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钛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中国钛矿资源分布及概况

中国钛矿资源分布及概况我国钛资源总量9.65亿吨,居世界之首,占世界探明储量的38.85%,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广东、广西及海南等地,其中攀西是中国最大的钛资源基地,钛资源量为8.7亿吨。
中国探明的钛资源分布在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08个矿区。
主要产区为四川,次有河北、海南、广东、湖北、广西、云南、陕西、山西等省(区)。
钛磁铁矿岩矿:主要矿床分布在四川省的攀枝花和红格,米易的白马,西昌的太和;河北省承德的大庙、黑山,丰宁的招兵沟,崇礼的南天门;山西省左权的桐峪;陕西省洋县的毕机沟;新疆的尾亚;河南省舞阳的赵案庄;广东省兴宁的霞岚;黑龙江省的呼玛;北京市昌平的上庄和怀柔的新地。
其中四川省表内储量(TiO2 44256.32万吨)占全国同类储量(TiO2 46522.83万吨)的95.1%,河北省(TiO2 1544.46万吨)占3.3%,陕西省占0.46%,山西省占0.35%。
金红石岩矿主要矿床分布在湖北省枣阳的大阜山;山西省代县的碾子沟;河南省新县的杨冲;山东省莱西县的刘家庄。
其中湖北省金红石(TiO2)表内储量(534.43万吨)占全国同类储量(750.86万吨)的71.2%,山西省(154.79万吨)占20.6%,陕西省(44.4万吨)占5.9%。
我国探明的钛资源分布在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08个矿区(下图及下表)。
主要产区为四川,次有河北、海南、广东、湖北、广西、云南、陕西、山西等省(区)。
中国钛矿床一览表四川红格钒钛磁铁矿太铁矿原生矿TiO29.06%特大型未利用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太铁矿原生矿TiO211.68%特大型已利用四川白马钒钛磁铁矿太铁矿原生矿TiO25.46~6.51%特大型未利用四川太和钒钛磁铁矿太铁矿原生矿TiO211.76%特大型未利用广西合浦县官井钛铁砂矿区钛铁矿砂矿钛铁矿 21.69kg/m3大型已利用广西藤县塘村钛铁砂矿区钛铁矿砂矿钛铁矿 42.62kg/m3大型已利用广西藤县东升钛铁砂矿区钛铁矿砂矿钛铁矿 32.97kg/m3大型已利用云南禄劝-武定钛铁矿砂矿区钛铁矿砂矿钛磁铁矿66.98kg/m3大型未利用云南保山板桥钛铁矿钛铁矿砂矿钛磁铁矿12.04kg/m3大型未利用广东化州平定钛铁矿砂矿钛铁矿砂矿钛铁矿31.5 kg/m3大型未利用广东紫金县临江钛铁矿砂矿钛铁矿砂矿钛铁矿36.08 kg/m3大型未利用海南万宁长安钛铁矿砂矿钛铁矿砂矿钛铁矿33.5 kg/m3大型已利用海南文昌辅前钛铁矿砂矿钛铁矿砂矿钛铁矿6.1 kg/m3中型已利用海南琼海沙老钛铁矿砂矿钛铁矿砂矿钛铁矿29.7 kg/m3中型已利用中国钛矿分布图钛磁铁矿岩矿:主要矿床分布在四川省的攀枝花和红格,米易的白马,西昌的太和;河北省承德的大庙、黑山,丰宁的招兵沟,崇礼的南天门;山西省左权的桐峪;陕西省洋县的毕机沟;新疆的尾亚;河南省舞阳的赵案庄;广东省兴宁的霞岚;黑龙江省的呼玛;北京市昌平的上庄和怀柔的新地。
中国2012-2016年钛加工行业发展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中国2012-2016年钛加工行业发展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在地壳中,钛的储量仅次于铁、铝、镁,居第四。
由于钛具有熔点高、比重小、比强度高、韧性好抗疲劳、耐腐蚀、导热系数低、高低温度耐受性能好、在急冷急热条件下应力小等特点,其商业价值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被人们认识,被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
随着不断向化工、石油、电力、海水淡化、建筑、日常生活用品等行业推广,钛金属日益被人们重视,被誉为“现代金属”和“战略金属”,是提高国防装备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物资。
衡量一个国家钛工业规模有两个重要指标:海绵钛产量和钛材产量,其中海绵钛产量反映原料生产能力,钛材产量反映的是深加工能力。
目前钛工业已形成中国、美国、独联体、日本和欧洲五大生产和消费主体。
