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土壤酸碱性的因素南方多雨
简述南方土壤酸化的原因及改良措施

南方土壤酸化是指土壤中的pH值降低,土壤呈酸性,对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南方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两个方面。
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详细阐述南方土壤酸化的原因及改良措施。
一、自然因素1. 降雨量过多:南方地区降雨量较多,雨水中的二氧化碳和硫酸会形成酸雨,进而影响土壤的酸碱度。
2. 地形独特:南方地区地形多为丘陵和山地,地势较高,易受酸雨侵蚀,导致土壤酸化。
3. 土壤质地:南方土壤多为红壤和黄壤,土壤酸化指数较低,容易受到酸雨侵蚀。
二、人为活动1. 过量施用化肥:南方地区种植业发达,农民过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
2. 长期种植酸性作物: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适宜种植酸性作物,长期种植容易导致土壤酸化。
3.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南方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快速,大量的建设活动导致土地的破坏,进而加重了土壤酸化的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南方地区的土壤酸化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有必要采取措施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的酸碱度,以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改良措施1. 合理施用有机肥:合理施用腐熟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降低土壤的酸度。
2. 栽植碱性植物:适当增加栽种碱性植物,如紫花苜蓿、燕麦等,可以中和土壤酸度,提高土壤的pH值。
3. 覆盖秸秆:适量使用秸秆进行土壤覆盖,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减轻土壤酸化现象。
4. 农业循环利用:推动农业循环利用,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通过堆肥的方式将有机废弃物还原为有机肥,改善土壤肥力和酸碱度。
5. 生态农业模式: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种植模式,推广生态农业,实行绿色种植,减少化肥施用,增加中性植物的栽培比例,有效减缓土壤酸化速度。
以上所述是南方土壤酸化的原因及改良措施的概要分析,针对土壤酸化问题,需要政府、农户和科研机构多方联合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学复习

1、土壤: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因子(五大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体,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的陆地疏松表层。
其本质特性是土壤肥力。
2、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的范围内,维持生物的生产能力、保护环境质量及促进动植物与人类健康的能力。
3、生物小循环:是矿质元素的富集及有机质积累过程,它是在地质大循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同晶替代的结果使土壤产生永久电荷,能吸附土壤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使土壤具有保肥能力。
土壤中同晶替代的规律:1、高价阳离子被低价阳离子取代的多;因此,土壤胶体一般其净电荷为阴性。
2、四面体中的Si4+被Al3+离子所替代,八面体中Al3+被Mg2+替代。
3、同晶替代现象在2:1和2:1:1型的粘土矿物中较普遍,而1:1型的粘土矿物中则相对较少。
5、永久电荷6、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胶体表面所吸附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或不同胶粒上的阳离子相互交换的作用,称为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7、盐基离8、盐基饱和度指土壤胶体上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率。
9、陪补离子对于某一特定的离子来说,其它与其共存的离子都是陪补离子。
10、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所表现的酸度。
