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与视觉传达设计
人体工学视觉范围

人体工学视觉范围
人体工学视觉范围是一个研究人类视觉系统与人体工程学相结合的领域。
通过了解人类视觉系统的特点和原理,可以设计出更符合人体需求的产品和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人体工学视觉范围的研究内容涉及到人眼对光的感知、颜色识别、空间感知、深度感知等方面。
人眼是感知光的重要器官,它对光的亮度、颜色和方向都有很高的敏感度。
在设计产品或环境时,要考虑到光的照明强度和角度,以及颜色的搭配和对比度,以使人眼能够更轻松地感知和识别。
人体工学视觉范围还研究了人眼对空间和深度的感知。
人眼通过双眼视差和焦距调节来感知物体的距离和深度。
在设计产品或环境时,要合理安排物体的位置和距离,使人眼可以轻松地感知和判断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在人机交互的设计中,人体工学视觉范围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设计界面的布局、字体的大小和颜色,可以促使人眼更轻松地阅读和理解信息。
同时,还可以通过动画和图标等方式来吸引人眼的注意力,提高用户的体验和满意度。
在建筑设计中,人体工学视觉范围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物的外观、窗户的位置和大小,可以使人眼感受到舒适的视觉体验。
同时,还可以通过透明材料和采光设计来提供充足的自然
光线,减少眼睛疲劳和视觉不适。
人体工学视觉范围的研究对于设计更符合人体需求的产品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和应用人类视觉系统的特点和原理,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创造更加人性化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人体工程学(人的视觉感知与设计)

弧围形、折弯形仪表板
③ 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按顺时针方向布置。 ④ 按“功能分区”的原则布置。
美国SAEJ209号标准推荐的仪表功能分区布置
⑤检查类、警戒类仪表的“零位”和辅助线。 检查类仪表的零位选择和辅助线的应用
视觉在设计中的应用
一、文字的尺寸
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的合理尺寸,涉及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①观看距离(视距)的远近 ②光照度的高低 ③字符的清晰度 ④可辨性 ⑤要求识别的速度快慢
人体工程学
三、人的视觉感知与设计
1、1、人体感测知量觉数据 2、2、人体视测觉量感数知据过应程用原则 3、3、人体视测觉量相数关据特应征用与方设法计 4、 人体尺度差异与设计
感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来自体内外的刺激通过眼、耳、皮肤等感觉器官产生神经冲动,通过神 经系统传递到大脑皮质感觉中枢,从而产生感觉。
1.指针与盘面
指针造型的指向性示例
为避免读数误差, 指针旋转平面与刻度 线盘面在同一平面上。
指针旋转与刻度线在同 一平面上的方案示例
2. 盘面结构与字符数码的立位
字符与数码的上下朝向称为立位。立位的选择与指针盘面的相对运动有关。
刻度盘结构与字符数码的立位
(四)显示仪表的布置 一般原则如下:
①所在平面与人的正常视线接近垂直。
二、图形的符号设计
显示装置平面与视线尽量垂直
②布置应紧凑,按重要性和观视频度分别布置在合适的视区内。 a)仪表板的尺寸(mm)与分区:Ⅰ—最佳认读区,Ⅱ—一般认读区 b)不同区域的正确认读时间:1—认读右半部,2—认读左半部
显示装置布置区域及认读效果的示例
显示装置较多时,仪表板改为弧围或折弯形。
人体工程学与视觉传达设计

Ergonomics
三、字形的比例和排布
(一)字符的高度比例
1.汉字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常根据版面版式、文字的横排竖排等因素来确定文
字的高宽比。一般横排文字的竖高可大于横宽,而竖排文字的横宽宜大于竖
高。
汉字的高宽比范围(以识别性要求为前提)
排向 一般的高度宽度比范围 每行字数较多时的高宽比
横排 (1.0:1.0)~(1.0:0.8)
Ergonomics
(二)避免字形的混淆
视觉传达设计中避免字形混淆的基本方法,是把互相间不太明显的差异, 加以适当扩大、强调,使差异明显起来。
另外,笔画过粗会使字形中某些特征显 得较为含糊,如数字“5”和字母“S”就容 易含混。应使笔画细一些,“5”的上半部 直角弯的特征变得鲜明,与“S”上半部圆弧 之间视觉区别进一步显现,有利于减少混淆。
椐此,得到视距L与字符高度尺寸D之间的对照关系见下表:
一般条件下字符高度尺寸与视距的对照关系
视距L/m
1 2 3 5 8 12 20
字符高度尺寸D/㎜ 4 8 12 20 32 48 80
