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版外科学课件肝脏肿瘤
肝血管瘤总结课件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卫第9版《外科学》第321页,主要讲述肝血管瘤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肝血管瘤的定义、分类和临床表现。
2. 了解肝血管瘤的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3. 熟悉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肝血管瘤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难点:肝血管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外科学》。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肝血管瘤的临床病例,引发学生对肝血管瘤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详细讲解肝血管瘤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3. 讨论:分组讨论肝血管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4. 举例:分析典型病例,解释肝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5.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肝血管瘤1. 定义:良性肿瘤,由异常生长的血管组成。
2. 分类: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瘤等。
3. 临床表现:腹痛、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等。
4. 诊断:影像学检查(B超、CT、MRI)、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等)。
5. 治疗:保守治疗(观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
七、作业设计1. 简述肝血管瘤的定义、分类和临床表现。
答案:肝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由异常生长的血管组成。
根据血管内皮细胞类型,可分为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瘤等。
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等。
2. 列举肝血管瘤的诊断方法。
答案:肝血管瘤的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B超、CT、MRI)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等)。
3. 阐述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答案: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观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小体积肝血管瘤,无明显症状的患者。
手术治疗适用于大型肝血管瘤,有破裂风险的患者。
《外科学》人卫第9版精品课件—肝囊肿(案例分析)

03 辅助检查
(2)影像学检查
案例图1 超声检查
案例图2 腹部CT检查
04 思考题
(1)肝囊肿的首选检查方法为 A. CT B. MRI C. X线平片 D. 超声
(2)对肝囊肿的常用治疗方法为(多选) A.肝囊肿无临床症状者,通常不需特殊处理 B.巨大肝囊肿可在超声引导下行囊肿穿刺抽液术及内膜破坏 C.巨大肝囊可行开腹或腹腔镜下囊肿“开窗术”或“去顶术” D.并发感染、囊内出血或囊液内有胆汁者,穿刺抽液或“开窗术”后应放置引流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ABCD
02 体格检查
(1)生命体征 心率70次/分,血压126/74mmHg。
(2)腹部专科 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右上腹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征阴性,肋下未 触及肝脏,腹部未扪及包块,肝区叩击痛阴性。
03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 6.77×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 51.2%,血小板 244.7×109/L,血红蛋白 113.7g/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反应蛋白4.35mg/L。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27U/L,谷草转氨酶15U/L,白蛋白40.3g/L。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均阴性。 肿瘤标志物均阴性。