11、潜性酸指土壤胶体上吸附的H+和Al3+所引起的酸度。
12、水解性酸用过量强碱弱酸盐(CH3COONa)浸提土壤,胶体上的氢离子或铝离子释放到溶液中所表现出来的酸性。
13、交换性酸14、总碱度指土壤溶液或灌溉水中碳酸根、重碳酸根的总量15、碱化度指土壤胶体吸附的交换性钠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率16、土壤缓冲性土壤是一个巨大的缓冲体系,包括对氧化还原、污染物质、养分等。
指抗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17、养分循环18、生物固氮19、硝化作用硝化作用是指土壤中的铵或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盐的过程20、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是指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为气态氮(分子态氨和氮氧化物)的过程。
土壤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过度施用石灰的负面影响
土壤板结,结构变劣; 部分微量元素有效性降低;磷的有效性
也下降。 因此,施用石灰要适量。 影响石灰施用量的因素有:
土壤潜性酸和pH;盐基饱和度;质地; 有机质含量;石灰的种类和施用方法; 作物的要求等;
石灰需要量的估算
石灰需要量= 土壤体积*容重*CEC*(1-盐基饱和度) 单位:千克/公顷
不同作物对土壤酸碱性都有一定的要求, 这是植物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常见 植物对土壤pH的要求见下表:
植物适宜的pH范围
适应偏碱 性pH7-8
紫苜蓿
适应中到微 碱性pH6.57.5
苹果
适应中到微 适应偏酸性 适应酸性 酸性的pH6-7 的pH5.5-6.5 的pH5-6
蚕豆
水稻
小麦
金花菜 黄花苜蓿 碗豆
包权
人书友圈7.三端同步
土壤酸碱性的分级
强酸性 酸性 中性 碱性 强碱性
pH<5.0 pH5.0-6.5 pH6.5-7.5 pH7.5-8.5 pH>8.5
2、潜性酸
(1)概念与成因 土壤胶粒上吸附的氢离子和铝离子进
入土壤溶液后表现出来的酸度,称为潜 性酸。
在一般矿质土壤中, 由交换性铝离子产 生的酸度, 比由交换性氢离子产生的酸度 重要。红壤的交换性酸度,90%以上是 由交换性铝所引起。
档消耗一个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享受100次共享文档下载特权,一次 发放,全年内有效
赠每的送次VI的发P类共放型的享决特文定权档。有下效载期特为权1自个V月IP,生发效放起数每量月由发您放购一买次,赠 V不 我I送 清 的P生每 零 设效月 。 置起1自 随5每动 时次月续 取共发费 消享放, 。文一前档次往下,我载持的特续账权有号,效-自
第二章-土壤酸碱性氧化还原性

是指一种阳离子将胶体另一种阳离子交换出来 的能力。
影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 a. 离子电荷数量的影响 b. 离子的半径及水化程度 c. 离子浓度
离子半径及水化程度与交换力的美系
离子
2.06
2.94
0.20
1.97
0.01
0.44
1.48
9.14
土壤酸性
3. 活性酸与潜性酸的关系
活性酸
先有活性酸,后有潜性酸;
潜性酸大大地大于活性酸;
活性酸与潜性酸处于动态平 衡中。
潜性酸
活性酸是土壤酸度的起源,代 表土壤酸度的强度;
潜在酸是土壤酸度的主体,代 表土壤酸度的容量。
第二节 土壤碱性
第六节 土壤酸碱性及缓冲性
内容提要
土壤酸性 土壤碱性 土壤酸碱性对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我国土壤酸碱性概况与土壤酸碱性调节 土壤缓冲性
土壤酸碱性
土壤酸碱性是指土壤溶液的反应。 它反映土壤溶液中H+浓度和OH-浓度比例,同时也决定土壤
胶体上致酸离子(H+或Al3+)或碱性离子(Na+ )的数量及 土壤中酸性盐和碱性盐类的存在数量,是由母质、生物、 气候以及人为作用等多种因子控制的。
碱化度在5%-20%时称碱化土,土壤碱化度为5-10%定 为轻度碱化土壤,10-15%为中度碱化土壤,15-20% 为强碱化土壤。
第三节 土壤酸碱性对土壤肥力 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土壤酸碱性对肥力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一、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土壤细菌和放线菌适宜于中性和微碱性环境; 在强酸性土壤中真菌则占优势 。
试叙述我国土壤酸碱度的分布规律及产生原因。

试叙述我国土壤酸碱度的分布规律及产生原
因。
我国土壤酸碱度的分布规律受多种因素影响。
总体而言,南方酸
性土壤多,北方碱性土壤较为普遍。
南方的酸性土壤主要是因为地理位置接近赤道,气候湿润,多降雨,很容易引发酸雨。
同时,南方的土地多山、多林,植被覆盖率高,容易形成有机酸、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造成土壤酸化。
北方的碱性土壤则是因为高温、干旱的气候和粗粝的土质使得大
量的碱性物质堆积在土壤中,导致土壤呈现碱性。
此外,北方大规模
的草原和耕地农作使得土壤碱化现象更为突出。
