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上) (4)

合集下载

精品练习(附答案)《生活中的透镜》(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

精品练习(附答案)《生活中的透镜》(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课后提升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一、单选题1.修理精密仪器的工人往往会在眼睛上嵌一个带镜头的筒,以便于更仔细地观察零件,这里的镜头应该是一个()A.凹面镜B.凸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2.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若凸透镜靠近白纸,看到光斑的大小和亮度的变化情况是()A.光斑一直变大,亮度越来越暗B.光斑一直变小,亮度越来越暗C.光斑先变小后变大,亮度先变亮后变暗D.光斑一直变大,亮度越来越亮3.下列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平面镜成像B.小孔成像C.利用放大镜看书D.看水中筷子变弯4.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然后倒入一些水.把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当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时,如图所示,可以看到大、小两枚硬币.以下对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大、小硬币”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小硬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大硬币”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人眼看到的“大、小硬币”均为硬币所成的虚像D.人眼看到“大硬币”的原理类似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5.对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6.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7.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镜中花成因相同的是()A.水面“折枝”B.手影C.露珠下叶脉看起来变粗D.拱桥倒影8.如图为广州航拍照片——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我国最大和设施最先进的体育场馆之一,在航空摄影时,照相机的胶片上所成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9.下列光学仪器中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的是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平面镜10.使用下列光学仪器或器材,其目的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平面镜11.2017年11月,深圳北站也终于迎来“刷脸进站”消息,新增设置了16台自助核验闸机,一名客可以在35秒内成功刷验进站,效率比人工核验更高,每台自助验证机上都安装了一个摄像机,当旅客进入“人脸识别区”,大概0.5m处时,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是0.5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是0.1m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是0.5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是0.1m12.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像是来自物体的光通过镜子后会聚而成的B.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C.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实像D.平面镜不能成虚像13.幻灯片上的小旗形状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知识点照相机1.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2.下列光学仪器或设备中,得到缩小实像的是()A.凹透镜B.平面镜C.幻灯机D.照相机知识点投影仪3.如图所示是“斑海豹三兄妹”在胶片上的图样,若把投影仪的反光镜卸掉,该胶片的像成在天花板上,这时天花板上看到的像的形式为()4.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_(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______(填“实”或“虚”)像能力提升5.下列光学仪器中,没有应用透镜的是()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潜望镜6.如下图中成放大的虚像的是()7.如图所示的现象或情景中,成实像的是()8.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9.九(1)班同学在拍毕业照时,照相机镜头上正停着一只苍蝇,则拍出来的照片()A.会有一只正立、放大的苍蝇B.不会出现苍蝇,但会有一个黑点C.不会出现苍蝇,但比正常情况下暗一些D.会有一只倒立、放大的苍蝇10.以色列开发出医用3D全息投影,可记录并投影出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应用这项新技术,医生轻轻转动眼前悬浮的一个心脏3D全息投影,模拟操刀练习,如图所示.全息投影术所成的是心脏的______(填“虚像”或“实像”)11.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柱,横截面如图所示,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相当于______使我们能看清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__(填“实”或“虚”)像12.取一个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手紧靠在杯的背面,透过水杯看到的手“变大”了.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填“凸透镜”或“凹透镜”),透过它看到的是手被放大的______(填“实像”或“虚像”)13.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______、______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则他看到的角度是______度14.如图甲所示为现代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图乙为其结构简图,它工作时液晶屏上的图像和文字通过镜头(即凸透镜)成一个______(填放大的”或“缩小的”)______(填“实像”或“虚像”)15.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的结构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的光线经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是这一装置的示意图,A"B"是物AB的像.图中BO1=30cm,O1O2=20cm ,O2O3=90cm.(1)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2)对凸透镜而言,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______cm,像距(像到透镜光心的距)是______cm答案1.A2.D3.A4.凸透倒着实5.D6.A7.D8.C9.C10.实像11.凸透镜虚12.凸透镜虚13.正立放大 514.放大的实像15.改变光路60 11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及答案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2倍焦距时,成 、的 像,根据这个道理制成了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被拍摄的物体应在距镜头 的位置,在相当于 的胶片上得到 的 的像.3、如图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其中 A 是,它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 播方向;B 是,它在投影仪上所起的作用是 。