《外科学》人卫第9版精品课件—肝囊肿(案例分析)
主讲人:XXX
目录
CONTENTS
1 现病史 2 体格检查 3 辅助检查 4 思考题 5 解题思路
01 现病史
(1)病史摘要 女性病人,47岁。 病人无寒战、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气喘、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 既往无肝病病史。
(2)主诉 体检时经CT发现肝左叶囊性占位1周。
05 解题思路
肝脏肿瘤课件

放疗:使用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适
0 3 用于局部肿瘤
靶向治疗:使用特定药物针对肿瘤细胞
0 4 进行治疗,适用于特定基因突变的肿瘤
免疫治疗:使用免疫疗法激活免疫系统,
综合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和肿瘤类型,
0 5 适用于免疫系统功能正常的肿瘤
0 6 采用多种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切除肿 瘤,提高生存率
演讲人
目录
01. 肝脏肿瘤概述 02. 肝脏肿瘤诊断 03. 肝脏肿瘤治疗 04. 肝脏肿瘤预防
肝脏肿瘤类型
原发性肝脏肿瘤:
起源于肝脏的肿瘤,
如肝细胞癌、胆管 细胞癌等
1
肝脏肉瘤:肝脏的恶 性肿瘤,如平滑肌肉
4
瘤、脂肪肉瘤等,通
常生长迅速,预后较
差
继发性肝脏肿瘤:起
源于其他器官的肿瘤,
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
结果
05
病理学检查:肝 穿刺活检或手术 切除标本的病理
学检查结果
诊断难点
01
早期症状不明 显,容易忽视
04
容易与其他疾 病混淆,如肝 炎、肝硬化等
02
肝脏位置深, 检查难度大
03
肿瘤类型多样, 鉴别诊断困难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切除肿瘤,适用于早期肿
01 瘤
化疗:使用药物杀死肿瘤细胞,适用
0 2 于中晚期肿瘤
化疗:杀死肿瘤细 胞,缓解症状
放疗:局部照射, 控制肿瘤生长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 基因突变,提高疗效
免疫治疗:激活免 疫系统,对抗肿瘤
综合治疗:多种方法 联合使用,提高疗效
治疗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治疗后应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
变化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肝脏肿瘤与转移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
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 度占位,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增 强扫描时强化不均匀。
转移性肿瘤
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 低密度或等密度占位,边界相对清晰, 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增强扫描时强化 相对均匀或不均匀。
05
肝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肝癌的治疗方法
肝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肝实质内 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时 呈均匀强化;肝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 包括肝实质内巨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 不清,密度不均匀,可伴有出血、坏死等; 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肝实质内 不规则形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可
伴有钙化、坏死等。
04
肝脏肿瘤的分类
总结词
肝脏肿瘤主要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 中最常见的是肝癌。
详细描述
肝脏良性肿瘤主要包括海绵状血管瘤、局灶 性结节性增生、肝腺瘤等,这些肿瘤通常生 长缓慢,不会发生转移,预后较好。而肝脏 恶性肿瘤则以肝癌为主,肝癌可以分为原发 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其中原发性肝癌是指 发生在肝脏本身的恶性肿瘤,而转移性肝癌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目录
