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步练习A卷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练习和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人教新课标)1.我是拼写小能手。
chǎorǎngxúnjǐngchéngchǔzūjiè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振()嚷()租()租()震()镶()阻()租()3.找对手。
繁华——()喧闹——()清晰——()干燥——()4.花落谁家。
只有……才能……因为……所以……不但……而且……(1)小红()外表美,()心灵也美。
(2)我们()刻苦努力,()取得好成绩。
5.句子加工厂。
(1)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2)我怎么会生气呢?(改为陈述句)(3)周恩来梁赔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
(缩句)(4)周恩来坐在那里。
(扩句)(5)写字非常认真。
(修改病句)6.我会给句子排排队。
()我穿过院子向北屋走去。
屋门敞开着,一眼就望到迎面墙上的字画。
()我想:这就是我要访问的那位退休老教师吧!()院子里静悄悄的,收拾得干干净净。
院中央有一棵高大的槐树,枝叶长得十分茂盛。
()屋里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课内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用生啊!”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
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7.给多音字组词。
hè()xīng()hē()xìng()8.填空。
周恩来的理想是。
这说明少年周恩来有。
9.照样子,写句子。
例: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人欺凌,就要振兴中华。
要想,就要。
课外阅读周恩来十二三岁的时候,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
上课时,他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下课后,他特别注重课外阅读,以此弥补课堂上的不足。
有一天,学校的魏校长把学生召集在一起,问大家:“读书为什么?”很多同学回答:“为发财致富。
”魏校长问周恩来:“你呢,为什么读书?”周恩来站起来,(响亮轻声)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5课_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1.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借地。
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的、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替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但是,在外国租借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1)成语积累。
用一个词来形容洋人:________;和它相对应的一个词________写出了当时中国国民的现状。
(2)句子练习。
①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________②谁知中国巡警________惩处肇事的洋人,________把她训斥了一顿。
(用画线的词仿写一句话)________(3)你能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吗?(4)发挥想象,此时的周恩来看到这一场面,心里会怎么想?(5)那段屈辱的历史你了解多少,请简单举一个例子说一下。
二、课外提优只有一个中国记得那是12月,我进入巴黎十二大学。
入学前,云南省《滇池》月刊的一位编辑,向我介绍过一位上对话课的教授:“他留着大胡子而以教学严谨闻名于全校。
有时,他也提问,且问题刁钻古怪得很。
总而言之你要小心,他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从他的课堂上领教了什么叫做‘难堪’……”我是插班生,进校时,别人已上了两个多月课。
我上第一节对话课时,就被教授点着名来提问。
教授两只手都插入裤袋,挺直了胸膛问:“我可以知道您是来自哪个中国的吗?”班上当即冷场。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步练习A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练习 (共5题;共45分)1. (5分)根据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填空。
周恩来在租界里看到________的事,才真正体会到________,深刻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________,就要________,于是他立下“________”的伟大志向。
2. (10分)巧做成语游戏。
①________神无主×________霄云外=________湖________海②________家争鸣×________万火急=________载难逢③各有________秋÷以一当________=________步穿杨3. (16分)选词填空连续继续陆续虚心热心爱心因为……所以…… 尽管……可是……如果……就……(1)放学了,同学们________走出学校大门。
(2)大雨________下了三天三夜。
(3)王爷爷对大家的事可________了。
(4)同学们给你提了意见,你应该________接受。
(5)________熊猫很可爱,________我们很喜欢它。
(6)冬天到了,________天气很冷,________我们照常到操场去踢球。
(7)放学了,同学们1走出学校大门。
(8)大雨1下了三天三夜。
(9)王爷爷对大家的事可1了。
(10)同学们给你提了意见,你应该1接受。
(11)1熊猫很可爱,2我们很喜欢它。
(12)冬天到了,1天气很冷,2我们照常到操场去踢球。
4. (5分)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①人们叫这种玻璃为“自动窗帘”。
②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
5. (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课时同步练习-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课时同步练习-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附答案课文在线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借地。
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的、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替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但是,在外国租借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1. 成语积累。