如果与上述的“一般条件”的三条基本符合或接近,则上表所列的数 据可直接或参照使用。而另一些情况下,仅仅能“看得清”是不够的,还 要求醒目,能充分引起注意,那么字符尺寸就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加大。
omicsergonoomicsergonoomicsergono在以下三方面的一般条件下即中等光照强度字符基本清晰可辨不要求清晰度很高也非模糊不清稍作定睛凝视即可看清那么人机学给出的基本数据是字符的高度尺寸1200视距1300视距通常情况下若取其中间值则有字符的高度尺寸视距250椐此得到视距l与字符高度尺寸d之间的对照关系见下表
Ergonomics
设计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设计思维:思维是人们头脑对自然界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而设计则是通过改变自然物的性质,形成为人所用的物品。
人借助于思维将自己本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因此设计与思维在设计的过程中试一个完整的概念,“设计”是前提,限定了思维的范畴,“思维”是手段,借助于各种表现形式,最终形成设计产品。
设计思维是设计师根据被委托的设计项目调动各种有关资料及设计师头脑中的经验积累。
设计思维是设计活动的基础,也是设计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设计中调查、构思、选择、决策等若干部分,与设计表现共同构成设计活动的主体。
2、视觉传达设计: 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
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
简称为视觉设计。
顾名思义,视觉传达设计主要就是通过用视觉来向人们传达各种信息,所以构成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要素就是文字、插图以及标志,这三个,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这也就决定了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这三个要素,把设计者想要表达的东西通过这些要素传递给每一个接受到这个信息的接受者,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起到传播的作用3、CI计划:CI是CorporateIdentity的缩写,中文译为“企业形象”。
CI计划,是指企业有目的、有计划、战略性地创造出所希望的自身形象,由此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最终得到自己最适合的经营环境。
Cl计划由MI、BI和VI三部分组成。
4现代设计思想:现代设计的产生基于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和以大多数人为消费对象的设计思想之上。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成果已逐步转为实用,以工业化生产为背景的现代生产方式已粗具雏形,但早期机器并不完善,还不足以为人类提供价廉物美的工业产品。
机器生产虽然导致了设计与制作的分离,但还没有出现适应机器生产方式的真正的设计师。
为了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审美素养,形成了现代设计早期的装饰风格,也产生了为大众服务的现代设计的民主思想。
人体工程学与展示设计的关系

人体工程学与展示设计的关系过大的密度,也容易造成参观人群堵塞,会使人感觉疲劳,影响展示整体效果;陈列密度过低,则会显得展示空间空旷、缺乏内容。
陈列的密度大小还与展厅的空间跨度、净高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也受展示物的视距、展品的陈列高度、展品的大小、展示形式以及不同观众类型等因素影响。
展示空间较宽敞时,可使陈列密度稍大,也不显得拥挤;如果展示空间低矮,同样的陈列密度也会显得拥挤。
展示对象的尺寸较大,展示视距又近,也会使人觉得空间拥挤。
1视觉的传达是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最重要的应用在展示设计中,除了人的尺度和活动中的相关尺度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视觉活动。
眼睛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器官,信息获得有80%依赖于视觉。
人的视距,视角以及视觉习惯是合理组织陈列高度的依据。
陈列高度是指展品或版面与参观者视线的相对位置。
