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8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有答案)
鼓楼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虚谦恭谦让B. 沉默沉沦沉痛C. 突破突破口突兀D. 模糊模糊不清模糊其辞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佼佼者。
C. 他一看到那个问题,马上就头昏脑胀,不知道如何是好。
D. 她一边看书,一边哼着小曲,显得十分轻松。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沉默:不说话,不出声。
B. 模糊:不清楚,不明确。
C. 突破:冲破,突破。
D. 模糊其辞:故意说话含糊不清。
4. 下列各句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这座山就像一头雄狮,威武雄壮。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C. 她的声音像夜莺一样动听。
D. 这本书的内容像一篇长篇大论。
5. 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恰当的一项是()A. 他学习非常努力,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是大家公认的活雷锋。
C. 他的脸色铁青,好像一只被困在笼中的野兽。
D. 这场球赛打得如火如荼,双方都拼尽全力。
6. 下列各句中,使用关联词不当的一项是()A. 如果你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B. 因为天气炎热,所以大家都躲在空调房里。
C. 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D. 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就勇敢地去追求吧!7.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一看到那个问题,马上就头昏脑胀,不知道如何是好。
变换后:他看到那个问题,马上就头昏脑胀,不知道如何是好。
B. 原句:这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很高。
变换后:这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很高,是全市有名的。
C. 原句:她每天早上都坚持锻炼身体。
变换后:她每天早上都坚持锻炼身体,这是她的习惯。
D. 原句:他努力学习,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科学家。
变换后:他努力学习,将来能成为一名科学家。
8.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来到公园,看到很多小朋友在玩滑梯、荡秋千。
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23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3)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4)▲,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6)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7)相信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8)“▲”,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朱自清《春》)(9)现在常用来表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
(出自杜甫《望岳》)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南京的世代先民为我们留存了丰富多彩、mí(▲)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随着岁月的流shì(▲),许多物质形态的文化创造已固化为珍贵的“文物”。
但还有许多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创造,以迥.(▲)然不同的“活态”形式遗存了下来,甚至有的还倔.(▲)强地存活于我们的生活中。
(1)mí(▲)足珍贵(2)流shì(▲)(3)迥.(▲)然不同(4)倔.(▲)强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安乐园清真小吃制作技艺、刘长兴面点制作技艺等已成为省一级的“舌尖上的非遗”。
B.南京白话代表性传承人丁少华正向全市招募小笑星,准备参加“金陵五月风”少儿汇演。
C.专家认为南京剪纸未来的发展,一条路是原汁原味地传承;另一条是结合时代进行创新。
D.老南京们熟悉的《月亮粑粑》等七首童谣,生动活泼,已被收入秦淮区的“非遗”目录。
4.结合语境,完成填空。
(4分)南京市钟山中学开展“寻找身边的‘非遗’”综合性学习活动,初三(5)班张铭同学和王赫同学积极参与,他们广泛搜集资料,并且有了下面一番对话。
张:我家门口有一家百年老店“老周馄饨店”,他家手工擀出的馄饨皮“薄如蝉翼”,堪称一绝。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23分)1.(9分)用诗文原句填空。
(1),切问而近思。
(《论语。
子张》)(2)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浩《黄鹤楼》)(4)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5),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6)山映斜阳天接水,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7)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8)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9)“”,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朱自清《春》)2.(4分)用正楷字或行书将对联抄写在方格内。