• 肝脏肿瘤概述 •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 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 • 肝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01
肝脏肿瘤概述
肝脏肿瘤的定义
总结词
肝脏肿瘤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
详细描述
肝脏肿瘤通常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这些肿瘤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遗传、慢性肝炎、肝硬化、 长期酗酒等。根据其性质,肝脏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不同类型的肿瘤在病理学、生物学行为、治疗和 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
肝肿瘤ppt课件

·
61
肝 转 移 瘤
·
62
黑色素瘤肝转移
·
63
贲 门 癌 肝 转 移
·
64
胰 头 癌 肝 转 移
·
65
·
66
转 移 瘤
·
67
睾丸癌肝转移合并出血
·
68
MRI
多发的边缘光滑而清楚的圆形肿块
T1WI:稍低信号
T2WI:稍高信号
典型表现为“靶征”或“牛眼征”-----25% 左右
靶征(牛眼征):在T2WI上病灶中心可见到更 高信号,表现病灶中的含水量增加,坏死或出血 等情况。而在T1WI中心较周围更低一些的改变
第四节 肝肿瘤
恶性肿瘤:肝细胞癌、肝转移癌 良性肿瘤:肝血管瘤、肝细胞腺瘤、
FNH(结节状增生) 肝内胆管细胞癌
·
1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
原发性肝Ca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 发病比率逐年上升,目前居第三位 性别差异显著,高发地区男女比例为8:1,
58
肝转移瘤
·
59
CT
90%以上转移瘤可以发现 平扫CT: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圆形低
密度,病灶边缘清晰,密度均匀。CT 值15~45Hu之间 增强CT:使病灶边缘更清楚
·
60
结肠粘液癌、胃癌、肾癌、乳腺癌、 黑色素瘤的转移易产生钙化
平滑肌肉瘤、结肠癌、黑色素瘤的转移 易产生囊性变
直肠癌:单发巨大肿块
·
49
胆管癌伴肝内子灶
·
50
胆管癌
·
51
胆管细胞癌
·
52
三、肝转移癌( liver metastases)
肝脏肿瘤PPT课件

患者女,82岁, 右上腹疼痛月余
右肝后段巨大占 位,混杂密度, 其内见脂、脂肪 密度灶。增强后 见血管样强化, 非常明显,考虑 肝错构瘤
肝孤立性坏死结节
❖ 罕见,发病年龄为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一般 无临床症状;病因不清,可能为血管病变、感染或 免疫反应等造成肝组织凝固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 包裹所致
❖ 病灶生长快,恶性度高,边缘不规则,无明确包膜, 易侵犯周围组织,发生肝内播散、肝外转移和腹膜 种植等
❖ 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
❖ 一般生长迅速,体积较大,边界不清,无包 膜,可累及肝被膜及周围组织。其囊变或坏 死区域较肝细胞肝癌多,可表现为类似肝细 胞癌的强化方式,也可于动脉期及静脉期均 表现为相对低密度。可出现门脉癌栓
❖ 影像学表现与卵巢和胰腺的囊腺类肿瘤相似
❖ 囊腺瘤:表现为多房性囊性病变,囊壁及囊 内分隔薄厚均匀、光整,可有钙化,各房腔 之间的CT值可因囊液成分有较大差异
❖ 囊腺癌:病变较大,可为单房,囊壁及分隔 薄厚不均,常可见瘤结节,常合并腹水及腹 膜转移;增强囊壁、间隔及瘤结节可见明显 强化,钙化则粗大、不规则
❖ 少见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肝细胞腺瘤、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肝 孤立性坏死结节等
肝脏少见恶性肿瘤
肝肉瘤
❖ 亦称为恶性间叶细胞瘤、胚胎性肉瘤,好发 年龄3~37岁,在小儿肝脏肿瘤中居第3位。 肿瘤体积较大,直径10~25 cm,多单发, 分界清,部分可见假包膜形成
❖ 病变大体虽多为实性肿物(83%),但由于 肿瘤内含大量黏液基质成分,因而在CT上主 要呈囊性表现,多数有出血、坏死,少数可 有钙化,病情进展快,转移发生早
❖ 磁共振成像(MRI)的T2WI序列表现相对特 异,较易获得明确诊断,而CT表现可不典型, 有时须与转移瘤相鉴别
肝肿瘤PPT课件

姑息性肝切除
➢ 3-5个多发性肿瘤,局限于相邻2-3个肝段或 半肝内,影像学显示无瘤肝组织明显代偿性 增大,达全肝的50%以上;如肿瘤分散,可 分别作局限性切除
➢ 左半肝或右半肝的大肝癌或巨大肝癌,边界 较清楚,第一、二肝门未受侵犯,影像学显 示无瘤侧肝代偿性增生明显,达全肝组织的 50%
➢ 位于肝中央区的大肝癌,无瘤肝组织 生物治疗 中医治疗
局部消融疗法:
酒精注射,射频,冷冻, 激光, 微波,高功率聚焦超声
手术治疗
肝切除 首选和最有效的办法 对不能切除的肝癌的外科治疗 复发肝癌的再手术治疗 肝破裂出血 肝移植
肝切除的手术适应证
