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量输入电路的制作方法
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

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一、开关量的隔离与抗干扰1、开关量的隔离(1)隔离的作用隔离的主要作用是:使低压输入电路与大功率的电源隔离;外部现场器件与传输线同数字电路隔离,以免计算机受损;限制地回路电流与地线的错接而带来的干扰;多个输入电路之间的隔离。
(2)开关量的隔离方法常用的开关量的隔离方法主要有以下方式。
○1光电隔离。
(图3-28 光电耦合器原理接线图)○2继电器隔离。
(图3-29 采用继电器隔离的开关原理接线图)○3继电器和光电耦合器双重隔离。
2、抗干扰软件抗干扰措施主要是适当增加延时,以躲开触点抖动的影响。
二、开关量的采集、检测与变位识别1、开关量的采集方式(图3—30 中断申请电路图)当开关状态发生变化时,由于Q端仍保持原状态,D、Q异或的结果使输出由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通过非门变成低电平向CPU申请一次中断。
当CPU 响应中断以后,发出INTA信号使触发器触发。
D、Q状态趋于一致,异或门输出又成为低电平。
2、开关动作的检测把3次采样的开关量用A、B、C三个布尔数来表示,从中任取出两个进分“与”运算,如果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为“1”,则运算结果必定有一个为“1”;反之,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为“0”,则运算结果必定全为“0”。
另外,再根据“或”运算的规则,在N个数中只要有一个是“1”,则运算结果必定是“1”;只有当N个数全为“0”时,结果才为“0”。
可以把三取二表决的算法用以下逻辑算式来处理(A·B)+(B·C)+(C·A)(3-15)3、开关变位的识别开关量的状态通常用一位二进制数来表示,例如用“1”代表闭合,用“0”代表断开。
变电所的开关量数目很多,为了简化分析,下面只对用一个字节的二进制数表示的8个开关状态进行分析,但所得到的结论具有普遍的意义。
○1现状○+原状,若有变位则该位为1;若无变位,则该位为0。
○2(现状○+原状)∧原状,若为1,则该位由1→0。
○3(现状○+原状)∧现状,若为1,则该位由0→1。
开关量信号

开关量信号1. 什么是开关量信号开关量信号(Digital Signal)指的是只存在两个状态的信号,即开(HIGH)和关(LOW)两种状态。
这种信号通常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开关,如电灯、电视等。
开关量信号可以是离散的或连续的,但在控制系统中,我们通常将其看作离散的。
2. 开关量信号的特点开关量信号具有以下特点:•二进制表示:开关量信号只有两个状态,通常用0和1表示,即开是1,关是0。
•离散性:开关量信号的取值只有两个固定的状态,没有中间状态。
•稳定性:开关量信号的状态在设定之后会保持稳定,直到下一次改变状态。
•可逆性:开关量信号的状态可以通过控制操作来改变,如按下一个按钮可以将灯的开关状态从关变为开。
3. 开关量信号的应用开关量信号在现代控制系统中广泛应用。
以下是开关量信号的一些常见应用场景:3.1 自动化控制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开关量信号被用于控制各个部件的开关状态。
例如,一个自动化工厂的生产线中的机械臂,可以通过开关量信号控制它的运行和停止。
另外,电梯的上行和下行信号也是开关量信号的典型应用。
3.2 家居智能化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开关量信号被广泛用于控制家居设备的开关状态。
例如,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开关量信号控制灯光、窗帘、空调等设备的开关。
通过智能设备与开关量信号的结合,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语音控制设备的开关状态。
3.3 安全报警开关量信号也被用于安全报警系统中。
例如,门窗磁感应器可以通过开关量信号来监测门窗是否被打开,一旦进入报警状态,系统将发出警报通知用户。
同时,火灾报警系统中的烟雾探测器也可以通过开关量信号来判断烟雾浓度是否超过预定阈值,从而触发报警。
4. 开关量信号的电路实现开关量信号的电路实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方法:4.1 开关最简单的开关量信号电路实现方法就是使用物理开关。
开关可以是机械开关或电子开关,通过控制开关的开合状态,来改变信号的状态。