崇楼北望可阅江蛟龙东去欲探海3.(7分)阅读下面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
樱花如约开放,3月25日,阴雨终于按下暂停键,气温瞬间回暖。
市区里的樱花没有爽约,在连日小雨滋润下缓缓盛开,进入最佳观赏状态。
鸡鸣寺、玄武湖、明孝陵风景区等久fù(①)盛名的赏樱点,本周日迎来客流高峰。
鸡鸣寺的“樱花大道”人头攒.(②)动,如云似雪的早樱惹得游人驻足。
晚樱品种绽放,_____含苞的花蕾.(③)微微透出粉色。
玄武湖的樱花节也正热闹,樱花品种丰富,有山樱、重瓣樱、垂枝樱等,花海无边。
明孝陵的樱花园内,白色樱花将亭台楼阁掩映其中,古朴典雅。
樱花树下,人流涌动,更有汉服爱好者,以绚丽的古装映衬“漫天樱雪”。
阳光明媚,落英缤纷,漫步南京,何等qiè(④)意!(新闻源自网络)(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久fù盛名②人头攒.动③花蕾.④qiè意(2)在文中横线处填写适当的关联词。
(3)根据新闻内容,补全标题。
(限6字以内)。
4.(3分)下面文字分别是哪三部作品的开篇?对应的正确选项是()(1)昏暗狭窄的房子里,我的父亲摊手摊脚地躺在地板上。
他穿着一身白衣裳,光着脚,手指无力地打着弯。
他快乐的眼睛紧紧地闭住了,成了两个黑洞;呲着牙咧着嘴,好像在吓唬我。
南京市鼓楼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鼓楼区九年级中考模拟测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 6 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5分)1.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句子。
(4分)恰同学少年2.用诗文原句填空。
(9分)(1)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3)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5)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6)无限山河泪,。
(夏完淳《别云间》)(7),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8),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9)春天,,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3.下列加点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2分)A.稽.首——编辑倔..强——咬文嚼.字B.祈.祷——秀颀蓦..然——神出鬼没.C.污秽.——晦.暗跌宕.——锐不可当.D.狡黠.——诘.责殷.红——奄.奄一息4.找出句中错别字,将其订正在横线上。
(2分)(1)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竣。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订正:将“”改成“”(2)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荣赝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蒲柳人家》)订正:将“”改成“”5.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与其浪费精力去批评一千部坏书,不如多介绍一部好书。
没有看见过小山的人不知道大山的伟大;你如果引人看过喜马拉雅山,他再相信泰山是天下最高峰。
把好书指点出来,读者自然能看出坏书的坏。
A.当然那么决不会B.诚然那么决不会C.诚然然而一定会D.固然但是决不会6.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集体创作而成。
最新-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8年初三语文模拟测试一 精品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8年初三语文模拟测试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含书写分2分)一、(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栖息(qī)奢侈(chì)惩戒(chéng)谆谆教导(zhēn)B 驰骋(chéng)鞭笞(chī)伺候(cì)瞠目结舌(táng)C 璀璨(chuǐ)刹那(shà)哺育(bǔ)舐犊之情(shì)D 濒临(bīn)忖度(cǔn)炽热(chì)潸然泪下(shān)2.下列四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4分)(1)惬意惆怅销声匿迹脍灸人口(2)沾污真谛骇人听闻情不自禁(3)蜿蜒烦燥融会贯通走投无路(4)宽恕诓骗引经据点浩瀚无垠(1)改为(2)改为(3)改为(4)改为3.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2)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4)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5),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6)欲渡黄河冰塞川,。
(李白《行路难(其一)》)(7)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 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8)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9)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10)古代诗文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有许多成语就直接出自古诗文。
请从下列成语中任选一个写出相应的诗文。