➢病人一般情况: • 较好,无明显心、肺、肾等重要脏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首选 ➢诊断符合率90%左右 ➢操作简便、价格低廉、非侵入性、
无放射性损伤、可重复多次使用、 诊断敏感性高等优点
影像学检查
CT检查 诊断符合率90%以上 磁共振成像 无电离物射、能获得
横断向、冠状面、矢状面三种图像 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检查
有创,分辨率低限约1cm X线检查
➢ I或VIII段的大肝癌或巨大肝癌
➢ 肝门部有淋巴结转移者,如原发肿瘤可切除, 应作肿瘤切除,同时行肝门部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难以清扫者,术后可进行放射治疗
➢ 周围脏器受侵犯,如原发肿瘤可切除,应连 同受侵犯脏器一并切除
➢ 远处脏器单发转移,可同时作原发性肝癌切 除和转移瘤切除术
对不能切除的肝癌的外科治疗
“癌中之王”
恶性程度很高,肝癌年死亡率占肿 瘤死亡率的第二位
中位年龄40-50岁 男性比女性多见
病因和病理
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确定 ➢肝硬化 70%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 ➢病毒性肝炎 乙型、丙型、丁型肝
《外科学》人卫第9版精品课件—结肠癌肝转移(案例分析)

(4)纤维结肠镜检查
升结肠脾区可见一菜花样肿物突入肠腔,表面有散在溃疡,局部肠黏膜僵硬,取病变处组织4块送病检。病 理报告为结肠腺癌。
03 辅助检查
CT检查
04 思考题
(1)分析本例病人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2)简述本例病人的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要点。 (3)简述本例病人的治疗原则。
05 解题思路
2.简述本例病人的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要点
(1)诊断:升结肠癌伴肝转移 (2)诊断依据:①肝区胀痛不适,伴乏力,食欲不振,右中腹部隐痛。②体格检查发现肝脏肿大,右肋缘 下4cm。③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下降,CEA升高。④多普勒超声:右肝前叶低回声肿块, 肿块周边及内部可见动脉血流。⑤CT:肝脏低密度病灶。⑥纤维结肠镜检查:升结肠肝曲肿瘤。肿瘤活检病理 报告为结肠腺癌。 (3)鉴别诊断:①原发性肝癌:如仅为肝脏占位病变要考虑到原发性肝癌,但肝癌多有肝炎病史及体征, AFP升高,影像学表现有其特征,易于鉴别。②肝脏良性肿瘤:亦可表现为肝占位病灶,但多数病情发展缓慢、 病程长,病人全身情况好,常见者有肝海绵状血管瘤、肝腺瘤等。借助B超、CT、MRI等可以鉴别。该病人是 以肝脏占位病变就诊,术前检查发现血红蛋白低及CEA升高,进而考虑有结肠肿瘤,行纤维结肠镜检查证实为 升结肠癌。因此,寻找到原发病灶方可确诊为继发性肝癌。
05 解题思路
3.简述本例病人的治疗原则
手术切除是治疗继发性肝癌最有效的方法。此外,还可选择肝动脉结扎术、肝动脉或门静脉栓塞、肝动脉置 管皮下埋藏灌注装置化疗、冷冻、射频消融及无酒精注射,达到消除或抑制转移灶生长、延长生存期、提高生 活质量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肝病病史(肝炎、肝硬化) 2. 超声检查 + 甲胎蛋白(AFP)
(首选检查,一线筛查)
+ 甲胎蛋白明显升高
>400ng/mL
第31章 肝脏肿瘤
不典型病例
1、无肝病病史; 2、甲胎蛋白(AFP)正常,约30%; 3、影像学未发现肝脏肿块(liver mass)
占位病变(space-occupy lesion)
第31章 肝脏肿瘤
6、性别,男与女比例5~11:1,激素有关 长期食用霉变食物,内含黄曲霉毒素 亚硝酸胺、微量元素(硒) 地区因素,气候温湿 东南沿海多发,西北地区相对较少
第31章 肝脏肿瘤
7、肝癌是否遗传?
江苏启东地区肝癌与遗传关系调查 调查人区范围: 两系 三代(三堂、三表)
肝癌病人家族中,有2人以上患肝癌者42% 肝癌家族和非肝癌家族成员间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 is a new technique that makes use of a “heating” probe to destroy tumors within the liver. After deploying the tip array, an electrical current is applied, generating heat (80–100°C) that destroys the tumor .
染色体畸变率无差别
第31章 肝脏肿瘤
三、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早期没有症状 难发现
• 症状(symptoms): – 肝区疼痛 – 消化道症状 – 乏力、消瘦 – 发热 – 癌旁表现
• 体征(signs): – 肝肿大与腹部肿块 – 黄疸 – 腹水 – 其他
第31章 肝脏肿瘤
第31章 肝脏肿瘤
下述病例仅可作姑息性肝切除:
• 3~5个多发性肿瘤,超越半肝范围者,作多处 局限性切除;
• 或肿瘤局限于相邻2~3个肝段或半肝内,影像 学显示,无瘤肝脏组织明显代偿性增大,达全 肝的50%以上。
• 位于肝中央区(肝中叶,或IV、V 、VIII 段)肝 癌,无瘤肝脏组织明显代偿性增大,达全肝的 50%以上。