这种方法简单可靠,但需要人工操作。
开关量输入电路原理

开关量输入电路原理
开关量输入电路原理是指使用开关来控制电路的开闭状态的一种电路设计方案。
开关量输入电路通常由一个开关、电源和负载组成。
在闭合状态下,开关连接到电源,从而产生一定的电压或电流信号,被称为“高电平”或“高逻辑位”。
相反,在断开状态下,开关断开电路连接,电压或电流信号为零,被称为“低电平”或“低逻辑位”。
开关量输入电路的设计原理是通过检测开关的状态来确定电路的工作方式。
当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电流或电压信号能够流经电路,从而使负载工作。
而当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电流或电压信号无法流经电路,导致负载停止工作。
开关量输入电路的应用广泛,常见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电子开关、遥控器等。
它们可以通过简单地控制开关的状态来实现电路的切换,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和操作。
另外,开关量输入电路还可以与其他电路相结合,形成更复杂的电路系统。
例如,可以通过开关量输入电路来触发其他电路的开关行为,实现自动控制或触发器的功能。
总的来说,开关量输入电路原理通过开关的开闭状态来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实现电路的开关和切换功能,具有简单、可靠、灵活等特点,在电子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光耦式开关量输入电路的设计

光耦式开关量输入电路的设计
1 光耦式开关量输入电路的概述
设计光耦式开关量输入电路,是一个数字电路中常见的任务。
该
电路可以实现外界信号的输入,从而进行信息处理。
光耦式开关量输
入电路的核心部分是光耦,可以将外界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在设
计电路时,需要考虑到光耦的相关参数,以及电路的稳定性、鲁棒性
等方面,确保电路的性能优良、可靠稳定。
2 光耦的选取
在设计光耦式开关量输入电路时,需要选取合适的光耦。
光耦的
关键参数有两个:当输入光照度在一定范围内时,输出电流的比例关系,也就是电流转换比例;以及输出电流的最大值。
除此之外,需要
注意的还有光耦的响应速度、寿命、稳定性等方面。
选择合适的光耦,是保证电路能顺利工作的前提。
3 整体电路的设计
在光耦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设计整体电路。
在整体电路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电路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可以采用稳压电源,确保电
路的稳定工作。
考虑到防止杂散光、电磁噪声等干扰信号的输入,需
要采用屏蔽、隔离等措施,保证输入信号的准确性。
同时,为了提高
电路的鲁棒性,需要考虑到电路的容错能力,防止电路由于输入信号
的不稳定性或者其他故障原因而出现错误或损坏。
4 结语
光耦式开关量输入电路的设计是数字电路设计中的重要一部分,具有广泛应用范围。
设计时需要选取合适的光耦,考虑到电路的稳定性和鲁棒性,确保电路的工作性能。
通过优秀的设计和电路实现,可以实现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的数据输入,为后续的数据处理、控制等操作提供确定可靠的信息来源。
plc开关量的输入输出接线方式

PLC开关量输入/输出单元的接线方式核心提示:1.输入接线方式按PLC的输入单元与用户设备接线方式的形式可分为汇点式输入接线和分隔式输入接线两种基本形式,如图1.12所示。
汇点式输入接线是指输入回路有一1.输入接线方式按PLC的输入单元与用户设备接线方式的形式可分为汇点式输入接线和分隔式输入接线两种基本形式,如图1.12所示。
汇点式输入接线是指输入回路有一个公共端(汇集端)COM,它可以是全部输入点为一组,并共用一个公共端和一个电源,如图1.12 (a)所示的直流输入单元,其直流电源由P LC内部提供。
汇点式输入接线方式也可以采用将全部输入点分为Ⅳ组,每组有一个公共端和一个单独的电源,如图1.12 (b)所示。
汇点式输入接线方式可以用于直流,也可以用于交流输入单元,交流输入单元的电源由用户提供。
分隔式输入接线方式如图1.12 (c)所示,它是将每个输入点单独用各自的电源接入输入单元,在输入端没有公共的汇点,每个输入器件是隔离的。
2.输出接线方式根据输出单元与外部用户输出设备的接线形式不同,输出接线方式可分为汇点式输出和分隔式输出两种基本形式,如图1.12 (d)所示。
可以把全部输出点汇集成一组共用一个公共端COM和一个电源;也可以将所有的输出点分成Ⅳ组,每组有一个公共端COM和一个单独的电源。