用一个词来形容洋人:;和它相对应的一个词写出了当时中国国民的现状。
2. 句子练习。
(1)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2)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顿。
(用画线的词仿写一句话)3. 你能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吗?4. 发挥想象,此时的周恩来看到这一场面,心里会怎么想?5.那段屈辱的历史你了解多少,请简单举一个例子说一下。
课外提优只有一个中国记得那是12月,我进入巴黎十二大学。
入学前,云南省《滇池》月刊的一位编辑,向我介绍过一位上对话课的教授:“他留着大胡子而以教学严谨闻名于全校。
有时,他也提问,且问题刁钻古怪得很.总而言之你要小心,他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从他的课堂上领教了什么叫做‘难堪’……”我是插班生,进校时,别人已上了两个多月课.我上第一节对话课时,就被教授点着名来提问。
教授两只手都插入裤袋,挺直了胸膛问:“我可以知道您是来自哪个中国的吗?”班上当即冷场。
我慢慢地对我的教授说:“先生,我没有听清楚您的问题。
部编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步练习

部编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 题 (每空xx 分,共xx 分) 一、基础练习1.写作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崛起________(jué qū) 铿锵________(jiàng qiāng)疑惑________(huì huò) 欺凌________(lín líng)褴褛________(lǚ lǒu) 轧死________(zá yà)2.照样子,写词语。
得意扬扬(ABCC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顾右盼(含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条条(ABB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关联词填空。
只有……才能……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①小红________外表美,________心灵也美。
②我们________刻苦努力,________取得好成绩。
4.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中国的土地。
改成反问句:________(2)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成陈述句:________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麻雀的心住乡下的时候,后山有一片相思林,黄昏或清晨,我喜欢去那里散步。
相思林中住了许多麻雀,总也是黄昏和靖晨最热闹,一大群麻雀东蹦西跳、大呼小叫,好像一座拥挤热闹的市场,听到震耳的喧哗声,却没有一句听得清楚。
路过相思林时,我常浮起一个念头:这一群麻雀为什么不肯歇一歇呢?它们那样子无意义地蹦跳、无意义地呼喊喧哗。
又是为什么呢? 我的念头生起后就灭去了,没有特别去记挂,只是,每走过相思林,那念头就升起一次。
相思林的麻雀偶尔也会数只一群飞到窗前的庭院,跳来跳去,叫一叫,就呼啸过去了。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步训练(II )卷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步训练(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17题;共99分)1. (12分)给多音字注音组词要 ________ ________ 处 ________ ________ 轧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 (1分)按要求变换句子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轧死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
3. (8分)一字组多词隐________ ________ 计________ ________旺________ ________ 墨________ ________4. (8分)用下列的字组词。
治________ ________ 病________ ________尝________ ________ 健________ ________5. (12分)比较形近字组词帝________ 义________ 柏________ 租________ 帆________ 惩________蹄________ 仪________ 伯________ 组________ 凡________ 证________6. (6分)写作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崛起________(jué qū)铿锵________(jiàng qiāng)疑惑________(huì huò)欺凌________(lín líng)褴褛________(lǚ lǒu)轧死________(zá yà)7. (6分)根据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填空。
魏校长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大家踊跃回答,有的说________,有的说________,也有的说________,而周恩来却说________,因为少年恩来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________,就要________。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组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步练习A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组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运用 (共7题;共48分)1. (8分)扩词。
租_______ _______ 闯_______ _______ 妇 _______ _______2. (10分)选词填空显然不然安然突然果然毅然我们要加倍努力。
_______就要掉队了。
狼牙山五壮士_______跳下悬崖。
他的意见_______是不对的。
吃过中饭,天气_______变了,由于他勤学苦练,_______学到不少技术。
只有把这件事告诉他,他心里才会_______。
3. (8分)给下列句子加标点。
①他在沈阳下了车_______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_______热闹的地方_______对他说_______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_______②_______那又是为什么呢_______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_______③周恩来站了起来_______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_______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_______4. (10分)写词语。
