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1六年级语文学科第三次月考测试题题号 一二三总分得分1、看拼音写词语。
(10分)mín ɡ mèi róu cuō xī shēnɡ pái huái kǒnɡ jù2、用“√”选择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正确音节。
(6分) (1)一阵旋.(xuán xuàn)风吹来,地上的枯枝烂叶不停地旋.(xuán xuàn)转。
(2)薄.(bò bó báo)雾之中,突然传来一股淡淡的薄.(bò bó báo)荷的香味。
(3)“你挨.(ái āi)我这么近干嘛?是不是想挨.(ái āi)揍啊?”车厢里突然传来一阵凶狠的叫嚷声。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4分)严峻 严格 严厉 严肃李老师对同学们的要求非常( )。
期末复习时,他( )地对我们说:“这次期末考试是对大家的一次( )的考验,希望大家能慎重对待。
同时,我也要对那些浪费时间、不努力学习的同学提出( )的批评!”4、判断正误。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5分)(1)《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是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 )(2)《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古文都选自《列子·汤问》。
( )(3)《匆匆》一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作者忙碌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不够用的无奈和惋惜。
( )(4)汤姆·索亚是英国作家笛福笔下著名的儿童形象。
( )(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的体裁是说明文。
( ) 5、句子加工厂(10分)①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
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
(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接)②日子很快就过去了。
(改为比喻句)③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八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yǎn)B. 妙手偶得(gè)C. 惊心动魄(pò)D. 毕恭毕敬(jì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B.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C.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性格孤僻。
D. 现在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化知识,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天空,照亮了黑暗的夜晚。
B.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知识的海洋里采撷。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D. 他考试成绩优异,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4. 下列诗句中,描绘了春日景色的诗句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D.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5. 下列名言警句中,表达了勤奋学习意义的是()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好学不倦B. 前仆后继C. 画龙点睛D. 一丝不苟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花朵更加鲜艳。
B. 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地采蜜。
C. 山上的松树挺拔而坚韧。
D. 月亮悄悄地爬上了天空。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学习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责任。
B. 他学习成绩优秀,品德高尚,乐于助人。
C. 月亮升上了天空,照亮了黑暗的夜晚。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学习?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C. 月亮升上了天空,照亮了黑暗的夜晚。
辽宁省本溪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年度(上)实验中学九年级阶段验收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应用(17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恣睢(suī)天娇(jiāo)瞥见(piě)间不容发(fà)B.冒然(mào)旁骛(wù)逞办(chéng)自吹自擂(léi)C.吹嘘(xū)杜绝(jué)筵席(yán)言不及义(yì)D.糟踏(tà)端详(xiáng)炊烟(cuī)鸠占鹊巢(què)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你若盛开,那是______在春日枝头上的一种情怀。
盛开,是花朵潜伏已久的梦,也是它不得不______的一种职责。
盛开,总是令人欣喜的。
花朵的盛开是______,是热闹;生命的盛开是激情,是______。
A.悄然绽放履行绚丽奋进B.含苞待放施行妖艳前进C.悄然绽放施行绚丽前进D.含苞待放履行妖艳奋进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被誉为楚国“丝绸宝库”的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大批精美的丝绸织物。
②这些织物轻薄细密、流光溢彩、柔软如梦。
③那锦上添花的刺绣,构图既生动流畅又艳丽繁复,有龙飞凤舞的灵动造型,也有花草枝蔓的自然延伸,其作品之精美、绣工之细腻,令人赞不绝口。
④历经两千余年的沧桑,颜色仍然鲜艳如新,令人叹为观止。
A.第②句中的“轻薄细密”“流光溢彩”“柔软如梦”都是并列短语。
B.第③句是病句,“龙飞凤舞”用词不当。
C.第④句中的“历经两千余年的沧桑”是状语。
D.第③句中的“赞不绝口”和第④句中的“叹为观止”可以调换位置。
4.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运用典故是古诗词常见的表现方法,分为事典和语典两类,《水调歌头》开头、结尾是对语典的改造运用。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八套)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说明:本套试卷精心编写了各考点和重要知识点,测试面广,难易兼备,仅供参考。
全套试卷共八卷。
目录: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附答案(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调研卷及答案(三)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调研题及答案(四)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调研题及答案(五)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调研题及答案(六)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调研题及答案(七)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调研题及答案(八)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读拼音,写词语。