这两种形式的电源均由用户提供,可根据实际负载确定选用直流或交流电源。
图1.12 输入/输出接线3.开关量输入单元的接线方式说明PLC的输入端用于连接按钮开关及各类传感器。
这些器件的功率消耗都很小,一般可以采用PLC内部电源为其供电,也可以由外部设备供电。
图1.13所示为FX系列PLC的输入/输出端开关量信号的接线示意图,PLC开关量输入端的接线说明如下所述。
(1)图中·表示空端子,勿接线。
(2)如图1.13 (a)所示,PLC输入端的XO~X3采用汇点式接线方式。
(3)图1.13 (b)中的XO和X1接入传感器信号,其中XO端的传感器采用PLC内部的24VDC工作电源供电,XI端的传感器采用外部电源为其供电。
开关量信号输入通道

开关量信号输入通道图1是开关量输入通道的典型构造,具体接口电路应综合考虑实际信号、选用的计算机等开展设计。
图1 开关量输入通道的典型构造几种常用的预处理方法:(1) 信号转换处理从工业现场获取的开关量或数字量,在逻辑上表现为逻辑“1”或逻辑“0”,信号形式则可能是电压、电流信号或开关的通断,其幅值范围也往往不符合数字电路的电平范围要求,因此必须开展转换处理。
图2是电压或电流开关量输入的转换电路,分压电阻R1和R2的阻值应根据输入信号是电压还是电流信号以及信号的幅值选取。
图3是开关触点信号输入电路,它把开关的通断转换为0或+5V信号。
图2 电压或电流输入电路图3 开关触点输入电路(2) 安全保护措施在设计一个计算机控制系统时,必须针对可能出现的输入过电压、瞬间尖峰或极性接反的情况,预先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图4给出了一些常用的保护电路。
图4 输入保护电路(3) 消除机械抖动影响操作按钮、继电器触点、行程开关等机械装置在接通或断开时均要产生机械抖动,表达在计算机的输入上就是输入信号在逻辑0和1之间多次振荡,如不适当处理就会导致计算机的错误控制。
图5是常用的R-S触发器消除开关抖动的电路,它可以消除开关的抖动信号。
图5 RS触发器消除开关抖动的电路(4) 滤波处理由于长线传输、电路内部干扰影响,使得输入信号带有噪声信号,这有可能导致误读信号而出错。
图6给出一种用RC滤波电路去除接口噪声的方法,它同样可以消除开关的抖动信号。
图6 RC滤波电路(5) 隔离处理从工业现场获取的开关量或数字量的信号电平往往高于计算机系统的逻辑电平,即使输入开关量电压本身不高,也有可能从现场引入意外的高压信号,因此必须采取电隔离措施,以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常用的隔离措施是采用光电耦合器件实现的。
图7给出了两种开关量光电耦合输入电路,它们除了实现电气隔离之外,还具有电平转换功能。
图7 开关量光电耦合输入电路(6) 光电耦合器件原理与使用光电耦合器件是一种常用且非常有效的电隔离手段,由于它价格低廉、可靠性好,被广泛地用于现场设备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隔离保护。
第三节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

第三节 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时, 微机经常需要接收或发送一些以开
关量形式出现的控制信号。 在接收这些开关量信号时, 微机不能直接 接收, 而是必须经过专用的开关量输入电路转换成微机接口元件可接
收的电平信号之后, 才允许进入微机; 而在微机发送出这类开关量信 号时, 这种数字信号也不能直接去驱动相关的执行元件, 而是将这种
输出的数字信号经过专用的开关量输出电路转换成模拟电压信号后, 才能驱动相应的执行元件,完成微机发出的继电保护命令。
一!一 9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
第二 章
一.开 输入,路 ‘ 关最 1 1 .
1 .输入开关最
I微机输入的开关吊即触点状态的输入信 号 } d 通常司分为内部开
关鼠和外部开 关鼠两类
0 内部汗关吊: 少 反映安装在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内部的触奴状态的开
关量, 称为内部开关量。 对十这一类的触点状态包括起动继电器
触点的状态,例如,当线路发生故障时,起动继电器动作,S触 }
作状态。
对于从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外部引入的开关量触点状态, 如果也按
上述方式引入, 将给微机带来干扰信号, 因此应采用光电祸合隔离技
术将开关量回路 与 微机并行接口回路隔离后, 再将开关量信号接入微
机并行接口上。
一! 9一
太原理工戈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 章
一 开关最 输出I路 L !
