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真题
中考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中考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讲义及答案)及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蔗糖溶于水是由于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D.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2.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③和④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周期B.②和⑥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C.①和②、⑤和⑥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D.①③④是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3.下面各种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蒸馏水B.二氧化碳C.空气D.氮气4.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如图是四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关于四种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B.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铝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5.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B.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D.金属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6.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和②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不相似B.③和④均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C.粒子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②③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7.按右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救增多B.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D.Na+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8.锂矿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有着21世纪改变世界格局的“白色石油”和“绿色能源金属”之称。
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gD.锂原子核内有3个中子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1 分子、原子的概念和特征,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1.(2022山东临沂中考)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 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B. 锶是金属元素
C.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 锶的元素符号为Sr
【答案】C
【解析】
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子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即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锶是金属元素,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锶原子是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考点3 原子的结构
3.(2022广西贺州中考)某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a,能够形成Xn-,另一元素Y能够形成与Xn-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Ym+,则Y元素的质子数是( )
A. a+m-nB. a+m+nC. a-m-nD. a-m+n
【答案】B
【解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a,故质子数为a,X得到n个电子后变为Xn-,Xn-的核外电子数是 ;Y失去m个电子后变为Ym+,设元素Y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是 ,Ym+的核外电子数是 ;Y能够形成与Xn-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Ym+,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故 ,则 ;故选:B。
D、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3.(2022湖南邵阳中考)“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
最新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100篇及答案(word)1

最新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100篇及答案(word)1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为纪念Dmitri Mendeleev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发明的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 N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C.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在化合物中,钠元素常显-1价【答案】D【解析】【详解】A、Na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该选项说法正确;B、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C、N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该选项说法正确;D、在化合物中,钠元素常显+1价,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所示,由该图示不能得出的的结论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D.丙不是氧化物【答案】C【解析】根据反应条件和图中信息知,A、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氟气能把氧气置换出来,说明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4个分子,反应后5个分子,反应前后应分子数目已改变;D、丙是氟化氢,不是氧化物。
故选C。
点睛∶对于金属来说,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对于非金属单质来说,同样是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
3.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阴离子D.分子大,原子小【答案】B【解析】【详解】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脱离化学变化,原子仍可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B、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所以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正确;C、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属于阳离子,错误;D、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大,有的原子比有的分子大,所以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错误。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构成物质的奥秘(第01期)(解析版)

专题05构成物质的奥秘1.(2022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
为防治龋齿在牙膏中加入的元素是()A.铁B.钙C.锌D.氟【答案】D【解析】为防治龋齿在牙膏中加入的元素是氟元素。
故选D2.(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我们在商场常看到“补锌”、“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其中“锌”、“铁”是指()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答案】A【解析】“补锌”、“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其中“锌”、“铁”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质量或质量分数来描述;而不是以原子、分子或单质等形式存在,只有A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2年云南省中考)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
因此,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
这里的“钙”指的是()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答案】C【解析】这里的“钙”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C。
4.(2022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下图中四季的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缤纷D.冬天雪花飘飘【答案】B【解析】A.春天柳絮飞扬,柳絮的颗粒很大,不是分子级别的,故A错误;B.荷花飘香,是气味分子不断运动,故B正确;C.落英的颗粒也很大,不属于分子级别,故C错误;D.雪花的颗粒比较大,不是分子级别,故D错误;故选B。
5.(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氢氧化钾B.铝C.金刚石D.甲烷【答案】D【解析】分子、原子或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金属和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一般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A、氢氧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铝是由铝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
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100篇及答案(word)1

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100篇及答案(word)1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A.B.C.D.【答案】D【解析】A、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6=核外电子数6,为原子,错误;B、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错误;C、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10=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错误;D、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正确。
故选B。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所示,由该图示不能得出的的结论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D.丙不是氧化物【答案】C【解析】根据反应条件和图中信息知,A、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氟气能把氧气置换出来,说明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4个分子,反应后5个分子,反应前后应分子数目已改变;D、丙是氟化氢,不是氧化物。