中国钛工业从1954年开始起步,经过55年的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已成为世界钛工业大国。
在2001年前,中国海绵钛产量为2500吨/年,仅占世界钛总产量的3%。
然而,到了2008年,中国海绵钛产量为49632吨/年,已占世界钛总产量的30%,一举跃居世界第一位。
在2001年前,中国钛加工材产量为2500吨/年,仅占世界钛总产量的5%,到2008年,中国钵加工材产量为27737吨/年,已占世界钛材总产量的20%,超过了欧洲钛加工材的产量。
2009年,中国钛工业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需求萎缩,特别是国际市场大幅萎缩,另一方面在国家4万亿投资的拉动下,国内需求逐步回升。
但总的来说,2009年是中国钛工业的一个调整年,中国海绵钛的产量为40785t,钛加工材的产量为24965t。
长期看,钛的需求前景依然光明。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逐渐推进,钛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从最初的航空航天扩散到化工冶金和体育休闲行业,未来十几年内钛材需求仍能保持快速增长。
本研究报告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中国化工协会、国民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涂料协会、国内外上百种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化工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立足于全球及各国钛行业整体发展大势,对中国钛行业的运行现状、供给与需求状况、进出口数据以及海绵钛、钛白粉、四氯化钛、高钛等细分行业进行了分析及预测,并对钛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探讨和研判。
钛资源储量在中国分布和钛矿产量情况

钛资源储量在中国分布和钛矿产量情况钛资源储量在中国分布和钛矿产量情况我国钛资源非常丰富,是世界钛资源大国,其储量位于世界前列。
我国钛矿床的矿石工业类型比较齐全,既有原生矿也有次生矿,原生钒钛磁铁矿为我国的主要工业类型。
钛铁矿占我国钛资源总储量的98%,金红石仅占2%。
根据2015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数据,我国钛铁矿储量2亿吨,占全球储量28%,排名全球第一。
地区分布及矿床分布我国共有钛矿床142个,其分布于20个省区,主要产地为四川、河北、海南、湖北、广东、广西、山西、山东、陕西、河南等省。
我国钛矿床的矿石工业类型比较齐全,既有原生矿也有次生矿,原生钒钛磁铁矿为我国的主要工业类型。
在钛铁矿型钛资源中,原生矿占97%,砂矿占3%;在金红石型钛资源中,绝大部分为低品位的原生矿,其储量占全国金红石资源的86%,砂矿为14%。
全国原生钛铁矿共有45处,主要分布在四川攀西和河北承德,2011年我国原生钛铁矿储量2.46亿吨,是我国最主要的钛矿资源。
钛铁砂矿资源有85处,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储量500万吨,也是我国重要的钛矿资源。
相比之下,金红石矿资源较少,资源产地41处,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和山西等地,储量200万吨。
钛铁矿岩矿分布我国钛铁矿岩矿主要以钒钛磁铁矿为主。
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攀枝花和红格、米易的白马、西昌的太和,河北省承德的大庙、黑山、丰宁的招兵沟、崇礼的南天门,山西省左权的桐峪,陕西省洋县的毕机沟,新疆的尾亚、哈密市香山,甘河南省舞阳的赵案庄,广东省兴宁的霞岚,黑龙江省的呼玛,北京肃的大滩,昌平的上庄和怀柔的新地。
现已探明储量的大型矿床有:1.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包括攀枝花和凉山州等20余个县市。
攀西地区是一个巨大的钛聚宝盆,其钛资源探明储量为世界的1/4,其中伴生着钒、钛、钴、镓等十几种稀有贵重金属。
已探明钒钛磁铁矿约9.8×109 t,二氧化钛储量8.73×108 t。
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我国幅员广大,领土辽阔,地质情况复杂,地壳活动交错出现,海进、海退频繁,各个地质时代都有干旱气候带分布,作为成盐盆地封闭要素的屏障广泛存在,成盐的地质条件良好,因此盐矿资源丰富,分布面广。