4、如图4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5、如图为国际空间站中宇航员通过悬浮水珠成像的情景.图中水珠相当于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 (写出一种即可)。

6、如图所示,放映幻灯时,为了使屏幕上所成的像缩小一些,应使幻灯机的镜头离幻灯片 或“近”)一些,并 (选填“增大”或“减小”)幻灯机与屏幕间的距离.7、晓彤用两个可以套在一起拉动的硬纸筒,自制了一个简易照相机,外筒上装有凸透镜,内筒的一端蒙块半透明纸,如图所示。

晓彤用它观察远处的物体时,在半透明纸上可以到 的像。

若晓彤拿他 向远处物体走近一段距离后,需要将内筒向 (选填“靠近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保持原,镜,生活中与该水珠这一成(选填“远”位置”)方向移动,才能在半透明纸上看到清晰的像。

八造赣明刈明总8、小明透过装有水的矿泉水瓶观察距离很近的树叶发现叶脉会变大,而且很清晰,这是因为此时水瓶相当于镜,此时观察到的叶脉是(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像(选填“虚”或“实”),所以在森林中旅行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对太阳光有作用,容易引起火灾.9、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树枝和树叶上有一些水珠,如图所示。

甲图中看到水珠后面远处景物是倒立的,乙图中透过树叶上的水珠观察到树叶清晰的叶脉,则水珠相当于一个镜,通过图中的水珠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

早710、淮北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提升城市市容市貌的工作,其中为市民在交通上提供优质服务的中北巴士为了保证人们从公共汽车后门下车时的安全,在无人售票车上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如图所示,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图中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15 10 0 0 0 25 一、选择题(共15小题):1.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镜的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望远镜的物镜将远处的物体成缩小的像,其口径越大越好C.用照相机照相时,物距应小于两倍焦距D.用放大镜看地图时,不可能看到缩小的像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看到天空中正在飞行的飞机是光在其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缘故B.太阳光下彩色的泡泡是光的折射现象C.牙科医生检查用放大镜D.射击项目中涉及光学知识与日食月食的原理相同3.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其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A.幻灯机B.照相机C.放大镜D.投影仪4.校园内外安装了许多监控探头,监控探头中的镜头相当于()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三棱镜5.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6.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投影仪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B.投影仪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C.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使凸透镜靠近投影片D.若不小心手挡住透镜一部分,幕布上的像就不完整7.将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装满水的薄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杯前方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A.平板玻璃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面镜8.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B.实像能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C.虚像是人的幻觉,光线并没有进入人眼,实像是相反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9.根据你学的光学知识或是平时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哪一个仪器上使用的光学元件与另外三个不是同一类型的()A.照相机镜头B.显微镜目镜C.放大镜D.汽车观后镜10.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通过这滴水可以看到玻璃板下压着的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水滴相当于()A.凸透镜B.凹面镜C.凸面镜D.凹透镜11.12月2日是全国安全交通日,为加强交通安全,太原市重要位置都安装了“电子眼”。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教育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教育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3小题,共46.0分)1. 用照相机给某人拍完半身像后,改拍全身像,应()A. 缩短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B. 增大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减小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C. 只需要增大照相机与人间的距离D. 只需要减小照相机与人的距离2.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B. 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光源C. 通过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景物,看到的是景物的倒立缩小的像D. 轿车内的行车记录仪,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3. 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 矫正近视眼用凹透镜,主要是利用它对光的会聚作用B. 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C. 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 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4. 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泡茶时,杯口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B. 泡茶时,部分茶叶下沉--是由于茶叶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C. 茶水太烫,放一会茶水凉了--此时茶水具有的热量较少D. 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玻璃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5.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A. 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6. 2019年1月31日晚,我国几乎所有地区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悬夜空的迷人景象。