故选C。
点睛∶对于金属来说,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对于非金属单质来说,同样是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
3.近日,我国企业成功研发圆珠笔笔头用新型不锈钢材料,标志着笔头用材料的国产化、自主化进程迈出了关键一步。
笔头不锈钢材料中含有碳、铁、钨等元素。
如图是其元素的部分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元素只能形成二种单质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一个钨原子的质量为183.84gD.碳、铁、钨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依次增加【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金刚石,石墨,活性炭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据题中的图示,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
A、根据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金刚石,石墨,活性炭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故A错误。
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精选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一)一、选择题(36分)1.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
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
这一现象说明 ( ) A.同种分子质量相等 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H B.H2 O C.H2 D.2 H3.下列关于NaNO2、Na2O2、SO2、O2等四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气 B.都含有氧元素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2个氧原子4.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有:本品每克含碘150毫克、镁65毫克、锌1.5毫克、锰1毫克。
这里的碘、镁、锌、锰是指 ( )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离子5.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海绵能吸水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
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50B.86C.136D.2227.有两种不同的铀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 92 个质子和 143 个中子,另一种原子核内有 92个质子和 146 个中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A.原子的质量B.核电荷数C.核内质子数D.核外电子数8.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B.单个SO2分子有刺激性气味C.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由同一种粒子构成的D.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后生成的粒子9.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 ( )A.体积增大 B.质量增大 C.间隔增大 D.个数增多10.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C.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1.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研究稀土理论,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时间:65分钟 分值:7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5每题1分,6~10每题2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相应位置。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氢的元素符号是( )A.hB.HC.HeD.H22.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合成了两种全新的碳材料C10和C14,构成这两种碳材料的粒子是( ) A.原子 B.离子C.元素D.分子3.含有“氚”的核污水直接排放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已知氚原子的质子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3,则氚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0B.1C.2D.34.下列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水分子B.氧分子C.氧原子和氢原子D.氢分子5.分别加热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都可以制得氧气,说明这两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 A.氧气 B.氧分子C.氧原子D.氧元素6.已知“●”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7.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稀土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
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部分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1A.铈属于非金属元素B.铈的原子序数为58C.铈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8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8.“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
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 A.水分子体积变大 B.水分子分解加快C.水分子间隔增大D.水分子数目增多9.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历了汤姆孙、卢瑟福、波义耳等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现在仍在探索中。
图2是锂原子结构的现代行星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2A.从模型可以看出,锂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B.构成原子的微粒间存在相互吸引的作用力C.结合模型可知,锂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D.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10.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 S)能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原理如图3所示。
【化学】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题20套(带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事实,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A.海绵能吸水 B.用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答案】A【解析】【详解】A. 海绵能吸水,是因为海绵中有无数细小孔隙,当置于水中时,水会充满这些孔隙,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间隔,此选项错误;B. 用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是通过加压减小分子间的间隔,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此选项正确;C. 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结果,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此选项正确;D.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是因为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当二者混合时,一部分分子填充了另一种分子之间的间隔,因此总体积会减少,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此选项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特征,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反过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会总结分子的特征。
2.生活中废弃的铝质易拉罐、破铁锅、废铜线等可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A.化合物B.金属或合金C.氧化物D.非金属【答案】B【解析】铝质易拉罐、破铁锅、废铜线都属于废旧金属材料,主要成分是金属单质或合金,与有机物氧化物非金属无任何关系,应属于金属或合金.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废旧金属的考查,属于废旧金属回收的知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3.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B.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D.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e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4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d微粒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b微粒的核内有12个质子,核外有10个电子,所以b粒子是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离子符号为Mg2+,故选项说法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真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
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钒为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的序数,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由图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
2.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阴离子D.分子大,原子小【答案】B【解析】【详解】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脱离化学变化,原子仍可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B、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所以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正确;C、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属于阳离子,错误;D、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大,有的原子比有的分子大,所以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错误。
故选B。
3.富硒大米中的硒元素具有防癌和抗癌作用。
