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教学大纲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汽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①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②交流电路;③三相交流电路;④磁路及电磁器件;⑤汽车上的发动机和电动机;⑥半导体器件;⑦基本放大电路;⑧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应用;⑨直流稳压电源;○10数字电路基础;○11逻辑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12时序逻辑电路和集成555定时器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获得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1.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从人类最先发现和利用的直流电路开始,介绍有关电路的基本定律、定理和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理想电路元件、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路的基本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的一种基本分析方法路电流法;线性电路的两个基本定理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
2.交流电路本单元首先讨论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及相量表示法,然后介绍单一参数的伏安特性和能量关系,以及由这些单一参数组成的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及功率。
使学生掌握交流电路的特点和规律。
3.三相交流电路通过介绍三相交流电源的工作原理,使学生掌握三相交流电源的工作原理,能够对称负载、不对称负载电路进行简单计算,能够进行三相负载的星形和角形连接,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
4.磁路及电磁器件通过介绍变压器、电磁铁、继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它们在汽车上的典型应用实例,使学生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掌握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磁通等基本物理量,铁磁物质的性质;理解磁路基本概念、掌握磁路基尔霍夫定律,掌握磁路欧姆定律;掌握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功能及应用;掌握点火线圈的构造、闭磁路点火线圈的优点,理解点火系统工作原理;掌握直流、交流电磁铁的结构、特点,熟悉电磁调压器、电喇叭的构造、工作原理;理解继电器的概念、结构,继电器在汽车上的应用电路工作原理分析;熟悉汽车发电机中的磁铁;能应用磁路欧姆定律分析磁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会用万用表测变压器,会使用测流钳测电流;会用万用表检测点火线圈;熟悉交流电磁铁的构造、会拆解电喇叭;熟悉启动继电器、闪光继电器、喇叭继电器、刮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汽车电路教学大纲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及电路分析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及电路分析》是汽车专业汽车维修方向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内容是紧密结合汽车电器及汽车电子的需求而设置。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电路分析的一般方法以及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
宗旨是使学生对汽车的基本电路具有初步的认知和分析能力,并为后续的汽车电器及汽车电控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汽车电器、电子的基本知识,掌握电路与电子的基本概念、基本的分析方法,了解电子器件的应用与参数选择,了解电磁、电机的基础知识及使用。
三、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本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其中的“掌握”是指能够熟练运用和计算;“理解”表示能够理解其原理,能够读懂相应电路,但不能熟练的设计和计算;“了解”知道各部分的原理,能够了解电路或器件的功能。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和教学建议一、学时分配总学时:133学时,其中理论学时:93 实践学时:40二、教学媒体主教材:本课程主教材为《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及电路分析》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采用合一型结构,即教材和教学辅导合二为一的形式,教材以章来划分内容,每一章均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导学内容和习题四部分内容。
三、考试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时间为1.5小时。
学生获得成绩由考试成绩及平时考查成绩组成,其中考试成绩占70%。
四、教学建议本课程所提供的音像教材有录像带和CAI教学光盘2种,教学单位可根据自有设备和条件组织教学。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1篇电路分析基础(6学时)一、教学内容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与分析方法.(6学时)1.1 电路的基本概念1.2 电路的基本元件1.3 电路的基本定律1.4 电路的分析方法习题第2章正弦交流电路(6学时)2.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2.2 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2.3 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2.4 电路的谐振2.5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2.6 安全用电技术习题二、教学要求掌握电路模型以及基本电路参数的概念、电阻、电容、电感等电路元件的基本知识;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的定律基本内容以及在电路中的应用以及包括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在内的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正弦量的基本概念,理解正弦量的表示方法、RLC 元件的交流电路。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版本号:020232026课程英文名称:AutomotiveElectronicsandElectronicControlTechnology课程总学时:40讲课:32实验:8上机:适用专业: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5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为理论性兼有实践性的专业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生学习汽车维修工程、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机构和应用,适应社会和行业的要求,为从事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和汽车整车设计的研究、教学和实践应用奠定基础。
逐渐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工程人员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使学生基本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结构、原理和应用,掌握汽车现代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结构原理和简单的检测方法及手段,培养电路分析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了解汽车与电子技术发展的关系,掌握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了解电子控制系统的共性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特点。
2、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应用,掌握不同机构和类型的燃油供给系统的特点和工作方式,了解部分典型结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点火系统的分类、结构和原理,了解传统点火系统和现代电子点火系统中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掌握电子控制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了解典型防抱死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方式,掌握简单的制动效能的计算。
5、掌握汽车驱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方法,了解汽车驱动系统与电子控制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相比较各自的特点。