(10分)yín sòng dǒu qiào shēn qū yùn há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ào mìxiá kèjìng mìjùn qià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ōng kǎo qín miǎn páng bó qīn q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悬(________)涯(__________)贯(_________)惯(_________)冀(________)翼(__________)副(_________)幅(_________)抡(________)抢(__________)爆(_________)瀑(_________)雹(________)炮(__________)沸(_________)佛(________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第三次月考试卷三年级语文

一、基础知识(30分)1. 请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每空1分,共10分)(1)长________,短________,横平竖直________。
(2)日积月________,水滴石________。
(3)学而不________,________而不思则罔。
(4)见义勇________,________思过半。
(5)有志者________,________事竟成。
2. 请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每空1分,共5分)(1)黑________(2)快________(3)高________(4)远________(5)明________3. 请将下列词语进行分类。
(每空1分,共5分)(1)春天、夏天、秋天、冬天()(2)小鸟、小狗、小猫、小鸭()(3)铅笔、橡皮、尺子、钢笔()(4)苹果、香蕉、葡萄、西瓜()4. 请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每空1分,共5分)(1)一年四季,________最美丽。
(2)________像彩虹,________像珍珠。
(3)________是祖国的花朵,________是祖国的未来。
二、阅读理解(40分)1.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每题2分,共10分)短文:《小兔种树》小兔子种了一棵树,每天给它浇水、施肥。
可是有一天,小兔子生病了,不能去照顾树了。
小猴子看到小兔子种的树,就每天给它浇水、施肥。
最后,小兔子种的树长得又高又壮。
(1)小兔子为什么不能去照顾树了?(2)谁帮助小兔子照顾树?(3)小兔子种的树最后长得怎么样?2.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每题2分,共10分)短文:《小白兔过河》小白兔要过河,可是河上没有桥。
小白兔想了想,就找来一块石头,放在河中间。
小白兔小心翼翼地踩着石头过河,终于安全地到达了河对岸。
(1)小白兔为什么要过河?(2)小白兔是怎么过河的?(3)小白兔过河后,它做了什么?三、作文(30分)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字数在300字左右。
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核心素养检测语文试题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班级开展“无悔青春难忘初中生活”主题活动,以下是资料组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忙完善。
【追忆美好】1. 小豫回忆自己作为志愿者参加2023年中华轩辕龙舟大赛时的感受,并分享了下面一段话。
其中有些字词他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每年在端午前后举行。
它是全民性特征明显的文化活动,船上操桨驾①______(驭育)的舵手多,岸上加油助威观看比赛者更多。
轩辕龙舟大赛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且其竞渡习俗也有着本地文化的独特烙印。
当嘹亮的哨音响起,数十条龙舟在眼前奔驶而出,竞技的热血在水面喷薄时没有人会无精打②______(彩采),因为人们只会感受到文化传承所带来的滚烫的澎湃。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A. tuóluòbóB. tuólàobáoC. duòlàobóD. duòluòbáo(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 小文和同学们分享了鸡冠洞独特的钟乳石景观,还为同学们搜集了相关科普知识,但有几句话的顺序不小心弄乱了,请你帮忙选出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钟乳石是在碳酸盐岩地区的洞穴内广泛分布的一种钟乳状次生碳酸钙沉积物。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①石钟乳是从洞顶像时钟的钟摆一样向下垂直悬挂的部分②当自上向下的石钟乳和由下向上的石笋长到一起上下相连时,就称为石柱③这些地质形态主要分为石钟乳、石笋和石柱三种④这些沉积物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在特定地质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形态⑤石笋一般位于石钟乳的正下方,像地面长出的竹笋一样A. ③④②①⑤B. ③④②⑤①C. ④③⑤①②D. ④③①⑤②【回味经典】3. 古诗文默写。
吉松原市前郭县南部学区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试卷 语文(含答案

九年 ·语文(省命题) H学校姓名考号名校调研系列卷·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人教版)题号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1-4题。
(8分)青春,如诗如画,是人生中最为璀璨的篇章。
在这最美的时光里,青春是最美的奋斗时节。
青春的奋斗,如同一幅xuàn 丽多彩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甲】青春的奋斗,是一首激昂的乐章。
在奋斗的旋律中,有挫折时的低沉,有拼搏时的高亢,更有成功时的激昂海湃。
当遇到困难时,我们不退缩、不放弃,勇敢地迎难而上。
【七。
青春的奋斗,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
在这个旅程中,我们怀揣梦想,不断前行。
【丙】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1)xuàn( )丽多彩(2)高亢( )2.下列选项中与“奋斗时节”短语类型一致的是( )(2分)A.徐徐展开B.激昂澎湃C. 迎难而上D.怀揣梦想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每一次的挑战都是成长的机遇,每一次的挫折都是奋斗的勋章②也许前方的道路崎岖不平,但我们坚信,只要努力奋斗,就一定能抵达成功的彼岸③那是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书本上的专注,是深夜灯火下为梦想拼搏的身影A.②①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①②③4.请提取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主于:。
(2分)5.在下面田字格中填写古诗词名句。