总的来说,我国土壤酸碱度分布与气候、地形、植被、土质、人
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需要针对不同地域的土壤特点进行科学选址、科学施肥,以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学名词解释及大题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其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同时而且不间断地供应和协调植物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它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矿物:是一类天然产生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化合物或单质化学元素。
原生矿物:存在于岩浆岩之中的矿物。
风化作用:地表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崩解破碎和分解的作用。
物理风化:指岩石受物理因素作用而逐渐崩解破碎成大小不同颗粒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
化学风化:岩石中的矿物在化学因素作用的影响下,发生化学成分和性质的变化以及产生新矿物的过程。
水解风化:是由于水的部分解离所成的氢离子(H+),与矿物中的碱金属(钾、钠)或碱土金属(钙、镁)(统称盐基离子)起置换作用,使岩石矿物遭受破坏,分解形成新矿物的作用。
水化风化:岩石中的矿物与水化合成为新的含水矿物的过程。
生物风化:岩石在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破碎、分解的过程称为生物风化。
富铝化过程:又称脱硅富铝化过程。
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并有一定干湿季的条件下,土壤物质由于矿物风化、形成中性或碱性环境,随着盐基离子和硅酸盐的大量淋失,而铁、铝、却发生沉淀,滞留于原来心土层中,造成铁铝在土体内相对富集的过程。
简单地讲就是土体中脱硅富铁铝的过程。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而裸露出来的垂直切面,它是土壤外界条件影响内部性质变化的外在表现。
土壤母质:与土壤形成有关的岩石风化物或各种类型的地质沉积物。
土壤机械组成:指土壤中各粒级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组合。
土壤有机质:泛指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
土壤腐殖质:是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和再合成的一种褐色或暗褐色大分子胶体物质。
土壤胶体:土壤学中,粒径在1~100nm的颗粒都称为胶体;而粒径大于100nm的粘粒,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往往至少有一个方向也在胶体粒子的大小范围内,并具有胶体的性质,故也可视为土壤胶体。
防治南方酸性土花卉叶子发黄

防治南方酸性土花卉叶子发黄酸性土是指PH值低于7的土壤,通常在南方的地区较为常见。
由于南方气候温暖潮湿,降雨量较大,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很容易增加,导致土壤变得越来越酸。
对于许多花卉来说,酸性土条件并不利于它们的生长和发展,因此,防治南方酸性土花卉叶子发黄,变成非常重要的问题。
酸性土的危害酸性土既不利于植物的吸收养分,也不利于植物生长和发展,更会导致花卉的叶子发黄。
在酸性土中,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会生长,这些微生物会分解许多有机质和根系,形成土壤酸化物,导致土壤变得越来越酸。
当土壤酸度高时,花卉根系和叶绿素的生长都会受到影响。
花卉叶子发黄是一种早期症状,这表明植物受到了养分的不足和病害的影响。
当花卉呈现叶子发黄的症状时,需要及时采取相关防治措施。
防治南方酸性土花卉叶子发黄的方法1. 浇水要适度水的过度或不足都会导致花卉生长不良,因此要避免浇水过度或不足的情况。
在花卉生长季节中,可以根据气温状况和排水情况来确定浇水频率和量。
2. 周期性肥料在南方酸性土地区,花卉需要周期性的肥料补给才能满足其生长和发展的需要。
使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都可以供花卉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利于生长和发展。
3. 稳定温度南方地区气温较高,容易导致花卉叶子发黄原因之一便是温度不稳定。
为了确保植物的生长和发展,需要降低室内温度并保持适宜的湿度,使花卉处于最佳生长环境中。
4. 适用酸性土壤缓冲剂使用适用的酸性土壤缓冲剂可以帮助调整土壤酸度,从而适应花卉的需要。
需要在花卉开花季节期间进行操作,以提高土壤N/P/K比例并维持土壤PH值稳定。
5. 维护花卉美观按照任何花卉的园艺规则,都能有效维护花卉的美观。
及时修剪枝叶、揭高、去枯叶、去花后,以及处理疫情是保持花卉的最少要求。