6、掌握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分类、结构和原理,了解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变速器、电子控制机构的结构、作用和特点,可以进行简单的性能分析。
7、了解汽车空调、安全气囊、导航系统等汽车电子控制辅助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原理,及辅助系统的使用对汽车主要性能的影响。
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情况课程中文名称: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性质:专业课课程学时:288课时适用专业:汽车维修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汽车电器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使用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汽车电器实训课程使学生掌握电器设备维修保养以及具有对电器设备控制电路分析诊断的能力,具有现代汽车电器设备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故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汽车电器设备的发展历程与趋势、汽车电器的组成与特点、汽车电器基础元件汽车电器故障的类型、汽车电器故障的检修方法。
[目的要求]1、了解汽车电器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2、掌握汽车电器的组成与特点;3、熟悉汽车电器基础元件及其作用;4、熟悉掌握汽车电器故障的有那些类型;5、重点掌握汽车电器故障的检修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汽车电器的组成与特点;汽车电器基础元件及其作用;汽车电器故障的类型;汽车电器故障的检修方法;难点:汽车电器故障的类型、汽车电器故障的检修方法。
第二章蓄电池[教学内容]:蓄电池的用途、组成及工作原理;充放电特性、容量及影响因素;铅酸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及技术要求、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
[目的要求]1、掌握蓄电池的用途、组成,了解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充放电特性、容量及影响因素;2、掌握铅酸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及技术要求、掌握蓄电池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学会电解液的配制方法;懂得电解液密度计的简单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3、掌握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及容量的检测。
[重点难点] 重点:蓄电池的用途、组成,蓄电池技术状态的检查及技术要求,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及容量的检测,难点:电解液的配制。
第三章交流发电机[教学内容]:交流发电机的种类、优点、构造、工作原理、工作特性、使用、维护与测试、故障检修;调节器的种类、组成、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使用与测试、故障检测;电源系统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判断及排除。
中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四、课程内容第一章直流电路与分析【教学时数】12学时【教学内容】1.电路及其基本物理量2.电路的三种状态3.电压源和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4.基尔霍夫定律5.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教学目标】1.了解电路及其基本物理量2.掌握电路的三种状态3.掌握电源和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4.掌握基尔霍夫定律5.掌握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第二章交流电路与分析【教学时数】10学时1.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及相量表示法2.电阻、电感、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特性3.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及功率因数4.三相交流电路5.电路的过渡过程6.RC、RL串联电路的过渡过程7.RLC振荡电路及在汽油机点火系统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及相量表示法2.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特性3.掌握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及功率因数4.掌握电路的过渡过程及RLC振荡电路在汽油机点火系统中的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第三章电磁学基础【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1.磁场与电磁感应2.铁磁性材料3.磁路基本定律4.含有铁心线圈的交流电路及变压器5.点火线圈与汽车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过程1.了解磁场与电磁感应的基本知识及铁磁性材料2.掌握磁路基本定律3.掌握点火线圈与汽车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过程【教学方法】讲授法第四章发电机与电动机【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2.异步电动机的转矩和机械特性3.异步电动机的运转与控制4.车用交流发电机5.直流电动机【教学目标】1.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构造、工作原理、转矩、机械特性及运转与控制2.掌握车用交流发电机、直流电动机构造及工作原理【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五章低压电器与控制电路【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1.常用低压电器2.基本控制电路3.车用低压电器电路4.安全用电【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低压电器构造与原理2.掌握基本控制电路及车用低压电器电路的基本原理3.了解安全用电基本知识【教学方法】讲授法第六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时数】26学时【教学内容】1.半导体简介2.三极管与放大电路3.反馈电路4.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5.正弦波振荡器简介6.晶闸管及其应用7.整流与稳压电路【教学目标】1.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2.初步掌握阅读和分析简单电子线路原理图的一般规律3.了解电子技术在汽车专业中的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第七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时数】14学时【教学内容】1.数字电路基本知识2.基本逻辑门电路3.TTL集成电路4.CMOS集成电路6.组合逻辑电路7.时序逻辑电路【教学目标】1.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2.初步掌握阅读和分析简单电子线路原理图的一般规律3.了解电子技术在汽车专业中的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五、参考教材【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主编冯渊机械工业出版社。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教学大纲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教学大纲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教学大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汽车工业的快速进步,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汽车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底盘电控技术的应用使得汽车更加安全、稳定和高效。
本文将探讨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领域的知识。
第一部分:底盘电控技术概述在本部分中,将介绍底盘电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其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性。
同时,还将探讨底盘电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
第二部分:底盘电控系统的功能和应用本部分将详细介绍底盘电控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首先,将讨论底盘电控系统在车辆稳定性控制方面的作用,如防抱死刹车系统(ABS)、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等。