有很多天文爱好者使用望远镜欣赏美丽的月食景观,还有人用摄像头记录下整个过程。

对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B. 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C. 通过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 摄像头记录“红月亮”时镜头应该前伸7. 用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下列关于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缩小的B.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放大的C.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放大的D.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缩小的8. 如图所示,在水杯后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观察小泥娃的图象。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试题【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试题【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1.下列情景中形成的像,属于实像的是()A.荷花在湖面的倒影B.用放大镜看物体C.“海市蜃楼”D.墙壁上的投影2.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通过这滴水可以看到玻璃板下压着的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水滴相当于()A.凸透镜B.凹面镜C.凸面镜D.凹透镜3.在盛夏的中午阳光强烈时往花草上浇水,常会把叶片烧焦,其原因是()A.太阳使水温度升高,将叶片烧焦B.水很快蒸发,使叶片受阳光直射而烧焦C.水滴使阳光汇聚,将叶片烧焦D.水滴使花草防晒能力降低,叶片易烧焦4.如图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将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

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光束将成为()A.平行光束B.会聚光束C.发散光束D.不能确定5.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形成的光斑B.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有实际光进入人眼C.实像是光经过折射后形成的,虚像是光经过反射后形成的D.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6.透过球形的透明玻璃鱼缸看水中的鱼要比真实的鱼(填“大”或“小”),其原因是装水的球形鱼缸相当于一个,所看到的“鱼”是鱼的像。

(填“实”或“虚”)7.如图,在“自制照相机模型”时,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前后滑动。

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10cm的凸透镜。

(1)在取材时,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的材料是(选填“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膜。

(2)观察时,小明应选择(选填“亮”或“暗”)的物体作为观察对象。

(3)照相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至少要,才能在膜上看到清晰的像。

(4)小明用自制的照相机先拍摄到了远处的物体清晰的像,再拍摄近处物体时,应将两筒间的距离变;观察到膜上的像变。

(两空填“小”、“大”或“不变”)。

答案与解析1.D 【解析】荷花在湖面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使用放大镜时,物距小于焦距,从放大镜中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景物的虚像;墙壁上的投影,是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教育资料】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答案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答案学习专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答案】1. B2. C3. B4. C5. D6. C7. B8. C9. C 10. C11. D 12. C 13. B 14. C 15. A16. B 17. B 18. A 19. B 20. B21. B 22. C 23. A24. 凸透镜;变大25. 反;凸透;物距26. 照相机;放大镜27. 目镜;物镜28. 远处;物体;增大29. 投影仪;凝华30. 凸透镜;倒立;放大;虚31. 虚像;显微镜;虚像32. 焦点;放大镜33. 60°;望远镜34.(1)飞船(宇航员)地球(2)1.80 0.9(3)超声波真空不能传声(4)汽化凝固(5)0.6 更深(6)放大靠近(7)前相互(8)0.06 30035.(1)等大倒立的实像 10(2)照相机发散前端(3)右变大36.(1)下(2)10 照相机(3)凹37.(1)牛顿爱因斯坦(2)3.20 99.8(3)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4)4 14.4 西(5)振动空气声源(6)30° < >(7)照相机;幻灯机(8)1m3水的质量为1.0×103kg 不变变小(9)8 0.8 0.8(10)38. 射电;反射面板;长度;会聚【解析】1.解:用照相机给某人拍完半身像以后,改为全身像,人头变小,像变小,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

所以要增大镜头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小镜头和底片之间的距离。

故选:B。

(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2)物体到镜头的距离是物距,底片上能成像,底片和镜头之间的距离是像距。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成像情况和应用。

掌握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2.解:A、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光的反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故A错误;B、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能反射光,屏幕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B错误;C、放大镜是凸透镜,通过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景物,此时物距较大,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D、轿车内的行车记录仪相当于照相机,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二倍焦距之外,故D错误。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一、选择题(共20小题):1.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A.增大像距B.增大像的大小C.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D.增大取景范围2.全国多地在欢迎援鄂抗疫英雄凯旋时举行了“飞机过水门”的最高礼仪。

某次仪式中,摄影师拍摄了如图所示的照片,他所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成在照相机的底片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C.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虚像3.小明同学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了同一花菜的两张照片。