肝脏肿瘤
第31章 肝脏肿瘤
分类
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
第31章 肝脏肿瘤
肝脏恶性肿瘤
肝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 胆囊癌 转移性结直肠癌 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 其他转移性肿瘤
第31章 肝脏肿瘤
肝脏良性肿瘤
肝囊肿 肝血管瘤 肝腺瘤 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 肝胆管错构瘤
第31章 肝脏肿瘤
原发性肝癌
primary liver cancer
• 肝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度损害,按肝功能分级属A 级;或肝功能分级属B级,经短期护肝治疗后肝功 能恢复到A级(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见表1)
第31章 肝脏肿瘤
• 肝储备功能(如ICGR15)基本在正常范 围以内;
• 无不可切除的肝外转移性肿瘤。
第31章 肝脏肿瘤
表1 肝硬化患者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标准
㈡局部情况
• 按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手术适应证的标准判断,癌 灶是可切除的。
• 癌栓位于左肝管或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
• 估计癌栓形成的时间较短,尚未发生机化;
第31章 肝脏肿瘤
• 癌栓未侵及健侧2级以上胆管分支; • 上述病例适合作胆总管切开取癌栓术,同时作
姑息性肝切除; • 如癌栓位于肝段级以上小的肝管分支内,可在
切除肝癌的同时连同该段肝管分支一并切除, 不必经切开胆总管取癌栓。
第31章 肝脏肿瘤
• 如术中发现癌灶不可切除,可在切开胆总管取 癌栓术后,术中作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 冷冻治疗或射频治疗等。
第31章 肝脏肿瘤
三、B超或CT引导下经皮肝癌局部消融 治疗(射频、冷冻及微波)病例的选择
第31章 肝脏肿瘤
第31章 肝脏肿瘤
一、肝癌病理类型
肝细胞型(90%) 胆管细胞型 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
第31章 肝脏肿瘤
二、肝癌高危人群
1、肝硬化:85%-90%肝癌合并肝硬化
2、乙型肝炎:70%肝癌病人有乙肝病史
2%-6%
肝硬化
其中1%-15% 肝癌
3、丙型肝炎:20%肝癌病人有丙肝病史
10%-20%
肝硬化
第31章 肝脏肿瘤
诊断困难
选择如下检查
– CT – 磁共振成像(MRI) – Pet CT – 肝动脉造影 – 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第31章 肝脏肿瘤
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
第32章 肝脏肿瘤
一、原发性肝癌肝切除的手术适应证
㈠ 病人一般情况
• 病人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心、肺、肾等重要脏 器器质性病变;
• 远处脏器单发转移性肿瘤(如单发肺转移), 可同时作原发肝癌切除和转移瘤切除术。
第31章 肝脏肿瘤
二、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手术指征
㈠病人一般情况
基本要求同肝切除术。应注意的是,这种病 人有阻塞性黄疸,故不能完全按表1判断肝功能分 级,应强调病人全身情况、A/G比值和凝血酶原 时间等。
第31章 肝脏肿瘤
项目
白蛋白(g/L) 总胆红素(mmol/L) 腹水 肝性脑病 凝血酶原活动度
Child-Pugh肝功能分级
1分
2分
3分
>35 28~35 <28
<34 34~51 >51
无
轻
重
无 1~2级 3~4级
>50% 30%~50% <30%
注:各项总分≤5分为A级,6~9分为B级,≥10分为C级
第31章 肝脏肿瘤
㈡ 局部病变情况
下述病例可作根治性肝切除
• 单发肝癌,表面较光滑,周围界限较清楚或有 假包膜形成,受肿瘤破坏的肝组织少于30% (可通过CT或MRI测量);
• 或虽然受肿瘤破坏的肝组织大于30%,但无瘤 侧肝脏明显代偿性增大,达全肝组织的50%以 上(可通过CT或MRI测量);
• 多发性肿瘤,肿瘤结节少于3个,且局限在肝 脏的一段或一叶内。
其中1%-8%
肝癌
第31章 肝脏肿瘤
4、长期大量饮酒 每天饮酒50~70克 肝硬化 长期大量饮酒 酒精增加HBV等诱发肝癌的作用 酒精 肝脏解毒功能下降 全身免疫功能下降
第31章 肝脏肿瘤
5、严重脂肪肝 肝脏重量的4%~5%是脂肪 脂肪超过10%~15% 肝内堆积 形成脂肪肝 脂肪性肝炎、肝硬化 肝癌
第31章 肝脏肿瘤
• 肝门部有淋巴结转移者,如原发肝脏肿瘤可 切除,应作肿瘤切除,同时进行肝门部淋巴 结清扫;
• 淋巴结难以清扫者,可术中行射频消融或注 射无水乙醇,也可术后进行放射性治疗。
第31章 肝脏肿瘤
• 周围脏器(结肠、胃、膈肌或右肾上腺等)受 侵犯,如原发肝脏肿瘤可切除,应连同受侵犯 脏器一并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