右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硒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中x = 18 B.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C.硒属于非金属元素D.硒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6个电子【答案】D【解析】A、2+8+x+6=34,x=18,正确;B、由图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正确;C、硒字的偏旁是石字,故是固态非金属元素,正确;D、硒原子在反应中易得到6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错误。
故选D。
4.生活中废弃的铝质易拉罐、破铁锅、废铜线等可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A.化合物B.金属或合金C.氧化物D.非金属【答案】B【解析】铝质易拉罐、破铁锅、废铜线都属于废旧金属材料,主要成分是金属单质或合金,与有机物氧化物非金属无任何关系,应属于金属或合金.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废旧金属的考查,属于废旧金属回收的知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5.吸烟有害健康,是导致肺癌最广泛及作用最强的因素。
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被动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低,今年开始我省已经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造成被动吸烟的原因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的大小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C.分子的体积很小,非吸烟者不易觉察D.分子在不断运动【答案】D【解析】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是因为烟气中含有的烟气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烟气分子向四周扩散,造成人们被动吸烟,故选D。
6.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和②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不相似B.③和④均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C.粒子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②③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答案】B【解析】【详解】A、①的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有2个电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②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的电子数是2,未达到稳定结构。
化学性质不相似,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③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在④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
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C、在②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的电子数是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由②③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相等,属于同种元素。
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有关知识,要明确相对稳定结构、质子数与元素种类的关系以及原子与离子的判断方法。
7.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正确;B、在阳光下,湿衣服更容易晾干,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即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实验室中用化学方法可以得到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错误;D、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因为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正确。
故选C。
点睛: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
8.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2H B.2H+C.H2O D.2H2【答案】D【解析】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9.如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生成物只有一种,是化合物;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10.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融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
结合如图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X=3B.金属镓的熔点很低C.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Ga2O3D.镓元素在周期表中与氮元素是同一族【答案】D【解析】【详解】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31=2+8+18+X,X=3,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镓放在手心马上熔化,说明金属镓的熔点低,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镓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镓离子,则镓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显﹣2价,则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Ga2O3,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同一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镓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氮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5,不是同一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甲物质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D.甲的化学式可能为CH2O【答案】D【解析】A、反应前乙是氧分子,变成了丙-二氧化碳分子和丁-水分子,因此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由于A的构成不能确定,分子的个数是否变化不能确定,故选项错误;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C、生成的丙、丁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可知甲物质中一定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错误;D、甲的化学式可能是CH2O,和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符合微观示意图的反应关系,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分析甲的元素组成,根据氧化物的定义结合乙的微观示意图分析乙的属类,根据物质的质量比计算,据此逐项分析。
12.根据如图R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推测m的值为A.10 B.16 C.18 D.20【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题意可知,图中是R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则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8+8-2=16,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m的值为16。
选B。
【点睛】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外面的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阳离子;小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阴离子;等于核外电子数的是原子。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1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分别代表不同的元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Z>X B.X和Y两种元素的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C.Z的离子符号可表示为Z2-D.Y和Mg属于同一周期【答案】C【解析】【详解】A、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原子序数Z>X,故选项说法正确。
B、同一族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X和Y位于同一族,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
C、Z位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前面,最外层电子数应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Z的离子符号可表示为Z﹣,故选项说法错误。
D、Y位于第三周期,则Y和Mg属于同一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4.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硒属于非金属元素B.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C.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硒,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4,表示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没有单位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5.“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干可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而氧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2价,若设Ni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得:x+(+3)ⅹ2+(-2)ⅹ4=0,x=+2,故B选项符合题意16.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④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B.②和③表示的粒子均为离子C.③和④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粒子D.③表示的粒子的符号为Mg+2【答案】C【解析】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但是①只有一个电子层,且是2,属于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③易失去2个电子,所以化学性质不相似,错误;B、②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错误;C、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由图示可知③和④的质子数相同,属同种元素,正确;D、③表示的粒子的符号为Mg2+,错误。
故选C。
点睛:理解和熟记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17.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解析】【分析】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