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人对陈列高度的适应受人体有效视角的限制,一般陈列高度不宜超过350厘米;经常运用的展示高度是80~250厘米之间的区域。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表明:人体的最佳视觉区域是在水平视线高度以上20厘米,以下40厘米之间这个60厘米宽的水平区域,如果以亚洲人一般标准高度165厘米左右,最佳的陈列高度应在125~185厘米之间,重点展示的对象陈列在此区域内,较易获得良好的效果。
在接受信息之前往往人们有一个选择的过程,经过选择之后,往往注意力会集中到那些准备接受的信号上面。
因此,引起注意是展示设计的重要手段和成功的基础,只有引起注意才能产生以后的理解,确信,记忆行为并导致最终的行为。
展示效果最终需要面对的是人,如何吸引和维持住他们的注意力,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根据人体工程学中视觉心理和人的心理规律,可采用以下方法。
2增大展示效果的强度在一定限度内,展示效果越强,越大,人们对它的注意就越强烈,并不是任何事物的属性都能引起我们的注意,为了能引起注意,效果必须达到一定量。
展示设计中可以有意识地增大设计效果对观众的感觉刺激。
人体工程学与视觉传达设计

表意清晰、构图简洁的图形符号示例
Ergonomics
Ergonomics
测试
Ergonomics
Ergonomics
Ergonomics
Ergonomics
Ergonomics
图形符号设计案例
Ergonomics
图形符号设计示例
箭头视认性优劣对比
好箭头的基准图
Ergonomics
二、标志设计
字符与背景的色彩搭配与辨认性
Ergonomics
第二节
一、图形符号设计
图形符号及标志设计
1.图形符号及其应用领域 概念:图形符号是以图形或图象为主要特征的视觉符号,用来传递事物或概念
对象的信息,而不依较语言。
特点:直观、精练、简明、易懂 应用: ⑴在技术文件上表明主要技术指标。 ⑵在设备、仪表的操纵器、显示器、包装、连接插口上作操作指示。 ⑶在标志上表示公共信息、安全信息、交通规则、包装运输指示等。
Ergonomics
第一节 文字设计
一般条件下字符高度尺寸与视距的对照关系
视距L/m 字符高度尺寸D/㎜
1 4
2 835812 2012 20 32 48 80
如果与上述的“一般条件”的三条基本符合或接近,则上表所列的数 据可直接或参照使用。而另一些情况下,仅仅能“看得清”是不够的,还 要求醒目,能充分引起注意,那么字符尺寸就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加大。
Ergonomics
(二)避免字形的混淆
视觉传达设计中避免字形混淆的基本方法,是把互相间不太明显的差异, 加以适当扩大、强调,使差异明显起来。
另外,笔画过粗会使字形中某些特征显 得较为含糊,如数字“5”和字母“S”就容 易含混。应使笔画细一些,“5”的上半部 直角弯的特征变得鲜明,与“S”上半部圆弧 之间视觉区别进一步显现,有利于减少混淆。
设计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设计思维:思维是人们头脑对自然界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而设计则是通过改变自然物的性质,形成为人所用的物品。
人借助于思维将自己本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因此设计与思维在设计的过程中试一个完整的概念,“设计”是前提,限定了思维的范畴,“思维”是手段,借助于各种表现形式,最终形成设计产品。
设计思维是设计师根据被委托的设计项目调动各种有关资料及设计师头脑中的经验积累。
设计思维是设计活动的基础,也是设计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设计中调查、构思、选择、决策等若干部分,与设计表现共同构成设计活动的主体。
2、视觉传达设计: 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
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
简称为视觉设计。
顾名思义,视觉传达设计主要就是通过用视觉来向人们传达各种信息,所以构成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要素就是文字、插图以及标志,这三个,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这也就决定了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这三个要素,把设计者想要表达的东西通过这些要素传递给每一个接受到这个信息的接受者,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起到传播的作用3、CI计划:CI是CorporateIdentity的缩写,中文译为“企业形象”。
CI计划,是指企业有目的、有计划、战略性地创造出所希望的自身形象,由此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最终得到自己最适合的经营环境。
Cl计划由MI、BI和VI三部分组成。