(一) 矿床在时间上的分布我国盐矿床的主要成盐时代为震旦纪、三叠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其次是中奥陶世、早二叠世、侏罗纪和第四纪。
(1)震旦纪海水侵入上扬子盆地,形成广阔的浅海区,局部呈半封闭状态,加之气候干旱,故在四川盆地西南部次一级构造——长宁凹陷灯影组中沉积了规模巨大的海相岩盐矿床。
这是世界目前已知盐矿床形成最早的时代。
(2)奥陶纪海侵广泛,气候干旱,在华北“准地台”上形成若干次一级凹陷,其中在临汾凹陷内的山西临汾县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和陕西延长县中奥陶统峰峰组中沉积了海相薄层岩盐矿。
(3)石炭纪在宁夏自治区中卫县云台山下石炭统赋存有一定层位的石盐及次生石盐;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和西北缘分布有岩盐矿床和地下卤水。
(4)二叠纪仅在新疆皮山赋存有早二叠世的地下卤水。
(5)三叠纪早、中三叠世是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由于气候干旱,在上扬子盆地内许多封闭条件较好的次一级凹陷中,沉积了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规模巨大的海相岩盐矿床;并且在多数凹陷内赋存有矿化度高,富含钾、溴、碘、硼、锂等元素的地下卤水矿床。
西藏芒康县、盐井县一带的三叠纪甲丕拉组含盐段广泛出露盐泉(当地用于熬盐)。
(6)侏罗纪在滇西、滇南和西藏见有零星分布的早、中侏罗世盐泉。
在云南安宁、富民、禄劝等县发现中、上侏罗世的钙芒硝-岩盐矿床。
(7)白垩纪至第三纪气候以干燥为主,是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经过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在我国形成了许多断陷盆地,沉积了大量岩盐矿床,以陆相为主,海相和海陆交替相占少数。
(8)第四纪为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在我国青海、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山西等省(区)形成为数众多的现代湖盐矿床;也有次生、变形岩盐矿床和滨海地下卤水矿床形成。
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我国幅员广大,领土辽阔,地质情况复杂,地壳活动交错出现,海进、海退频繁,各个地质时代都有干旱气候带分布,作为成盐盆地封闭要素的屏障广泛存在,成盐的地质条件良好,因此盐矿资源丰富,分布面广。
(一) 矿床在时间上的分布我国盐矿床的主要成盐时代为震旦纪、三叠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其次是中奥陶世、早二叠世、侏罗纪和第四纪。
(1)震旦纪海水侵入上扬子盆地,形成广阔的浅海区,局部呈半封闭状态,加之气候干旱,故在四川盆地西南部次一级构造——长宁凹陷灯影组中沉积了规模巨大的海相岩盐矿床。
这是世界目前已知盐矿床形成最早的时代。
(2)奥陶纪海侵广泛,气候干旱,在华北“准地台”上形成若干次一级凹陷,其中在临汾凹陷内的山西临汾县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和陕西延长县中奥陶统峰峰组中沉积了海相薄层岩盐矿。
(3)石炭纪在宁夏自治区中卫县云台山下石炭统赋存有一定层位的石盐及次生石盐;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和西北缘分布有岩盐矿床和地下卤水。
(4)二叠纪仅在新疆皮山赋存有早二叠世的地下卤水。
(5)三叠纪早、中三叠世是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由于气候干旱,在上扬子盆地内许多封闭条件较好的次一级凹陷中,沉积了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规模巨大的海相岩盐矿床;并且在多数凹陷内赋存有矿化度高,富含钾、溴、碘、硼、锂等元素的地下卤水矿床。
西藏芒康县、盐井县一带的三叠纪甲丕拉组含盐段广泛出露盐泉(当地用于熬盐)。
(6)侏罗纪在滇西、滇南和西藏见有零星分布的早、中侏罗世盐泉。
在云南安宁、富民、禄劝等县发现中、上侏罗世的钙芒硝-岩盐矿床。