在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中, 山微机发出的汗关量形式的数字信 号上 要是保护跳闸及具它控制信 号, 这类数字信 甘一般是经过专川开关最 输出电路将数字信 号转换成模拟电压信 号后 刁 去驭动相应的执行 能
开关量的输入(共4张PPT)

光电耦合器
2、 变电站开关量的输入电路 开关量输入分为安装在装置面板上的接点(如装置键盘
当S1闭合,光敏三极管 导通;
当S1断开,光敏三极 管截止。
微机并行口PA0通过 软件查询电平的高 低,从而获知外部 接点的状态。
开关量输入电路原理图
(a)装置内接点输入电路 (b)装置外接点输入电路
谢谢欣赏!
1、开关量的接输点入):将及测外控部对象经的端状子态信排号引引入入微装机置系的统,接简点称。开开入。关量输入主要有断路器、隔离开关的辅助
((触触 触2当(触触触 当接当(当2触 触(1接(( 开(触、 、 、aa点点点Sa点点点S点SaS点点a点aa关a点) ) ) ) ) ) ))开1111、 、、 、 、 、) 、、 ) 量 、变变闭闭断闭装装装装装关装装 装装装 装装装装 及装 装及输装电电合合开合置置置置置量置置 置置置 置置置置 外置 置外入置站 站, , , ,内内内内内的内内 内压压 压压压压 部压 压部主压触开开光光光光接接接接接输接接 接板板 板板板板 经板 板经要板关关敏敏敏敏点点点点点点入点点 点位位 位位位位 端位 位端有位量量三三三三、输输输输输:输输 输置置 置置置置 子置 置子断置的的极极极极入入入入入将入入 入装、、 、、、、 排、 、排路、输输管管管管电 电 电 电 电 测 电 电电有有有有有有引有有引器有置入入导导截导路路路路路控路路 路载载 载载载载 入载 载入、载电电通通止通压对((((((( (调调 调调调调 装调 调装隔调路路;;。;板象bbbbbbbb压压 压压压压 置压 压置离压))))))) )的位分分 分分分分 的分 分的开分装装装装装装装 装开开状接接 接接接接 接接 接接关接置置置置置置置置 置关关态头头 头头头头 点头 头点的头、外外外外外外外 外量量信位位 位位位位 。位 位。辅位接接接接接接接 接有输输号置置 置置置置 置 置助置点点点点点点点 点入入引载、、 、、、、 、 、、输输输输输输输 输分分入继继 继继继继 继 继继调入入入入入入入入为 为微电电 电电电电 电 电电压电电电电电电电 电安安机器器 器器器器 器 器器路路路路路路路 路分装装系接接 接接接接 接 接接在在统接点点 点点点点 点 点点装装,等等 等等等等 等 等等头置置简。。 。。。。 。 。。位面面称置板板开上上入、的的。继接接电点点器((如如接装装点置置等键键。盘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技术新型涉及一种开关量输入电路,属于低压电气技术领域,包括外部开关量电源S1、外部开关接口K1、整流桥电路、滤波电路、限流电路、防反向保护电路、光耦隔离电路、开关量输出接口,所述外部开关量电源、所述外部开关接口、所述整流桥电路、所述滤波电路、所述限流电路、所述防反向保护电路、所述光耦隔离电路、所述开关量输出接口依次连接,该电路硬件电路结构简单,工作有效可靠,提高了开关量输入电路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有利于开关量输入电路的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要求
1.一种开关量输入电路,包括外部开关量电源S1、外部开关接口K1、整流桥电路、滤波
电路、限流电路、防反向保护电路、光耦隔离电路、开关量输出接口,所述外部开关量
电源S1、所述外部开关接口、所述整流桥电路、所述滤波电路、所述限流电路、所述防
反向保护电路、所述光耦隔离电路、所述开关量输出接口依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量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开关量电源S1的一端与所述外部开关接口K1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3端子相连,所述外部开关接口K1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关量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1端子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开关量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阻R2并联在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4端子和第2端子之间,其中第
一电容C1的正极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4端子相连,第一电容C1的负极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2端子相连,所述防反向保护电路的第一二极管D1并联在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4端子和第2端子之间,其中第一二极管D1的负
极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4端子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2端子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关量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隔离电路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T1、第三电阻R3、第二电容C2、电源VCC和数字地DGND,第一光电耦合器T1的第1端子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4端子相连,第一光电耦合器T1的第3端子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2端子相连,第一光电耦合器T1的第6端子、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正极相连,并作为所述开关量输出接口,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源VCC相连,第一光电耦合器T1的第4端子与第二电容C2的负极共同接数字地DGND。
技术说明书
一种开关量输入电路
技术领域
本技术新型涉及一种开关量输入电路,属于低压电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电网是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电力监控系统是电力系统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产物,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力监控系统中各种装置的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日益明显,需要实时检测断路器、接触器、负荷开关等位置信号或高温、瓦斯、故障告警等非电量信号的工作状态,对这些工作状态的检测可以通过开关量输入电路来实现。
目前,传统的开关量输入电路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弱,工作可靠性较低,不利于开关量输入电路的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内容
本技术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开关量输入电路。