4现代设计思想:现代设计的产生基于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和以大多数人为消费对象的设计思想之上。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成果已逐步转为实用,以工业化生产为背景的现代生产方式已粗具雏形,但早期机器并不完善,还不足以为人类提供价廉物美的工业产品。
机器生产虽然导致了设计与制作的分离,但还没有出现适应机器生产方式的真正的设计师。
为了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审美素养,形成了现代设计早期的装饰风格,也产生了为大众服务的现代设计的民主思想。
人体工程学在展示中的应用

人体工程学在展示中的应用摘要:人体工程学是以生理学、心理学为基础,结合各类相关知识,研究“人——机——环境”的协调一致性关系的学问。
其目的是为人类建立一个舒适、安全的良好的工作与生存环境提供的理论与方法。
展示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要素包括尺度要素、视觉要素和心理要素等。
关键词:人体工程学尺度视觉心理1 展示中的尺度要素展示的空间尺度、道具尺度、展品尺寸等均应以人为标准的绝对尺寸为基点,进行组织、设计与陈列。
人类的活动范围与行为方式所构成的特定尺度是界定其他设计尺度的标准。
1.1制定展示设计尺度的基点任何物体本身的形状原本没有尺度的概念,只有将其与其他因素进行比较时,才产生了尺度标准。
因此,把某一“单位尺寸标准”引入设计中去,使之产生尺度间的比较是创造展示设计良好尺度的首要原则。
1.2人体的静态与动态尺寸计测人体尺度的测量,是提供对人生理、心里进行定量测试的方法和依据。
展示设计中人体尺寸的应用包括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两个方面。
静态尺寸又称结构尺寸,是人体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下所测得的尺寸,如头、躯干及手足四肢的标准位置等。
静态尺寸设计可在立姿、坐姿、跪姿和卧姿四种形态上进行,这些姿势均有人体结构上的基本尺度特征。
动态尺寸又称机能尺寸,是受测者处于执行各种动作或进行各种体能动作中各个部位的尺寸值,以及动作幅度所占空间的尺寸。
在现实生活中,人体的运动往往通过水平或垂直的一二种以上的复合动作来达到目标,从而形成了动态的“立体作业范围”。
在展示设计中,研究作业空间的目的,正是为了掌握好尺度标准,使人机系统能以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满足信息传达,人与人、人与物的交流与沟通等不同层面的需求,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人的生理、视觉与心里的疲劳度。
必须指出,通过人体设计所得的数据,还有很多因素影响人体的尺度,如国度、地域、人种、职业、工种、性别、年龄等的各异,其所测数据也是各异的。
1.3展示设计中的基本尺度展示空间平面尺度和垂直面陈列高度是基本的尺度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视杆细胞 在低水平照明时(如夜间)起作用
视锥细胞 在高水平照明时(如白天)起作用
区别黑白
区别色彩
对光谱中的绿色最敏感
对光谱中的黄色最敏感
在视网膜远离中心处最多
在视网膜靠近中心处最多
6)对于运动一目标,只有当角速度大于1~2度/s 时,且双眼的焦点同时集中在同一个目标上,才能鉴 别其运动状态。
7)人眼看一个目标要得到视觉印象,电最短的注视 时间为0.07~0.3s,这里与照明的亮度有关。人眼视 觉的暂停时间平均需要0.17s。
文字设计
一、文字的尺寸 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的合理尺寸,涉及的因素
所谓强度效应是指光的刺激强度只有达到一定数 量才能引起视感觉的特性。因此,可见光不仅可以用 波长来表示,也可以用强度来表示。光的强度可用照 射在某平面上的光通量,即照度来表示,其单位是勒 克司。
视角
视角是由瞳孔中心到被观察物体两端所张开的 角 度。在一般照明条件下,正常人眼能辨别5m远处两点 间的最小距离,其相应的视角为1,即能够分辨的最 小物体的视角定义该视角为最小视角。人眼辨别物体 细部分的能力是随着照度及物体与背景的对比度的增 加而增加。
下自然可见的范围; ②注视野——在头部固定,而转动眼球注视某一
中心点时所见的范围; ③动视野——头部固定而自由转动眼球时的可见
范围。
三种视野
在人的三种视野中,注视范围最小,动视野范围 最大。
动视野最佳值=静视野最佳值+眼球可轻松偏转的 角度(头部不动)。
注视野最佳值=动视野最佳值+头部可轻松偏转的 角度(躯干不动)。
很多,主要有: ①观看距离(视距)的远近 ②光照度的高低 ③字符的清晰度 ④可辨性 ⑤要求识别的速度快慢
其中清晰度、可辨性与字体、笔画粗细、
经人体工程学工作者测定,在以下三个方面 的一般条件下: ①中等光照强度 ②字符基本清晰可辨(不要求特别高的清晰度,但 也不是模糊的) ③稍作定睛凝视即可看清
字符的尺寸与视距关系的基本数据是 字符的(高度)尺寸(D)=(1/200)视距
⑵座位上乘客能看清对面车厢壁上的线路图文 字,视距约为L=2m,由上表查得的文字尺寸
例2 在邮局等室内,墙上提供信息的告示 文字该多大?