(7分)赏读经典,砥砺人生。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1)告诉我们戌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与报国之志;苏轼《定风波》中的“(2)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风雨”,要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顺境不骄,逆境不惧;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3)”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秋瑾《满江红》中的(4)“身不得,男儿列,告诉我们词人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气概。
语文试卷第1 页 ( 共8 页)得分评卷人(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6-11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满分: 100分考试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时间: 90分钟题序得分一、读拼音, 写词语。
(20分)xiāng cháng jì xù pái gǔ mìmìmáfanxíng zhuàng húli dīng níng qiǎo kè lì二、比一比, 再组词。
(10分)耍(___)钓(___)睡(___)拢(____)瓣(____)要(___)钩(_____)锤(___)笼(____)辫(____)三、读一读, 连一连。
(10分)嫩绿的宝库抽出影子蓝蓝的叶子欣赏白雪美丽的天空积满膝盖巨大的花坛没过枝条四、想一想, 选词填空。
(10分)虽然仍然当然1.黄山最妙的观松处, (_______)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2.迎客松(_______)饱经风霜, 却(_______)郁郁苍苍, 充满生机。
优美优异优秀3.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出色, 被评为(_______)教师。
4.哥哥成绩(_______), 考上了重点大学。
5.迎客松姿态(_______), 枝干遒劲。
五、照样子, 按要求写句子。
(15分)大家在大青树下做游戏, 把许多小鸟招引来了。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
他们的老师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雨一来, 他们便放假了。
(1)风一吹, 他们便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 向敬爱的老师问好, 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10-2011-1初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命题人:成丹凤审题人:易曼文总分:120分时量:12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12分)1.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绽出(zhàn)咸亨( hēn)洋溢( yì)吮吸(shǔn )B.阔绰(chuò)恐吓( hè)掠过(liè)戳穿(chuō)C.不屑( xiè)黝黑( yōu)灰烬( jìn)踱步( duó)D.残垣(yuán)曝晒( pù)颓唐( tuí)窈窕( yǎ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分)A.暇想遐迩闻名粗犷心旷神怡B.折叠重峦迭嶂志趣趾高气昂C.筹备一愁莫展恻隐高深莫测D.糜烂风靡一时震撼振聋发聩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夏天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B.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C.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
D.西双版纳以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遐迩。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谁又能否认英雄的品质正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B.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C.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D.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
5. 下列短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打击敌人调查研究几根木棒我们学校B.心胸宽广皎洁无比欢天喜地膘肥体壮C.保卫祖国疏导洪水取出布带战胜自然D.空气芬芳甜言蜜语黑影晃动马上出发6. 在《格列佛游记》中,作者描写()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
(2分)A.大人国B.小人国C.飞岛D.马(慧骃)国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国宝大熊猫①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
”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
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
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
“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
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②,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
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
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
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
凡是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一堆堆纤维素粪便。
不过,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动物。
③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
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
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
天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
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
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高明。
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④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在发情期,雌雄才暂时同居。
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
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