为实现本技术新型的目的,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开关量输入电路,包括外部开关量电源S1、外部开关接口K1、整流桥电路、滤波电路、限流电路、防反向保护电路、光耦隔离电路、开关量输出接口,所述外部开关量电源S1、所述外部开关接口、所述整流桥电路、所述滤波电路、所述限流电路、所述防反向保护电路、所述光耦隔离电路、所述开关量输出接口依次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外部开关量电源S1的一端与所述外部开关接口K1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3端子相连,所述外部开关接口K1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1端子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阻R2并联在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4端子和第2端子之间,其中第一电容C1的正极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4端子相连,第一电容C1的负极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2端子相连,所述防反向保护电路的第一二极管D1并联在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4端子和第2端子之间,其中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4端子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2端子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光耦隔离电路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T1、第三电阻R3、第二电容C2、电源VCC和数字地DGND,第一光电耦合器T1的第1端子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4端子相连,第一光电耦合器T1的第3端子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2端子相连,第一光电耦合器T1的第6端子、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正极相连,并作为所述开关量输出接口,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源VCC相连,第一光电耦合器T1的第4端子与第二电容C2的负极共同接数字地DGND。
本技术新型的积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硬件电路结构简单,工作有效可靠,提高了开关量输入电路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有利于开关量输入电路的长期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开关量输入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开关量输入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开关量输入电路,包括外部开关量电源S1、外部开关接口K1、整流桥电路、滤波电路、限流电路、防反向保护电路、光耦隔离电路、开关量输出接口,所述外部开关量电源S1、所述外部开关接口K1、所述整流桥电路、所述滤波电路、所述限流电路、所述防反向保护电路、所述光耦隔离电路、所述开关量输出接口依次连接。
图2为所述一种开关量输入电路的电路原理图,所述外部开关量电源S1的一端与所述外部开关接口K1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3端子相连。
所述外部开关接口K1的一端与所述外部开关量电源S1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
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外部开关接口K1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1端子相连,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3端子与所述外部开关量电源S1的一端相连。
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阻R2并联在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4端子和第2端子之间,其中第一电容C1的正极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4端子相连,第一电容C1的负极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2端子相连。
所述防反向保护电路的第一二极管D1并联在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4端子和第2端子之间,其中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4端子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2端子相连。
所述光耦隔离电路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T1、第三电阻R3、第二电容C2、电源VCC和数字地DGND,第一光电耦合器T1的第1端子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4端子相连,第一光电耦合器T1的第3端子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第一整流桥UR1的第2端子相连,第一光电耦合器T1的第6端子、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正极相连,并作为所述开关量输出接口,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源VCC相连,第一光电耦合器T1的第4端子与第二电容C2的负极共同接数字地DGND。
所述一种开关量输入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当有外部开关量信号输入时,所述的外部开关接口K1闭合,所述的外部开关量电源S1通过所述的整流桥电路构成回路,所述第一整流桥UR1第4端子和第2端子间的电压信号经所述滤波电路进行滤波,经滤波后的电压信号加载在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T1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T1导通,电源VCC经第三电阻R3、第一光电耦合器T1的输出端构成回路,开关量输出接口输出为低电平信号,表示有外部开关量信号输入。
当无外部开关量信号输入时,所述的外部开关接口K1打开,所述整流桥电路、所述滤波电路、所述光电耦合电路均不工作,开关量输出接口输出为高电平信号,表示无外部开关量信号输入。
具体到一个应用例上,所述外部开关量电源S1可以为交流220V电压,也可以为直流110V 电压,所述外部开关接口K1可以是断路器、接触器、负荷开关的辅助触点,所述第一电阻R1取值100kΩ,所述第一整流桥UR1中的二极管选用1N4007,所述第一电容C1取值
10μF,所述第二电阻R2取值1.2kΩ,所述第一二极管D1选用1N4007,所述第一电耦合器T1选用TLP181,所述第三电阻R3取值4.7kΩ,所述第二电容C2取值10μF。
以上是对本技术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者替换,也属于本技术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