(连续两句)①任重道远②悲欢离合③扑朔迷离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4.阅读下面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3分)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
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
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
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
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各区县初三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分类精编-说明文阅读

南京市各区县2018年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分类精编说明文阅读鼓楼区(三)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问题(13分)漫话阶梯刘心武①最早的阶梯,追求的完全是连接两个以上的不同平面的功能性。
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梯逐渐具有了心理属性,也就是说,人们建造阶梯,不仅是A为了方便从一个平面上升或下降到另一个平面,而且也是B为了达到心理上的一种满足。
②比如北京紫禁城中轴线上的三大殿,本来,那地面是平的,可以平地起殿堂,但为了体现出天子的威严,就先起五米高的基座,再建造大殿,而分为几层的基座,再以阶梯连接,阶梯中段专供皇帝行走的部分,称御道,用最优质的汉白玉石,雕出祥云飞龙的图案。
过去都称皇帝为“陛下”。
“陛”是皇宫阶梯的专称。
明明皇帝高高在上,臣民在他殿堂的阶梯下,似乎称他“陛上”才对,但皇帝至少在口吻上喜欢贬低自己,比如自称“寡人”,这份虚伪很有意思。
③中国古典建筑,不仅是皇宫,像祭坛、寺院、道观、王府等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都一定要平地垒起高基座,建造有气派的阶梯,以体现出对神佛贵人的尊敬。
现在仍存在的河南开封龙亭,是将这种心理需求达于极致的典型。
它是在平地拔起的十三米高台上盖出一个殿堂,里面供奉着称颂“真龙天子”即“皇帝万岁”的牌位,专用于在彼处由钦差大臣宣谕“圣旨”。
殿堂即“龙亭”前面的台阶分三层共72级,故意建造得相当陡峭,那夸张的造型给人强烈的视觉刺激,从而引发出心理反应。
④近代社会建筑中的阶梯仍可起到主导人的心理意识的作用。
由吕彦直设计的完成于1929年的南京中山陵,由陵下到陵寝主体,落差为73米,设置了八个过渡性平台,一共有392级台阶(当时中国人口为三亿九千二百万)。
当谒陵者在头几个平台的阔台阶上往上行走时,所望见的只是天宇,要随着一步步地攀登,那顶部的蓝瓦祭堂才会慢慢地浮现眼前。
这就是建筑师利用长距离、缓爬升的阶梯,来调整谒陵者的心理,使其能够“默默想音容”,将崇敬与缅怀的情绪达于浓酽。
⑤北京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有意将其基座与紫禁城内的三大殿取齐,但阶梯的设计,则采取了广阔通透的方式,尤其是东门阶梯的设计,很有大国气派,可以容许成百上千的人同时拾级而上,确有“让人民当家作主”的韵味。
2018年-2019年九年级鼓楼区统考语文第一次期中考

2018年-2019年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学科期中测试(鼓楼区统考)校区: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诗句。
(4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案:略字体不端正扣1分。
2.下列加点词读音相同的一组是()(2分)A.游弋.一一金戈.铁马B.既.然一一可望而不可即.C.阴晦.一一诲.人不倦D.天骄.一一矫.揉造作答案:C解析:考察字音拼音辨析题,属于低等层级,等分率较高,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为读音掌握不准,平时读书少。
A.yìgē B.jìjí C.h uì D.jiāo jiǎo3.阅读下列语段,请在横线上正确书写汉字。
(3分)读书的秘(1)(jué)在于选得精,读得彻底。
与其囫囵吞枣地泛览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心无旁(2)(wù)地精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因此每个读书人都应当谨记一句(3)(zhēn)言——“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秘(jué)(2)心无旁(wù)(3)(zhēn)言答案:诀骛箴解析:根据拼音写汉字,属于低等层级,等分率较高,但部分学生书写错误或不规范是屡见不鲜。
平时多教育学生注意书写的规范性识记的技巧性。
4.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6)题还需填写作者。
(10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2)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3)三年谪宦此栖迟,。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4),病树前头万木春。
江苏省南京市各区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精选汇编文学作品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一)阅读下面小说,完成8~12题。
(16分)拉面王行云老梅的面馆开在蝉街东头。
每天一早,老梅围了围裙,案前一站,手里眼里全是活儿。
他出手如电,“唰”,揪出一把醒好的面,“啪”,丢案板上,一拉一搓,成蛇样长条。
一捏一甩,“啪”,拍在面案上,一抻一合,扭成大闺女辫儿,叫人眼花缭乱。
没回过神,一大海碗面,盛着牛肉丁,撒着芫荽、萝卜片,浮着满天星辣椒油花儿,红是红、白是白、绿是绿,香喷喷、热腾腾便撂在了你面前。
麻溜儿!传说老梅有绝活---面穿针孔,抻出细过发丝的面从针孔穿过去。
多少根?说法不一。
但都只听说,没见过。