(7)白垩纪至第三纪气候以干燥为主,是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经过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在我国形成了许多断陷盆地,沉积了大量岩盐矿床,以陆相为主,海相和海陆交替相占少数。
(8)第四纪为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在我国青海、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山西等省(区)形成为数众多的现代湖盐矿床;也有次生、变形岩盐矿床和滨海地下卤水矿床形成。
云南钛铁砂矿床基本特征及成因探讨

云南钛铁砂矿床基本特征及成因探讨云南钛铁砂矿床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分布于河谷沉积层、点状侵入体围岩和花岗岩颗粒物中。
该矿床是世界规模最大的钛铁矿床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
本文将从地质特征和成因探讨两方面介绍云南钛铁砂矿床的基本特征。
一、地质特征1.形态特征云南钛铁砂矿床呈扇形分布,矿床呈层状、面状、条状等不规则形状,矿床厚度在1-50米之间变化。
2.岩性特征云南钛铁砂矿床产出于花岗岩中、断层沉积层中和河谷沉积层中,其中以后两者为主。
河谷沉积层以鸟粪质砂岩和淤泥质砂岩为主,含钛铁矿体积含量高达10%以上。
矿床主要矿物组成为钛铁矿,其次为榍石、磁铁矿等。
3.分布特征云南钛铁砂矿床分布于滇西北、滇北和滇东南地区的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朱砂岩、腐泥岩等地层,主要分布在田坝、干海子、红三角、死鸡山、泸西、昆阳等地。
二、成因探讨云南钛铁砂矿床的成因至今仍存在争议。
目前较为广泛的观点认为,该矿床的形成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构造背景云南钛铁砂矿床的形成与古特提斯洋的演化密切相关。
该矿床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冲绳带与古特提斯洋海域的演化交界处,构造背景条件对矿床形成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2.物源供给云南钛铁砂矿床的形成与物源供给密切相关。
矿床主要分布在河谷沉积层、断层沉积层中,具有较高的沉积速率和丰富的物源供给。
同时,地层中富含钛铁矿矿物组分,也为矿床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3.沉积环境沉积环境是矿床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
云南钛铁砂矿床形成环境较为复杂,既包括海相环境,也包括河流及其三角洲砂泥的沉积环境。
对于沿海砂岩矿床而言,海相环境的不断变化决定了不同时期物源条件的不同,进而影响了矿床的形成。
总之,云南钛铁砂矿床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大型矿床,其具体成因存在争议,但构造背景、物源供给和沉积环境是影响矿床形成的重要条件。
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该矿床的研究,以深入探讨其成因和未来开发利用的可行性。
中国典型钛矿矿床

中国典型钛矿矿床(区)1.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岩矿床该区包括攀枝花,西昌市的太和,米易县的白马和红格矿田,是我国钛资源分布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该成矿区域位于扬子地台西缘盐源-丽江台缘拗陷与康滇地轴(中段)的交接部位,其成矿受区域性南北向的安宁河断裂、磨盘山-昔格达断裂和攀枝花断裂组成的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北段),以及加里东期-海西期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的控制,矿源主要来自地幔,矿石主要是钒钛磁铁矿。
攀西地区自北往南有太和、白马、红格和攀枝花四个矿田共20多个矿床或矿段;其分布范围南北长达250km,东西宽20~50km,共探明钛磁铁矿岩矿的TiO2储量为65250.5万t(占全国同类储量67774万t的96.3%)。