总结防治南方酸性土花卉叶子发黄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对土壤、肥料、环境、气候等诸多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和处理。
灌溉、肥料、地形、气候等因素都会对花卉生长产生影响。
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健康花卉的措施可以改善土壤条件并促进花卉生长和最终的成功。
第六章土壤酸碱性

土壤酸性
土壤碱性
土壤缓冲性能 土壤反应与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
中国土壤酸碱性分布规律
中国土壤的酸碱性反应,大多数在pH4.5~8.5之间。在
地理分布上有“东南酸西北碱”的规律性。大致可以长江 为界(北纬33~35),长江以南的土壤为酸性或强酸性, 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我国土壤的酸碱性南北 差异很大,由南向北土壤pH相差7个数量级。
1、概念与成因 土壤胶粒上吸附的氢离子和铝离子进入土壤溶液 后表现出来的酸度,称为潜性酸。
在一般矿质土壤中 , 由交换性铝离子产生的酸度 , 比由交换性氢离子产生的酸度重要。红壤的交换性酸 度,90%以上是由交换性铝所引起。
只有盐基不饱和的土壤,才有潜性酸。
2、潜性酸表现其酸性的机制
土壤胶体上氢离子的解离 胶体上氢离子被其它阳离子代换到溶液中 土壤胶体上铝离子作用:
Mg2+)的盐类。
含有游离碳酸钙的土壤称为石灰性土壤。
碳酸钙的溶解度不大,水解作用弱,产生 的碱度也较弱。因此石灰性土壤的 pH一般 低于8.5,多在7.0-8.0之间。
土壤的交换性钠是土壤碱性的重要指标。 钠饱和度大于15%时,土壤pH可达8.5,甚 至于0。
个数量级。
第二节 土壤碱性
soil alkalinity
土壤碱性是由于土壤中OH-浓度高于H+离子浓
度而造成的。
土壤中 OH- 主要来自于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和土
壤吸附的钠离子的解离。
土壤中的强碱弱酸盐主要是碳酸盐或重碳酸盐
的 碱 金 属 ( K+,Na+) 或 碱 土 金 属 ( Ca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0
0.01 1.48
1.97
0.44 9.14
土壤酸性
3. 活性酸与潜性酸的关系
活性酸
先有活性酸,后有潜性酸; 潜性酸大大地大于活性酸;
潜性酸 活性酸是土壤酸度的起源,代 表土壤酸度的强度; 潜在酸是土壤酸度的主体,代 表土壤酸度的容量。
活性酸与潜性酸处于动态平 衡中。
用过量中性盐(氯化钾、氯化钠等)溶液,与土 壤胶体发生交换作用,土壤胶体表面的氢离子或 铝离子被浸提剂的阳离子所交换,使溶液的酸性 增加。测定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即得交换性酸的
数量。
土壤酸性
交换性酸(常用1mol/L KCl提取)[cmol(+)· kg-1] K+ M+ H+ M+ K+ 3 + + H+ + 4KCl + Al + M Al3+ M+ K+ K+液中游离的H+所表现的酸度。 活性酸度的表示:
决定土壤溶液中H+浓度,通常用pH值表示,
即pH=-lg[H+]
土壤酸性
我国土壤酸碱度分级
pH值 酸碱度分级 pH值 酸碱度分级
<4.5 4.5-5.5 5.5-6.0 6.0-6.5 6.5-7.0
极强酸性 强酸性 酸性 弱酸性 中性
7.0-7.5 7.5-8.5 8.5-9.5 >9.5
弱碱性 碱性 强碱性 极强碱性
土壤酸性
2. 潜性酸
定义
指土壤胶体上吸附的H+和Al3+所引起的酸度。 表现形式 这些离子只有当它们从胶体上解 离或被其它阳离子所交换而转移 到溶液中以后才显示酸性。 代换性酸 测定方法 水解性酸
土壤酸性
(1)交换性酸
第二节 土壤碱性
土壤碱性
石灰性土
滨海盐土
几种碱性土剖面图
土壤碱性
OH-的来源
土壤弱酸强碱盐的水解,碳酸及重碳酸的 钾 、 钠 、 钙 、 镁 等 盐 类 。 如 Na2CO3 、
NaHCO3、CaCO3等;
其次是土壤胶体上的Na+的代换水解作用。
土壤碱性
一、土壤碱性形成的原因
1 . 碳酸钙水解 [ CaCO3+H2O Ca2+ +HCO3- + OH-] 2. 碳酸钠的水解 [Na2CO3 + 2H2O 2Na+ + 2OH- + H2CO3]
土壤酸性
2 .土壤中铝的活化
胶体上交换性铝离子被交换进入溶液后使土壤呈酸性。 氢离子进入土壤 , 随着阳离子交换作用的进行,土壤盐基 饱和度下降,而氢离子饱和度渐渐提高。 当土壤粘粒矿物表面吸附的氢离子超过一定限度时,这些 胶粒的晶体结构就会遭到破坏,有些铝氧八面体被解体, 使铝离子脱离了八面体晶体的束缚,变成活性铝离子。 活性铝离子被吸附在带负电荷的粘粒表面,转变为交换性 铝离子,交换性铝离子解吸后,水解形成酸性: Al3++ 3H2O Al(OH)3 + 3H+
第九章 土壤酸碱性及缓冲性
内容提要
土壤酸性 土壤碱性 土壤酸碱性对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我国土壤酸碱性概况与土壤酸碱性调节 土壤缓冲性
土壤酸碱性
土壤酸碱性是指土壤溶液的反应。
它反映土壤溶液中 H+ 浓度和 OH- 浓度比例,同时也
决定土壤胶体上致酸离子( H+ 或 Al3+ )或碱性离子 (Na+ )的数量及土壤中酸性盐和碱性盐类的存在数 量,是由母质、生物、气候以及人为作用等多种因子 控制的。
土壤酸性
酸雨!!!