有人撺掇老梅露两手。
老梅浅浅一笑:“雕虫小技,有啥看头?”雪天。
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小伙儿哆嗦着站在面馆前。
老梅二话没说,捞出一碗面端给他。
热汤面下肚,小伙儿像换了个人,精精神神跪.地上给老梅磕了头。
老梅收徒了!徒弟叫红子——被一碗汤面救活的小伙。
寒来暑往,红子跟老梅学艺三年了。
那夜,师徒俩有一场对话。
“这两天心神不宁,想啥呢?”“师父,我……”“行了,我知道你想啥,想单干?”“嗯……”“说实话,你那面活儿不坏。
但能再跟我一年不?就一年。
”红子没吭声。
老梅叹口气:“好吧。
这里有笔钱,你拿去开店。
记住,可别丢我的脸。
”红子给老梅磕了仨响头,当夜走了。
半月后,蝉街上新开了一家“红子面馆”,店里有个新媳妇在打下手。
蝉街人念旧,还是觉得老梅的面地道,大都上他那去。
后来听说,红子媳妇成天在家闹,嫌男人没出息。
某天,老梅的面馆关门歇业了。
蝉街人一片惋惜声。
红子面馆生意好起来了。
面馆前竟挂起了“拉面王”的牌子。
蝉街人叨叨:你号称拉面王,老梅搁哪呢?这一天,红子当众给大伙表演了面穿针孔的绝活。
老梅的绝活只是传说,而红子却当众让大家开了眼。
乖乖,十根比发丝还细的拉面,顺顺当当就从小小的针眼里穿了过去,赛比魔术。
这以后,大伙再没话了。
红子每天给顾客演一场面穿针孔的绝活,人气越来越旺。
可细心的人发现,面馆里盛面的大海碗,不知不觉间换成了中不溜的平底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鼓楼区九年级中考模拟测试卷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 6 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5分) 1.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句子。(4分) 恰同学少年
2.用诗文原句填空。(9分) (1)气蒸云梦泽,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3)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锦江春色来天地, 。 (杜甫《登楼》) (5)春潮带雨晚来急, 。 (韦应物《滁州西涧》) (6)无限山河泪, 。 (夏完淳《别云间》) (7)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 (8)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9)春天,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3.下列加点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稽.首——编辑倔..强——咬文嚼.字 B.祈.祷——秀颀蓦..然——神出鬼没. C.污秽.——晦.暗 跌宕.——锐不可当. D.狡黠.——诘.责 殷.红——奄.奄一息 4.找出句中错别字,将其订正在横线上。(2分) (1)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竣。(《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订正:将“ ”改成“ ” (2)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荣赝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蒲柳人家》) 订正:将“ ”改成“ ” 5.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与其浪费精力去批评一千部坏书,不如多介绍一部好书。没有看见过小山的人不知道大山的伟大;你如果引人看过喜马拉雅山,他再相信泰山是天下最高峰。把好书指点出来,读者自然能看出坏书的坏。 A.当然 那么 决不会 B.诚然 那么 决不会
C.诚然 然而 一定会 D.固然 但是 决不会 6.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集体创作而成。 B. 陶潜辞官后种豆南山,创作的《归园田居》引发了后世文人的无限怀想。 C. 夏洛克这一吝啬鬼形象,出自意大利人莎士比亚创作的《威尼斯商人》。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中的“洛阳”,位于洛水的南面。 7.读图答题。(4分)
(1)简要说明3月14日至3月17日天气的两个特点。(2分)
(2)这样的天气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用一句话描述,至少用一种修辞。(2分)
二(45分) (一)阅读下面古文,完成8—12题。(15分) 汪十四者,新安人也,不详其名字。性慷慨激烈,善骑射,有燕赵之风。时游西蜀,蜀中山川险阻,多相聚为盗。凡.经商往来于兹者,辄被劫掠。闻汪十四名,罗拜马前,愿作“护身符”。汪许.之,遂与数百人俱拥骑而行。闻山上嚆矢①声,汪即弯弓相向,与箭锋相触,空中堕折。以故.绿林甚畏之,秋毫不敢犯,商贾尽得数倍利。 无几时,汪慨然曰:“吾老矣!不思归计。徒挟一弓一矢之勇,跋履山川,向猿猱②豺虎之地以博名高,非丈夫之所贵也!”因.决计归。归则以田园自娱,绝不问户外事。而曩时往来川中者,尽被剽掠,山径不通。乃踉跄走新安,罗拜于门外曰:“愿乞壮士重过西川,使我辈弱者可强,贫者可富,俾③啸聚之徒大不得志于我旅人也。壮士其许之乎?”是时汪十四雄心不死,遂许之曰:“诺!”大笑出门挟弓矢连骑而去。于是重山叠岭之间,复有汪之马迹焉。 (选自《虞初新志》) [注释]:①嚆矢:响箭,发射时声先于箭而到。②猱:猿类,身体便捷,善攀援。③俾:使。 8.用“/”划分句子停顿,划两处。(2分) 大 笑 出 门 挟 弓 矢 连 骑 而 去。 9.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凡.经商往来于兹者 凡.曝沙之鸟(《满井游记》) B. 汪许.之 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C. 以故.绿林甚畏之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D. 因.决计归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1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4分) 徒挟一弓一矢之勇,跋履山川,向猿猱豺虎之地以博名高,非丈夫之所贵也!
