叠累在心,人非草木,哪能无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