在自然界自然产生的酸性物质,在正常的降雨过程 中能稀释,使它们不会产生什么危害。 人为活动: 如燃煤发电厂、工业燃煤的锅炉、家庭炊 用和取暖用煤以及机动车等排放的大量含硫和含氮 的废气, 这些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含硫和含氮的
氧化物在运行过程中,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 物理作用,形成硫酸盐和硝酸盐,与空气中水分反 应形成酸,随雨、雪等降落到地面,就是硫酸和硝 酸的水溶液,就形成了酸雨。
第一节 土壤酸性
土壤酸性
红壤
赤红壤
砖红壤
几种酸性土剖面图
土壤酸性
一、土壤酸性形成的原因
土壤酸性,一方面与溶液中H+浓度相关,另一方面更多 的是与土壤胶体上吸附的致酸离子(H+或Al3+)有密 切关系。
土壤中酸性的主要来源:胶体上吸附的 H+ 或 Al3+ 、 CO2 溶于水所形成的碳酸、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有机酸、 氧化作用产生少量无机酸、以及施肥加入的酸性物质 等。
土壤酸性
1. 土壤中H+的来源
(1)水的解离: H2O
H+ + OHH+ + HCO3H+ +R—C
O O-
(2)碳酸的解离: H2CO3 (3)有机酸的解离:有机酸 (4)无机酸 :
硝化作用产生硝酸、硫化作用可产生硫酸;(NH4) 2SO4、KC1和NH4C1等生理酸性肥料施入到土壤中, 因为阳离子NH4+、K+被植物吸收而留下酸根,导致 溶液中H+增多。 (5)酸雨 :pH<5.6的夹带大气酸性物质的降水。
CH3COONa水解产生NaOH,pH值可达8.5,Na+ 可以把绝大部分的代换性氢离子和铝离子代换
下来,从而形成醋酸,滴定溶液中醋酸的总量 即得水解性酸度。
土壤酸性
水解性酸(用pH8.2 NaOAc溶液提取) [cmol(+)·kg-1] Na+ M+ H+ M+ Na+ + 4CH3COOH + 4CH3COONa Al3+ M+ Na+ M+ + Al(OH)3 Na+ 用碱滴定溶液中醋酸的总量即是水解酸的量。土壤水解酸 反应生成难电离的Al(OH)3和CH3COOH,所以反应向右进 行彻底,即土壤胶体中吸附的H+和Al3+能较完全被交换出 来。水解性酸度也可作为酸性土壤改良时计算石灰需要量 的参考数据。
Al3++ 3H2O Al(OH)3 + 3H+
用中性盐溶液浸提而测得的酸量只是土壤潜性酸 量的大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交换性酸在进行 调节土壤酸度估算石灰用量时有重要参考价值。
土壤酸性
(2)水解性酸
用过量强碱弱酸盐(CH3COONa)浸提土壤,胶 体上的氢离子或铝离子释放到溶液中所表现出来
的酸性。
土壤酸性
水解性酸度一般要比交换性酸度大得多,但这两者 是同一来源,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潜性酸,只是 交换作用的程度不同而已。
几种土壤中的交换性酸和水解性酸量的比较
潜性酸 土壤
交换性酸
水解性酸
cmol(+)· kg-1土 3.62 2.06 6.81 2.94
黄壤(广西) 黄壤(四川)
黄棕壤(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