11.文中哪几件事情表现了汪十四“慷慨激烈”的特点?请概括回答。(3分)
12.根据要求答题。(4分) (1)作者是如何表现汪十四“善骑射”特点的?(3分)
(2)古诗词中有关骑射的描写很多,请默写一句。(1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5题。(14分) 夏天的瓶供 周瘦鹃 凡是爱好花木的人,总想经常有花可看,尤其是供在案头,可以朝夕坐对,而使一室之内,也增加了生气。供在案头的,当然最好是盆栽和盆景;如果条件不够,或佳品难得,那么有了瓶供,也可以过过花瘾。 对于瓶供的爱好,古已有之。如宋代诗人张道洽《瓶梅》云: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徐献可《书斋》云: 十日书斋九日扃①,春晴何处不闲行。 瓶花落尽无人管,留得残枝叶自生。 方回惜《砚中花》云: 花担移来绵锈丛,小窗瓶水浸春风。 朝来不忍轻磨墨,研落香粘数点红。 这.与我的情况恰恰相同,紫罗兰盦南窗下的书桌上,四时不断地供着一瓶花,瓶下恰有一方端砚,花瓣往往落在砚上,我也往往不忍磨墨,生怕玷污了它,足见惜花人的心理,是约略相同的。 说到夏天的瓶供,我是与盆供并重的。从园子里的细种莲花开放之后,就陆续采来供在爱莲堂中央的桌子上,如洒金、层台、大绿、粉千叶等,都是难得的名种。我轮替地用一只古铜大圆瓶、一只雍正黄瓷大胆瓶和一只紫红瓷窑变的扁方瓶来插供,以花的颜色来配瓶的颜色,务求其调和悦目。单单插了莲花还不够,更要采三片小样的莲叶来搭配着,花二朵或三朵,配上了三片叶子,插得有高有低,有直有欹,必须像画家笔下画出来的一样。倘有一朵花先谢了,剩下一只小莲蓬,仍然留在瓶里,再去采一朵半开的花来补缺,这样要连续插供到细种莲花全部开完后为止。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把这一大瓶高花大叶的莲花,用树根几或红木几高供中央,总算不辜负了“爱莲堂”这块老招牌;而上面挂着的,恰又是林伯希老画师所画的一幅《爱莲图》,更觉相映成趣。 除了瓶供的莲花之外,还有瓶供的菖兰。菖兰的色彩是多种多样的,有白、红、淡黄、深黄、洒金、茄紫诸色;而我园中有一种深紫而有绒光的,更为富丽。我也将花与瓶的颜色互相配合,互相衬托,花以三枝、五枝或七枝为规律,再插上几片叶,高低疏密,都须插得适当,看上去自有画意。有时瓶用得腻了,便改用一只明代欧瓷的长方形小型水盘,插上三五枝小样的菖兰,衬以绿叶,配上大小拳石两块,更觉幽雅入画了。 我爱用水盘插花,觉得比用瓶来插花,更有趣味。除了菖兰,无论大丽、月季、蜀葵等,都是夏天常见的,都可用水盘来插;不过叶子也需要,再用拳石或书带草来一衬托,那是更富于诗情画意了。爱莲堂里有一只长方形的白石大水盘,下有红木几座,落地安放着。我盘的右边竖了一块二尺高的英石奇峰,像个独秀峰模样,盘中盛满了水,散满了碧绿的小浮萍。清早到园子里,采了大石缸中刚开放的大红色睡莲二三朵,和小样的莲叶三五张,回来放在水盘里,就好像把一个小小的莲塘,搬到了屋子里来,徘徊观赏,真的是“心上莲花朵朵开”了。每天傍晚,只要把闭拢了的花朵撩起来,放在露天的浅水盆中过夜,明天早上,花依然开放,依然放到水盘里。天天这样做,可以持续三四天。 (选自《花前新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注释]①扃:门关着。 13.概括回答什么是瓶供。(2分)
14.阅读文中三首绝句,回答问题。(8分) (1)文中加点字“这”指代的内容是( )(2分) A.移来绵锈丛 B.瓶水浸春风 C.不忍轻磨墨 D.研落数点红 (2)“小窗瓶水浸春风”一句中“浸”有何妙处?(3分)