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4.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对二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大,只需将二维码远离手机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5.如图所示,太原地铁的刷脸乘车系统,在乘客进站时只需将面部对准摄像头,就能完成开闸进站,为了兼顾疫情防控需要,使用了更加强大的“刷脸”功能,即便戴着口罩也能快速识别通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的核心元件是凹透镜B.“刷脸”原理与幻灯机原理相同C.乘客通过摄像头所成的是虚像D.人靠近摄像头时,成的像会变大6.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

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拍摄到更大的像应该将镜头远离景物B.景物在镜头前任何位置都能在影像传感器上成像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7.下列现象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A.用放火镜看报纸 B.在电影院看电影C.看水中的石头 D.湖边人树在水中的倒影8.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上)
(4)
1、观看与摸索
观看一:照相机、投影仪的镜头用什么透镜?你是依照什么判定出来的?
观看二:放大镜用的是什么透镜?观看球形鱼缸内的鱼,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
2、动手做一做
手拿凸透镜,调整凸透镜到另一手指之间的距离,透过凸透镜看指纹。

3、动脑想一想
上实验中观看到了什么现象?讲明了什么?
1、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它们用的透镜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相机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投影仪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像。

3、在透亮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
字_______(填〝大〞或〝小〞),这讲明现在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它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4、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讲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
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
5、窗台上放着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太阳光透过玻璃缸射到屋内窗台下的桌面上,发觉桌
面上的光斑比窗外地面上的太阳光亮,以下讲明中错误的选项是:( )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凸透镜
C.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凹透镜
6、手持凸透镜在人眼和课本之间移动,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凸透镜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B.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远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C.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近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D.不管凸透镜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7、如下图四种情形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B C D
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爱的图案(这时不要接通电源),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能不能在墙上得到所画图案的像?有几个位置能够使凸透镜在墙上成像?像是放大的依旧缩小的?是正立的依旧倒立的?
照相机简介
照相机差不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用品,但你对比相机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照相机的一些知识。

一、镜头
由于单个凸透镜在成像中存在着严峻的光行差咨询题(包括像差、像散、像场弯曲、畸
变和色差等),因此实际照相机的镜头是由透镜组构成的,它起着校正光行差的作用。

它一样由前后两个会聚透镜组及中间一个发散透镜构成。

由于镜头在照相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专门用心爱护,注意防潮、防晒、防高温、防碰撞、防灰尘、防油气、防污垢,同时切忌用手指或其他物体接触镜面。

每次用完后,应赶忙用镜头盖盖好,并把距离拨回到无限远处(让镜头收到里面去)。

如镜面有一些浮尘,可用洁净柔软的毛笔轻轻拂去灰尘,如擦拭镜头,应用洁净的控镜头纸或用洁净的专用麂皮轻轻地从镜头中心起转圈向边缘试擦,揩拭的次数越少越好,以免镜头受伤。

二、光圈
光圈的作用是调剂镜头的通光量。

镜头的实际通光量不但跟光圈口径有关系,而且跟镜头的焦距有关系,因此,镜头的通光量不能用光圈口径表示,而要用光圈的相对口径表示,光圈的相对口径等于光圈的口径与镜头的焦距比:f
a 。

因为分母的数值越大,就表示相对口径越小,因此镜头的光圈环上的数值琥大,通光量越小。

三、快门
小型照相机的快门,一样可分为叶片式和卷帘式两种。

快门的速度有1-
2001s 的,也有1-500
1s 的。

回答以下咨询题:
1、阅读完此文章后,你对比相机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你还想了解一些关于照相机的什么知识呢?你能够对比照相机的讲明书或查找其他资料弄清更多的咨询题。

2、照相机中光圈环的指数越大,到达底片的进光量就越______,快门环指数越大,光圈开启时刻就越_______。

3、〝调焦〞是什么意思呢?是调剂焦距吗?请你查找相关资料弄清那个咨询题。

生活中的透镜 答案
1.凸透镜 凸透镜 凸透镜 2。

倒立 缩小 实 倒立 放大 实 3。

大 凸透 正立 放大 虚
4。

D 5。

D 6。

C 7。

A 实验题提示: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时,有两个位置能够在墙上得到所画图案的清晰的像。

离灯泡较近的位置,像放大的;离灯泡较远的位置,像是缩小的。

所成的像差不多上倒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