像“一”、“二” 、“人”、“大”这 样笔画很少的
色觉
色觉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现象。人们能感受到 达各种不同的颜色,是由于可见光中不同波长的光线 作用于人眼视网膜上,并在大脑中引起主观印象的缘 故。
一种颜色可以由一种波长光线作用而引起,如 红、绿、蓝等,称为原色。也可由两种或多种波长的 光线混合作用而引起。
视觉特征
视觉运动规律
1)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即先看到水平方 向的东西,后看到垂直方向的东西。所以,一般机器 的外形常设计成横向长方形。
人体工程学与视觉传达设计
了解视觉生理诸因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 基 础性作用,包括光照度、视距与视觉对象的尺 寸、视觉对象与背景的明度对比和色彩对比、视 觉对象的清晰度与可辨性、视觉对象的识别速度 等。
视觉功能及其特征 文字设计 图形符号设计及标志设计 展示设计
视觉功能及其特征
产生视觉的视网膜是由杆状和锥状两种感光细胞 构成的。
静视野
最佳静视野 a)最佳的水平直接视野(双眼) b)最佳的垂直直接视野
动视野
最佳动视野 a)最佳的水平动视野(双眼) b)最佳的垂直动视野
注视野
最佳注视野 a)最佳的水平注视野(双眼) b)最佳的垂直注视野
视距
视距是指人在控制系统中正常的观察距离。观察 各种显示仪表时,若视距过远或过近,对认读速度和 准确性都不利,一般应根据观察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 380~760mm之间选择最佳视距。
2)视线运动的顺序习惯于从左到右,从上至下,顺 时针进行。
3)对物体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水平方向比垂直方向 准确、迅速、且不易疲劳。
4)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离距离相同的情况 下,观察率优先的顺序是左上、右上、左下、右下
5)在视线突然转移的过程中,约有3%的视觉能看清 目标,其余97%的视觉都是不真实的,所以在工作 时,不应有突然转移的要求,否则会降低视觉的准确 性。如需要人的视线突然转动时,也应要求慢一些才 能引起视觉注意。为此,应给出一定标志,如利用箭 头或颜色预先引起人的注意,以便把视线转移放慢。 或者采用有节奏的结构。
如果情况与上述“一般条件”的三条基本符 合或接近,则
表5-1所列数据可直接或参照使用。而另一些情 况下,仅仅能
“看得清”是不够的,还要求醒目、能充分引
例1:地铁车厢内需要贴体贴的运行线路图,试 确定图上车站
站名文字的大小。
分析解决:
⑴地铁车厢内光照条件属于“一般”,观看时 多较为专注,无特殊醒目性要求,总体符合 上述一般条件,大体可参照运用上表的数值, 能略略大些更好;
视野
在视野边缘上,人只能模糊的看到有无物体存 在,但辨不清其详细形状。能够清楚辨认物体形状的 视野为有效视野。静视野的有效视野是以视中心线为 轴,上30度,下40度,左右各为15度~20度;其中在 中心3度以内为最佳视野区。
人眼在、蓝、红色 依次减小,而对绿色视野最小。
视力
视力是表征人眼对物体细部识别能力的一个生 理 尺度,以最小视角的倒数表示。
检查人眼视力的标准规定,最小视角为1时,视 力等于1.0,此时视力为正常。随着年龄的增加,视 力会逐渐下降,所以作业环境的照明设计应考虑工作 者年龄的特点。
视野
视野是指人眼能观察到的范围,一般以角度表示。 视野按眼球的工作状态可分为: ①静视野——在头部固定、眼球静止不动的状态
对极弱的刺激敏感
主要在识别空间位置和要求敏锐地 看物体时起作用
人眼球的基本结构图
波长
视觉是电磁波刺激人眼视网膜细胞时引起的。一 般光源都包含多种波长的电磁波,称为多色光。将不 同波长的光混合起来,可以产生各种不同颜色,所有 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混合起来则产生白色。人眼可分辨 的光色约有120多种。
强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