其次,将探讨底盘电控系统在悬挂系统、转向系统以及驱动系统中的应用,如自适应悬挂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等。
最后,还将介绍底盘电控系统在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如智能发电管理系统和车载排放控制系统。
第三部分:底盘电控技术的教学内容本部分将提供一份完整的底盘电控技术教学大纲,以便教师和学生参考。
教学大纲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底盘电控技术基础知识:介绍底盘电控技术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 传感器技术:介绍底盘电控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类型、原理和应用。
3. 控制器技术:介绍底盘电控系统中常用的控制器类型、原理和编程方法。
4. 执行器技术:介绍底盘电控系统中常用的执行器类型、原理和应用。
5. 底盘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介绍底盘电控系统故障的常见原因、诊断方法和维修技术。
6. 底盘电控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探讨底盘电控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第四部分:底盘电控技术的教学方法和实践在本部分中,将介绍底盘电控技术的教学方法和实践。
首先,将探讨如何利用实验室设备和仿真软件进行底盘电控技术的实验教学。
其次,将介绍如何组织实践项目和实地考察,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底盘电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系统检修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72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总学分:4适用专业: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撰写人: 郑文强制定时间: 24年3月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电路基础、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元器件、新能源汽车电压转换电路、新能源汽车执行器、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及传感器的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IGBT、场效应晶体管、二极管等电力电子基础元件工作原理及其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电压转换电路、电池充放电工作原理与波形检测,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电路系统认知及检测,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转速、电流及位置传感器的认知。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属于汽车类主要专业的核心必修课。
课程采用情境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形式,学习内容与实践结合紧密,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符合学习规律。
在完成课程的学习后,能够掌握并提升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认知和分析能力。
学生融入现代制造业、人工智能等产业的最新发展形势介绍,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中贯穿安全教育,有效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能力。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为专业后续的《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汽车综合技能实训》《顶岗实习》课程打下基础。
五、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项目一1、教学内容:电流对人体的作用2、教学要求:一般人体的电阻的大小;人体的安全电压;人体触电的条件;常用的电击防护用具人体对不同大小电流的反应;触电后的解救措施3、教学重难点:触电条件4、教学学时:2学时项目一1、教学内容:欧姆定律2、教学要求:知道什么是电压、电阻、电流;理解欧姆定律与串并联电路特点;能够通过实训使用电压表测量电阻电压,使用电流表测量电阻电流正确的做出分析;正确规范的使用实训板,养成良好的新能源汽车维修职业素养。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标题: 1.1燃油系统原理、点火系统原理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2、能指出电控发动机各个系统主要部件的具体位置3、初步了解电控发动机各系统的工作内容4、熟悉电控发动机的各主要部件的名称授课时数:4课时教学重点:能指出电控发动机各个系统主要部件的具体位置教学内容及过程:知识讲授:※1、概论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过程二、国外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应用的概况1、动力传动系统的控制(一)发动机部分的电子控制(二)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2、底盘方面的控制3、车身方面的控制三、发动机电控系统控制内容主要控制——汽油喷射(喷射量、喷射定时)、点火控制(点火时刻、闭合角、爆震的防止)辅助控制——怠速控制、进气控制、排放控制等四、发动机汽油喷射的发展过程60S 机械式67S K,KE,D,型73S L型79S 集中控制80S TBI83S 单点,a/n※2、发动机燃油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一、按喷油器安装位置分类1、缸内喷射2、缸外喷射二、按喷油方式分类1、连续喷射系统2、间歇喷射系统三、按喷射时序分类1、同时喷射2、分组喷射3、顺序喷射四、按喷射装置的控制方式分类1、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2、机电结合式汽油喷射系统3、电控式汽油喷射系统五、按空气量的检测方式分类1、L型-质量流量型(热线式、热膜式)2、L型-体积流量型(翼片式、卡们漩涡式)3、D型(歧管压力计量式)※3、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一、进气控制系统空气滤清器、节气门(节流阀)、进气总管、进气歧管、涡轮增压器、可变气门系统二、燃油喷射控制系统燃油泵、燃油虑清器、燃油脉动减振器、喷油器、燃油压力调节器及供油总管三、点火控制系统点火电子组件、点火线圈、火花塞及高压导线四、排放控制系统五、电控单元I/O口、ECU、PROM等学生活动安排:一、认识常见发动机的电控系统各部件1、观察电控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特点1、比较电控发动机与化油器式发动机各工况工作的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汽车主要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安装部位和工作原理;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新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了解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和发展状况;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掌握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制动系统、行驶系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其他电子控制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一般的检测方法。
三、课时分配表
四、课程的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汽车电子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教学要求
1.了解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过程。
2.了解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过程
二、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章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教学要求
1.熟悉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功用、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
2.了解各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其一般检查方法。
3.掌握各执行器的基本类型及工作原理。
4.掌握燃油喷射电子控制的基本原理。
5.掌握汽油机点火控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6.掌握汽油机怠速控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7.掌握汽油机进气控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8.掌握汽油机排放控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9.掌握故障自诊断系统的工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