①得意扬扬(ABCC式):_______ _______ _______②左顾右盼(含反义词):_______ _______ _______③一条条(ABB式):_______ _______ _______5. (3分)写出下面各词的近义词珍惜—_______ 坚定—_______ 欢乐—_______清晰—_______ 崛起—_______ 干燥—_______6. (4分)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他们都是_______朝人。
A.刘禹锡 B.杜甫 C.白居易D.李白E.唐F.清7. (5分)漫步句子关。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5课时_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5课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步练习卷一、拼音小关卡.1. 用“√”划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崛起(jué qū)铿锵(jiàng qiāng)疑惑(huì huò)欺凌(lín líng)褴褛(lǚ lǒu)轧死(zá yà)2. 读拼音,写词语。
(1)那个人一边jiào rǎng________着,一边chuǎng jìn________办公室。
(2)李bó bo________在shī fàn________学校的门口开了一家快餐店。
二、词语游艺厅.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填空。
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得意洋洋铿锵有力(1)词语________是描写自然景物的,我还能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2)词语________的意思是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它的反义词是________。
词语搭配。
(克服改正)错误(鼓励鼓舞)斗志(推动推广)经验(增加加快)脚步(提高提出)水平(反映反复)思考。
三、句子训练营.中国人要想不受外国人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
(照样子写句子,用上加点词语)________。
在外国租界里,谁又能怎么样呢?(改成陈述句)________。
四、课文回眸室.周恩来对伯父说的话________,好奇心让他来到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的一幕后,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________”的含义。
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
你认为周恩来在想什么呢?________。
读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后,你的感触是:________。
课外,你积累的名人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精彩赏析阁.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
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步
练习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练习 (共5题;共42分)
1. (3分)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________
②炫耀武力,显示自己的威风。
________
③形容说话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凑。
________
2. (2分)读课文《掌声》,找出文中的成语,并写在横线上。
________ ________
3. (4分)选词填空
不但……而且……既然……就……
①________你确定了目标,________要努力去做。
②弟弟________聪明,________可爱。
4. (5分)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小姑娘一条腿高高的举着。
②小姑娘伸着双手。
5. (2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幸福很小
朋友买了一间房,面积不大,八十个平方不到。
而且是尾房,房间布局不(合适合理),采光也不
是很好。
我去玩时,朋友和他的太太把我带到露台上。
我看到露台上放了一张桌子,还有一些休闲椅。
朋友把水果、瓜子从房里搬出来,还给我泡了茶。
我坐在阳光里,微风轻拂,惬意极了。
朋友的太太在给一些刚绽了骨朵的花儿浇水,她指着不远处操场上的孩子们说:“那儿是个幼儿园,你看这些孩子,玩得多开心啊!”
朋友的太太站在露台上,看着那些孩子,笑意融融的。
从朋友家回来,我似乎知道朋友为什么要买下这间房子了。
一个在都市之中,还能读懂孩子,还能从孩子那儿感受快乐的人,他肯定是一个能把握住幸福的人。
即使这样的幸福很小,小得可以(忽略忽视)不计,但他们(竟然仍然)把它牢牢抓在了手里。
还有位朋友,在杭州一家贸易公司上班,收入并不高。
大家都劝他换一份工作,但是他却在那家公司一呆就是十年。
说起原因,真的让人不敢相信。
朋友的家在郊区,为了每天能回去,他五年前就购了一辆车,每天上下班有三个小时在路上。
之所以不愿离开那家单位,是因为这家公司有足够的车位,不论他何时到达,车位总不会被停满。
他(竟然仍然)是为了一个车位,宁愿放弃其他更好的就业机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但他却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决定是错误的,相反,他的日子过得安安稳稳的。
他喜欢过这种工作在城里,居家在郊区的日子,你能说他不快乐、不幸福吗?
生活是有秘密的,如果你没有接近一个人的心灵和情感,你就不会发现这一切。
原来你以为他们那种是枯燥、毫无乐趣的生活,其实,根本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幸福很小,如果你的心很大,那么幸福就擦肩而过了。
(1)选择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不________(合适合理)(忽略忽视)________不计
(竟然仍然)________把它(竟然仍然)________是为了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惬意——________ 把握——________ 枯燥——________ 快乐——________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4)文中说“从朋友家回来,我似乎知道朋友为什么要买下这问房子了”。
那么,“朋友”为什么要买下这问房子呢?
(5)“我”的另一位“朋友”为了一个停车位宁愿放弃更好的就业机会,你觉得他只是为了一个停车位吗?他这种决定是错误的吗?
(6)用横线画出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基础练习 (共5题;共42分)
1-1、
2-1、
3-1、
4-1、
5-1、
5-2、
5-3、
5-4、
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