图3.5.2攀枝花含矿辉长岩体岩相韵律攀枝花矿床(田)为岩浆晚期分异型钒钛磁铁矿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并已规模地开发利用。
含矿辉长岩体侵入于震旦系观音崖组石英岩、条带状大理岩与灯影组白云质结晶灰岩中,呈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50°~60°的单斜层岩体。
岩体长19km、宽2km、厚2000~3000m;成矿后断裂把矿田由北向南分割为朱家包包、兰家火山、尖包包、倒马坎、公山和纳拉箐等6个矿区。
含矿岩体层状构造发育,具韵律式结构特点并与矿带相关,即可划分为三个二级韵律层(其产状与岩体的流层状构造相一致),包括5个岩相带和9个矿带(图3.5.2)。
矿体呈厚大的似层状或透镜状,产于含矿辉长岩体的中下部及每个韵律层下部;主要矿体(矿带)位于第二个二级韵律层的下部。
含矿带可见露头长度达10km以上,厚度70~500m,平均210m,已控制延深850m尚未尖灭;其中矿体厚度20~230m,平均130m,品位自上向下由贫变富,含矿率一般为50%~60%。
矿石为钒钛磁铁矿,以海绵陨铁结构为主,浸(星)染状(贫矿)、条带状和块状(富矿)构造。
矿石的主要金属矿物为钛磁铁矿、钛铁矿,次为磁铁矿、尖晶石类等,伴有少量磁黄铁矿、黄铜矿、镍黄铁矿和硫钴矿等金属硫化物。
金属矿床主要成矿时期及找矿方向

金属矿床主要成矿时期及找矿方向摘要:金属矿产作为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在一个国家战略规划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金属具有非常好的投资价值。
对于金属矿产开采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保证金属矿床可以得到完全开采,必须明确贵金属矿床的基本成矿时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定位找矿方向,从而实现金属矿产开采的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从贵金属矿床的成矿时间和主要集矿区进行分析,进一步讨论金属矿床的找矿方向。
关键词:金属矿床;成矿时期;找矿方向;成矿区域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金属矿开采工作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同时也为我国金属矿开采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作为矿产资源大国,金属资源分布广泛,为确保我国金属矿能够得到合理的开采与利用,针对金属矿主要成矿时期及找矿方向进行研究成为研究的重点方向。
以金属矿主要成矿时期研究为基础,有效优化金属找矿工作,能够在提升找矿准确率的同时有效减少找矿工作成本。
1金属矿床主要成矿时期1.1金属矿床成矿时期概述我国金属矿床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在不同的矿产资源集中区,也都分布着不同类型的金属矿床。
而通过不同类型现有金属矿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单一类型的金属矿集区较为稀缺,通常同一类型金属矿会分布在不同的矿集区,这意味着在同一矿集区中通常存在着较多类型的金属矿。
金属矿床形成主要以新生代与中生代为主,这一时期形成的金属矿数量占总矿床数的68%左右。
金属矿床的主要成矿结构和地质特点变化规律与区域空间的划分以及时代历史演化密切相关,通过大量调查分析发现我国的金属矿床主要可分为两大时代构造种类。
1.2金属矿床成矿时期具体分析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区域金属矿床在形成过程中,其区域特征主要受西伯利亚地块的地质变化影响,在长期而复杂时代变化影响下,地质结构也通过多次俯冲、拼贴、碰撞和开合等板块变化影响而不断改变,在时间积淀下产生了独特的金属矿床特征。