(3)作者连续引用这三首绝句,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15.作者对瓶供插花的讲究,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有异曲同工之妙。根据下面材料,说说两者有哪些相通之处。(4分)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节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20题。(16分) 【材料一】 稷下学宫创办于公元前四世纪中叶的齐国,延续了一百三十多年。 稷下学宫以极高的礼遇召集各地人才,让他们自由地发展学派,平等地参与争鸣,造就了学术思想的一片繁荣。没有它,各种文化也在,诸子百家也在,却无法进入一种既高度自由又高度精致的和谐状态。因为世上有很多文化,自由而不精致;又有很多文化,精致而不自由。稷下学宫以尊重为基础,把这两者统一了。 稷下学宫是开放的,但也不是什么人想来就能来。世间那些完全不分等级和品位的争辩,都算不上“百家争鸣”。因为只要有几个不是“家”而冒充“家”的人进来搅局,那些真正的“家”必然不知所措、讷讷难言。这样,不必多久,学宫也就变成了一个以嗓门论是非的闹市,就像我们今天不少传媒的“文化版面”一样。 稷下学宫是齐国朝廷建立的,它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摆脱朝廷控制而成为一所独立自由的学术机构。 _________学宫里的学者不任官职,因此不必对自己的言论负行政责任。古籍中记载他们“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统治者的取舍并不影响各派学者的社会地位和言论自由,稷下学宫里的争鸣也就有了平等的基础。彼此可以争得很激烈,似乎已经水火难容,但最后还是共生互补。 学术争论的最高境界.........,就在于各派充分的展开自己的观点之后,又遇到了充分的驳难。结果,谁也不是彻底的胜利者或失败者,各方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同上一个等级。 (选自余秋雨《中华文脉》,有删改) 【材料二】 我们谈徐悲鸿先生的“人和”,与他的“天时”不可分,因为民国初年的文艺精英,都给他遇见了;徐先生的“人和”,也与他的“地利”不可分,因为民国时期的文化艺术中心,前已说及。所以没有他的“天时”“地利”,他的“人和”便无从谈起。 譬如第一个赏识提携他的有力人物,是康有为。康有为当年住在上海,今天乡下年轻人到上海,哪里去找康有为这样的大人物? 徐先生留洋巴黎,因为买各种艺术品,钱花光了,打电话给驻法国公使要学费,公使马上给他寄过去——今天哪里去找这样的事? 徐先生回国,凭本事和才华执掌中央大学艺术系,没有任何人、任何机构、任何规定能够阻拦他。 徐先生的学生,不必通过考试,他看准了,就能收进来。刘勃舒先生当年不过是江西一名小学生,给北京的徐先生写信请教,徐先生回信鼓励,后来刘勃舒被收为弟子。 徐先生的文艺观是“为人生而艺术”。他有一个论敌,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这个论敌,就是刘海粟——这是徐刘二位的“不和”吗?不是,这也是徐先生的“人和”。 诸位知道,法国有安格尔和德拉克罗瓦相争,俄国有柴可夫斯基和穆索尔斯基相争,德国有瓦格纳与勃拉姆斯相争,美国有海明威与福克纳相争……我们在世界文艺史各个时期,几乎都能找到一对大人物,主张各异,互不相让,其实彼此佐证,相得益彰。 中国也有:譬如北宋苏东坡与王安石之争,譬如清末康梁与杨度之争,五四时期有鲁迅和胡适之争——今天,我们各个学术和艺术领域,找得出这样一对对旗鼓相当的大人物吗? (选自陈丹青《我看徐悲鸿》,有删改) 【材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