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
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约需两年左右时间。
正因为大熊猫繁殖艰难,存活又难,所以如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1000只左右。
⑤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它是有着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
化石研究表明,大熊猫几百万年来的形态构造变化不大,现今的大熊猫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
因此,大熊猫有着“活化石”之称。
7.结合语境思考:第②段开头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
(2分)A.所以B.但是C.其实D.于是8.选文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一中心,运用()分别介绍了大熊猫名称的由来、觅食习惯、活动范围和繁殖、生长状况。
(2分)A. 逻辑顺序B.时间顺序C.空间顺序9.大熊猫珍贵的主要原因是( )。
(2分)⑴它体态可爱⑵数量稀少⑶它的祖先和熊的祖先相近⑷具有研究古代哺乳动物的珍贵价值A.⑴⑶⑷B. ⑴⑵⑶C. ⑵⑶⑷D. ⑴⑵⑷10.不属于文中划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 )。
(2分)A.列数字B.下定义C.打比方D.作比较三、古诗文默写与综合性学习.11.默写(共10分)(1)牙璋辞凤阙,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对影成三人。
(3)莫辞酒味薄,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
(5)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6)____________,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
(7)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2.综合性学习。
(共4分)据报道,2009年1月至10月,平谷区有近5人在过斑马线时遭遇车祸身亡,20多人受伤。
据交警现场观察发现:约30%的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40%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
而一项来自行人的调查结果则显示:约20%的行人认为,斑马线上就该车让行人,不管前方是红灯还是绿灯;约50%的行人认为,走在斑马线上就安全了,怎么走都可以。
(1)下面有两条关于减少斑马线事故的建议,你最认同的是哪一条?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述理由。
( 2分)建议一:对违规者执行严厉处罚建议二:努力提高公民道德修养观点和理由:(2)请你仿照某风景点垃圾桶上的宣传语,以斑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司机和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意安全。
(2分)【示例】垃圾桶上的宣传语:◆你给我的不是施舍,而是一份爱心!◆环境卫生100分==99个垃圾桶 + 您准确无误的1投温馨提示:四、古诗词鉴赏(共4分)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3. (1)以下对这首词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句“尘香”写落花已化为尘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
B.“欲语”而泪先夺眶而出,写出词人有难以抑制的满腹忧愁和伤痛,具有感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C.“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
D.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丈夫赵明诚也已逝世,词人李清照只身流落金华,睹物思人,不禁悲从中来,便写下了此首词。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两句妙在何处?(2分)五.阅读与理解。
(共32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2分)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4.解释句中加线的词语。
(3分)⑴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⑵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⑶虽不能察虽:15.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线部分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何以战必以分人B.战于长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民弗从也战则请从D.小大之狱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17.文中鲁庄公认为可以对齐国作战的三条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分)⑴答:⑵答:⑶答:18.请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阐述鲁国获胜的原因。
(用自己的话作答)(2分)①政治方面:②军事方面:(二)小说阅读(共10分)烧炭工和绅士①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
他父亲身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
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
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倍梯委屈得要命,顿时面红耳赤,默不作声,热泪夺眶而出,回到家里,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
②午饭过后,全身黑糊糊、个子矮小的烧炭工领着孩子来到学校,向老师抱怨。
大家都不吱声,只是静悄悄地、全神贯注地听着。
跟往常一样,诺比斯的父亲正在门口给儿子脱外衣,他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走进教室,问是怎么回事。
③“是这位先生在抱怨您儿子。
您儿子对他儿子说:‘你父亲是个乞丐!’”老师回答。
④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于是询问儿子:“你说那句话了吗?”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倍梯的面,低着头不言不语。
父亲紧紧抓着儿子的胳臂,把他拉到倍梯的面前说:“快道声对不起。
”⑤烧炭工以和事老的口吻连声说:“算了吧,算了吧。
”⑥可绅士不理睬他,依然谆谆劝导儿子说:“照我的话这样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
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将是非常荣幸的!’”⑦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我不愿意。
”绅士不听他的话,逼儿子照他说的办。
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而断断续续地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