而西南,东南区域由于丘陵、盆地等地貌相对较多,受地块及增生带影响较大,矿区结构相对较为零散复杂,但整体而言我国金属矿区形成结构和体质特征年代形成特点总体仍基本一致,因此随机选取窝沟某区域金属矿床的主成矿年代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作为整体参考,在实际研究工作中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钛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钒钛磁铁矿岩矿床:在成矿时空分布上,矿床主要受扬子地台西缘的盐源-丽江台缘拗陷、康滇地轴中段(攀西地区)近南北向深大断裂,以及沿其深大断裂于加里东期—海西晚期侵位于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质灰岩中的基性岩(辉长岩、橄长岩、橄榄辉长岩)和基性超基性岩(辉长岩、辉石岩、橄榄岩)的控制,矿体呈似层状、带状赋存在岩体内(尤其在岩体的下部),属岩浆晚期分异型矿床。
其次,矿床受华北地台北缘东西向深大断裂,以及沿其深大断裂于海西晚期侵位于前震旦系片麻岩、大理岩中的含矿基性杂岩体(辉长岩、苏长岩、斜长岩)的控制,矿体呈大小不等的脉状、透镜状、囊状,赋存在含矿母岩的接触带及其附近或岩体中,往往呈雁行排列、成群出现,属富含挥发分的铁矿浆沿含矿基性杂岩体形成后发育的断裂裂隙控制的岩浆晚期贯入型矿床。
该类矿床集中分布在攀西地区(占同类储量的96%);其次为承德地区的大庙、黑山、头沟、马营、铁马土沟,丰宁地区的招兵沟和崇礼地区的南天门(占同类储量3%);此外,在陕西省洋县的毕机沟,山西省左权的桐峪、代县的黑山沟、黎城的西头,北京市怀柔的新地、昌平的上庄,河南省舞阳的赵案庄,广东省兴宁的霞岚,新疆的尾亚和黑龙江的呼玛等地也有分布。
钛铁矿砂矿床:包括滨海沉积、残坡积和河流冲积等多种成因类型。
其中:①滨海沉积钛铁矿砂矿床,主要受各地质时代富含钛铁矿的岩浆岩或其他含矿母岩,以及风化、剥蚀、搬运、水动力和沉积环境等成矿地质条件综合因素的制约,成矿时代多属第四纪,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省)东部沿海,即万宁市的保定、南桥、东澳-龙保、横山、坑垄,琼海市的沙老、南港、博敖、潭门、文峰岭,文昌市的辅前、三更寺,陵水县的乌石-港坡、万洲坡、新村港、南湾岭,崖县(三亚市)的马岭,儋县(儋州市)的龙山(占同类砂矿储量的73%);其次是广东省徐闻县的柳尾、陆丰的甲子、阳江的南山海、吴川的吴阳,福建省厦门的黄厝、诏安的宫口,广西合浦的石康。
②残坡积钛铁矿砂矿床,主要受海西、印支期富含钛铁矿的中基性岩(石英闪长岩、辉长岩)风化壳的控制,成矿时代以第四纪为主,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万宁市的长安和兴隆(占同类储量的46%),其次是云南省保山的板桥,广西藤县的东胜、三吉壤、翰池和苍梧的新地,江西省定南的车步、赤水,陕西省安康的大同等地。
③河流冲积钛铁矿砂矿床,主要受各类含矿母岩和风化、剥蚀、搬运、水动力和沉积环境等成矿地质条件综合因素的制约,往往在河流下游河床宽阔的河漫滩或阶地富集成矿,矿床规模以小型为主,成矿时代多属第四纪,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岳阳的新墙河、华容的三郎堰、湘阴的望湘,云南省勐海的勐河和勐往,陕西省安康的付家河和月河恒口,广西岑溪的义昌河,海南省陵水县的陵水河,吉林省珲春的珲春河等地。
金红石岩矿床:主要受富含金红石的区域变质中基性岩(角闪岩为主)控制,属变中基性岩岩浆矿床;其次为受富含金红石的其他区域变质岩或沉积变质岩的控制,成矿时代多在加里东期以前,主要分布在湖北省枣阳的大阜山,山西省代县的碾子沟,浙江省瑞安的仙岩,陕西省大河的熊山沟,河南省西峡县的八庙子沟和新县的红显边、杨冲,山东省莱西的刘家庄等地。
金红石砂矿床:其时空分布和成矿规律与钛铁矿砂矿相似(伴生或共生产出),或分布在金红石岩矿床分布区河流的下游河漫滩、阶地,成矿时代多属第四纪,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湘阴的望湘、岳阳的新墙河、华容的三郎堰,安徽省潜山的黄铺古井、张家冲、铁冶冲,广东省罗定县的云致,海南省万宁市的保定、乌石-港坡,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的520矿区等地。
钛矿床在地质作用各阶段中的富集成矿规律是:在晚期岩浆阶段,钛成独立矿物或成类质同象参与铁的氧化物,可以形成具工业价值的分异型和贯入型的钛铁矿、钛磁铁矿岩矿床。
在风化作用条件下,因为钛矿物很稳定,在原生钛矿床或富含钛矿物的各类地质体(成矿母岩)及其附近或流水下游,分别形成残坡积、河流冲积和滨海沉积型钛铁矿、金红石砂矿床。
在沉积的铝土矿及红土内有钛的聚集,主要是以钛铁矿、金红石、板钛矿等矿物存在的共(伴)生矿床。
在变质作用条件下,可使含钛的泥质岩石中的钛再富集,也可使辉长岩、闪长岩中钛磁铁矿分解,形成金红石岩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